音樂療法論文8篇

時間:2023-03-30 10:39:44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音樂療法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音樂療法論文

篇1

關鍵詞:音樂療法;新生兒;臨床

音樂是類似于語言與聲音的一種特殊信息,能夠使機體得到愉悅的體驗,促進良好的生理反應,尤其是在消除煩躁情緒、緩解病痛等方面的作用已經得到研究人士的重視。音樂療法作為一種新的治療手段,應用于臨床治療中取得了積極的效果,新生兒處于陌生的環境中,容易產生恐懼和不安,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弱,出現哭鬧不配合的情況,而音樂療法可以有效的消除新生兒的恐懼和煩躁,作為一種積極的自然療法,具有社會及醫療價值。

1音樂療法在新生兒的臨床應用中的作用

1.1穩定情緒 新生兒在承受病痛或環境的改變時,容易出現煩躁哭鬧的情況,醫生在治療中往往無所適從。音樂具有抑制各種壓力、穩定情緒的作用,顯著改善新生兒的焦慮狀況,在音樂的環境中,新生兒的情緒逐漸鎮靜下來,緊張和恐懼得到抑制,負面情緒明顯改善,這對開展臨床治療十分重要。

1.2緩解病痛 病痛是生理和心理的共同作用的結果,病痛使新生兒焦慮、煩躁,甚至出現哭鬧不止的情況。而音樂頻率可以促進內啡呔的分泌,內啡呔具有緩解病痛的作用,幫助新生兒轉移注意力,分散對病痛的關注。研究顯示,在聆聽了一段時間的音樂之后,新生兒的呼吸頻率脈搏都區域平穩,頻率值較開始階段要低,并且焦慮計分開始下降。

1.3降壓作用 新生兒由于習慣了母體環境,適應外界的環境具有一定的困難,出現情緒煩躁、血壓升高的情況,音樂在提高心率變異性、改善自主神經功能等方面都具有明顯的作用,可以起到降壓的作用,新生兒的收縮壓和舒張壓都會下降,其效果優于單純的臥床降壓。

1.4改善睡眠質量 由于音樂可以有效的緩解新生兒的壓力,使之處于放松狀態,消除了對外界的警惕和煩躁情緒,逐漸適應下來,此外,隨著對疼痛注意的分散,病痛作用越來越小,都可以起到促進睡眠的作用,使新生兒處于良好的休息狀態。

2音樂療法對新生兒的臨床應用研究

筆者選擇在本院2013年度出生6 d后的正常單胎足月新生兒86例,將新生兒隨機均分為兩組,每組為43例,一組為音樂療法組,一組為對照組。新生兒由于處于新的環境,容易產生恐懼、緊張的情緒,并且對陌生人有抵觸情緒,在使用音樂療法臨床治療的過程中,注意幾個方面的工作:①音樂類型的選擇,選擇一些鋼琴曲、輕音樂、搖籃曲等音樂內容,以旋律優美、自然舒展平緩、波動性較小的樂曲形式為主,推薦的樂曲有《小夜曲》、《催眠曲》、《搖籃曲》等,主要選擇的依據是音樂的舒緩、優美,不會導致情緒的波動;②音樂療法的播放形式:播放的形式要根據所處的環境而言,包括CD光盤、磁帶、唱片、錄音機、電腦等形式;③音樂播放量和治療的時間:音樂治療的主要形式為舒緩、優美的曲目,因而音量不能嘈雜、喧鬧,分貝一般

以新生兒出生后的第2d進行撫觸為分析對象,事先保持環境的清潔舒適,溫度控制在25℃左右,濕度55%左右,撫觸臺的高度為85 cm左右,室內的光線柔和,墻壁有色彩鮮艷的圖片,并且要準備好毛巾、尿布、潤膚油和濕巾等。撫觸操作時,先讓新生兒處于仰臥位,撫觸的順序依次為頭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然后讓新生兒處于俯臥位,撫觸背部和臀部,撫觸操作必須輕柔適度,一般需要讓有經驗、且富有愛心的專業人員承擔。音樂療法組按照音樂療法在撫觸階段播放音樂,而對照組則進行常規的撫觸。臨床治療結束后進行統計分析,以新生兒哭鬧和舒適性為評價指標,統計在臨床分析的當天,新生兒哭鬧的時間和次數的統計信息,見表1。

從上述的統計信息可以看出,音樂療法可以明顯的較少新生兒的哭鬧次數和時間,換言之,即是提升了新生兒的舒適度,在臨床研究中,音樂療法具有積極的意義。

3音樂療法的討論

音樂療法對于平穩新生兒的情緒、增加其安全感和舒適度方面都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音樂使人放松,消除緊張情緒,從儀器監測的數據分析來看,音樂可以使呼吸的節律緩慢,改善人的血壓下降,腦電波的R波增多,血容量顯著提升,升高皮溫,有效的提升機體的活力。新生兒離開母體感到煩躁不安,其潛意識中的焦慮和孤獨感被激發,總體上精神狀態并不穩定,睡眠的質量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證。而音樂療法促進神經元的軸突、突觸和樹突的發育,為新生兒構建和諧、優美的環境,新生兒對音樂比較敏感,受音樂的感受程度高,有助于減少不安的情緒,放松身心,減少哭鬧等情況[3]。

4結論

作為一種新穎的療法,音樂療法可以與其他治療方法相互結合,作為一種補充性的輔助方式提升新生兒的舒適度,為臨床治療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但相關應用還不層數,有待進一步深入。

參考文獻:

[1]李亞靜.音樂療法在臨床中的應用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3):225-227.

篇2

關鍵詞:音樂治療;年輕腦出血;研究進展

1 年輕腦出血患者的概述

1.1定義 年輕期腦出血(dementia in the elderly)是指發生在年輕期由于大腦退行性病變、腦血管性病變、腦外傷、腦腫瘤、顱腦感染、中毒或代謝障礙等各種病因所致的以腦出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組疾病。由于其起病隱匿,故早期癥狀易被忽略。腦出血患者的生活不能自理,時時需要家人照料。

1.2我國腦出血現狀 我國腦出血發病率逐年上升,但其預防和治療目前尚無根本性突破。所以,對腦出血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就成了提高年輕人生活質量的唯一途徑。

2 音樂治療的作用及意義

2.1音樂療法的作用 音樂療法是心理輔導的重要手段,對于治療兒童和青少年的常見心理疾病,消除人際適應障礙,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對于開發創新思維和培養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音樂療法有助于調適不良情緒,培養健康情感。不同樂器作用于人的器官,所用樂曲的旋律、速度和音調不同,可分別使人產生鎮靜安定、輕松愉快、活躍興奮等不同作用,從而調節情緒,穩定內環境,達到排憂、鎮痛、降壓、催眠等效果[2,3]。

2.2音樂療法對患者作用的數據分析 我們在同一地區選擇500名年齡差別不大的年輕病出血患者進行了調查,每位患者的護理情況和病的嚴重情況幾乎相同,外部條件基本相似。

本組病例起病急,癥狀與首次出血相似,但病情更重,并發癥多。伴有意識障礙者36例,其中深昏迷16例,淺昏迷9例,嗜睡11例,意識清楚16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體癱瘓,其中偏癱40例,雙側癱瘓12例。合并失語23例,肺部感染22例,上消化道出血13例,腦疝11例,褥瘡3例,下肢深部靜脈血栓形成2例。

其中選出250位患者除了每日的日常護理,還要每天聽音樂;剩下的250為患者只進行每日的日常護理,時間為期2個月,見圖1。

通過上圖顯示,音樂對患者的影響較為明顯。其中聽音樂的患者中218位有了明顯好轉現象,而不聽音樂的250位患者中,只有176位患者出現了好轉,還有74位患者沒有明顯變化??梢娨魳矾煼▽δ贻p腦出血患者還是有積極的意義的。

2.3音樂療法的具體措施

2.3.1欣賞式音樂治療 讓患者聆聽或者觀賞事先錄制好的音樂、歌劇或現場演奏的音樂,通過聆聽觀賞音樂的方式引起患者在生理、心理、認知、精神、情緒等方面的改變,[4]使患病者的精神、神經系統得到調節,從而達到治療和康復的目的?;颊呖筛鶕委煹男枰妥约簩σ魳返男蕾p能力、對音樂的愛好程度,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邊聽邊閉目養神,品味音樂與描繪的意境。

2.3.2參與式音樂療法 患者通過參與音樂行為(如演奏、演唱等)來達到治療與康復的目的。再創造式音樂療法是指患者根據自己的能力參與音樂活動,包括歌唱和器樂演奏。學習如何用嗓音和樂器來演奏,演唱,模仿旋律,節奏,學習如何記憶旋律,根據樂譜演奏樂器,參與集體合唱,學習音樂課程,音樂表演,音樂戲劇等[5,6]。創作式音樂療法是由患者創作音樂,例如歌曲的旋律,歌詞,器樂音樂等。即興式音樂療法是由患者自發地演唱或演奏。演奏可以在治療師設定的規則,形式,情緒等主題下進行。

3 結論

對年輕人來說,音樂會帶來力量和生命。音樂感受能大大地激發一個人的活力,使人振奮。具有應激與音樂的抗焦慮作用。

復發性出血后于首次出血相比癥狀更重,體征更明顯,合并癥更多,致殘率、病死率明顯增高。本組病例3次或3次以上出血24例,死亡11例,病死率45.8%;2次出血病死率為21.4%。致殘率67.3%,與文獻報道基本一致。

科學證實,人類的大腦細胞的衰亡是不可逆轉的。但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踐同時也證實,掌握必要的知識,采取積極預防措施,能使年輕腦出血的發病率降低,能使年輕腦出血的臨床癥狀改善和緩解[7,8]。音樂療法是治療和延緩衰老的一種很有益的形式。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音樂治療年輕腦出血的發展前途是遠大的。

參考文獻:

[1]金學菊,汪梅,黃月梅,等.50例腦卒中早期康復訓練治療的效果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2,13:1755-1756.

[2]李貞順.50例腦出血急性期的觀察及護理[J].中文健康文摘,2011,8(39):344-345.

[3]侯付梅.腦出血患者的康復護理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04.

[4]李春陽.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的康復治療[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03.

[5]曾桂林,閆柏靈.康復護理對腦出血偏癱患者的作用[J].神經病學與神經康復學雜志,2011,04.

[6]葉茹.高血壓腦出血術后觀察及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18.

篇3

關鍵詞: 音樂療法 起源和發展概述 臨床應用的原理及方法 綜述

音樂治療作為國內一種相對比較新穎的心理以及生理輔助治療方法,正越來越多地引起醫療及保健行業的重視和青睞。作為一種新的心理和生理輔助治療方法及手段,音樂療法具有易于接受、便( )于推廣、雙向調節、效果明顯、經濟實用的優點,筆者將近年來國內發表的用于治療的音樂的分類以及音樂療法所主治的病癥文獻以及資料進行整理歸納結合個人實踐經驗。

1 音樂療法的概念

音樂作為藝術形式的一種,除了娛樂作用以外,還有其特殊的音樂療法作用,音樂療法以心理治療的理論和方法為基礎,運用音樂特有的心理、生理效應,使受治療者在相關人員的指導和幫助下,通過專門設計的音樂內容,經歷音樂的體驗,以消除心理障礙,恢復心理及生理健康,達到強健身心、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目的。

2 音樂療法的起源和發展

在教育和學術研究方面,音樂治療學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美國政府將音樂治療規定為醫學院校學生的必修課程。英國在20世紀50年代創建了音樂療法研究會。日本的理療學專著將音樂療法專門列為一章進行論述。同時,音樂醫學在實踐方面也取得快速的發展。劍橋大學口腔科治療室用音樂代替麻醉,成功地拔牙200多例。美國一些醫院用音樂治療脫發,療效顯著;法國一些醫院的醫學專家們在手術治療過程中播放一套低頻率、慢節奏的音樂,解除患者的痛苦。荷蘭音樂家倫納德·費羅正在研究運用歌唱家在控制呼吸方面的技巧,來幫助口吃者擺脫苦惱[1]。

3 音樂療法的中醫理論分析

中醫學源遠流長,其中包含著豐富的音樂防治疾病的經驗和理論。中醫主要從陰陽、情志兩方面論述了音樂的防治疾病作用。

人生活在社會里,正如《內經》“形神統一”、“天人相應”理論所說,人體內部自身陰陽氣血必須構成相對的穩定狀態,同時人與自然、社會必須保持相對的統一穩定,方能保持身心健康。就音樂本身的規律而言,也可用陰陽學說加以解釋。音質的清濁,音量的強弱,層次的疏密,結構的繁簡,都符合陰陽變化的規律。音樂治療的原理正是利用不同的音樂類型調節機體的陰陽,同時在人與自然、社會之間重新建立一種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疾病,恢復健康的目的。

人的情志活動歸納為喜、怒、憂、思、悲、恐、驚,稱為“七情”。七情中某種情志變化太過,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芭瓊?、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悲勝怒、恐勝喜、怒勝思、喜勝憂、思勝恐”即是以情治情的方法。因此,可以利用不同情調的音樂克服和糾正人們不正常的情緒變化,也可借助同樣情調的音樂達到情感的宣泄和平衡。先秦時期的《白虎通·禮樂》中提出了“調和五聲以養萬”之說?!稑酚洝分杏小皹分炼鵁o怨,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平和,天下皆寧”。《樂書·第二》篇載“音樂者,動蕩血脈,流通精氣,而正和心也”。這些都說明音樂具有通達血脈、振奮精神、防治身心疾病的作用[3]。

4 音樂療法的現代醫學理論探索

現代醫學主要從心理學和生理學兩個方面探討音樂的防病治病作用。在心理學方面,音樂是一種自我表現和情緒釋放的特殊手段,人們只有通過自我表現,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和情緒穩定。同時適當的情緒釋放也是維護心身健康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人們通過接觸不同的音樂信息,體會到愉快、滿足、輕松、甜蜜或悲愴、憤怒、嘆息、驚異的情緒體驗,引起強烈的感情共鳴,調節自身的情緒,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另外,音樂可以通過其特有的藝術手法,創造出各種現實與非現實的意象世界。在這種意象世界中,人們可以進入自由想象的世界,亦即使患者通過想象,恢復與自然、社會外環境的平衡與協調,達到防治身心疾病的目的。

音樂的生理學作用是音樂通過聽覺系統作用于大腦皮質下的非特殊反射系統和腦干網狀結構,進而協調大腦皮質各部分功能間的關系,促進身心健康。輕松歡快的音樂可通過神經中樞促使人體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和神經遞質等活性物質,調節血流量,興奮神經細胞,改善神經、心血管、內分泌等系統功能,維護正常生理和心理平衡。另外,音樂作為一種聲波,當其頻率、節奏、強度等與人體內部的振動頻率、心理節奏相一致時,便會發生同步的和諧共振,產生一種類似細胞按摩的作用,從而起到鎮靜、鎮痛、降壓等綜合的醫療效果??梢姡魳矾煼ǖ淖饔脵C制是多方面的。它不僅可以通過調節情緒而達到良好的心理狀態,同時可以通過調節情緒而調節神經、內分泌等器官和系統,從而有利于機體的生理功能恢復到正常狀態。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是通過有組織的樂音所形成的藝術形象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給人以美的熏陶。同時,健康優美的音樂還可以調劑精神,驅散憂愁與煩惱,恢復精力和體力,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5 音樂療法的臨床應用

5.1 調節情緒障礙方面的作用 音樂可以抑制各種壓力反應,促進感情、情緒的鎮靜[4]。臨終患者靜聽安詳的音樂,收縮壓明顯下降,焦慮和抑郁明顯改善[5]。音樂治療也是圍術期患者良好的輔助療法,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焦慮狀況[6]。心肌梗死患者有明顯的抑郁、焦慮,經過適當的音樂護理后,這些負性情緒得到了明顯改善,疼痛也趨于緩和[7]。

5.2 改善睡眠中的作用 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及社會的老齡化,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心理,且有睡眠障礙的人的比例也在不斷增長。在30例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中,音樂護理前83.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失眠。而在音樂處方調理后,失眠人數下降到26.7%[7]。

5.3 緩解疼痛中的作用 疼痛是種復雜的主觀體驗,不僅與生理損傷有關。而且與經驗、情緒、認知、注意力、暗示、人格等心理社會因素密切相關。慢性疼痛使人焦慮、抑郁甚至輕生[8]。音樂頻率可刺激腦垂體釋放內啡肽而起到緩解病情的作用,幫助患者分散對疼痛的關注[4]。有報道對手術患者根據愛好選擇安神音樂、古典音樂或現代音樂,結果表明聽音樂20 min后患者呼吸頻率、脈搏均低于聽音樂初狀態,同時焦慮計分下降,手術階段研究表明,在局部麻醉下手術聽恬靜音樂患者血壓明顯低于對照組。術后研究顯示,在蘇醒后聽音樂10 min患者焦慮和疼痛明顯減輕,蘇醒期到第一次使用止痛劑的時間也顯著延長[9]。

5.4 對腦功能的改善 研究表明,對老年癡呆、帕金森病、腦外傷后意識障礙腦中風的患者在進行音樂治療后,運動能力改善、社會交往增多、情緒的穩定性增加。音樂治療已用于改善腦癱患者與肌肉萎縮患者運動的協調,也用于嚴重語言障礙患者中教授呼吸的方法及句子的控制。譚孝厚等用經顱多普勒診斷儀研究患者腦血管彈性和腦血流量,發現音樂結合常規藥物治療組明顯優于單純藥物治療組[9]。對于嚴重顱腦損傷,音樂可通過特殊信息進入大腦,提高皮質神經的興奮性,以促進神經系統的修復能力。經觀察顯示,音樂治療的患者比常規治療患者提早清醒[10]。

5.5 對高血壓的治療作用 黃國志、卓大宏等研究發現,每天聽民族音樂25 min,12天后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下降,其收縮壓下降程度明顯大于單純靜臥組。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減輕,心率變異性提高,自主神經功能改善。但這種音樂引起的降壓作用只是暫時的,如能堅持音樂放松訓練3~9個月,其降壓作用在停止訓練1年后仍維持[11]。

5.6 在冠心病中的應用 臨床研究表明音樂治療對心律失常尤其是非器質性心律失常有效,可減少室性期前收縮和室上性期前收縮的次數,顯著減輕患者的心慌、胸悶等癥狀[12]。有研究認為安靜抒情輕快的樂曲,可使心梗心臟介入治療患者及冠狀動脈搭橋術術后患者心率降低,血壓下降,心肌耗氧量減少,并有助于糾正和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對7名進入ICU 3天后出現心肌梗死及不穩定心絞痛患者進行音樂欣賞療法,結果發現患者交感神經活動明顯下降。副交感神經活動增加,情緒評估量表反映焦慮等負面情緒明顯減輕[9]。

篇4

關鍵詞 :音樂療法 亞健康 干預作用

亞健康狀態是指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世界衛生組織(WHO)稱之為“第三狀態”,國內常稱為“亞健康”狀態。亞健康狀態一般是指機體雖沒有器質性病變指標,但卻呈現免疫力下降、生理功能低下、活力降低、適應能力不同程度減退的一種生理心理狀態。2005年大連大學于霞、王廷俊兩位教師以大連市6所高校4個年級的部分大學生為 研究 對象,采用 文獻 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對大學生亞健康狀況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如下(附表):

由附表可見,大學生心理亞健康狀態發生率較高,約67.33%,且男生高于女生,需敲響警鐘狀態占26.37%。由此可見,大學生已成為亞健康的高發人群。

一、大學生亞健康的表現與成因

由于我國正處于 政治 經濟 的高速發展時期,近年來人們的各種壓力逐漸加大。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入和 社會 轉軌的需要,高等學校逐漸加大了改革力度。對于心理狀態尚未穩定的大學生來說, 科技 的飛速發展,社會的激烈競爭,思想觀念的撞擊,日益加大的就業壓力、經濟壓力,以及諸多方面的不確定因素,都直接 影響 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為求將來的生存發展,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精神的壓力日趨增大,這是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產生的主要原因;而受家庭因素的影響,或大學生在校的人際關系、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因素也是導致大學生身心亞健康的原因之一。

亞健康狀態是一種伴有連續性的不良情緒和不同程度的反應癥狀,一般身心特征同向發展。其生理特征,表現為失眠、多夢、頭痛、記憶力下降、四肢無力、無名低熱等;其心理特征表現為焦慮感、煩亂感、無助感、孤獨感、疲倦感、無聊感、無用感、負罪感、人際關系緊張等。亞健康是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往往會引起人體免疫力低下、精神煩躁,同時還容易引發高血壓、神經衰弱、心腦血管意外以及心理疾患等。所以,亞健康狀態需要及時地干預和調整,避免其轉化為軀體性的疾病。

二、音樂療法對亞健康的干預作用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學科與學科之間已突破了原有的界定, 各門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與滲透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現代 醫學已發展成為心理——社會——生物醫學模式,將患者生理與心理的醫治融于一體。“音樂療法”是從社會發展中應運而生的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它在現代醫學模式的 應用 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音樂療法,顧名思義就是運用音樂手段達到 治療 疾病的目的。古今中外,很多學者把音樂視為人的內心世界與物質世界的表現。我國《樂記》中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之心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朗吉弩斯認為:“和諧的樂調不僅對于人是一種很 自然 的工具,能說服人,使人愉快,而且還有一種驚人的力量,能表達強烈的情感?!庇纱丝梢?音樂是一種聲響、節奏、旋律的物質媒介,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與把握外在世界的感性方式。

具有節奏性和能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是音樂的兩大本質特( )征。音樂之所以具有治療疾病的功能,完全是由其本質特征所決定的。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有高低、強弱、長短、音色四種性質。音振動的規則和不規則可分為樂音與噪音兩種,由有規則的斜振波組成的樂音是音樂的主體,它使人體內固有的振動頻律(血壓、脈搏、心率、心律、呼吸等)產生物理上的共振。共振是物體的固有頻律與外界產生的頻律相吻合時才會發生。在此可把每個人音樂素質即對音樂的態度、喜惡程度、欣賞水平的差異類比于“物體的固有頻律”——當音樂產生的音樂振動與人體內的生理振動相吻合時,人體內的各種性質的律動會產生一種音樂上所謂的“共鳴”。所以人們對不同的音樂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愉悅感受。實驗證明,適宜的音樂能提高消化系統植物神經的興奮點并調節血流量。如果音樂殊的振動頻率、節奏和強度與人體內的生理節奏相適應,即會產生生理共振。隨著這種生理共振的產生,皮膚的溫度、心跳的速度、肌肉伸縮以及呼吸、循環、消化、內分泌將起一系列的變化。音樂作用于醫學中,一是能多方面刺激大腦皮層,使病人對外界的感覺減弱;二是能喚起病人愉快的思想聯系和情感,暫時忘卻置身的環境;三是音樂對中樞神經有直接抑制作用。例如使正在施行麻醉手術的病人聆聽音樂,病人心臟工作減少,所需氧氣也隨之減少,血壓、脈搏和心率都得到改善,軀體疼痛感減輕,注射麻醉藥物的劑量可比通常情況減少一半。因此,健康優美的音樂可以調劑精神,驅散憂愁與煩惱, 恢復精力與體力,起到對疾病物理治療的輔助作用。

三、 音樂 療法對大學生亞健康的干預 方法

音樂 治療 通常可采用兩種治療方式:主動式和被動式。主動式音樂治療是使患者創造性地參與音樂活動,如聲樂演唱、樂器演奏,結合音樂練習舞蹈或體操等,并配合治療人員與患者的交流達到治療的目的。在主動式音樂療法中,患者通過歌唱表演或 學習 器樂演奏等活動,能有效促進其視聽神經及運動肌的協調,轉換其情緒目標與情感宣泄方式,起到直接 影響 其言行舉止和思維方式的作用。學??赏ㄟ^舉行各類音樂活動,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以達到緩解大學生亞健康狀況的作用。通常參加主動式治療的都是音樂素質比較好、能自己意識到自己處于亞健康狀態并且亞健康情況比較輕的大學生;對于部分音樂素質比較差、亞健康情況比較嚴重的患者,適合采用被動式的音樂治療。被動式音樂治療是患者通過欣賞、感受音樂,在情緒、情感方面發生變化,從而達到在生理、心理上進行自我調節的目的。被動式是音樂治療的難點與重點,音樂治療時應當視患者的音樂欣賞水平(音樂素質)來確定曲目。針對大學生亞健康的特征,下面介紹幾種被動式音樂治療的方法。

1.對失眠、精神煩躁、頭痛患者的治療

適合選擇興奮性樂曲。此類樂曲節奏明快堅定,音律剛勁活潑、威嚴雄壯,多為進行曲節奏,音色飽滿有力,抑揚頓挫,加上多種打擊樂器的使用,形成一種激昂、熱烈而活躍的氣氛,(轉第71頁)(接第64頁)容易使聽者產生一種興奮的情緒。如我國民族樂曲《娛樂升平》《步步高》《得勝令》等民族器樂曲。西方古典樂曲:肖邦《波蘭舞曲軍隊》、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第一、四樂章、貝多芬《皇帝協奏曲》、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比才《斗牛士之歌·卡門序曲》、蘇配《輕騎兵》序曲、格林卡《幻想圓舞曲》、羅西尼《威廉·退爾序曲》、約·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伊凡諾維奇《多瑙河之波》。睡覺前應選擇鎮靜性的音樂,所選的樂曲一般具有以下特點:樂曲具有安詳、幽靜的風格,表達出親切溫馨的感情;旋律輕柔、委婉抒情或簡潔流暢;節奏平穩柔慢;音色柔和舒展速度徐緩。其中民族樂曲:《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漁舟唱晚》《梁山伯與祝英臺》(小提琴協奏曲)《良宵》(二胡、鋼琴)《寒江月》等。西方古典樂曲:莫扎特、勃拉姆斯、舒伯特等作曲家的《搖籃曲》、舒曼《夢幻曲》、馬斯涅《泰伊絲幻想曲》、柴可夫斯基《秋之歌》(大提琴曲、鋼琴曲)、海頓《小夜曲》(大調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等。

2.對心情抑郁、消化不良、體力下降等癥狀的治療

適合選用消慮性和解郁性樂曲。此類樂曲歡快活潑,有較多的起伏變化,節奏明快清晰,速度中等,音色清新明亮,風格明朗秀麗,表達一種愉快、向上的情緒。有的消慮性樂曲略帶鎮靜性,柔和抒情,給聆聽者一種委婉談心的親切感。如我國民族樂曲《春江花月夜》(管弦樂)、《彩云追月》《心花怒放》《喜洋洋》《光明行》《春天來了》《喜相逢》《月兒高》《平湖秋月》等。西方古典樂曲: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馬利《金婚曲》、門德爾松《春之歌》、肖邦《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三樂章、貝多芬《大調小步舞曲》、約·施特勞斯《拉德茨基進行曲》、拉威爾《菠萊羅舞曲》、施特勞斯的《維也納森林的故事》、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No.2》等。

3.對心情痛苦、情緒激動者的治療

其實,當一個人處于強烈悲痛情緒時,不能立即選用歡快的樂曲讓他聆聽,而應該聆聽高亢悲壯的樂曲以求宣泄心頭郁悶,使人的情緒障礙得到疏泄,然后再逐漸地調整。可以先讓患者聆聽如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貝多芬的《第五命運交響曲》或民樂《江河水》等一類的樂曲,讓患者心中郁結的悲哀通過聆聽音樂得以化解,發泄心頭郁悶,逐漸感受到輕松后,再聆聽平靜舒緩的樂曲,經過一段調整,情緒有了轉換才能逐步引入較歡快的樂曲。如海頓組曲《水上音樂》、德彪西管弦樂曲《大海》《春天來了》、民樂《步步高》《金蛇狂舞》等。

另外,每次治療時間不宜過長,不要超過一小時,治療性音樂的音量一般應嚴格控制在70分貝以下。此外,要為患者創造一個良好的治療環境,整潔美觀、舒適雅致的治療場地能使患者產生愉悅安定的情緒和心境。可根據音樂情調對室內燈光色彩進行調節來配合治療,通常暖色調(紅、橙等色)有助于激發感情,冷色調(藍、綠等色)有助于鎮定情緒。

大學生是 社會 發展 的生力軍,我們要高度關注大學生亞健康的狀況,要積極發現和 分析 各種音樂類型以及所產生的作用和療效并加以合理地 應用 ,不斷完善音樂療法在心 理學 領域的功能,使它更好地為學生工作服務。

篇5

【關鍵詞】 崩漏;治崩三法;非藥物療法;社區康復

Study on non,drug treatment of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based on the so,called three methods to treat metrorrhagia and metrostaxis ZHANG Cong, LI Liu,ji, XIANG Jian,min,et al.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BUCM, 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uss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of metrorrhagia and metrostaxis from many angles. Methods With CNKI network as a platform, search the keyword of metrorrhagia and metrostaxis and collect, sort out, analyse Chinese medicine documents of non,drug treatment of metrorrhagia and metrostaxis. Around the so,called three methods to treat metrorrhagia and metrostaxis, choose a representative, community,operable non,drug therapy to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program. Results Plug flow period could focus on acupuncture and diet to help stop the bleeding.Identifying disease source period could focus on acupuncture, diet and music therapy to remove the disease root cause.Retore and rehabilitate period could focus on ear acupuncture, psychology and physical therapy to help rebuild the menstrual cycle.Conclusion At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metrorrhagia and metrostaxis, flexible and integrated use of various non,drug therapy, along with drug treatment, giving patients a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helpful to achieve better results.

【Key words】 Metrorrhagia and metrostaxis; Three methods to treat metrorrhagia and metrostaxis; Non,drug therapy;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基金項目:北京中醫藥大學自主選題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09JYBZZ,JS014);北京中醫藥大學大學生科研課題(項目編號:04)

崩漏指婦女不在行經期間陰道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斷者,前者稱為崩中,后者稱為漏下。西醫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可參照本病治療。本病是婦科常見病,對婦女健康影響較大。關于崩漏的治療,文獻報道較多集中在藥物內服的治療手段,非藥物療法的報道相對較少。本文以“治崩三法”為綱,選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非藥物療法,結合中醫康復技術中的飲食、心理、運動、音樂等康復手段,多角度探討崩漏的社區康復,以期為社區醫生提供更廣闊的治療思路。

1 崩漏的治療原則

崩漏的病因主要可概括為腎虛、脾虛、血熱、血瘀,與肝、脾、腎密切相關。其發病機理主要是沖任損傷,不能制約經血,故經血從胞宮非時妄行?!秲冉洝诽岢龅摹凹眲t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是崩漏治療的根本法則。明•方約之則在內經治療崩漏原則基礎上,在《丹溪心法附余》中提出了“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熱涼血以澄其源,末用補血以還其陽”的治療法則,即至今被醫家遵從的“治崩三法”:塞流、澄源、復舊。

塞流即是止血,屬于急則治其標;澄源即是求因治本,是針對引起崩漏的具體原因進行治療;復舊即是調理善后,血止之后,應理脾益腎以善其后。目前認為,復舊重要的是重建患者的月經周期。

2 基于治崩三法的非藥物療法

崩漏的非藥物療法中,以針刺并艾灸療法為主,兼有飲食、心理、音樂、運動療法等。

2.1 塞流為主的非藥物療法

2.1.1 針灸療法 治療經血暴下的崩中患者首重灸法以補氣、升提、溫中止血;治療經血漏下的患者多用針刺或者針刺結合艾灸,塞流為主,兼以澄源。血熱及陰虛患者忌灸。

常用于月經病止血的穴位有歸來、隱白、三陰交、地機、血海、大包、膈俞、水泉、四滿、大墩、曲泉、陰交等,以這些穴位為主,或針或灸,能起到較好的止血效果。李逢春[1]按子午流注,每日上午7時至11時,于隱白穴隔紫皮蒜薄片行艾炷灸,每次灸3~7壯,3次為1療程,間隔3 d開始下1療程,治療崩漏取得顯著效果。楊興華[2]以艾炷輪換灸雙側大墩,治療崩中血流如注,效果佳。斷紅穴是經外奇穴,位于手背第2、3掌指關節間前1寸,相當于八邪穴之上都穴,具有止血作用。杜巧琳[3]針刺斷紅穴配合艾灸隱白、大敦穴,治療崩漏69例,總有效率91%。對于崩中不止而導致的脫證可重灸百會穴升提以救脫[4]。

2.1.2 飲食療法 王集智[5] 在“血見黑即止”理論指導下,依據“豆須分生熟,而治則有補瀉之別耳,用補則須假以炒熟”(《本草求真》),“水豆腐渣炒黃,清茶調服,治大便下血”(《古今良方》)等記載,自制豆漿鍋巴炭用于崩漏止血。取熬豆漿的鍋巴,以糊者為佳,經烤爐烤焦成黑褐色為度。粉碎、過篩備用。脾腎不足,氣血虛弱型崩漏患者每日服50 g,3次/d。治療崩漏40例,效果甚佳。

2.1.3 心理療法 崩漏患者容易產生緊張、焦慮、恐懼、悲觀失望的情緒。臨床應給予患者心理康復,向患者耐心解釋病情,講述康復成功病例,告誡日常注意事項,安慰患者等。幫助患者解除不良情緒,打消思想顧慮,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1.4 其他療法 賀豐杰等[6]受宮腔鏡手術治療崩漏的啟發,建立了中藥(組成:鴉膽子、莪術、元胡)直接外用于子宮局部的“中藥子宮內膜剝脫法”的外治方法,治療崩漏效果明顯。

2.2 澄源為主的非藥物療法 澄源體現的是治病求本。針對崩漏的病因,針對性地給予補腎、健脾、清熱、化瘀等療法,使之得到根本上的治療。

2.2.1 針灸療法 張穎等[7,8]總結古今針灸治療崩漏用穴規律,局部取穴以任脈、膀胱經為主,主要取俞、募穴。循經取穴以肝脾腎三經的五輸穴為主。三陰交和中極是治療崩漏的主穴。根據文獻統計結果,推薦高頻次穴位的針灸處方組成:三陰交、太沖、中極、陰谷、大敦、氣海。每穴均先針后灸。該處方是古今崩漏選穴經驗的集中體現,臨床應用時可根據具體病情,通過補瀉手法來治病求本。其他相關報道多體現在辨證取穴上,此不贅述。

2.2.2 飲食療法 王桂敏[9]取山楂活血化瘀的功效,通過食用山楂膏來輔助治療34例崩漏患者,效果較好。取新鮮山楂去核,加水煎煮、攪拌20 min,加紅糖適量,再熬5~10 min成膏狀,裝容器備用。3~5次/d,2~4勺/次。劉奮忠[10]等用新鮮寒莓根100 g燉雞,佐以生姜、黃酒適量,服湯吃肉,隔日1劑。認為寒梅根與生姜配伍一涼一溫,共湊清熱、涼血、溫經之效,佐以雞肉食養食療,治療血熱型、氣血虧虛型崩漏15例,效果較好。亦有針對陰虛熱盛型崩漏選用豬皮凍膠[11]治療的記載。

2.2.3 音樂療法 目前,音樂已應用于多種疾病的康復,如高血壓、抑郁癥、智殘、圍絕經期綜合征等。李學君[12]認為音樂療法可做為各種氣滯血瘀型婦科疾病的輔助治療手段。中國傳統音樂當中的五音指角、徽、宮、商、羽五個音階,五音與五臟、五志、五行具有對應關系。根據崩漏澄源期治腎、治肝、治脾的不同,以及精神情緒對本病的影響,選擇五行音樂[13]中不同的音階做為澄源期的輔助治療手段值得研究。

2.3 復舊為主的非藥物療法 復舊,需要重建月經周期,恢復腎,天癸,沖任,胞宮生殖軸(即現代醫學的丘腦,垂體,卵巢,子宮性腺軸)的平衡。同時要消除病因,防止復發。

2.3.1 針灸療法 錢拉拉[14]以耳穴毫針刺為主配合艾灸治療崩漏。耳針主穴選子宮、丘腦、卵巢。脾虛型加耳穴心、脾,艾條懸灸隱白、氣海;腎虛型加耳穴腎、腎上腺,艾條懸灸氣海、關元;血熱型加耳尖放血;血瘀型加耳穴皮質下、交感、膈,艾條懸灸關元。崩漏日久血虛者加耳穴脾、胃、三焦,艾灸隱白、百會。此法兼顧治崩三法,重在復舊。耳穴子宮、卵巢是治療女性生殖系統疾病的常用穴位;丘腦是植物神經中樞,丘腦穴有調節內臟活動及體內生理活動的作用,常用于內分泌功能紊亂的疾病。三穴配合可以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恢復腎,天癸,沖任,胞宮生殖軸的平衡[15]。江有源[16]調整月經周期的方法是從止血后的第1次月經前7 d開始,穴取足三里(補)、三陰交(瀉)、中都(瀉);停經后第1天開始,穴取足三里(補)、太溪(補)、關元(灸)。連續治療3個月,所治患者3~5月后全部治愈。

2.3.2 心理療法 復舊階段要注意怒、憂、思對機體的影響。康復過程中要始終注意對患者情志的疏導,易怒者可通過吶喊、傾訴等方法進行心理發泄;憂愁、思慮過度者,可通過琴棋書畫、種花養草、唱歌跳舞等方法移情易性;對圍絕經期崩漏患者,醫生要引導其家人關愛,發揮家庭成員在本病康復過程中的作用。要讓患者學會一種或幾種自我心理調節的方法,消除長期情志刺激因素,使患者保持生理和心理的良好狀態,從而消除病因,防止復發。

2.3.3 運動療法 傳統運動療法主要包括導引、吐納等,運動時強調精、氣、神和諧統一。現代研究認為,運動可對人體的神經,內分泌系統產生良性影響。易筋經、太極拳、八段錦等健身術均有臨床研究的報道。八段錦被證明對于圍絕經期綜合征有一定改善作用[17],其術式“調理脾胃須單舉”、“兩手攀足固腎腰”對于改善脾腎相關疾病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作用,符合復舊階段理脾益腎的治療需求,可能對重建月經周期有利,值得在社區康復中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在崩漏治療塞流、澄源、復舊的不同階段,根據其治療側重點的不同,靈活、綜合地運用多種非藥物療法,與藥物治療一起,對患者進行綜合的社區康復,有利于取得更好的康復效果。飲食、音樂、運動療法尤其適用于社區康復,值得社區醫生深入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李逢春.定時取隱白穴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18例.內蒙古中醫藥,1989,13(3):12,13.

[2] 楊興華.單穴針灸治療急癥四則.中國民間療法,2008,16(1):8.

[3] 杜巧琳,韓麗琳.針灸治療崩漏69例.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13(23):3143.

[4] 陳同義.重灸百會搶救崩漏致脫1例.安徽中醫臨床雜志,1996,8(1):43.

[5] 王集智.豆漿鍋巴炭治療崩漏40例臨床觀察.黑龍江中醫藥,1998,40(2):11,12.

[6] 賀豐杰,陳曉琴,朱虹麗.一種活血化瘀法替代手術靶向治療“崩漏”的新思路.第十次全國中醫婦科學術大會論文集,2010:114,117.

[7] 張穎,張鷗.古今針灸治療崩漏用穴淺析.遼寧中醫雜志,2007,34(4):503,504.

[8] 張穎.古今月經病及帶下病針灸處方整理及配穴規律的研究.碩士學位論文,2007.

[9] 王桂敏,趙會.山楂熬膏治療崩漏體會.中醫函授通訊,1998,17(1):21,22.

[10] 劉奮忠,劉秀英.寒莓根燉雞治療崩漏15例.中國民間療法,1999,7(8):45.

[11] 翁維健.藥膳食譜集錦.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

[12] 李學君.音樂治療與中醫婦科初探.全國第八次中醫婦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2008:55,57.

[13] 祝倩,韓先倫.論中醫五行音樂治療亞健康的優勢和前景.中國療養醫學,2009,18(3):250,251.

[14] 錢拉拉,張紅,何樂中.耳針配合灸法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體會.上海中醫藥雜志,2011,45(7):33,34.

[15] 張素英,張永興.耳針及耳穴貼壓法治療肝腎陰虛型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02,23 (3): 275.

篇6

1 中醫對乳腺癌化療引起胃腸道反應的病因病機研究

中醫學認為化療所致的惡心嘔吐,多因藥毒為害,損傷胃氣,致胃虛失和,胃氣上逆而發生。病因病機當為久病正氣不足,毒邪乘虛侵犯中州之土,本虛標實,致使脾氣當升不升,胃氣應降不降,中焦運化失權、失司,遂見嘔吐。乳腺癌患者脾胃本虛,生化之源受損,化療后脾氣更受伐,治宜補益脾胃,和胃降逆。孫長崗[2]等提出化療過程中所產生的胃腸道反應多因藥毒為害,損傷脾胃,不能運化水濕,濕邪困脾,蘊久化熱,致脾胃不和,氣機升降失調而致。唐漢鈞[3]認為乳腺癌化療后惡心嘔吐, 舌苔厚膩, 是由于脾胃受損,升降失調,運化失職, 治療應以和胃降逆 止嘔為法, 林毅[4]認為脾虛及濕阻是化療后惡心嘔吐等消化道反應的主要病因病機, 治療應以健脾利濕 理氣和胃為法,楊教授認為乳腺癌患者素體正氣虧虛,又因化療藥為峻猛之品,易損傷脾胃,導致中焦運化 升降失調,脾氣虧虛 胃氣上逆,發為嘔吐,臨證可多用健脾和胃止嘔之法。

2 現代醫家對化療引起胃腸道反應辨證施治研究

林毅教授[5]認為中醫藥治療在乳腺癌圍化療期有著獨特增效減毒的作用,探索效高價廉的治療方法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她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體會到圍化療期多為脾胃不和證、氣血 (陰 )兩虛證、肝腎虧虛證、脾腎兩虛證,宜用健脾和胃,化痰燥濕、益氣養血、健脾補腎之法。林毅教授認為治療脾虛宜補,痰溫宜化, 氣逆宜降,可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以健脾醒胃,理氣燥濕。

羅雪冰[6]認為化療藥物為熱毒之藥,與余毒相合,可耗氣傷陰,導致氣陰兩傷,故乳腺癌化療引起之嘔吐多表現為脾胃虛弱兼胃陰不足或兼雜濕濁內蘊之征。嘔吐病機總由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所致,治當和胃降逆。方中黨參、茯苓、白術、炙甘草益氣健脾化濕;代赭石降逆止嘔;麥門冬、天門冬養陰清熱;砂仁、 制半夏、竹茹降逆化濁和胃。

周氏[7]將乳腺癌化療期間的患者分為兩型給予治療:脾胃濕熱型,治以清胃降逆止嘔,方用橘皮竹茹湯加減;脾胃虛寒型,治以溫脾健胃散寒,方用二陳湯加味,從而改善患者化療期間的嘔吐等消化道癥狀, 同時增強食欲,幫助患者順利完成化療療程。

3 中醫對乳腺癌化療引起胃腸道損傷臨床研究

3.1中藥方劑運用研究

3.1.1中藥臨床運用研究 胡永春等[8]應用六君子湯加味(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半夏、陳皮、旋覆花、靈芝)治療化療所致的惡心嘔吐有確切的作用,治療組有效率達90%,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

3.1.2特殊單方研究

3.1.2.1黑逍遙散 有研究證實黑逍遙散具有提高免疫力、增強造血功能的作用,研究組患者血液白細胞含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

3.1.2.2人參養榮湯 人參養榮湯具有提高免疫力 增強造血功能的作用, 化療后長期服用人參養榮湯可一定程度緩解消化道癥狀, 這可能與人參養榮湯中人參等中藥成分能有效止嘔有關[10]。

3.1.2.3旋覆代赭湯 王亞非[11]進行了旋覆代赭湯加味防治惡性腫瘤化療嘔吐反應的研究。結論是該方能有效防治惡性腫瘤患者化療的惡心嘔吐反應。邱氏[12]研究表明旋覆代赭湯對硫酸銅致家鴿的嘔吐潛伏期及頻率有明顯抑制作用,與冷水組比較P

3.1.3中成藥研究 柏氏[13]治療化療嘔吐選用半夏茯苓膠囊 及小半夏加茯苓湯, 患者惡心嘔吐程度降低 ,嘔吐次數減少,嘔吐潛伏期延長 ,療效優于對照組。紀氏[13]治療順鉑化療所致惡心嘔吐選用胃寧散(制半夏、生姜等份搗末)聯合內關、 足三里穴位貼敷的治療方法, 療效優于單純恩丹西酮與加胃復安對照組[14]。養正消積膠囊(黃芪、女貞子、人參、莪術、靈芝、絞股藍)聯合鹽酸昂丹司瓊治療乳腺癌化療后所致惡心嘔吐取得良好的效果。結果顯示:治療組中患者惡心嘔吐控制率即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

3.2針灸的運用

3.2.1針刺 李氏[15]治療使用順鉑后急性惡心嘔吐的患者,取穴足三里、三陰交、中脘、內關。結果: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王氏[16]針灸治療乳腺癌術后化療不良反應。針刺主穴:脾俞、雙胃俞、雙足三里、雙上巨虛、雙公孫、雙艾灸穴位足三里,實驗表明:實施針灸的患者其惡心、嘔吐反應總有效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薄氏[17]腹針治療可減輕惡心和嘔吐癥狀,改善患者食欲情況。

3.2.2耳針 張氏[18]認為耳穴埋針聯合止吐藥防止化療引起的惡心嘔吐有一定優勢,而且耳針治療操作簡便,安全有效,刺激小并有持續刺激作用,又方便操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3.2.3皮內針 皮內針[19]是以特制的小型針具固定于腧穴的皮內或皮下進行較長時間埋藏的一種方法又稱埋針法。是由《靈樞官針篇》中所記載的“十二刺”中的“浮刺”針法發展而來。有報道表明內關穴皮內針埋針配合止吐藥物能較好地緩解乳腺癌化療患者惡心嘔吐癥狀。

3.3穴位運用 王氏[20]耳穴埋籽輔助治療乳腺癌化療后惡心嘔吐的療效觀察表明:治療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

3.4艾灸鐘氏[21]治療乳腺癌化療患者,取穴神闕、中脘、內關、雙足三里、采用溫和懸灸法。結果表明艾條可提高乳癌化療的惡心的完全控制率,縮短惡心發生的天數,可減少遲發性嘔吐的發生率。有研究報道隨身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療具有調和脾胃、止吐降逆、寬胸理氣功能,可有效減輕化療后嘔吐。結果:兩組急性嘔吐發生程度及有效率比較、觀察組有效率為86.66%對化療后急性嘔吐的緩解程度高于對照組。

3.5相關動物試驗 廖氏[22]等以家兔為研究對象,研究針刺不同穴位對化療藥順鉑致消化道反應的防治作用,取穴足三里、中脘、三陰交、結果針刺可使順鉑所致的家兔紊亂的胃電圖趨于恢復,使血漿胃動素MLT水平降低。從而起到降低胃腸敏感性,減輕化療藥損傷。

3.6中藥敷臍 黃氏[23]治療乳腺癌患者化療后嘔吐,自化療第1 d開始前30 min給予中藥敷臍,2g/次,持續24 h用藥,1次/d~1 w化療結束,結果:對惡心、急性嘔吐遲發性嘔吐的控制率明顯優于較對照組。

3.7手法按摩 以中醫經絡學說、神經反射學說、生物全息學說為理論指導的手部按摩療法減輕乳腺癌化療患者胃腸道反應的作用[24]。結果:試驗組在化療第13 d的胃腸道反應均輕于對照組。結論:手部按摩療法可減輕乳腺癌患者化療后胃腸道反應。

3.8其它

3.8.1音樂療法王惠英[25]認為有效止吐藥的同時配合音樂療法,并分別觀察、記錄乳腺癌化療患者的惡心嘔吐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化療期間嘔吐發生頻次、持續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結論:音樂療法配合聯合用藥,可明顯降低化療引起的惡心嘔吐,增強治療信心,提高化療效果。

3.8.2心理療法王芳[26]報道有關觀察心理治療對乳腺癌化療患者抑郁及化療時胃腸道反應的影響,結果顯示觀察組接受心理干預后,抑郁評分降低,胃腸道反應發生率降低,表明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常規化療的基礎上,配合心理干預,能減輕患者的抑郁程度和化療所致的胃腸道反應。

4展望

綜上所述,中醫藥治療化療后引起惡心嘔吐不但方法多樣,療效顯著,價格低廉,而且還能對乳腺癌患者的全身心進行調節,從而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是目前存在一些不足的之處。比如還未被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人民接受、因為個體差異、辯證施治的藥物不同,難以存在統一有效的治療方案。加之近年來媒體關于中藥中有毒性藥物用于治療的負面報道,更讓一些人對中醫藥敬而遠之。動物實驗中,只能記錄動物的嘔吐次數,缺失癥狀描述。這對于療效評定存在一定局限性。同時對于中藥止嘔研究特別是對全方的實驗研究尚局限在其對機體某系統生理,病理的影響,缺乏對細胞分子水平和機體多系統間的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因此在以后的研究過程中,應該更多重視中醫藥的實驗研究與臨床觀察相結合,進一步增強中醫藥在乳腺癌化療惡心嘔吐治療過程中的作用,爭取早日走出國門,成為全世界乳腺癌患者的福音。

參考文獻:

[1]李瑞明.肝脾腎同治在乳腺癌治療中的應用淺析[J].陜西中醫,2006,27(2):191-193.

[2]孫長崗.藍藤益髓湯恢復化療后骨髓抑制的臨床和實驗研究[D].山東中醫藥大學.2008.

[3]秦海洗.唐漢鈞教授治療乳腺癌辨證思路與用藥經驗[J].中西醫結合學報.2004,2(4):297-298.

[4]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十一屆全國中醫及中西醫結合乳腺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

[5]鐘少文,林毅辨治乳腺癌圍化療期并發癥的經驗體會[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2,18(8):860-861.

[6]羅雪冰.補氣降逆法治療乳腺癌化療惡心嘔吐證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07,16(9):1074-1075.

[7]池慧珍,林勝友.中醫中藥在乳腺癌化療中的研究進展[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2009,32(2):70-72.

[8]胡永春,雷秋模,潘志欣.中藥治療乳腺癌化療后惡心嘔吐60例[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0,10(3):60.

[9]成云水.加味理中湯對乳腺癌化療患者惡心嘔吐的防治作用.[J],四川中醫,2013,31(05):90-91.

[10]徐達穩,夏建華.參術和胃湯預防化療胃腸道反應80例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1,10(10):911-912.

[11]王亞非.旋覆代赭湯加味防治惡性腫瘤化療嘔吐反應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88,18(5):273.

[12]邱明義.旋覆代赭湯止嘔作用實驗研究[J],時珍國藥研究.1996,7(1):21.

[13]施俊.化療嘔吐的中醫臨床治療進展[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11,23(2):97-100.

[14]張瑩,等.養正消積膠囊聯合昂丹司瓊預防乳腺癌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12(32):5524-5525.

[15]李寶珍.電針治療順鉑所致機型惡心嘔吐的臨床研究北京中醫藥大學[D],中醫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

[16]王瑜蒙姍莫小勤.針灸治療乳腺癌術后化療不良反應的臨床觀察[J].中外婦兒健康,2011,19(4):241-242.

[17]賴米林,劉丹.薄氏腹針治療乳腺癌化療后惡心嘔吐的療效觀察[J].數理醫藥學雜志,2005,28(9):1295-1296.

[18]張詠梅.耳穴埋針預防乳腺癌化療引起的惡心嘔吐反應40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3,20(2):143.

[19]鄭蔚.內關穴皮內針埋針對乳腺癌患者化療惡心p嘔吐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2,26(10):2641-2642.

[20]王軼.耳穴埋籽輔助治療乳腺癌化療后惡心嘔吐的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2,33(11):2268-2269.

[21]許素文.艾灸防止乳腺癌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的臨床研究[D].廣西中醫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2]廖威裴景春.針針刺不同穴位對順鉑致家兔消化道反應的實驗研究[J].上海針灸雜志,2000,1(6):35-36.

[23]毛燕.臍療聯合托烷司瓊防治含順鉑方案所致嘔吐p食欲減退的臨床研究[D].中醫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

[24]張一敏,孫秋華.手部按摩減輕乳腺癌化療患者胃腸道反應的作用[J].護理雜志,2013,30(23):22-23.

篇7

論文關鍵詞:黃帝內經,音樂醫療,養生

《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被認為中醫學的奠基之作。從《黃帝內經》開始,中國醫學由經驗醫學提升到理論醫學的新階段,確立了其獨特的理論體系。書中不僅總結了春秋至戰國時期的醫療經驗和學術理論,還吸收了秦漢以前有關天文學、歷算學、生物學、地理學、人類學、心理學知識,運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等哲學理論來闡述問題?!吨芤住防锏?ldquo;陰陽”哲學,《尚書》里的“五行”學說,還有《論語》里講的“兩端”、“中和”、“和為貴”、《孟子》、《中庸》的“陰陽五行”構成論、“中庸”方法論,對《黃帝內經》都有直接的影響。

《黃帝內經》其中的五行學說,借鑒自中國哲學,大致分為兩種觀點,一種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而生成的,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的運動,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靜止的,在不斷的相生、相克的運動之中維持著協調平衡;另一種觀點認為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運動方式。“行”被理解成運動。認為五行就是五種基本走勢。

《黃帝內經》中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素問·金匱真言論》中提出了“五音應五臟”的觀點,把五音中宮、商、角、徵、羽與人的五臟(脾、肺、肝、心、腎)和五志(思、憂、怒、喜、恐)等生理、心理內容用五行學說有機地聯系在一起,詳細地提出“肝屬木,在音為角,在志為怒;心屬火,在音為徵,在志為喜;脾屬土,在音為宮,在志為思;肺屬金,在音為商,在志為憂;腎屬水,在音為羽,在志為恐。”通過五行屬性將角、徵、宮、商、羽五音與怒、喜、憂、悲、恐五種人體情志活動聯系在一起。這是世界醫學中上最早確立的音樂醫療理論,在養生保健,診治疾病等方面有著重要價值及指導意義。《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里面的“悲勝怒、恐勝喜、怒勝思、喜勝憂、思勝恐”用的就是相聲相克理論以情治情的醫療方法。

在中國五聲調式里的五聲音階是按五度的相生順序,從宮音開始,宮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依次相生,產生出來的,在五行中,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宮屬土,徵屬火、商屬金、羽屬水,角屬木,按照五行學說,音樂的宮徵商羽角對應土火金水木。它們之間于調式上為主屬關系,此為相生;而五行中的相克,如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均為大二度,系不協和音程,這樣的音程在中國傳統音樂中屬相克。由此得出結論:五行與五聲密切相關。

黃帝內經記載:“宮音悠揚諧和助脾健旺,旺盛食欲;商音鏗鏘肅勁善制躁怒,使人安寧;角音條暢平和,善消優郁,助人入眠;徵音抑揚詠越,通調血脈,抖擻精神;羽音柔和透徹發人遐思、啟迪心靈。”“宮為脾之音,大而和也,嘆者也,過思傷脾??梢杂脤m音之亢奮使之憤怒,以治過思;商為肺之音,輕而勁也;角為肝之音,調而直也;徵為心之音,和而美也;羽為腎之音,深而沉也。”由此可見,我國古代已經通過音樂來治療疾病了。屬于本臟之音均可用于治療本臟之病,我們還可以根據五行生克的規律,治療其它臟器的病癥。

宮調式的音樂在五行中為土,風格莊重淳厚,能調和脾胃及消化系統,增進食欲,滋補血氣。商調式的音樂五行為金,風格高亢悲壯,能調和呼吸系統,通宣理肺,適應于精神萎靡,體虛畏寒等癥。角調式的音樂五行為木,可治肝氣不舒,食欲不振、夜寐多驚等癥。徵調式的音樂五行為火,風格歡快熱烈,活潑輕松,能增強心臟功能,調節血液系統,治療胸悶氣短等癥。羽調式的音樂五行屬水,風格凄惋蒼涼,能增強腎臟功能,調節泌尿生殖系統。

這里的音樂治療思想的基礎是各種調式的特征及所產生音樂情緒。雖然這些提法雖有些片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每種調式所能表現的情緒遠不是這部醫書里說的這么簡單絕對,但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學術價值。

人體是肝心脾肺腎五大系統的協調統一體,《黃帝內經》所說的五臟,實際上是指以肝心脾肺腎為核心的五大系統。各個系統按照五行相生相克規律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并保持相對穩定狀態。這是中醫理論體系中的核心理論之一——整體觀念,也是音樂養生的理論核心之一。

現代醫學通過科學研究表明:音樂不僅有鎮靜作用、鎮痛作用、降壓作用、調節情緒,還能調節人體各系統的生理功能,對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都有調節作用,促進身心健康,達到治療疾病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穆俊霞,玄振玉,李新毅.《內經》中五音的含義及與五臟的關系[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年02期.

2.周少林,林漢芳.音樂與養生[J].時珍國醫國藥,2008年10期.

3.馬前鋒,翁潔靜,李瓊.中國傳統的音樂治療研究[J].心理科學,2006年06期.

4.劉春艷,吳娟.音樂治療發展綜述[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5.李潮坤.芻議五音音樂療法的辨證用樂模型[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曹蓓,王許無,從《內經》理論談音樂療法的優勢[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4年04期.

篇8

關鍵詞:音樂治療;音樂治療觀;音樂治療學

1 音樂治療在中國的發展

音樂治療學是一門新興的,集音樂、醫學和心理學為一體的邊緣交叉學科,是音樂的作用在傳統的藝術欣賞和審美領域之外的應用和發展。音樂在醫學和心理治療領域的廣泛應用和令人振奮的臨床治療效果證明了人類的一個古老的信念:音樂是具有驅病健身的作用,對于人類的生存本身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已經看到,在人類的早期活動和現在尚存的原始部落中,音樂活動在他們的生活里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時音樂的審美意義還是十分有限的,而更多的是對人類的生存具有實際的功能。我們不能設想,人們在連基本的溫飽和安全需要都沒有得到的情況下,會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與自己生存無關的娛樂和審美活動中去。部落中的巫師實際上兼有掌管音樂活動和醫生的職責,在古希臘傳說中,阿波羅神也同樣是掌管音樂和醫療的神,這實際上反映了一個事實:在古代,人們頭腦中的音樂和治病本來就是一回事。隨著音樂的高度專業化發展和人類社會文明的高度發展,人們已經逐漸地忘記和拋棄了音樂的本來作用和功能。一直到現代,音樂對人類生存本身的重要意義才又逐步地為人們所認識到。中國的音樂治療的出現是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而對于中國的音樂治療的誕生起到催化作用的事件當屬1980年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華裔音樂治療教授劉邦瑞在中央音樂學院進行的關于音樂治療學的講學。這是第一次對音樂治療進行系統科學的介紹。他的講學激起了音樂家和醫生對音樂治療很大的興趣。1984年,北京大學的張伯源等人發表了《音樂的身心反應研究》的實驗報告,報告了被試在聆聽歡快的音樂和安靜抒情的音樂時的不同生理反應。這是中國第一次發表的音樂治療科學研究報告。高天(1986)的《音樂對于疼痛的緩解作用研究》隨后發表。之后,陸續有多篇有關音樂治療的臨床探索的報告出現。第一本有關音樂治療的專著應是1987年由高天等翻譯的著名音樂治療學家朱麗葉·阿爾文(J. Alvin)的《音樂治療學》。普凱元的專著《音樂治療》(1994),何化君、盧廷柱的專著《音樂療法》(1995)也相繼出版。

2 音樂治療在臨床治療的實際應用

首先應提到的是1984年湖南長沙馬王堆療養院。該院在中國率先嘗試對患者使用音樂治療。在后來不久的時間里,全國很多家醫療衛生機構開始設立音樂治療室。1985年北京回龍觀醫院與中國音樂學院的張鴻爵合作,嘗試用主動參與的方法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雖然方法還不夠成熟,但突破了簡單地讓患者聆聽音樂的方式,對促進中國音樂治療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此之后,200多家醫院陸續建立了音樂治療室,為數眾多的醫務工作者和部分音樂工作者熱心地投入對音樂治療的探索之中。1989年,中國音樂治療學會成立,并每2~3年舉行一次全國性的音樂治療學術會議。遺憾的是,從1984年以來,雖然眾多的醫院開展了對音樂治療的嘗試,但是絕大部分醫院都是采用簡單的為患者播放音樂的形式。這種方法實際上是盲目地給患者使用音樂,以為音樂具有像藥物一樣的作用,只要搞出來一些所謂“音樂處方”,然后對癥播放音樂就可以了。事實上,這樣簡單地使用音樂是不可能起到治療的作用的,其結果只能導致人們對音樂治療的失望。所以,中國音樂治療的發展在近十年的時間內并不盡如人意,甚至呈現衰落的傾向,包括長沙馬王堆療養院在內的很多醫院先后關閉了音樂治療室。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大陸地區的音樂治療開始起步的6年之后的1990年,我國臺灣的首位音樂治療師張初穗從美國回臺灣,在臺北新愛兒童發展中心任音樂治療師,首次把音樂治療帶進臺灣。此后先后有19名獲音樂治療碩士學位的海外留學生回到臺灣,在一些醫院、老年福利機構和兒童特殊教育機構中工作。這些人大部分都具有美國或其他國家的注冊音樂治療師的資格。1996年,臺灣的“應用音樂推廣會”(相當于音樂治療協會)成立。該學會以這十幾名學成歸國的留學生為骨千,不斷舉辦各種講習班,致力于在臺灣推廣音樂治療的事業,取得相當的成績。盡管臺灣距離建立音樂治療學科和職業的目標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但對比海峽兩岸的音樂治療的發展水平,雖然較大陸起步晚,發展的模式也與大陸不同,音樂治療的規模小,但專業水準相對較高,發展速度和專業水平顯然都超過了大陸。

根據美國發展的經驗來看,音樂治療通常是先由醫務人員開始探索,但是由于醫務人員較為缺乏音樂的知識和技能,始終不能擺脫簡單聆聽的模式,從而無法真正地使音樂治療發展和成熟起來。由一音樂專業人士的介入,使得音樂治療的方法從簡單的聆聽發展到后來復雜的聆聽技術以及各種能動參與和即興演奏等復雜的方法技術,才使音樂治療得到發展和成熟。而音樂治療作為一個學科,經過60年的發展,已經形成完整和獨立的理論和體系,其中包括十多種流派,一百種方法技術,因此必須依賴一大批經過系統訓練的音樂治療師才能建立,而不是簡單地播放音樂,也不是簡單地“音樂十醫學”或“音樂十心理學”。縱觀中國音樂治療20年來的發展。問題主要在弓;缺少專業音樂人員的參與,而發展的關鍵又在于——專業音樂治療帥的培養和教育。因此,進行專業的音樂治療師的培訓和教育,建立專業的音樂治療師隊伍,是中國音樂治療發展的關鍵。實際上臺灣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雖然已經有十幾名在國外經過系統嚴格的訓練的合格音樂治療師分散在不同的醫療機構工作,但日前尚沒有 一所大學建立音樂治療專業來培養白己的音樂治療,這也成為音樂治療事業在臺灣真正地獲得較大發展的瓶頸。

我國最早的音樂治療教育項目是1989年在中國音樂學院成億的音樂治療大專班。但是由于專業知識和師資準備不足,在招收兩屆學生后停辦。1996年,中央音樂學院成立音樂治療研究中心,并于199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13年開始招收本科生。中央音樂學院的音樂洽療學專業的教學標準和培養目標嚴格按照國際高標準進行設置,按照美國音樂治療協會的要求標準開設課程,力圖培養出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合格音樂治療師。中國的音樂治療開始與國際接軌,逐步地培養出經過嚴格訓練的合格音樂治療師,我國的音樂治療的職業也初見端倪。隨著我國醫療衛生的理念從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向人文關懷的理念不斷轉化,很多醫療領域越來越多地對患者的精神心理需要的重視。音樂治療作為一門完整的學科,從40年代起在歐美國家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從1997年后,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在中國,從1989年起就有了全國性的音樂治療學會組織——中國音樂治療學會??梢灶A見中國的音樂治療也將會有一個巨大的發展,音樂治療師作為一個新興的職業不久的將來也會有一個巨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高天.音樂治療導論.中國心理學會推薦圖書,世界圖書出版.

滿力.音樂療法在護理工作中的現狀.高明全中華護理雜志.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看 | 在线观看理论片国产 | 制服丝袜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va成高清在线播放人 |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观看 | 视频电影免费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