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護理論文8篇

時間:2023-03-24 15:12:35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血透護理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血透護理論文

篇1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就診于本院的200例終末期腎衰竭且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觀察組:男76例,女24例;年齡28~67歲,平均年齡(45.28±6.16)歲;慢性腎炎、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分別為60、25、15例。對照組:男75例,女25例;年齡27~69歲,平均年齡(45.93±6.04)歲;慢性腎炎、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分別為55、30、15例。兩組在性別、年齡以及病型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風險因素分析

1.2.1.1患者的風險因素

患者的風險因素主要包括:①血液透析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如消化系統出血等;②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狀況,如抑郁、焦慮以及絕望等;③隨著維權意識的日益提高,患者給醫護工作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

1.2.1.2醫務人員的風險因素

醫務人員的風險因素主要包括:①傳染病風險。實際操作中有被血源性傳播感染的風險;②環境因素。血透室人流量大,再加上通風不良,為病原體的滋生和傳播提供了有力條件;③體外循環系統風險。如護理人員沒有固定好穿刺針,發生脫落,從而導致患者失血。

1.2.2護理管理措施

1.2.2.1加強法律學習,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定期對護理人員開展關于健康體檢以及安全防護的培訓,組織學習護士管理法、輸血法以及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從而培養出懂法、守法、專業素質過硬的現代透析護理人員。對于透析護理人員而言,應做好巡視工作,密切監測患者病情變化,不允許擅自離崗,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避免醫療糾紛。

1.2.2.2規范操作,明確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

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包括透析護理告知制度等)以及操作流程,并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通過各司其職以及團結協作為血透患者提供優質服務;建立健全透析護理人員的考核制度,為通過考核的透析護理人員頒發合格證,同時禁止無證上崗的發生;除此之外,要求護士長重視和加強風險監控,如結合實際制訂風險預防及處理預案。

1.2.2.3做好護患溝通工作,營造和諧護患關系

血透患者普遍缺乏血液透析的相關知識,因而容易滋生各種心理問題。所以,護理人員應做好護患溝通工作,營造和諧護患關系,從而盡可能地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如緊張、焦慮以及抑郁等。及時發現抑郁患者,對其病情以及心理進行全面且準確的評估,通過溫馨的語言和友好的肢體動作來關心和安慰患者,改善患者的負面心態,從而幫助患者擺脫抑郁的困擾。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3%優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3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25,P<0.05)。

2.2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95%優于對照組患者滿意度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69,P<0.05)。

3討論

篇2

【關鍵詞】互文性;創作;閱讀;再度闡釋

自克里斯蒂娃確立了“互文性”的概念之后,諸如巴特、福柯等西方著名理論家都對此進行了獨家闡述。那么,“互文性”這一概念的產生對文學創作與闡釋有著什么樣的意義呢?

一、文本蹤跡背后的對話

1.明確的借用

帕特里克?奧唐奈在《互文性與當代美國小說》中指出,克里斯蒂娃對互文性理論的一個重要貢獻是:互文性的引文從來就不是單純的或直接的,而總是按某種方式加以改造,扭曲、錯位、濃縮或編輯,以適合講話主體的價值系統。1這就是說互文性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為作者服務。譬如中國詩文講究用典,往往把前人好的辭句或是豐富的文意嵌進自己的作品里,使之化為新作的一部分,形成新的意義。江西詩派黃庭堅就曾提出過“奪胎換骨、點鐵成金”的文學主張。麥克尤恩的小說《只愛陌生人》蘊含著無數隱喻,與眾多經典文本高度互文,充滿了對托馬斯?曼《死于威尼斯》、E.M.福斯特《看得見風景的房間》等意味深長的正引或戲仿。盡管羅蘭?巴特宣揚作者已死,強調讀者至高無上的地位。但我們不得不注意到,作者賦予的意義仍然是文本價值最重要的一個方面。

2.無處不在的滲透

中國文人講究知人論世,也就是說讀者了解了作者的生活背景就有利于解析作品的構成要素。提起筆的那一刻,神話傳說、方言雜曲紛至沓來,此時無數前人說過的話、寫過的文本分裂成千千萬萬個符號在作者的腦海中盤旋,等待他的擇選。盡管他本人尚未意識到,種種文化和社會的符號、概念和規則以及那些無法追溯來源的代碼早已潛伏在他的腦海,而不僅僅是借用某一具體文本的。 “在正式歸宗于杜威的實驗主義之前,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學術觀點和思想傾向。這些觀點和傾向大體上來自王充《論衡》的批評態度,張載、朱熹注重“學而用疑”的精神,特別是清代考證學所強調的證據觀念。最早的思想來自他父親的《日記》。但是這些觀念都是零碎的,直到他細讀杜威的著作之后才構成一種有系統的思想。” 2法蘭克福學派的成員寫作時會顯露出神學背景,他們的思想或多或少得存在著一種猶太情感,是因為他們中大多出身于一個被同化的猶太人家庭。

3、讀者的接受

在互文狀態下,無論是作者有意地借用他人的語句、思想,還是間接受到所處社會的文學傳統、歷史緣由的影響,作品一旦生成,它的原始意義就被定格,作者要表現的思想等待讀者的領會,在對話的那一刻文本實現其價值。文本中標志性的場景或是經典人物的身影帶給讀者莫名的熟悉感,于是讀者追根溯源,找到詞源,觀察文本中語句迷宮般的語意分歧和置換,探尋作者賦予文本的原始寓意。讀者理解作者意圖所能達到的深度在于其獨有的知識體系和情感認知與文本符號共鳴的過程。決定讀者與作者對話的深度的一個關鍵性因素就是讀者的文學素養。“一個作品的構成勢必需要一些選擇,而確定乃至提出這些選擇都是不容易的……如果說人們如此樂于談論作者的“作品”而不更多地深究的話,那是因為他們認為它已經被某種表達功能所確定。”3也就是說人們找到了文本的集中意義,大多數人能夠認同某一文本表現出來的主題思想。

二、讀者再度闡釋的無限空間

1.闡釋閱讀

巴特曾經寫道,“讀者是無歷史、無生平、無心理的一個人;他僅僅是同一范圍之內把構成作品的所有痕跡匯聚在一起的某個人。”4讀者參與閱讀作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充分釋放出語言本身的內在解構能量。假使讀者能夠借他人之言,悟自身之道,理解自然達到了新的高度。巴赫金認為,讀者不但要理解作者創作作品的原始意圖,更應該在此基礎上達到更深更廣的理解。錢定平寫的《破圍――錢鐘書小說中的古今中外》,一方面解釋了錢鐘書的《圍城》中萬象紛呈的來源,另外一方面他通過解析《圍城》這一經典文本充分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變讀者為作者。福柯在《詞與物》中說,語言本身的顛覆力量只有在“文字游戲”中才能充分地釋放出來。作者表達的意義在不同的語境中不斷地被讀者重新闡釋,產生不同的意義,闡釋無盡,意義的變化也無終結。在互文性的狀態下,作者和讀者的主體性并未獨立出來,作者、讀者以及文本都在永不停歇地延伸。也只有這樣,文本的闡釋空間能夠無限擴張,意義才會不斷增值。

2.整體閱讀

此類閱讀的方式是讀者將文本放置在整個文化場考慮,不單單依靠截取文本的一個詞語或是一個人物形象與其他文本產生關聯,更多是涉入一個多元的世界。 福柯的《知識考古學》所言,“在書的題目, 開頭和最后一個句號之外, 在書的內部輪廓及其自律的形式之外, 書還被置于一個參照其他書籍、其他本文和其他句子的系統中, 成為網絡中的結。”5文學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脫離廣闊的世界去孤立看待文本是無法理解文學的。只有當文學與其他學科聯系起來,找到它們之間交融的相關節點,把握各種文化領域的潛在力量對文學的影響,才能領悟文本的真實意義。另外,民間文化潮流要揭示強大而深刻的文化潮流,特別是底層民間文化潮流對時代真正宏偉文學的影響,深入揭示偉大作品的底蘊。

當然 ,這種文本蹤跡的追尋似乎又會帶來另一個層面的問題 ,即互文性批評如果不停地在文本的世界中尋找可能存在的互涉性 ,那么是否會在文本的海洋中造成自我的迷失 ? 所以 ,從這個角度看 ,互文性理論是不能只停留在文本的網絡中 ,它必須由文本深入到更為廣闊的影響文本的世界。

參考文獻

[1]蒂費納?薩莫瓦約.互文性研究[M].邵煒,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2]羅蘭?巴特.《作者的死亡》[M].懷宇譯:《羅蘭?巴特隨筆選》,百花文藝出版社,1995年

[3]羅蘭?巴特.《語言的環佩之聲》[M].Seuil出版社,1973年

[4] 胡全生.《英美后現代主義小說敘述結構研究窗體底端 》[M].復旦大學出版社 , 2002年

[5]趙一凡.《歐美新學賞析》[M].中心編譯出版社,1996年

注釋

1帕特里克?奧唐奈等編:《互文性與當代美國小說》(霍普金斯大學出版社,1989),第260頁。

2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 三聯書店,《現代危機與思想人物》第158頁

3福柯《知識考古學》,三聯書店,2003年第一版,第48頁

篇3

摘要:動靜脈內瘺簡稱內瘺,是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線,而維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患者維持生命的一種替代療法,內瘺的通暢與否是延長患者生命和提高生存質量的基本保證,由于反復穿刺或護理不當不僅給病人增加痛苦,還可能導致內瘺堵塞,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由此可見,保護內瘺延長其使用壽命對血透病人極為重要,筆者在血透室進行護理工作近12年,現將臨床工作中對內瘺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內瘺手術的術后護理

內瘺術后,最關鍵的護理是觀察術肢切口部有無血管雜音,如無應考慮血栓形成,要及時報告醫師采取措施;同時,傷口敷料包扎不可過松或過緊,過松則可能導致傷口滲血多,過緊則會導致內瘺封閉,筆者的體會是包扎后繃帶可勉強插入一個小指頭為度,且可聞及血管雜音;經過精心護理后,一般10天左右可拆線,拆線后應鼓勵患者多做術肢的活動,增加血流量,促進內瘺成熟。6~8周后,內瘺靜脈擴張,管壁增厚,即可正常使用。

2內瘺的穿刺護理

2.1嚴格無菌操作,提高穿刺技術,確保一次成功進行穿刺時,操作護士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避免內瘺感染,因一旦感染,輕則進行抗感染治療而暫停使用內瘺,導致病人痛苦增加,重則內瘺閉塞甚至導致病人的菌血癥或敗血癥,危及患者生命,增加醫患糾紛;同時,操作護士要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穿刺技術,我們的經驗是,持針手握緊穿刺針翼片,另一手固定內瘺血管,快速刺入內瘺后放平針頭再調整進針深度,這樣病人痛苦較少,不緊張,反應很好;新進護理人員我們一般要求其先觀摩2個月以上,再通過模擬穿刺考試合格方可在內瘺條件好的病友進行首次穿刺,如一次不能成功則更換資深人員。

2.2治療過程嚴密觀察,保障治療成功內瘺的護理最終目的是通過穿刺建立治療用的血液通路,完成血液凈化治療,因此,治療過程的觀察護理至關重要,主要通過觀察穿刺點有無滲血、疼痛感、血流量、血壓、心率等,部分病人因疼痛導致緊張而血管收縮,流量不足,此時用溫和語言撫慰患者放松,同時適當調整針頭,逐步提高血流量,常可解決;穿刺點滲血雖不導致較多失血,但常引起患者不滿,我們的經驗是首先采用階梯法、紐扣法選擇好穿刺點,避免在近期內穿刺點重復穿刺;如發生穿刺點滲血時先用棉簽擦凈再用折疊好的蝶形無菌紗塊放于穿刺部位,膠布適度加壓固定,一般可解決;治療過程中可能因患者肢體活動至針頭貼在血管壁上,發生血流量不足,及時觀察到后,先關閉血泵,再對針頭進行適當調整即可;如回血針刺破血管壁至血腫而未及時發現可發生低血壓,當發現低血壓時也應觀察內瘺周圍情況,對癥及時處理。

篇4

為進一步抓好醫療護理質量,提高護理人員業務技術水平。20xx年血透室護理工作要以抓好護理質量為核心,圍繞醫院的發展規劃,本著”以病人為中心”,以“服務、質量、安全”,為工作重點的服務理念,創新管理方式,不斷提高社會滿意度。制定20xx年護理質量工作計劃如下:

一.進一步規范規章制度及工作流程。

1.根據衛生部《血液凈化標準操作規程(20xx版)》要求,結合我科實際情況,規范各項規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流程,確保血液透析室工作正規化、規范化、常規化、制度化。

2.制定透析風險預案和緊急突發事件的處理預案,認真學習,使血透室護士都能熟練掌握。

3.建立完善的護理質量監控體系,科室質控小組加大自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定期查找護理隱患并進行分析反饋,使各項工作程序化、規范化。

二、加強護理安全管理,完善護理風險防范措施,有效的回避護理風險,為病人提供優質、安全有序的護理服務。

1.透析時患者血液處于體外循環中,因此護理安全工作為重中之重。所以要求透析病人在透析過程中醫生護士必須全程陪護,并且保證每個班次必須有兩個護士在崗,相互檢查,包括穿刺部位有無滲血、機器設定的治療參數是否準確、抗凝劑及其他藥物的用量。密切觀察患者透析中的病情變化,時時監測病人生命體征,及時發現透析不良反應,機器異常報警及穿刺部位滲血等情況并能及時處理,確保患者生命安全。

2.做好水處理機、透析機的日常清潔與消毒保養工作,做到醫師護士技師隨時溝通,保持機器正常安全運轉,保證患者安全和高質量透析。

3.重視安全教育,組織學習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加強督促指導,檢查護理人員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技術操作規程,落實各崗位職責,根據科室具體情況,制定各種應急預案制度并演練常規應急預案的處理程序,確保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

4.建立護理缺陷如實登記、報告制度和管理制度,對出現的護理缺陷分析發生原因,及時組織護理人員討論、學習,吸取教訓,提出改進措施,并及時上報護理部。護士長堅持嚴格督查各項工作質量環節,發現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使護理質量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5.加強急救藥械的管理工作,保證急救藥械完好率100%。作到班班交接時認真核對、做到帳物相符,每周加強各種搶救儀器的性能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維修,保證搶救物品處于完好備用狀態,護士長每周檢查1—2次。

6.加強護理人員急救知識、搶救工作程序、搶救藥品、搶救儀器的使用等內容的培訓,達到人人熟練掌握和應用。

7.組織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增強護士的風險意識及防范意識。

三、加強院內感染管理,認真做好消毒隔離工作。

1.加強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組織護理人員學習《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院消毒技術規范》、《血液凈化標準操作規范(20xx版)》,加強消毒隔離檢查。

2.保持水處理、配液間、治療室、透析室的清潔,每日按時消毒,做好水機、透析機的日常清潔與消毒保養工作。

3.嚴格按照血液凈化感染控制操作規程對透析用水、透析液定期檢測并做好記錄。

4.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防止院內感染,透析病人做到一人一針一管執行率100%,一人一床一用一更換執行率100%,透析消耗品、醫療廢物按規定集中處置率100%。

四、加強護理人員在職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1.采取多種形式不斷學習鞏固基礎知識、扎實基本操作,同時還要寬視野、掌握先進技術、不斷與其他醫院同行進行交流,熟知血透常見并發癥的臨床表現,熟練掌握各機型操作與報警處理。

2.堅持每月在科內舉辦護理知識、新業務新技術、專業技術培訓,以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及實踐能力。

3.加強護理人員考試考核,要求理論考試合格率95%、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95%。

4.鼓勵護理人員參加自學、函授及各種學習班、研討會,使護理人員及時掌握護理工作發展的新動態。鼓勵護理人員積極撰寫論文,爭取全科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或交流論文1—2篇。

五、做好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宣教

1.對患者護理實行責任制,要求分管護士根據所管病人開展健康宣教工作、并提供相關健康教育資料。

2.鼓勵護士通過有趣、通俗易懂等各種不同形式向透析患者及家屬提供健康教育。

3.通過詢問病人及家屬、檢查患者對疾病知識了解度,評估護士的健康教育工作。

六.進一步規范護理文書書寫。

1.護理文書書寫從細節抓起,每份護理文書做到書寫認真、及時、規范。

2.重視現階段護理文書存在問題,記錄要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避免不規范的書寫,如錯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與醫生記錄不統一等,使護理文書標準化和規范化。

3定期進行護理記錄缺陷分析與改進,強調不合格的護理文書不歸檔,確保護理文書合格率100%。

七.工作量與經濟指標

1.病人收容:增加20%。

2.治療人次:增加20%

3.機器使用率:使用率保持在80%以上。

篇5

【關鍵詞】 血透; 社會支持度; 橫斷面

Cross Sectional Analysis of Low Social Support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HE Qing-xuan,HE Xing-lai,LYU Wei,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03):069-07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low degree of social support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in the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of the individual social relations in the dimensi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actors and the impact of the continuing work of the society.Method:The use of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Guangdong province,four hospitals in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in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sample

【Key words】 Hemodialysis; Social support; Cross se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oguan City,Shaoguan 512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3.020

慢性I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治療困難,花費巨大。我國成年人群中CKD的患病率為10.8%,以此數據估計,我國約有CKD患者1.195億,這表明該病已成為我國不可忽視的公共衛生問題[1-2]。血液透析是臨床上治療終末期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目前CDK進入終末期腎病(End stagerenal disease,ESRD),全球約有150萬以上尿毒癥患者依靠血液透析治療和腎移植來維持生命的延續[3]。我國經濟水平不高,人均占有的衛生經費很少,而終末期腎病患者的透析和眾多并發癥對其家庭、社會保障部門乃至整個社會造成的影響遠勝于發達國家。我國醫療保障體制還不健全,醫療費用的個人支付比例依然是患者的沉重負擔[4]。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醫療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血液透析技術的提高,尿毒癥患者的生存期限得以延長。伴隨生命延續的同時,患者可能受疾病本身、透析合并癥及家庭社會的影響,產生各種心理壓力[5]。面對一系列的壓力,患者的緊張情緒在得不到緩解時,會致使其出現諸多的心理問題,如自我概念紊亂,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和對家人的愧疚[6]。為了減少心理問題,提高血透患者特別是青中年患者的生存質量,使他們大部分回歸社會,能夠適當地工作、社交,進一步減輕社會問題和家庭負擔。血透專科醫護工作者有責任和義務讓青中年維持透析患者從多角度認識自己,發現自我價值重拾信心,主動重新回歸社會中去。為了能更好的服務于這個特殊的人群,筆者聯合了廣東省其他三家三級甲等醫院的血透中心,歷時30個月,作為2015年韶關市衛生計生科研計劃項目立項共同完成。現將相關資料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從2014年7月-2016年12月收集了廣東省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血透中心、中山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血透中心、惠州市中心醫院血透中心、中山市人民醫院血透中心,四所血液透析中心共有透析患者數近千人,年均透析總例次超過10萬人次。在這四家三甲醫院血液透中心選取300例維持血液透析時間>0并

1.2 方法 首先,給入選研究樣本發放肖水源[1]編制《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然后在廣東省四家三甲醫院透析中心,每家選取1名血透專科護士負責,培訓各自透析中心2~3名具有血透中心工作經驗3年以上的護士,對社會支持評價量表的使用進行詳細講解,指導臨床資料的收集并對采集到的相關數據進行初步統計分析。問卷回收率達100%。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分10個條目,測量個體社會關系中的三個維度:客觀支持(朋友、鄰居、家庭支持),主觀支持(同事交往、經濟支持、家庭照顧、急難幫助)和社會支持利用度(傾訴、求助方式、團體活動)[1]。以計分之和為社會支持總分共計10~60分,評分越高表明得到的社支持度越大,

1.3 統計學處理 利用SPSS 13.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對各影響因素,計數資料以率(%)表示,作Chi-square檢驗(α=0.05),P

2 結果

2.1 客觀支持方面 調查關于關系密切可以得到支持和幫助的朋友情況,見表1。調查關于近一年來低支持度患者的居所情況,見表2。調查關于與鄰居關系和同事關系情況,見表3。各因素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字2=4.42、4.33、4.47,P

2.2 主觀支持 從家庭成員中得到的支持和照顧的來源,(1)夫妻(戀人)82例(44.81%);

(2)父母104例(56.83%);(3)兒女36例(19.67%);(4)兄弟姐妹31例(16.94%);

(5)其他成員25例(13.66%)。在遇到急難情況時,曾經得到的經濟支持或解決實際問題的幫助、安慰和關心來源,各因素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人際交往是回歸社會的前提條件,人要融入社會必須有群體意識和人與人的溝通和交流。在低社會支持度的這部分血透患者中,人際交往嚴重欠缺。沒有朋友可支持和幫助的人群達1/5之多;而只有1~2個可幫助的朋友人群,支持力度也是很有限的。畢竟尿毒癥是長期替代性治療,是不可逆轉的慢性漸進性疾病[7],是最需要生活和精神照顧的群體,病程越長,這種需求越迫切,需要的社會群體支持越大。鄰居關系淡漠,甚至有近半數的患者是遠離家人獨自居和居無定所。而居無定所的這部分患者,根本就沒有條件建立鄰里關系網。文獻[8]研究表明,個體在高應激狀態下,如果缺乏良好的應對和排解方式,則心理問題的危險性可達43.3%,為普通人群的2倍。長期的獨居和沒有溝通交流,必定會產生憂郁和孤獨的心理問題。溝通障礙的惡性循環將成為青中年血透患者融入社會,重新回歸社會工作的重要影響因素。

婚姻家庭、家庭其他成員和朋友的支持和關心是影響青中年血透患者回歸社會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在遇到急難情況時得到的經濟支持和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的來源,主要是其他家庭成員和朋友。而急難時的安慰和關心則主要由其他家人配偶和朋友提供的更多些。穩定的婚姻家庭和和諧的家庭其他成員關系,能為透析患者提供安定的居家生活,從而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改善生活質量。朋友在遇到急難情況時,能提供的經濟支持和安慰關心,超過50%甚至超過配偶。在這方面和癌癥患者不同,文獻[9]研究提示,癌癥患者的社會支持水平主要來自家人,其中主要的支持者是配偶。社會支持與希望的正相關性已經普遍為人們所接受。持續受到來自家庭、朋友、醫護人員及其他患者的支持和理解常常是患者希望的源泉[10]。質性研究發現,對于透析患者而言,希望不僅是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它更是一種支持與生活質量密不可分[11]。這個高比例的數據提醒工作人員在給沒朋友的青中年維持透析患者,制定個性化健康教育計劃的基礎上,多組織腎友會,建立微信群,為他們提供交流溝通的平臺。必要時可以安排他們在同一時間、同一透析室做透析,以增加溝通機會。腎友之間有著同病相憐的情結,在情緒低落時可以相互慰藉,有共同的話題,相互鼓勵,甚至可以共同創業。這些對于青中年維持透析患者回歸社會有百益而無一害。

工作單位、黨團工會給予青中年維持透析患者的支持力度不足。特別是在企業單位的患者,單位工會從來沒有過問病情或慰問患者、家屬的程序。能給予他們在工作上的照顧也是相當有限的,企業裁員、下崗、倒閉都使青中年維持透析患者面臨失業危機。青中年維持透析這部分患者,他們都正處于最佳工作年齡段的人群。他們同時肩負著父母、兒女等等多重社會角色,半數人群還是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者。失業離開原有的工作環境使他們的病患角色進一步強化,再就業或創業的信心和能力都很有限。處在這個階段的患者,要盡量鼓勵他們和過去的同事朋友保持聯系,多去參加同學聚會,收集對自己再就業的有效信息。有效的信息支持可以減少患者的焦慮和惶恐情緒,提升希望水平,提高生活質量[12]。避免與社會脫節,在同事同學朋友中尋找再就業或合伙創業的機會。

青中年維持透析患者回歸社會的必要性,沒有得到官方或半官方組織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注。在低社會支持及人群中,在遭遇急難情況下時,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精神心理安慰關心上,能得到黨團工會等官方或官方組織,成宗教社會團體等非官方組織幫助的患者,只有極個別人。由于生態環境遭受破壞,水源污染,食品安全等等原因,導致全球的血液透析人群呈逐年遞增之勢[13],而且發病年齡日益年輕化,給家庭帶來致命的打擊,給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全球的經濟下滑,就業率普遍低下,社會大環境的全民消費水平降低。能為青中年透析患者回歸社會繼續工作的平臺更為稀缺,疾病導致他們的就業競爭能力減弱,信心不足。因此,在日常知識宣教時,多穿插介紹同類患者再就業的成功案例,以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挖掘自身和家族潛能,尋找出路。對于配偶陪同來的患者,要多贊美他們的和諧,鼓勵他們共同積極參與治療護理,讓他們樹立治療的信心和生活的希望。這樣既能提高家庭的精神支持,還能提高患者的治療的依從性,利于婚姻的和諧。

透析患者的心理問題直接加重配偶和其他家庭成員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繁重的病患照顧看護,90%要由配偶和父母承擔,例如抑郁癥狀是透析患者最常見的心理問題,除了增加自⒎縵脹猓抑郁能降低患者對透析治療的依從性,導致免疫機能異常[14],而增加住院機會,加重經濟負擔。有研究表明,治療依從性是影響血液透析整體效果的重要因素,多數患者因沒較好的治療依從性而影響治療效果[15]。只要病情允許,鼓勵患者多做力所能及的活動,包括適當運動、工作和一些社會活動[16]。分散對疾病的注意力,如看電視,和朋友聯系,做家務等,使他們不至于沉湎于對疾病的恐懼中是可以減少他們的焦慮情緒[17]。對排解患者抑郁癥狀和促進交流大有助益。在患者血透時,多給患者一些正面的引導,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行業發展新動態,提高他們對治療疾病的希望。有研究表明,希望水平高的患者更容易從疾病中康復,對于自身的慢性遷延性疾病也能做好調適,他們會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生活質量也比較好[18]。間接減輕家人照顧看護的精神壓力和體能消耗,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

通過橫斷面資料分析,可提升醫護人員從多層次多方位了解觀察患者的身心疾病的職業素養。改變只關心醫治疾病的舊模式,使醫務人員服務的青中年維持透析患者得到生物-心理-社會全方位治療[19]。能為醫務人員給患者制之精的個性化健康教育計劃和心理治療方案提供參考依據。因此,對青中年血透患者做多維度多層次調查研究,并將所得資料作橫斷面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值得在業界分享的。

目前醫療資源十分匱乏,據《中國衛生統計年鑒》顯示,作為計劃經濟時期社會特殊產物的企業醫院,在與企業分離之前的1990年共有12萬多個,占全國醫院總量的44.7%,截至2006年企業醫院減少至28147家,是1990年的22%[20],導致政府所屬的醫療機構的醫護工作者工作量的成倍驟增。因此,如何調動社會力量解決部分非醫療范疇的社會心理問題,則需要家屬,患者,自愿者及黨團工會等官方或半官方組織和宗教、社會團體等非官方組織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應用[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1994,7(2):98-100.

[2] Yano Y,Fujimoto S,Asahi K,et al.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J].Lancet,2012,379(9818):815-822.

[3]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會全國腎臟病治療學術會議論文匯編[M].中華醫學會,1999.

[4]焦峰,張健.醫患溝通障礙因素分析[J].醫院院長論壇,2012,3(2):46-49.

[5]紫妮.33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0,5(5):198.

[6] Kaptein A A,Van D S,Broadbent E,et al.Behavioural research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Patient Education & Counseling,2009,81(1):23-29.

[7]錢曉宇.淺談影響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因素及護理對策[J].全科護理,2008,6(21):1940.

[8]趙濱,沈寧,高榮華,等.護士長應對方式與焦慮情緒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6):412-414.

[9]張靜,李崢.癌癥首次手術后化療患者希望水平與應對方式社會支持的關系[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6):631-633.

[10]張云萍,薛小玲.希望理論在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1,25(5C):1319-1321.

[11] Weil C M.Exploring hope in patients with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on chronic hemodialysis[J].Nephrology Nurs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Nephrology Nurses Association,2000,27(2):219-224.

[12]林愛娥,鮑文卿.緩解期精神分裂癥病人希望水平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報,2009,16(B):72-73.

[13]楊屹,孔德艷.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護理[J].護理研究,2015,1(1):183.

[14]張小兵,主譯.透析手冊[J].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472.

[15]劉仁香.持續質量改進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治療依從性中的應用[J].臨床研究,2015,1(7):25.

[16]王建文.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J].護理研究,2004,18(2):311.

[17]周玉貞,閻成美,王艷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12A):51-53.

[18] Roberts S L.Behavioral Concepts and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M]. Norwalk:Appleton Contorty Croft,1986:45-86.

[19]于香梅.我國心理護理現狀分析與對策[J].實用醫技雜志,2008,15(16):2137.

篇6

MHD患者在長期治療中已經產生自我管理的意識與行為,但由于缺乏相關的知識、技能和強烈的自我管理動機,患者在自我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種種問題[4-5]。指導長期性血液透析患者學會自我健康管理的方法,專業提供論文寫作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提高依從性,做好自我護理,積極配合醫護治療,對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將同伴教育運用于MHD患者自我健康管理中,觀察其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依從性的效果,為MHD患者尋求更為有效的自我健康管理方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7月-2012年12月在本院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2例,男47例,女25例;年齡28~62歲,平均(45.12±14.13)歲;透析齡3個月~4年,平均(4.11±1.30)年;原發病為慢性腎小球腎炎38例,高血壓腎病22例,糖尿病腎病12例。透析方法為常規碳酸氫鹽透析,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 h,血流量200~250 mL/min,應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72例患者均意識清醒,有正常的認知功能,能正確表達,按自愿參與的原則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透析年限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同伴教育方法 對照組給予MHD患者發放書面資料、隨機教育、集中講解授課3種形式在患者心理、內瘺自我護理、飲食、運動、透析并發癥預防等多方面進行健康指導,形成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框架。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同伴教育。

1.2.1 組長評選與培訓 觀察組根據原發疾病分為3個小組,每個小組8~16個人。從不同小組中各選擇1名治療依從性好、維持良好治療效果、透析時間不低于1年,理解領悟能力較好并為人熱情的患者作為同伴教育小組長。由專科醫護人員進行為期2周共6次的統一培訓。有研究表明心血管病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37.23%),腦血管病為其次(31.91%)[6-7]。糖尿病、高齡、低蛋白血癥是影響MHD患專業提供論文寫作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者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因此由腎病專科、糖尿病專科、心血管專科醫生和專科護士組成的工作團隊對3名組長進行培訓,共6次,每次約30~45 min。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同伴教育與自我健康管理的意義,如何帶動小組共同進步,血液透析依從性的重要性,維持性血液透析基本知識(用藥、自我監測的原則和方法),透析并發癥預防,同理心,生活指導(飲食、運動),動靜脈內瘺護理等。培訓方式主要采取集體培訓和單獨輔導,采用幻燈、健康教育小冊子、圖片等形式。培訓效果有效性主要由專科醫護人員通過提問、系統基本理論考核、查看執行效果等形式檢查各小組組長是否正確掌握培訓的內容,保證組長成為合格的同伴教育者。

1.2.2 同伴教育組員準備 同伴教育組員需將聯系電話提供給同伴小組組長,由小組長集中全體組員的電話號碼后印發給每一位組員,同時組長建立微信群,提供多種隨時咨詢、交流的通訊途徑。另外,要求組員定期參加同伴教育。

1.2.3 同伴教育的實施 由醫院血透室提供同伴教育活動室,同伴教育時間安排在星期二、五下午4點,每星期活動1次,每次30~45 min,要求所有的組員盡可能參加,活動內容主要血液透析依從性的重要性,維持性血液透析基本知識(用藥、自我監測的原則和方法),透析并發癥預防,同理心,生活指導(飲食、運動),動靜脈內瘺護理。活動由血透室醫護人員主持,活動現場有1~2名專科醫護人員負責現場監督和提供咨詢。具體活動內容首先由同伴小組長從中選擇1個主題內容進行,大約時間20~30 min。其次,鼓勵患者講述自己在治療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體會,或因MHD造成的生活困惑以及心理活動過程等。活動結束前,主持人適當給予小禮物等鼓勵表揚活動中的積極分子,對同伴教育中不恰當的方法和觀念予以糾正,推廣對治療有益的經驗。同時要求同伴教育組長不定期、不定形式(電話、微信、見面等)與組內成員聯絡,交流飲食、運動鍛煉、體重控制、內瘺護理等自我照護的經驗和教訓,同時隨時解答組員提出的專業提供論文寫作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疑惑。如有組長不能確定的問題時與血透室醫護人員聯系,獲取專業的幫助。

1.3 觀察指標 觀察開展同伴教育1年后兩組患者回歸社會就業、生活自理、營養狀況及負性情緒、依從性等情況。負性情緒使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測定,營養狀況用主觀綜合營養評估(SGA)法評估。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 字2檢驗,P<0.01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接受同伴教育1年后,觀察組各觀察指標情況均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3 討論

3.1 自我健康管理現狀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不確定感主要來自血液透析治療與護理的復雜化,以及病情評判的局限性與進展、預后的無法預測性。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不確定感多處于中等水平以上[5-9]。有學者對MHD患者在自我效能、抑郁及社會支持研究方面證實該類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屬于中等偏下水平,且社會支持利用度不高[9-10]。多種因素綜合起來致使MHD患者自我健康管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目標。

3.2 同伴教育 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年齡、性別、生活環境和經歷、文化和社會地位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語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觀念或行為技能的教育形式[11-12]。同伴教育作為一種行為干預的策略和教育形式,它以患者能力提高為中心,以病友間經驗分享為主體,具有 文化適宜性(即能提供符合某一人群文化特征的信息)、可接受性(即同伴間容易溝通,交流更為自然)和經濟性(即花費少而提供服務有效)等優點,是一種良好的社會支持形式[13-14]。

本研究中同伴教育者與受教育的組員有類似或同樣的診療經歷,在同病相憐的感情基礎上使受教育組員更樂于接受來自于同伴的情感支持和言語勸說而不是單純接受醫護人員的說教,組員的良好治療效果以及逐步掌握MHD系統的知識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確定感,而組員當中的自信、樂觀和病情的穩定性會在組內起到積極向上的渲染作用,即暗示作用和榜樣作用。表1結果顯示,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同伴教育的方法可以促使患者對血透知識掌握程度有所提高,在MHD患者回歸社會就業、完成家務勞動、保證營養狀況及負性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等方面有明顯的效果。

同伴教專業提供論文寫作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育促使組員在持續性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產生正性的改變,形成良好的健康行為,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效果,明顯的提高患者依從性及生活質量。本研究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如主持人對同伴教育活動的掌控能力不足,患者家屬未能參與其中。在以后的研究中,應克服及糾正實施過程中的不足,充分發揮同伴教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秦潔,趙紅,汪彬,等.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2):185-187.

[2]孟淑蘭,潘麗娜,柴會悅,等.加強心理干預提高長期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J].中國醫學創新,2011,8(14):90-91.

篇7

  眼科護士年終工作總結1

  一、優質護理:

  繼續深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深化服務內涵,落實護士崗位管理,修訂優質護理績效考核方案,細化各項質量標準,制定健康教育路徑,加強健康教育。

  1、實行護士崗位管理:以促進護士隊伍健康發展為目標,建立完善的護士崗位管理機制。按照科學管理、按需設崗、保障患者安全和臨床護理質量的原則合理設置護理崗位,明確崗位職責,建立崗位責任制度,提高管理效率。根據崗位職責,結合工作性質、工作任務、責任輕重和技術難度等要素,明確崗位所需護士的任職條件、護士的經驗能力、技術水平、學歷、專業技術職稱應當與崗位的任職條件相匹配,實現護士從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進一步完善護士人力緊急調配預案和機動護士人力資源庫,動態調整,及時補充臨床護理崗位護士的缺失,確保突發事件以及特殊情況下臨床護理人力的應急調配。

  2、修訂優質護理績效考核方案:以崗位職責為基礎,以日常工作和表現為重點,包括護士的工作業績考核、病員滿意度和理論操作考核。考核結果與護士的收入分配、獎勵、評先評優掛鉤。形成有激勵、有約束的內部競爭機制,體現同工同酬、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3、質量標準細化:根據最新的《安徽省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xx版》和三甲檢查反饋,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完善護理質量標準與評價體系,細化各項護理質量檢查標準,對部分質量指標及計算方法不夠精細的內容進行細化和量化,提出和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護理質量評價指標。

  4、加強健康教育,制定健康教育路徑,制定病人版《健康教育手冊》:進一步完善各種專科疾病的健康教育內容,規范健康教育形式,將護理路徑理論與臨床的健康教育相結合,制定實施有計劃、有目標、有評價的系統教育活動,修訂完善各專科病人版《健康教育手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幫助患者理解、掌握健康教育的內容,促進正確觀念的形成,提高宣教效果,優化護患關系,從而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者康復。

  二、護理質量、護理安全

  1、制定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范:根據臨床實際和最新規范要求,進一步完善各項護理常規和臨床常用護理技術操作規范,要求具有一定的專業領域內的前沿性,符合我院的實際情況,具有科操作性,完善修訂成冊,全院護士人手一冊,方便護士及時查閱。

  2、實行危重患者風險評估,成立危重患者護理質量督查小組:建立完善危重患者風險評估體系,根據危重患者病情觀察評分系統,建立各項風險預警值。成立危重患者護理質量督查小組,完善危重患者護理質量檢查標準及督查表格,具有可操作性,每月對分管科室內的危重患者護理質量進行督導,所計分數與各科室的季度護理質量檢查分數掛鉤。

  3、加強護理會診:加強護理會診的規范化管理:完善《護理會診制度》和《護理會診單》,擴大護理會診范圍,并按照會診程序嚴格執行,對會診病例遵照會診意見正確實施護理措施后,保持后續關注度,對預后做好記錄。護理會診單留存護理部。

  4、舉辦多科聯合護理查房:為打破護理知識的局限性,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從全院危重、疑難、復雜、病例以及護理難點中選擇典型病例進行聯合護理查房,促進臨床科室之間的相互交流,體現護理患者的整體性、連續性和動態性,培養護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通過查房能了解國內外學術動態,提高護理人員理論水平,開拓思維,開闊視野。

  5、不良事件傷情鑒定,實行每月一案:制定完善不良事件傷情鑒定標準。對所有不良事件的級別進行嚴格劃分,做好相應的處理及保持后續關注。每月科護士長從上報的所有不良事件或其他醫院發生的不良事件中選出一例典型案例組織全院護理人員討論學習。

  6、加強風險評估及防范,開展疼痛評估、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評估:完善三風險評估表(自理能力、壓瘡、跌倒墜床、管路滑脫),制定疼痛評估、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評估表,加強全院護理人員的風險及防范意識,提高風險評估及防范能力,做好環節控制,提高護士的預見性和工作的主動性,有效地防范風險的發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7、護理信息化建設:與信息中心共同協商,延伸信息化路徑,科學物化護士勞動。實現護理文書全部電子版,使護理工作走上數據講評質量的無紙化快捷通道,促進護理管理的科學化。申請購買使用護理辦公系統,逐步向無紙化辦公方向過渡。

  三、加快護士隊伍建設,加強專科培訓,提升專科護理水平

  1、新護士規范化培訓:為加快新護士培養,使期盡快適應臨床護理工作,制定新護士規范化培訓方案,新進崗的護士由護理部統一組織進行崗前培訓,各臨床科室須進行本科室上崗前培訓,安排具體的帶教老師全面負責輪轉護士的理論和臨床技能培訓,組織護理理論及操作考核。每位新護士輪轉培訓科室不少于二個,每個科室不少于3個月,輪轉科室由本科科室根據專科工作需要制定,輪轉培訓需在工作后二年內完成,考核合格后方可晉級N2護士,輪轉期間,個人表現、理論操作考核成績與獎金掛鉤。并采用雙向考核辦法,保證培訓效果。

  2、加強重點科室的準入培訓:對ICU、CCU、RICU、EICU、PICU、手術室、血透室、消毒供應中心等特殊病區的注冊護士必須經過科內3個月以上初步培訓,且掌握相關理論及技能后,方可取得相應的準入資格證。根據科內嚴格的專科培訓,通過本專科相關理論、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授權單獨值班。

  3、調整應急護士隊伍,進行規范化的應急護理小組培訓。從全院范圍內重新篩選出精干力量,要求工作3年以上,至少輪轉過2個科室,具有一定臨床經驗、專業技術熟練、心理素質穩定、工作責任心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應急能力。進行規范化的應急護理小組培訓,通過相關理論技能的考核后,方可取得應急護士資格。

  4、細化專科小組,發揮專科護士的作用:根據我院專科護理的發展規劃,重點發揮專科護士的作用,制定專科護士結業后的培訓和工作開展計劃,細化專科小組,擴大組員范圍,以點帶面,提升專科小組影響力,在保證基礎護理質量的同時提升專科護理水平,促進專科護理的發展和全院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四、科研、論文

  1、充分發揮科研小組的作用,以點帶面,全面提升全院護理人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鼓勵支持護理人員申報科研課題。

  2、繼續舉辦護理論文交流大會,幫助低年資護士掌握論文書寫方法技巧;提升高年資護士書寫論文的水平,拓寬護理人員的視野,提高護理理論水平。

  3、鼓勵各專科申辦專科護理方面的繼教學習班,探討專科護理熱點、難點問題,為增進醫院及護理人員的的學習和交流搭建廣闊的平臺,提升專科護理水平。

  4、積極申報省特色重點專科及國家重點專科。

  眼科護士年終工作總結2

  在眼科工作做已經有兩年時間了,對于工作的熱情從來沒有變過,只要能夠幫助病人給他們健康和希望這就是我希望做到的,當然在這過程中我還會繼續努力。

  對于眼睛很多人不夠重視,導致現在近視眼非常多,大多是用眼過度,導致晶狀體,變形,不能自己調節厚度,這就讓我的眼睛變得模糊,并且尤其是生活匯總經常佩戴眼鏡也感到有些不方便,想要摘到眼睛,這時候需要做眼部手術,需要我們配合醫生,做好工作。當然在每次就醫時我都會及時的給病人介紹很多相關的信息讓他們知道如何去保護眼睛,至少我們不能讓病人在我們醫院治病一段時間最后卻因為永遠不好導致失敗,這是令人難以接受的結果,我也不希望自己這樣,所以出于責任每個病人離開醫院的時候我都會告誡他們要用眼衛生,保證眼睛有作古的休息時間,不能過度的損害眼睛健康。

  因為工作的需要我也了解到了很多眼科疾病,比如說紅眼病,等相關的基本,都會影響我們眼睛健康,并且還會損害我們的實力,對于這些疾病的傳播和感染方式也都有了了解,為了做好工作需要,每天還會學習更多的相關知識,畢竟,我們護士在需要的時候一樣要訂到前線,給更多的病人機會,和健康,看到他們因為生病而焦爐不安的時候我也會適當的安慰他們,畢竟來到醫院的病人因為眼睛受到了傷害,都非常害怕,畢竟眼睛才能夠讓我們看到世界外面璀璨的.景色,才能讓我們有更多的生活體驗。

  來到崗位上我一直都會做到一點就是要遵守護士長的教誨,不會與病人頂撞,不會去排斥病人,雖然因為疾病導致他們的眼睛變得腫大,但是身為一個護士我們都開始排斥病人讓病人留下了難堪的回憶這如何值得病人信任呢?畢竟我們不能光顧這我們自己的感受,更多的是要考慮病人的感受,讓他們可以安心的治病,可以放心的去接受治療,這才是我們的責任。每個崗位的責任不同,但是有一樣是一樣的那就是,對病人的愛心,對病人的同情心是不變的,因為這是我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進入醫院我不是為了享受這份安穩的工作,而是為了能夠在這份工作中給更多的病人服務,讓他們重見光明讓他們重新開始充滿笑容,哪怕是在崗位上默默無聞也無所謂,只要我能夠貢獻一份力量就行,只要可以完成一份任務就行,醫生的責任是我心中的擔子,我一直不會忘記,畢竟我要考慮病人的安危,為他們的健康為他們的安全考慮,不能總考慮自己一個人。做病人心中的天使,總比做自己的天使要強,我是為了社會服務,更是為了自己的工作,在今后工作里面我不求做到完美,但求做好每一天。

  眼科護士年終工作總結3

  一年來,眼科全體醫護人員在院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充分發揚主人翁責任感、發揮自身優勢,使“老百姓自己的醫院”這一意識深入人心。這一年中,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提高醫療質量,促進醫患和諧

  醫療質量是醫院的生命線,同時也是搞好醫患關系的基礎。提高醫療護理質量是醫療工作的不變主題,它關系到病人的安危,關系到科室的生存,更關系到醫院的發展。而且,醫生面對的是活生生的病人,每例都是從未知而起,需要對手術,用藥進行個性化的分析和指導,就更需要精益求精的品德和求真務實的精神。目前,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入開展,病人已把優質服務放在就醫的首位。所以,我科全體醫護人員本著高度的責任心,有效的拉近了醫患雙方的距離,尤其對手術患者,重點把握術前術中術后三個環節,做到術前全面交代,術中認真處理,術后周到護理。在這里,“愛崗敬業,以院為家”不再是一句空話,而是醫務人員的真實寫照。

  二、加強日常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今年,在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醫務科市場開發辦的帶領下,我們多次下鄉宣傳我院的優惠扶貧政策,并對白內障患者做了大量篩查工作,是老百姓了解區醫院,了解眼科。全年共完成白內障手術40多例,青光眼及其他手術幾十例,術后效果均很理想,擴大了社會效益,做到了醫院和患者的雙贏。在醫院“績效核算”的大環境下,在嚴格要求自己的良好服務中,我們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堅持帶領科室同志開展業務學習,認真學習新理論新技術,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會議,了解先進眼科的發展方向,并用于指導臨床工作,在做好病房手術的同時抓好門診的各項工作。

  三、抓好精神文明,控制藥占比例

  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號召,明確自己所肩負的治病救人的責任,帶領科室人員進行醫德醫風學習,加強職業道德建設,不斷改進服務態度,轉變服務觀念,堅持因病施治,杜絕過度醫療行為,并使每位醫護人員認識到他并不代表個人,同時也代表區醫院,每個人都有責任為科室的發展而樹立良好形象。

  四、存在的問題

  眼科的基礎設備落后,人員梯隊斷檔在醫療行勢快速發展的今天已成為當務之急,十幾年前的顯微鏡已無法滿足目前的手術需要,人員緊缺也制約著科室的發展。

篇8

關鍵詞 改制醫院 護理管理 質量 服務 安全

2005年5月,我院由原來一家二級甲等職工醫院改為股份制醫院,7年來,醫院堅持“大綜合、名專科”的辦院方針,積極探索辦院方針,積極探索辦院方向,醫院不斷發展壯大,床位編制由原來的210張增加至800張,一級臨床科室由原來的12個發展到26個,醫療護理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具體護理管理工作如下:

1 轉變觀念,堅定信心

1.1院領導制定醫院發展目標:用奮斗、科學、創新、發展觀指導醫療護理工作,調動和激勵全院職工積極性,強調護理從服務態度入手,認識到轉變服務理念是醫院生存與發展的根本保障之一。我們遵循的服務原則是:

1.1.1病人是上帝,以病人為中心。

1.1.2定期收集病人意見,持續改進護理工作。

1.1.3培養良好情操,尊重關心病人,與病人交朋友,換位思考,絕不和病人爭吵。

1.1.4發揮職能部門作用,支持臨床護理工作。通過確立服務意識下的服務體系在醫院管理的作用,改善醫院軟硬件條件,營造良好工作氛圍,使醫院工作量提高了60%,促進醫院健康的發展。

1.2引入競爭機制,實行競爭上崗:提高護士長隊伍素質,每年根據《護士長履行崗位職責評分》對護士長進行考核,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選拔工作責任心強、熱情高、能吃苦、肯奉獻,具有較強工作協調能力,有臨床五年以上護理工作經驗的護師參與護士長管理工作,聘護士長助理,為醫院培養新人。

1.3加強人才培養:醫院每年選派護士長、護士外出進修學習,院外培訓率達20%,將學習的護理管理、專科護理、新技術運用到我院護理工作中,回醫院后配合醫療開展的新技術有:關節置換、右半肝切除術、腦出血微創手術、顱腦外傷、腹腔鏡、高壓氧、血透、介入治療、PICC、人工鼻等護理新技術,提升了我院護理品牌。認真制定護理培訓計劃,每位護士年培訓繼續教育達25學分,加強護理基礎理論、操作的培訓,聘請專家、科主任及外出進修的護理人員承擔授課任務,每月理論1科2講,操作每月1次,要求人人過關;對新護士進行崗前1周的綜合培訓。對全院所有在職護士聘請同濟醫院護士統一進行為期一周脫產操作培訓并考核,人人過關。

護理部自2005改制以來,舉辦護理知識競賽、護理操作比賽、護理新進展學習班、護士長管理學習班、護士先進事跡報告會、積極撰寫論文、開展護理新技術、新業務,同時抓好繼續教育工作,鼓勵年輕護士自學專、本科,學習計算機、英語、護理管理等專業,給護理隊伍帶來活力,給護理管理帶來新思路。

2 以人為本,創優質護理服務

2.1運用細節管理,改善護理服務流程:如入院、轉院、接送手術病人等工作流程,制定“首診負責制”,入院、轉院病人有支助中心護士全程陪送到病區,第一名見到患者的護士為首接護士,負責接受患者,與護送患者入院護士進行交接,送患者到床邊;接手術病人時,嚴格查對,與病區護士做好交接,包括:對手術病人的人文關懷就是要我們更新服務理念,營造人文氛圍,建立信任的醫患關系,讓病人對治療有充分的信心。

2.2轉變服務理念,創優質護理服務。護理部舉辦先進事跡報告會,學習優秀護士先進事跡,鼓勵護士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事,圍繞臨床護理工作做好服務,真正關心護士工作與生活,提高了臨床一線年輕護士工資、績效、夜班費的標準,提供護理骨干外出進修交流學習、晉升職稱機會,提升護士的社會地位,愛崗敬業,扎實工作,提高了服務水平。

2.3以人為本,關愛病人。全院改善就醫環境,提供舒適的住院條件,設立導醫指示牌、健教宣傳欄、公布藥品價格、電子顯示屏、住院病人一日清單,規范醫療收費,讓病人滿意放心;我院是漢陽地區交通事故急救中心,為確保“急救綠色通道”暢通,爭分奪秒搶救病人的生命,醫院實行先搶救后收費的辦法;改制初期,由于護士人手少,一度給臨床工作帶來困難,護士長親自帶頭每天早上7:30分到崗,年輕護士不甘落后,經常加班加點,保質保量完成好各項護理工作,病人滿意放心;各病區建立出院病人電話隨訪登記本,跟蹤了解出院病人病情,給予耐心解釋指導,服務理念深入人心,把病人當做朋友,有困難及時幫助解決,讓病人及家屬充分感受到我院的護理服務,所以回頭病人非常多。改制前,我院210張床,使用率60%,改制后,我院800張,使用率80%。加強各病區護理管理,病區服務工作到位,各部門設立服務承諾,形成后勤系統圍繞醫療系統、醫技系統圍繞臨床科室、醫生護士圍繞患者的環形服務結構,最大限度地發揮醫院服務的整體效益。

3 制定目標,認真落實

3.1根據醫院發展目標,將向三級甲等醫院規模邁進。護理質量管理實行三級質量控制,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護士長三級管理,采取三定三不定的方法,三定:每月護士長按標準對病室護理工作進行一次自查;每月質控組按標準對全院護理工作進行一次檢查;護理部每季度組織一次質量評審。三不定:科護士長不定期對分管科室護理工作進行抽查;護理部主任不定期對全院護理工作進行抽查;院長不定期對護理工作進行檢查。

3.2修訂和完善我院《護理工作制度職責》和《護理質量標準》,要求每位護士熟練掌握《護理核心制度》和《疾病護理常規》。

3.3護理部嚴格執行《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和《壓瘡管理制度》,注重護理環節質量監控,確保了護理質量安全。

3.3.1每晚安排一位護長總值班

3.3.2對危重病人每天進行巡查;

3.3.3建立腕帶標識系統;

3.3.4護士長夜查房每周二次;

3.3.5每季度安全質量檢查一次;

3.3.6每季度組織一次質量評審,護師職稱以上人員參加。

3.3.7護理環節質量監控包括:

3.3.7.1護理人員的環節監控:對新調入、新畢業、實習護士以及有思想情緒的護士加強管理,做到重點交代,重點跟班,重點查房;

3.3.7.2病人環節監控:新入院、新轉入、危重、大手術后病人,有發生醫療糾紛潛在危險的病人要重點督促、檢查和監控;

3.3.7.3時間的環節監控:節假日、雙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勞時間、夜班交班時均要加強監督和管理;

3.3.7.4護理操作的環節監控:輸液、輸血、各種過敏試驗、手術前準備等,應作為護理管理中監控的重點。

認真做好護理差錯事故等級,每月定時上報護理部,嚴重護理差錯24小時內上報;建立護理缺陷評定小組,及時分析改進護理缺陷。根據護理質量考核標準,考核辦法和只持續改進方案,每月對護理質量有檢查、有分析、有評價、有改進措施及有追蹤。

4 教學相長,科技興院

4.1 重視護理人員繼續教育工作:制訂計劃并實施護理繼續教育課程,以促進護理職業的發展;組織護士參加各種院內和院外的教育培訓;每年組織2次護理理論考試,2次護理技能競賽;定期對護士的專業技能進行評估;對新護士進行崗前培訓;組織及制定英語學習安排事項;保存全院護士繼續教育學習記錄,院內年培訓率達100%;與美國華勝本護理學院師生一起商討有關今后繼續教育需要。

4.2積極探索武大職院分校的護理教學工作和實習生帶教:主管護師以上護理人員參與授課,注重護理理論和護理技術操作的培訓;我院是近10所大中專衛校的實習基地,有護理實習生約180多人,實習生來院必須進行崗前培訓,由高年資護士帶教,放手不放眼,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護理人才。

4.3 積極開展護理新技術、新業務,如:心臟介入治療的術前、術后護理、橈動脈穿刺術、深靜脈置管用于結核性胸膜炎治療的護理、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置管)、超長時間經氣管插管的氣道管理、靜脈留置套管針敷貼用于預防壓瘡。學習氛圍濃厚,29篇。了解21世紀國內外護理管理新進展,國際最新護理管理體制是完全獨立的,業務及行政管理完全由護士自己管理,不接受醫生的指示,由護理副院長—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護士長垂直管理,有權決定下屬的級別、工資、晉升、紀律處分等,用護理管理新理念指導我院護理工作。

回顧七年來我院護理工作取得的成績,得益于董事會和院領導的正確領導,醫院增加了凝聚力,機制活,辦法多,加強了培訓,護理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很大提高,與此同時,我們還清醒的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只有不斷努力創新,本著對護理事業的熱愛和嚴謹求實的工作態度,才能使我院護理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績。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2017 | 香蕉久久精品精品 |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亚洲激情视频欧美专区 | 日本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