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11:51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整合營銷案例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論文摘要:隨著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和后金融危機的影響,農信社面臨著各方面的壓力,客戶資源流失,競爭壓力加劇。如何應對種種壓力,以鞏固農信社的市場地位,促進農信社在新的經濟金融環境下持續發展,是農信社面臨的重大決策,其中,強力打造適合農信社自身發展需要的市場營銷戰略是關鍵之一。
市場營銷((Marketing)是企業以消費者的需求和欲望為考慮的出發點,有計劃地組織經營生產活動以保證能夠提供滿意的產品或服務,從而實現企業目標的過程。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市場營銷經歷了一系列的理論發展,并因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獨特作用而越來越受到重視。
當今市場上產品供過于求且同質化嚴重,企業面對的是更加成熟的顧客,如何吸引和留住顧客成為關系企業經營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企業不論品牌大小,市場營銷必不可少,這不言而喻。
一、農村信用社市場曹銷現狀
農信社是我國金融體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金融企業,必然有著對利潤追求的內在動力,從而決定了農信社市場營銷的必要性。同時,農信社職能的發揮、經營環境的變化及業界競爭的加劇,也凸顯了進行市場營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然而當前我國農信社的市場營銷狀況不甚理想,制約了農信社競爭力的提高和持續發展。
(一)營銷觀念薄弱
目前我國農信社的營銷觀念仍比較薄弱、落后。部分農信社不管是從領導層面還是普通員工對市場營銷都一知半解,甚至不少對市場營銷的理解還只是簡單停留在推銷階段,對當前較新的營銷理念和服務知之甚少甚至一問三不知。在實踐中,營銷意識更是嚴重不足。多年來農信社工作人員習慣于春放秋收、等客上門、有求才應的工作方式,習慣于按上級的指示辦事,缺乏創新和市場意識,缺少走出去進行存貸款的營銷意識。此外,農信社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功能,導致員工們競爭意識弱化,難以主動了解市場營銷方面的相關知識和開展市場營銷。營銷觀念的薄弱和落后難以適應市場化的要求,很大程度上直接導致營銷模式、營銷手段的落后,從而影響到農信社營銷的最終結果。
(二)營銷手段落后
目前,農信社的宣傳往往僅局限于電視或廣播宣傳等,而網絡信息傳播的便利性間接影響了這種營銷方式的時效性。對于諸多經典營銷案例中所體現出來的體驗式營銷、關系營銷、深度營銷、網絡營銷、整合營銷、文化營銷等,在農信社的營銷實踐中難覓芳蹤。同時,一個行之有效的營銷方案的實施,需要前期細致的市場調研準備及后期的有力執行。農信社由于營銷理念淡薄、營銷人才缺乏,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營銷方案的難產和執行難度,更難以達到營銷目的的實現。
(三)營銷人才缺乏
人力資源對于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中的任何一項工作最終都是由人落實,具體到市場營銷工作的開展,也需專門的營銷人員負責。而營銷人員素質普遍不高是當前農信社市場營銷工作難以有效實行的重要原因之一。營銷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須對當前的市場環境、客戶的需求有深刻的了解與認識,才能對癥下藥。而當前農信社選人、用人機制不健全,直接導致優秀營銷人員的不足。部分農信社營銷人員由于受自身條件限制,缺乏系統的理論基礎和營銷理念,未能真正站在客戶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營銷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對農信社營銷工作的開展帶來不利影響。作為農信社與客戶的直接聯系人,營銷人員的專業素養、職業道德的高低將對營銷工作產生重大影響,對農信社的品牌形象建設也有直接的作用。
(四)營銷績效考核機制不健全
農信社營銷效果不佳一在于農信社用人機制及整體環境導致對優秀營銷人員的吸引力不足,造成營銷人才的缺乏,二是在職營銷人員的績效考核機制有待改善。績效考核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員工進行職位調動或職務升降的依據,也是薪酬和獎勵的確定依據??冃Э己藱C制的不健全,直接導致員工動力不足,工作積極性不高,影響工作質量??偟膩碚f,現在很多農信社仍然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市場營銷考核激勵機制,無壓力也沒有動力,營銷人員自然難以主動積極地去開展營銷工作。其次,設置的考核指標不當,對營銷人員的考核過于籠統,科學性嚴重不足,難以達到實踐效果。特別是當前還有部分信用社仍存在著少干多干一個樣的大鍋飯現象,嚴重打擊營銷人員的積極性。 二、農村信用社加強市場營銷的對策
(一)加強宣傳,樹立農信杜良好的杜會形象
農村信用社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包括當地的主流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對社會公眾進行廣泛的宣傳,加深品牌的影響廣度和深度。多渠道推銷自己的金融產品,提高在現有和潛在顧客源中的聲譽度和美譽度,營造良好的信用氛圍,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客戶對農信社的信心。同時,通過借助專業廣告策劃服務公司進行營銷宣傳或通過在農村當地有重要影響的人員的力量,進行廣泛和深入的宣傳工作,以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二)樹立“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營銷觀念
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營銷觀念在于營銷人員懂得換位思考,切實站在客戶的立場為客戶解決金融問題,提升客戶對信用社的信任度,才能真正地留住顧客,與顧客建立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為此,農村信用社要改變傳統的坐、看、等的銷售觀念,要“走出去”,到農戶家中、企業生產現場調查摸底,急顧客之所急,急顧客之所需,為客戶量身定做服務產品。同時基于買方市場的大背景環境,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工作,進一步增強對市場的敏感性,并及時積極作出反映,從而為營銷計劃的制定和實施提供基礎。
(三)加快營銷人員隊伍建設
農信社要加強營銷人員隊伍建設,全面提高營銷隊伍整體素質及服務水平,為市場營銷提供優秀的人才保障。在傳統競爭要素中,如成本、技術、銷售、制造及產品的特性,或早或晚地都可能被復制,而人除外。在激烈的金融市場競爭形勢下,農信社在人力資源管理具體工作中,要加強現有員工的在職培訓,培養出熱愛農村金融事業、專業知識全面、營銷理念先進的營銷人才;要建立健全選人、用人新機制,做到選好人、用好人、留住人,并不斷吸收優秀的營銷人才充實到農信社的營銷隊伍中來。當前農信社營銷人員隊伍建設,一是專業知識的充實,二是職業道德的提高,_特別要強調服務意識的提高。對客戶來說,金融產品大體上都大同小異,能夠體現產品最大不同的在于產品銷售服務,因而在培訓內容里要特別強調突出服務方式與內容的重要性。
論文摘要:當前隨著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和后金融危機的影響,農信社面臨著各方面的壓力,客戶資源流失、競爭壓力加劇、市場份額下降等。如何應對以鞏固農信社的市場地位,其中農村信用社強力打造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市場營銷是關鍵所在。
一、市場營銷概述
市場營銷(Marketinp)是企業以消費者的需求和欲望為考慮的出發點,從而有計劃地組織經營生產活動以保證能夠提供滿意的產品或服務,從而達到企業目標的過程。現代意義上的市場營銷思想始于20世紀初的美國。作為泊來品,市場營銷進人我國的時間比較晚,始于改革開放后。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市場營銷經歷了一系列的理論發展,其中包括了理論及最近興起的綠色營銷。市場營銷因其獨特的魅力,越來越受到我國理論界和實踐的重視,并有不斷發展壯大的趨勢。
傳統的觀點認為“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日新月異和競爭的白熱化,“酒香也泊巷子深”。特別當今市場上產品供過于求且同質化嚴重,企業面對的是更加成熟的顧客,如何吸引顧客留住顧客成為關系企業經營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因而不論品牌大小,市場營銷必不可少。對于大企業,成功的市場營銷可謂是錦上添花;對于成長中的企業,成功的市場營銷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宣傳效果;對于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來講,成功的市場營銷則是其生存的關鍵。
二、農村信用社市場營銷現狀分析
農信社是我國金融體系的不可缺少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金融性的企業,必然有著對利潤追求的內在動力,從而決定了農信社市場營銷的必要性。同時,農信社職能的發揮、經營環境的變化及業界競爭的加劇,都突顯了進行市場營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作為信用社的市場營銷具備兩個基本作用,吸收存款并吸引借款人;吸引其他金融服務的消費者。農信社的市場營銷,有著市場營銷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由于所面對的顧客和提供服務的獨特性,農信社的市場營銷相對于一般的工商企業更具復雜性和難度。但不管如何,進行有效的市場營銷是農信社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取得競爭優勢的有效途徑。然而縱觀當前我國的農信社的市場營銷狀況,令人擔優。
1.營銷觀念薄弱
目前我國農信社的營銷觀念還是比較薄弱、落后的。部分農信社不管是從領導層面還是普通員工對市場營銷都一知半解,甚至不少對市場營銷的理解還只是簡單地停留在推銷的階段上,對當前較新的營銷理念和服務一問三不知。在實踐中,營銷意識更是嚴重不足。多年來農信社工作人員習慣于春放秋收、等客上門、有求才應的工作方式,習慣于按上級的指示辦事,缺乏創新和市場意識,缺少走出去進行存貸款的營銷意識。再者,農信社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功能,導致員工們競爭意識弱化,難以主動地了解市場營銷方面的相關知識和開展市場營銷。營銷觀念的薄弱和落后難以適應市場化的要求,很大程度上直接導致營銷模式、營銷手段的落后,也影響到農信社營銷的最終結果。
2營銷手段落后
我國市場營銷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都處于起步階段,且受整個國內環境的影響,市場營銷研究相對比較薄弱和不盡如人意。這一點也直接體現在農信社的營銷手段上面。目前,農信社的宣傳往往僅局限于電視或廣播宣傳等,而網絡信息傳播的便利性間接影響了這種營銷方式的實效性。對于諸多經典營銷案例中所體現出來的體驗式營銷、關系營銷、深度營銷、網絡營銷、整合營銷、文化營銷等,在農信社的營銷實踐中難覓芳蹤。同時,一個行之有效的營銷方案的實施,需要前期細致的市場調研準備及后期的有力執行。農信社由于營銷理念淡薄、營銷人才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營銷方案的難產和執行難度??梢钥吹?,當前許多營銷案例正是由于缺少深入的調研和周密的營銷策劃,流于形式,其最終結果只能是資源的浪費,更難以達到營銷目的的實現。
3.營銷人才缺乏
在外企中有一個費用三角形,即品牌、渠道和人力資源,人力資源對于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中的任何一項工作最終都是由人落實,具體到市場營銷工作的開展,也需專門的營銷人員負責的。營銷人員素質普遍不高是當前農信社市場營銷工作難以有效實行的重要原因之一。營銷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須對當前的市場環境、客戶的需求有深刻了解與認識,才能對癥下藥。農信社選人、用人機制的不健全,直接導致優秀營銷人員的不足。營銷人員對農信社的具體情況,如管理機制、業務運作的不熟悉,對信用社其他業務的不了解等等,也間接給營銷帶來了不利的影響,打擊客戶對農信社的信心。部分農信社營銷人員由于受自身條件限制,缺乏系統的理論基礎和營銷理念,未能真正地站在客戶的立場,對于營銷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對農信社營銷工作的展開造成負面影響。甚至有些營銷人員懷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對營銷工理不理,不當一回事。營銷人員作為農信社與客戶的直接聯系人,其專業素養、職業道德的高低將對營銷工作產生重大影響,也對于農信社的品牌形象建設有直接的作用。 4.營銷績效考核機制不健全
農信社營銷效果不佳一在于農信社用人機制及整體環境導致對優秀營銷人員的吸引力不足,造成營銷人才的缺乏,二是在職營銷人員的績效考核機制有待改善??冃Э己俗鳛槿肆Y源管理六大模塊之一,是員工進行職位調動或職務升降的依據,也是薪酬和獎勵的確定依據。績效考核機制的不健全,直接導致員工動力不足,工作激情性差,影響工作質量??偟膩碚f,現在很多農信社仍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市場營銷考核激勵機制,無壓力也沒有動力,營銷人員自然難以主動積極地去開展營銷工作。其次,設置的考核指標不當,對營銷人員的考核過于籠統,科學性嚴重不足,難以達到實踐效果。特別是當前還有部分信用社仍存在著少干多干一個樣的大鍋飯現象,嚴重打擊營銷人員的積極性。
三、農村信用社市場營銷對策分析
1.加強宣傳,樹立農信社良好的社會形象
市場營銷本質上來講是一種自我推銷,信用社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包括當地的主流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對社會公眾進行廣泛的宣傳,加深品牌的影響廣度和深度。多渠道推銷自己的金融產品,提高在現有和潛在顧客源中的聲譽度和美譽度,營造良好的信用氛圍,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客戶對農信社的信心。同時,不斷地通過各種方式,如借助特殊的事件進行有效營銷,擴大農信社的社會影響力。通過借助專業廣告策劃服務公司進行營銷宣傳或通過在農村當地有重要影響的人員的力量,進行廣泛和深人的宣傳工作,以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2.樹立“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營銷觀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農信社營銷工作的順利開展得力于全社員工先進營銷理念的樹立。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營銷觀念在于營銷人員懂得換位思考,切實站在客戶的立場上。只有這樣,切實為客戶解決金融問題,提升客戶對信用社的忠誠度,才能真正地留住顧客,與顧客建立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改變傳統的坐看等的銷售觀念,要“走出去”,到農戶家中、企業生產現場調查摸底,急顧客之所急,急顧客之所需,為客戶量身定做服務產品。同時基于買方市場的大背景環境,以客戶需求為中心要求農信社必須切實把握市場規律,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工作,對當前的市場需求了如指掌,并及時積極作出反映。
3.加快營銷人員隊伍建設
加強營銷人員隊伍的建設,全面提高整體素質及服務水平為市場營銷提供優秀的人才保障。在傳統的競爭要素中,如成本、技術、銷售、制造及產品的特性,或早或晚地都可能被復制。而人除外。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本來自于人。在激烈的金融市場競爭形勢下,誰擁有了最優的“人脈”,誰就把握了致勝的最高點和主動權。在農信社的人力資源管理具體工作中,要加強現有員工的在職培訓,培養出熱愛農村金融事業、專業知識全面、營銷理念先進的營銷人才;建立健全選人、用人新機制,做到選好人、用好人、留住人,并不斷吸收優秀的營銷人才充實到農信社的營銷隊伍中來。
當前農信社營銷人員隊伍的建設,一是專業知識的充實,二是職業道德的提高,特別強調服務意識的提高。對于客戶來說,金融產品大體上都大同小異,能夠體現產品最大不同的在于產品銷售服務,營銷人員的優質服務成為農信社成功營銷的關鍵所在。因而在營銷人員隊伍的培訓內容里要特別強調突出服務方式與內容的重要性。
摘要:文章總結了近十年來國內外圖書館界關于數字圖書館的營銷推廣策略,從外部營銷、內部營銷、互動營銷三個角度提煉了數字圖書館營銷策略要點,以期對我國數字圖書館營銷策略的研究和實踐提供借鑒。
中圖分類號:G250.7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6)07-0117-03
1 背景
自1976年美國學者Weinstock首次將營銷理論引入圖書館后,人們圍繞圖書館服務如何與市場營銷理論相結合展開了廣泛的研究和探討,核心理論主要包括STP市場細分理論和營銷組合理論(4P、7P、4R、4C),此外還有服務營銷三角理論、價值鏈理論、管理學的SWOT分析等。近年來學者還將網絡營銷、綠色營銷、整合營銷等新理念引入圖書館領域,研究人員結合不同的圖書館營銷理論從不同維度提出了相應的營銷策略。
筆者于2015年12月在中國知網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以“主題=營銷AND主題=圖書館”為檢索式進行檢索,搜索范圍為2005―2015年,共得到1,254條結果。筆者以同樣的方法,在EBSCOhost上以“subject=promotion OR subject=marketing AND subject=library”為檢索式進行搜索,搜索范圍為2005―2015年,得到1,317條結果。從研究論文數量上看,國內外對這一主題的研究都已經相當充分。同時,筆者將檢索式的“主題=圖書館”換成“數字圖書館”,在國內搜索到74條,在國外搜索到102條。從數量對比上看,國內外關于數字圖書館營銷的專門研究還相對較少。
筆者借用服務三角理論的劃分方法,從外部營銷、內部營銷、互動營銷三個層面對近十年來關于數字圖書館營銷策略的相關研究加以分析,從宏觀角度對不同維度的營銷策略進行分類總結,以提煉出數字圖書館營銷策略要點,希望對我國數字圖書館營銷策略的研究和實踐提供借鑒。
2 外部營銷
外部營銷是指服務機構在了解顧客期望的基礎上,向顧客提出服務承諾,以迎合顧客的愿望或需求,其核心是以營銷的對象、產品及方法為策略主導。外部營銷借用到圖書館領域,則是指圖書館通過調研,了解讀者的服務需求、期望,設計使讀者滿意的產品和服務。傳統意義的營銷大部分都屬于外部營銷的范疇,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2.1 關注用戶需求
不管是營銷組合理論,還是市場細分原則,都充分體現了對用戶需求的把握。4C營銷理論即消費者(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溝通(Communication),其核心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顧客滿意為目標,強調的是“注意消費者”,即一切活動都以滿足顧客需要為出發點。“為書找人、為人找書”的圖書館工作原則決定了圖書館一切活動的目標是滿足用戶需求。對用戶需求的把握是圖書館開展服務和推廣活動的關鍵,尤其在數字環境下,社會的信息環境和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圖書館更加需要明確服務對象的需求。OCLC的年度報告自2003年開始持續關注社會信息環境變化對圖書館及其用戶的影響,并于2005年發表《對圖書館和信息資源的認知》專題報告以研究圖書館用戶的特征和偏好,這成為數字圖書館服務設計和營銷推廣相關研究和實踐的重要參考文獻。
美國學者Mi和Nesta專門研究了針對網絡一代(NetGeneration)用戶的圖書館營銷策略,認為網絡一代是技術控,網絡是他們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他們傾向于通過多媒體、視覺體驗的方式搜索信息。我國學者吳俊英研究了4P基礎上整合4C的數字圖書館營銷組合策略,提出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策略,即要在明確“用戶需要什么產品”“我要不要生產該產品”“用戶為什么選擇我的產品”三個基本問題的基礎上制定產品策略。
除營銷組合理論外,滕廣青等人以概念格理論為基礎,借助營銷學中市場細分的變量,對數字圖書館用戶進行市場細分,最大限度地反映了用戶個性化的需求特征與偏好,對數字圖書館營銷中把握用戶需求的方法進行了有力拓展。從本質上講,市場細分原則在圖書館環境下的應用就是根據用戶的特點、階層、信息需求等進行用戶分類,為不同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
2.2 建立品牌營銷
經典的營銷組合理論的4P、7P組合首先關注的是“產品(product)”。在圖書館營銷領域,產品是指圖書館所提供的資源和服務,是圖書館營銷內容的核心。圖書館產品定位代表了圖書館的形象,基于此,學者們在圖書館營銷的研究和討論中,提出了圖書館品牌營銷的策略,認為成功的圖書館品牌定位,能夠在讀者心目中樹立鮮明、獨特的品牌個性與形象,為建立品牌競爭優勢打下基礎。
數字圖書館相較于傳統圖書館的區別主要在其價格(price)優勢上,這里說的價格主要指非貨幣因素,如查找、獲取、傳遞信息和文獻更加便捷,閱讀體驗更加豐富等。數字圖書館只要在節省用戶的時間和精力上作出努力就能建立自己的產品優勢。但就目前的情況看,數字圖書館的競爭對手主要是網絡搜索引擎,數字圖書館的品牌策略應更加側重于強調自身與網絡搜索引擎的區別。
美國學者Mi和Nesta指出,與Amazon、Google等網絡書商、信息提供商相比,圖書館應該側重于自己實體空間的特點,將自身定位為一個集閱讀、學習、討論、信息搜索于一體的多維空間。同樣,學者Schmidt在《在Google時代推廣圖書館服務》一文中也提到,現代圖書館應該是“獲取實體及虛擬資源的窗口,包含網絡和物理兩種空間,儲存著資源和電腦,提供在線及面對面多個渠道的咨詢”。
國內關于品牌營銷策略的研究主要借鑒國外成功經驗,策略提出得更具體一點。盧振波等人借鑒了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商業與經濟分館成功的服務營銷實踐,提出了數字化服務產品的品牌化策略,如:設計專門的logo、提出專門的服務命名、在網站創建名牌欄目等。武克涵等人介紹了美國威斯康星州公共圖書館聯盟(WPLC)專注于電子書借閱平臺業務發展并建設品牌效應的成功實例,認為數字圖書館開展品牌營銷最重要的一點是結合自身優勢,建立特色項目,塑造品牌文化。
2.3 拓寬營銷渠道
數字時代,網絡超越了電視、報紙等傳統營銷媒介,成為非常重要的營銷工具。對于資源和服務高度依賴計算機和網絡的數字圖書館來說,網站是其提供資源和服務的主要場所,也是其開展營銷推廣的重要陣地,對網站的開發和利用是數字圖書館營銷活動的重要內容。Schmidt研究了多家圖書館網站,發現受歡迎的網站基本都包含以下要素:用詞簡潔、布局一致、較少使用圖形或符號代替文字。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和數字圖書館服務的不斷發展,圖書館營銷渠道也有了拓展。
近年來Web2.0技術在圖書館營銷中應用廣泛。美國學者Rogers調查了人們對圖書館使用Web2.0技術開展營銷的認識,受訪者普遍認同Web2.0技術在圖書館營銷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其中微博、在線視頻及短信推送被列為最有效的營銷工具。在國內,學者柴會明研究了圖書館“微電影宣傳”的現象,總結了全媒體時代圖書館宣傳推廣活動的特點,認為對圖書館文化的通俗性解讀是圖書館宣傳推廣的核心。劉貴玉分析了國外移動圖書館營銷案例的成功經驗,認為圖書館在創新營銷渠道的同時要兼容并包,不能舍棄傳統的營銷方式,應采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實體宣傳與網站、微博、微信等在線宣傳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全方位推廣。
3 內部營銷
與外部營銷不同,圖書館的內部營銷是指圖書館對館員的教育培訓、士氣激勵及潛能開發,以培養館員的專業技能并使之能主動、熱忱地為讀者提供各項服務。一直以來,圖書館員在營銷中的重要性并沒有被充分重視,人們更關注圖書館服務對象的需求,而忽視了圖書館員的需求,造成一種“重外輕內”的局面。國內早期關注館員在營銷中作用的專題研究員是吉衛紅,她于2005年發表《基于顧客導向的圖書館內部營銷管理探討》一文,討論了內部營銷理論在圖書館管理中運用的基本思路、有效途徑和作用,認為內部營銷可以在圖書館內部創造一種人性化管理,協調館員之間、部門之間的工作配合,在圖書館內形成良好的讀者服務鏈。
進入數字圖書館時代,圖書館員需要學習新技能,幫助用戶提高信息素養。Schmidt在其研究中列出了13條數字圖書館館員應該具備的技能,如:能夠通過網頁、維基、博客等方式傳遞圖書館信息,能夠協助完成自助服務,能夠提供在線咨詢等。同時,他還認為雖然數字圖書館提供了自助式服務,但用戶還是希望從真人那里獲取實實在在的幫助,館員也需要在與用戶的溝通中傳遞圖書館價值,建立長期聯系。在這一方面,曹霞等人討論了互動體驗營銷在數字圖書館的應用,認為圖書館員不僅需要具備相關專業知識、計算機和網絡相關知識,還要具備營銷知識和溝通能力,向復合型人才方向發展。龍軍從提升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角度提出了一套內部營銷策略,從培養圖書館文化、建立學習型組織、建立雙向信息溝通渠道、推行全員營銷四個角度出發,制訂了內部營銷策略。隨著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和高新技術在圖書館的廣泛應用,館員在圖書館中的作用并沒有因為設備和技術的出現而削弱,相反圖書館的發展及未來成敗將更加依賴于人的要素。
4 互動營銷
互動營銷指員工和顧客之間的互動過程,即圖書館館員從圖書館用戶的需求出發,將圖書館服務提供給用戶的交互行為?;訝I銷的核心是在圖書館員與讀者的交流互動中傳遞價值,重視過程中的用戶體驗及過程后的關系保持。
關于圖書館互動營銷的研究起步比較晚,但隨著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和新媒體技術的逐步普及,圖書館信息傳遞實現了“零時滯”,為圖書館互動營銷的發展提供了土壤。曹霞等人認為互動體驗式營銷主要強調用戶的體驗與反饋,要通過用戶的體驗,滿足、培養、引導、開發用戶需求,培養用戶忠誠度,從而傳遞圖書館價值。吳俊英進一步拓展了數字圖書館互動營銷的范疇,將互動營銷分為物理空間的體驗營銷和虛擬空間的互動營銷。物理空間的體驗營銷實際上符合營銷7P理論的“有形展示”,即通過讀者見面會、有獎問答等活動進行氛圍塑造,并通過體驗區空間讓讀者享受到數字圖書館帶來的舒適性和便利性。虛擬空間的互動營銷則主要通過網絡交流互動平臺帶動圖書館資源和服務的推廣。周冬飛將互動營銷與關系營銷進行了結合,提出了建立讀者關系管理系統的概念,并對讀者需求及滿意度進行定期的跟蹤,根據讀者需求設計資源及服務,從而提高用戶黏度。關系營銷中最著名的是口碑營銷,即通過熟人間的現身說法傳遞信息,如舉辦圖片故事展、微電影征集等。國外學者Alire通過對美國一所大學的調查,研究了這一策略的有效性,結果證明圖書館在當地的知名度及影響力的確得到了迅速的提升。
隨著網絡交互技術的發展,用戶已不再是簡單的接受群體,他們已經參與到信息產品的開發中去,對其過程進行監督的同時享受各種服務。近年來,讀者決策采購(Patron-DrivenAcquisition)作為圖書館一種新型采訪模式被廣泛采用,其根據讀者的實際需求與使用情況進行資源采購,充分體現了“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其將營銷推廣理念融入圖書館的業務設計中,通過與用戶的互動,將用戶需求納入圖書館發展決策中去,以實現用戶需求現實化,在無形中達到了營銷的效果。
回顧圖書館營銷推廣的發展歷程,營銷策略也是隨著圖書館發展演進逐漸變化的,沒有哪一條營銷策略是僅適用于傳統圖書館或數字圖書館的,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圖書館的營銷提供了多種可能。數字圖書館營銷更加注重用戶需求,致力于提供個性化服務,與用戶建立長期關系;側重于打造自身的特色業務,建立品牌效應;方式更加靈活,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工具,開展全方位的營銷與滲透;更加注重館員在營銷中的作用,注重與用戶互動,重視用戶參與,在互動交流中體現圖書館的價值和信息。
參考文獻:
[1] Alire.C.A.Word-of-mouth marketing:abandoning the academic library ivory tower[J].New Library World,2007(108):545-551.
[2] Breeding.M.Taking the social web to the next level[J].Computers in Libraries,2010(30):28-30.
[3] 曹霞,吳新年,趙紅.數字圖書館的體驗式營銷[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1):1-4.
[4] 柴會明.全媒體時代圖書館宣傳推廣活動探析:基于圖書館“微電影宣傳”現象分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12):89-93.
[5] Janine.S.Promoting library services in a Google world[J].Library Management,2007(28):337-346.
[6] Jia.M,Frederick.N.Marketing library services to the Net Generation[J].Library Management,2006(27):411-422.
[7] 劉貴玉.國外移動圖書館營銷案例分析及其啟示:以加拿大伯靈頓公共圖書館為例[J].圖書與情報,2013(3):36-40.
[8] 龍軍.論基于提升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內部營銷策略[J].江西圖書館學刊,2010(3):41-43.
[9] 盧振波,李武,何立民.基于營銷組合理論的數字圖書館服務營銷策略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0(2):79-82.
[10] 滕廣青,畢強.基于概念格的數字圖書館用戶市場細分:數字圖書館用戶的概念聚類分析[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10(2):8-11.
[11] 吳俊英.整合4P與4C營銷組合的數字圖書館營銷策略[J].圖書館,2009(3):86-88.
[12] 武克涵,鄧菊英.美國威斯康星州公共圖書館聯盟建設探析[J].圖書館建設,2015(5):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