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干預論文8篇

時間:2023-03-22 17:33:15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fā)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護理干預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護理干預論文

篇1

關鍵詞:眼科手術;焦慮;焦慮自評量表;護理干預

眼科手術治療雖能解除患者的痛苦和視力障礙(如白內障手術),但也可能因破壞性手術使患者增加負擔(如因外傷行眼球摘除術)。患者思想壓力大,焦慮恐懼、悲觀失望,甚至拒絕治療乃至輕生,從而影響手術的治療效果,其中焦慮是最常見的應激反應之一。護理干預是指在護理過程中,根據醫(yī)護心理學的理論,通過人際交往,影響或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促進其疾病的康復或向健康方向發(fā)展。其目的是滿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提供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消除不良情緒反應,提高患者的適應能力。因此護理干預對眼科手術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幾年來,我們運用護理學及心理學的基本知識與原理,對120例眼科手術患者進行護理干預,以觀察對眼科手術患者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本院眼科2004—2007年收治的120例眼科手術患者,其中男51例,女69例,年齡14~80歲,平均年齡47歲。青年(<30歲)、中年(30一50歲)、老年(>50歲)患者各4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護理干預組各60例。每組中又分青年組、中年組、老年組各20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方法。(1)干預方法。對照組按照護理程序常規(guī)進行術前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以下干預:①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收集資料,了解患者的病情、生活習慣、心理狀況及對疾病和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找出問題形成的原因。②做好術前心理疏導,讓患者說出內心感受,鼓勵并提供合適的場所允許患者宣泄不良情緒,進行認知抗辯法心理治療。③術后恢復較好的患者做現(xiàn)身說法,尤其是術后配合治療的體會。④利用圖片、錄像、小冊子、講課等方式進行手術方法、恢復進度等相關知識的教育,增加與家屬的溝通交流,取得積極配合。

(2)評價工具。在焦慮自評量表?的基礎上增加了醫(yī)務人員及手術的有關項目共20條,每個項目均按1-4級評分,其中設lO條反方向評分,評定時間為人院時,手術前1d,出院前共3次,由患者自行填寫量表。把20條項目分數(shù)相加,得到的粗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數(shù)得到標準分,焦慮評定的臨界標準分為50分,分值越高,焦慮傾向越明顯。

3.數(shù)據處理。所有數(shù)據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討論

焦慮是由緊張、焦慮、憂慮、擔心和恐懼等交織而成的一種復雜情緒反應。術前焦慮是指在手術前期產生的焦慮反應。手術焦慮的因素包括手術種類及大小、對手術的了解程度、患者人格特征的差異、對手術醫(yī)生的信任度等。焦慮情緒導致術前產生焦慮性高血壓、心率和行為異常(煩躁不安,與醫(yī)護人員合作差等),嚴重影響圍手術期的準備、處理和術后康復。我們測得的結果證實:患者眼科術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這種情緒在不同階段是不斷變化的。術前l(fā)d測得的焦慮值最高,P<O.01,說明手術日期越臨近,患者焦慮程度越高。

國外有研究表明,術前針對患者的心理特點開展心理準備,可以有效地減輕患者的應激反應。術前進行心理護理干預,以提高患者的認知能力,可視為精神性術前用藥?,能減少鎮(zhèn)痛、鎮(zhèn)靜藥物的應用,增強自身免疫力,強化鎮(zhèn)痛,術后并發(fā)癥也減少。

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眼科手術前對患者進行術前術后護理干預,在手術前1d以及出院時其焦慮程度明顯減少,P<0.01。推測原因可能是:隨著對眼科手術知識的了解,大多數(shù)患者知道手術一般情況下是安全的,是在充分麻醉、無痛情況下進行的。而且患者對醫(yī)務人員的信任度得到很大提高。同時他們所關心的手術效果、預后情況、術后注意點在護理干預過程中都有針對性涉及,這些對消除焦慮情緒起到較好作用。有研究報道,眼科手術患者術前術后與醫(yī)務人員的交流十分迫切,這樣不僅可以增強醫(yī)患關系融洽度,還有利于消除患者術前焦慮情緒,加快術后康復。

所有眼科手術患者都存在焦慮情緒,但不同年齡患者對眼科手術的焦慮程度存在較大差異。術前老年和中年患者對眼科手術的焦慮程度高于青年患者;出院時,老年患者焦慮情緒程度仍高于青、中年患者。同時發(fā)現(xiàn),在護理干預后,術前術后青、中、老年患者焦慮程度得到明顯降低,P<0.01,青、中年降低更為明顯。分析可能原因:青年患者通常存在焦慮,但其無過多的顧慮,容易適應醫(yī)院環(huán)境,在護理干預下更容易受到積極影響,增強自信心和勇氣,積極配合手術,并加快術后康復。而中年患者在家庭中承擔較大的責任,在社會上面臨激烈的競爭,擔心眼疾影響工作,所以焦慮程度更高。但在護理干預下,對手術的認識及信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眼科手術老年患者除視力差外,多合并不同程度的其他疾病,對自身情感、行為控制力減弱,易出現(xiàn)不穩(wěn)定情緒,而且擔心給家庭子女帶來負擔I引,所以其焦慮情緒在出院時較青、中年患者程度高,而且護理干預對其的影響不如青、中年組。提示醫(yī)務工作人員在眼科手術前后應針對不同年齡結構患者進行不同護理干預。

綜合以上研究得出,眼科手術患者都存在焦慮情緒,在手術前的焦慮值最高;中年患者的焦慮程度高于青、老年,而護理干預對眼科手術患者的焦慮情緒有明顯積極影響,而且對青、中年患者的影響較老年患者更為顯著。因此,在眼科手術前后有針對性地開展護理干預十分必要。

參考文獻

[1]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194.196;235.238.

[2]趙斌江,井爽毅,胡曉云。術前醫(yī)學心理治療對全麻患者蘇醒的影響。中華麻醉學雜志。2003,23(5):387.388.

[3]姚黎明,馮向群。朱迎梅,等。淺談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中華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雜志,2003,3(1):15-17.

[4]應燕萍,黃惠橋。姜家艷。術前干預對心臟手術患者身心影響的研究。護士進修雜志,2003,18(7):616.617.

[5]張作記。行為醫(yī)學量表手冊。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1,10(特刊):11.14.

[6]郭紅衛(wèi)。眼科手術患者焦慮評估及心理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05,¨(10):1437.1438.

篇2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從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供收治50例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經檢查無一例并發(fā)癥。將患者隨機分為兩個小組:25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在18~52歲,平均30.3±8.9歲;平均體重(53.3±14.1kg);25例干預組(患者的年齡在17~56歲,平均3(4.1±9.5)歲;平均體重(50.3±15.4kg)。其手術的種類主要是包括:異位妊娠手術,附件或卵巢腫瘤切除術,子宮次全切除術,盆腔包塊等。兩組患者在年齡、體重、疾病的種類、手術的類型、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異上并無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因而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對臨床護理學中常規(guī)護理組和護理干預組的患者進行手術前的常規(guī)檢查:血尿常規(guī)檢查、出凝血時間、肝功能檢查、心電圖、X線胸片;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對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予以護理干預。(1)術前一天巡回護士訪視患者,介紹手術過程及手術室環(huán)境以減輕對手術恐懼心理。病房護士在手術前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根據患者身心的具體情況及病種提出一些具有針對性的科學指導,將腹腔鏡手術前后所要注意的事項對患者進行講解,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2]。(2)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患者講解手術名稱、手術過程及手術所需時間。(3)讓患者與病房同病種手術后病友交流、溝通、消除顧慮。(4)指導患者術后早期進行床上被動運動,盡早的下床進行適量的活動,有助于減輕術后腹脹,促進傷口愈合。(5)指導患者進食高熱量、低脂肪、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飲食盡可能合理、多樣化。(6)術前晚與患者進一步溝通,消除所有顧慮,保證睡眠充足。通過對患者的心理疏導,有助于患者情緒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證圍術期患者的平靜心理,更好的配合,促使整個手術過程順利的進行。在手術前一天、手術當天、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后至麻醉之前、手術之后的第一天,對患者的平均心率(HR)、收縮壓(SBP)、舒張壓(DBP),進行測量并做好詳細的記錄。

1.3統(tǒng)計學的處理

應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數(shù)據用(平均值±方差)表示,采用t檢驗比較,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后恢復的比較

兩組在手術前24h所測量的HR、SBP、DBP的基礎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進入手術室之后連續(xù)測量三次,取其中的平均值記錄見表1,兩組患者術后HR、SBP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切口愈合及術后并發(fā)癥的比較

由表2得知,術后對照組甲級愈合20例(80%),并發(fā)癥中肩痛4例、皮下氣腫3例,高碳酸血癥3例,腹脹5例,惡心、嘔吐2例,共17例(68.0%),干預組甲級愈合25例(100%),并發(fā)癥中肩痛1例,腹脹1例,惡心、嘔吐1例,共3例(12.0%),干預組與對照組相比,甲級愈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表明通過對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增加了患者在圍手術期的應變能力及對該手術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了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3討論

腹腔鏡手術相對于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疼痛輕、恢復快等優(yōu)勢,患者術后下床活動早血液循環(huán)得到改善,傷口小愈合快,下肢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大大降低,鑒于此,腹腔鏡手術收到了越來越多醫(yī)生和患者的青睞。

篇3

1.1一般資料

選擇中山市東鳳人民醫(yī)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8例行外科手術的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64例,其中男30例,女34例,年齡18~74歲,平均年齡(38.53±8.79)歲;骨科手術20例、婦科手術19例,普外科手術18例,其他手術7例。護理組64例,其中男33例,女31例;年齡17~76歲,平均年齡(39.58±8.87)歲;骨科手術17例,婦科手術17例,普外科手術21例,其他手術9例。2組患者在性別比例、年齡、病情、病程、手術類型等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4]

(1)所有患者入院后行相應檢查且明確診斷后,需要行相應手術;(2)所有患者均無麻醉及手術禁忌證;(3)均符合自愿原則。

1.3護理方法

2組患者均擇期進行手術,術前給予相關檢查,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的手術室護理,護理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詳細如下。

1.3.1術前護理

患者在入院后,首先護理工作人員為營造一個良好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合理要求要盡可能地予以滿足;其次護理工作人員要迅速了解患者資料,對患者病情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針對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方案;再次要積極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為其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住院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對患者積極進行心理疏導,特別是表現(xiàn)出非常恐懼、焦慮的患者,通過講述大量手術成功的病例來樹立患者克服疾病的信息,使患者主動積極的配合醫(yī)療工作。

1.3.2術中護理

患者進行手術前需要禁食禁水,同時為患者做好備皮等工作,在此過程中依然可以通過語言的交流緩解患者對手術緊張的心理,進入手術室后,協(xié)助麻醉醫(yī)生進行麻醉工作,在手術過程中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若出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向醫(yī)生匯報,同時要給予相應正確的處理措施,整個手術的過程中要注意對患者進行保暖,做到細心呵護。

1.3.3術后護理

完成手術后清理患者身上手術留下的痕跡,協(xié)同醫(yī)生將患者送入病房,若此時患者麻醉還未清醒,要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符合拔管指針的給予拔管,待患者清醒后要對其詳細告知手術的具體情況以及家屬陪護期間的注意事項,術后能進食患者要指導其飲食情況,同時針對某些不良心理反應較大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對能下床活動的患者要積極鼓勵其進行適當?shù)倪\動,有助于術后恢復,患者出院后要做好隨訪工作,解答患者關于該病的疑問。

1.4判定標準[5]

1.4.1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參考焦慮自評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與抑郁自評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將患者出現(xiàn)的不良心理狀況分為:重度、中度、輕度以及正常4個等級,計算其不良心理的發(fā)生率=(重度例數(shù)+中度例數(shù)+輕度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2對手術的各項指標進行詳細的記錄,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

1.4.3統(tǒng)計出院前對本次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將其分為滿意、認可、不滿意3個等級,計算患者的滿意度=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進行數(shù)據統(tǒng)計,不良心理的發(fā)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以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采用χ2檢驗;手術各項指標以“x±s”表示,正態(tài)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設定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發(fā)生率的比較

護理組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的發(fā)生率為20.31%(13/64),明顯低于對照組51.56%(33/6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2組患者術中、術后各項指標的比較

護理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3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護理組未出現(xiàn)1例對本次護理工作不滿意的情況,其中63例滿意,1例尚可,護理滿意度為98.44%(63/64);對照組出現(xiàn)4例患者不滿意,其中52例滿意,8例尚可,護理滿意度為81.25%(52/6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篇4

充分利用社區(qū)的有限資源,采用知識宣傳欄、心理飲食運動咨詢輔導班、舉辦糖尿病有關知識講座或者是播放相關視頻影像資料,還有就是開展各種形式的交流會等等健康教育方式;根據社區(qū)患者人數(shù)及社區(qū)醫(yī)護人員配備情況開展3~5次/年的家訪,在這個過程中護理人員可對患者進行個人健康指導,內容主要涵蓋:糖尿病的發(fā)病原因、預防治療方法、預后以及并發(fā)癥的預防、日常護理以及自我監(jiān)護等內容,另外還可制作發(fā)放健康知識小冊子來讓患者進行自學;鼓勵患者開展運動療法(除有嚴重并發(fā)癥者外),通過定時、定量地開展循序漸進運動療法,對疾病的臨床治療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2];開展飲食療法,飲食療法最為治療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尤其適用于老年、肥胖、病情較輕的臨床患者,指導患者進行合理膳食,而基本原則為“定時、定餐、定量、定營養(yǎng)素”。在平時飲食搭配中,多食麥面、糙米、蛋類、魚類、蔬菜以及新鮮水果。

2結果

2.1兩組患者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比較

通過統(tǒng)計兩組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和認知程度,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2.2兩組患者生化指標及血壓情況比較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生化指標及血壓情況,觀察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篇5

1.1 建立電子病案

以社區(qū)為范圍,為每位糖尿病患者建立電子病案,詳細記錄了患者的病情及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的各項檢查、診斷、治療、用藥及護理過程,這在醫(yī)院信息和管理上占有舉足輕生的地位。社區(qū)醫(yī)院作為社會生活中的特殊行業(yè),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的迅速發(fā)展,糖尿病的發(fā)生率也逐年上升,因此要求醫(yī)務人員要準確、完善記錄患者信息。提高病案質量是減少醫(yī)療糾紛,提高醫(yī)院經營管理,促進社區(qū)醫(yī)院發(fā)展的重要前提。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發(fā)展,醫(yī)療衛(wèi)生的網絡化逐漸形成,電子病案在網絡環(huán)境下實現(xiàn)信息共享,促進各個醫(yī)院的信息交流,提高各醫(yī)院相互間醫(yī)療水平。從過去單純病案保管模式逐步發(fā)展為科學化,信息化,規(guī)范化衛(wèi)生信息管理模式,根據患者具體情況來制定護理措施,對提高社區(qū)醫(yī)院醫(yī)療信息和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1.2 患者心理護理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慢性消耗性終身性疾病,由于病程長需終身服藥,多數(shù)患者都產生焦慮,恐懼或抑郁不良情緒。所以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建立良好護患關系,與患者多溝通,耐心解答患者疑問,使患者盡快消除心理緊張,焦慮的情緒,而積極配合臨床的治療和護理。

1.3 飲食治療護理

控制飲食是糖尿病的重要護理措施之一,約70%~80%老年人的病情靠控制飲食、增加纖維素的攝入和適當?shù)倪\動即可控制。而飲食療法的宗旨是控制血糖,減輕體重,改善脂類代謝,然后通過合理的營養(yǎng)達到最佳健康狀態(tài)。在飲食控制中家屬的支持非常重要。在本科收治糖尿病患者中大多數(shù)患者忍受不了饑餓,隨意加大主食用量,造成治療效果不理想。總之,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護理人員要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按三餐進行,合理分配,堅持少食多餐原則,患者要多吃高纖維、高蛋白食物,減少食鹽與糖的攝入量。

1.4 運動療法護理

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護理人員要制定出運動計劃,要求患者做有效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跳舞或打太極拳等,患者每次運動不少于30min,每周最好3次以上,所有運動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1.5 藥物治療護理

對糖尿病的治療,目前西醫(yī)以對癥、支持療法為主。中醫(yī)以辨證施治,實乃循證治療之先河。臨床主張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本病。如患者在使用胰島素時,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正確的掌握注射方法及有關的注意事項。

2 健康教育

對于糖尿病,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戒除煙酒,合理飲食。不定期請專家或醫(yī)生講解糖尿病知識,或采用視頻、宣傳冊等方式,使糖尿病患者能掌握常見的并發(fā)癥及有關注意事項。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個體化的健康教育及定期隨訪。并告知患者生活要規(guī)律,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口腔清潔,早晚刷牙預防口腔感染。要經常溫水泡腳并掌握足部的護理方法,選擇合適的鞋子,同時指導患者定期來院復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3 討論

糖尿病是內科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也是慢性、終身性、消耗性疾病。臨床以三多一少為特點,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糖尿病的治療是長期而細致的工作,糖尿病的康復則需專業(yè)醫(yī)護的指導、衛(wèi)生宣傳、定期隨訪等來實現(xiàn)。開展社區(qū)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可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穩(wěn)定病情,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減少患者住院次數(shù),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篇6

指甲根部與皮膚連接緊密,皮膚沿指甲兩側形成甲溝,甲溝炎是甲溝及其周圍組織的感染,常因微小創(chuàng)傷引起m。甲溝炎由于其發(fā)生部位特殊且反復發(fā)作導致疼痛,影響正常行走功能,給患者生活、工作、學習帶來很大不便,甚至產生心理壓力,如不及時治療去除病灶,則不能根治,復發(fā)率可達60G/c^80%121。因此醫(yī)護人員應為患者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配合健康教育等護理措施,降低甲溝炎的復發(fā)率。根據多年來治療甲溝炎經驗總結,在手術前、后治療及護理措施相同的條件下,采用單純拔甲術,術后復發(fā)率較高。因此,選擇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來我院門診手術室、換藥室就診的甲溝炎患者中,選取164例手術治療的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82例。對照組采用單純拔甲術,實驗組采用拔甲加甲床部分切除術,手術后2年通過電話隨訪,了解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164例患者中,男90例、女74例,年齡16?35歲、平均20歲,左手拇指3例,右手拇指3例,左側足趾拇指72例、右側足趾拇指80例、雙側足趾拇指6例,初中高中生90例,大專以上49例,其他25例,發(fā)病情況,炎癥感染108例,剪甲損傷50例,跌傷或踢傷6例,局部情況:紅、腫、痛伴肉芽組織形成140例,嵌甲97例。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一種是單純拔甲術,準備用物,常規(guī)消毒,鋪洞巾,2%利多卡因患指、趾根局部阻滯麻醉,待局部痛覺消失,患指、趾根部幫扎無菌橡皮筋,減少手術中出血,用直血管鉗從指、趾末端中間輕輕分離指、趾甲和甲床,在將指、趾甲向翻起,拔除指、趾甲,然后局部用碘伏棉球再次消毒,并稍加壓至少2mm,換酒精紗市濕敷,外用干無菌紗市包扎,松緊適宜,去除橡皮筋,囑患者或家屬用手握住患指、趾20?30min,并告之是術后局部止血的主要方法,回家途中更要注意,因為,拔甲術是不采用縫合的。另一種是拔甲加甲床部分切除術,準備用物、消毒方法、麻醉方法,同單純拔甲術,操作方法,在單純拔甲術的基礎上,拔甲后,在進行甲床部分切除,以減少和避免術后復發(fā)。

1.2.2護理措施。手術前護理:手術是創(chuàng)傷性治療,無論手術其大小,都會給患者的身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恐懼和焦慮是手術前患者普遍存在的心里問題,害怕手術引起疼痛,擔心手術的安全性、并發(fā)癥及術后康復問題等|31。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強手術前護理及健康教育工作,在接待患者的過程中,做到關心、體貼、理解患者,向他們介紹術前、術中、術后治療及護理方案、手術必要性、手術效果及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和疼痛|41,拔甲后,不必擔心缺甲,過一段時間后又會長出新的指甲,告之局部麻醉手術時患指、趾有感覺但無疼痛,取得患者的理解與配合,以最佳心里狀態(tài)接受手術治療,順利度過手術關。手術后護理:手術結束,根據患者情況安排休息時間,暫時選穿寬松柔軟拖鞋,交待手術后注意事項,觀察切口有無滲血滲液及血液循環(huán)情況,保持敷料清潔、干燥,要堅持定期換藥,通常術后初期每天換藥一次,如紗市潮濕,隨時更換,囑患者注意休息,減少運動,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輕疼痛,有利于消腫及炎癥吸收,注意個人衛(wèi)生,不可過早沐浴,避免切口處沾水,影響愈合,飲食應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持心情愉快,遵醫(yī)囑用藥,如有異常情況及時聯(lián)系,并與患者互換電話號碼,以便聯(lián)系。

1.2.3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利用患者候診時間,采用口頭、圖片、黑板報、電視錄像、發(fā)放宣傳小冊等多樣形式,進行甲溝炎的健康教育,通過健康教育,讓他們自覺采取行動,防治甲溝炎。手指甲溝炎的預防:愛護指甲周圍的皮膚,平時注意手部、指甲的衛(wèi)生,正確修剪指甲,剪指甲不要太深,不宜過短,要用剪刀剪除倒刺,不能用手撕,保持手部干燥,清潔,避免木刺、竹刺、縫衣針等各種損傷,盡量少涂指甲油和美甲,防止劣質指甲油中的化學物質及美甲器具消毒不嚴,發(fā)生甲溝感染。足趾甲溝炎的預防:選擇寬松鞋襪,穿鞋過緊會使腳趾發(fā)脹,長期受擠壓,造成甲緣壓迫甚至穿透甲溝旁組織,細菌入侵傷口而引起甲溝感染,甲床組織在甲溝內異常增生,逐步形成肉芽腫而持久不愈,導致甲溝炎發(fā)生。平時要注意保持鞋內清潔、干燥及足部皮膚干爽,及時更換潮濕的鞋子和襪子,對長時間行走或跑步運動后最好用溫水泡腳,改善足部血液循環(huán),預防足部充血,減少甲溝炎的發(fā)生,正確修剪趾甲,切勿剪成弧形,不隨便剪甲溝,消滅甲角,發(fā)現(xiàn)腳趾相互擠壓應用適量消毒棉、軟物放入趾縫中隔開,使腳趾正常發(fā)育,防止壓迫趾甲扎入甲溝發(fā)生感染。正確處置足趾外傷,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消毒處理,用無菌紗市包扎,不可擅自自己在家處理、亂涂藥物,以免發(fā)生感染。日常生活中注意手指及足趾的養(yǎng)護,特別是青少年要注意運動時防止手、足外傷,年輕女性朋友盡量少穿高跟尖鞋,減少和避免甲溝損傷,增強甲溝周圍皮膚的抗病能力,防止甲溝炎的發(fā)生,一旦發(fā)現(xiàn),應及早就醫(yī),及早處理,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提高治愈率。

1.3統(tǒng)計方法:將2組數(shù)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和分析,P值<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手術前、后治療及護理措施沒有差異的條件下,手術后2年,2組復發(fā)率不同,對照組復發(fā)率11%,實驗組復發(fā)率2.5%。經統(tǒng)計,患者復發(fā)率有明顯差異,P值<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結論

甲溝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好發(fā)于青少年和年輕女性,多發(fā)于手指甲或腳趾甲,許多人認為甲溝炎是小問題,患病后沒有引起重視,最后導致不能正常行走,趾甲缺如,影響形象,嚴重者可引起骨髓炎m,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和經濟負擔。因此,醫(yī)護人員應做好甲溝炎患者健康宣教工作,同時選擇最佳的治療和護理方法,防治甲溝炎,提高健康水平。根據多年來的經驗總結,甲溝炎治療采用拔甲加甲床部分切除術,優(yōu)于其他治療方法,效果最好,術后復發(fā)率低,醫(yī)護人員和患者及家屬更容易接受,值得推廣應用。

作者:胡漢玲(江蘇響水縣人民醫(yī)院,江蘇響水224600)

第2篇:甲溝炎術后護理的治療成效

嵌甲所致甲溝炎是小兒外科門診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常由于甲溝附近的皮膚被溝部畸形的指(趾)甲刺傷、擦傷、剪指(趾)甲過深、逆剝甲溝部死皮(俗稱倒刺)后合并感染所致。若用傳統(tǒng)的拔甲術治療嵌甲性甲溝炎,會出現(xiàn)損傷大、出血多,小兒疼痛劇烈,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長、復發(fā)率高,甚至并發(fā)膿性指(趾)頭炎、骨髓炎。本科自2005年5月?2008年4月采取甲溝緣甲板側切并甲床刮除方法微創(chuàng)治療小兒嵌甲性甲溝炎,獲得了較好的近期治療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2005年5月?2008年4月在門急診外科換藥室因嵌觀察組(63例70趾),男40例,女23例,年齡1歲2月?16歲。對照組(63例68趾)男41例,女22例,年齡1歲5月~17歲,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患趾數(shù)、病程、臨床癥狀和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①觀察組:常規(guī)消毒患趾,一般不行局部趾神經阻滯麻醉,術者左手拇、食二指緊捏患趾內外側根部(可起部分止痛、止血作用)右手用小尖剪刀(或眼科剪)沿患側甲溝旁開0.2~0.4cm(占全甲板1/5),自甲前緣向甲根部縱向剪開甲板至根皮處,用彎紋式血管鉗鉗夾甲溝旁嵌入夾板,使之與甲床及甲溝分離并快速拔除分離部分,同時用刮匙刮盡甲床、殘留的甲根及增生的炎性肉芽組織,3%雙氧水和生理鹽水沖洗創(chuàng)面,用凡土林紗條填塞甲床加壓包扎。根據創(chuàng)面滲血、炎癥及肉芽組織生長情況2~3d換藥,直到甲床基本修復達到表面干燥。②對照組:患兒平臥于手術臺上,0.5%碘伏常規(guī)消毒皮膚2遍,于患趾兩側以2%利多卡因行局部趾神經阻滯麻醉后,術者左手固定患趾,右手用紋式鉗做甲周皮膚與甲板分離,然后用反轉刀片插入甲床組織由前向后潛行分離甲板直到趾甲與甲床根部完全剝離,用止血管鉗將全甲拔出,同時剪除增生的炎性肉芽組織,3%雙氧水和生理鹽水沖洗創(chuàng)面,用凡士林紗布填塞甲床加壓包扎。根據創(chuàng)面滲血、炎癥及肉芽組織生長情況l~3d內每天換藥,直到甲床基本修復達到表面干燥。

1.3觀察指標:①疼痛評價標準:換藥時患兒無痛苦表情為無痛;稍有疼痛或不適感為輕度疼痛;明顯疼痛,面部表情緊張為中度疼痛;面部表情緊張、皺眉、,有躲避或抗拒動作為重度疼痛。②治愈與復發(fā)評價標準:患趾(指)甲拔除后,經過換藥治療,甲床基本修復,干燥,3個月后重新長出正常的新趾(指)甲為治愈;趾(指)甲拔除3個月后重新長出新趾(指)甲,但甲端、甲角向甲溝內生長,3~6個月重新形成甲溝炎為復發(fā)。③傷口愈合時間及換藥次數(shù):記錄傷口愈合的時間及換藥次數(shù)。

1.4統(tǒng)計學方法:將原始數(shù)據輸入計算機,應用SPSS14.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

2討論

2.1嵌趾甲是足趾的常見疾病,該病以學生居多,因學生活動較劇烈,加之鞋對趾的側向擠壓,甲板邊與甲周皮膚摩擦相對較多,甲板容易變形,變形后的甲邊緣壓入甲溝軟組織,合并細菌及真菌感染出現(xiàn)膿腫和晚期增生性肉芽腫。常因起始時僅有不等程度的疼痛,家長怕耽誤孩子的上課時間或不太重視而延誤治療,往往就診時甲溝部己化膿或己形成炎性肉芽組織。拔甲術是門診的小手術,在專科醫(yī)院和大多數(shù)基層醫(yī)院一般由專科護士實施'拔甲治療的核心是解除組織受壓。常規(guī)治療嵌甲性甲溝炎是將全趾(指)甲拔除,但沒有破壞甲床,3~6個月后重新長出新趾甲的甲端、甲角仍然向甲溝內生長,導致甲溝炎復發(fā)。有文獻報道,嵌甲性甲溝炎采用拔甲治療,大多數(shù)病例難以奏效或僅有短暫性療效(1?3個月),復發(fā)率達50%~60%。我們采用患甲部分拔甲,有效地解除了患趾對甲溝軟組織的壓迫,用小刮匙徹底刮除患側根部的1/5甲床,破壞了甲床的生長基質,并刮去增生的炎性肉芽及壞死組織,徹底清除感染病灶,使長出的新趾甲比原甲小1/5,減少了趾甲過寬刺激甲溝皮膚及軟組織的機會,使生長的新甲不致畸形及嵌頓,新甲與甲周皮膚緊密相連,不藏污納垢,從根本上解決了甲溝炎復發(fā)的病因,達到了根治的目的。

2.2小兒的指(趾)甲薄軟,指(趾)端感覺神經豐富,對疼痛極為敏感,加之對手術的恐懼害怕和高度的緊張,致使腳趾末稍神經痙攣,局麻止痛效果差。傳統(tǒng)的拔甲治療采用全甲拔除,創(chuàng)面損傷大、出血多、愈合時間長,紗布與創(chuàng)面緊密粘連,換藥時患兒因疼痛劇烈而對換藥感到恐懼和痛苦,因此常常躲避或抗拒換藥;拔除全甲后需要3~4個月才能逐漸長好新甲,小兒天性活潑好動,缺乏甲板保護的甲床經常再次受傷而出血。我們針對小兒的特性和趾甲的解剖特點對手術方法進行改進,只拔除趾甲的1/5,無須神經阻滯麻醉。這種微創(chuàng)治療的方法損傷小,出血少,創(chuàng)面恢復快,患兒疼痛明顯減輕且甲床始終有大部分甲板保護,可以有效避免甲床再損傷。

2.3大多數(shù)學生拔甲后仍然堅持繼續(xù)到學校上課。傳統(tǒng)的全甲拔除術,由于創(chuàng)面滲血多,傷口疼痛劇烈,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曰常活動,換藥和治愈時間長,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擔心拔甲影響趾甲美觀,學生和家長心理負擔較重。甲溝緣甲板側切并甲床刮除方法微創(chuàng)治療甲溝炎,能徹底清除病灶“標”“本”兼治,不易復發(fā);治療時間短,換藥次數(shù)少,費用低,對機體損傷小,一般不影響小兒的正常學習和活動;由于手術只破壞甲床的1/5,不至于影響趾甲的美觀,患兒及家長樂于接受。

篇7

本文作者:孫莉工作單位:湖南航天醫(yī)院

1.提問與討論相結合的啟發(fā)式培訓對培訓項目的基礎理論進行系統(tǒng)講解:并2周后按科室進行提問。提問結合本科現(xiàn)有病例進行,針對不同人員提出不同的問題。例如,對于工作經驗不足的應屆畢業(yè)生護士提問:休克引起呼吸加快、尿量減少甚至無尿的原因,心力衰竭患者出現(xiàn)血壓降低的原因及糾正血壓降低對患者的影響及相關病變。對于工作3~5年的護士:重癥肺炎患者呼吸頻率加快的原因以及如何處理,呼吸衰竭可導致機體缺氧,缺氧可涉及哪些系統(tǒng)病變以及如何監(jiān)護。當被提問者給出的答案錯誤或不完整時,在其他護士間展開討論,以具體的問題為切入點,進行思維發(fā)散。2.設置障礙的刺激式培訓:在全面掌握基礎理論基礎上,患者的多樣性與復雜性還要求護士具備良好的靈活應變能力,因此,我們對某項護理操作設置問題或障礙來刺激護士的思維是很必要的。例如,設置一下情景:給患者使用微電腦泵時,我們按正規(guī)操作程序安裝好微電腦泵,根據藥物要求設置好輸液速度,按啟動鍵開始工作.然后提醒護士用手表數(shù)一下輸液滴數(shù),發(fā)現(xiàn)電腦泵的滴數(shù)與設置的滴數(shù)并不相符,此時告訴護士電腦泵功能正常,提示大家找尋原因,并想辦法解決問題。護士會認真檢查管路,如果5min后還查不出原因,則展開科室范圍內護士的共同檢查和討論,與此同時,讓大家回想導致微電腦泵工作不正常的各種原因。這樣,不僅讓該護士掌握了理論,還增加了其實踐經驗[3]。3.互換角色的體驗式培訓:(1)通過刺激式培訓,護士已經能夠將書本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的實踐中。但是,為了讓護士的操作更具人文關懷,能夠做到為患者著想,我們將以角色互換為主的體驗式培訓引入進來。在特定護理操作中,讓護士扮演患者,通過角色互換引導護士從患者的角度進行發(fā)散性思維,從而了解患者的真實感受,更好的為其服務;(2)比方讓護士自己互相做最簡單的操作中心管道吸氧,有一個護士用濕棉簽給同伴清潔鼻腔時,手持面前垂直的伸進同伴鼻孔,嚇得同伴躲閃開去,于是兩人都明白了:棉簽應該打橫輕輕進入患者鼻腔,螺旋式擦拭,患者舒服且效果好;又比如,讓大家互相做口腔護理,她們通過相互操作,體會到口腔護理時,夾棉球的止血鉗以夾住棉球的一半,側著放入患者的口腔,止血鉗不能碰上患者的牙齒或牙齦,患者最感舒適;冬天時或遇到牙齒過敏的患者,應該使用溫鹽水給患者做口腔護理。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t檢驗與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a=0.05。1.考核標準:參照《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guī)范》與《常用臨床護理技術服務規(guī)范》,同時結合往年培訓考核經驗,護理操作培訓小組根據護理部統(tǒng)一制定的考核標準,對每個階段的培訓效果分別進行記錄,考核分數(shù)以百分制計算。最后,對階段考核得分進行比較分析[4]。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和單因素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滿意度調查:為了綜合考察發(fā)散性思維培訓對臨床護理的實際效果,科室設計了針對患者的調查問卷,目的是了解患者對護士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共涉及3個大類,12個小類的問題,要求以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做出回答。最后,對問卷進行統(tǒng)計并與2010年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做比較分析。

篇8

1.1方法本次研究中醫(yī)院感染病例判定標準均參考實驗室檢測結果以及醫(yī)院感染控制科記錄,制定表格統(tǒng)一收集感染患者個體情況并準確填寫。采取強化護理管理的具體措施如下:①構建層級式強化護理管理體制,建立三級護理質量控制體系。首先由護理部主任牽頭、各科室護士長參與組建醫(yī)院感染控制委員會,同時在下屬各科室設置感染控制監(jiān)控人員,確保分級管理、明確分工、職責分明,切實落實感染控制責任;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各科室感染防控工作,考查防控制度落實情況。②組織科室人員參與感染控制知識培訓,并擴大培訓人員范圍,培訓內容涉及無菌操作規(guī)程、微生物知識、手部衛(wèi)生清潔以及無菌物品管理、崗位操作規(guī)程等。③確立詳細、規(guī)范的無菌技術管理與實施細則,并確保操作流程規(guī)范化,針對術后醫(yī)療垃圾處理也應確立分類細則,并實時監(jiān)督各項制度執(zhí)行情況,有效約束護理工作,通過制度規(guī)范來強化護理管理,從而確保護理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能夠自覺遵循操作規(guī)程,提高工作責任心,改善個人業(yè)務水平,提升個人職業(yè)修養(yǎng),從而有效預控醫(yī)院感染事件。④重視細節(jié)部分的強化管理,切實落實各項管理規(guī)章制度。做好物品以及環(huán)境清潔消毒工作;嚴格執(zhí)行洗手操作規(guī)程;在操作過程中嚴格遵循無菌規(guī)程,堅持一人一用一滅菌的無菌物品應用原則[3];同病種患者應集中歸類安置,對于特殊感染者或者感染原因未明者應予以有效隔離,對于易感染人群如新生兒、老人等應予以有效的保護性隔離;醫(yī)務人員應做好自身感染防護措施;積極開展健康知識宣教[4]。

1.2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感染發(fā)生率并作統(tǒng)計學分析,感染診斷標準參考衛(wèi)生部(現(xiàn)衛(wèi)計委)2001年制定的《院內感染分類診斷標準》[5]。

1.3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80例患者中,泌尿系統(tǒng)感染、胃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軟組織感染、皮膚感染以及手術切口感染例數(shù)明顯更少,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大量臨床研究表明,在院內感染病例中約有30%~50%與護理管理以及護理操作相關。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護理工作人員未能充分認識醫(yī)院感染的危險,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心理應對不足,缺乏必要的防控意識以及工作責任心,有較大幾率出現(xiàn)隔離防護不充分、用具消毒不完全以及醫(yī)療器械使用不規(guī)范等現(xiàn)象,因此導致交叉感染以及醫(yī)院感染。②未明確管理細則,缺乏監(jiān)控力度,導致護理工作存在較多問題和漏洞,醫(yī)院感染率也隨之升高[9]。③未完全隔離特殊感染以及未明原因的感染病例,或易感染人群保護不到位,導致醫(yī)院感染率進一步升高。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 日韩AⅤ精品国内在线 | 中文字幕乱码无遮挡精品视频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在线电影 |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亚洲 | 久久婷婷综合激情亚洲狠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