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專業畢業論文8篇

時間:2023-03-21 17:05:33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農學專業畢業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篇1

各位考生:

根據江西省教育考試院《關于做好2017年全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考務管理工作的通知》(贛考院自〔2017〕3號)文件精神,為做好我校2020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主考專業實踐性(實習)環節考核、畢業論文(設計)報名、指導及答辯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報名時間

報名時間:2019年12月16日至20日。

二、報名地點

江西財經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辦公樓三樓學歷部311、313室(南昌市青山南路596號,乘8路、BRT   2路、108路、126路、237路、35路、820路長班公交到長巷村站下車即到)。

三、報考條件

1.實踐技能考核課程:該課程理論考試成績合格方可報考實踐技能考核。首次報考理論課程的新生不得同時報考該專業的實踐課程。

2.本科、專科畢業論文(設計):修完本專業計劃所有課程且成績合格方可報考本科、專科畢業論文(設計)撰寫與答辯。

四、報考流程

第一步:資格審查

一、考生須提供材料:1.報考實踐環節考核的考生須提供本人身份證、準考證原件及復印件;2.報考本科畢業論文撰寫與答辯的考生須提供本人身份證、大專畢業證原件及復印件、準考證、在江西省教育考試院網站自學考試一欄打印的(帶√×)成績總表(必須修完所有課程,即全部打√)、本人一寸彩色照片一張(論文報名登記表張貼);3.報考專科畢業設計的考生須提供本人身份證、準考證原件及復印件,在江西省教育考試院網站自學考試一欄打印的(帶√×)成績總表(必須修完所有課程,即全部打√)。

二、審核身份證、大專畢業證原件,提交身份證、大專畢業證復印件、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學信網chsi.com.cn/   上打印)、(帶√×)成績總表(沒有大專畢業證書的在讀專科學生由學校出具學籍證明或學籍電子注冊備案表),提供本人常用緊急聯系的手機號碼。

三、報名編號,發放《論文報名登記表》。

第二步:繳費

實踐環節考核費用包括報名費、考核費等。本科畢業論文答辯(含畢業設計)每人400元;專科畢業論文答辯(含畢業設計)每人200元;畢業實習報告每人50元;實踐環節考核根據專業不同收費標準不同(1.工科類專業每科150元;2.醫學類專業每科80元;3.農學、藝術、體育類專業每科60元;4.綜合類專業每科50元)。(收費依據:《關于調整我省自學考試有關收費項目及標準的復函》贛計收費字[2003]574號)

第三步:考生選擇論文指導老師及論文選題。收取《論文報名登記表》,發放《論文撰寫須知和答辯須知》。

第四步:論文撰寫及答辯

考生根據《江西財經大學關于自學考試本科專業畢業論文管理工作規定》、《論文撰寫須知和答辯須知》的要求完成論文的撰寫及答辯工作。

五、報考要求

報考我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主考專業實踐性(實習)環節考核、畢業論文(設計)報名及答辯的考生須本人到江西財經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報名與繳費,任何人和任何機構組織不得代辦。實踐性(實習)環節考核、本科論文指導及答辯均由我校繼續教育學院統一安排,考生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論文定稿、送稿、答辯報名、論文答辯等工作。

六、報考專業

本科:會計、金融、法律、英語、工商企業管理、計算機及應用、計算機信息管理、計算機網絡、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國際貿易、市場營銷、新聞學、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方向)、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工程造價管理。

專科:會計、計算機及應用、市場營銷、工商企業管理、國際貿易、物流管理、工程造價管理。

七、考核成績評定與查詢

1、成績評定

實踐考核成績采用百分制。60分及以上為及格,60分以下為不及格。考核成績不合格者不予補考,但可以參加下次的考核。

2、成績查詢

自學考試實踐環節考核成績統一由   “江西省自學考試數字化管理平臺(bysjxzk.jxeea.cn)”管理。主考學校于5月15-25登錄平臺校驗、上傳成績,江西省考試院公布成績后方可查詢。

八、具體考核安排見附表

附表1:《江西財經大學2020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主考專業實踐性(實驗)環節考核安排表》

附表2:《江西財經大學2020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專業論文撰寫與答辯及專科專業畢業設計(實習)考核環節安排表》

江西財經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2019年11月30日

附表1:江西財經大學2020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主考專業實踐性(實驗)環節考核安排表

專業 考核課程 報考時間 考核時間 計算機及 應用

(本科)

操作系統(02327)、C++程序設計(04738)、軟件工程(02334)、Java語言程序設計(一)(04748)、數據結構(04734)、數據庫系統原理(04736) 2019年12月16日至20日 2020年3月21日(周六) 計算機信息管理(本科) C++程序設(04738)、數據庫系統原理(04736)、軟件開發工具(04756) 2019年12月16日至20日 2020年3月21日(周六) 計算機網絡 (本科)

篇2

關鍵詞:生物技術專業;地方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8-0174-02

進入21世紀,生物產業迅猛發展,已成為增長最快的經濟領域,涌現出大量生物產業成果,表明生物產業能夠在環境、健康、能源和糧食等重大問題的解決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內外都高度重視生物產業的發展,紛紛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加大投入,試圖占領生物技術領域的各塊高地。我國在“十一五”期間就把生物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領域,將生物產業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期間制定了《“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全面推進生物產業的快速發展。“十二五”以來,我國生物產業復合增長率達15%以上,2015年產業規模超過3.5萬億元。最近,發改委印發《“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2016-2020)》,提出到2020年,我國生物產業規模達到8至10萬億元,生物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過4%,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生物產業的迅猛發展,對生物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上升。

生物技術是一門多學科交叉融合、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新型綜合性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由于生物技術專業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任何一個高校都不可能培養面面俱到、行行精通的生物技術人才,特別是對于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師資力量、辦學經驗以及生源質量等方面的限制,其人才培養模式與那些“211”、“985”等高水平大學相比有很大的不同[1]。地方型本科高校的生物技術專業在辦學中一定要結合自身優勢,辦出特色,本文就地方型本科高校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改進措施進行探討,以期為這些高校生物技術專業的發展提供新思路。

一、認清學校辦學定位,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按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劃分,高等學校培養的人才主要有三種類型:重點大學培養的是以學術為主的研究型人才、普通本科院校培養的是以開發性和應用性為主的應用型人才、高職類院校培養是以技能為主的應用型人才。作為地方型本科高校,其主要目的是為地方行業培養各類應用型、技術型和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的畢業生大多到企業、公司等生產一線從事技術工作。地方型本科高校在確定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時,首先應認清自身的辦學定位,制定符合學校及地方經濟實際的人才培養方案。因此,地方型本科高校生物技術專業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一定要注意立足地方實際的原則,在人才培養目標及模式上也要避開與“211”、“985”等重點大學撞車,而是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2]。筆者認為,這個突破口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確定:一是辦學實際,審視自身在多年辦學中形成的特色是什么;二是要參考地方經濟需求,因為地方型本科高校的生源大多都來源于學校駐地附近,學生的就業也大多會選擇在學校駐地周邊,因此培養地方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生物技術人才尤為重要。

二、基于全面發展和重點突出相結合的原則,優化理論教學內容

生物技術專業涉及領域非常廣泛,包括與國民經濟息息相關的諸多產業,如農業、能源、環保、化工、醫藥、衛生、食品等。生物技術專業包含的理論課程非常多,包括專業基礎課程(如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等)、專業課程(包括植物學、動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等),以及專業選修的課程(如生物統計學、生物信息學、免疫學等)等。生物技術專業總共可以開設的課程達70余門,這些課程有些內容相互交叉融合,有些課程自成體系,這么多課程在開設與否及學時安排上不可能同等對待。所以,每個高校必須根據自己的師資現狀及人才培養目標,對這些課程進行有重點的教學。對于內容有交叉的課程,需要統籌梳理,進行理論教學內容的優化,精簡生物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突出重點課程。

三、強化實驗課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

實踐能力培養對生物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來說至關重要。實踐能力主要是通過實驗、專業實踐及生產實習來進行培養的。生物技術專業的實驗課程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驗證性”實驗,主要是一些基礎課的實驗。二是“理論+技能性”實驗,這些實驗課程既能夠驗證知識,又鍛煉學生的實驗技能,主要是一些專業課的實驗。三是“開放性”實驗,是學生在掌握一定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運用已學的實驗方法、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并在開放實驗室獨立完成,自主分析實驗數據并做出相應結論,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指導教師對學生只進行宏觀地指導監督。“開放性”實驗可以讓學生主動開拓知識面,靈活運用和歸納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限于經費、設備及師資力量,地方型本科院校中“開放性”實驗開設較少。在生物技術人才培養中,應加大“開放性”實驗的投入,改善開放實驗室條件,強化“開放性”教學。同時,在實驗項目的選擇、教學模式等環節進行改革,提高實驗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夠通過實驗課程真正地領會知識,掌握實驗技能。

四、保障實習環節,零距離接觸企業生產

實習是高校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的地方型高校來說,實習環節尤其重要。雖然各個高校都建有一定數量的校內外實習基地,但學生的生產實習仍面臨一系列的困難。首先,校內實習基地不健全,有些實習基地專業對口性較差,難以真正起到作用。其次,已建的校外實習基地多數流于形式,雖然簽有實習協議,但并沒有真正執行。甚至有些學校把實習環節全部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個人途徑自行聯系實習。第三,大多數學校還沒有建立完善的實習考核機制,沒有跟蹤學生的實習過程,僅僅依靠學生的實習鑒定表就授予學分。因此,在地方型高校生物技術專業的改革發展中,切實保障實習環節的真正施行是一個重中之重。筆者認為可以從下幾個方面入手:(1)通過加強校企合作來促進實習基地建設。可以聘請企業人員給學生介紹企業生產問題,與企業合作開展科技攻關、員工培訓等,增強學校與企業的互動,建立良性合作關系。(2)強化實習過程管理,增強帶隊老師的責任感,督促學生自始至終完成實習過程。(3)建全實習考核機制,采用結果考核與過程考核相結合的原則,全面真實地考核學生在企業所學到的技能。(4)有計劃地培訓或引進雙師型教師,完善雙師型教師隊伍。

五、嚴把論文選題,保證畢業論文質量

畢業論文是高等院校教學計劃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教學環節,是本科教育人才培養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本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直接相關。畢業論文在選題類型上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即科研型、生產型和綜述型。科研型論文是指論文內容主要側重于理論研究;生產型論文是指論文內容主要側重于實際生產應用,包括在實驗室中研發、小試,或者是學生參與到一些企業的科研項目中;而綜述型論文是指學生利用網絡、數據庫等搜集某一領域的研究現狀,梳理概括,并對該領域的下一步發展提出一些展望或建議。從地方型高校的辦學定位及培養目標來看,生產型論文尤其是參與企業科研的類型是最適合學生的類型,而在實際中,這一類型的論文開設很少,相反,有很大比例的學生畢業論文是綜述型的,這與學校的培養目標是不相符合的[3]。因此,學校應在提高畢業論文質量上下大功夫,創造條件提高生產型論文的比例,這對于培養生物技術專業人才的應用性和實用性極其重要。發展生物技術產業已提升到國家科技重點發展的戰略高度,地方型本科高校生物技術專業就是為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培養主力軍和實際生產者的。地方型本科高校應以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為目標,制定適合的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理論教學上要以學生就業及學生自身的未來發展為導向,把握主要內容,取舍有度。通過實驗教學、生產實習及畢業論文等環節,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創新思維。同時,應該創造條件,讓學生多走進企業,了解企業的管理模式和生產方式,還要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成才觀。

參考文獻:

[1]王彥杰,韓毅強,晏磊,等.生物技術專業“落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安徽農學通報,2012,(18):150-151.

[2]胡曉倩,張界,黃松.生物技術專業地方性應用型轉型建設研究[J].黃山學院學報,2013,(5):135-137.

[3]倪雯,沈露露,晶,等.生物技術專業畢業論文現狀的調查分析[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2015,(5):38-43.

篇3

關鍵詞:農學專業;綜合改革;改革背景;改革思路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3-0272-04

農學專業是我國農業院校的傳統優勢特色專業,為國家經濟建設和農業發展輸送了大量的人才。湖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自1951年建校以來,已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近萬名。當前,我國農業已經跨入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速轉變的新階段,發展現代農業和提高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對農學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之下,我國各農業院校農學專業均在進行積極的人才培養改革,我校農學專業也在進行積極探索。

一、國內農業院校農學專業改革情況簡介

農學專業作為我國高等農業院校的傳統專業,其教學改革一直不斷。通過文獻查閱,結合調查走訪,了解了國內幾所農業院校近幾年來所開展的農學專業教學改革情況(表1)。

整體來看,國內各農業院校在近幾年均采取了與時俱進的態度,針對農學專業教學開展了大量改革研究與實踐,但整體來看,多數是針對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實驗課設置、基地建設等單方面進行的改革,且多集中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整體來看,以往的教學研究與改革力度仍顯不夠。2012年,教育部下文要求各專業開展綜合改革研究與實踐,各省教育廳也積極響應,各高校反應迅速,積極組織各專業開展省級、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申報,湖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在全校眾多專業中脫穎而出,現已被列為湖南省與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二、湖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現狀分析

1.基本情況介紹。農學專業是湖南農業大學最老的專業之一,設置于1951年。經過幾十年幾代人的艱苦創業與努力,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共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8000多名。2001年被評為省級重點專業,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有國家級重點學科“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國家教學名師官春云院士、國家級精品課程“作物栽培學”、國家級教學團隊“作物學主干課程教學團隊”等作為支撐。本專業現有教師30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18人,副教授6人,講師6人;擁有博士學位者18人,博士在讀3人,碩士學位者6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現有在校學生近400人(含農學教育專業)。農學專業擁有良好的實驗實習教學平臺。實驗教學平臺包括農學實驗教學中心、作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8個開放實驗室和水稻、油菜、棉花、苧麻等專業研究所,實驗室總面積達到2800m2,設備總值近2000萬元。實習教學方面,建立了“耘園”校內實習基地和常德、長安、瀏陽綜合實習基地,隆平種業、金健米業等合作示范基地,衡陽油菜、岳陽水稻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其中,常德基地、長安基地、隆平種業等實習基地先后被評為省級優秀實習基地。

2.教學改革成就。本專業教學改革不斷深入,成效顯著。1996―2000年主持了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改項目“農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重新定位了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了與之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內容體系。該成果于2000年獲湖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01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為了適應國家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的需要,2000―2002年又承擔了“大農學專業教學綜合改革”的重大教改項目,2002年獲湖南省教改成果一等獎。隨后,“植物生產類寬口徑人才培養研究”于2004年獲湖南省教改成果一等獎。近年來,又承擔了“農學類本科專業畢業論文及創新能力的研究與實踐”、“農學類專業研究學習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農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綜合改革的研究與實踐”、“農業高科技股份制企業新型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探討”等省級教改項目和“農學院綜合實驗室改革”、“農學類專業創新實驗班的試點”和“農學專業作物栽培學課程設置的改革與實踐”等校級教改項目,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具體成效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人才培養方案改革――1996年以來,本專業逐步拓寬專業內涵,專業知識傳授由農作物生產擴大到植物生產,使“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有機地結合,培養學生“一專多能”。拓展了學生的就業空間和社會適應能力,促進了專業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課程體系改革――改革教學內容,優化課程體系。近幾年來,對課程體系進行了較大幅度調整,修訂了課程教學大綱,刪掉了一些比較老化的課程,增設了一些面向21世紀的新課程,如《WTO與中國農業》、《世界農業》、《設施農業》、《農業標準化》、《農業生物技術》、《作物基因工程原理與技術》等。同時,強化了實踐性教學,創立了獨立于理論教學的實踐教學課程《農學實踐》和“六邊綜合實習”,使學生的實踐技能和綜合素質明顯提高,適應能力增強,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課程建設和教材編寫――本專業著重加強《作物栽培學》和《植物育種學》的建設。《作物栽培學》先后列入學校、湖南省和國家精品課程,《植物育種學》被列為湖南省精品課程。隨著教改的深入和培養目標的修訂,本專業主編了《作物栽培學各論(南方本)》、《農業概論》、《現代作物栽培學》、《現代植物育種學》、《植物栽培學》、《植物育種學》、《農學實踐》、《農業系統工程》等教材。實踐教學改革方面――創立了“六邊綜合實習”模式,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從1994級起,對農學專業的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進行了改革,在學生完成了專業基礎課進入專業課學習時,于第六個學期到農村生產第一線實行專業課教學與全方位全程綜合實習,在一季作物完整的生長周期進行“六邊綜合實習”,即邊實習、邊上課、邊科研、邊推廣、邊調查、邊學習做群眾工作。目前這種模式至今已經堅持了16年之久。學習效果評價改革――本專業歷來重視教學質量與學習效果的評價,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察學習效果:成立學校教學督導團和學院教學督導小組,加強教學督導、檢查與評價工作;建立聽課制度,校院兩級領導、督導團、專業與學科帶頭人、任課教師聽課;建立評課制度,建立聽課人、學生及自評相結合的課堂評價體系;建立試卷抽查制度,隨機抽查考試與考查執行情況;學校及學院每年舉辦賽課、教案等各種比賽,提高教師水平;每年進行各專業用人單位意見反饋的調查,收集用人單位意見;從畢業班論文質量、考試考查成績、實踐動手能力等方面,重點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創新能力。整體來看,我校農學專業一直堅持改革,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努力持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但是,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現代農業的發展對農學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專業仍需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改革。

3.存在問題分析。(1)課程設置不能滿足農業發展新形勢的需求。首先,我國正處于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的時期,農業生產機械化、規模化、標準化、信息化,農業發展國際化與農學人才需求國際化,以及生物技術在農業上應用的迅猛發展對農學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我國耕地面積逐漸減少,災害性天氣頻發,而農產品需求呈剛性增長態勢,農產品供給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同時,“兩型社會”建設與全球經濟一體化也對農業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農學專業課程設置必須做出相應調整。最后,農學專業是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專業,實踐動手能力強是農學專業高素質人才的第一要素,必須增大實驗、實踐課程比例,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2)教學團隊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其一,團隊結構有待改善,主要表現在年齡結構、學緣結構不盡合理;其二,團隊整體優勢尚未充分發揮,部分教師科研任務繁重,教學時間和精力投入不夠;其三,團隊功能有待細化,需要進一步加強理論、實驗、實踐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明確分工與協作。(3)培養模式與教學方式方法有待進一步改進。現有的“集體授課制”人才培養模式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創新思維的培養,必須解決“思想教育和專業教育分離”、“教書和育人工作脫節”的問題。現有的教學方法一般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教學模式,學生的參與性和互動性不夠,不利于激發學生對專業的興趣,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激勵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不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現有的考核方式難以評價學生能力的強弱。(4)實踐教學有待強化。實踐教學環節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表現在4個方面:實踐教學比例須進一步提高,實踐教學內容須不斷更新,實踐教學條件建設有待加強,實踐教學的過程管理與考核方式須進行改革。(5)教學管理有待進一步完善。缺乏激勵教師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的有效監管措施、評價體系和獎懲制度;需要完善“彈性學分制”與“第二學位制”的相關配套措施,以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相結合;需要更新教學管理理念,建立與專業綜合改革相配套的政策措施。

三、湖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綜合改革目標與思路

1.改革目標。為了適應農業發展新形勢對農學本科人才需求的變化,實行農學專業綜合改革研究與實踐,使農學專業在辦學定位、發展規劃、培養模式、教學團隊、課程體系、教學手段、實踐教學與教學管理等方面得到全面優化和提升,將農學專業建設成為師資結構合理、學科力量強大、課程體系優化、教學資源共享、實驗和實踐條件優越、教學方式先進、教學科研相長、管理理念先進、管理制度健全的國家級示范專業,為社會輸送更多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能適應我國農村和社會經濟發展需的應用型、學術型人才。

2.改革思路。根據現代農業發展對農學專業人才的需求,充分發揮區域優勢特色,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在鞏固已有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開拓進取,務實創新;面向社會經濟主戰場,服務現代農業;夯實專業基礎,豐富和提升專業內涵,優化課程體系,不斷更新教學內容,著力加強實踐教學,注重學研產相結合,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核心,不斷改善實踐教學條件,強化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有機統一,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體系,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體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與改革。(1)專業辦學定位研究:傳統的農學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是培養具備作物生產、作物遺傳育種、種子生產與經營管理、現代生物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在國內外農業及相關部門從事生產與經營、研究開發與教學、技術推廣與服務、管理與決策等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而當今社會形勢、農業發展形勢以及就業途徑與形勢等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社會需求對農學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專業的辦學定位也必須進行調整與更新,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2)專業發展規劃研究:我校農學專業是國家二類特色專業,但是,與國外發達國家同類專業以及國內重點農業院校的農學專業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因此仍需從專業發展總體目標以及人才培養、師資建設、科學研究、條件建設與預期目標上開展研究,制定出合理的發展規劃。同時,還應通過廣泛調研,對專業依托學科――作物學科的發展規劃開展研究與論證。(3)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根據學生主要去向,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構建應用型、學術型分類培養模式;學術型采取“3+3”或“3+2+3”的本、碩或本、碩、博聯通培養機制,應用型采取“3+1”校企合作培養機制。(4)課程體系改革:面向現代農業發展對應用型、學術型、復合型農學專業人才的需求,進一步調整與優化理論課、實驗課、實習課和素質教育的課程設置,重新確立專業主干課,構建核心課程群,對相關課程進行調整,并增設相關專業選修課程;同時,加強實驗實踐課程,增設素質教育課。根據分類培養的需要,構建應用型與學術型選修課程模塊。(5)教學方式方法改革:主要是實施專業主干課“開放式”課堂教學,促進師生互動,注重因材施教,改革考核方式,調動學生專業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意識。(6)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保障體系包括師資隊伍、實習實踐基地、教材體系、教學管理等。本專業將針對體系各項內容開展研究與實踐,為人才培養創造更好的條件。師資隊伍建設:圍繞專業核心課程群,以優秀教師為帶頭人,走“傳幫帶”、“引進來”與“送出去”相結合的道路,加強青年教師培養,打造一支熱愛本科教學、教學理念先進、結構合理、素質精良、團結協作的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實習實踐基地:建設適應于開放式課堂教學的高標準的綜合教學科研實習基地,擴大現有農學綜合實踐基地規模,完善其設施與功能,并加強校企合作實習基地建設,新建教學科研基地1~2個;同時,結合農學專業綜合性強的特點和現代農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合理設置實習模塊,加強實踐過程指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教材體系建設:組織編寫新教材4~5部,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專業課程網絡教學平臺,促進教學資源開放共享;教學管理改革:主要包括:建立師生誠信檔案;實行目標管理,完善考評機制;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建立健全教學管理制度;建立專業教師集體指導制、班主任制和導師制“三位一體”的本科生全程導師制培養管理新模式,實現專業教育與素質拓展的有機結合。

農學專業是湖南農業大學的傳統優勢特色專業,為社會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本專業也歷來重視教學研究與改革,不斷探索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構建的“六邊綜合實習”模式曾在全國產生了較大影響。但是,當前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對農學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農學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日益凸顯,已經制約到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和創新型人才的脫穎而出。同時,自2012年開始,我國教育部已在全國提倡開展專業綜合改革研究與實踐。因此,本專業必須以此為契機,從專業辦學定位、專業發展規劃、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課程體系、教學團隊、教學方式方法、教學保障條件與教學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改革研究與實踐,以更好地滿足現代農業發展對農學專業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海江波,馮煒,廖允成.農學專業多元互補式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構建[J].高等農業教育,2011,(12):50-52.

[2]曹湊貴,張獻龍,傅廷棟.改造傳統農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農業教育,2004,(1):21-23.

[3]李偉,劉春燕,王維.農學專業創業型人才培養教育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以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近三年實踐教學為例[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6):97-98,101.

[4]李晶,鄒德堂,寧海龍.高等院校農學專業教學實習改革研究與實踐――東北農業大學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30(9):72-73.

[5]李晶,寧海龍,王敬國,唐鑫華.農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探討[J].農業教育研究,2011,(1):17-18.

[6]寧海龍,鄒德堂,唐鑫華,等.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農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及構建[J].高等農業教育,2011,(5):43-45.

[7]寧海龍,李文霞,唐鑫華.農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及其保障[J].高等農業教育,2010,(12):56-58.

[8]寧海龍,李文霞,唐鑫華.農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9):85-86.

[9]王守義,王建華,郭風法.農學專業實習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5,(4):86-87

[10]郭風法,寧堂原,王守義,王建華,李向東.農學專業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6,(4):88-91.

[11]任萬軍,楊文鈺.新世紀農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04,22(S1):27-28.

[12]任萬軍,楊文鈺.農學專業開設半開放式科研參與型實驗的嘗試[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04,22(S1):90-91,100.

[13]秦亞平,張文英,許佳秋.優化實驗設置提高實驗效果――農學專業核心課實驗優化與整合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26):125-127.

熱門文章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v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国产免费综合视频 | 制服丝袜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 精品国产电影在线观看91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中文字幕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