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色彩論文8篇

時間:2023-03-20 16:15:30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建筑色彩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建筑色彩論文

篇1

藍色也可以讓人感覺的放松,調節人的感官,促進睡眠。但是同樣的有利有弊,如果室內人群患有神經衰弱和一些如憂郁癥等心理方面的疾病,則不宜長期待在藍色的環境內,可能會導致病情的加重,不利于病人的康復。橙色代表著活力、青春,對于促進、改良人的食欲有較好效果,體現一種健康的生活狀態,所以很多設計師在餐廳的設計中會運用一些橙色物件以達到這些好的效果。白色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顏色,很多裝飾設計中無論是室外墻壁還是室內墻壁都采用白色涂料,因為白色會讓人產生潔凈的感覺,令人舒適,而且如果室內面積較小,在裝飾設計中多采用白調會在視覺上增加空間感,降低因面積小帶來的狹窄、緊湊感。并且根據相關研究,白色對于易怒人群的心理有較好調節作用。但同樣需要注意的是患有憂郁癥等疾病的患者不宜長久在白色的環境中居住,對于病情的緩解和治療沒有好處。

二、常見建筑色彩運用分析

“通常建筑在裝飾設計中都會將色彩分為三大類型,即主體色彩、陪襯色彩以及點綴色彩。只有讓色彩層次分明,才能突出藝術設計人員想要表達的主題,也能使建筑裝飾更富有藝術氣息。”通過這些色彩的協調搭配,共同構成整個建筑的色彩基調。不同建筑物對于色彩有著不同要求,下面將對幾種常見建筑裝飾設計的色彩運用進行分析。

1.住宅

現代住在在外觀裝飾設計上基本上沒有太大影響,很多仿歐式的住宅區一般在顏色上采用棕色、深黃色等比較厚重的顏色力求體現歐式復古的特征。而住宅的最重要設計是在室內的裝潢設計上。根據前文提到的一些色彩對人心理的影響,大部分住宅室內設計中墻壁以白底為主,體現潔凈又比較有空間感。如果主人患有抑郁癥等心理疾病,那么臥室采用粉色基調是最好不過,而在餐廳部位,一些設計師為符合餐廳的基本需求,會采用黃色、橙色等體現健康活力的色彩為基調,可以幫助增強食欲等。同樣,住宅內部的家具設計師選用黑色等顏色較深的色彩,會起到鎮靜、安定的作用,對現代高速節奏生活的人們很有好處。

2.宗教場所

宗教場所是裝飾色彩風格也是獨具一幟的,一般來說常見的宗教場所有佛教寺廟、伊斯蘭清真寺。宗教一般為體現其神圣性,不會將外表顏色弄的過于絢麗,力求用一些比較厚重的色彩來體現其神圣與莊重。傳統伊斯蘭是有寺內不能用五彩裝飾的規定的,但是隨著社會風氣的開放,傳統宗教禮俗也會隨之變化,“新疆穆斯林建筑裝飾工匠們打破伊斯蘭教關于寺內不施五彩的訓誡,大膽運用各種艷麗的色彩裝飾了宗教建筑。”而常見的佛教寺廟一般建筑色彩以紅色等為主,以表示與普通建筑的區別和對佛菩薩的敬重。

3.醫院

醫院是生活中常見的建筑物之一,眾所周知一般情況下醫院以白色為主要基調。從醫院本身來說是為了讓其神圣同時而又比較醒目,便于患者求醫。對于患者自身來說,醫院由于是病菌較為多的地點,采用白色的基調會讓人產生一種潔凈感,從而削弱病菌帶來的不適感,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復。

三、結語

篇2

1、建筑色彩的特點

建筑色彩設計不在色彩本身,而其關鍵是要合理運用色質。色質包括反光、平光、啞光、透光等多種類型,使用時相互配合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體使用過程中,比例要合理分配。一種色質占據主導,其余次之,這樣就會層次分明,效果明顯,建筑的個性也能夠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搭配使用時三種為最佳,不宜過多。

2、色量的運用

建筑物在色彩設計時要注意色量感。這與人的視覺體驗息息相關。其中主要和色彩使用面積和色彩純度有關。這兩項均與色量感呈現正比,色面積越大,色彩純度越高,色量感越強。在設計時,要注意室內外燈光等的影響。通過對色量的巧妙使用,能夠使建筑呈現豐富的空間立體感。使建筑展現出自己的個性。

3、色彩的對比

不同的顏色對于人的視覺會產生不同的刺激,色彩區別的明顯程度會使建筑呈現出不同的風格。例如在現實生活中,在草原生活的人們喜歡穿與綠色草原形成對比的紅色和黃色。這是因為紅和黃在綠色襯托下更加醒目提神。而在沙漠附近生活的人們則喜歡綠色這種顏色。這就是視覺在自覺的尋找對比性。色彩的對比可以使人產生心理的滿足。對比要講究適度。色彩對比過強會產生喧賓奪主之感。對比過弱又會使人視而不見。因此恰當的色彩對比在富于變化的同時又有統一的成分存在。而不恰當的對比又會讓人產生孤立單調、零散雜亂之感,喪失建筑的整體性。建筑物在色彩設計時必須一種顏色占據主導,分清主從關系。通過這些,建筑會給人以秩序性等特點。

4、色彩的協調

建筑設計在色彩運用時,增加一些共性和相似性,減少相異性,色彩就會呈現調和。過分調和又會缺少對比,色彩會失去生氣,顯得呆板沒有個性。在建筑配色時一般以三色為宜,形成三個色彩空間層次。大而平的面利用不同顏色進行分割會給人以立體感,打破單調,給人以美的享受。對于平面較多的建筑,則需要在色彩使用時盡量簡單,從而突出豐富的立面。

二、建筑設計中色彩體現時應考慮的因素

1、色彩搭配的協調性

建筑設計中色彩搭配至關重要,并且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和原則性。沒有不好看的顏色,只有搭配不協調的顏色。比如泰姬陵整個建筑以白色為主,給人以高貴典雅之感。如果換成別的顏色,就難以達到效果。在建筑設計中,色彩運用必須按照規律進行搭配,使建筑的功能和風格相協調,與環境相協調,從而使建筑充分表現自己的個性,并進而打造為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建筑。

2、環境對色彩的影響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環境和氣候,在對建筑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對建筑整體的影響,要注意光線等對于建筑色彩效果的影響,充分利用有利環境因素,利用光線等元素,對建筑進行色彩設計,增加建筑美感,讓建筑設計更加完善。

3、色彩對人心理的影響

不同色彩的建筑物給人的心理影響是不同的。在不同的色彩環境中,人們會產生不同的感性、聯想和象征,從而產生喜怒哀樂等不同的情緒反應。刺目的強色給人以興奮感,使人大膽、充滿熱情,如紅色等顏色。柔和的中間色會讓人放松,讓人感到溫馨,如米色等顏色。而冷色調會讓人清醒、舒爽,如藍色等顏色。在建筑設計中,要充分考慮色彩對人心理的影響,使整個建筑給人以舒服、良好的心理體驗。

4、建筑色彩要注意地域性和民族性

建筑具有地方性的特點。色彩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上述已經提過,回族人喜歡白色,漢族人喜歡紅色等等。在進行建筑設計時,一定要在注重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建筑所在地域的地方特色,注意民族喜好。設計出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建筑。

5、綜合運用色彩規律

篇3

1.1藍色藍色在色彩感覺上是最冷的顏色,具有集中精神、自我冷靜、緩解緊張疲勞的作用。也給人以天空、海洋、湖泊、遠山、冰雪、嚴寒等聯想,給人崇高、深遠、純潔、透明、無邊無際、冷漠之感;同時藍色象征著含蓄、沉思、冷靜、智慧、內向和理智,是現代科學的象征色。

1.2紫色紫色是自然界比較稀少的色彩,具有雍容、典雅、高貴、華麗的色彩性格。其在創造浪漫或夢幻空間時可以起到不容置疑的作用,給人留下非常深刻難忘的印象,所以紫色是年輕的追逐浪漫的人所喜愛的色彩,常用于婚慶、浪漫酒店、情侶餐飲等商業空間。

1.3棕色棕色是大地的顏色,是一種穩定的保護色,孕育著生命力和感情;是可靠、值得信賴的顏色,給別人一種信賴感和陽剛之氣。其在治療中可以促進情感上的穩定和平衡,去除猶豫,提高集中、學習、直覺和感應的能力。

1.4黑色黑色是無彩之色,可以襯托展示其他色彩的光感。黑色具有莊重、肅穆、高貴、超俗、淵博、沉靜的意義。

1.5灰色灰色屬無彩色,介于黑白之間,既不炫目,也不暗淡,有柔和、安定的效果,是一種最不容易使視覺產生疲勞的顏色,給人以柔和、樸素、舒適、含蓄、沉悶、單調的感覺。純凈的中灰色穩定而雅致,表現出謙恭、和平、中庸、溫順和模棱兩可的性格。能與任何有彩色相搭配,變得含蓄和文靜,襯托出各種色彩的性格與情調。

1.6白色白色為全色光,是光明的象征,具有光明的性格,能將其他顏色襯托明亮。大面積的白色會強烈的反射光線,會給人一種眩目感,從而給人的心理帶來強烈的沖擊。白色的搭配性較強,各種色彩摻白提高明度成淺色調時,都具有高雅、柔和、抒情、恬美的情調。白色是最明亮的顏色,使人聯想到白天、白雪、棉花,象征純潔、光明、神圣,具有輕快、樸素、清潔、衛生的性格。

2色彩與建筑基本關系

2.1色彩與空間造型

色彩對商業建筑的室內外空間造型都有一定的影響,通過色彩可以豐富商業建筑外部空間造型,吸引人群,起到一定的宣傳推廣作用,而商業建筑的內部也可以采用色彩來配合商品的展示效果并營造適宜的消費環境。

2.1.1色彩與商業建筑的外部空間造型建筑外立面色彩最先使人產生不同的視覺感受,給人以最初的印象。建筑通過色彩的調節功能來改善不利因素,強化有利因素,從而提高建筑的吸引力,提高商業建筑的經濟效益與價值。位于西班牙畢爾巴鄂酒店的設計理念是創造引人注目與周圍環境融合的建筑立面。建筑正面采用紅、橙、黃、綠、藍、紫六種色彩裝飾突出的陽臺,寓意“障望臺”,側面則使用建筑原色。設計師巧妙地運用色彩的調節作用,使原本簡單、平凡的建筑形式變得豐富有趣,與眾不同。

2.1.2色彩與商業建筑的內部空間造型許多的室內環境造型新穎、個性十足,然而一個好的商業內部色彩,可以使商業品牌和風格更加鮮明突出。同時室內的空間色彩可以拉近人與空間的距離感,在色彩的誘導下,刺激人們的神經系統和內心深處的購買欲,從而產生更加明顯的展示色彩的意義和經濟價值。例如某地阿瑪尼旗艦店內部運用黑白相間的色調,猶如一件雕塑作品。黑色的背景下,星點式配以黃白色的燈光,充分展示現代的動感與莊重肅穆氣息,體現了阿瑪尼商務品牌的特色與時尚新潮,刺激人們的內心,給予巨大的購買動力。

2.2色彩與建筑材料

建筑是各種質地色彩材料集合的表現,通過材料的色彩可以將無序的肌理變得統一協調,也可使平淡無奇的的立面變得豐富多彩,從而超越材料自身的表現力。

2.2.1材料自身的色彩材料自身是個有色體,色彩是材料的固有屬性。在材料使用的基本法則中,應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色彩和質感,提升建筑色彩本體的真實感,同時也提高建筑的經濟性和環保價值。在商業建筑外觀設計中展示材質本身色彩時,色彩應以簡潔、明快、和諧為主導,形成一個良好的商業建筑氛圍。

2.2.2材料的質地對色彩的影響材料的質地、質感源于材料,超越色彩,極大地豐富色彩的表現力。但根據材料的物理特性,材料表面粗糙或光滑程度的不同,對陽光的反射能力也各不相同,從而使得不同材料的色彩給人的視覺效果也不盡相同。所以在設計中色彩的使用應結合自身屬性特點,合理搭配,從而充分體現材質本身的特色,給建筑帶來與眾不同的效果。

2.2.3色彩對材料的保護建筑材料多暴露在自然環境中,長期經受陽光照射,雨水侵蝕,會產生一定程度上的腐化褪色。所以在色彩設計中應考慮色彩的耐久性,及材料色彩褪色后對建筑形象產生的巨大影響,從而能夠全生命周期地把控建筑色彩及其自身影響。所以設計中常選用易融入自然的淺灰色作為商業建筑的主題色來減少氣候影響。

2.3建筑色彩與商品類型和商標

2.3.1建筑色彩與商品類型關系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性格和特點,在室內外建筑色彩設計中結合商品類型進行處理,充分傳達商業的個性與特色。“暖色”給人一種活躍和生氣感,在經營禮品,尤其是婚慶用品的店鋪,色彩宜用粉紅色做為基調,傳達給顧客一種興奮、喜慶的購物氣氛和明晰的店鋪屬性。“冷色”中的青綠色、湖藍色使人的心情平靜,在出售冷飲食品的商店多采用這一色調。色彩可以影響人的精神系統和分泌系統的興奮程度,綠色使人們的食欲減少,黃色、橙色則刺激胃液分泌,增加食欲,所以國外有的餐館多飾以黃色或橙色。而冷凍的食品在藍色的環境中比用白色更富有吸引力,可以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此外,應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在用色上有所變化,滿足不同人群對商品環境色彩的期望,增加其對商品的喜悅度。如女性偏愛中等的明度、彩度及淡的柔和的顏色,而男性較女性興趣廣,喜歡明度彩度高或者低及濃的顏色;青少年則喜愛原色的對比,明度彩度高、刺激性強的顏色等。

2.3.2建筑色彩與商品經典色關系有的商品的商標具有經典色彩,建筑表現在外立面設計中就常運用商標的經典色彩為主要色調,再設置其他色彩予以輔助表現,給顧客一種商業文化感,增加深刻印象,從而起到良好的宣傳作用。例如中國移動的經典藍色、李寧的經典紅色等都給顧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成為一種標志,強化宣傳力。

2.4色彩與功能關系

不同的商業建筑在進行色彩設計時,應充分考慮使用功能方面的需求與差異,滿足不同人群對色彩的需求。在展示商業中,色彩應與展示內物品屬性直接關系;而在兒童專柜,色彩多活潑明快,激發兒童的購買欲望和加深印象;對待淑女專區,色調多淺色明朗、微粉淑英;在大型購物超市中,注重固有色調,無需紛繁特殊色彩注入,等等。在同一種建筑內,根據不同分區的功能屬性不同,予以不同的色彩搭配,體現出專區的獨有屬性。例如在餐飲酒店建筑中,宴會廳作為會議、婚禮、節日慶典等大型活動的就餐場所,在色彩設計中應重點突出宴會廳隆重、高貴的特點。快餐廳是一種便捷餐飲建筑,給人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務,為了提高營業效率在其色彩設計上多選用簡潔、明快的色彩營造一種熱烈、緊張的氣氛,以減少就餐者停留時間。由于民族風俗習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中餐廳色彩設計上應該以營造熱鬧氣氛為主,體現東方的熱情;而西方重視個體,常用矩形桌就餐,在西餐廳色彩設計上應該強調私密性,以突出安寧、高雅的氛圍。

2.5色彩與燈光照明

在夜晚中,建筑的本體色彩漸漸消隱于黑夜中,燈光的色彩彌補了建筑在夜晚的缺憾,讓建筑在黑夜中依舊光彩動人。商業建筑的照明主要目的就是吸引視線,突顯商業的特色,給予顧客光顧的動力,創造出為商業增色的購物環境,增加顧客的購買欲望和樂趣。光影的變幻,可以刺激顧客的神經,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夠賦于商業建筑空間熱鬧和歡快的氣氛,給商業建筑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

2.5.1一般照明、重點照明和裝飾照明通常商業建筑的照明也是由一般照明、重點照明和裝飾照明三部分構成。處理好它們之間的比例關系,是創造良好照明環境的基礎。一般照明多為舒適的米黃色或明白色,為普通照明之用。重點照明和裝飾照明多具有色彩。前者根據商品的需求選擇色彩,后者根據商業氛圍選擇色調,活躍商業氣氛。重點照明具有以下特點:1)通常是一般照明的3~5倍,以強調商品的印象,起到引人入勝的心理效果;2)應加強表現被照面的固有色彩;3)其方向應加強被照物的立體感和質感;4)應利用色光突出特色細節。裝飾照明具有以下特點:1)一般亮度比重點照明低,主要起調節氛圍作用;2)色彩為多種顏色,效果絢爛多彩;3)投射方向多避開重點照明和一般照明;4)裝飾色調風格與商業風格一致。

2.5.2照明的照度、色溫和顯色性

2.5.2.1照度與色溫照度與色溫也密切相關。把高色溫的光線用于低照度的場所,則易造成陰森氣氛;反之若把低色溫的光用在高照度的場所,則易產生悶熱感覺。

2.5.2.2色溫與室內氣氛的創造光源色溫應與室內裝修材料的色彩、質感相配合,根據商品的特點與設計意圖,創造不同的環境氣氛。色溫度的“冷光”能產生涼爽的、健壯的、清澈的氣氛;色溫低的“暖光”能得到暖和的、柔和的、暗淡的氣氛。室內設計中,可依靠不同色溫的光源,配合材料的形象得到襯托,或使其柔和。色溫高的光線能夠強調石材、金屬等堅硬的觸感,而色溫低的光線可強調木材、布料、地毯等柔軟的觸感。當顯示清潔、明亮、沉靜的感覺時,室內色彩基調可用“冷色”系統,與其相稱的色溫約3000K以上;欲造成溫馨的感覺,可考慮“暖色”系統,配合白熾燈等低色溫光源。“冷”、“暖”可配合使用,如用“暖光”照亮建筑空間環境,用“冷光”投射商品;或者“冷色”調為主的材料色彩處理,配以“暖光”照明等,更能增加環境氣氛的韻味。

2.5.2.3顯色性與商品光源顯示商品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把商品的色彩正確地顯示出來,如經營服裝、布料、化妝品等,應選用顯色性高的光源如高顯色熒光燈、金屬鹵化物燈類;另一種是利用光源在某些波長內發出的強烈光線,強調特定的色彩和光澤,使商品顯得更為好看,如聚光燈、泛光燈等照射紅鯉魚、紅蘋果、金首飾等,魚和蘋果會顯得更鮮,金首飾則顯得更純。此外,光源的選擇還應考慮商品的主要使用環境,在天然光下使用的商品,以高顯色性光源為好;而在室內照明下使用的商品,可用熒光燈、白熾燈或其混合光。在夜晚中,建筑在燈光色彩的裝點下令人動容,但再絢爛的燈光色彩也彌補不了建筑本體的色彩的遺憾。燈光是華麗多姿的,只有更美麗的載體的襯托才能烘托出光的意境和建筑的魅力。

3案例

3.1成都的億家天下成都億家天下位于成都北新干線東側,城市關鍵性節點。立面改造中,根據豐富的造型,通過多種材質的運用,如玻璃幕墻、鋁塑板、彩色鈦金鋁板、石材等形成一個色彩豐富、凹凸有致的立體風格。實體主色調為暖色,結合橙黃、灰白、廣告牌暖色與虛面玻璃的天藍色等豐富的色彩,營造出現代感十足的廣場建筑。

3.2成都的太陽門商務酒店成都的太陽門酒店位于成都二環與北新干線交叉處,立面設計比較簡潔,結合門窗洞口,放置大面積的玻璃,既表現公共空間的通透感,同時呈現材料本身的色彩。而墻體主色調為暖棕色,配合一二層的黑褐色,色彩和諧均衡,低調奢華,展現商務酒店莊重、肅穆、高貴、沉靜的氣質。

3.3專賣店色彩設計專賣店在設計中常采用炫麗而跳躍的色彩裝飾,強化突出商標品牌和建筑形象。有時候在建筑局部及標示物上不斷出現商標品牌,能起到宣傳擴大影響的作用。如汽車專賣店都有自己的主題色,其色彩明快簡潔,給人和諧之感。以展示材質本身色彩為主,形成一個良好的烘托出主體汽車和品牌的氛圍,而對于標志招牌、廣告牌等構件,可以局部采用較為出挑的色彩,明快而醒目。在建筑細部的色彩設計中,也可以局部采用一些具有品牌象征性的色彩,達到使建筑形象更加生動、突出重點的目的。大眾專賣店入口處黃白相間的墻面,在其上配以深藍色的品牌標志,形成強烈對比,突出了標識性,并且將黃色在建筑內部其他部位多次使用,成為其品牌專賣店的一個象征色。李寧的商標具有經典的紅色,建筑表現在外立面設計中運用商標的經典紅色為主要色調,再配合商標符號的白色輔助表現,給顧客一種商業文化感,加深印象,從而起到良好的宣傳作用。

4結論

篇4

色彩是人們進入一個空間接受到的第一信息,是室內裝飾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色彩表達會對人的心理及生理產生不同的影響。色彩的出現影響著人們的視覺神經,并且通過視覺感知進而影響心臟、內分泌機能、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色彩對神經的刺激度不同,引起的精神壓迫感也會不同。如紅色會給人以熱情、興奮的心理情緒,而綠色可以使人心情變得平靜,告別急躁。因此,在室內空間色彩的運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國外,色彩在室內空間的運用也早已得到關注。在20世紀50年代日本開始關注醫療建筑設計,1994年日本成立了“治愈環境研究會”,研究會上提出了“醫院不僅要治愈患者的疾病,更要關注患者的身心健康”的觀念。近年來在日本、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已經開始關注醫療治愈環境的色彩空間設計,并且已深刻認識到色彩環境對病患治療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多項科學實例證明,色彩能夠改善人們的心理情緒,促使人們生理變化。因此在醫療建筑空間中,合理地利用色彩心理效應能夠改善患者心理情緒,提升患者在就醫過程中的舒適度,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2現代醫療建筑室內空間設計現狀

在我國近幾年的發展中,有些專科醫院已經開始注意到色彩在室內的運用以及在病患治療中起到的輔助作用,如兒科醫院已經開始注意色彩及兒童設施在醫療空間的合理應用。但是在一些綜合性醫療建筑空間中由于受經濟、技術等諸多方面的影響,醫院在裝飾設計上只注重使用功能和衛生情況,在色彩設計上只采用單一的白色或簡單的色彩搭配,如白和藍、白和綠。從設計上就忽略了色彩對患者及醫務人員生理和心理上的重要影響,沒有體現出人性化的設計原則。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醫療衛生條件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患者和醫務工作人員已經開始注意到對醫院室內外環境氛圍的營造,希望在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下就醫或工作。同時,現代醫院除了擔任“救死扶傷”的職責外,還增加了健康體檢、營養保健、病情預防等各種醫療保健服務,這需要醫院裝飾設計在促進人文關懷和醫患交流等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在就醫環境中,“治愈環境”的色彩表現越來越得到患者的關注,患者希望在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中就醫。

3醫療空間人性化的色彩設計

在醫療建筑室內空間中各空間既具有獨立性又具有關聯性,應根據不同空間的活動范圍、活動性質和信息傳遞來進行色彩設計。既要注重整體空間的色彩統一性,又要通過色彩的表現來傳遞空間信息,以達到輔助治療的效果,體現“治愈環境”的重要性。色彩設計不僅對患者具有積極的輔助治療效果,對醫務人員同樣也具有影響作用,舒適的色彩表現對醫務人員的心理調整也有積極的作用。

3.1門診大廳和候診空間的色彩設計

門診大廳的環境好壞直接影響病人就醫的信心和對醫院的信賴程度。門診大廳的主要功能是掛號、收費、取藥等,一些公共科室用房和商業設施等也多在大廳附近設置,這一活動空間人流量大,相對密集,易形成一個嘈雜的環境。因此整個大廳應根據患者的使用性質,注重整體空間環境的營造。在醫院門診大廳的色彩設計中,注重色彩信息的傳遞。在各功能入口處可采用易于患者識別的色彩標識,指引患者只要按照帶有色彩的標識所引導的方向就可以到達想要去的診治部門。在統一的空間色彩基調中輔以小面積鮮艷的色彩與之呼應,可創造多層次的色彩空間。在候診空間中,應避免候診空間的擁擠閉塞,注重色彩空間的秩序感和方向感,不同的治療部門可選用不同的色彩標識,但多為同色系明亮的色彩,能夠醒目地提醒、指引患者,并且可以結合景觀綠化配置為患者就醫提供一個良好的候診環境。

3.2各病房和病區輔助空間色彩設計

在病房這一使用空間,由于患者的年齡段、性別和就醫原因均有所不同,應根據不同病房活動性質來進行設計。在室內空間環境的營造上病房應色彩淡雅悅目,空間寬敞明亮,使患者在就醫過程中能舒緩自身的心理壓力和煩躁、緊張的情緒。各病房在空間設計上應利用自然光線營造和諧悅目的色彩空間。在病房的色彩設計上,應根據不同病房的使用功能和對象來設計。

3.2.1兒童病房及活動區的色彩設計

兒童病房的色彩設計應注重色彩的節奏感和韻律感來活躍空間氣氛。色彩使用上多以黃色、橙色等鮮艷的色調為主。黃色、橙色對康復能夠起到輔助的作用,并且可以促進兒童對鈣質的吸收和增強食欲感。在色彩表現上,主色調宜選用暖色系,色彩飽和度應較低,局部配以明度高的橙色系或黃色系的醫療家具或藝術裝飾品來營造空間氛圍。這些豐富的色彩對比能夠對兒童的身體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對患兒的治療和康復有著積極、重要的意義。兒童活動區域的色彩設計應具有互動性,在綜合性醫院的兒童就醫環境中,兒童活動區域始終未得到足夠的關注。因此在這一空間中色彩設計要有意識地追求“趣味性”,充分利用色彩的節奏感引起兒童的注意力。在空間色彩的處理上采用明度和純度高的色彩來進行搭配裝飾,從而調動兒童參與的積極性,使整個就醫過程更加輕松、愉快。如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兒童醫院,兒童活動區在設計上使用大空間,明麗的色彩和豐富的玩具讓孩子們玩耍。墻面上使用鮮艷的色彩,并且設置了一面繪畫墻供孩子們自己涂鴉,以此來緩解孩子在就醫過程中的不安情緒。

3.2.2心腦血管科病房的色彩設計

心腦血管科患者在年齡上多為中老年人,因此在病房空間的設計上應趨向家庭化病房發展,使住院的老年患者有家的感覺。在色彩的設計上應注意到患者的年齡結構,室內的主體色彩運用多為中老年人喜愛的顏色進行裝飾環境,要避免使用大面積的深色,防止有沉悶的感覺,病房四壁也盡量避免使用白色為老年患者帶來的視覺刺激。墻壁可涂刷成偏暖的米黃色、淺橘黃色或藕荷色等素雅的顏色,溫馨的中性淺色調和暖色調有利于病人保持寧靜的心情療養。如荷蘭Orbis綜合性醫院,病房在這里不僅是一個單人房間,而且必須營造出病人走下病床的環境,讓其忘記置身于病房的環境中,在這一空間設計上模仿了家庭空間的環境氛圍,在裝飾上采用家庭氛圍的設計,色彩運用天然的木質材質,淡雅素凈,為老年患者營造一個親切溫馨的就醫環境。

3.2.3腫瘤科病房的色彩設計

腫瘤科病房在色彩設計上首先應利用色彩的表現來平緩腫瘤患者恐懼不安的心理,采用能反映當地地域文化特點的色彩。在腫瘤病房的設計中宜采用淺色系的色調,以在色彩、家具及其他細部處理上都應強化親切自然的感覺。一個適宜的色彩環境氛圍能對患者的身體機能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提升患者自身的治愈能力。比如日本的靜岡癌癥中心,室內裝飾以米黃色為基準色調,再結合當地特有的元素“茶”“櫻花”作為點綴裝飾,使得患者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既可欣賞來自大自然的美景,又可進一步放松自己的心情。其次再配以綠色植物,綠色象征著對生命的熱愛,從而啟發患者對生命的渴望,促使患者積極配合醫務人員的治療。

3.2.4婦產科病房的色彩設計

首先,應充分了解在眾多的科別中,只有婦產科病人不是真正患病的人,到醫院生產只是正常的生理過程,所以在病房的選材、選色、燈光設計上盡量家庭化,還應設置愛屋(夫妻同室)、母嬰同室等。所以,美化病房環境,用色彩來消除醫院給產婦帶來的恐懼感是有必要的。在室內色彩設計上,孕婦房間的主色調宜以紫色為主體色。紫色環境能讓孕婦安靜,并且可以松弛神經,對失眠和精神紊亂能夠起一定的調節作用。其次,在婦產科病房中,用花卉、綠色植物及書畫點綴是不可少的。這些色彩的點綴不僅能為孕婦病房帶來明麗的環境氛圍,也能使產婦進入病房高度緊張的心理得到舒緩。每張病床周圍可以用布簾圍擋,布簾的色彩設計可采用淡雅的紫色調或暖色調,為孕婦創造一個溫馨的環境,讓其在一個放松愉悅的心態下迎接小生命的到來。

4醫療建筑色彩設計上的指導運用

4.1地域文化色彩體現

良好的醫療環境可以使患者減輕焦躁情緒,使情緒更加穩定,激發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欲望,有助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產生“治愈環境”的良好效果。同時,能積極留住患者,為醫院打造品牌起到促進作用。在色彩運用上應從地域文化特點出發,根據不同地域的人文、氣候特征等因素,并借鑒地域顏色如當地土壤的顏色、常見植物的顏色或當地特色產品的顏色,作為空間裝飾的基準色調,處理好建筑空間、環境與人的關系。

4.2從使用性質、功能區上加以體現

從醫院的使用性質及其功能上,首先應分析是私密空間還是公共空間;是靜態空間還是動態空間。不同的對象對色彩的需求會有很大的區別。在進行室內色彩設計時,應符合使用者的生理及心理上的需求,不同功能區域的空間色彩裝飾應根據病人的活動性質的不同而略有不同。醫療建筑設計在方案設計階段就應結合色彩來進行考慮,建立完善的色彩設計流程,結合建筑本身與環境的關系單獨制作規范的色彩體系文件,如色彩的計劃文件、圖紙表達和材料樣本等,做到每一區域、每一空間都有具體色彩的搭配表現。

4.3從使用者需求上,科學構建色彩空間

醫院的內部空間各區域的色彩裝飾和色彩標識都應圍繞“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設計,將色彩的表達融入到醫院的管理當中。在整合醫療建筑空間中,室內各個組成部件,如家具、藝術品軟裝、標識標牌、服裝等色彩與各區域空間色彩裝飾要平衡協調。此外,還可以通過綠色植物改善醫療環境,為患者營造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來滿足其精神與生理上雙重需求。良好的治療環境、合理的空間色彩使用能大大提高病人及家屬的幸福指數,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以人為本”的充分體現。

5結語

篇5

就我國目前建筑節能所使用的綠色建材的現狀來看,筆者認為以下幾種綠色建材的使用比較普遍:

(一)鄉土建材

在傳統的麥秸處理模式下,它作為農田廢棄物往往都會被農民在田間地頭做焚燒處理,給當地的大氣環境帶來了極大的污染。現在,麥秸作為一種主要原料可以被制作成綠色建材,經過切割、錘碎、分級、拌膠、鋪裝成型、加壓、砂光等一系列的加工環節,再配以少量的生態膠粘劑,就能夠被制成麥秸板。

麥秸板具有質量輕、堅固耐用、防蛀、抗水、無毒、取材便利等優質特點,能夠廣泛運用于家俱、建筑裝修、建筑物的隔墻、吊頂及復合地板等的制作過程中,是建筑用木材和輕質墻板的理想替代材料,也是我國目前廣泛使用的一種新型的綠色建材。

稻草砌塊,簡稱(俗稱)草磚,是采用稻桿經過機械整理沖壓擠擊后用麻繩或者鐵絲打包而成大捆狀的一種新型墻體材料。在國內,草磚外形尺寸多為高360mm、寬490mm、長300~1000mm的方捆,密度112kg/m3~134kg/m3,含水率小于15%。就我國目前鄉土建材的使用現狀來看,只在我國的內蒙古、黑龍江、遼寧、吉林等地冬季非常寒冷的地區農村進行少量的應用。

(二)木塑復合材料

木塑材料就是將鋸末、農作物秸稈、果樹外皮等作為主要原材料,經過一系列的生產工藝技術加工而形成的一種能夠逆性循環使用的基礎性綠色建材。木塑復合材料所具備的首要品質就在于它能夠充分發揮保護生態環境以及推進廢棄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特征。這一材料的研發與使用目前也是全球范圍內關于綠色建材研發領域的重點關注對象。

(三)生態砂基透水磚

生態砂基透水磚是以沙漠地區的風積沙為基本原材料加工制成的。這一類型的建材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綠色優勢:首先,由于該類建材的原料直接可用,不會進行深層次的資源消耗,所以在原料收集環節不會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其次,生態砂基透水磚的制作工藝技術十分簡單,沒有煅燒環節,能夠有效降低能源耗用,在整個產品制作過程中不會產生污染;第三,生態砂基透水磚的表面紋理細致密集,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而且具有優良的透水性能,能夠有效實現過濾、凈化的性能;第四,生態砂基透水磚經過檢驗,其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能夠實現材料的不斷循環再利用;最后,生態砂基透水磚具有良好的保濕功能,能夠有效涵養水分,實現自動調節建筑物內部空氣溫度與濕度的功用。

(四)廢棄陶瓷透水磚

利用廢棄陶瓷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透水磚,能夠有效降低工業廢棄物對生態環境帶來的污染。廢棄陶瓷透水磚具有極強的透水性,能夠使自然降水快速下滲,有效的實現了地下水資源的及時補充。除此之外,廢棄陶瓷透水磚還具備極強的透氣透水性,能夠起到自動調節地表溫度與適度的作用,有效降低“熱島效應”的產生,有助于城市生態環境的進一步平衡發展。

二、我國建筑節能綠色建材使用的未來趨勢

筆者結合我國建筑節能目前所使用的綠色建材現狀以及國外相關領域的研究發展情況,認為我國建筑節能綠色建材的未來使用趨勢應當注重發展以下幾個方面,以期能夠對我國當前建筑節能綠色建材的使用和發展提供一點可借鑒之處:

(一)資源節約型綠色建材

建筑用材料的生產往往導致礦產資源的開發與耗用,有的地區由于礦產資源的過度開發與使用,已經使當地的生態環境以及生物多樣性收到了極為惡劣的負面影響。資源節約型綠色建材的使用就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它不僅能夠通過實施節省資源,盡量減少對現有能源、資源的使用來實現,而且還可以通過用原材料替代的途徑來實現。原材料替代指的是綠色建材的原材料可以使用多種工業廢棄物、工業廢渣以及城市生活固體垃圾等來替代,經過一定的生產工藝流程使其具備達到標準的使用性能。

(二)能源節約型綠色建材

節能型綠色建材指的是不僅可以使材料制作技術工藝本身得到優化,使材料制作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得到有效降低,而且還能夠保證該類能源節約型綠色建材在日后的使用過程中能夠有效的降低建筑項目的能耗。降低建筑項目的使用能耗包括降低運輸能耗,也就是要盡可能的使用當地的綠色建材,除此之外,還應當要采用有助于建筑物使用過程中的能耗降低手段與途徑,比如,可以采用保溫隔熱型墻材或節能玻璃等。

(三)環境友好型綠色建材

環境友好型綠色建材指的是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在建材的生產過程中沒有“三廢”排放或者廢棄物可以被其他產業消化,在該類建材的使用過程中對人類的身體健康以及生態環境不會產生任何毒害,在該類材料的使用壽命周期結束之后還可以被重復使用等。

篇6

綠色建筑材料相比于傳統建筑材料應當具備以下的接幾個特征:第一,在生產過程中應當以高新技術作為依托,最大限度的減少天然資源和能源的使用,最大程度地利用尾礦、廢液、廢渣等廢棄物;將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和廢料量降至最低;禁止使用甲醛、芳香族碳氫化合物、鹵化物等,并且材料成品中不能含有鋁、汞、鉻及其化合等等有害物質。第二,在使用過程中最大程度滿足人們在居住時對安全、健康、環保、衛生、美觀等需求,同時具有防火、調濕、除臭、調溫等功能,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第三,對已經完成使用壽命的材料能夠循環再生使用,或者可以轉化成為對環境無明顯影響的物質。因此,綠色建筑材料的本質就是減少對能源、資源的消耗,降低對生態環境的污染,能夠進行重復循環再生使用。

二、綠色建筑材料對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發展的必要性

1、建筑材料發展趨勢的影響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綠色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強調了健康、環保的必要性,著力研究利用少量自然資源、降低環境污染的良性建筑材料,為保證人與資源環境和諧發展做后盾。因此,人們在建設城市文化時應當不斷思考和反思使用建筑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從而使建筑材料在生產過程、使用過程和再生過程中造成的環境負荷與材料性能相協調。研究和使用綠色建筑材料是為了使人們在生存發展中減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符合,致力創造綠色建筑文化,進而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精神。

2、經濟、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二十一世紀的人類面臨著資源、人口、土地。環境等各個方面的壓力,為了協調保護環境與利用資源之間的關系,人類需要良性建筑物創造綠色建筑文化。因此,研究和使用綠色建筑材料和設計建造人們事宜生活的生態環境受到了強烈的關注和重視。結合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以及我國居民的需求來看,利用高新提高建筑材料的性價比,促進建筑材料產品的更新換代,研究和使用綠色建筑材料能夠滿足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3、滿足建筑材料與環境的適應性需要

我國的建筑工業發展自改革開放以后一直持續了資源消耗高、成本投入高、能源消耗高、污染指數高的“四高”路線,傳統建筑材料對使用性能的極度追求和建筑材料與環境適應性的嚴重忽視是導致我國工業發展還嚴重依賴于水泥、玻璃、陶瓷、塑料等材料。由于我國的傳統建筑材料一般都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主要針對特別的場合進行研究開發,使得建筑材料具備多樣性,因此無法對建筑材料回收和再利用,長期使用傳統建筑材料使得環境協調性較差,并且不能以少數綠色建筑材料取代大量傳統建筑材料。因此,在今后的建筑設計、建筑材料設計和生產過程中應當更加注重生態環境問題,必須著重保護生態環境平衡,減輕使用傳統建筑材料給生態環境帶來的負荷,協調建筑材料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三、綠色建筑材料在綠色建筑文化中的應用及重要作用

我國雖然資源占有總量位居世界前茅,但是資源人均占相對較為貧乏,因此,對節能環保的綠色建筑材料的需求相對較高。目前,我國已經在綠色環保節能建筑材料中取得了不菲成績。

1、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

(1)新型墻體材料

墻體材料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以建材綠色化為主導,合理利用有限的資源,將保護土地和環境相結合,通過限制粘土磚、優化墻體材料,使其有利于生態平衡。技能符合國家的政策要求,又能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堅持因地制宜、綜合利廢的原則,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綜合利用工農業廢渣等生產墻體材料。

(2)保溫隔熱材料

我國大部分地區采用的保溫節能墻體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小墻體的傳熱活動,外墻的傳熱活動比例較大,墻體保溫根據保溫層的不同位置進行劃分為外墻外保溫、外墻內保溫、中空夾心復合墻體保溫。目前,我國的外墻保溫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成為了節能建筑材料中的重點。

2、綠色建筑材料對建筑發展有主導作用

綠色建筑材料是建筑安全、健康的基礎,采取先進的生產技術,減少天然資源和能源的使用,增加對工農業、城市固態廢棄物加工生產的無污染、無毒害、無放射性、可回收循環使用、有利于保護人體健康和環境的健康材料是保障綠色建筑文化的基礎。隨著政府部門對綠色建筑材料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大,綠色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各級政府為了響應社會對綠色建筑產品需求的呼聲,制定了相應的建筑環境安全建設的發展規劃,以此滿足人們對綠色建筑文化的需要。

四、結束語

篇7

1.1特征

綠色建筑材料具備如下幾個方面的特征:第一,主要使用天然資源進行生產,如尾礦、廢渣、垃圾、廢液等廢棄物。第二,在制造工藝和生產技術方面,更加注重對環境的保護,降低了材料生產過程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不使用對人體或者環境有害的化合物,綠色建筑材料的配置,不使用甲醛、鹵化物溶劑或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并且不含有汞及其化合物。第三,綠色建筑材料對于人體健康有益,可以提升建筑物的居住品質。第四,綠色建筑材料能夠實現循環利用,降低對環境的固體廢棄物污染。

1.2分類

從綠色建筑材料的實用功效方面來看,一般可分為以下幾類:

1.2.1空氣凈化建材

使用這類建筑材料,可以實現對環境的長期凈化。具體來說,通過使用將玻璃、陶瓷等載體,在其中加入Ti02光催化劑,然后通過紫外線光照,就可以使空氣中水分和氧氣轉化為活性氧自由基,而這些游離的自由基能使VOC、S02、NO等污染氣體轉為無害氣體,從而就實現了對空氣的凈化。

1.2.2保健抗菌建材

這類建筑材料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類:第一,金屬氧化物。這種材料有較強的抗菌能力,其抗菌效果依次為:Ago、CuO、ZnO、CaO、MgO。第二,含金屬離子的、以硅酸鹽為載體的抗菌劑(第一代)。第三,光催化抗菌凈化材料(第二代)光催化抗菌凈化都是利用光照射下產生的活性氧。因此,這類產品在環保方面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第四,稀土激活保健抗菌材料。這種新型抗菌材料,其抗菌效果要比上述幾類強。

1.2.3多功能的綠色建材

多功能的綠色建材指的是,建筑材料在發揮其建筑物構成載體的同時,還能兼具其他對居住環境有益的功能。舉例來說,第一,日本東陶公司研發出的一種新型瓷磚,可以抑制雜菌的產生和防止霉變。第二,綠色建筑材料可以調節室內溫度,有的壁磚可以發揮調節室內溫度的效果。

2環保節能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

2.1綠色建材在國內的應用

從總體上看,我國對綠色建筑材料的研究和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同一些發展國家相比,我國目前還是以傳統建筑材料為主。不過近幾年,綠色建筑材料已經收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人們對綠色節能低碳建筑有了比較深的認識。國家也在大力支持研制新型節能環保材料,鼓勵建筑行業發展綠色節能建筑。

2.2應用價值體現

綠色建筑有著非常好的使用價值,例如,在建筑物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綠色建筑材料,可以提高房屋居住的舒適度,使得其冬天室內溫暖,而夏季則涼爽。根據相關的數據統計顯示,綠色節能建筑物,同傳統材料的建筑物相比,可以減少三成的電力消耗。并且這些綠色建筑材料,對人體有益,不危害環境,使用的資源大多來源于自然物,對資源造成的壓力很小。

2.3綠色建材的應用現狀

2.3.1用于墻體及圍護結構的環保節能型建材

在綠色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目前比較常見的就是墻體材料和一些維護機構板材。通過在主體建筑物加裝這種建筑材料,可以降低建筑物的整體質量,并且起到良好的隔熱保溫作用,有利于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

2.3.2用于屋頂、地板及門窗的環保節能型建材

在建筑物的屋頂、地板以及門窗安裝方面,可以使用合適的綠色節能建筑材料,對于提高建筑物的整體環保性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一些新型的綠色節能建筑材料,安裝在屋頂或者門窗上,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物的居住品質。

3綠色建筑材料發展瓶頸與趨勢

3.1發展的瓶頸

建材市場綠色建筑材料發展的三大瓶頸:政策、成本、認知度。一是國家沒有多少政策出臺,僅僅是倡導。就像世博會所使用的綠色建筑,用完就拆了。這也涉及到第二點,也就是成本。造價會讓開發商難以承受。大規模生產或許能使成本降低,但在技術上尚未實現。第三是消費者的認知度。建材市場綠色建材都將會是一個很大的趨勢。建材市場綠色建材廠商的不規范生產也是影響其普及的一大原因。

3.2發展趨勢

綠色建筑材料是一種新型的建筑材料,對于改善傳統建筑材料帶來的環境污染和資源壓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人作用。可以說,未來綠色節能環保性建筑材料,其發展趨勢會逐漸清晰,應用范圍也會不斷擴大。

4結束語

篇8

CreatureofColorandConstructionEnvironment

[Summary]Colorplaysanimportantroleinenvironmentart.Itisthekeyvisualelementwhichbelongstoenvironmentart.Inordertomastertheuseofcolors,wefirstshouldrealizetheimportanceofcolorsandhavetheknowledgeoftherelationsoftheconfigurationofcolors,therelationsoffigureandqualityofcolorandsculpt.Andalsoweshouldthinkofthecombinationofcolorsandlights,thecombinationofdifferentcolors,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Ifwewanttoattachimportancetothecreatureofconstructionenvironment,wealsoshouldrefertotheexactlocation,thefunction,thenationaltradition,andtheculturalandhistoricalelementsoftheconstruction.

建筑環境藝術設計的目的是要創造具有某種思想情感的環境氛圍,使它能動地陶冶人們的情操,或激起情感上的波瀾,進而讓人們情理至深地得到教益或愉悅身心,歷史上都有許多經典的建筑環境藝術,威武壯麗的宮殿建筑環境、肅穆幽深的陵墓建筑環境,寧靜深遂的古剎寺院建筑環境,高雅清秀的園林建筑環境,雄偉莊重的紀念性建筑環境,慘烈悲壯的烈士陵園環境,它們的創造都充分運用了形光色聲各種感覺手段來為主題服務,其色彩的運用更是匠心獨具。色彩在環境藝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色彩是環境中重要的視覺元素,它和形、光等視覺元素一起傳達建筑環境的信息及語言。它依附于其他元素而存在,又和其他元素緊密相連。色彩相對于其它視覺元素,更加直觀和鮮明并且富有情感。

建筑環境創造過程中怎樣科學化、藝術化地運用色彩,首先必須明確色彩的特性及幾種主要的用色關系:色彩的對比關系及誘目性,建筑色彩與造型關系,環境色彩中各種色相的組合(配置)關系等。

一、建筑色彩的對比關系及誘目性

色彩在環境中,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方面是因為它附載在某些具體的物體上,通過這些物體形態表現出來。另一方面它在環境中處于背景色、相鄰色等非常復雜的情況,色彩視覺效果常常取決于環境中綜合色彩、形態和材料,以及色彩與光、色彩與色彩之間的相互關系,要使色彩讓處在這個環境中的人感受到它的存在和魅力。

1.色彩的對比同化:在環境色彩中兩種色彩互相影響,強調顯示差別的現象,稱做色彩對比。當同時觀看相鄰或接近的兩種色彩時所發生的色彩對比,稱做同時對比。如果建筑物內部或外部的色彩屬性有所變化時,還會產生屬性之間的對比。如果色相和彩度相同時,有明度對比;如果色相和明度相同時,有彩度對比;如果明度和彩度相同時,有色相對比。兩種色彩的之間必定存在差別,同時也必定產生相互影響。比如在黑底上的灰色看起來要比白底上的灰色更明亮。又如,在兩張灰色的底圖上分別畫上密集的黑線和白線。黑線部分的灰色底圖顯得深,而白線部分的灰色底圖則顯得淺。

2.色彩的誘目性:色彩的誘目性實質上是目的色彩和背景色彩的關系,誘目性是區別于其他視覺元素的重要特性。環境色彩能夠引人注意,就是因為色彩本身的誘目性,它使物體具有強烈的可識別性。“誘目性”又稱為“注目性”,它是指眼睛沒有想看卻不自覺的注意到某個物體。在環境色彩中,某個具體的物體或形態,有的從遠處就容易看到,有的則不容易看到。前一種情況就是利用了色彩誘目性而引起的視覺效果。

建筑色彩的誘目性主要受到色彩的色相的影響。根據五種色光進行誘目性實驗的結果,誘目性的排列次序是:紅色>藍色>黃色>綠色>白色。可以對于物體色彩來說,紅色的誘目性要優于黃紅色或黃色。因此交通標志用紅燈就是利用了紅色具有最強的誘目性,它比起其他的顏色來對交通有更大的安全性。黃色的誘目性也極強,常常代表著安全性和警惕性,設計師在室內設計中采用紅色柱子,樓梯間、走廊的紅色地毯以紅色來創造醒目的效果。在景觀色彩設計中也宜適當的采用些鮮艷的色彩,例如彩色的霓紅燈光,利用誘色性作些色彩奪目的小品點綴,能吸引游人目光。

建筑色彩是否誘目,主要取決于它本身和它的背景色彩的關系。背景色不同,誘目性的色相也不同,根據主要色相的高彩度進行實驗的結果:在黑色和中灰色的背景下,色彩的誘目性的次序是:黃色>黃紅色>紅色。在白色的背景下,誘目性的次序是::紅色>黃紅色>黃色。此外,冷色體系的色彩的明度對比是有效的,比較容易看到。但是色彩的明度對比大,并不代表誘目性一定強。另外,在設計中還要特別注意的一個特點——色彩在環境中是個動態的調和過程,色彩的誘目性不僅僅是單獨色彩的鮮艷奪目,而且必須多考慮它和其他要素及背景的色彩的關系。在建筑中,人們將紅色運用在住宅上,無論在平曠的綠地或是在茂密的樹林里,都能耀眼誘目。由于紅色和綠色的補色對比效果明顯“萬綠從中的一點紅”,給人有一種良好的視覺興奮感,同時也使得建筑本身具有一定的可識別性。

色彩本身并無美丑之分,色彩的魅力在于色彩與色彩之間關系的協調。發揮色彩優于其他視覺元素的特征,與環境氛圍,建筑空間,形態構成緊密的結合起來才能創造出高水平的環境藝術。二十世紀開始被稱為是進入“色彩的時代”,色彩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運用。“色彩作為當代人的全部生命感知本質的一個最普遍的存在,幾乎影響到人類生命過程中的時間和空間”。

二、建筑色彩與造型的關系

造型與色彩是人類視覺藝術活動中兩大構成要素,如何創造色彩與造型的極致表現是古今中外從事藝術工作者的標竿,在建筑環境工程中,人們關心形態造型比關心色彩更多,常常容易忽視色彩在空間造型上的特殊作用,常常認為色彩是依附于形體存在的次要因素,甚至誤認為色彩只是一種裝飾性的附加要素罷了。

色彩與造型兩者之間有著相互依存的關系,如果說造型是物體的軀體,色彩則是物體的衣表,二者統一整合就能充分表達該物體所具備的意義。建筑作為審美信息載體的視覺語言,通過實體的物質表現,以視覺符號組合的方式呈現視覺的價值。在建筑的造型語言表現中,色彩成為物體形態的表達工具及情感象征的要素,以其獨特的功能且完善地配合,讓人們便捷對建筑審美的分辨與情感的認知。

1.色彩與材質關系:物體造型構成的要素中與色彩息息相關的,主要是材質及加工程度和色彩的面積,色彩與材料本性、加工程度,對用色及其效果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色彩是材料的天然屬性之一,各種材料都有它的自然本色與自然環境有很強的親和力。隨著科技進步,材料科學的發展,用于設計中的材料日益增多,其中包括新發現的天然材料和新創造的人工材料。因此作為建筑審美情感表達的色彩,也更加絢麗多彩。而各種材料的質地、質感更加豐富了色彩的表現力。

材料的質地是它的表面的粗糙或光滑的程度。有的材料表面質地有增強色彩的效果,反之,則有減弱色彩的效果。如紋理明顯的暗色木材就可以強調其本身的色彩。有花紋的材料的表面適用刺激強烈的色彩,反之,適用刺激薄弱的色彩。有光澤的材料表面能強調其色彩的表現效果,凹凸起伏的質地則抑制色彩的表現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粗糙材料的反射率比較低,所以在粗糙表面的材料上的色彩看起來要比在光澤材料上的色彩濃重一點。反過來色彩對改變材料的視覺效果也有一定作用。由于色彩具有冷暖,遠近,軟硬,輕重的特點,將適當的色彩運用在某種材料上,可以相對的改變材料給人的感受。比如景觀環境中的樹樁造型的水泥墩,用暖黃棕色的涂料能將冰冷的水泥墩刷成很舒服的樹樁色彩。運用色彩對比的鋪地塊體裝飾地面,可以增加景觀的美化效果,創造人們行走的樂趣,還可以成為環境中有效的視覺導向。

2.色彩的面積效應:客觀的物像無論點、線、面、體一旦在視網膜上成像,都占有面積,沒有面積就不能成像,沒有面積就不會有形體感,所以視面積是色彩存在的不可缺少的因素。視面積的大小對研究色彩心理的影響有較大的關系。視面積大,心理作用強;視面積小,心理作用弱。人對色彩的感覺及情感反應因面積不同而不同,而且差別是明顯的。如:一平方厘米的大紅,會使人覺得鮮艷可愛;一平方厘米的大紅,則會使人感到興奮激動難以安靜;而當一百平方厘米的大紅包圍我們時,則會覺得過分刺激、煩躁得難以忍受及過分疲倦、令人不得休息,甚至會歇斯底里。

建筑環境工程中的室外環境,色彩的使用一般都是大面積的,面積對色彩的效果影響極大,色塊越大,色感越強烈。一般情況下在小塊色板上看來很清淡的色彩,一旦涂到墻面上可能會使人覺得鮮明和濃重,在建筑上使用顏色,除小面積以濃重鮮明的顏色作點綴外,一般應降低彩度,否則難以獲得預期的視覺效果。

三、環境色彩的配置關系

色彩本身沒有絕對的美或不美,應該說只有不美的色彩組織,而沒有不美的顏色。它的美是在色之間的相互組合的關系中所體現,我們研究色彩就是揭示它的“關系”,強調它的“組織”作用,色彩配置關系中經常使用的主要有同類色相、對比色相、鄰近色相、有彩色系和無彩色系等幾種配置關系。當色彩配合的形式與人心理形式相吻合時,人就會感到和諧愉悅。

1.同類色相的配置:同類色相是指色距很近的色相,同類色相的配置既有色相上的同一基調,又有色調冷暖、明暗、濃淡的細微變化。是一種“大同”中有“小異”的同類色調和方式。它具有平和、大方、簡潔、清爽、完整靜寂的性格。最能使環境色彩取得整體協調和完美統一,常用于莊重而高雅的空間,它也可以使那些形態雜亂、陳設繁雜的空間得以整頓。

2.對比色相的配置:對比是兩種以上不同個性的色彩的對抗程度,對比色雙方不包括對方的色素,形成強烈、鮮明、活躍的環境性格,是一種富有表現力和運用感充滿力感的色彩配置,在空間環境里要特別注意色塊的“面積效應”,慎用大面積的對比色塊和同等面積的色塊對比,以造成色感紊亂。

3.鄰近色相的配置:鄰近色相的色距,介乎同類色相的短色距和對比色相的長色距之間。鄰近色的組合,既保持色調鄰近的親近性,又顯現色距拉開的差異性。鄰近配置的色域較廣,色彩的幅度較大,可以收納的色相較寬,它在環境空間中具有靈活的適應性和寬泛的包容性。

4.有彩色系和無彩色系的配置:有彩色系的各種色調與無彩色系的黑、白、灰都很容易取得和諧的視覺效果,無彩色系顯得平靜、素雅。有彩色系與無彩色系的配置既可避免無彩的過分沉寂,也可避免重色的過分喧鬧,在環境藝術中不論是建筑單體還是內部空間環境,都運用的非常廣泛。

建筑環境色彩造型設計,所遵循的色彩配置結構原理,必須綜合考慮建筑所處的具置、面積、環境要求、功能目的、地方民族傳統、服務對象等因素,根據建筑所傳達的不同的信息與意義作整體規劃,應用色彩的特性來為建筑所傳達意義服務。

四、色彩對建筑環境的創造

色彩可建立在建筑形體之上以傳達人們認知情感,色彩對視覺效果影響是十分強烈的,它往往給人非常鮮明而直觀的視覺印象,同時它是建筑造型中最直接有效的表達手段,它使建筑造型的表達具有廣泛性和靈活性。

在建筑的活動中,往往會受到功能、造價、技術以及設計規范等多方面條件的約束,不能隨心所欲地進行創造,以致建筑往往難以擺脫平庸和單調,而色彩的使用則為建筑提供了創造富有獨特魅力的建筑環境的可能性,為建筑增添了難以言表的生機和活力,使我們的建筑造型大大的豐富起來。

1.對空間層次關系的再創造:運用色彩遠近感的差異可以對已有空間層次加以強調,可利用適當的色彩組合來調節建筑造型的空間效果,并對建筑的空間層次加以區分,增加空間造型的主次關系,建立有組織的空間秩序感。

2.對空間比例關系的再創造:建筑的尺度和比例一般受地段的條件及建筑面積的制約,建筑立面上各種構件的尺度和比例也是由各種具體條件所限定,建筑師應該滿足這些要求,但適用的尺度與比例常常會和建筑造型的審美意愿發生矛盾。通常可以運用色彩造型的方法調整建筑形體和界面比例。對建筑中同一性質的表面施以不同的色彩可以使尺度由大劃小,造成適宜的、或較小的尺度,給人以親切、精美之感。反之,也可使若干個零亂狹小的空間立面用統一的色彩組織起來,以達到對空間比例的重新劃分與組合。

3.材質的表現超本質的創造:建筑是各種材質的集合表現,材質是反映建筑造型界面的基本特征,色彩的表現可以對雜亂的肌理得到整頓而變得統一協調,也可以使得過于平淡單調的材質變得豐富多彩,超過材料本色的表現力。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不卡高清更新区 | 亚洲视频之中文字幕 | 在线看片国产的免费 | 中文字幕高清看片欧美灰色 | 尤物tv国产精品看片在线 | 伊人小蛇婷婷色香综合缴缴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