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2:17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園林樹木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1苗木的質量和規格良莠不齊
一些施工單位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在選擇苗木上經常以次充好。為了應對因管理不善出現的苗木枯死現象,綠化公司會去山野中移植大規格油松等。但是,這類樹木由于側根須不發達,在用于園林工程后存活率依然不高。
2苗木沒有合理有序地進行栽植
綠化公司在進行苗木栽植時,對于它們的生長特點和生長習性缺乏周密的考慮,很多時候會將萌芽較早的苗木栽植在萌芽較遲前面,常綠樹栽植在落葉樹后面。這就很可能造成苗木成活率偏低的現象,從而增加施工的成本。
3缺少必要的管理措施
一些施工單位為了減少施工工期和投入工程的勞動力,并未對土壤采取相對應的措施,將樹木直接栽植在上面,從而使得苗木在栽植后不能正常生長,成活率不高,還給后期的園林養護工作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二.園林工程中樹木栽植技巧
(1)樹木栽植前
樹冠必須經過不同程度的修剪,以減少樹體水分的散發,保址樹勢、平衡以利苗小成活,修剪量依不同樹種及景觀要求有所不同。
(2)落葉喬木
特別是長勢較強、容易抽出新枝的樹,如楊、柳、槐等,可進行強修剪,樹冠可減少至1/2以上,這樣既可減輕根系負擔,維持樹體的水分平衡,也可減弱樹冠招風、體搖,增強苗木栽植后的穩定性。具有明顯豐干的高大落葉喬木,應保持原有樹形,適當疏枝,保留的主側枝應在健壯芽上短截。常綠針葉樹,不宜多修剪,只剪除病蟲枝、枯死枝、生長衰弱枝、過密的輪生枝和下垂枝。用作行道樹的喬木,定干高度宜大于3m,第一分枝點以下枝條應全部剪除,其上枝條酌情疏剪或短截,并應保持樹冠原型。珍貴樹種的樹冠,宜盡量保留少剪。
(3)在種植季節種植樹木時應該采取的措施
苗木必須提前采取疏枝、環狀斷根或在適宜季節起苗用容器假植等處理。苗木應進行強修剪,剪除部分樹枝,保留的側枝也應短截,僅保留原樹冠的三分之一,修剪時剪口應平而光滑,并及時涂抹防腐劑,以防水分蒸發、剪口凍傷及病蟲危害。
(4)栽植時將混好肥料的表土
取其一半填入坑中,培成丘狀。裸根樹木放人坑內時務必使根系均勻分布在坑底的土丘上,校正位置,使根頸部高于地面5~10cm左右,珍貴樹種或根系欠完整樹木應采取根系噴布生根激素等措施。然后將另外一半摻肥表土分層填入坑內,每填一層土都要踏實,并同時將樹體稍稍上下提動,使根系與土壤密切接觸。最后將新土填入植穴,直至填土略高于地表面。帶土樹木必須踏實穴底土層,而后置人種植穴,填土踏實。
(5)對栽植的樹木進行灌水
這也是提高樹木成活率的重要方法,特別在春旱少雨、蒸發量大的北方地區尤需注意。樹木栽植后應在略大于種植穴直徑的周圍,筑成高10~15cm的灌水土堰,堰應筑實不得漏水。坡地可采用魚鱗穴式種植。新植樹木應在當日澆透第一遍水,以后應根據當地情況及時補水。粘性土壤,宜適量澆水,根系不發達樹種,澆水量宜較多;肉質根系樹種,澆水量宜少。秋季種植的樹木,澆足水后可封穴越冬。澆水時應防止因水流過急沖根系或沖毀圍堰,造成跑漏水。澆水后出現土壤沉陷,致使樹木傾斜時,應及時扶正、培土。澆水滲下后,應及時用圍堰土封樹穴,注意不得損傷根系。
(6)樹木栽植后
因土壤松軟沉降,樹體極易發生傾斜倒伏現象,一經發現,需立即扶正。扶樹時,可先將樹體根部背斜一側的土挖開,再將樹體扶正,將土踏實。特別對帶土球樹體,切不可強推猛拉,來回晃動,以致土球松裂,影響樹體成活。樹木栽植后,因灌水根際土壤下沉出現坑洼不平現象時,應及時平整,以使根部受水受肥一致。新植區,在平整樹盤的同時,應結合垅道園路的整理,使其整齊劃一、美觀清潔。
三.結語
1.1樹苗的選擇在樹苗選擇前要充分認識樹木的習性,對樹苗的生存環境進行充分的了解。不同的環境需要栽種不同的樹林,而不同的樹木對環境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根系能力強的柳樹、榆樹、合歡、楊樹、槐樹等,由于其生命力比較強大,根系發達,栽種過程中如果沒有什么意外,成活的幾率非常高。有的樹苗移植成活率低,在移植工程中,其根系必須要附帶土球。因此,想要保證樹苗移植后的成活率,就必須對樹苗的生存環境和需求進行充分的了解,并采取相應的移栽技術。同時,樹苗的質量也會影響其存活率。在園林的建設過程中,相關人員應該根據地理環境對樹苗進行選擇,一般情況下,對樹苗的選擇有以下幾點要求:選擇生長茂盛的樹苗進行栽種;觀察樹苗的根系生長狀態,選擇根系發達,擁有大量須根和側根的樹苗;觀察樹苗的頂部發展狀況,選擇枝繁葉茂、粗壯的樹苗進行移植。
1.2地形的選擇不同的植物所需要的生存環境不同,所以,要對樹苗的生產環境進行分析,確定最適合樹苗生存環境的地形進行樹苗移植。一般情況下,在確定樹苗的移植地點之后,需要對移植點的垃圾進行清理,根據樹苗移植工程中根須的范圍來決定挖坑的大小。一般情況下,挖坑要比將移植的樹苗根須寬40cm,根深20cm??拥膬灹寂c否對栽培質量有著很大的決定作用,所以,在挖坑時要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進行挖掘,同時將坑邊整勻,方便樹苗入土后的填土工作。
2起苗和運輸
在樹苗的運輸工程中,需要檢測樹苗是否需要帶土,如需帶土,要檢查土塊的大小是否符合相關要求。一般情況下,喬木的移植過程中對土球的直徑要求是其支干的8倍,灌木類所帶土球是其直徑的1/3。在起苗過程中,要在其干徑粗10倍以外的區域進行挖土,以免損壞根系。在運輸前,對樹根進行打包,需要用草繩進行捆綁,每條繩之間的距離大概是2.5cm,要求綁牢。裝車時要根據樹苗大小裝車,大型樹苗需要用吊車,小型樹苗人工裝。
3樹苗的栽培
3.1根據當地的環境、氣候,選擇合適的樹木進行栽種園林的栽培不同于植樹造林,采取樹木和植被相結合的方式,更能體現出植物的美感。對于不同種類的樹苗進行種植時,應該根據其對陽光的敏感性進行有規劃的栽種,確保樹苗的生存率。在栽種工程中,一般選取地下水豐富的地點進行栽種,確保樹苗能夠吸收到足夠的水分用來維持生長。一般情況下,園林樹苗的栽培用土,其土壤都具有透氣、松軟等特點。在樹苗的栽種前,要對其生長環境進行分析,確保樹苗的成活率。
3.2栽種方法每種樹苗都有其獨特的栽種方法,所以,采取合適的栽種方法是有必要的。一般情況下,園林栽種的方法有帶土栽種和不帶土栽種。不帶土栽種方法主要用于常綠小苗和落葉樹種。
3.3肥水的管理園林的施肥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情況下是在秋季施磷鉀肥,冬季施用有機肥,春夏施氮肥。在下雨之后施肥有利于樹苗吸收,在傍晚施用葉面肥效果最好。
4樹木栽培后的管理工作
4.1冬季管理通常,人們不注重季節變化帶來的因素。然而冬季氣溫比較低,因此,蟲害帶來的影響最低。但是,冬季氣溫低使樹木容易凍壞,一般情況下,凍壞是發生在秋末春初,在這些時間段,要加強對氣溫的監督,加強樹木管理。冬季最容易被凍壞的部位是樹木的根莖,其最晚的休眠期導致其生長最晚和最早解除冬眠的特性,使根莖沒有良好的抗寒能力。
4.2養護工作園林的養護主要是針對雜草的清理和樹木的修剪。除草是為了給樹木爭奪養分,修剪是為了美化園林。一般情況下,樹苗的修剪只是針對樹根附近的枝條。加強對樹苗生長情況的觀察,發現樹苗生長不良,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整改。
4.3病蟲害的防治在病蟲害的防治中,主要是以預防為主、治理為輔。主要有以下幾點:加強樹苗的日常管理,如松土、除草等;加強植物檢疫工作,對新栽種的樹苗進行嚴格檢查,避免有蟲的樹苗種植;運用化學方法治理蟲害。一旦發現蟲害,應該及時治理,防止蟲病的蔓延。
5結語
關鍵詞:園林;植物;景觀特色
一、樹木的養護
1.樹木的修剪
樹木是依賴在葉片上進行光合作用而獲取能量的.因此對樹木過量的修剪,會削弱整個樹勢。修剪次數愈多.修剪愈重,對造成樹木的傷害也愈重,從而也為大量真菌和細菌提供了侵染通道。因此,應盡可能減少對樹木的修剪。常規修剪樹冠,無論全部剪去分枝或分枝重截,都會發出較修剪前更為旺盛和密集的枝叢。出于減少遮蔭的需要或由于樹木根系受損或其他類似原因必須去掉大部分枝時應進行疏剪。這樣較通常將樹修剪得殘缺不全的方法效果要好.并且省工。修剪方法以在嫩枝或分枝基部剪截為宜,因為這個部位營養供應充分,傷口易于愈合,而且不會留下輪痕。
2.修剪整形
修剪整形是通過人工手段對枝條的保留、疏剪或短截,培養出優美、理想的樹形,具有更好的藝術性和觀賞性,同時還可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使樹木具有更強的生命力。
3.修剪
按苗木的生長與休眠時期,修剪分為生長期修剪和休眠期修剪,前者也叫夏季修剪,后者則稱冬季修剪。夏剪在4~l0月,冬剪則在l0月~翌年4月進行。一般落葉樹種適宜冬剪,傷流嚴重的應早剪或傷流過后再剪;常綠樹種既適宜冬剪也適宜夏剪。修剪的技法有截、疏、傷、變、除蘗等多種,一般休眠期以截、疏為主,而生長期修剪各種技法均可采用。
4.整形
整形結合修剪進行,其形式有自然式整形、人工式整形、自然式與人工混合式整形等。
5.灌水
休眠期灌水在秋冬和早春進行,秋末或冬初灌水可提高樹木越冬能力,并可防止早春干旱;早春灌水有利于新梢和葉片的生長。并有利于開花坐果。生長期灌水有花前灌水、花后灌水和花芽分化期灌水。就不同季節而言,夏季是樹木生長旺盛期,尤其是新植樹木、小苗、灌木的樹根較淺,抗旱能力較差,樹葉蒸發量大,需水多。應勤灌溉。灌水量與樹種、品種、砧木以及不同的土質、氣候條件、植株大小、生長狀況等有關,耐旱樹種灌水量要少些,不耐旱樹種灌水量要多些。灌水溝應開在樹冠投影的垂直線下。不要開得太深以免傷根。溝壁培土要緊實以免傷根及被水沖壞,溝底要平坦。保證灌水均勻。水量足、灌得勻是最基本的要求,若發現漏水現象應及時用土填嚴。再進行補灌。水滲透后及時封溝中耕,通過中耕、封溝可切斷土壤毛細管,防止水分蒸發。夏季可早晚進行灌溉。冬季可于中午前后進行。
二、施肥管理
施肥是通過人工補充養分來提高土壤肥力,可供給樹木生長充分的營養,并改良土壤性質,提高土壤溫度,改善土壤結構,提高透水、通氣和保水性能,有利于樹木根系生長。
同時還為土壤微生物的繁殖與活動創造有利條件,促進肥料分解,使土壤鹽類成為可吸收狀態,有利于樹木生長。
1.根據不同的物候期施入不同種類的肥料
早春和秋末是根系的生長盛期,需要吸收更多的磷素,根系才能強大、伸入土壤深層。抽枝發葉期,細胞分裂迅速,葉量增加,樹體擴大,此時需要從土壤中吸收大量氮肥,建造細胞和組織。
2.根據不同樹種,在不同時期施入不同種類的肥料
早春開花的樹木在休眠期施肥,對花芽萌發、花朵開放有重要作用?;ê笫侵θ~生長盛期,應及時施入以氮為主的肥料,促進枝葉形成;在枝葉生長緩慢、花芽形成期,應施以磷為主的肥料。
三、防止建筑工程傷害樹木
每當建筑工程完工之后,常常發現附近的樹木死亡,這是由于樹木生長的環境受到干擾破壞的結果。采取某些措施可以消除這些傷害,特別是對樹木根區的傷害。
1.水泥和其他鋪裝地表處樹木的養護
水泥、瀝青和其他鋪裝地表,都可能對樹木產生與埋土過深相同的影響。處理辦法是取走不透氣層,并在樹冠范圍內鋪設厚層沙子,使土壤保持通氣、透水。在街道和廣場,采取的辦法是用鋪石或有孔洞和縫隙的石料鋪裝地面,下面墊一層沙子。
2.對樹木根區采取的措施
人行道上往往要在行道樹根區附近鋪設通信、燃氣、電纜和下水道,這些都屬于對樹木危害很大的工程。原則上應在樹木分枝分布范圍以外鋪設管線,但由于施工過程中樹木總會喪失一些根,而且樹木根系范圍的變化幅度也很大。
四、防治病蟲害
在園林植物病蟲害治理時,應全面考慮生態平衡、社會安全、防治效果和經濟效益,放寬防治指標,將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容許為害范圍之內。必須以搞好植物檢疫為前提,養護管理為基礎,積極開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學農藥,協調各種防治方法。
1.把好植物檢疫關
在調入苗木時,實行嚴格的植物檢疫,發現有害生物則要進行除害處理,嚴重者予以銷毀,防止新的病蟲害傳入,以免給園林樹木帶來更大的損失。
2.搞好城市園林植物的種植規劃
在考慮城市綠化美化的基礎上合理配置植物品種,要注重長遠解決病蟲害問題。針對本地區發生嚴重的害蟲種類,減少其喜食植物的種植,多規劃和栽植抗病蟲的或耐性強的植物,減少有害生物的適生寄主。
3.加強養護管理以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蟲的發生和危害在相當程度上與植物的生長勢相關。對生長勢弱的應及時施肥、澆水、松土鋤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蟲能力,并結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蟲枝條。這樣不但可以調節植物養分,還可以減少病蟲來源,通風透光增強樹勢,營造不利于病蟲害越冬、繁衍、為害的環境條件。
五、結語
總之,如何進一步做好園林綠化養護工作,是目前擺在園林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值得大家去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馬建偉.園林植物生產技術[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4.
關鍵詞:園林綠化,原則,種植與設計
1、園林樹木種植原則
園林樹木綠化是園林綠化中有生命的主要題材,它既具有生態上的要求,也有綜合觀賞的特性。園林樹木能以多樣的姿態組成豐富的輪廓線,以不同的色彩構成絢麗多彩的景觀,因而是構成造園藝術構圖的重要內容。論文參考。由于樹木的配置要受立地條件、四周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制約,如何才能以“適用、經濟、美觀”的方針來指導園林樹木的選擇和樹種搭配,是個較為復雜的問題。論文參考。筆者認為要遵循三個原則: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和因材制宜。
1.1因地制宜
根據不同立地條件及各類綠地的性質、功能和景觀要求,力求適地適樹,采用不同的樹木配置構圖形成,組成多樣的園林空間,以滿足觀賞、游憩、防護等多種功能的要求。
1.1.1選擇樹種時要滿足主要功能要求。在選用樹種時,一定要在充分考慮一般功能之外,更出色地滿足其重點功能的要求。在選擇行道樹時,應選擇樹冠龐大、葉密蔭濃、生長迅速、根系發達、抗污染、少病蟲害、且耐修剪、發枝力強、壽命長的樹種。在漯河地區主要有:法桐、國槐、大葉女貞、垂柳、饅頭柳、欒樹、白臘等。在解決遮蔭的同時,也要考慮組織交通的作用。位于市中心的街道綠地,還要考慮到市容清潔的問題。
1.1.2以衛生防護功能為主的林帶,除選擇的樹種之間有差異外,還和林帶的結構有關。例如:防風林帶通常以半通透結構效果最好,而滯塵則以緊密結構最為有效。
1.2因時制宜
園林空間的藝術特點,有別于其它藝術如:建筑藝術、裝飾藝術等。它的形象隨著時間和季節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如:季節的變化可使其呈現不同的季相景色,樹齡的增長可使其改變形態。因此,在設計中既要保持景觀的相對穩定性,又要做到四時有景、各具特色,近期規劃和長遠規劃相結合,制定出長遠的措施和安排;適當間伐,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和樹間關系。園林景觀要有豐富多彩的季相變化,首先要作好園林季相構圖。一般情況,在一個局部景觀或一個景點,突出運用一、兩種園林樹木作為季相特色。同時,樹木配置還要注意結合風景與意境題材的特色和游覽時間等內容。如:風景區的主要游覽,觀賞季節在春季,因此,沿河岸景色布置應以春景為主,多種植垂柳、碧桃、櫻花等樹種,創造出“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的美景。若風景的主題是秋景,則在樹種的選擇上要以銀杏、紅楓、南天竹等觀葉樹為主,形成“碧云天、黃花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的園林景觀;若風景的主題是賞月,夜間不以植物色彩為主而以聞香取勝??傊怀鲋攸c,貴在切題。
1.3因材制宜
根據其生態習性和觀賞特點,全面考慮園林樹木在造景上的觀形、賞色、聞香、聽聲的作用,結合立地條件和綜合功能要求,合理地進行配置。如果選材不當,就會影響園林樹木的生活生長,降低其觀賞效果。在園林中作為主景的樹木要選擇有色、香、姿態等方面的觀賞特色,至少應選擇其中的一種特性。既要具有我國傳統特色,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樹種如:銀杏、合歡、臘梅、荷花、牡丹等,又要兼顧外來引種馴化成功的樹種,防止片面追求名貴,忽視經濟造價。
2、園林樹木的藝術魅力
園林空間的景變、形變和色變三者的變化往往起著相輔相成的作用。
2.1景變
園林景觀要求豐富多彩,而園林樹木也要豐富而多變。但在一個局部園林空間內,其景色必須有主有次,各具特色。因此主要樹種不宜過多,以免景色雜亂。作為主景的樹種必須具有觀賞特色(或色彩美、或形態美、或風韻美),采用叢植、片植、或群植的方式,突出重點。另外還可采用樹種的體形,明暗、色彩等對比以突出主景。為取得全園樹木配置的統一效果,通常選用一種優勢樹種,分布全園,通體聯絡,作為基調樹種。
2.2形變
園林空間樹木配置的形體變化,主要結合地形和喬灌木的不同組合形式,形成虛實、疏密、高低、繁簡、曲折不同的林緣線和林冠線?;旖粯淙旱膶哟螀⒉疃嘧兓?。而同一樹種的樹群,可以利用起伏的地形和異齡樹的組合來改變林冠線的平直。同時,樹叢和樹群的形體組合,必須注意個體美與群體美相結合,發揮個體在群植中的構圖作用。在一個園林空間中,還要注意相鄰兩個空間的視覺關系,要有過渡樹以取得通體聯絡的效果。園林樹木的色彩,在樹木的配置中能取得極明顯的效果。其色彩的變化,一方面是由于樹木本身具有的季相特點引起園林景色的色彩變化,另一方面是采用不同色彩的花木與置構成絢麗多彩的景色。論文參考。因此,筆者在設計中常在暗綠色常綠樹為背景的前方多種開白色、粉紅色、黃色的花木,以創造明快的園林景色。采用不同彩色的花木,如能和不同綠色度的大小喬灌木分層配植或采用混植方式,也能創造出絢麗多彩的園景。筆者認為全園內的色彩,首先是葉色,如果從葉色著手則不論是否開花,都有著良好景觀效果。
3、園林樹木的配置要點
3.1先面后點
樹木配置必須先從整體考慮,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然后再考慮局部穿插細節,做到“大處添景、小處添趣”。
3.2主次分明
在一個景區內,首先要確定植物的主題和主要觀賞區,再布置次要景區。選定主景樹種,再選擇配景樹種。
3.3遠近結合
樹木配置時,不僅要考慮到一個景區的樹木搭配協調,同時,要與原有樹木有機組合好,還要與相鄰空間或遠處的樹木和背景及其它景物相呼應,以取得園林空間藝術構圖的完整性。此外,還應注意慢生樹與速生樹的搭配、協調,作到遠近結合。
3.4高低組合
在一個園林空間或一個樹叢、樹群中,喬木是骨干。因此,在植物配置時,先要確定喬木的樹種、數量和分布位置,再由高到低,分層配植灌木和藤本地被植物和花草,這樣才能形成完美的主體輪廊線。
3.5疏密合宜
樹木種植的密度是否合適直接影響綠化功能的發揮。從長遠考慮應根據成年樹樹冠的大小來決定栽植距離。為取得近期內綠化效果,種植距離可近些,待樹齡增大,密度大時可適當間伐。一般來說,在設計中常采用快、慢樹相結合的配置方法。同時,樹木配置應注意疏密相間、虛實結合,創造出自然、多變的景色。
關鍵詞:園林綠化,養護,技術
一、綠化養護的技術措施
在栽培學中,常言道“種三管七”,綠化中種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單位在園林綠化時,往往規劃設計高標準,施工養護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長。在綠化養護管理上,要了解種植類型和各種品種的特特征與特性,關鍵抓好肥、水、病、蟲、剪五個方面的養護管理工作。
草地養護原則是:均勻一致,純凈無雜,四季常綠。據資料介紹在一般管理水平情況下綠化草地(臺灣草)可按種植時間的長短劃分為四個階段。一是種植至長滿階段,指初植草地,種植至一年或全覆蓋(100%長滿無空地)階段,也叫長滿期。論文大全,園林綠化。二是旺長階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長期。三是緩長階段,指植后6-10年,也叫緩長期。四是退化階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在較高的養護管理水平下臺灣草地退化期可推遲5-8年。連地針葉草的退化期比臺灣草遲3-5年,大葉草則早3-5年。
1、恢復長滿階段的管理
按設計和工藝要求,新植草地的地床,要嚴格清除雜草種子和草根草莖,并填上純凈客土刮平壓實10厘米以上才能貼草皮。貼草皮有二種:一是全貼、二是稀貼。稀貼一般20×20厘米一方塊草皮等面積留空稀貼,全貼無長滿期,只有恢復期7-10天,稀貼有50%的空地需一定的時間才能長滿,春季貼和夏季貼的草皮長滿期短僅1-2個月,秋貼冬貼則長滿慢需2-3個月。
在養護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貼防漬,夏貼防曬,秋冬貼草防風保濕。一般貼草后一周內早晚噴水一次,并檢查草皮是否壓實,要求草根緊貼客土。貼后二兩周內每天傍晚噴水一次,二周后視季節和天氣情況一般二天噴水一次,以保濕為主。施肥植后一周開始到三個月內,每半月施肥一次,用1-3%的尿素液結合澆水噴施,前稀后濃,以后每月一次畝用4-6斤尿素,雨天干施,晴天液施,全部長滿草高8-10厘米時,用剪草機剪草。除雜草,早則植后半月,遲則一月,雜草開始生長,要及時挖草除根,挖后壓實,以免影響主草生長。新植草地一般無病蟲,無需噴藥,為加速生長,后期可用0.1-0.5%磷酸二氫鉀結澆水噴施。
2、旺長階段的管理
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長階段,觀賞草地以綠化為主,所以重在保綠。水分管理,翻開草莖,客土干而不白,濕而不漬,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濕為原則。施肥輕施薄施,一年中4-9月少,兩頭多,每次剪草后畝用2-4斤尿素。旺長季節,以控肥控水控制長速,否則剪草次數增加,養護成本增大。剪草,是本階段的工作重點,剪草次數多少和剪草質量的好壞與草地退化和養護成本有關。剪草次數一年控制在8-10次為宜,2-9月平均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二月剪一次。剪草技術要求:一是草高最佳觀賞為6-10厘米,超過10厘米可剪,大于15厘米時,會起“草墩”,局部呈勾瘩狀,此時必剪。二是剪前準備,檢查剪草機動力要正常,草刀鋒利無缺損,同時檢凈草地細石雜物。三是剪草機操作,調整刀距,離地2-4厘米(旺長季節低剪,秋冬高剪),勻速推進,剪幅每次相交3-5厘米,不漏剪。四是剪后及時清凈草葉,并保濕施肥。
3、緩長階段的管理
植后6-10年的草地,生長速度有所下降,枯葉枯莖逐年增多,在高溫多濕的季節易發生根腐病,秋冬易受地志虎(剃枝蟲)為害,工作重點,注意防治病蟲為害。據觀察,臺灣草連續漬水三天開始爛根,排干漬水后仍有生機,連續漬水七天,90%以上爛根,幾乎無生機,需重新貼草皮。漬水1-2天爛根雖少,但排水后遇高溫多濕有利病菌繁殖,導致根腐病發生。論文大全,園林綠化。用托布津或多菌靈800-1000倍,噴施病區2-3次(2-10天噴一次),防治根腐病效果好。高齡地老虎(剃技蟲)在地表把草的基部剪斷,形成塊狀干枯,面積逐日擴大,為害迅速,造成大片干枯。檢查時需撥開草叢才能發現幼蟲。論文大全,園林綠化。要及早發現及時在幼蟲低齡用藥,一般用甲胺硫磷或速撲殺800倍潑施,為害處增加藥液,三天后清掉為害處的枯草,并補施尿素液,一周后開始恢復生長。
二、綠化樹木的管理
(一)肥水管理
喬木樹型高大,根系發達,根深幅廣,種植時需要開正方形0.8-1.0立方米的大穴,填上肥沃客土高于平地30厘米才種植。在施肥方面,用肥種類以復合肥為主,N、P、K的比例1-3年的幼年樹是5:3:2;三年以上的大樹是3:2:1.施肥的次數,植后三年內,每年的春、夏、秋初各施一次,每次用復合肥1-2kg,小樹少施,大樹多施。施肥的方法是:小樹結合松土施液肥,大樹在冠幅內地面均勻開穴干施,三年以上高大的喬木原則上可不施肥。論文大全,園林綠化。論文大全,園林綠化。灌木樹型小,以淺穴或淺溝種植為主,叢生根系淺,視土壤和樹勢施用適量的復合肥,液施干施結合,觀花觀果灌木適當增加P、K肥,觀葉灌木適當增加N肥施用。綠化樹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樹,原則是保濕不漬,表土干而不白。高大喬木,根深葉茂,不存在因缺水影響生長,灌木矮小,根系短淺,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濕不漬,才能正常生長。
(二)樹型管理
綠化林木,通過藝術設計,認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是綠化成功的關鍵之一。喬木要求樹干筆直挺拔,不要過早拔掉種植時的固定拴護桿,以免引起樹桿彎曲。成年大樹及時鋸掉不規則的樹枝,對冠幅大,葉多枝小的擋風枝不鋸掉,遇大風雨會折枝斷干嚴重時連根拔起造成損失。灌木要求整齊有形有序,樹形是樹木不斷生長和通過人工不斷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園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圖案、線條、柱樁、椎樁等。甚至可用鐵絲編織文字或“雙龍戲珠“”獅子滾球”,“孔雀開屏”等讓灌木的枝葉在其中生長,通過編織修剪而成。不管喬木灌木要及時清除枯枝落葉,對大王椰、假檳榔等觀莖樹,要保證樹干筆直干凈,葉鞘大、干枯后不易自然脫落,要人工及時清除。
(三)樹木的病蟲防治
綠化樹木主要的蟲害有天牛、木虱、潛葉蛾、潛葉虎、介殼蟲、金龜子等。近年來在喬木灌木中木虱為害較嚴重,其次是介殼蟲,采用常規殺蟲劑、速撲殺、介特靈等均能達到防治效果。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常用的防治藥物有托布津、多菌靈、炭疽病等,常用濃度800-1000倍。除了藥物防治外,栽培上要經常清理枯枝落葉,保持清潔,同時要排除漬水,必要時修剪后噴藥。
三、總結
園林設計是創造園林景觀藝術的基礎,在養護管理中貫徹設計的理念可起到綿上添花的作用,這也是提高園林養護水平,打造城市地方特色園林的必然要求,養護要全力促成園林設計理念的實現。論文大全,園林綠化??傊?,如何進一步做好園林綠化養護工作,是目前擺在我們園林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值得大家去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系統[J].黑龍江農業科學2008(6).
[2]淺談我區園林綠化植物種類及其養護管理[J].城市建設與商業網點,4/1/(27).
關鍵字:苗木;園林綠化;栽植技術
中圖分類號:K92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我國這幾年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很多城市都拉大了城市框架,對于廣場、綠化、道路等一些基礎設施也在加強建設,努力的改善著城市環境。園林綠化中的苗木栽植,不光會受到空氣干燥、土壤板結、煙塵、路面輻射的危害,同時也會受到地上地下管線的影響,因此在苗木栽植時我們就要考慮到這些問題。
一 栽植前的準備
1明確好施工任務量和設計意圖
在開始施工前,我們要先明確好這些問題:(1)設計意圖;(2)工程施工的期限;(3)工程材料的來源;(4)工程任務量和范圍;(5)運輸情況;(6)通常都是以施工現場和周圍的水準點來做為定點放線依據的,如果不具備條件,那么可以和設計部進行協商,從而將一些永久性的建筑確定為依據;(7)要了解好施工地段地上地上的情況,相關部門對于地上物處理、保留的要求,了解好地下各個管線、電纜的情況,從而避免施工出現事故。
2現場準備
對于施工現場的渣土、垃圾要及時清理,對于會妨礙施工進行的障礙物要遷移、拆遷,根據設計圖紙對地形進行整理,要讓其能夠和廣場標高、四周道路合理的銜接,從而保證綠地的排水能夠通暢。在使用機械來平整土地的時候,要先了解好其地下有沒有管線,防止因為機械施工而損壞到地下管線。
二 定點放線
定點放線就是在施工現場預測出栽植苗木的位置、株行距,因為栽植樹木的方法有很多種,所以定位放線主要有自然配置灌、喬木放線法,等距弧線放線法和行列式放線法這三種。
(1)坐標定點法
就是根據植物的配置疏密度,按照一定比例在現場、設計圖中打好方格,然后用尺子在圖上某個方格內樹木橫縱坐標的尺寸,接著用皮尺按照這個位置量出在現場的方格。
(2)儀器測放法
用小平板儀或是經緯儀根據道路、建筑物或是原有基點,把孤植樹或是樹群按設計圖位置設定出每一株數的位置。
(3)目測法
如果設計圖上面沒有綠化種植的固定點,比如說樹群、灌木叢,就可以根據上面那兩種方法來劃定出栽植樹叢樹群的范圍,而每株樹的排列、位置可以按照設計要求來在所定范圍之內目測定點,在定點的時候要注意好自然美觀和樹生態要求,在定好以后用白灰打樁,標明好栽植數量、坑徑、樹種。
三 苗木準備
在選擇苗木的時候要滿足設計的樹形、規格要求,同時所選苗木也要樹形端正、無病蟲害、根須發達、長勢健旺、沒有機械損傷,選擇的苗木最好在育苗時期時經過了翻載,其根系集中于樹蔸這樣的苗木,在選擇好以后要在其根基部明顯標記或是掛牌,避免挖錨。
栽植的時間最好和起苗的時間相互配合,從而隨起隨載。通常在起苗前的1到3天用水澆灌,讓其泥土變得松軟,這樣可以讓裸根苗能帶更多的宿土,減少對根系的傷害,也可以方便挖掘。在起長綠苗的時候其根系土球要完整,如果土球散落就會降低苗木的成活率。通常按照樹木的胸徑10倍來確定土球大小,土球高度可以比寬度少4到9cm左右。通常落葉樹苗也需要帶土球的,但如果是秋季起苗的時候,那么就可以裸根起苗,如果運輸裸根苗木的距離較遠,那么就要在其根蔸里面塞進濕草,或者在其外包塑料膜進行保濕,這樣可以避免根系失去過多的水分,從而降低成活率。在掘苗以后、裝車之前要對苗樹粗略的修剪一些,這樣可以提高苗樹移栽的成活率,也可以避免樹苗水分過度的蒸騰。
四 苗木假植
一般在運到苗木后的幾天里都不能按時的栽種,還有的在栽種以后會剩下苗木,那么這個時候就要假植,假植就是暫時的進行栽植,一般假植有裸根栽植和帶土球栽植這兩種情況。
(1)裸根栽植
裸根苗木通常都是采用挖掘假植的方式,就是在地面上先挖一個淺溝,其深40到60cm,然后把一棵棵苗木以30°斜角的角度栽到溝里,讓樹梢朝南或是朝西,如果樹梢是朝南的,那么溝方向就朝南北方向;如果樹梢是朝西的,那么溝方向就朝東西方向。在將苗樹密集的斜載以后,要在根蔸上面分層的覆土,層層都要插實,在以后要多給枝葉噴水,讓其能夠時刻保持濕潤。
(2)帶土球栽植
在栽植的時候要把苗木樹冠收縮捆扎,讓每棵樹苗都能樹冠靠著樹冠、土球挨著土球,使其能夠密集擠在一起,接著在土球層的上面覆蓋上壤土,將土球間縫隙充分填滿,接著對土球、樹冠均勻的進行灑水,讓其上面能夠充分濕透,這樣就能長久保濕了,也可以將帶土球苗木臨時的栽到綠化地上,埋入土球深度是1/3左右,而株距則是要根據樹冠大小、土球大小、假植時間來決定。在成行列式栽完苗木以后,適量澆水保持濕潤就可以了。
五 定植
1定植前修剪
在開始定植之前,要修剪好苗木,這樣可以保證成活率,減少苗樹水分散發,而修剪量則是要根據樹種的要求來決定,通常灌木、常綠針葉樹不用過多的修剪,只需要剪掉受傷枝、病枝就可以了;而一些較大落葉喬木,特別是長勢很強的樹木,比如說柳樹、槐樹、楊樹等,就可以多修剪一些,一般都是樹冠可以剪掉一半以上,這樣就可以減輕根系的負擔,保證樹木水分平衡,同時也可以穩定栽后的樹木;對于一些生長較慢、花灌木類的樹木可以適當的疏枝,截去過密枝、枯病枝、部分葉就可以了,如果枝條過長則可以截去一半。在修剪的時候要注意好分枝點高度,修剪灌木的時候要保持好樹形,而在短截的時候則要保證外低內高。在開始定植前,我們還要適當的修剪樹木根系,就是將過長的根、劈裂根、斷根、病蟲根剪掉,要保證剪口平而光滑,要涂抹上防腐劑,避免其受到傷病蟲、凍傷、干旱危害。
2定植方法
把根蔸或是苗木土球放在種植穴里,讓其處在居中位置,然后立起樹干,保持樹干垂直,結構分層的回填種植土,在填完以后要把樹根稍微向上提下,讓根群能夠舒展開,用鋤頭把每一層土插實,直到穴坑被填滿,同時土面覆蓋住了樹木根頸部。在初步栽完以后,要檢查樹干能夠保持垂直,其樹冠有沒有偏斜問題,如果有則要扶正。在最后,要將余下穴土繞著根頸一周來培土,要做成環形攔水圍堰,而圍堰直徑要稍微大過種植穴直徑,同時也要將堰土拍實,不能讓土松散。
總結:
在建設園林綠化過程中,苗木栽植是重要的手段,那么在栽植過程中就要正確的運用栽植技術,增強施工的質量,這僅可以提高栽植的成活率,同時也能縮短工期、減少造價,讓園林綠化的各個功能能得以實現。在栽植以前要做好一切準備,然后在施工現場預測出栽植苗木的位置、株行距,所準備的苗木盡量要是長勢建旺的,這樣可以提高栽植成活率,在假植苗木的時候要根據不同情況來選擇假植方法,定植之前要適當的修剪苗木,然后按照規定方法來定植。
參考文獻:
[1] 李燕 反季節綠化施工中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技術[期刊論文]-綠色大世界?綠色科技2010(2)
[2] 趙煥成.葛福磊苗木假植及采用假植苗造林應注意的事項[期刊論文]-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4)
關鍵詞:城市綠化,園林綠化,綠化建設
21世紀是城市的世紀,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同意與創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時代的要求。由于城市園林綠化事業在政府重視程度、群眾基礎、社會與經濟發展需要、資金投入方向等各個方面都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因此,城市園林成為城市建設的著力點和城市建設投入的熱點。正因為其重要性,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也充分表現出來,以下就城市綠化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做初步探討。
1. 目前城市園林綠化面臨的問題
1.1大樹移植
大樹移植給雖然城市和生活帶來了美觀和情趣,但是如果形成一股風潮,超過一定的尺度以后,就會帶來許多不利的后果。首先,每一棵大樹都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它與生長地的土壤、土中的生物、樹下地被,樹上的鳥獸昆蟲,形成了良好的共生關系,生態關系趨于和諧。而將大樹移開其生長原始地后,整個群落的生態必將受到嚴重破壞,地被遭毀,鳥獸無居,更直接的惡果是水土流失,殃及區域環境,與其改善城市局部生態環境相比,可謂得不償失。其次,移植大樹為保成活,需要大抹頭、強修剪,原來的枝繁葉茂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是樹體主干或主干上孤零零的幾個大枝,談不上有美化效果。在大樹恢復期,表現為樹形衰敗,只像個光禿禿的老樹樁,因而也不能立即起到良好的綠化效果。最后,大樹移植勞民傷財。在一般情況下,移植一棵普通大樹,包括購樹費、挖樹費、打包費、吊裝費、維護費、運輸費等,開支不少。如果是移植一棵古樹,費用還要更多。但是,很多時候,在移植大樹的時候,很多時候都不考慮本地的地質氣候,再加上技術力量不足,移植的大樹很難存活,死亡率高。
1.2草多樹少
這些年在我國,受國外園林設計影響和從自身效益出發,城市綠化“草坪熱'”從上世紀80年代末期持續至今,大多園林綠化工程往往注重圖案美,選用草坪植物和色彩豐富的地被植物較多,而喬灌木的栽植相對少。不少城市不惜伐樹或不顧當地的自然、氣候條件,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盲目種植大面積的觀賞性綠地。很多綠化地形成草坪上栽植幾棵大樹的景觀,于是草坪地被植物可很快形成美麗的平面圖案,效果好,易成活,利潤高。而園林樹木投入大,栽培管理復雜,不少樹種要修枝剪葉,即時效果不強,一旦死亡損失大。雖然草坪的一次性投入少,綠化見效快,綠化面積提高了,但綠量不增加,綠化的生態效益不明顯,并且大大低于樹木。論文大全。從造價方面考慮,草坪的一次性鋪設雖然低于樹木的栽種費用,但維護成本很高。在城市這個人多、空間少的特殊環境,布置大片的草坪,不僅缺乏空間立體層次的變化,也不符合人們對舒適的要求。絕大部分草坪四周都立有禁止踐踏的標牌,一片融融的綠色,卻將人們拒之其外,可視而不可達,人們只能在園路和非常少的空地散步、休息,從而使人們的活動場所減少,使城市的景色單一,使園林綠化管理費用提高,在可綠化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勢必會使喬木、灌木的種植面積減少,生態效益會大打折扣。
1.3后期養護相對滯后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配備有養護隊伍,但人員少,資金不足,效果不好,管理人中大多是農民工、技術差,園林養護相對滯后。甚至有不少地方光種植,不養護,養護不到位,致使園林內樹形雜亂、雜草叢生,隨之而來的是病蟲害增多。同時,由于大量使用農藥、化肥,使原本不多的城市綠地沒有發揮出應有的生態效應,因而直接影響到城市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1.4規劃不合理,缺乏長遠考慮,法規不健全
目前,有些城市實施的園林綠化工程,缺乏長遠考慮和全面安排,只偏重短期的顯性環境建設,而忽視了真正意義上的生態環境建設。多數城市尚處于“見縫插針,修修補補”的狀態,缺乏建設生態大園林、城市大環境的宏觀調控。在規劃編制程序上,往往把綠化規劃作為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后期的工作。綠地的結構性要求、系統性特征受到限制,導致綠化在城市系統中的綜合效益很低。在規劃上缺少一個起點高,比較完善的綠地規劃系統。究其原因,還是配套法規不健全,主管部門的法律地位和執法力度不夠,以致造成任意侵占綠地,濫砍亂伐,折枝剝皮,拴繩晾衣等破壞綠化成果的事件得不到從嚴處理。
2. 應對策略
2.1建立真正的生態園林城市
在當前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和改造中,許多建設項目涉及大批占用綠地和伐移樹木。必須最大限度地處理好城市建設、改造與保護綠化的關系,特別要保護好那些大樹古樹。與此同時,在園林綠化整治工程中,絕不能出現大樹換小樹現象,要以種樹為主,科學配置植物材料,體現以綠為主、喬木為主、植物造景、生態優先,改變園林綠化建設中一些工程過度人工化的傾向,減少人工維護成本。同時,要對現有草坪過大的綠地合理地補植喬灌木。不能盲目將非苗圃中的大樹移植到城市綠地中搞園林綠化建設,不能做以犧牲樹木原生地生態環境為代價營造城市園林綠化的事。
因此,針對目前各城市綠化簡單化,草坪種植熱的情況,城市綠化除必須發揮簡化的作用外,更應具備美化的功能。簡單的種花種草已不能適應新形式的需要,真正的生態園林應該是喬、灌、藤、花草相結合的復層綠化的有機體。城市綠化應該因地制宜,適地種樹,充分體現植物的自身形態、線條、色彩等特點,從藝術的角度對城市的容貌進行精心的修飾。譬如,采用常綠和落葉樹種相混雜,林中種植耐陰的花灌木,樹下種植耐陰的地被植物,形成有層次、高低錯落有致、喬灌木花草配置有序的自然景觀。單純的大草坪面積的增加,不等于觀賞價值的提高。而近年來城市的炎熱和缺水更讓人感到種草坪費水費錢不遮蔭,多種樹木未能有效地緩解熱島效應。所以各地可根據現有的經濟條件,因地制宜地建些小公園、小綠地,把綠草地與紫錦木、紅繼木、灑金榕、大葉紫薇、紅花紫荊等彩葉和開花植物相結合,使遠離自然的都市人們享受到自然的情趣。
2.2推進節約型園林綠地建設
所謂節約型園林就是以最少的資源和能源投入,獲得最大的生態、環境和社會效益的園林類型,其至少應包含以下四個方面含義:一是最大限度地發揮生態效益與環境效益;二是滿足人們合理的物質需求;三是最大限度地節約自然資源與各種能源,提高資源與能源利用率;四是以最合理的投入獲得最適宜的綜合效益。簡單來說,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就是要節約集約、經濟高效,要少花錢、多建綠,以最少的成本,獲得最大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要做好節約型園林綠地的建設,就要強化綠化規劃控制,從源頭上保障節約型園林綠化的實施;強化監督管理,堅決制止一切浪費資源的行為;創新理念,努力營造節約型園林綠化的新模式;優化植物配置,加強鄉土樹種和野生植被的應用;加強園林科研,為節約型園林綠化開展提供技術支持。
2.3加強園林綠化管理
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管理工作中,要對園林綠化管理常抓不懈。把樹木花草栽上,并不意味著綠化的結束,相反,它僅僅是綠化的開始。當前,仍有一些人法制觀念淡薄,綠化意識不強,還有一些人任意侵占綠地,濫砍濫伐,折枝摘花,甚至偷盜盆花等。對此要依法從嚴治理,使城市的綠化管理工作納入法制的軌道。要提高養護效果,必須要加大宣傳教育,提高市民的綠化意識,樹立保護樹木花草光榮、破壞樹木花草可恥的公德意識。同時應采用多種方法和手段,加強養護管理。在市場經濟的今天,要引入競爭機制,實行投標養護管理,將綠地養護由原來的事業型向企業型過渡。建立綠化養護公司,參與市場競爭,增加活力。論文大全。目前大多數小型的花木公司只進行盆花擺租、鮮切花配送業務,各生活小區和綠化單位沒有配置專門的園林養護工。論文大全。成立專業的園林養護公司可對植物進行專業的修剪整形,施肥除雜,防治病蟲害等。該行業投資少,只需購置草坪修剪機,修枝剪等適量機具,但要求從業者要具備一定的栽培養護知識,特別是在病蟲害方面必須經過專門培訓。
【參考文獻】
[1]陳華疆.當前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7,(09):73-74
[2]王能斌.當前園林綠化存在的幾個問題[J].咸寧學院學報,2004,(12):152
關鍵詞: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技術
一、草地的養護管理
(一)恢復長滿階段的管理
恢復長滿階段在養護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貼防漬,夏貼防曬,秋冬貼草防風保濕。一般貼草后一周內早晚噴水一次,并檢查草皮是否壓實,要求草根緊貼客土。貼后二周內每天傍晚噴水一次,二周后視季節和天氣情況一般二天噴水一次,以保濕為主。施肥植后一周開始到三個月內,每半月施肥一次,用1%~3%的尿素液結合澆水噴施,前稀后濃,以后每月一次畝用4~6斤尿素,雨天干施,晴天液施,全部長滿草高8~10厘米時,用剪草機剪草。除雜草,早則植后半月,遲則一月,雜草開始生長,要及時挖草除根,挖后壓實,以免影響主草生長。論文格式,養護管理。。新植草地一般無病蟲,無需噴藥,為加速生長,后期可用0.1%~0.5%磷酸二氫鉀結澆水噴施。
(二)旺長階段的管理
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長階段,觀賞草地以綠化為主,所以重在保綠。水分管理,翻開草莖,客土干而不白,濕而不漬,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濕為原則。施肥輕施薄施,一年中4~9月少,兩頭多,每次剪草后畝用2~4斤尿素。旺長季節,以控肥控水控制長速,否則剪草次數增加,養護成本增大。剪草,是
本階段的工作重點,剪草次數多少和剪草質量的好壞與草地退化和養護成本有關。剪草技術要求:一是草高最佳觀賞為6~10厘米,超過10厘米可剪,大于15厘米時,會起“草墩”,局部呈勾瘩狀,此時必剪。二是剪前準備,檢查剪草機動力要正常,草刀鋒利無缺損,同時檢凈草地細石雜物。三是剪草機操作,調整刀距,離地2~4厘米(旺長季節低剪,秋冬高剪),勻速推進,剪幅每次相交3~5厘米,不漏剪。四是剪后及時清凈草葉,并保濕施肥。
(三)緩長階段的管理
植后6~10年的草地,生長速度有所下降,枯葉枯莖逐年增多,在高溫多濕的季節易發生根腐病,秋冬易受地志虎為害,工作重點,注意防治病蟲為害。檢查時需撥開草叢才能發現幼蟲。要及早發現及時在幼蟲低齡用藥,一般用甲胺
硫磷或速撲殺800倍潑施,為害處增加藥液,三天后清掉為害處的枯草,并補施尿素液,一周后開始恢復生長。
二、綠化樹木的管理
(一)肥水管理喬木樹型高大,根系發達,根深幅廣,種植時需要開正方形0.8~1.0立方米的大穴,填上肥沃客土高于平地30厘米才種植。在施肥方面,用肥種類以復合肥為主,N、P、K的比例1~3年的幼年樹是5:3:2;三年以上的大樹是3:2:1.施肥的次數,植后三年內,每年的春、夏、秋初各施一次每次用復合肥1~2kg,小樹少施,大樹多施。施肥的方法是:小樹結合松土施液肥,大樹在冠幅內地面均勻開穴干施,三年以上高大的喬木原則上可不施肥。灌木樹型小,以淺穴或淺溝種植為主,叢生根系淺,視土壤和樹勢施用適量的復合肥,液施干施結合,觀花觀果灌木適當增加P、K肥,觀葉灌木適當增加N肥施用。綠化樹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樹,原則是保濕不漬,表土干而不白。高大喬木,根深葉茂,不存在因缺水影響生長,灌木矮小,根系短淺,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濕不漬,才能正常生長。
(二)樹木的病蟲防治
綠化樹木主要的蟲害有天牛、木虱、潛葉蛾、潛葉虎、介殼蟲、金龜子等。近年來在喬木灌木中木虱為害較嚴重,其次是介殼蟲,采用常規殺蟲劑、速撲殺、介特靈等均能達到防治效果。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常用的防治藥物有托布津、多菌靈、炭疽病等,常用濃度800~1000倍。除了藥物防治外,栽培上要經常清理枯枝落葉,保持清潔,同時要排除漬水,必要時修剪后噴藥。
(三)樹型管理
綠化林木,通過藝術設計,認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是綠化成功的關鍵之一。喬木要求樹干筆直挺拔,不要過早拔掉種植時的固定拴護桿,以免引起樹桿彎曲。成年大樹及時鋸掉不規則的樹枝,對冠幅大,葉多枝小的擋風枝不鋸掉,遇大風雨會折枝斷干嚴重時連根拔起造成損失。灌木要求整齊有形有序,樹形是樹木不斷生長和通過人工不斷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園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圖案、線條、柱樁、椎樁等。論文格式,養護管理。。甚至可用鐵絲編織文字或“雙龍戲珠”“獅子滾球”,“孔雀開屏”等讓灌木的枝葉在其中生長,通過編織修剪而成。不管喬木灌木要及時清除枯枝落葉,對大王椰、假檳榔等觀莖樹,要保證樹干筆直干凈,葉鞘大、干枯后不易自然脫落,要人工及時清除。
三、綠籬的養護管理
(一)綠籬的肥水管理
綠籬要不斷修剪,肥水條件要求較高,初植綠籬,按設計要求的籬寬,挖40厘米深的溝,填上純凈肥沃的客土,或在客土中拌入適量腐熟的有機肥或復合肥,這樣植后生長快。論文格式,養護管理。。施肥原則是:基肥足追肥速,以氮為主,磷鉀結合,群施薄施,剪后必施。必要時還進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保濕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漬,以免引起爛根,影響生長。
(二)綠籬的修剪
平面綠籬、圖型綠籬、造案綠籬,都是為了符合設計要求通過人工修剪而成。論文格式,養護管理。。論文格式,養護管理。。修剪的作用:一是抑制植物頂端生長優勢,促使腋芽萌發,則枝生長,墻體豐滿,利于修剪成型。二是加速成型,滿足設計欣賞效果。修剪的原則:從小到大,多次修剪,線條流暢,按需成型。一般的綠籬設計高度為60~150厘米,超過150厘米的為高大綠籬,起隔離視線用。始剪修剪的技術要求是:綠籬生長至30厘米高時開始修剪。按設計類型3~5次修剪成雛型。當綠籬生長達到設計要求定型以后的修剪,每次把新長的枝葉全部剪去,保持設計規格形態。
(三)綠籬的病蟲防治
山子甲綠籬,常有木虱、潛葉蛾和白粉病為害,福建茶有木、介殼蟲、白粉病為害,黃心梅較抗病蟲害,偶有木虱。以上蟲病,用常規的殺蟲劑速撲殺等和殺菌劑、多托布津、多菌靈等除治均能達效。
四、花卉的管理
(一)地栽花卉的管理
地栽較多的是美人蕉、黃花草、多色花和桃、梅、杏花、桂花、含笑以及炮仗花,金銀花等,在栽培上要求土地肥沃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強。病蟲防治,每月打一次殺蟲藥,在修剪后或臺風瀑雨前后噴一次殺菌劑,均有防治效果。藤本花卉管理的不同之處,是要樹柱子或搭架,使之攀延生長。
(二)盆栽花卉的管理
第一個階段是在花圃進行培育。花圃培育盆栽花卉,首先選擇各類各種時花和陰生植物,進行整地播種或扦插,幼苗期加強肥水病蟲的管理,然后準備規格合適的陶瓷、塑料花盆,裝上事先拌好的配方花泥,盆底漏水眼壓上瓦片,裝量八成,最后種上幼苗,分類擺放加強管理,長大或開花前后放至擺放點。論文格式,養護管理。。盆栽花卉第二階段的管理,由于擺放分散,重點做好三防:防旱、防漬、防凍。
參考文獻:
[1]王桂娟,錢金軍.城市園林綠化樹木的養護管理[J].上海農業科技,2008(1).
[2]王世動.園林綠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