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作匯報8篇

時間:2023-03-13 11:07:58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民生工作匯報,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民生工作匯報

篇1

一、住房保障

2014年市下達我縣棚戶區改造工程建設任務為:建設保障性住房6套(其中廉租房6套)和改造棚戶區2637戶(其中改造城市棚戶區2637套)共2643套。現已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6套,城市棚戶區2447套。具體情況如下:

(一)縣廉租房建設項目(6套):由于建設用地緊張,已將2012年和2013年—2015年廉租房及部分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統一設計、打捆招標、統一施工。故2014年6套廉租房項目選址在舊大橋橋頭原交通局地塊處。該項目已于2012年9月動工建設,目前,已完成主體施工,進入裝飾裝修,預計2014年全面竣工。

(二)改造棚戶區新開工建設情況(新開工任務2637套,現已開工建設2447套)

1.大酒店安置點及棚戶區改造項目(761套):該項目選址在縣鎮,計劃安置761戶棚戶區改造戶,建筑面積約123450平方米,計劃總投資25435萬元。目前該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

2.縣鎮縣中隊地塊棚戶區改造項目(190套):該項目改造戶數為190戶,建筑面積約19100平方米。

計劃總投資4123萬元。項目已完成拆遷清地工作,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環評、節能審查、可研等前期工作,預計2014年9月全面開工建設。

3.鎮安置點及棚戶區改造項目(1533套):該項目為鎮城區范圍內棚戶區改造項目,改造戶數為1533套,建筑面積約145620平方米,計劃總投資30580萬元,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全面開工建設。

4.鎮熊貓廣場棚戶區改造項目(153套):該項目改造戶數為153戶,建筑面積約19000平方米,計劃總投資4008萬元。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住房條件是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發展目標的重要內容。目前全縣的新村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取得了較大的成果。

1、道路:水泥路已經基本實現村村通,目前,為優化道路網,一部分鄉村仍在新修或擴展老路。

2、垃圾處理:在全縣的農村垃圾收集上,現有三處垃圾處理設施正在修建,待工程完成后,農村的生活垃圾將得到合理處理,使農村環境的到改善。

3、村小:為方便學生就近上學,目前災后重建中的村小建設共計有13所已全面展開。

4、醫療衛生方面:提高居民身體素質在各鄉村均設有醫療衛生點。

篇2

今年我市計劃完成成吉思汗運動公園一期工程,啟動烏素圖生態開發區生態路建設工程和大黑河河道綠化工程;續建南湖濕地公園等5個公園;新建并完成20處街頭小綠地和20處小公園等任務。目前成吉思汗公園已基本完成北區主景區的建設任務。烏素圖生態路建設已完成規劃設計和實地勘測。大黑河河道綠化項目已完成前期的方案和施工圖設計。5個公園的續建任務已基本完成。40處街頭小綠地也全部完成,新增綠地面積5.3萬平方米。此外,還完成了10條景觀街和4個出城口的綠化、美化工作,在阿爾泰游樂園成功的舉辦了大型菊展。到目前全市完成栽植樹木130余萬株(叢),栽植草花220萬株(盆),全年新增綠地面積324萬平方米,綠化覆蓋面積達到5390.55萬平米,公共綠地總面積達到2142.6萬平米,綠化覆蓋率已達到3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上升到16平方米。

二、完善供暖設施,保證供暖質量。

為了做好市民冬季采暖工作,首府從去年4月份開始就開展了既有管網改造、鍋爐房拆并整合、熱源廠建設等。為了提高供熱質量,切實做好供熱監管工作,市公用局針對今年煤電價格上漲,供熱形勢嚴峻的情況,提前行動,制定詳實可行的監管方案,成立了7個工作小組,分別進行投訴受理、應急接管、執法監察、質量鑒定等工作。并從去年8月29日開始對全市的鍋爐房進行拉網式檢查。經過排查,52個棄管鍋爐房目前已全部接管或協調供暖。

三、大力發展公交,加強道路建設。

去年我市購置156輛公交車、新開線路8條、延伸線路7條,并對4個公交場站進行了續建,為切實解決市民出行難的問題,我市加大了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2009年開工建設30項道路工程,3項橋梁工程。已改造完成小街巷33條,面積87922平米。完成了16條主次干道和29條小街巷792基路燈的安裝。完成了道路維修231400平米,修補側石7706米,改建、調整檢查井1053個,維修路燈41000盞次,更換電纜28000米。為了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對市政府提出的18個路口進行改造,現已完成5個路口6處的改造。

四、維護農民工利益,確保工資及時發放。

在維護農民工利益方面,市建委勞務站配合市勞動局保證足額發放農民工工資。截至目前勞務站配合市辦、勞動局協調解決拖欠工人工資案件63件,清欠5225萬元。市建委還專門成立了處理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重點案件領導小組,先后下發了有關文件,在清欠工作中采取了與企業誠信制度、資質審查、工程項目評優、項目經理評比相掛鉤的方法,并經常深入施工現場進行檢查監督,對惡意拖欠的單位進行曝光。

五、抓好燃氣建設,加快天然氣并網。

目前已有60個小區11488戶進行了改造,已通氣的有6543戶。完成3.3萬戶人工煤氣的天然氣置換,全市天然氣用戶已達到24.4萬戶。完成了22條城市道路、33公里燃氣管道的鋪設任務。焦化甲醇項目的1號焦爐已點火烘爐,2號焦爐的本體砌筑土建工程、設備安裝、備煤系統等正在抓緊施工,綜合辦公樓已完成,正組織驗收。

篇3

一、學前教育

加快建設公辦幼兒園。爭取2013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和財政配套資金230萬元用于新建鄉和鄉中心幼兒園。現兩所幼兒園均完成了主體施工,進入裝飾階段,即將完工。

二、義務教育

2014年春季學期,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14744人的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125320冊,免費提供作業本239880本,免費總金額104.0353萬元,做到了“應免盡免”。

市上下達我縣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學生生活補助目標任務為1000人,實際完成1000人,做到了“應補盡補”。

三、職業教育

加強中職學校基礎能力建設和教學設備建設,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400萬元用于中職學校基礎能力建設和設備采購。

截止目前,我縣中職招生196人。

中職貧困資助情況。按照國家新的政策,已經全面實行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免學費學生目標是870人,已經完成870人。資助中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目標是485人,上級資金和縣級配套資金均已到位,并已及時兌現給學生,實際資助中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485人。

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幫扶

實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計劃,進一步完善資助政策體系,切實做好“三兒”、中職及高中學生資助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確保貧困學生順利入學。截止目前,完成大學生基層就業學費獎補16人,發學費獎補22.77萬元;資助高中生509人,資助金額42.47萬元;資助初中生443人,資助金額19.52萬元;資助小學生490人,資助金額26萬元;資助“三兒”679人次,資助金額33.95萬元。上半年共資助各類學生2137人,發放資助金共計144.71萬元。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213人。

五、關愛農村留守學生

2014年創建星級留守學生之家目標任務為10所。目前,此項工作正在積極籌備中。(團委)

六、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食堂建設

2014年開工建設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食堂目標為2485平方米,涉及胡長保小學、新添中學2所學校的食堂建設,現已完成主體工程,進入裝飾階段,預計今年年底前竣工。

七、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全縣31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均實施了營養改善計劃,受益學生共6727人(目標任務6500人)。其中5所學校共690人享受食堂供餐,其余26所學校采用課間牛奶加餐。

按照《縣2013-2015年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堂供餐模式實施方案》要求,2014年,我縣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堂供餐模式將達到50%左右。因此,今年秋季學期開學,我縣將在青龍小學、青龍復興村小、民建小學、民建大坪村小、新廟小學、三合小學、石龍小學共7所學校實施營養改善計劃食堂供餐模式。其余學校到2015年實現營養改善計劃食堂供餐全覆蓋。

八、化解大班額工作

我局已于2012年下發了《關于加快解決中小學大班額問題的意見》文件,著力解決中小學大班額問題。2014年秋季,我局將嚴格執行文件精神,確保全縣普通中小學起始年級班額原則上控制在省定標準(小學45人、中學50人,省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56人)以內。

九、教育災后重建工作

篇4

一、基本情況

(一)就業和創業工作。

截至2014年6月,全縣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287人,完成任務的71.5%(其中“4050”人員127人,完成任務的70.6%;“零就業家庭”就業安置率達100%)。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776人,完成任務的74%,其中省內新增轉移1461人,完成任務的69.36%,市內新增轉移1287人,完成任務的64.8%。家庭服務業從業人員265人,完成任務的66.25%。全縣三支一扶工作上級下達招錄任務20人,計劃招錄25人,目前正在考錄當中。今年期滿人員11人,需安置11人,2人通過公務員筆試,服務期滿考核工作即將進行

工業園區培訓956人,完成任務的53.11%;創業培訓300人,完成任務的50%。家庭服務業從業人員培訓180人,完成任務的85.7%。

截止6月底累計發放貸款3235.5萬元(其中扶持個人1515.5萬元,占發放比例38.27%),完成市下達全年工作目標6600萬元的49%,勞動密集型等小企業貸款比例50%,完成全年任務的52.13%。到期還貸率達到100%,直接扶持218人創業,帶動593人就業,有效地促進了就業。

(二)社會保險工作。

截至2014年6月,全縣城鄉居民參保人數達到8.81萬人,完成任務數的97.13%,全縣參保職工人數達到23227人,其中退休人數5445人、失地農民參保人數3354人(退休256人);基金征繳3586萬元,其中清理欠費356萬元,基金撥付5996萬元。失業保險擴面11350人,完成任務的100%,失業保險金征繳120.5萬元,完成任務的70.9%。

截至6月,全縣工傷保險參保繳費人數為10897人,占市下達醫保目標任務11000人的99.06%,基金征繳完成283萬元,占市下達醫保目標任務189萬元的149%。其中:農民工參保繳費人數為6775人,國有及國有控股關閉破產改制企業老工傷人員納入統籌率為100%,事業單位參保率為85%。

截至6月,全縣生育保險參保繳費人數為5316人,占市下達醫保目標任務5000人的106%,基金征繳完成22萬元,占市下達醫保目標任務40萬元的55%。2014年7月6日縣政府常務會議通過并下發正式文件,行政與事業單位今年都納入工傷、生育保險范疇。

(三)醫療保障工作。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財政年人均補助標準已提高到320元/人.年。統籌基金使用率為90%。參保居民住院醫療費用實時結算率為100%。

二、存在問題

1、社會保障卡的發放要實行省、市、縣上下聯通(基層合作金融部門與省制卡合作部門有時不一致,影響繳費和參保。)

2、城鄉居保基礎養老金應根據現行經濟、物價等指數進行合理提高,同時相應出臺喪葬補助等配套政策,體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惠民政策。

3、征繳擴面難度逐年加大。縣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工作開展早、開展好,我縣是山區小縣,按人口比例計算,參保職工、基金征繳等任務重,潛在參保對象少;隨著符合參保條件人員逐步納入參保范圍,潛在參保對象在逐漸減少,養老保險征繳擴面難度加大。一些單位及參保職工對養老保險的政策、法規不理解,一些企業主只顧眼前利益,不愿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費。中小企業用人不規范,參保率較低。在企業參保中還未能完全做到將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三險同時繳納。還有一些企業只繳納一種或兩種保險。

4、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壓力大。一方面,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增長迅速。2005年至2014年,我縣連續十年較大幅度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以每年10%-15%左右的速度增長。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加快及退休人數急劇增長,基金支出增長迅速。另一方面,工傷基金支付壓力大。上半年當期基金征繳有60多萬元的結余,但是工傷基金累計拖欠130多萬元,收支相抵,目前仍有70多萬元未能支付

5、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問題較多。養老保險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同時涉及到歷史沿革問題,情況復雜,社會各界關注,養老保險政策從“無”到“有”,從不規范、不完善到逐步規范、完善,存在一個較長的歷史過程,導致矛盾多,問題多。

6、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政策有待規范。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國家進行了統一規范,全省執行統一的政策,實現了省級統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各地執行的政策不盡相同。因各種歷史原因,仍有部分機關事業單位聘用人員、人事人員等未參保。

7、養老保險業務擴張和與經費人力投入不協調的矛盾日益突出,經費和人員比較緊張。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群眾對養老保險認知水平提高、參保單位和人數大幅增長,養老保險工作任務越來越繁重,工作量越來越大,養老保險費征繳成本不斷提高,養老保險業務擴張和與經費人力投入不協調的矛盾日益突出,經費和人員比較緊張。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進一步夯實就業創業服務基礎,做好各類群體的就業服務工作。加強“一網五點”建設;開展人力資源市場、鄉鎮勞動保障服務平臺績效考評的星級評定;多渠收集用工信息。開展新一輪的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服務工作;進一步落實就業再就業各項優惠政策;進一步做好統籌城鄉就業工作。

(二)根據貼息資金科學發放小額貸款。一是加強調控措施落實。轉變傳統工作方法,正確處理好政策調整與完成任務和創業需求間的矛盾;嚴格按照市里調控要求開展工作,實現逐步緩解貼息資金壓力前提下,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二是實行工作重點轉移。以小企業扶持作為重點,新增發放貸款占比至少50%。在有限的個貸規模中,要以“初次、小額、特色和困難群體”為主要元素來展開工作。三是狠抓小貸質量管理。繼續抓好綠色通道建設;要根據經濟形勢做好風險預判,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貸得出、收得回。

(三)大力加強各項保險擴面征繳工作。下半年,我縣將全縣機關事業單位納入工傷、生育保險范疇,方案已于2014年7月6日縣政府常務會議通過,今年下半年將會實行財政代扣,參保率可達到100%。下一步將繼續采取多種貼近參保對象喜聞樂見的形式,參與并督促各鄉鎮做好各項保險政策的宣傳和征收力度,確保《社會保險法》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工作。組織開展清理整頓用人單位不為職工參保、不足額繳納社保費等專項執法活動,對繳費不正常企事業單位進行重點稽核,徹底摸清參保單位基本情況,確保參保單位如實申報、如實繳納保險費,確保各項保險費應收盡收。加大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按時足額發放養老、工傷、生育、醫療、失業保險等各項社會保險待遇。

(四)進一步強化基金管理。要求相關職能部門建立健全業務經辦責任追究制、保險基金內控管理制度等各項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事管人,加強各項保險基金管理,確保各項保險基金安全和平穩運行。

篇5

一、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一)積極穩妥應對貼息資金緊缺問題,進一步擴大小額擔保貸款規模。在上半年貼息資金緊缺的情況下,利用廣播、電視、網站等媒體,今年小額擔貸貼息資金緊缺的公告,爭取貸款戶對小額擔保貸款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時,積極主動與農信社和郵政合作經辦銀行協調溝通,商議降低和延緩貼息資金支出的應對措施。統計顯示,截止10月底累計按要求安排擔保基金50萬元,累計發放貸款3646.7萬元(其中扶持個人3046.7萬元,占發放比例84%),完成市下達全年工作目標3300萬元的111%,完成省下達全年工作目標任務的104%,到期還貸率達到99.99%,帶動1016人實現再就業,有效地促進了就業。

(二)大幅增強就業創業培訓力度,就業創業服務渠道有效拓寬。一是進一步推動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工匠培訓工作。落實配套資金,優化培訓資源,提高培訓質量,強化實操訓練,確保培訓一人,上崗一人。二是開展“訂單”、“定向”式培訓,大力開展技能培訓“進企、下鄉”活動和企業職工在崗的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積極探索“培訓+實訓”的培訓模式,推進培訓與實訓有序接軌。三是強化動態管理,分類做好各類群體的技能、創業培訓,全面完成各項培訓任務。與此同時,我局加強“一網五點”建設。全面做好就業信息化和監測調查工作,夯實“一網五點”監測系統,即充分利用就業信息網,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監測范圍,做好工業園區工業企業用工監測、失業動態監測,開展大學生實名制統計和動態管理,為科學決策提供參考;創建就業業務網站。創建了《就業創業網》和《就業招聘網》兩個業務網站,現已正式投入運營,有效地提高了信息化服務水平,更好地服務各類群體;開展各類創業活動。建立創業指導中心、孵化培訓示范基地,完善創業指導、交流和競賽平臺,形成綜合性創業品牌。整合各類資源,組織開展面向各類群體的創業幫扶活動。今年上級下達的任務是:工業園區1800人,已培訓1806人,完成任務的100.3%;創業培訓600人,已培訓562人,完成任務的93.6%。家庭服務業從業人員培訓400人,已培訓480人,完成任務的120%;基本完成了任務,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帶動了3886人就業,有力地促進了全縣的就業工作。

(三)以依法征繳擴面為抓手,鞏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成果。大力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做好做實服務的更加優質化,積極構建更加完善的社保新格局。通過廣泛宣傳發動,營造全民參保氛圍。以稽核促進征繳。以深入貫徹實施《社會保險法》為契機,以非公有制企業職工、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為重點,拓寬征繳思路,整合征繳力量,創新征繳手段,大力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積極向國家、省市等媒體宣傳我縣擴面工作和成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截至2013年10月,我縣完成城鄉居民參保繳費69498人,基金征繳811.68萬元,已超額完成民生工程指標。在發放城鄉居保養老金過程中,我縣嚴格發放管理,規范養老金發放流程,每月按時通過信息系統準確、足額發放養老金。2013年1-10月,60周歲以上養老金領取人數為22273人,累計發放養老金1234.78萬元,在每月做好生存認證的同時,實現了養老金100%發放到位,做到應發盡發,無冒領、騙領現象發生。對于16周歲以上、60周歲以下的居民個人參保繳費補貼,我縣已全額配套到位。2013年我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財政配套2257305元,其中省財政補貼1724261元,縣財政補貼53304元,已經全部配套到位。其中2013年重度殘疾人444人,按每人每年100元繳費標準個人繳費部分,已由財政全部配套到位。

(四)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始終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進一步擴大被征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險范圍,截止2013年10月,我縣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人數達4069人,其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965人、享受養老生活補助1104人,城市規劃區內被征地農民做到了應保盡保。。參保人數完成全年任務的118.6%。根據有關縣人大代表建議及政協委員提案內容及縣里統一部署和要求,對涉及的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進行走訪調研和答復,草擬了《縣城市規劃區外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辦法》并提交縣政府審議。

(五)推進醫保待遇市級統籌,提高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水平。今年以來,縣醫保局以貼近和服務于群眾為著眼點,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宣傳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全力推動醫保事業健康發展。一是扎實推進職工醫保工作。積極深入到各企業單位,動員企業參加職工醫療保險。二是強力推進居民醫保工作。通過采取"政府主導、醫保主抓、部門協作、基層操作"的工作措施,居民醫保工作全面開展。對低收入家庭、"三無"人員、低保對象、無工作優撫對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重度殘疾人主動與民政或相關部門聯系,創造條件幫助他們參保。我縣于2010年9月1日起實行市級統籌后,業務管理基本建立保障范圍統一、籌資標準統一、基金征繳統一、待遇水平統一、經辦流程統一、網絡信息系統統一和實行基金風險調劑金制度。各項醫保待遇水平均明顯提高。截止1—10月,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1512人、基金征繳總額達到3086萬元,完成民生工程任務目標的102.8%。一是今年我縣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籌資標準提高到成年人每人每年400元,未成年人每人每年330元。其中財政年人均補助標準提高80元。個人繳費標準沒有調整,成年人每人每年120元,未成年人每人每年50元。二是城鎮居民年度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15萬元。其中門診特殊慢性病及住院醫療期間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年度內最高累計支付限額提高到5萬元,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年度內最高累計支付限額提高到10萬元。三是統籌基金使用率達到了90%,省內全面實現參保居民住院醫療費用實時結算。

篇6

一、加強組織領導,分解落實責任

民生工程是在市委、市政府直接領導下開展和實施一系列惠民工程,我局按照《市年民生工程實施方案》相關部署,及時成立了民生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由局黨組書記、局長呂賢江同志擔任,副組長由張澤波、安躍斌二位副局長擔任,各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具體工作由局辦公室主任韓厚平同志負責。并針對我局承擔的民生工程內容,及時組織規劃及項目實施,并加強單位內部各科室協調,做到多方互補、資源整合、形成合力、狠抓落實。同時,將民生工程完成情況納入對局屬各部門的年終考核,明確獎懲,以制度確保民生工程目標的順利完成。

二、民生工程建設相關情況

(一)完善措施,農民工培訓蓬勃開展

按照市委農工委的安排,今年全市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任務數是15萬人,其中下達我局的任務數為10萬人。為此,我局高度重視,完善相應措施,成立了由局長掛帥分管領導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培訓領導小組,并將農廣校(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作為培訓工作辦公室,統一組織協調全局的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通過一年來的努力,我局超額完成了市委市府下達的培訓任務,完成情況如下:農村勞動力轉移引導性培訓6000人次,農民實用技術普及培訓12.8萬人次,農民工培訓1450人次,學歷教育培訓251人,專業農民(新型農民)培訓人次,返鄉農民工培訓100人次,綠色證書培訓100人次。開展短期實用技術培訓1525班/期,培訓涉及種植業實用技術共有26項,短期實用技術總學時3050課時。

(二)分解任務,沼氣池建設成果顯著

年市委、市政府下達我局新建沼氣池目標任務7000口,計劃安排資金1055萬元(其中:上級補助1050萬元,本級安排資金5萬元)。通過我局積極有效工作,全年共新建農村沼氣池11780口,累計投入財政補助資金1767萬元,圓滿完成了民生工程目標任務,完成率117.98%。共計落實建成了災后重建項目15580口(其中:日元貸款項目1371口,修復災后受損沼氣池989口),落實沼氣物業網點106個。年我市災后重建集中點共742個,涉及農戶2.7萬余戶,建生活污水凈化池近5萬立方米。現集中點的排污工程已完成95%,基本投入運行使用。

此外,年我市農村沼氣服務網點已落實的配送站基礎運行模式,現為沒有養殖的建池農戶配送沼氣發酵原料,采用馬井鎮運行模式的全市達800余戶,解決沼氣使用后期運行問題,得到建池農戶肯定,在農民對沼氣建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增強農民節能減排意識。同時,全年培訓農村沼氣專業技術人員200余人,組織省級以上培訓一次,培訓人員100余人。

(三)科學規劃,改田有序推進

民生工程下達我局的耕地質量建設目標任務為建設標準農田4000畝,計劃安排資金488萬元(其中:上級補助480萬元,本級安排資金8萬元)。今年,我局承擔了新增農資綜合補貼和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基本口糧田建設項目,共計投入資金1089.4萬元。目前,項目均已基本完工,圓滿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達我局民生工程目標任務。

篇7

自去年入秋以來,我縣氣候較為異常,降水持續偏少,氣溫持續偏高,連續100多天無有效降水,庫塘蓄水大幅減少,遭遇了多年不遇的旱災,給全縣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帶來較大困難,給農村生產特別是即將開始的春耕生產造成極大威脅。截至目前,旱災已造成全縣11各鄉鎮,39各村委會、159各自然村、4.01萬人2.26萬頭大牲畜出現飲水困難,全縣農作物受旱災41.3萬畝,輕旱8.5萬畝,重旱22.7萬畝、干枯10.1萬畝,造成農業直接經濟損失11877萬元。為認真落實省、市、縣抗旱救災動員大會精神,切實抓好抗旱救災的各項工作,蒙自縣黨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把抗旱救災保民生工作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務,廣泛深入動員全縣各級干部群眾全力以赴投入抗大旱保民生備春耕工作,努力奪取抗旱救災保民生的全面勝利。全縣共投入抗旱資金1069萬元,其中縣級財政投入487萬元,參與抗旱人數6.49萬人,減少旱災經濟損失1123.49萬元,臨時解決2.88萬人、1.82萬體驗牲畜的飲水困難。全縣各級部門、駐蒙各位軍警部隊積極開展“送水下鄉”活動,目前已由8個單位出動車輛209臺次,送水1455立方米,臨時解決了6403人飲水困難問題。

我縣扶貧辦也積極、密切配合黨委政府的工作,各級扶貧部門對貧困群眾高度負責。為了確保抗旱救災工作及抓緊抓實各項扶貧工作的落實,我縣扶貧辦提出了以下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研究成立了以主要領導掛帥的抗旱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設立辦公室,安排1名干部專職負責抗災工作的協調和聯系,以加強對抗旱救災工作的領導,督促各鄉、鎮扶貧辦抗旱工作的有效開展。

2、積極組織全體干部、職工捐資捐款,通過宣傳發動,扶貧辦干部、職工積極主動獻愛心,向受災群眾捐助抗旱救災款。

3、組成由主要領導和副主任帶隊的小組,下到各鄉、鎮指導幫助抗旱救災,了解災情動態,掌握整村推進、勞動力轉移培訓、省級重點村建設、產業扶貧建設等工作開展情況,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地調整工作重心,確保在完成抗旱救災工作任務的同時有效促進扶貧開發工作的順利進行。

篇8

(一)原糧價格有漲有跌

(二)面粉價格平穩運行

(三)粳米價格略有下降

一季度,粳米(標一)市場平均零售價格每500克為2.77元,環比下降1.1%,同比上漲6.5%。

(四)食用植物油價格保持穩定

一季度,散裝菜籽油(一級)市場零售價格每500克為7.50元,環比持平,同比上漲7.1%。

(五)豬肉類價格小幅波動

(六)雞蛋價格跌幅較大

(七)民用液化氣價格略有上漲

一季度,民用液化氣(10公斤)市場平均零售價格為77.3元,環比上漲3.1%,同比上漲3.1%。石油液化氣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國際油價的攀升和石油液化氣經營公司從煉油廠進貨價格的提高所致。

(八)蔬萊價格漲幅偏大

一季度,市場主要蔬菜品種西紅柿、龍椒、茄子、土豆、洋蔥、大白菜、芹菜、油菜、豆角、葫蘆、菜花、蒜苗和蔥。

二、對區2012年一季度主要民生商品價格運行情況分析

三、對區2019年二季度主要民生商品價格運行趨勢預測

1、近年來,由于連年糧食增產豐收,預計今年糧食仍將豐收,再加上國家適時競拍儲備糧。因此,不支持糧食價格大幅走高,糧價預計將持續小幅穩步攀升。

2、食用植物油價格將趨于穩定。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小草久久99 | 欧美一区二区影院 | 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按摩 |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小说偷拍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 亚洲国产综合激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