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07:49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市政道路畢業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1.1高校開設課程情況
以南京為例,南京理工科院校中開設了土木工程專業路橋方向的高校較多,這些院校中大部分都購買了相應的土木工程方面的軟件,如PKPM結構設計軟件,魯班造價類軟件,廣聯達造價類軟件,為了滿足學士學位授予權評審要求,因此也建立了相應的專業機房,但是專門開設的有軟件應用系列課程的并不多,專業機房的利用率也并不是很高,主要是用于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畢業論文階段的集中實踐環節教學。民辦院校和高職高專、大專院校中對于軟件技術應用的課程,開設的相對較多。這樣有利于學生在校階段就能充分接受和社會上需求一致的軟件操作訓練,從而為日后走上工作崗位做好鋪墊。
1.2可開設專業軟件技術應用的課程
土木工程路橋方向可開設軟件技術應用的課程很多,根據市場需求情況,主要有以下幾類。
1.2.1道路橋梁方向設計類課程
路橋類可開設軟件應用的課程主要有:道路勘測設計,橋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專業軟件具體又分道路和橋梁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系統兩種類型。目前國際主流道路輔助設計軟件主要有:CARD/1,Bently,Civil3D。國內常見的道路輔助設計軟件主要有:緯地三維道路設計系統,路線大師,EICAD,海地,天正市政道路,鴻業市政道路及路面結構HTDS2003。國內常見的橋梁輔助設計軟件主要有:橋梁博士,橋梁大師,橋梁通等等。
1.2.2道路橋梁施工組織及造價類課程
工程施工組織及工程造價類可開設軟件應用的課程主要有:土木工程施工,建設工程造價,工程造價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工程招投標等課程。專業軟件主要有:同望公路造價軟件、海德縱橫公路工程造價軟件、廣聯達系列軟件、上海魯班系列軟件、清華斯維爾系列軟件、神機妙算軟件、南京未來清單軟件等等。
1.3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社會上存在的工程類軟件如此之多,各個地區及企業的實際情況不同,對軟件的購買也不一樣。各大高校對于軟件的購買以及開設相關課程,也是針對學生就業市場需求,以及學校年度設備采購計劃而定。對于高校中,要熟練地掌握這些軟件需要學生在課后花費較多的時間去練習,而這往往是很多學生不愿做的,只要教師不作硬性規定或要求,主動學習和應用這些軟件的學生鳳毛麟角。因此,直到大學畢業,真正能夠掌握或部分掌握這些軟件的學生極少[3]。鑒于以上的情況,高校路橋方向開設軟件信息技術類課程,主要還存在著以下幾方面問題。
1.3.1現有軟件開發合作不理想
現有軟件開發缺乏統一部門的管理,從而導致很多軟件功能基本相同,只是適用地區不一樣。同時,很多軟件公司里面的員工大多數是計算機等專業出身,對工程實際并不很熟悉,從而設計開發出來的軟件,在處理真正的工程實際時,會產生一些偏差。
1.3.2教學資源及人才的缺乏
各大高校中的教師,絕大部分是本科—碩士—博士畢業而來,教學經驗雖然非常豐富,實際工程經驗相對較差,因此教學缺乏與工程實際接軌。
1.3.3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還不強
學生在校階段的學習時間非常有限,對于軟件應用類的課程,必須要求學習者經常上機操作,熟能生巧,應用軟件來解決實際工程圖紙中的問題,這樣,軟件應用能力才能不斷得到提高。
1.3.4地區行業標準相對獨立
由于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建筑行業標準,這就使得教師在訓練學生軟件操作時,必須選擇采用某一個省份的地區定額作為教學需求,很多教師都是選擇學校所在地的省份的定額,但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因此,當學生畢業后如果回到家鄉,對于工程軟件部分就必須按照工程所在地的操作來進行。
2提高專業軟件化程度的措施
2.1高校方面
1)高校工程管理專業編制教學計劃的時候,就應該充分考慮,在滿足學生修滿學分,不額外增加學生學習壓力的前提下,開設專門的軟件應用課程,而不是僅僅在課程設計或畢業設計的時候集中培訓。2)對于軟件的選擇,高校在購買軟件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市場對軟件的評價或用戶的多少,而不能單純考慮價格,盡量購買專業方向的主流軟件。我校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先后購買了有關專業軟件。如天正建筑CAD、魯班系列軟件、PKPM系列軟件,EICAD,橋梁博士。為我院土木工程專業路橋方向學生全面提高計算機專業軟件應用能力和水平,實現理論與應用有機結合,路橋方向應用型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奠定了基礎。3)機房的管理。專業教研室應建立自己的專業機房,同時配備專業的維護人員。4)教師培訓。學校應鼓勵教師參加各種軟件培訓,然后服務于教學。5)積極參加各種軟件開發商舉辦的高等院校軟件競賽。目的不是在于獲得獎勵,主要是能和其他兄弟院校的學生同臺競爭,從而找出自己的差距。6)校企共建“雙師”結構的實踐教學團隊。通過引進、培養補充緊缺專業人才,加強專業帶頭人培養和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強化“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設。7)加強實習基地建設,提高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水平。
2.2學生方面
1)鼓勵學生認真學習路橋方向各種軟件,而不是僅僅為了應付考試,因此,對于軟件課程的考核,不應采取課堂考試的形式,可采取機房上機考試,或者布置大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充分思考后獨立完成,才能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目前,計算機輔助設計已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領域,在畢業設計中加入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內容,是提高畢業設計質量與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4]。我院根據教改項目的構思,在畢業設計中加入了專業軟件應用。目前已經在2013,2014屆畢業設計中實施,同時計劃在往后的畢業設計中進一步加大專業軟件的應用。通過畢業設計環節的鍛煉,學生專業軟件應用能力得到很大提高。2)學工部組織成立軟件應用興趣小組或社團,讓學生充分了解軟件信息后,才會更認真的學習。3)鼓勵學生報名參加各種軟件競賽,走出校園,了解其他兄弟院校的同學情況。同時,對于獲獎的學生,應給予表彰。
3結語
論文關鍵詞:雨水泵站,雨水初期棄流,隱蔽化設計
1 概況
京滬高鐵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北起北京南站,南至上海虹橋站,沿線共設21個車站,連接環渤海經濟帶和滬寧杭長江三角洲經濟帶,沿線人口占全國人口四分之一以上。無錫東站規劃紅線30.49公頃,以高鐵站房為核心,建設內容包括交通接駁、商業、市政配套等綜合設施。無錫地鐵2#線垂直下穿京滬高鐵,地鐵出入口設置于高鐵出站廳的下方;高鐵站區設下沉式廣場,經高鐵底部連通,同時整合地鐵站點功能。站區平面如圖1所示。
高鐵站區內交通綜合體、停車樓、公交站場、2個小雨蓬及其它建/構筑物雨水直接排入周邊市政雨水管網。南北下沉廣場及高鐵大雨蓬的雨水無法直接排入市政管網,雨水收集匯總后經雨水泵站提升,由壓力管輸送至站區外河道。
2 泵站總體布置
雨水泵站共設4座,分別服務于高鐵、地鐵將整個下沉式廣場及高鐵大雨蓬劃分的4個象限,對應為1#、2#、3#、4#雨水泵站。
在泵站總體布置上,綜合考慮雨水泵站、匝道橋、廣場、道路等相關位置關系,合理整合各空間
圖1 雨水泵站位置示意圖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pump stationlayout
位置及平面布局,將泵站設置在匝道橋、道路的下方,出入口設置在下沉廣場角落區域隱蔽化設計,降低環境影響,節省土地,最大化利用土地的立體空間,實現了雨水泵站的“隱蔽化”[1]。
2.1 1#雨水泵站總體布置
1#雨水泵站位于站區西北方向,平面尺寸13.00×9.00m,規劃匝道橋正下方,寬度9.00m方向與規劃匝道橋寬度相同,泵站結構強度考慮將來的車行荷載,泵站頂標高與規劃匝道橋標高一致,預留鋪裝高度。出入口設置于北側13.00m長度方向右側,朝向下沉廣場,室內地坪標高與下沉廣場標高一致,凈高4.00m。
2.2 2#雨水泵站總體布置
2#雨水泵站位于站區東北方向,平面尺寸13.80×9.10m,毗鄰公交站場,泵站位置處為人行道,無車行荷載,西側寬度9.10m方向與連接該處地面與下沉廣場的樓梯、扶梯寬度一致,統一設計,泵站邊緣作為樓扶梯結構支撐點,泵站頂部為下沉廣場與公交站場之間的人行通道。出入口設置于北側13.80m長度方向中部,朝向下沉廣場,頂部設欄桿,室內地坪標高與下沉廣場標高一致,凈高4.00m。
2.3 3#雨水泵站總體布置
3#雨水泵站位于站區西南方向,平面尺寸16.80×9.00m,高鐵落客平臺與市政道路的連接匝道橋下方,寬度9.00m方向與匝道橋寬度相同。為利用立體空間,匝道由原設計的擋土墻結構優化為橋梁形式,橋梁下部空間供泵站使用會計畢業論文范文。出入口設置于東側9.00m方向中部,朝向下沉廣場,室內地坪標高與下沉廣場一致,凈高4.30m。
2.4 4#雨水泵站總體布置
4#雨水泵站位于站區東南方向,平面尺寸16.80×9.00m,位置與3#雨水泵站沿地鐵2#線軸線對稱,頂部為高鐵落客平臺與市政道路的連接匝道,泵站設計、空間布局與3#雨水泵站類似。
3 泵站設計規模
本工程雨水泵站的水量主要來自于南北下沉廣場地面雨水、高鐵大雨蓬屋面雨水和站區地下水三部分;其中,下沉廣場地面雨水與大雨蓬屋面雨水統一考慮,設計重現期50年隱蔽化設計,地下水量單獨計算。
3.1 雨水量[2]
無錫地區暴雨強度公式(P=50a):
L/(s·ha)
雨水總量計算:
Q=ψ×F×I ( L/s )
式中:P—設計重現期,按50年取值;t—降雨歷時,下沉廣場16.40 min,高鐵大雨蓬11.50min;ψ—徑流系數,下沉廣場0.9,高鐵大雨蓬0.95;F—匯水面積,下沉廣場6.52ha,高鐵大雨蓬2.30ha;計算得:Q下沉廣場=2209.20 L/s,Q大雨蓬=886.00 L/s,Q = 3095.20 L/s,合11143 m3/h。
3.2 地下水滲入量
本工程站區地下水采用盲管導排的方式,降低地下水水位,保證各建(構)筑物的結構穩定性,在整個下沉廣場結構底部,敷設土工布、碎石導排層,導排層內設地下水導排管,呈“枝”狀布置,支管接入主管,主管最后匯入雨水泵站。
根據計算,整個下沉廣場地下水滲入量為240m3/d,部分作為站區內雨水回用系統的水源水,其余由泵站排出廣場范圍。
3.3 各泵站設計規模
雨水泵站的排水能力需滿足雨水和地下水兩部分的排水要求,計算得11153 m3/h;根據4個雨水泵站服務范圍的分析,各泵站需要的排水能力為:1#泵站2801.5m3/h、2#泵站2795.8m3/h、3#泵站2825.3 m3/h、4#泵站2730.4m3/h,相差很小,為方便項目建設及后續的運行管理,4個泵站設計規模均取整數值:2800 m3/h。
4 泵站工藝設計
4.1 工藝流程
由前述,該工程雨水泵站的來水包括三部分,分別為南北下沉廣場地面雨水、高鐵大雨蓬屋面雨水和站區地下水。另一方面,泵站的出水除排放至外圍河道外,還需提供高鐵站區雨水回用系統的水源水,處理后的雨水回用于站區的綠化、澆灌、車輛沖洗等。因此,針對不同的來水分別考慮流程如下:①下沉廣場地面雨水由于地表徑流,水質較差且含有部分大塊雜質,因此經格柵攔截后通過泵提升后全部排放。②高鐵大雨蓬屋面雨水,接入泵站后,首先進行初期雨水的棄流,后期雨水提升后儲存于雨水回用系統前端的蓄水池中,作為其水源補充水隱蔽化設計,多余的雨水通過水泵提升排放。③地下水經收集總管接入泵站,在泵站內部,地下水與地面及屋面雨水隔離,以避免地面雨水倒灌污染地下水導排收集系統。一部分地下水通過水泵提升至站區內的雨水回用系統,作為水源水,水質清潔,易于回用處理,多余的地下水通過水泵提升排放。
從工藝流程上,該雨水泵站分為收集、回用和排放三個方面。從功能上,該雨水泵站實現了廣場地面雨水提升、排放;大雨蓬屋面雨水初期棄流、末端利用;地下水隔離、回用的功能。
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工藝流程圖
Fig.2 Flow chart
4.2 水泵選型[3]
1#、2#雨水泵站水泵選型相同,如表1所示,
表1 1#、2#泵站水泵配置表[2]
Tab.1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pumps for 1#、2# station
序號
流量
(m3/h)
揚程
(m)
功率
(kW)
數量
備注
I
1400
9
55
2
1用1備
II
700
9
30
2
III
3.0
5
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