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教案8篇

時間:2023-03-07 15:05:08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七年級教案,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七年級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識記與理解:識記周武王滅商、西周的建立與結束;理解分封制的主要內容。

能力與方法:培養學生文史結合學習歷史的方法與能力,以及分析比較的能力,提高學生閱讀分析歷史材料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人心向背決定戰爭的結果,客觀歷史地認識分封制的作用,認識到正確根據變化了的形勢,調整統治正確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封制的主要內容。

難點:分封制實行的必要與其得 以維系的緣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學生讀課文引言。

2。教師引入:大家看過電視《封神榜》嗎?誰來說說它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而導入。

注意引 導學生神話作 品與歷史的差別是非常大的。

二、新課講授

(一)西周的建立

1、周族的發展:簡要講述。

2、周滅商:抽學生來講周滅商的牧野之戰,并要求學生 概括出一個相關的成語來。(反戈一擊)。并談一談這一戰的勝敗最關鍵的因素是什么?(人心的向背是戰爭勝敗的最關鍵性的因素。)

3、西周的建立: 學生一起說西周的建立時間與建立者。教師運用書上的地圖說明西周的來歷 。

(二)分封制

1、學生一起 閱讀教 材以后,抽一學生來主持:對其余的學生進行提問。

可能的問題:為什么要 實行分封制 ?都分封的是些什么人?主要有哪些諸候國?分別在哪條大河流域?諸候與周王之間有什么樣的權利與義務?起了什么作用?你認為分封制能長期的鞏固西周的統治嗎?

2、學生或教師進行歸納整理。

(三)西周的結束

1。點出西周末年,由于各種矛盾交織,決定了西周滅亡的必然命運。最終在周幽王 在位時的前771年,被犬戎攻破鎬京而統治結束。

2。要求學生閱讀書上的小字 找找西周在周幽王時滅亡的主、客觀原因有哪些?

(四)課堂小結

學生來小結全課的內容。教師補充。

篇2

第一單元備課教案

一、語言知識與技能

1.根據讀音規則和音標拼讀單詞。

2.理解和領悟詞語的基本含義、語法項目以及語言形式的基本結構和常用表意功能;

3.能在日常交際情景中聽懂對話,例如,能聽懂連續的指令并據此完成任務;能引出話題并進行幾個回合的交談;

4.能聽懂接近正常語速、熟悉話題的語段和簡單故事,獲取相關信息;

5.能運用…..詞匯和…..語言形式就熟悉的話題進行交談;能運用…..詞匯和…..語言形式及(或)所給提示描述人、物、事件、行為、特征等,表達簡單的觀點;

6.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簡單的角色表演;

7.能連貫、流暢地朗讀課文;能從簡單的文章中找出有關信息,理解大意;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的意思;

8.每天課外閱讀量最少達到100詞。

9.能運用…..詞匯和…..語言形式以及參照范例(文章結構)寫出簡單的文段等,包括起草和修改。

二、文化意識

10.了解語言和語用的文化因素,體驗跨文化交際。

三、學習策略

11-(1)利用讀音規則和音標拼讀詞匯,利用上下文、非語言信息等理解詞義,聯想學習和記憶詞匯,構詞法等。

11-(2)利用情境等理解語法結構和表意功能,發現語言規律并舉一反三。

11-(3)復習、整理歸納所學內容。

11-(4)利用預測、語調、重音、問題等來獲取聽力信息。

11-(5)在課內外活動中借助體態語用英語交流。

11-(6)利用預測、跳讀、尋讀、細節讀等來獲取文章信息。

11-(7)仿寫短文,準備素材、起草短文并修改。

11-(8)明確目標,制定計劃,

11-(9)了解并跨文化交際(恰當使用)。

四、情感態度

12.樂于參與英語活動,敢于用英語表達,積極與他人合作,體驗自己的學習效果。

備教學

重、難點

內容

課標具體知識、技能、文化目標

知識與技能、文化意識的重、難點內容

課標具體策略目標選擇

sectionA

sectionB

目標1

在讀寫過程中,能夠根據讀音規則和音標拼讀單詞。

11-(1)

11-(2)

11-(3)

目標2

詞匯:

name,nice,to,meet,too,your,Ms.,his,and,her,yes,she,he,no,not.

語言形式:

1)what’syourname?---Alan./I’mAlan./Myname’sAlan.

2)Nicetomeetyou.

3)What’shisname?---He’sEric./Hisname’sEric.

4)What’shername?---She’sMary./Hername’sMary.

5)IsheJack?---Yes,heis./No,heisn’t.Hisname’sMike.

6)AreyouHelen?---Yes,Iam./No,I’mnot.I’mGina.

詞匯:

zero,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lephone,number,phone,telephone/phonenumber,first,firstname,last,lastname,friend,China,middle,school,middleschool.

語言形式:

1)What’syourphonenumber?---It’s…/Myphonenumberis…

2)Isthisyourphonenumber?---Yes,itis./No,itisn’t.

3)What’syourfirst/given/last/familyname?---Myfirst/given/last/familyname’s…

第二單元備課教案

一、語言知識與技能

1.根據讀音規則和音標拼讀單詞。

2.理解和領悟詞語的基本含義、語法項目以及語言形式的基本結構和常用表意功能;

3.能在日常交際情景中聽懂對話,例如,能聽懂連續的指令并據此完成任務;能引出話題并進行幾個回合的交談;

4.能聽懂接近正常語速、熟悉話題的語段和簡單故事,獲取相關信息;

5.能運用…..詞匯和…..語言形式就熟悉的話題進行交談;能運用…..詞匯和…..語言形式及(或)所給提示描述人、物、事件、行為、特征等,表達簡單的觀點;

6.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簡單的角色表演;

7.能連貫、流暢地朗讀課文;能從簡單的故事和短文中找出有關信息,抓住大意;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的意思;

8.每天課外閱讀量最少達到200詞。

9.能運用…..詞匯和…..語言形式以及參照范例(文章結構)寫出簡單的文段等,包括起草和修改。

二、文化意識

10.了解語言和語用的文化因素,體驗跨文化交際。

三、學習策略

11-(1)利用讀音規則和音標拼讀詞匯,利用上下文、非語言信息等理解詞義,聯想學習和記憶詞匯,構詞法等。

11-(2)利用情境等理解語法結構和表意功能,發現語言規律并舉一反三。

11-(3)復習、整理歸納所學內容。

11-(4)利用預測、語調、重音、問題等來獲取聽力信息。

11-(5)在課內外活動中借助體態語用英語交流。

11-(6)利用預測、跳讀、尋讀、細節讀等來獲取文章信息。

11-(7)仿寫短文,準備素材、起草短文并修改。

11-(8)明確目標,制定計劃,

11-(9)了解并跨文化交際(恰當使用)。

四、情感態度

12.樂于參與英語活動,敢于用英語表達,積極與他人合作,體驗自己的學習效果。

備教學

重、難點

內容

課標具體知識、技能、文化目標

知識與技能、文化意識的重、難點內容

課標具體策略目標選擇

sectionA

sectionB

目標1

在讀寫過程中,能夠根據讀音規則和音標拼讀單詞。

11-(1)

11-(2)

11-(3)

目標2

詞匯:mysister,myparents,yourparents,haveagoodday,mygrandparents

語言形式:

1.This/Thatis...

2.These/Thoseare...

3.Who’sshe/he?She/Heis...

4.Whoarethey?Theyare...

is,are縮略形式

主格代詞I,he,she,they的用法

名詞復數

指示代詞this/that與these/those單復數形式轉換

(具體見grammarfocus)

詞匯:familytree,thosegirls,theseboys,twophotosofmyfamily,inthefirstphoto,inthenextpicture,thesetwogirls,inmyfamily.

語言形式:

1.同前面的語言形式。

2.Hereis/are…

3.Arethese…?Yes,theyare./No,theyaren’t.

第三單元備課教案

一、語言知識與技能

1.根據讀音規則和音標拼讀單詞。

2.能夠表述詞語的基本含義、語法項目以及語言形式的基本結構和常用表意功能;

3.能在課堂活動中用簡短的英語進行交際,例如,能聽懂學習活動中連續的指令和問題,并做出適當反應;

4.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語段和簡短的故事,獲取相關信息。

5.能運用本單元的詞匯和語言形式就熟悉的話題進行簡單的交流;能運用本單元的詞匯和語言形式及所給提示簡單描述人、物、事件等;

6.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簡單的角色表演;

7.能正確地朗讀課文;能從簡單的故事和其它文體的短文中找出有關信息,抓住大意;

8.每天課外閱讀量最少達到200詞。

9.能運用本單元的詞匯和語言形式以及參照范例(文章結構)描述系列圖片,編寫簡單的故事等,包括起草和修改。

二、文化意識

10.了解語言的文化因素,體驗跨文化交際。

三、學習策略

11-(1)利用讀音規則和音標拼讀詞匯,利用上下文、非語言信息等理解詞義,聯想學習和記憶詞匯,構詞法等。

11-(2)利用情境等理解語法結構和表意功能,發現語言規律并舉一反三。

11-(3)復習、整理歸納所學內容。

11-(4)利用預測、語調、重音、問題等來獲取聽力信息。

11-(5)在課內外活動中借助體態語用英語交流。

11-(6)利用預測、跳讀、尋讀、細節讀等來獲取文章信息。

11-(7)仿寫短文,準備素材、起草短文并修改。

11-(8)明確目標,制定計劃,

11-(9)了解并跨文化交際(恰當使用)。

四、情感態度

12.樂于參與英語活動,敢于用英語表達,積極與他人合作,體驗自己的學習效果。

備教學

重、難點

內容

課標具體知識、技能、文化目標

知識與技能、文化意識的重、難點內容

課標具體策略目標選擇

sectionA

sectionB

目標1

在讀寫過程中,能夠根據讀音規則和音標拼讀單詞。

11-(1)

11-(2)

11-(3)

目標2

詞匯:

pencil,book,eraser,box,

pencil-box,schoolbag,

dictionary,his,mine,

hers,excuseme,thank,teacher,about,whatabout,yours,for,

thankyouforhelp,welcome,

youarewelcome,

語言形式:

(1)Isthisyourpencil?

Yes,itis./No,itisn’t.

(2)Aretheseyourbooks?

Yea,theyare./No,theyaren’t.

(3)Whataboutthis

dictionary?

(4)Thankyouforyourhelp.

You’rewelcome.

(具體見grammarfocus)

詞匯:

baseball,watch,

computer,game,card,

IDcard,hotebook,ring,

bag,in,library,ask,ask..for,find,some,classroom,e-mail,at,call,lost,must,asetof

語言形式:

1.同前面的語言形式。

2.Howdoyouspellit?

篇3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教學的重點是完全平方公式的熟記及應用.難點是對公式特征的理解(如對公式中積的一次項系數的理解).完全平方公式是進行代數運算與變形的重要的知識基礎。

1.兩數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們的平方和,加上(或減去)它們的積的2倍.即:

這兩個公式是根據乘方的意義與多項式的乘法法則得到的.

這兩個公式的結構特征是:左邊是兩個相同的二項式相乘,右邊是三項式,是左邊二中兩項的平方和,加上(這兩項相加時)或減去(這兩項相減時)這兩項乘積的2倍;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體的數(正數或負數),也可以表示單項式或多項式等代數式.

2.只要符合這一公式的結構特征,就可以運用這一公式.

在運用公式時,有時需要進行適當的變形,例如可先變形為或或者,再進行計算.

在運用公式時,防止發生這樣錯誤.

3.運用完全平方公式計算時,要注意:

(1)切勿把此公式與公式混淆,而隨意寫成.

(2)切勿把“乘積項”中的2丟掉.

(3)計算時,要先觀察題目特點是否符合公式的條件,若不符合,應先變形為符合公式的條件的形式,再利用公式進行計算,若不能變為符合公式條件的形式,則應運用乘法法則進行計算.

4.與都叫做完全平方公式.為了區別,我們把前者叫做兩數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后者叫做兩數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三、教法建議

1.在公式的運用上,與平方差公式的運用一樣,應著重讓學生掌握公式的結構特征和字母表示數的廣泛意義,教科書把公式中的字母同具體題目中的數或式子,用“”連結起來,逐項比較、對照,步驟寫得完整,便于學生理解如何正確地使用完全平方公式進行計算.

2.正確地使用公式的關鍵是確定是否符合使用公式的條件.重要的是確定兩數,然后再看是否兩數的和(或差),最后按照公式寫出兩數和(或差)的平方的結果.

3.如何使學生記牢公式呢?我們注意了以下兩點.

(1)既講“法”,又講“理”

在教學中要講法則、公式的應用,也要講公式的推導,使學生在理解公式、法則道理的基礎上進行記憶.我們引導學生借助面積圖形對完全平方公式做直觀說明,也是對說理的重視.在“明白道理”這個前提下的記憶,即使學生將來發生錯誤也易于糾正.

(2)講聯系、講對比、講特點

對于類似的內容學生容易混淆,比如在本節出現的(ab)2=a2b2的錯誤,其原因是把完全平方公式和“舊”知識(ab)2=a2b2及分配律弄混,排除新舊知識間相互干擾的一種作法是向學生指明新知識的特點.所以講“理”是要講聯系、講對比、講特點.

教學設計示例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意義,準確掌握兩個公式的結構特征.

2.熟練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3.通過推導公式訓練學生發現問題、探索規律的能力.

4.培養學生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數學思想.

5.滲透數學公式的結構美、和諧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嘗試指導法、講練結合法.

2.學生學法:本節學習了乘法公式中的完全平方,一個是兩數和的平方,另一個是兩數差的平方,兩者僅一個“符號”不同.相乘的結果是兩數的平方和,加上(或減去)兩數的積的2倍,兩者也僅差一個“符號”不同,運用完全平方公式計算時,要注意:

(1)切勿把此公式與公式混淆,而隨意寫成.

(2)切勿把“乘積項”2ab中的2丟掉.

(3)計算時,要先觀察題目是否符合公式的條件.若不符合,應先變形為符合公式的條件的形式,再利用公式進行計算;若不能變為符合條件的形式,則應運用乘法法則進行計算.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掌握公式的結構特征和字母表示的廣泛含義,正確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二)難點

綜合運用平方差公式與完全平方公式進行計算.

(三)解決辦法

加強對公式結構特征的深入理解,在反復練習中掌握公式的應用.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或電腦、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讓學生自編幾道符合平方差公式結構的計算題,目的是辨認題目的結構特征.

2.引入完全平方公式,讓學生用文字概括公式的內容,培養抽象的數字思維能力.

3.舉例分析如何正確使用完全平方公式,師生共練完成本課時重點內容.

4.適時練習并總結,從實踐到理論再回到實踐,以指導今后的解題.,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七、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本節課重點學習完全平方公式及其應用.

(二)整體感知

掌握好完全平方公式的關鍵在于能正確識別符合公式特征的結構,同時還要注意公式中2ab中2的問題,在解題過程中應多觀察、多思考、多揣摩規律.

(三)教學過程

1.計算導入;求得公式

(1)敘述平方差公式的內容并用字母表示;

〖互聯網上最全面、最強大的搜索引擎服務〗搜索首頁網頁企業新聞軟件地圖音樂mp3影視圖片Flash游戲常用生活查詢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廣告聯系

|

教案首頁

|

高中語文

|

高中數學

|

高中英語

|

高中物理

|

高中化學

|

高中生物

|

高中政治

|

高中歷史

|

高中地理

|

初中語文

|

|

初中數學

|

初中英語

|

初中物理

|

初中化學

|

初中生物

|

初中政治

|

初中歷史

|

初中地理

|

小學語文

|

小學數學

|

小學英語

|

|

思想品德

|

科學課程

|

信息技術

|

體育教案

|

音樂教案

|

美術教案

|

幼兒教案

|

您現在的位置:上網第一站|免費教案網>>教案>>初中數學>>教案正文

七年級數學教案完全平方公式

七年級數學教案完全平方公式

上網第一站|免費教案網在互聯網上搜索此文

>教學建議

一、知識結構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教學的重點是完全平方公式的熟記及應用.難點是對公式特征的理解(如對公式中積的一次項系數的理解).完全平方公式是進行代數運算與變形的重要的知識基礎。

1.兩數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們的平方和,加上(或減去)它們的積的2倍.即:

這兩個公式是根據乘方的意義與多項式的乘法法則得到的.

這兩個公式的結構特征是:左邊是兩個相同的二項式相乘,右邊是三項式,是左邊二中兩項的平方和,加上(這兩項相加時)或減去(這兩項相減時)這兩項乘積的2倍;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體的數(正數或負數),也可以表示單項式或多項式等代數式.

2.只要符合這一公式的結構特征,就可以運用這一公式.

在運用公式時,有時需要進行適當的變形,例如可先變形為或或者,再進行計算.

在運用公式時,防止發生這樣錯誤.

3.運用完全平方公式計算時,要注意:

(1)切勿把此公式與公式混淆,而隨意寫成.

(2)切勿把“乘積項”中的2丟掉.

(3)計算時,要先觀察題目特點是否符合公式的條件,若不符合,應先變形為符合公式的條件的形式,再利用公式進行計算,若不能變為符合公式條件的形式,則應運用乘法法則進行計算.

4.與都叫做完全平方公式.為了區別,我們把前者叫做兩數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后者叫做兩數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三、教法建議

1.在公式的運用上,與平方差公式的運用一樣,應著重讓學生掌握公式的結構特征和字母表示數的廣泛意義,教科書把公式中的字母同具體題目中的數或式子,用“”連結起來,逐項比較、對照,步驟寫得完整,便于學生理解如何正確地使用完全平方公式進行計算.

2.正確地使用公式的關鍵是確定是否符合使用公式的條件.重要的是確定兩數,然后再看是否兩數的和(或差),最后按照公式寫出兩數和(或差)的平方的結果.

3.如何使學生記牢公式呢?我們注意了以下兩點.

(1)既講“法”,又講“理”

在教學中要講法則、公式的應用,也要講公式的推導,使學生在理解公式、法則道理的基礎上進行記憶.我們引導學生借助面積圖形對完全平方公式做直觀說明,也是對說理的重視.在“明白道理”這個前提下的記憶,即使學生將來發生錯誤也易于糾正.

(2)講聯系、講對比、講特點

對于類似的內容學生容易混淆,比如在本節出現的(ab)2=a2b2的錯誤,其原因是把完全平方公式和“舊”知識(ab)2=a2b2及分配律弄混,排除新舊知識間相互干擾的一種作法是向學生指明新知識的特點.所以講“理”是要講聯系、講對比、講特點.

教學設計示例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意義,準確掌握兩個公式的結構特征.

2.熟練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3.通過推導公式訓練學生發現問題、探索規律的能力.

4.培養學生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數學思想.

5.滲透數學公式的結構美、和諧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嘗試指導法、講練結合法.

2.學生學法:本節學習了乘法公式中的完全平方,一個是兩數和的平方,另一個是兩數差的平方,兩者僅一個“符號”不同.相乘的結果是兩數的平方和,加上(或減去)兩數的積的2倍,兩者也僅差一個“符號”不同,運用完全平方公式計算時,要注意:

(1)切勿把此公式與公式混淆,而隨意寫成.

(2)切勿把“乘積項”2ab中的2丟掉.

(3)計算時,要先觀察題目是否符合公式的條件.若不符合,應先變形為符合公式的條件的形式,再利用公式進行計算;若不能變為符合條件的形式,則應運用乘法法則進行計算.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掌握公式的結構特征和字母表示的廣泛含義,正確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二)難點

綜合運用平方差公式與完全平方公式進行計算.

(三)解決辦法

加強對公式結構特征的深入理解,在反復練習中掌握公式的應用.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或電腦、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讓學生自編幾道符合平方差公式結構的計算題,目的是辨認題目的結構特征.

2.引入完全平方公式,讓學生用文字概括公式的內容,培養抽象的數字思維能力.

3.舉例分析如何正確使用完全平方公式,師生共練完成本課時重點內容.

4.適時練習并總結,從實踐到理論再回到實踐,以指導今后的解題.

七、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本節課重點學習完全平方公式及其應用.

(二)整體感知

掌握好完全平方公式的關鍵在于能正確識別符合公式特征的結構,同時還要注意公式中2ab中2的問題,在解題過程中應多觀察、多思考、多揣摩規律.

(三)教學過程

1.計算導入;求得公式

(1)敘述平方差公式的內容并用字母表示;

[當前第1頁/共2頁]<<>>

(2)用簡便方法計算

①103×97

②103×103

(3)請同學們自編一個符合平方差公式結構的計算題,并算出結果.

學生活動:編題、解題,然后兩至三個學生說出題目和結果.

要想用好公式,關鍵在于辨認題目的結構特征,正確使用公式,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乘

法公式”.

引例:計算,

學生活動:計算,,兩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然后說出答案,得出公式.

或合并為:

教師引導學生用文字概括公式.

方法:由學生概括,教師給予肯定、否定或更正,同時板書.

兩數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們的平方和,加上(或減去)它們的積的2倍.

【教法說明】

①復習平方差公式,主要是引起回憶,鞏固公式;編題在于提高興趣.

②有了平方差公式的推導過程,學生基本建立起了一些特殊多項式乘法的認識方法,因此推導完全平方公式可以由計算直接得出.

2.結合圖形,理解公式

根據圖形完成下列問題:

如圖:A、B兩圖均為正方形,

(1)圖A中正方形的面積為____________,(用代數式表示)

圖Ⅰ、Ⅱ、Ⅲ、Ⅳ的面積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B中,正方形的面積為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的面積為______________,

Ⅰ、Ⅱ、Ⅳ的面積和為____________,

用B、Ⅰ、Ⅱ、Ⅳ的面積表示Ⅲ的面積_________________。

分別得出結論:

學生活動:在教師引導下回答問題.

【教法說明】利用圖形講解,增強學生對公式的直觀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公式,同時也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3.探索新知,講授新課

(1)引例:計算

教師講解:在中,把x看成a,把2y看成b,在中把2x看成a,把3y看成b,則、,就可用完全平方公式來計算,即

【教法說明】引例的目的在于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公式的結構,為運用公式打好基礎.

(2)例1運用完全平方公式計算:

①②③

學生活動: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嘗試解題,3個學生板演.

【教法說明】讓學生先模仿公式解題,學生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這也正是學生對公式理解、應用和熟練程度上存在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反饋后要緊扣公式,重點講解,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關于例呈中(3)的計算,可對照公式直接計算,也可變形成,然后再進行計算,同時也可訓練學生靈活運用學過的知識的能力.

4.嘗試反饋,鞏固知識

練習一

運用完全平方公式計算:

(1)(2)(3)

(4)(5)(6)

(7)(8)(9)

(l0)

學生活動: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然后同學互評,教師抽看結果,練習中存在的共性問題要集中解決.

5.變式訓練,培養能力

運用完全平方公式計算:

(l)(2)(3)(4)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討論,選代表解答.

練習三

(1)有甲、乙、丙、丁四名同學,共同計算,以下是他們的計算過程,請判斷他們的計算是否正確,不正確的請指出錯在哪里.

甲的計算過程是:原式

乙的計算過程是:原式

丙的計算過程是:原式

丁的計算過程是:原式

(2)想一想,與相等嗎?為什么?

與相等嗎?為什么?

學生活動:觀察、思考后,回答問題.

【教法說明】練是一組數字計算題,使學生體會到公式的用途,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起到加深理解公式的作用.練習三第(l)題實際是課本例4,此題是與平方差公式的綜合運用,難度較大.通過給出解題步驟,讓學生進行判斷,使難度降低,學生易于理解,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分析這類題的結構特征,掌握解題方法.通過完成第(2)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與之間的相等關系,同時加深理解代數中“a”具有的廣泛意義.

練習四

運用乘法公式計算:

(l)(2)

(3)(4)

學生活動:采取比賽的方式把學生分成四組,每組完成一題,看哪一組完成得快而且準確,每組各派一個學生板演本組題目.

【教法說明】這樣做的目的是訓練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同時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四)總結、擴展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乘法公式中的完全平方公式.

引導學生舉例說明公式的結構特征,公式中字母含義和運用公式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八、布置作業

P1331,2.(3)(4).

參考答案

篇4

時間介詞的應用

課時

1

總第1課時

授課對象

初一學生

授課者

教學

三維

目標

1、掌握時間介詞的用法與區別

2、能自己歸納總結時間介詞語法規則

3、靈活按照語法規則正確使用時間介詞

教 學

重 點

掌握表示介詞用法的相關知識并靈活運用

教 學

難 點

用法相似的時間介詞間的區別

教學資源

PPT、相關習題冊、書本

教 學

方 法

嘗試引導法、探究法、練習法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學生

教師

情境創設

情感體驗

Step 1 Review

一、Free talk

T;Do you know what is time preposition ?Give me some examples.

S;in,on.at

T:Yes.you are right.Today we are going to discuss time preposition.look at PPT please.

交流質疑對話體驗

Step 2 Presentation

1. Show students some pictures and let students conclude the rule of the time preposition of at.

T:Who can tell us how to use “at”?

S;Time,age.

2.Show students some pictures and let students conclude the rule of the time preposition of on.

T:Who can tell us how to use “on”?

S;表示具體的某一天,或者具體的某一天的時間段

T:Anything else?

S:日期,星期,節日

T:Well done!

3.how students some pictures and let students conclude the rule of the time preposition of in.

T:Who can tell us how to use “in”?

S;大于一天,表示時間段時用in

T:Anything else?

S:年月季周、三餐四季

T:Great!

Step 4 Consolidation

1. let’s compare

T:What is the difference among in、on and at?

S:I don’t know.

T:I will give you some clues.Take notes.

2.Let’s sing a chant together.

總結小結鞏固體驗

Sum up the the rule of the time preposition.

板書設計

Lesson 3 Time preposition

inonat大于一天才用in早午晚時也用in 等于一天就用on 小于一天用at

作業布置延伸體驗

篇5

------單元內容分析表

年級:七年級學科道德與法治 審批員(備課組長):沐榮

單 元解析

第一單元單元主題:青春時光 主備教師:沐榮

本單元以擁抱青春為主題,學生成長為主線,設置了共三課。

本單元作為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隱含著道德教育的三個滲透點,他們都是青春成長繞不開的話題,或者說我們必須從思想認識上認同和接納成長的這些引。

單元

目標

1.了解青春期身體變化的主要表現。

2.認識青春期生理變化對我們的影響,學會正確看待青春期的生理變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綻放。

3.認識青春期我們心理的矛盾和困惑,學會積極面對和正確處理青春期心理矛盾。

4.培養學生積極接納自我,調適自我的情感,做陽光快樂的中學生。

5.初步了解青春期思維的發展變化,認識到青春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

6.學會正確認識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敢于發展自己獨到的見解,敢于表達不同的觀點,敢于對不合理的事情說“不”,敢于向權威挑戰,同時也要接納他人合理、正確的意見。

單元

重點

1、歸納生理變化

2、發展獨立思維和培養批判精神

單元

難點

1、學會正確處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2、開發創造潛力,做一名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創造者

教學措施

歸納法、交流討論法、表演法

課時分配

6個課時

墨江縣新安鎮初級中學電子教案(導學案)

個人主備和集體備課

輔備(個人

二次備課)

課題: 第一課 青春的邀約

備課時間:2021年2 月20日教學時間: 年月日

主備教師: 沐榮 授課教師: 授課班級:

第一 課 時悄悄變化的我

教學時間:年 月日 授課班級:班

年 月日 授課班級:班

年 月日 授課班級:班

年 月日 授課班級:班

年 月日 授課班級:班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青春期的一些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常識;了解青春期特有的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特征。

能力目標:能從容面對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的變化;正確對待自己的心理變化,自覺減少心理上的混亂與恐慌,增強自我調節能力,促進生理和心理協調發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正確認識人的身體和心理發展變化的規律,擺脫不必要的煩惱和憂慮,正確處理自己的心理矛盾,以積極樂觀的心態迎接青春期的到來。

【教學重點】讓學生體驗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變化。

讓學生能正視自身存在心理衛生問題,學會解決矛盾,保持心理健康。

【教學難點】

讓學生能正視自身存在心理衛生問題,學會解決矛盾,保持心理健康。

【教學準備】

1、學生填寫課前自主學習,進行預習。

2、根據課程標準,設計問題與活動,制作

【教學方法】討論、探究、合作學習等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心理測試內容)

心理測試:寫序號,把符合自己的內容的序號寫下了。

1.身體變化,使人騷動不安。

2.喜歡看武俠小說、電影、電視劇等。

3.變得愛頂撞家長。

4.對新鮮事物特別感興趣。

5.對異性產生異常的好奇和興趣。

6.有心里話不愛跟大人說了,但與好朋友談起來卻沒玩沒了。

7.在和他人爭論時,明知自己錯了,還是要撐下去。

8.喜歡模仿自己崇拜的人。

9.對自己的身體變化已經了解。

10.喜歡在家里或班級、需要表現自己

想一想:為什么變得愛頂撞家長、身體變化使人騷動不安、對異性產生異常的好奇和興趣„„?

教師總結:青春,帶著一份特殊的邀約,款款而來。在這個時期,我們的身體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我們的內心會面對一些新的問題,我們看待自然和社會的觀點也會有所改變。這一節課就讓我們來探討悄悄變化的我這個的話題。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悅納生理變化

(一)身體變化

活動一:各組同學欣賞自己組員從小到現在不同時期的照片,關注他(她)變化。

比一比:

(1)不同時期的我們有不同嗎?這說明什么?

提示:伴隨著身體外形的明顯變化,我們的內心世界也發生著變化。我們開始進入青春期。

(2)除了照片體現了身體外形的變化,閱讀教材,這一時期,我們的身體變化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提示:學生閱讀課本p3內容

身體迅速長高、長壯;運動能力、消化系統等器官不斷成熟;性器官發育和成熟。

(3)青春期是指哪個年齡階段呢?在這一階段身體發生哪些變化?

提示:青春期一般指人的發育過程中,介于兒童期和成年期之間的過渡期。它是繼嬰兒期后,人生第二個生長發育的高峰期。具體表現在:

a、身體外形的變化:身高,體重等;b、身體內部器官的完善:心臟,肺臟,腦;c性機能的成熟。

(二)青春帶來旺盛的精力

活動二:分享青春期

(多媒體顯示圖片)

說一說:

學生說出體驗每種場景的感受。

提示:結合實際場景回答

教師講述:生理變化帶給我們旺盛的生命力,使我們的身體充滿能量。我們擁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維,對成長充滿強烈的渴望,感覺生活擁有無限可能。

(三)正確對待生理變化

(多媒體顯示問題)在青春期部分同學生理變化帶來的一些煩惱:如:

①我的個子怎么沒有別人高。

②我不想出門了,臉上長了痘痘,難看死了。

③體重又漲了,我不能再吃飯了,我要減肥。

④我不敢在公共場所說話了,我的聲音可難聽了。

想一想:

(1)這些學生為什么有這些煩惱?

提示:處于青春期的我們,往往更加關注自己的外表。一些正常的生理現象可能給我們帶來煩惱。

(2)你怎樣幫助這些同學解決煩惱?說出你的理解。

提示:受遺傳、營養、鍛煉、家庭環境、個人因素等因素,我們要正確對待一些與別人不一樣的生理變化。追求外在美,還有追求內在美。提高品德和文化修養等。

歸納:受遺傳、營養、鍛煉等因素的影響,我們身體的發育情況各不相同:有的長得快,有的長得慢;有的先長胖,有的先長高。我們要正是身體的變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綻放。不因自己的生理變化而自卑,是我們對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班的生理變化,是我們對同伴的尊重。

青春的我們追求美。在追求形體、儀表等外在美得同時,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養,體現青春的內在美。

目標導學二:直面心理矛盾

活動四:自主探究

(多媒體顯示教材p5探究與分享)

思考:

(1)你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嗎?

提示: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回答。

(2)這些情況具體表現是什么?

提示:反抗與依賴強烈的成人感,對他人的意見有抵觸情緒,但內心并沒有擺脫對他人的依賴;

閉鎖與開放內心活動豐富但表露于外的東西少,將自己內心封閉起來;容易感到孤獨和寂寞,希望得到關心和理解;

勇敢與怯懦有時勇敢有時怯懦、比較害羞。

教師講述:伴隨生理發育,我們的認知能力得到發展,自我意識不斷增強,情感世界愈加豐富„„„

這些變化讓我們感到新奇,也使我們產生矛盾和困惑,具體表現在:反抗與依賴;閉鎖與開放;勇敢與怯懦

活動五:對癥下藥

情景一:我每天把自己一天的快樂和煩惱,記錄到自己的日記本里。

情景二:今天和小明鬧得不愉快,心里很煩。下學后,我去操場和別人打球,讓我忘記了煩惱。

情景三:我個子矮,大家都嘲笑我,所以整天悶悶不樂失去進取心,耽誤了學習。有一天,我看潘長江專訪,聽他講自己經歷,他也有被別人嘲笑個子低,但是他卻說“濃縮的都是精華”。從此以后,當別人再嘲笑,我也說“濃縮的都是精華”來反駁他們。我再也不為個子低而煩惱了。

情景四:同桌把我心愛的鉛筆盒碰掉,摔壞了。我暗示自己不要著急,同桌也不是故意的,避免了與同桌發生矛盾。

思考討論:

(1)在你出現心理矛盾的時候,你怎么對待心里矛盾的?

提示:積極面對和正確處理心里矛盾,我們才能健康成長。

(2)在你出現心理矛盾的時候,你是如何解決矛盾的?

提示:集體活動,尋求他人幫助;轉移注意力;做自己心理醫生。

(3)根據情景顯示我是怎么調節我的煩惱的?

提示:

情景一是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

情景二是參加體育活動,轉移注意力;

情景三是自我解嘲

情景四是自我暗示。

教師講述:面對心理煩惱我們可以這樣做:

①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的溫暖中放松自己;

②通過求助他人,學習化解煩惱的方法;

③通過培養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

④學習自我調節,成為自己的“心理保健醫生。”

【布置作業】

進入青春期,我遇到了那些煩惱,當時我是怎樣解決的?現在我還面臨著那些煩惱?

【板書設計】

身體外形變化內部器官完善

性機能的成熟悄悄變化的我

悅納生理變化直面矛盾心理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前面學習了太陽、地球和月球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學習三者之間位置關系變化產生的一個現象月相,同時又為后面學習日月食打基礎,所以本節課在本章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本節課的內容共有一個課時,主要任務包括月相的變化的形成、月相變化的規律及月相變化與農歷的關系的學習。

二、學情分析

對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在前面已經學習一些空間概念,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同時對于宇宙空間的學習必然會引起學生的興趣,這些都有利于本節課的學習。但是,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最難的是發揮想象力,建立抽象的宇宙空間概念,所以本節課將以感性認識為基礎,通過理性的引導和分析,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三、重難點分析

重點:月相的變化的形成、月相變化的規律

難點:月相的變化的形成、月相變化的規律

四、教學目標分析

1.

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月相變化形成的原理;掌握月相變化的規律;知道月相變化與農歷的關系。

2.

過程與方法目標:探究月相變化形成的原理;學會畫不同時間月相的變化圖。

3.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利用月相變化與生活的關系來改善生活

五、教學方法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討論并結合多媒體展示的教學方法。

六、教學流程

1、設置情景問題,導入新課

首先向學生展示一段

,在此之后向學生提問月亮有圓缺變化的原因,從而引入新課。(首先通過一段視頻的展示引起學生的興趣,在通過一個問題的提出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月相變化形成的原理的學習

(1)

帶著前面的問題,將學生分組,通過引導讓每組同學分別進行課本108頁圖3-32的月相實驗,并做好記錄。

(2)

在此之后,通過學生記錄的結果向學生滲透月相的概念即月球的各種圓缺狀態。

(3)

接著向學生展示各種不同的月相的圖片,讓學生小組內討論他們觀察記錄的結果與展示的圖片的對應關系,通過此讓學生進一步感知月球的圓缺變化

(4)

通過上面的實驗,引導學生思考:月相變化是怎樣形成的?通過提醒實驗過程中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對關系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月相變化的形成原理,在做進一步的強調。

解釋:通過小組實驗,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探究的精神。通過總結月相變化的原理,培養了學生的分析概括總結的能力。

3、月相變化的規律的學習

(1)、通過上面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感知了月相的變化,此時向學生展示月相變化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察月相的變化完成課本109頁的活動。

(2)、通過上述活動學生已經感性的了解了月相的變化,接著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感性認識來總結出月相變化的規律,在做進一步的明確。

(3)、由于視頻展示的月相變化結合了不同的時間,并標有不同月相的名稱,為了加深學生對于月相名稱與其圖像的聯系,讓學生通過再次觀看視頻并總結各個月相之間的變化情況,并聯系此時對應農歷的時間。

4、月相變化與農歷的關系

前面學生已經對月相和農歷時間的關系有了初步的認識,此時通過進一步明確幾個特殊的農歷節日和概念,讓學生認識到月相變化和農歷的關系。

拓展:通過課本的閱讀材料,讓學生了解月相變化及月光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5、形成性練習及課堂小結

形成性練習:讓學生嘗試完成不同時間月相的變化,并標出此時月相的名稱及對應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之間的關系。

課堂小結:讓學生對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進行總結,進一步強調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七、板書設計

一、月相變化形成的原理

太陽、地球月球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

二、月相變化的規律

新月:初一

上弦月:初七、初八

滿月:十五、十六

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三、月相變化與農歷的關系

篇7

一、知識結構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教學的重點是掌握公式的結構特征及正確運用公式.難點是公式推導的理解及字母的廣泛含義.平方差公式是進一步學習完全平方公式、進行相關代數運算與變形的重要知識基礎.

1.平方差公式是由多項式乘法直接計算得出的:

與一般式多項式的乘法一樣,積的項數是多項式項數的積,即四項.合并同類項后僅得兩項.

2.這一公式的結構特征:左邊是兩個二項式相乘,這兩個二項式中有一項完全相同,另一項互為相反數;右邊是乘式中兩項的平方差,即相同項的平方與相反項的平方差.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體的數(正數和負數),也可以表示單項式或多項式等代數式.

只要符合公式的結構特征,就可運用這一公式.例如

在運用公式的過程中,有時需要變形,例如,變形為,兩個數就可以看清楚了.

3.關于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在學習時應注意:

(1)左邊是兩個二項式相乘,并且這兩上二項式中有一項完全相同,另一項互為相反數.

(2)右邊是乘式中兩項的平方差(相同項的平方減去相反項的平方).

(3)公式中的和可以是具體數,也可以是單項式或多項式.

(4)對于形如兩數和與這兩數差相乘,就可以運用上述公式來計算.

三、教法建議

1.可以將“兩個二項式相乘,積可能有幾項”的問題作為課題引入,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在兩個二項式相乘其積可能為四項、三項、兩項中找出積為兩項的特征,上升到一定的理論認識,加以實踐檢驗,從而培養學生觀察、概括的能力.

2.通過學生自己的試算、觀察、發現、總結、歸納,得出為什么有的兩個二項式相乘,其積為兩項,因為其中兩項是兩個數的平方差,而另兩項恰是互為相反數,合并同類項時為零,即

(a+b)(a-b)=a2+ab-ab-b2=a2-b2.

這樣得出平方差公式,并且把這類乘法的實質講清楚了.

3.通過例題、練習與小結,教會學生如何正確應用平方差公式.這里特別要求學生注意公式的結構,教師可以用對應思想來加強對公式結構的理解和訓練,如計算(1+2x)(1-2x),

(1+2x)(1-2x)=12-(2x)2=1-4x2

(a+b)(a-b)=a2-b2.

這樣,學生就能正確應用公式進行計算,不容易出差錯.

另外,在計算中不一定用一種模式刻板地應用公式,可以結合以前學過的運算法則,經過變形后靈活應用公式,培養學生解題的靈活性.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并會用公式進行計算;

2.注意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和抽象、概括以及運算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平方差公式的應用.

難點:用公式的結構特征判斷題目能否使用公式.

教學過程設計

一、師生共同研究平方差公式

我們已經學過了多項式的乘法,兩個二項式相乘,在合并同類項前應該有幾項?合并同類項以后,積可能會是三項嗎?積可能是二項嗎?請舉出例子.

讓學生動腦、動筆進行探討,并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

兩個二項式相乘,乘式具備什么特征時,積才會是二項式?為什么具備這些特點的兩個二項式相乘,積會是兩項呢?而它們的積又有什么特征?

(當乘式是兩個數之和以及這兩個數之差相乘時,積是二項式.這是因為具備這樣特點的兩個二項式相乘,積的四項中,會出現互為相反數的兩項,合并這兩項的結果為零,于是就剩下兩項了.而它們的積等于乘式中這兩個數的平方差)

繼而指出,在多項式的乘法中,對于某些特殊形式的多項式相乘,我們把它寫成公式,并加以熟記,以便遇到類似形式的多項式相乘時就可以直接運用公式進行計算.以后經常遇到(a+b)(a-b)這種乘法,所以把(a+b)(a-b)=a2-b2作為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語言敘述公式.

二、運用舉例變式練習

例1計算(1+2x)(1-2x).

解:(1+2x)(1-2x)

=12-(2x)2

=1-4x2.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題目條件是否符合平方差公式特征,并讓學生說出本題中a,b分別表示什么.

例2計算(b2+2a3)(2a3-b2).

解:(b2+2a3)(2a3-b2)

=(2a3+b2)(2a3-b2)

=(2a3)2-(b2)2

=4a6-b4.

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只需將(b2+2a3)中的兩項交換位置,就可用平方差公式進行計算.

課堂練習

運用平方差公式計算:

(l)(x+a)(x-a);(2)(m+n)(m-n);

(3)(a+3b)(a-3b);(4)(1-5y)(l+5y).

例3計算(-4a-1)(-4a+1).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教師巡視學生解題情況,讓采用不同解法的兩個學生進行板演.

解法1:(-4a-1)(-4a+1)

=[-(4a+l)][-(4a-l)]

=(4a+1)(4a-l)

=(4a)2-l2

=16a2-1.

解法2:(-4a-l)(-4a+l)

=(-4a)2-l

=16a2-1.

根據學生板演,教師指出兩種解法都很正確,解法1先用了提出負號的辦法,使兩乘式首項都變成正的,而后看出兩數的和與這兩數的差相乘的形式,應用平,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方差公式,寫出結果.解法2把-4a看成一個數,把1看成另一個數,直接寫出(-4a)2-l2后得出結果.采用解法2的同學比較注意平方差公式的特征,能看到問題的本質,運算簡捷.因此,我們在計算中,先要分析題目的數字特征,然后正確應用平方差公式,就能比較簡捷地得到答案.

課堂練習

1.口答下列各題:

(l)(-a+b)(a+b);(2)(a-b)(b+a);

(3)(-a-b)(-a+b);(4)(a-b)(-a-b).

2.計算下列各題:

(1)(4x-5y)(4x+5y);(2)(-2x2+5)(-2x2-5);

教師巡視學生練習情況,請不同解法的學生,或發生錯誤的學生板演,教師和學生一起分析解法.

三、小結

1.什么是平方差公式?

2.運用公式要注意什么?

(1)要符合公式特征才能運用平方差公式;

(2)有些式子表面不能應用公式,但實質能應用公式,要注意變形.

四、作業

1.運用平方差公式計算:

(l)(x+2y)(x-2y);(2)(2a-3b)(3b+2a);,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3)(-1+3x)(-1-3x);(4)(-2b-5)(2b-5);

(5)(2x3+15)(2x3-15);(6)(0.3x-0.l)(0.3x+l);

2.計算:

篇8

一、素質教育目標

1.理解同底數冪乘法的性質,掌握同底數冪乘法的運算性質.

2.能夠熟練運用性質進行計算.

3.通過推導運算性質訓練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4.通過用文字概括運算性質,提高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5.通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他們積極的學習態度.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嘗試指導法、探究法.

2.學生學法:運用歸納法由特殊性推導出公式所具有的一般性,在探究規律過程中增進時知識的理解.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冪的運算性質.

(二)難點

有關字母的廣泛含義及“性質”的正確使用.

(三)解決辦法

注意對前提條件的判別,合理應用性質解題.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復習冪的意義,并由此引入同底數冪的乘法.

2.通過一組同底數冪的乘法的練習,努力探究其規律,在探究過程中理解公式的意義.

3.教師示范板書,學生進行鞏固性練習,以強化學生對公式的掌握.

七、教學步驟

(-)明確目標

本節課主要學習同底數冪的乘法的性質.

(二)整體感知

讓學生在復習冪的意義的基礎之上探究同底數冪的乘法的意義,只有在同底數冪相乘的前提條件之下,才能進行這樣的運算方式即底數不變、指數相加.

(三)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表示的意義是什么?其中、、分別叫做什么?

師生活動:學生回答(叫底數,叫指數,叫做冪),同時,教師板書.

提問:表示什么?可以寫成什么形式?______________

答案:;

【教法說明】此問題的提出,目的是通過回憶舊知識,為完成下面的嘗試題和學習本節知識提供必要的知識準備.

2.嘗試解題,探索規律

(1)式子的意義是什么?(2)這個積中的兩個因式有何特點?

學生回答:(1)與的積(2)底數相同

引出本課內容:這節課我們就在復習“乘方的意義”的基礎上,學習像這樣的同底數冪的乘法運算.

請同學們先根據自己的理解,解答下面3個小題.

;.

學生活動:學生自己思考完成,然后一個(或幾個)學生回答結果.

【教法說明】

(1)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感知規律的存在性、一般性,從而建立對同底數冪乘法法則的感性認識.

(2)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探索新知識的熱情.

(3)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3.導向深入,揭示規律

計算的過程就是

也就是

那么,當都是正整數時,如何計算呢?

(都是正整數)

(板書)

學生活動:同桌研究討論,并試著推導得出結論.

師生共同總結:(都是正整數)

教師把結論寫在黑板上.

請同學們試著用文字概括這個性質:

同底數冪相乘底數不變、指數相加

運算形式運算方法

提出問題:當三個或三個以上同底數冪相乘時,是否也具有這一性質呢?

學生活動:觀察(都是正整數)

【教法說明】注意對學生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方法的培養,揭示新規律時,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

4.嘗試反饋,理解新知

例1計算:

(1)(2)

例2計算:

(1)(2)

學生活動: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例1、例2,由2個學生板演完成之生,由學生判斷板演是否正確.

教師活動:統計做題正確的人數,同時給予肯定或鼓勵.

注意問題:例2(2)中第一個的指數是1,這是學生做題時易出問題之處.

【教法說明】學生在認識的基礎上,嘗試運用性質,加深對性質的理解.學生做題正確與否,教師均應以鼓勵為主,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5.反饋練習,鞏固知識

練習一

(1)計算:(口答)

①②③

④⑤⑥

(2)計算:

①②③

④⑤⑥

學生活動:第(1)題由學生口答;第(2)題在練習本上完成,然后同桌互閱,教師抽查.

下面的計算對不對?如果不對,應怎樣改正?

(1)(2)(3),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4)(5)(6)

學生活動:此練習以學生搶答方式完成.注意訓練學生的表述能力,以提高興趣.

【教法說明】練習一主要是對性質運用的強化,形成定勢.練中主要是通過學生對題目的觀察、比較、判斷,提高學生的是非辨別力.(1)(2)小題強調同底數冪乘法與整式加減的區別.(3)(4)小題強調性質中的“不變”、“相加”.(5)小題強調“”表示“”的一次冪.

6.變式訓練,培養能力

練習三

填空:

(1)(2)

(3)(4)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后回答.

【教法說明】這組題的目的是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練習四

填空:

(1),則.

(2),則.

(3),則.

學生活動:學生同桌或前后左右結組研究、討論,然后在練習本上完成.

【教法說明】此組題旨在增強學生應變能力和解題靈活性.

(四)總結、擴展

學生活動:1.同底數冪相乘,底數_____________,指數____________.

2.由學生說出本節體會最深的是哪些?

【教學說明】在1中強調“不變”、“相加”.學生談體會,不僅是對本節知識的再現,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概括總結能力.

八、布置作業,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P941,2.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香蕉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 亚洲乱码中文高清字幕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观看综合网 | 最新国产清清在线视频 |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