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5:03:28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播音學習,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聲母
聲母有21個,按照發音部位來講分為七類。學習時關鍵要解決的是n、l;zh、ch、sh、r;z、c、s_j、q、x這四組聲母。在普通話里,鼻音n與邊音l有區別意義的作用,是兩個不同的聲母。如黃泥(ni)≠黃犁(li)。n與l雖發音部位相同,都是舌尖中音,但區別在于n是鼻音,氣流從鼻腔呼出,l是邊音,氣流全部從口腔呼出。更重要的是要記住普通話里哪些字聲母是n,哪些宇聲母是l。具體采取“記無不記有、記少不記多、記聲旁帶一串”的方法,經過長時間反復練習,基本上可以糾正。
湘方言大多無翹舌音,如把知(zhī)識(shí)識讀成zīsī,把朱(zhū)、除(chú)、書(shǔ),讀成居(jū)渠(qú)虛(xū)。解決辦法主要還是學會翹舌音的發音,舌尖上翹抵住硬腭前部而不是舌尖卷起來,這樣才能把翹舌音發準。同時為了美觀,發音時嘴唇不要噘起來,要唇貼齒。普通話平翹舌聲母常用字約900個,其中翹舌音占70%,除了采取鼻邊音的學習方法外,只要記得30%的平舌音,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舌面音“j、q、x”受方言影響,有些帶尖音,而在普通話語言中,沒有“尖團”的區分,只有團音指“j、q、x”與齊齒呼,撮口呼拼成的音。因此“j、q、x”就不能發出“zi、ci、si”。通俗一點說,發音時舌尖不能與門齒接觸,發j、q時舌面前部抵住硬腭,發x時舌面前部要接近硬腭。但是,有時候“i、a、x”還有一個毛病,它不是尖音,那是隨外來文化的大量涌入,受港臺的影響,舌面音有時又發成了舌葉音。因此,學習時盡快要了解自己舌面音問題主要是屬于哪一方面,為什么會出現這一問題,這就要讓自己了解社會的語音面貌,了解它的現實表現,知道了來源,做了分析,自我糾正的時候就主動了,就會采取相應的辦法去糾正那些語音錯誤。同時練習時還要選用一些好材料,比如說,《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就是j、q、x舌面音聲母比較集中的。
韻母
語音準確、規范不但放在首位,而且有美感,學習時考慮唇型問題,把四呼開、齊、合、撮的口型做到位。因為韻母中的韻頭和前面的聲母結合最緊密,它和聲母組合在一起組成字頭,往往是輔音聲母還沒有出來,我們的唇形已經做出來了。比方發“女”,不是先發一個n音再撮唇,而是先擺出一個ǔ的唇形。
又如,數字22讀成“而十而”,為什么呢々因為er這個音,從發聲的角度來講,它從來都是兩個音而不是一個音。“二”是從a開始卷舌發出來的,“而”是先從e開始發出來的,就是平時學生沒有這種意識,就沒發準er這個音。因此學習時要認真觀察、分析和體會。
學習鼻韻母時,湘方言與普通話差異很大。前后鼻韻母混讀,特別是后鼻韻母讀成前鼻韻母。前鼻尾音n是“舌尖阻”鼻音,后鼻尾音ng是“舌根阻”鼻音,發音部位n在前,ng在后;n口形較閉,ng口形微開;n鼻中氣息較輕,ng鼻中氣息較重。發前鼻韻母,收音時,舌尖一定要抵住上齒齦,上下齒較閉合。發后鼻韻母,收音時,舌頭一定要后縮,舌根抬起,抵住軟腭口微開,上下齒不閉合。發音時,除掌握以上要領外,還可以在ng尾韻母音節后接“個”或g、k、h充當聲母的音節,這對發準后鼻韻母有很大幫助,如“幫個忙”(bāng ge m āng)、等個人(děng ge rěn)或念“慷慨”(k āng kǎi)、稱呼(chēng h ū)等雙音節詞。同時也可以用偏旁類推法記前后鼻韻母的字。
另外,總是把一些詞的韻腹丟失,如“煙yān”中間的a丟失,“前面”說成“q ín mìn”,“天哪”說成“t īn n à”等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說標準,同時在漢語里可延長的部分,可夸張之部分就在這一個音節韻母的韻腹上。如說“你做得太好了!”我會在哪里延長呢?不會說“太ti――好了”強調!,延長!,它表達不出來內容的,而要在a上強調,就能把它夸張到一定程度上,表達語句的目的和情感。聲調
讀準調值最關鍵,平升曲降音要正。因此,學習普通話的聲調,最關鍵要念準調值。普通話陰平調值是55,為高平調,如“參觀c ān gu ān”。陽升調值是35,為高升調,如“同時tóng sh ī”。上聲調值是214,為曲折調,如“美好měi hěo”。去聲調值是51,為高降調,如“注意zh ù y ì“這四種聲調簡稱為平、升、曲、降。
1把桿理論
把桿理論最早被應用于傳統舞蹈學習訓練之中,要完成舞蹈基本功訓練必須借助把桿,可見其重要性非同一般。所謂把桿理論是指存在一種能夠幫助完成某一事件的虛擬標準,這個標準是達成其他目標的前提,只有達到這個“把桿”標準,才能實現其它一切可能完成的目標。本文所述的新聞播音就以“把桿”標準形式出現在整個播音主持專業教學過程之中。新聞播音學習要求學生具備審美能力,提倡創作法則紀實化,當然這一切都必須將規范性作為前提才能進行。加強新聞播音學習和訓練能夠從各方面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生在學習中掌握怎樣規范吐字歸因和科學勇氣發聲的能力,以使語言表達更具邏輯性,使有聲語言傳播更加精準。除此之外,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學會如何俯帖受眾,深入理解內容以及加速思維運作等。所以,將新聞播音作為播音主持專業教學的“把桿”極具可行性。
2播音主持專業新聞播音學習現存問題
2.1教學內容老套
信息全球化加速了我國的廣電事業改革,“廣播電臺—電視臺—新媒體融入”這一進程的發展便是最好體現。廣大受眾需求日益多樣化的問題也隨之而來,為了滿足廣大受眾需求,傳媒工作者也不得不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作為為我國新聞事業發展輸送人才的大學也不斷加強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但是大部分學校專業教材仍然選用的是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發行的《實用播音教程3》,書中內容大多以“理論+例稿”形式出現,雖然形式不錯,但是例稿內容過于陳舊老套,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2.2教學模式單一
“理論大課+實踐小課”已經成我現階段我國各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教學的最主要形式。在大課教學中,老師利用多媒體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座位上聽老師講并記筆記。這種“注入式”理論教學方式通常會讓學生感覺乏味,提不起興趣,課堂積極性不高。小課教學中,通常都是老師先示范,學生再進行模仿訓練。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是同樣性格或是處于同一水平,這樣的教學方式容易消磨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學習積極性。
2.3忽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優秀的傳媒工作者應當是寬口徑人才,具備采、編、播全面協調發展的能力。但是我國現階段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教學所開設的課程卻仍舊采用以前的標準,并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綜合發展的能力。大多數課程設置都是以提高播音員播音能力為目標,使其能夠將文字稿件巧妙地轉化為有聲語言。所以在教學時通常只注重培訓關于有聲語言的相關技能,忽略了提高學生文化素質以及培養其他能力。
3“把桿理論”在新聞播音學習中的應用策略
3.1設定“把桿”偶像
在新聞界,有很多熒幕形象非常好的播音員、主持人,播報水平極高,經常成為決定大家對一個電視臺的認可度的關鍵性人物。這些關鍵性人物就相當于一個“把桿”,學生可以設定自己的“把桿”偶像,以“把桿”偶像的標準要求自己,促使自己不斷進步。例如,學生將白巖松設定為自己的“把桿”偶像,通過模仿白巖松在播音過程中的吐字、發音技巧等來加強自己的專業基本功練習。同時,也可以觀看他主持的《新聞周刊》《、東方時空》、《焦點訪談》等欄目,學習他的應變能力以及其它專業技巧,但是切莫一味照搬照抄,一定要在學習過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這樣才不會黔驢技窮。
3.2規范“把桿”標準
語言品質是衡量新聞播音員播音能力的重要標尺之一,對語言傳播者的普通話水平要求極高。播音者在播報過程中必須吐字清晰、發音準備、聲音動聽圓潤并富有變化等。然而這些看似簡單的要求卻需要播音學習者花很長時間去學習和訓練,訓練包括怎樣吐字歸因、運用氣息、控制口腔等一系列繁瑣又復雜的過程。當前,新聞播音學習標準五花八門,規范性不足,學生在學習是很難決定到底將哪一個標準作為“把桿”,因此,規范“把桿”標準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一個剛開始接觸新聞播音學習的學生首先想要做的就是選擇學習參考標準,但是五花八門的標準很難使其做出合適的選擇,于是草率做了決定。一段時間之后,發現這個標準好像并不適合自己,于是又放棄了這個標準,重新選擇,如此循環往復,并沒有達到當初預想的效果。所以,學生在一開始不應該急于做出選擇,而是應該先對自己做一個全面分析評估,選擇一個最適合自身特點的“把桿”標準之后才開始學習。
3.3加強“把桿”訓練
上文已經談及了設定“把桿”偶像和規范“把桿”標準,如此一來,要取得良好學習成效,加強“把桿”訓練就必不可少了。如果只是設定偶像、規范標準而沒有行動,學習很難取得成功。在同樣的教師、教材和教學方式前提下,刻苦訓練的學生一定會比一個只停留在理論上而從不加強訓練,只會紙上談兵的學生要強很多,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讓這個學生更能深刻理解和消化所學內容。例如,學生在學習吐字發音技巧時,教材上的理論能夠讓其知道具體操作流程,如果不加以訓練,就很容易忘記,更不能將其真正變為自己的東西。但是,如果在學習理論之后就將結合自己實際情況進行訓練,就很容易理解和吸收這些知識,產生良好的效果。
4結論
【關鍵詞】語音語調 難點 播音發聲技巧
正確的語音、語調特別有利于聽、說能力 (交際能力) 的培養與提高。但是受漢語語調甚至是方言語調的影響,學生的英語語調根深蒂固。因此,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和練習方法幫助學生改掉不良甚至是錯誤的發音習慣是英語教師應當考慮的首要問題。
一、英語語音語調的“疑難雜癥”
之所以選擇英語播音專業的學生做教學嘗試,是因為他們是招生老師層層篩選后錄取的,語音基礎是很好的。但是在英語語音方面對于英語播音專業學生的要求也不僅僅是停留在準確性上,還應追求優美性。
在正式做教學嘗試之前,筆者首先對1個班28個學生的語音語調做了摸底測驗,并對記錄作了歸類整理。
1.單詞發音不飽滿。英播學生的單詞準確性確實較高,但是普遍單詞發音不飽滿,最為明顯的是元音特別是雙元音發音不飽滿, 如time /ta?m /念成/tem/。
2.語調使用不規范。受漢語朗讀習慣影響,學生將句子里的單詞大量用降調朗讀,失去了英語原本的“wave” 軌跡。
3.拖音。拖音問題是比較突出的。一是短音長發,長音更長,人為的將單詞的發音時間拉長;二是小部分同學給單詞增加音素,如bread /bred/ 念成/bred?/。
4.重讀層次不明。句子主重讀、次重讀、零重讀的立體層次不分明,導致整體節奏感不強,樂感欠佳。
5.句子連讀生硬,隨意停頓,導致語流受阻而不夠流暢。
這些問題都是語音學習中的“疑難雜癥”。
二、播音發聲的科學性與藝術性
探究學生的發聲方式,不難發現以下不足之處:口腔開口度偏窄、聲帶不夠松弛、發聲位置低垂、氣息較弱、共鳴不明顯等。歸納起來主要是口腔開口度不夠,氣息不夠,節奏感欠佳。受方言發音習慣影響而又未經科學訓練的發聲方式是導致這些發音問題的因素之一。
要想實現學生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優美的語音語調,“對癥下藥”是勢在必行的。
“日常發聲是播音發聲的基礎,而播音發聲則是日常發聲的科學化和藝術化。”播音發聲是科學發聲中的一種,是使用胸腔聯合呼吸法,以口腔、鼻腔共鳴為主,靈活運用口腔發聲器官及吐字歸音的技巧而發出的規范化、藝術化的有聲語言。為學生們所熟知的美國的VOA和英國的BBC都主要采用播音發聲的科學方式。因此,將這種科學性和藝術性植入語音教學,是有其可行性的。
三、播音發聲的借鑒
1.口腔開口度矯正。作為一年級英播的學生,其實他們有一定的科學發聲知識,但是他們還不能運用到英語語調學習當中。播音發聲的特點是聲音首先要圓潤,有光澤,這跟聲帶的松緊及口腔的大小及相關器官、肌肉的控制相關聯。學生單詞發音,確切的說元音發音不夠圓潤飽滿也是由于口型開口度不夠,聲帶的過緊。發音時開口不夠大,口腔氣流少,加上聲帶不放松,從喉咽部擠出來的元音發音就顯得干癟蒼白,欠缺美感。同樣,沒有氣息的支排和腔體共鳴,發音就顯得沒有穿透力和爆破感。
很多英語老師都建議學生大聲朗讀以改善口語,這是很有道理的。大聲說話時口腔開度大,反之則小。發音時正確的口型是半打呵欠時的口型或發普通話 “好”之前的口型。同時要注意面帶徽笑,嘴角微微上揚。訓練方法如下:張嘴像打哈欠,閉嘴如啃蘋果。開口的動作要柔和,兩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頭自然放平。這個發聲練習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克服口腔開度不夠的問題。
2.氣息練習。學生氣息不夠長,并不是肺活量不夠,而是呼氣吸氣方式不對。一般沒有接受過發聲訓練的人在說話時都是用的“口腔音”,即聲音沒有足夠的氣息的支撐,更沒有頭腔的高位置,聲音往往是在鎖骨以上,鼻腔以下,發聲時聲音蒼白無力。而標準的英語發音應當是富有彈性,極具節奏感的。
為了更加直觀讓學生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我先請2位語音較好的學生朗讀下列句子,并進行了錄音:
President Jiang Ze Min and Premier Zhu Rong Ji have shown genuine leadership in committing China to open its markets and abide by global rules of fair trade.
然后對比錄音和原音,學生清晰直觀地發現了差異。原聲氣息平緩,即便句子較長但是念起來依然抑揚頓挫,高低起伏;學生朗讀念到“genuine”,因氣息不夠而提前隨意停頓,導致后半句中的連讀顯得吃力,而且失去了英語的“wave”本色。整個句子發音顯得磕磕巴巴、語流不順暢,更不用說美感和藝術性了。
幫助學生練習呼吸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
(1)聞花香:仿佛面前有一盆花香花,深深地吸進其香氣,控制一會兒后緩緩吐出。
(2)吹蠟燭:模擬吹滅生日蠟燭,深吸一口氣后均勻緩慢地吹,盡可能時間長一點,達到25-30秒為合格。
(3)咬住牙,深吸一口氣后,從牙縫中發出“咝――”聲,力求平穩均勻持久。
(4)數數:從一數到十,往復循環,一口氣能數多少遍就數多少遍,要數的清晰響亮。
(5)用繞口令或近似繞口令的語句練習氣息。
3.英語廣播電視節目的示范功能。孟憲忠老師提到過:“It’s important to realize that imitation is the best and soundest method in learning pronunciation…”模仿是學習標準語音語調的最好方法,最好的模仿資料當然是英語廣播電視節目。所以在語調學習中,應當充分發揮英語廣播電視節目的示范功能。模仿新聞的干凈利索和鏗鏘有力,可以改掉學生有拖音的毛病;模仿如談話節目的輕松自然,可以改善學生發音過重的缺陷;模仿“UP CLOSE”中主持人徐亦怡的豐富優美的語調,則可以針對學生不習慣使用八種基本語調;模仿不同風格的詩歌,則是針對學生念什么都是一個腔調的問題。
試以一次“UP CLOSE”的開場白模仿為例。
“Hello, everyone. Welcome to UP CLOSE! Our guest today is an actor who is performed on both sides of Pacific,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Before we invite him on stage, let’s take “Up Close Look―Wang Luoyong”.
…
Everyone, please join me and welcome Wang Luoyong to UP CLOSE.”
在這段開場詞的模仿中,需要學生注意的點是:低升調和高平調的使用、停頓和換氣以及連讀。特別是學生普遍不習慣使用的低升調在hello, everyone,today,States,stage,Look這些詞的使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句中的“me”是虛詞,理論上應當念得輕、低、快,但是主持人卻采用了高平調的念法,目的是為了調動現場氣氛隆重請出嘉賓。
四、小結
播音發聲的訓練有助于從根本上改善英語語音語調,科學的口型、科學的換氣和藝術化的語調,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英語發音的優化。當然,英語語音教學中教師切記自己的導師職責。要細心觀察學生發音的問題所在,并有針對性的利用最為直觀的模仿資料進行示范和矯正。
參考文獻:
[1]白龍.播音發聲技巧[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
[2]孟憲忠.英語語音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大學出版社,2003.
[3]錢乃榮.現代漢語[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4]汪佳奇.新聞英語聽力大突破[M].南昌:江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關鍵詞:新媒體;播音主持;教學改革
播音主持可以說是一門語言學方面的藝術專業,主要負責培養我國的播音員和主持人,在過去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的人才培養中,教學方式和教材內容都比較老舊,學生缺少對社會對象的感知和溝通,特別是最近幾年,新媒體融合項目的飛速發展,迫切需要對當代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學環境以及教學形式進行優化和改進。
一、新媒體平臺
隨著全球互聯網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一詞對于人們已經不再陌生,從定義上來講,新媒體是在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形式上發展起來的第四代媒體產業,我們平時生活中,在電子計算機,智能電視,智能平板電腦,甚至是人們手中的智能手機,通過這些智能電子設備,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就了解社會上發生的大事小情,在傳統播音媒體中,人們對于收聽節目的自主選擇性很差,因而新媒體平臺的出現對于播音媒體行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沖擊,急需思考和創新新的節目組織方式,否則播音主持節目的受眾群體將越來越少[1]。
二、當前播音主持教學發展現狀
(一)受眾群體兩極分化嚴重
為了能夠有效地針對高校播音主持專業進行教學改革,我們首先需要對播音主持行業的發展現狀有所了解,在當今時代新媒體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播音領域的信息化發展也朝著多元化方向轉變,幾十年前人們還在廣播和收音機里聽播音主持的新聞傳播,但是現在收聽廣播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只有一些不會使用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的中老年人依舊在聽廣播,其他年輕人都愿意選擇新媒體平臺來獲得信息,所以說當代播音主持的受眾人群兩極分化已經非常嚴重,如何才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人群,成為了當代播音主持教學改革的重點問題[2]。
(二)播音主持專業的職業生涯時間短
在新媒體融合發展背景下,大部分的播音主持都缺少自己的形象特點,而且主持人的更新換代速度也比較快,他們能夠在熒幕上進行播音主持工作的職業生涯時間短,廣播電視平臺并沒有太多的時間、精力和資金來培養播音主持人才,如果在短暫的工作時間沒有取得特別優異的成績,就會很快被市場所淘汰,被新人所淘汰,尤其是在新媒體網絡直播平臺的沖擊下,對于播音主持的外貌更加關注,而忽視了播音主持人的專業素質考核,甚至有很多的播音主持人員都沒有接受過專業化的指導訓練,徒有其表,缺乏內涵,自然也無法獲得高素質觀眾人群的認可,無法吸引一批忠實的粉絲,不能建立高級文化播音主持品牌。
(三)播音主持工作缺少創新進取精神
在新媒體發展背景下,同一類型的播音主持競爭也是很激烈的,總是在競相模仿其他地方電視臺所創辦的播音主持節目,但是在播音主持工作的具體實施中卻缺乏創新進取精神,比如說江蘇衛視臺創辦的“非誠勿擾”節目,吉林生活頻道等地方媒體也推出了類似的“全城熱戀”節目,但是節目的播音主持卻沒有良好的形象和素質,不能吸引到優質的觀眾,反而會讓市民覺得節目庸俗不堪,使得地方電視臺的播音主持品牌形象嚴重受損,從播音主持的外貌,風格以及主持特點都沒能展現出地方優秀文化特色[3]。
三、新媒體背景下的播音主持教學改革
(一)構建新媒體播音主持教學環境
為了可以讓高校培養出來的播音主持專業學生能夠順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需求,在對播音主持專業學生進行人才培養時,要求學生能夠進一步充實自己專業知識儲備,提高對播音主持信息的敏感水平,尤其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播音主持專業學生更應當提高對自己的要求,能夠為觀眾提供更為及時的新聞訊息,同時也要向社會傳遞主流的價值觀,在對高校的播音主持專業進行教學改革時,需要構建出更加時尚性的教學環境,尤其是在對時政新聞進行社會傳播時,要指導學生找準自己的職業定位,能夠對新聞資訊進行正確的加工,但是也要做到不傳謠,不造謠,不惡意煽動社會民眾情緒,能夠對信息展開科學合理的加工,提升播音主持信息傳遞的價值,讓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可以充分發揮媒體人的優勢,為社會構建一個健康的資訊娛樂環境。
(二)打造播音主持自己的品牌形象
對于過去地方電視臺播音主持人缺少自己的專業特色和品牌形象問題,在今后的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教學改革時,要把教學改革的實踐重點放在對播音主持品牌形象的建立上面,更好地提升他們的播音主持專業素養以及人文素質,提高播音主持專業學生在現代化影視媒體環境下的自主適應能力,可以自動融合各種媒體的優勢,在樹立自己播音主持風格和品牌形象時,可以提升所主持節目的質量和內涵,進而提升播音主持節目的知名度,提高播音主持人的知名度[4]。
(三)創新開發新媒體合作平臺
為了將來能夠進一步拓寬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的發展路徑,在高校教學改革中,還需要重點強調對新媒體融合平臺的學習和創新研發,這么做的目的是,能夠讓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才藝施展空間,找到學生在播音主持方面的優勢所在,有的學生聲音比較甜美,那他們就更適合于廣播類的播音主持工作,有的學生形象比較好看,他們就更適合一些形象類的播音主持工作,當然在應用這些多媒體融合平臺時,利用平臺的資源優勢,可以很好地彌補播音主持人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同時也給予了播音主持人更為自由的發揮空間,創新播音主持形式,完成主持形象的個性化發展。
四、“WaveRadio網絡平臺”模式下的新媒體播音主持實踐教學
而在真正的地方高校教學實踐中,在“WaveRadio網絡平臺”教學模式下,重點強調要將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聯系在一起,比如說讓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在大三時就可以到地方電視臺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當然這種網絡主持平臺的教學模式和真正電視臺播音主持教學模式是齊頭并進的,每學期學生需要達到至少100期的錄音量,不僅如此,還要求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能夠對自己的節目進行剪輯和修改整理,具備獨立完成節目后期剪輯的能力,對一些播出節目的反饋效果進行收集和整理,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播音主持業務能力水平,在高校學習期間內,就能夠快速地完成對自身播音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轉換,努力在廣播電視播音主持的過程中,融入一些人們所喜歡和容易接受的新媒體平臺元素,例如對主播的打賞功能和評價功能,聽取觀眾所提出的建議和意見[5]。
五、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融合發展的時代背景環境下,對于當代的播音媒體主持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學改革中,應當構建一種新媒體播音主持教學環境,幫助學生打造自身的專業品牌形象,創新開發更多新媒體合作平臺,讓學生可以在新媒體網絡平臺中獲得更多的實踐性學習機會。
參考文獻:
[1]盛蘭.全媒體視域下播音主持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視聽,2016(10):184-185.
[2]付焱.全媒體視域下對播音主持教學改革的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6(06):292.
[3]周子琳.新媒體環境下地方院校播音主持專業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藝術教育,2016(02):255.
[4]朱文博.淺談新媒體發展形勢下播音主持教學的改革與創新——以“WaveRadio”網絡電臺教學實踐為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3(12):150-151.
我們實習所在的部門是華語環球廣播中心的廣客閩潮節目部。華語廣播是國際廣播電臺使用母語向世界各地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及其他人士傳遞新聞信息的主要渠道,其對象是海外華僑、華人、港澳臺胞,中國駐各國使領館人員,中國駐外機構人員、勞務合作人員、遠洋海員、中國留學人員,新移民,以及懂漢語和正在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士。現在,華語臺共有編輯、記者、播音員和節目主持人68名,設立了包括廣州工作站在內的10個華語臺臺屬機構。
根據各自使用的方言,我們幾個實習生被分別分配到潮州話、客家話、廣州話三個不同的節目部。實習的第一天,除了辦好實習報到手續之外,便是回辦公室熟悉領導、同事們的稱呼和職務,并由每個節目部的負責人給我們介紹節目的制作流程,分配實習的工作任務。
我所在的潮州話節目部,從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有固定的對外廣播節目,其中,除了每日必有的“特色新聞”之外,還有時事報道、中國周刊、世界周刊、潮汕藝苑、工夫茶座、四海潮人、聽友信箱、今日僑鄉、五彩周末、鄉音鄉韻、在中國旅游、僑訊專遞、動感中國、視點、經濟縱橫等欄目。
實習的頭幾天,我每天所負責的工作便是擔任潮汕每日特色新聞的編輯工作。大概步驟就是在網上鏈接相關的潮汕地方網,瀏覽并摘選兩三條當天發生在潮汕地區的代表性強、影響力大的新聞,進行規范地編輯,然后交給辦公室主任審批,一旦符合要求,就可以直接交給播音員,在當天的節目中播出。
隨著時間的推移,實習的工作任務也由少到多,從易到難。除了每天必做的編輯新聞之外,我開始做起“四海潮人”欄目的編輯工作來。從開始的聽節目、做記錄、比較并研究該欄目的特點,到最后完成整期節目的策劃和文稿編輯工作,這當中遇到很多困難,也動搖過、放棄過,但堅持到最后,當回頭看看自己這一步步走過來的歷程,覺得自己似乎一夜之間學到了很多,從開始的一個清閑的實習狀態轉變到富有挑戰性、考驗耐性與毅力的過程,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工作的熱情與激情,更多的是自信心與成就感。
一、全身共鳴
為了使共鳴在播音訓練中得以自如運用,保證高質量音色的產生。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發聲訓練時,必須將共鳴最大限度地運用,但不是把某一腔體割裂出來,而是要對各個主要共鳴腔體進行混合訓練。所謂全身共鳴,就是指不將胸腔、鼻咽腔、口咽腔進行割裂,而是把全身作為嗓音的反射板,使共鳴得到更好的拓展與運用。
在進行發聲訓練時,使學生找到全身共鳴應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投入全身心的情感。在對藝術語言進行表達時,要做到未曾開口先有情。為此,播音主持在對稿件進行播音時,要投入全身心的情感,使其在用聲時,防止僵化不自然的狀態發生,而使身體一直保持松而不懈的狀態。若是產生喉部緊張問題,在喉部過渡壓縮時,就無法使各個共鳴體獲得聲音。相反,當喉部進入放松狀態時,聲音會追隨情感來參與到作品的播音中,從而使播音的運用更加暢達。
二是找準聲音著力點。找到聲音的著力點,就能將整個發音器官帶動起來,使其一直處于積極狀態。普遍來說,在進行發聲時,“聲音應沿軟腭硬腭的中縱線推到硬腭前部,這條中縱線就是聲音發出的路線,硬腭前部就是字音的著力位置。”這樣一來,就能夠使音色集中而響亮。其目的就是緩解發音器官的緊張,不使聲音產生緊澀感。
二、全身共鳴訓練
按照共鳴體的不同,可以將共鳴練習分為胸腔共鳴訓練、口腔共鳴訓練及鼻腔共鳴訓練三種。但這樣分開訓練不能夠使音色得以統一。為此,要使音色在訓練時有機統一起來,首先要從心理調節上著手。由于發聲依靠的是大腦的控制,并要使身體各部位與之相配合,因此,如果只注重技術層面而忽視了心理感覺,就無法使音色達到整體上的和諧。
其次,和諧統一的音色與感情成正比。能夠使生活中所生發的思維與情感得以很好地表達,是發聲練習的根本目的。若是發聲時,無法保證情感與思維的統一,那么聲音就會成為一溝失去生命力的死水,缺少生機與活力,這也就使音色缺少了具有生命力的美感。在學生對共鳴的學習中,作為初學者,往往只看重表象上的聲音,而對真正意義上的美無法重視起來。其實當學習者對“三腔強共鳴”控制得當時,就會將作品更好地表達出來。
但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共鳴訓練中,不要為了共鳴訓練而進行稿件表達,而是要在對稿件的表達中下意識地進行共鳴訓練,培養學生正確的訓練觀念。若是說共鳴的內在動力僅是對心理調節的片面訓練,那么其就會缺乏一定的外表現技巧,這樣就會使發聲不符合受眾、對聲音的要求。由此看來,內在心理調節與外部技巧手段是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那么如何才能將“三腔共鳴”訓練在對作品的表達中較好地運用起來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是在訓練中,要詳略得當,而不是均衡用力。對于一些說話單薄的學生,要適度增加其聲音的寬度,可側重胸腔的共鳴訓練;而對于說話音包字嚴重的學生,則要多注重口咽腔的訓練。總而言之,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與練習,從而使其在練聲時得到更好的共鳴。
二是要獲得最佳共鳴點。在發聲時,需將聲音集中起來,使其產生良好的流動性,這樣才能保證上佳的音色。對于胸腔共鳴,學生在訓練中,可選擇情感較為悲傷的稿件,讓聲音在胸前附近位置流出。此外,在訓練時,可以用-n、-ng鼻韻母,以及m聲母這三組音來進行“三腔共鳴”的練習,使音色的質感統一得到提高。
關鍵詞:播音主持;藝術;哲學
一、播音主持活動功中藝術與哲學的辯證關系
絕對精神是主觀精神與客觀精神的統一,而藝術是感性的,哲學是理性的。藝術中包含哲學的道理,哲學又能推動藝術的發展。藝術以感性形象把握理念,哲學則以概念把握理念。在藝術哲學即美學中,美就是理念的感性顯現。
藝術性是客觀存在性也可以通過播音和節目主持這種傳播活動體現的,第一是由于播音和節目主持本身都具備自身特殊的準則和其特定的規律;第二,無論是播音還是節目的主持在實際操作中都是具有創造性的,這就要求我們利用藝術的熏陶,通過后期的學習和進行再創作。節目的主持,就播音學的范疇來講,其實就是無稿播音,也就是在沒有文字稿件做依據的前提下進行播音。這樣不難看出相對于有稿播音,無稿播音最大的難點在于播音者自身的內部語言是如何轉化為外部語言的。
二、播音主持活動的藝術要素分析
相對于我們熟知的一般型創作,以下三點是播音主持活動必須具備的要素:
第一點目的性一定要明確。播音主持一直是以這一形象出現的,傳遞信息、服務受眾、傳播知識,貫徹黨的宣傳方針是我們進行播音主持的目的之所在。這是一種集合了宏觀、微觀、眼前和長遠于一身的目的的綜合體。包括向受眾傳達社會上的主流意識,向受眾介紹社會情況,傳播知識、文化信息等。
第二點就是勞動是必不可少的。播音員主持人作為播音創作的一個主體必須通過自身的辛勤勞動才能將各種知識及信息轉換成語言傳遞給廣大受眾,這并非簡單地粘貼復制,而要通過知識的吸收歸納提煉才能完成的,這才能讓更多的人來分享。大家通常都有這樣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別人撰寫的稿件中沒有我們自己的東西,這是一個根本性的錯誤。就寫稿和播音來說這是不同階段的不同創作過程,同樣是播稿子,播自己撰寫的稿子要比播他人撰寫的稿件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對于別人寫的稿子,我們必須要經歷一次理解與感受的過程,完成一個與作者本思想融合的過程。在拿到稿件之初,我們要將稿件完全熟知,在這一過程中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并聯系稿件掌握寫作背景,明確稿件目的,找出重點,確定基調。做到以上幾點之后,結合自身的感悟和處理,才能夠對稿件有一個正確的表達,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反應稿件所要傳達的意圖。而這一過程并不是簡單的讀、念的過程,如果僅僅是讀順某篇文章,這就失去了學習的意義。
第三點就是一定要以一個結論或結果的形式呈現出來。一個優秀的播音主持作品就是一件藝術作品。播音節目主持藝術是一種直接面向受眾的有聲語言藝術,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要尊重受眾的耳朵,深入參與,培養整體把握稿件的意識,不斷明確將來工作中自身對節目的主創位置。在學習中,我們認為,一件好的藝術成果需要一個好的創作者。因此,主持人的綜合素質是很重要的。也許有些主持人可以通過外貌得到受眾一時的喜歡,但外表靚麗而不注重內在積累的主持人并不會長時間地被人們所記住。真正“長壽”的播音員主持人都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質和良好的身心健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創造良好的身心健康,是我們不論在學習還是在實踐中一直需要努力去做的事情。希望通過不斷地努力和學習,通過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的結合,我們能夠創造出有聲語言的“藝術品”。
三、優化播音主持活動的途徑
在播音創作過程中,要想真正做到深入體會稿件,明確針對性和受眾群體,抓住新鮮感,發揮社會輿論的導向功能,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練就而成的本領。這里包括播音主持的外部技巧和內部技巧。
著名語言學家徐世榮先生曾指出的:“寫的語言”是學問,“說的語言”也是學問,寫與說都是信息的傳達。要做到以上的幾點,需要我們認真學習理論知識,積極對所學知識進行實踐和總結,培養我們的理性思維,并在這一過程中進行反復的摸索。讓理論和理性思維成為我們實踐活動再創造的大框架,在這個大框架、大環境中反復的朗讀、思考,夯實基本功,運用感性思維對所要處理的稿件進行再創造,達到傳播的目的,讓傳播具有導向性,讓更多的人分享我們的傳播活動。“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結語:由此可見,播音是以一件具有藝術創造性的勞動。所以我們從媒體上看到的每一次播音都是播音員、主持人的一次再創作,但這并不意味著照本宣科、敷衍了事、信口開河就是創作,只有那些發自內心、有感而發的才能被稱之為創作。這其中,我們既要承認播音創作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又必須承認創作道路的方向性,堅持正確的創作道路,力求正確理解與準確表達的統一,達到思想感情與語言技巧的統一,節目內容與表現形式的統一,達到聲美、情美、意美。
參考文獻:
[1]高國慶.播音主持美學論綱[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3版
關鍵詞: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教學改革
一、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教學現狀
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專業受區位、經濟的限制,發展速度比較慢。
1.學校定位
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專業設置,沒有根據自己的實際設置專業,導致專業特色不明顯。在開設播音主持專業的高校中,部分學校沒有結合自身特點去發展此專業,定位不準確,這造成很多地方院校培養出的播音主持人才競爭力不足。
2.課程設置
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專業培養方案,修訂更新的速度很慢,多年沒有更新調整,很難跟上時代的步伐。在新媒體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課程設置也需要與時俱進,不能墨守成規,裹足不前。
3.師資力量
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城市吸引力不足,給人才引進帶來障礙,造成播音主持專業的師資匱乏。
(1)專業教師數量不足。很多地方本科院校播音主持專業的招生規模急速擴張,而師資并不匹配。在這種情況下,很多院校為了教學的需要,培養選拔了一些非專業出身的教師從事播音主持教學,比如一些表演教師、中文教師被短期培訓后,承擔播音主持教學任務。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師資不足的問題,但是從長遠看,非專業出身的教師比例不宜過大,培養一支專業教師隊伍勢在必行。
(2)有播音主持行業從業經歷的教師偏少。很多教師本科或者研究生畢業后就進入了學校工作,沒有從業經歷,缺乏第一線的實踐經驗。
(3)缺乏專業帶頭人。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專業起步較晚,教師隊伍結構還不太合理,缺乏高職稱、高素質的學術技術帶頭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專業的建設和發展。
二、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教學改革進展緩慢的原因
1.部分院校改革意識不強,人才培養方案陳舊
很多院校的市場意識不強,沒有主動適應時代變化對傳媒人才培養的新要求,不能與時俱M,人才培養方案比較陳舊,不能滿足新媒體時代對傳媒人才的要求。
2.實踐條件不足
很多地級城市往往只有一家廣播電視臺,提供的實習機會比較少,對實踐教學環節不利。播音主持專業是一個投入比較大的專業,需要提供完善的實訓條件,相關的錄音、錄像設備,一定數量的演播室都是必需的。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由于投入經費不足,實驗實訓條件亟待改善。
3.教學改革的能力偏弱
教學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進行縝密的教學改革研究。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專業都是近幾年創辦的,相關的教學研究起步較晚,教學改革的能力還有待加強。
三、加快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教學改革的策略
數量龐大的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承擔著培養大批傳媒人才的重任,加快教學改革,創新辦學機制,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勢在必行。
1.適應全媒體時代,改進人才培養方案
隨著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逐步融合,全媒體時代對播音主持人才的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主動適應互聯網時代,才能更好地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播音主持人才。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因為所處的城市限制,在接受新觀念、改革教學方案方面遲緩了一些。要適應新的媒體生態,就要及時修改人才培養方案中不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教學內容,加大實踐類課程比重,增強動手能力,讓學生更快地適應工作崗位。
2.應對社會需求,調整培養目標
現在,全國開設播音主持專業的本科院校比較多,僅筆者所在的河南省,開設播音主持專業的本科院校就有20多所。在這些院校中,相當一部分地處非中心城市,升本時間也不是很長。學校的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都瞄準央視和地方衛視,這也是不現實的。作為地方本科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找好自身定位非常重要。培養的人才一方面要瞄準中小城市廣播電視媒體、小型傳媒公司、互聯網行業等,也要拓寬培養渠道,幫助學生轉變就業觀念。許多和語言傳播有關的崗位,如導游、講解員、少兒口才教師、配音演員等,都是播音主持專業的就業方向,都是大有可為的崗位。
3.引入項目教學,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
目前,部分播音主持專業引入了項目課程的訓練。所謂項目課程,是指以工作任務為中心,選擇、組織課程內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主要學習方式的課程模式。項目課程要求加強與工作崗位的銜接,直接與媒體和傳媒公司合作,打通人才培養通道,讓學生參與合作媒體的實際工作,使學習更有針對性。比如媒體和傳媒公司的一些配音、主持、制作等工作,可以由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來完成。對學生來說,這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對企業來說,也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制作成本。
4.加強創業教育,增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以前播音主持專業在創業教育這一塊的教學設計上是一片空白,就業指導類課程也很少涉及這一內容。2015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要求后,很多行業都加大了創新創業的工作力度。在國家出臺一系列措施鼓勵高校學生創業的背景下,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學改革也要主動適應國家的戰略布局,加快實施創業教育,讓一部分有創業能力的學生脫穎而出。在學校層面,可以成立創業學院,加強創業教育,給學生提供創業場地和設備等,引導學生合理創業。在教學環節上,也要增加創業教育板塊,讓學生了解創業需要的素養,比如傳媒行業創業特點,微小企業的管理,財務知識的儲備等,提高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5.加強專業教師與傳媒一線的交流,提升教師隊伍素質
只有具備了高素質的教師團隊,才能提高教學質量。要辦好播音主持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是必不可少的。現在不少地方本科院校都提供了較高的人才待遇,也看到了人才對于專業長遠發展的重要作用。在人才引進的同時,還要加大在職教師的培訓和交流力度,比如選派一些教師到媒體和傳媒公司掛職鍛煉,增強教師與傳媒行業一線的聯系,加快教師的知識更新速度,提高教師隊伍的媒體素養。
我們正處在媒體技術劇烈變革的時代,社會對傳媒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專業擔負著培養大批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傳媒人才的重任。只有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優化教學目標,才能培養出適應全媒體時代的高素質傳媒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永潔.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專業教學探討[J].青年記者,2012(23).
[2]鄭勇,張陽.淺析地方高校教學管理制度創新[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
[3]申小龍.語言與文化的思考[J].新華文摘,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