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科實習自我報告8篇

時間:2023-03-07 15:02:48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疾控科實習自我報告,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疾控科實習自我報告

篇1

    接觸層次的社會實踐指置身于社會壞境中,用身體去體驗,用眼睛去觀察,用思想去思考社會生活的無窮變化及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客觀形勢,服務層次的社會實踐指個體發揮主觀能動性,依靠自身掌握的理論知識和科學技術服務社會的實踐活動。融入層次的社會實踐在與社會的聯系和交流上又深入一步。從系統論的觀點出發,學校、學生個體都是社會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三者有著天然的聯系,融入型的社會實踐實現了三者的緊密結合,體現了工作即實踐、實踐即學習、學習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社會即學校的教育理念,把培養單位的社會性和社會的教育性有機的結合起來[4]。研究生社會實踐的內容與形式。研究生社會實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按實踐目的大體可分為:研究型社會實踐、素養型社會實踐和服務型社會實踐[5]。此外,還包括教育實習等教學型實踐內容。社會實踐對研究生培養的作用。1.有利于專業知識的學習。“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可以培養研究生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也是提高研究生在實踐中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2.有利于團隊精神的培養。社會實踐活動通常以團隊為單位來共同完成某一項課題或活動,作為團隊里的每一個成員都必須互相配合、緊密合作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這一過程中,通過一段時間的團隊共同生活,共同工作,逐漸養成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認識到合作與集體的重要性[6]。3.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實踐,研究生可以身臨其境了解我國社會現實,并對其中的癥結有所認識,從而激發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創新能力。4.有利于研究生的就業。通過到用人單位實踐,可以使研究生走出象牙塔,積累寶貴的工作經驗,轉變思維模式,提高社會適應的能力,增強就業競爭力和綜合素質;同時,真正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與祖國和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積極投身為人民謀福祉的事業上來,對自己未來的職業進行正確定位。5.有利于社會人的塑造。社會實踐作為培養研究生社會責任感的一種有效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通過社會實踐,研究生將以“社會人”的角色重新思考與分析社會現象,重塑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奉獻社會、服務人民、建設國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自身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

    生培養中的做法我院公共(衛生方向)事業管理是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業,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學為浙江省醫學扶植重點學科,杭州市重點學科,2006年被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點,目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51名。學院在研究生培養管理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與創新,高度重視社會實踐在研究生培養中發揮的作用。建立健全組織與規章制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文件要求將社會實踐納入培養計劃,研究生在校期間至少要開展一次社會調查,至少參加一次“三下鄉”“四進社區”活動,時間不少于兩周[8]。我校研究生課程采用學分制,社會實踐為必修環節,時間最少為1個月,占2學分。學院按照學校制訂的《研究生參加社會實踐的規定》、《暑期社會實踐指南》等文件要求,成立了研究生社會實踐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長任組長,該小組具體負責社會實踐任務的落實、組織、指導、考核及總結交流工作。并在教學業務經費中單獨劃撥教育實習、社會實踐費用,保障社會實踐的順利開展。強化實踐基地建設。學院建有杭州市學生身心危機干預研究重點實驗室、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和衛生管理干部培訓中心。同時積極利用校外優質資源,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原有的9個教學與研究基地和27個教學實踐基地基礎之上,與省衛生廳、市區衛生局、市疾控中心達成合作意向,將其納入了研究生實踐基地。重視科研能力培養。我院實行“校內+校外”雙導師制,整合學校資源與社會資源,形成了“階梯式”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機制(圖略)。近年來,學生科研作品多次在國家及省市比賽中獲獎,其中《“新醫改”引領下的農民健康檔案研究》項目榮獲“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二等獎、浙江省特等獎。通過科研實踐,不僅使研究生加深了對所學理論的理解與貫通,而且培養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提高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階梯式”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方案踐行社會服務。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及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9],作為衛管專業研究生更應樹立大衛生觀和“人人為健康,健康為人人”的理念。我院打破實踐的時間限制,做到平時與假期相結合,有針對性地安排持續有序的實踐內容。關注醫改熱點,對國家基本藥物、食品安全等民生問題,假期開展專題調研,并以報告、論文形式公開發表。同時,立足學校,面向師生,開展送健康活動,在愛耳日、衛生日、禁毒日等衛生紀念日,與本科生協作以傳單、畫報等多種形式開展健康宣教。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發時,積極投身學校防控工作,參與完成了“防治H1N1專項課題”項目。以上活動是開展也很好的踐行了我院“心系公眾,服務社會”的團隊作風。抓好自我管理。我院歷來重視研究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新生入學即進行專業導航與始業教育;研究生培養辦公室招聘在校研究生參與日常管理;發揮研究生會及社團作用,成立由我院學生會牽頭的校健康聯盟,已成功舉辦兩屆健康文化節;選聘優秀研究生為本科新生學長和班主任助理,參與本科教學管理;研究生黨支部定期開展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自我管理實踐,提高了研究生的組織、管理、協調能力。

    社會實踐是高校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也是克服和解決研究生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現象的關鍵所在。我院通過健機制、建基地、重管理、抓科研等一系列措施強化社會實踐在研究生培養中的作用,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同時也存在著個別導師不重視、部分學生不積極、專項經費不足等問題,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予以克服。

篇2

作者:忠 張邢煒 單位:杭州師范大學醫藥衛生管理學院 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院

接觸層次的社會實踐指置身于社會壞境中,用身體去體驗,用眼睛去觀察,用思想去思考社會生活的無窮變化及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客觀形勢,服務層次的社會實踐指個體發揮主觀能動性,依靠自身掌握的理論知識和科學技術服務社會的實踐活動。融入層次的社會實踐在與社會的聯系和交流上又深入一步。從系統論的觀點出發,學校、學生個體都是社會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三者有著天然的聯系,融入型的社會實踐實現了三者的緊密結合,體現了工作即實踐、實踐即學習、學習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社會即學校的教育理念,把培養單位的社會性和社會的教育性有機的結合起來[4]。研究生社會實踐的內容與形式。研究生社會實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按實踐目的大體可分為:研究型社會實踐、素養型社會實踐和服務型社會實踐[5]。此外,還包括教育實習等教學型實踐內容。社會實踐對研究生培養的作用。1.有利于專業知識的學習。“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可以培養研究生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也是提高研究生在實踐中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2.有利于團隊精神的培養。社會實踐活動通常以團隊為單位來共同完成某一項課題或活動,作為團隊里的每一個成員都必須互相配合、緊密合作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這一過程中,通過一段時間的團隊共同生活,共同工作,逐漸養成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認識到合作與集體的重要性[6]。3.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實踐,研究生可以身臨其境了解我國社會現實,并對其中的癥結有所認識,從而激發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創新能力。4.有利于研究生的就業。通過到用人單位實踐,可以使研究生走出象牙塔,積累寶貴的工作經驗,轉變思維模式,提高社會適應的能力,增強就業競爭力和綜合素質;同時,真正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與祖國和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積極投身為人民謀福祉的事業上來,對自己未來的職業進行正確定位。5.有利于社會人的塑造。社會實踐作為培養研究生社會責任感的一種有效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通過社會實踐,研究生將以“社會人”的角色重新思考與分析社會現象,重塑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奉獻社會、服務人民、建設國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自身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

生培養中的做法我院公共(衛生方向)事業管理是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業,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學為浙江省醫學扶植重點學科,杭州市重點學科,2006年被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點,目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51名。學院在研究生培養管理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與創新,高度重視社會實踐在研究生培養中發揮的作用。建立健全組織與規章制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文件要求將社會實踐納入培養計劃,研究生在校期間至少要開展一次社會調查,至少參加一次“三下鄉”“四進社區”活動,時間不少于兩周[8]。我校研究生課程采用學分制,社會實踐為必修環節,時間最少為1個月,占2學分。學院按照學校制訂的《研究生參加社會實踐的規定》、《暑期社會實踐指南》等文件要求,成立了研究生社會實踐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長任組長,該小組具體負責社會實踐任務的落實、組織、指導、考核及總結交流工作。并在教學業務經費中單獨劃撥教育實習、社會實踐費用,保障社會實踐的順利開展。強化實踐基地建設。學院建有杭州市學生身心危機干預研究重點實驗室、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和衛生管理干部培訓中心。同時積極利用校外優質資源,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原有的9個教學與研究基地和27個教學實踐基地基礎之上,與省衛生廳、市區衛生局、市疾控中心達成合作意向,將其納入了研究生實踐基地。重視科研能力培養。我院實行“校內+校外”雙導師制,整合學校資源與社會資源,形成了“階梯式”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機制(圖略)。近年來,學生科研作品多次在國家及省市比賽中獲獎,其中《“新醫改”引領下的農民健康檔案研究》項目榮獲“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二等獎、浙江省特等獎。通過科研實踐,不僅使研究生加深了對所學理論的理解與貫通,而且培養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提高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階梯式”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方案踐行社會服務。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及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9],作為衛管專業研究生更應樹立大衛生觀和“人人為健康,健康為人人”的理念。我院打破實踐的時間限制,做到平時與假期相結合,有針對性地安排持續有序的實踐內容。關注醫改熱點,對國家基本藥物、食品安全等民生問題,假期開展專題調研,并以報告、論文形式公開發表。同時,立足學校,面向師生,開展送健康活動,在愛耳日、衛生日、禁毒日等衛生紀念日,與本科生協作以傳單、畫報等多種形式開展健康宣教。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發時,積極投身學校防控工作,參與完成了“防治H1N1專項課題”項目。以上活動是開展也很好的踐行了我院“心系公眾,服務社會”的團隊作風。抓好自我管理。我院歷來重視研究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新生入學即進行專業導航與始業教育;研究生培養辦公室招聘在校研究生參與日常管理;發揮研究生會及社團作用,成立由我院學生會牽頭的校健康聯盟,已成功舉辦兩屆健康文化節;選聘優秀研究生為本科新生學長和班主任助理,參與本科教學管理;研究生黨支部定期開展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自我管理實踐,提高了研究生的組織、管理、協調能力。

社會實踐是高校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也是克服和解決研究生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現象的關鍵所在。我院通過健機制、建基地、重管理、抓科研等一系列措施強化社會實踐在研究生培養中的作用,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同時也存在著個別導師不重視、部分學生不積極、專項經費不足等問題,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予以克服。

篇3

[關鍵詞] 創傷外科;實習護生;職業暴露;職業防護;對策

[中圖分類號]R6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8(a)-106-02

Trauma surgical practice nursing students occupational exposure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WEI Li-fan,YE Wei-li,WANG Jian-ling

(Orthopaedic Trauma Department,Central People’s Hospital,Huizhou 516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rauma surgical practice nursing students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status and related factor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ropos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Using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the 78 practical nursing students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Only 13% of the students know that the concept of prevention standards,11% of the students know that which are the blood-borne diseases,12% of the students know the proper hand-washing steps,22% of the students know how to handle the hurt by sharp weapons,the incidence rate of medical sharp injuries is as high as 95%. Conclusion: Self-protection awareness in practice nursing students in their work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chools and hospitals shoul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vocational protection of nursing students in order to ensure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prevent nosocomial infections.

[Key words] Trauma surgery; Practical nursing students; Occupational exposure;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職業暴露是指醫務人員從事診療、護理等工作中意外被感染性病原體攜帶者或患者的血液、體液等污染了皮膚或黏膜;或者被含有感染性病原體的血液、體液污染了的針頭及其它銳器刺破皮膚,有可能被感染的情況。護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面臨著許多職業危害,而實習護生剛從學校轉向臨床,會對陌生的環境或工作節奏太快不適應;或因操作不熟練或操作的失誤、情緒不穩定等因素易發生各種損傷。創傷外科常在未完全明確診斷傳染病前即投入到對患者的處置和搶救,這其中包括處于潛伏期和診斷前的傳染病患者。創傷外科治療時醫護、患者近距離接觸,操作時,血液、體液的飛濺使醫務人員可直接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導致創傷外科醫務人員成為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通過對創傷外科實習護生進行職業暴露及防護知識調查,分析目前職業暴露的原因,并提出防護對策。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2007年1~12月在創傷外科實習的護生共78人,年齡18~23歲,學歷:大專15人,中專63人。

1.2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創傷外科實習護生職業暴露及防護知識調查表,每個學生一入科即填調查表,要求每位學生對問卷中的各項目實事求是的回答,在15 min內完成。發放問卷78份,收回78份,有效回收率100%。

2結果

2.1實習護生防護知識嚴重缺乏

表1示,知道標準預防概念的護生僅占13%;知道正規洗手方法的護生占12%;知道通過血液、體液傳播的疾病占11%;知道發生職業暴露后的處理占22%。造成此種局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關于職業防護的正規教育太少。

2.2職業暴露的原因多樣

表2示,被銳器或針頭扎傷手高達66%;被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污染皮膚或黏膜占63%;被患者抓傷占41%,被病房內物品損傷占35%。實習護生發生職業性損害頻率高于臨床在職護士,極易獲得通過血液、體液傳播的疾病。

3討論

3.1職業暴露的原因

3.1.1知識缺乏表1顯示僅有13%的學生知道標準預防的概念;11%的學生知道經血液傳染的疾病有哪些;12%的學生知道正確洗手的步驟;22%的學生知道被銳器刺傷應如何處理。對于這種情況主要是學校關于這方面的知識介紹的太少。國內護士學校普遍未設置職業安全防護課程,也沒有相應的教材。護生進入醫院實習后,醫院重點抓學生的理論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對相關的知識介紹較少。許多同學對此一知半解。

3.1.2疏于防范臨床工作忙,壓力大或比較疲勞,易導致人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下降。實習護生剛剛從基礎理論轉到醫院臨床實習,求知欲望強,親自動手的愿望強烈,但在醫院實習時間不長,器械操作經驗不足,操作不熟練,操作不正規,自己粗心大意都易導致職業暴露。

3.1.3銳器損傷被醫療銳器損傷的發生率高達95%,這主要是實習護生接觸注射器、輸液管、安瓿機會比較多。引起職業暴露的主要原因是針刺傷。針刺傷不僅引起皮膚黏膜損傷,更危險的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傳播。近年來經血液傳播的傳染病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等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因此器械所造成的職業暴露而引發血液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潛在威脅日趨嚴重。對醫務工作者的健康造成極大威脅[1]。

3.2對策

3.2.1加強入科教育每位學生入科后由護士長或帶教老師講解職業暴露的常識。例如:標準預防技術、醫療廢物的分類、醫療廢物的管理、銳器損傷后如何處理、各種傳染病暴露后的應急處理、消毒液暴露后的應急處理。毛秀英[2]在北京9所護士學校所做的實驗顯示,接受過培訓(如何防范針刺傷)的學生發生針刺傷的比率是19.53%,沒有接受教育的學生發生針刺傷的比率高達53.88%。這就證明,不斷加強職業防護教育十分必要。定期進行教育,嚴格執行全面性防護措施,可預防職業危害事件的發生。

3.2.2提供防護用品使用防護用品,提供一次性口罩及手套,學習標準洗手法等,實施標準預防。告知工作服送至洗衣房清洗,如果自己清洗,要用專用的桶及消毒劑。針對醫院感染,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制訂了一系列標準預防對策。有研究認為[3],全面性防護措施可防止30%以上的針刺傷發生,經皮膚粘膜接觸感染的機會也會明顯降低。創傷外科經常接診的都是血淋淋的病號,要求護生接診時戴兩層橡膠手套接診外傷患者。戴手套是護士在護理操作過程中減少血液暴露的主要措施之一[4]。1995年,美國疾控中心(CDC)下屬的醫院感染控制實施委員會(HIC-PAC)制訂了標準防護措施,實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國外有報道,采用標準化防護后,醫務人員的血液暴露率從35.8%下降到18.1%[5]。

3.2.3加強帶教老師的培養選擇責任心強、臨床經驗豐富、理論與技術均優秀的護師以上的同志擔任帶教老師。帶教老師要不斷學習預防感染的新知識,嚴格執行相關防護措施,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強調護生工作時集中精神,避免因忙碌、粗心大意造成損傷。要求帶教老師正確帶教,不要把護生當成免費勞力。規范各項護理操作,帶教過程中做到放手不放眼。要求帶教老師先做一遍正規操作示范,再讓同學操作。在實習生操作銳器時應經常提醒他們應注意的環節和步驟,糾正其不規范的操作方式,以減少潛在的職業暴露風險。

3.3.4更新觀念傳統的護理教育強調“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許多同學為了給實習醫院和科室留下好印象,不敢做過多的自我防護,認為注重自我防護就是不講奉獻。有報道[6],有戴手套習慣的醫務人員其皮膚、黏膜被醫療器械損傷和直接接觸患者血液的機會均明顯低于不戴手套者。針刺入手套,通過有彈性的2層橡膠手套,再刺入皮膚,其感染率僅為0.20%~0.25%[6]。普及性預防被認為是經血液傳播疾病最主要的防護措施。不論所護理的患者血液、體液、排泄物是否有傳染性,均需要隔離。把每一個針頭都視為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針頭來對待。

3.3.5建立護生職業暴露報告制度一旦發生職業暴露,要求護生立即向帶教老師匯報,并按規定逐級向上級匯報。發生職業暴露后,積極采取補救措施,跟蹤血液檢查,關心了解心理動態。建立護生職業暴露報告制度不僅護生能得到及時的處理和咨詢,還可根據資料制訂更好的防護措施。

預防是控制感染的關鍵,正確評估職業暴露的危險因素,制訂相應干預措施,保證職業安全,預防血源性傳染病,預防院內感染,達到保護自身與患者健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洪海蘭.ICU護士的職業危害因素及防護對策[J].護理研究,2004,18(2):292-293.

[2]毛秀英,高秀莉,于荔梅,等.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的現狀調查[J].護理研究,2003,17(2):142-144.

[3]Barbara JF,Deloris EK,Steven MB,et al. Frequency of nonparental occupational exposures to blood and body fluids before and after universal precaution training[J].Am J Med,1991,90:145.

[4]張帆,周密,孫玉卿,等.防護措施減少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的程度[J].疾病控制雜志,2001,5(1):36-38.

[5]Beltami EM,Willians IT,Shapiro CN,et al. Risk and management of blood- borne infections in health care workers[J]. Clinical Microbiology,2000,13(3):385-407.

[6]許炎秋.新加坡陳篤生醫院手術室護士的職業防護措施[J].現代護理,2001,7(6):67-68.

篇4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資料來源于醫院感染管理科,2004~2010年105位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后的監測記錄檔案。

方法:醫院感染管理科根據職業暴露的相關內容,制定調查報告表,要求本院醫務人員發生職業暴露后按照表格內容及時報告,包括確認暴露源的診斷,對職業暴露受傷方式、受傷部位、受傷經過、傷口處理、級別評估、采取的應對措施以及服藥情況和定期檢測隨訪情況等。

結 果

基本情況:105人職業暴露病例中,男24例(2286%),女81例(7714%),年齡18~50歲。其中護士62例(5905%),臨床醫生27例(2571%),實習生5例(476%),檢驗例員4例(381%),麻醉醫生3例(286%),助產士2例(191%),病理醫生1例(095%),衛生員1例(095%)。

職業暴露發生地點:病房50例(4763%),手術室例33例(3144%),處置室5例(476%),搶救室4例(381%),注射室3例(286%),實驗室3例(286%),產房2例(191%),供應室2(例191%),換藥室1例(094%),病理室1例(094%),檢查室1例(094%)。

暴露源病種:乙型肝炎21例(2000%),丙肝11例(1047%),梅毒5例(476%),AIDS/HIV(+)者4例(381%),手足口病1例(095%),不詳45例(4286%),陰性13例(1239%),未測出5例(476%)。

暴露類型:空心針刺傷64例(6096%),實心針刺傷19例(1810%),銳器操作后損傷9例(857%),血液噴淺眼結膜8例(762%),剪刀刺傷1例(095%),病理刀片劃傷1例(095%),眼科檢查時病例淚液入眼結膜1例(095%),打掃衛生時手劃傷1例(095%)。

職業暴露后處理措施:立即局部沖洗,擠出血,消毒105例,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105例,進行血液檢測105例,注射乙型肝炎疫苗15例,口服抗病毒藥物預防4例。

暴露后的預防控制結果:正確處理受傷部位、準確評估、及時合理用藥是避免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后發生血源疾病感染的關鍵。105例發生職業暴露后均能正確處理,101例在24小時內上報醫院感染管理科,并得到相應的指導和處理,立即抽血進行相關項目檢測。根據暴露情況進行危險程度評估,評估后給予預防用藥。并給予暴露者血清學1~12個月的追蹤檢測。105例醫務人員經隨訪均未發生感染。

討 論

現代社會的急速發展正引起了人類疾病譜的重大變化,不僅有新出現的經呼吸道傳染的SARS,還有較常見的經血液傳播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疾病,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健康。隨著艾滋病在全球的傳播蔓延,HIV感染在我國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4]。醫院管理者要充分認識職業暴露的危害性,創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完善監測系統,在有限的資金條件下盡可能完善醫療設備和防護設施[5],為醫務人員提供職業安全保障,加快對安全性好的醫療器具(注射器、輸液器等)的研究與推廣使用,能有效減少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暴露[6]。

護士和醫生為職業暴露的高危人群:本次統計數據顯示,105例職業暴露病例中,護士62例(5905%),臨床醫生27例(2571%),麻醉醫生3例(286%),病理醫生1例(095%),共占職業暴露人群的9143%,表明護士和醫生都是職業暴露的高危人群。因此,提高自我防護意識,掌握全面的預防知識,對醫務人員顯得非常重要。在醫院,醫生和護士是維持醫院正常運轉的重要力量,也是職業暴露的主要群體,在開展安全防護教育、學習標準預防知識、監測職業暴露人群時,應重點關注醫生和護士。

銳器傷是發生職業暴露的重要原因:銳器指能刺破皮膚的物品,包括注射器、穿刺針和縫合針等針具,各類醫用或檢測用銳器、載玻片、破損玻璃試管、安瓿、固定義齒并暴露在外的金屬絲及實驗室檢測器材等。銳器傷由銳器造成的皮膚損傷[7]。近年來,隨著醫學的發展,新業務、新技術的開展,醫生接觸針頭、刀片等銳器機會增加,發生職業暴露的機會也隨之增加,醫務人員由于工作較忙往往忽視自我防護。本次統計數據顯示,發生職業暴露的原因中,空心針刺傷64例(6096%),實心針刺傷19例(1810%),銳器操作后損傷9例(857%),剪刀刺傷1例(095%),病理刀片劃傷1例(095%),銳器傷94例(900%)。這一結果與國內針刺傷發生率報道[8]基本相同。并且職業暴露發生地點多在病房50例(4763%),手術室33例(3144%),處置室5例(476%),搶救室4例(381%),注射室3例(286%)等。醫護人員發生職業暴露時正在執行的操作多與針頭和銳器有關,大多是在工作中不慎被針頭、刀片、玻璃等銳器刺傷。其原因除工作忙、不小心、操作不規范外,還與處理銳器環節不夠合理,不使用防護設備和防護設備質差、量不夠有關。

及時有效地進行預防干預:統計數據顯示,醫務人員發生職業暴露后,能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嚴格正規的登記報告內容,包括職業暴露發生的時間、地點及經過,暴露方式、暴露的具體部位損傷程度、暴露源種類,是否實施預防性用藥,首次用藥時間,藥物不良反應及用藥依從情況等預防性用藥應在職業暴露后盡快開始,最好在4小時內實施,最遲不得超過24小時,醫院感染管理科給予做出正確的處理,可避免由于職業暴露可能引起血源性疾病感染的傳播。我院為我區的艾滋病定點治療醫院。艾滋病/HIV(+)暴露者中有4例被省疾控中心職業暴露監控辦專家認定,2例被評為二級暴露,2例被評為三級暴露,根據暴露級別和暴露源病毒載量水平實施基本用藥程序和強化用藥程序。通過至少1年的監測,4例各項指標監測均為陰性。受乙型肝炎病毒暴露的21例均在最短的時間內根據暴露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學檢測指標來判斷是否接種乙肝疫苗,是否接種乙型肝炎高效免疫球蛋白;患者抗-HCV(+):發生職業暴露的醫務人員抗-HCV(-),暴露后3、6個月應查抗-HCV、ALT,并根據復查結果進行相應處理。患者TPHA(+):推薦方案:芐星青霉[7]等。105例醫務人員經隨訪均未發生感染。

職業暴露的防護關鍵在于醫護人員安全意識的培養:醫護人員要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強化標準預防理念,遵照標準預防原則,對所有病人的血液、體液及被血液、體液污染的物品均視為具有傳染性物質,規范操作行為,在實際操作中應自覺采取防護措施,如戴手套、口罩,穿隔離衣,戴防護眼鏡等。養成操作前后洗手的習慣。遵守操作規程,認真執行消毒隔離制度。規范醫療護理操作行為是確保職業安全切實有效的措施。同時積極推廣預防接種,我院為全院醫務人員接種了乙肝疫苗。在職業暴露后的傳染病項目檢測中,大部分醫務人員的抗-HBS≥mU/ml。

建立職業暴露應急管理預案和職業暴露工作制度:建立職業暴露應急管理預案和職業暴露工作制度是有效預防和控制醫務人員發生職業暴露的重要措施,預案的內容包括領導成員及職責、專家成員及職責、職業暴露的處理程序。給醫務人員提供了一個規范、有序的操作流程,為職業暴露傷害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科學、合理、有效的用藥,避免了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危害。

參考文獻

1 徐秀華.臨床醫院感染學[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710-712.

2 黃珈珈.臨床醫護人員HIV職業暴露觀察及防護[J].安徽預防醫學雜志,2002,8(6):361-362.

3 陳亮,張敏,繆劍影.醫護人員銳器傷害研究進展與控制對策[J].國外醫學衛生學分冊,2006,33(3):166-169.

4 曹韻貞.性病艾滋病臨床診斷、治療及護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91.

5 張光慧,趙慶華.護理人員職業暴露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6,20(8A):1977-1979.

6 楊淑玲,李亞潔,張秀華,等.經血傳播疾病對醫務人員的職業危害及防護[J].南方護理學報,2004,11(11):1517.

篇5

實習是在實踐中學習。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或者說當學習告一段落的時候,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學需要或應當如何應用在實踐中。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醫院實習心得3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肯定對大家有所幫助。

醫院實習心得300字1我來實習醫院也有半個多月了,在這期間,不僅學會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更多的學習與病人溝通,而且還明白了一些道理,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的工作。我始終相信這么一句話:人在做,天在看。所以,不論你身邊有沒有人在看,都要認認真真的按照規范把每個治療項目做好。

剛進入實習單位,總有一種茫然得感觸,對于臨床的工作比較陌生,對于自己在這樣得新環境中能夠做些什么還沒有成型得概念.慶幸得是,我門有老師為我門介紹各科室得情況,介紹一些規章制度、各科室醫師的職責等,帶教老師們得豐富經驗,讓我們能夠較快地適應醫院康復科科工作.能夠盡快地適應醫院環境,為在醫院實踐和工作打下了基礎,這應該算得上是實習階段得一個收獲:學會適應,學會在新的環境中成長和生存。

在實習過程中,接觸了多種疾病,把握透徹得是各項基礎技能操作.實踐得及最終目得是培養各項操作技能及增加各種診療技能.所以在帶教老師"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得帶教原則下,積極努力得爭取每一次得鍛煉機會,同時還不斷豐富臨床理論知識,積極主動地思考各類問題,對與不懂得問題虛心得向帶教老師或另外老師請教,作好知識筆記.遇到老師沒空解答時,在工作之余查找書籍,或向老師及更多得人請教,并能熟練的進行評定,經常進行病例討論,這些培養了我門組織、表達等各方面得能力。

在醫院,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學到如何與病人家屬打交道,首先我們所作得一切都應以病人的身體健康,疾病轉歸為目的;真誠的為他們考慮;態度一定要好,要讓他們感覺到身為醫護人員的我是真的在為他們考慮,說話的技巧更是應該注意的。比如;面對一些家長的為了治療時間的斤斤計較,首先我采取理解的態度,并嚴格遵守醫院得規章制度,在此基礎上,盡自己的能力,在自己有空閑時候為他們多治療一些時間。當然,有些家屬的計較是很不可理喻的,面對來這樣的家屬也不必多說什么,一切按照規定做。這培養和增加了我門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得能力。

在這段短暫得實習時間里,我的收獲許多許多,如果用簡單得詞匯來概括就顯得言語得蒼白無力,至少不能很準確和清晰得表達我門受益匪淺.我的實踐生涯還在繼續,我相信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實習期間得收獲將為我門今后工作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很感謝__學院和實習醫院給了我這么好的實踐機會,也感謝各位代教醫生在工作忙碌之時,還要帶領實踐生,教導我們正確的方向;也很興奮與其他實踐生,在緊湊的實踐生活中不但互相學習,并且還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雖然實踐時間持續不久,但這段時間卻給了我無比大的收獲,除實習工作的學習外,人際關系的拓展、職場文化的百態,還有一些活動的參與都讓我獲益良多。通過此次實踐,我會更積極主動得工作態度,更扎實牢固得去學習操作技能,更豐富深厚得學習理論知識,增加臨床工作能力,對以后的事業盡心盡責!

醫院實習心得300字2今年暑假,為了盡早接觸臨床,熟悉醫學檢驗專業操作,增強自身見識面,我來到廣東省茂名市中醫院檢驗科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預見習社會體驗。我一直認為醫院是個神圣的地方,只要我們穿上白大褂,身上就多了一份責任和使命感。根據這次見習情況,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嚴謹的態度

檢驗科雖然不直接與病人接觸,但發的檢驗報告與病人息息相關,并能夠為臨床醫生提供有理的依據。如果在檢驗結果這里出了問題,后果也是不堪設想的。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在臨床檢驗實驗室做過幾次地中海貧血初篩檢測。盡管實驗過程繁瑣,但是每一步都是不容忽視的。例如移液槍的使用,吸液要慢,放液要快,避免吸入空泡而量不足。吸取采血管血液時更要注意技巧,注意別把血粘到吸液頭上,如果粘到了,要先用蒸餾水擦干凈血液,再用酒精消毒(因為酒精能固定細胞)。有一次,我誤將已經離心好的試管搖勻了,毫無疑問,我的錯誤讓儀器暫停,我心存內疚地看著老師拿去重新離心。當然老師沒有責備我,讓我長個記性,讓我明白了做錯事先別慌,要想辦法解決,不能得過且過。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是很重要的。對于檢驗結果出現很大的異常,應該找老師們先商量情況,討論是儀器還是人為的操作出現了問題,有必要時直接聯系臨床醫生。在醫院里每一張檢驗報告單代表一條寶貴的生命,因此我們要持著嚴謹的醫學態度。

二、注意生物安全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免疫實驗室看著實習生用乳膠法做HIV抗體的檢測,我一邊看著說明書,一邊看著血清慢慢滲透進試紙,由說明書了解到,一條杠是陰性,兩條杠是陽性,誰知,原有的一條杠旁邊隱隱約約出現多一條,顏色逐漸變深,這不就是陽性的表現嗎?開始我還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還在思考中,實習生第一次遇見HIV抗體陽性,有點不知所措。老師見我們慌,用粵語調侃的說:“咦,又喇嘢!”隨后用其他方法檢測一次,也是陽性,不過最后要送到疾控中心檢測才能確診。事后我心有余悸。艾滋病是可以通過血液傳播的,我意識到,作為醫護人員,在疾病面前不能退縮,救死扶傷是我們的職責,醫生要具有一絲不茍的態度。此外,我們也要做好防護措施,保護好自己。

三、理論和操作結合

見習第一天,我的感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開始接觸的是臨床檢驗,看見桌面上一瓶瓶試劑但不知什么用途,對于儀器操作蠻分好奇,醫生們口中的術語聽起來一頭霧水,看化驗單像在看天書,偶爾有病人詢問我并要解釋化驗單,可是由于理論知識薄弱,不能很好為病人解決問題。雖說很多人認為醫學檢驗是個技術活,但足夠的理論和經驗是必不可少的。即使能在科室看熟所有操作,甚至學會操作,沒有足夠理論,遇到突況也不好處理。有一次老師上夜班時,遇到不確定形態的切片,拍了照片在微信群上求解,問是鉤蟲卵嗎,很快主任就回復了:“不,是植物細胞。”可見,足夠的知識面是重要的,不僅僅要學扎實醫學的理論,還要了解所涉及領域的知識。

四、生即從容,死亦淡定

在醫院,生死疾病乃家常便飯之事。我沒有目睹過生命停止的那一刻,但感受到生命可以很脆弱。我隨老師看過兩次骨髓穿刺,他們都是年邁的爺爺,很消瘦,可以說是皮包骨的程度。說話的語速和聲音聽起來心疼,他們一定因疾病受了不少的苦吧。他們需要關懷,哪怕醫生多一句問候,都會暖在心頭許久。此外,在微生物實驗室學習期間,每次血培養有可疑的標本老師都會直接聯系臨床醫生,這次連續兩個標本出現血培養有細菌。老師去打電話,實習生拿好試劑準備做細菌鑒定。還沒掛電話的老師說:“不用做兩個標本的細菌培育了,是同一個人的!”我們對視地笑了笑,怎么那么巧是同一個人呢?那好,我們只做一份培養。撕開試劑包裝時,又傳來老師的聲音:“嘿!都不用做了,那個人不在了!”啊?!不,不在了?事情來得有點突然,有點接受不了。我們面前標本的主人已經不在人世了。實習生從容地把標本丟掉,說:“這些事很正常的,慢慢就習慣了。”我略懂的點點頭。我好奇看看病人是什么名字,這,這是上個月在臨檢有輸過血的病人呀。生即從容,死亦淡定。生命可以很脆弱,請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

通過這次見習,我加深了對醫學檢驗專業的認識,更加崇拜這份職業。我也認識到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我了解到自身的不足,會適應社會的發展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完善自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感謝檢驗科所有的老師和師兄姐們,感謝學校提供見習機會,我將腳踏實地學好專業知識,虛心求教,爭取早日當上一名合格的醫護工作者。

醫院實習心得300字3在臨床工作的這一個月以來,我對護士這個職業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工作是很繁忙,夜班是很辛苦,但是這些換來了一個又一個患者的康復出院。嫻熟的操作并不是重中之重,三查七對首當其沖,任何時候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這是我的感受。從剛開始的懵懵懂懂到現在已經會一些操作,懂得一些治療,每周老師會組織小講課,傳授我們知識與經驗,促使我們不斷進步。我目前要做的是細心,耐心,不給自己惹麻煩,不給患者惹麻煩,不給老師惹麻煩,平安順利度過實習期。很多人對護士有一個不正確的認識,這一個多月我見到了之前沒有見過的人,從剛開始的玻璃心,受到一句冷言冷語就受不了,如今已經好很多,何必因為別人影響自己,耽誤了該做的事情。當然,我還遇到了一些暖心的患者,記得我第一個打皮下的患者,或許她看出來我緊張了,她居然安慰我說沒事,你打吧,我不怕疼。當時真的是很暖,同時也鼓舞了我,也為我之后的操作增加了許多勇氣。從那之后,我就努力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現出不自信,因為我的不自信會換來她們的擔驚受怕與對我的不信任。三分治療,七分護理,這句話一點都不錯,24小時都有護士陪伴在患者身邊為患者治療,總而言之,我越來越意識到護士的重要性,希望我可以做的越來越好。

醫院實習心得300字4實習結束了,原本迷茫與無知,現如今滿載而歸。因而十分感謝一附院給我們提供了這樣好的實習環境和各種優越條件,感謝所有的帶教老師對我們的辛勤教導,讓我們在踏上崗位之前擁有了如此良好的實踐機會。

臨床的實習是對理論學習階段的鞏固與加強,也是對護理技能操作的培養和鍛煉,同時也是我們就業崗前的訓練。盡管這段時間很短,但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們倍償珍惜這段時間,珍惜每一天的鍛煉和自我提高的機會,珍惜與老師們這段難得的師徒之情。

剛進入病房,總有一種茫然的感覺,對于護理的工作處于比較陌生的狀態,也對于自己在這樣的新環境中能夠做的事還是沒有一種成型的概念。慶幸的是,我們有老師為我們介紹病房結構,介紹各班工作,帶教老師們的豐富經驗,讓我們可以較快地適應醫院各科護理工作。能夠盡快地適應醫院環境,為在醫院實習和工作打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應該算的上是實習階段的第一個收獲:學會適應,學會在新的環境中成長和生存。

護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與雜亂的,盡管在未入臨床之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進入病房后,感觸又更深了。的確,護士的活很零碎,很雜亂,還可以說是很低微,可是透過多數人的不理解,我們發現,護士有著其獨特的魅力。醫院不可能沒有護士,這就說明了護士的重要性。醫生離不開護士,病人離不開護士,整個環境都離不開護士。這瑣碎的工作,有著完整的體系,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發揮其獨到的作用,產生不可或缺的作用。因為有了臨床的實習,我們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護理工作,更具體而詳盡的了解這個行業。進入臨床的第二個收獲:正確認識護理,樹立了正確的職業道德觀,養成了良好的工作態度。

到病房實習,接觸最多的是病人,了解甚深的是各種疾病,掌握透徹的是各項基礎護理操作。實習的及最終目的是培養良好的各項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種護理工作能力。所以在帶教老師“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帶教原則下,我們積極努力的爭取每一次的鍛煉機會,如導尿術、插胃管、床上洗頭、床上檫浴、口腔護理、自動洗胃法、靜脈輸液、各種灌腸法等各種基礎護理操作。同時還不斷豐富臨床理論知識,積極主動地思考各類問題,對于不懂的問題虛心的向帶教老師或其它老師請教,做好知識筆記。遇到老師沒空解答時,我們會在工作之余查找書籍,或向老師及更多的人請教,以更好的加強理論知識與臨床的結合。一附院實習科室多數是整體病房,我們所跟的多是主管護士,跟隨老師分管病人的同時,我們會加強病情觀察,增進對病人疾病的了解,同時對病人進行各項健康知識宣教,這樣能鍛煉我們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按照學校和醫院的要求我們積極主動地完成了病歷的書寫,教學查房,講小課等,這些培養了我們書寫、組織、表達等方面的能力。整體上說,實習期間的第三個收獲,也是最龐大的收獲:護理操作技能提高了,疾病認識水平上升,各項護理工作逐漸熟練,在培養優秀的職業技能水平同時也培養了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思考,舉一反三。

在醫院實習期間,我們所做的一切都以病人的身體健康,疾病轉歸為目的,我們嚴格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所有操作都嚴格遵循無菌原則,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在骨科、內科、外科、婦科、ICU、手術室、急診,針灸門診等各個科室里,我們都是認真細心的做好各項工作,遵守無菌原則,執行查對制度,培養著良好的工作方式,這應該算的上是第四個收獲吧,雖不能說很大,卻也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收獲。

在這段短暫的實習時間里,我們的收獲很多很多,如果用簡單的詞匯來概括就顯得言語的蒼白無力,至少不能很準確和清晰的表達我們受益匪淺。收獲還有第五、第六點,甚至更多,只是沒有必要將它一一列出,因為我們知道實習期間的收獲將在今后工作中有更好的體現,所以我們用某些點線來代替面,用特殊代表個別。總之在感謝一附院培養我們點點滴滴收獲時,我們將以更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更扎實牢固的操作技能,更豐富深厚的理論知識,走上各自的工作崗位,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能力,對護理事業盡心盡責!

醫院實習心得300字5臨床醫學實習活動已經結束好長時間了,但是直到今天,實習留給我的記憶仍是歷歷在目。我不知道那些感覺、那些思路要在我心里停留多長時間。自打有了那樣一些經歷之后,整個人都有所變化,現在仿佛還在變化著。

通過實習,我感覺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以下幾點:

第一,要注意個人形象。這個問題似乎從來都沒有在入科教育中提到過,不過,相信很多局外人,包括醫學生印象中的醫生都應該是如江口洋介般玉樹臨風的雖然,實際情況可能讓你大跌眼鏡。跨進病房那一天起,你就成了一個準醫生了。盡管醫生在中國的地位并不高,盡管整個病房誰都想支使你,但是,咱不能自己把自己給看扁了,更何況,沒有病人會一開始就充分信任一個胡子拉碴、白大衣皺巴巴的醫生。所以,請注意你的形象,從頭到腳,從外到里,干凈整齊,清爽精神。

第二,請不要遲到。這是個通病,有很多人都是踩著點沖進病房的,不論是實習的,本院的,還是進修的。在心內科實習的時候,盧老師曾經要求實習同學7點進病房量血壓,住院醫生7點半到,主治主任8點到。提倡向外科醫生學習,養成早起的好習慣,向床位上的病人都問候一下昨晚睡得好嗎?早飯吃的什么?,病人也都會把你當成床位醫生而把你的帶教晾在一邊(這種喧賓奪主的現象在實習中發生的概率是很大的)。

第三,口袋里的東西。白大衣口袋里首先要放個小本子。那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東西,有希奇古怪的醫囑、綜合癥、藥名和用法,有今天要請的會診要開的化驗單要寫的階段小結,還有各種各樣的電話,各個科室的、各科住院總的、老師的。這是你實習的見證,那上面寫滿了你的快樂、傷心、欽佩和懷疑。(我至今都舍不得扔)記得不要拿醫院里的紙張記東西,不好看,容易丟。其次有聽診器、手電筒、壓舌板。再次多半有手機,建議查房的時候放到震動或者關機。否則教授查房查得正起勁的時候被你的鈴聲打斷了思路,影響實習成績。其次可以裝些不容易找到的化驗單什么的,這樣可以省下很多尋找的時間。

第四,如果可能的話(我強調的是如果可能,因為這屬于小概率事件),在進一個科前先把相關的書本內容復習一下。事實證明要這么做是相當相當困難的!但是,還是要盡量做到。做不到就邊實習邊看,這樣的記憶是很深刻的,有些甚至終生難忘。

第五,要有自信。當然,自信的前提是要有扎實的基本功,這樣做事才能得心應手。要敢于主動爭取承擔某項任務,才能爭取到提高鍛煉的機會。在現在這個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里,不善于推銷自己的人常常會失掉許多很好的機會,不利于自身水平的提高。在實習階段,有許多動手的機會都要靠自己爭取,你的自信也會讓患者更加相信你的醫囑。

臨床實習的幾個月來,我接觸了許多黨員,他們之中有教授、有住院醫生、有護士,他們職務雖不一樣,但對工作的執著和熱誠,對病人負責的態度卻是一樣的且持之以恒的。與他們相比,我們相差甚遠。我們對工作遠沒他們那么執著和熱誠,那么精益求精。我們剛去實習的兩個月興致高昂,什么事都搶著干,每天去得早走得晚,漸漸地,有些同學就堅持不住,開始遲到了。而我,雖然從不遲到,但也不像以前去那么早,工作熱情也沒以前高了。想著剛去實習那會兒,只要聽說哪個病人有異常體征,不管那病人是不是我管床或是不是我病區的,我都會去看,去摸,去聽。可現在,除了我管床的病人外,其他的病人我都不怎么關心了。是自己都知道,不用看了嗎?應該不是。往往是自己以為知道了,其實還不知道。醫學博大精深,千變萬化,同樣一種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的表現往往不盡相同,這就需要我們多接觸病人,多思考,多總結。在與病人的接觸中我們往往可以獲得對疾病診斷極有幫助的臨床資料。在這方面,我還做得不夠,因為有很多病例其實這一生可能也只見過一次,畢竟將來不是全科醫生,但是僅僅是一次卻是畢生難忘。

篇6

    一、確定培養目標及實施流程

    通過實施社會醫學課程教學改革,使培養的醫學生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指導醫療衛生實踐,獲得對人群的健康促進和處理疾病的能力,即實現著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服務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就業能力,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發展。教學改革的實施流程如圖1所示。

    二、確定實施對象

    以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本科學生為社會醫學課程改革對象。要求完成社會醫學課程后能夠承擔多方面的角色作用,如參與社區建設,能在公共教育、健康關懷、社會服務和環境意識等方面改善做出貢獻。

    三、改革課程結構

    在原有理論教學體系基礎上,構建新的教學結構體系,即包括基礎教學、應用教學、課間見習、社會實踐四部分教學結構。完善并豐富了社會醫學的教學體系。詳見表1。

    表1:社會醫學課程教改的結構、內容、模式、時間及考核形式

    四、改革教學內容

    首先按照舊的課程結構體系,把教學內容劃分為基礎部分和應用部分兩部分。其次,增加了課間實習環節。實習內容為醫院、衛生局及疾控中心等相關部門現有的業務工作。通過實習后的總結,進一步發現我們教學內容中與實際脫節的地方,完善我們教學內容。再次,又增加了社會實踐環節。主要內容為現代流行的慢性病的防治。詳見表1。

    五、改革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課堂講授”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引入討論式教學法、案例式教學法、自學式教學法、實驗教學法、課間見習法及社會醫學調查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模式。

    (一)課堂講授

    我們針對本學科教學的基礎理論部分,仍然采取傳統的“課堂講授”為主,提問為輔,并結合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方式, 使教學更加生動、形象。

    (二)討論式教學法

    我們針對本學科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有著較為密切的特點,采取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的討論式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4]。開展PBL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以解決問題為驅使,以自我學習為主,通過參與、探索,將各科知識融合,更深刻地掌握,培養現代醫生所必需的終身學習能力、分析問題和臨床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溝通交流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等。它是目前已被世界眾多醫學院校所采用的模式。它的順利開展與教學計劃制定、導師培訓、案例編寫等前期準備環節的精心籌劃密不可分。

    (三)案例教學法

    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當代教育中及其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5]。案例是對真實事件的敘述,這項敘述包含了事件中的人物、情節、困境或問題,以作為分析、討論、問題解決等的基礎。通過案例討論,同學之間相互啟發,便將案例本身的問題得到了擴展,開闊了學生的思路。案例教學法實施前教師應制定案例教學總體計劃,考慮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與教學內容的安排,確定具體教學案例總個數,并根據教學進度確定每個案例實施的時間。在案例開課的前兩周向學生發放案例材料與討論提綱,確保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閱讀案例,查閱相關資料,進行思考與交流。教師應根據案例教學的實施要求、學生人數、現有的教學條件及案例的難易程度,對所討論案例的課題組織,對討論中學生的引導,對討論中進行的總結,對撰寫案例報告前的指導都應有充分的準備[6]。

    (四)實驗教學法

    課堂實驗教學注重學生的技能的培養。它主要滲透在基礎教學階段,即社會醫學研究方法和生命質量評價兩章。使學生系統掌握社會醫學基礎知識,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實事求是的精神、團結合作的科學素養。

    (五)課間見習法

    通過與醫院、衛生局和疾病控制等機構密切合作完成課間實習,通過課間見習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能夠及時融入到實際當中,學會運用醫學知識分析實際問題,加強實踐動手能力的訓練。

    (六)社會醫學調查

    由于衛生管理專業學生的工作最終要面對整個社會群體,這就需要社會工作能力,即具備領導才能,組織策劃和現場控制的能力。我們通過到社區參與社會醫學調查提高他們社會工作能力。它是社會醫學課程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重要內容,開展社會調查教學實踐活動,能夠突出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詳見表1。

    六、改革教學時間

    保持原有的教學時間48小時不變,即課堂講授課時數為27學時,實驗教學6學時、討論式教學6學時、案例教學9學時、課堂自習6學時。同時又增加了課間實習6小時及一周的暑假社會醫學調查時間。詳見表1。

    七、改革考核形式

    為了達到社會醫學教學改革的目的,我們建立了嚴格的考評辦法、考評形式和考評內容。我們針對基礎理論部分采用閉卷式考評形式,基礎部分得分占總分100分中的50%。應用教學部分考評形式由學生通過總結歸納,結合查閱的相關文獻資料,寫出總結報告。應用教學部分的得分占總分100分中的30%。在教學中增加了課間見習的內容。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使學生對課本中的內容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課間見習部分的考評形式為口頭匯報的形式,課間見習部分的得分占總分100分中的10%。為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科研能力培養,以小論文作為社會醫學調查部分的考評形式,社會醫學調查部分的得分占總分100分中的10%。詳見表1。

    八、社會醫學教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強調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服務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1]。這些能力是醫學生適應社會必不可少的,是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出來的[7]。英國高校在具體實踐中采取了吸收雇主參與課程設計、將就業力嵌入課程、強化課程設計中的實踐教學、重視課程設計外學生工作經驗的獲得、重視創業教育與進一步完善就業指導服務等措施,有效促進了大學生的充分就業[8]。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 中国精品国产yw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电影 | 久久精品久久亚洲精品 |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