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5:02:47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責任比能力更重要,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為期二周的責任主體教育活動,在鎮范圍內如火如荼的開展。活動中,我們認真學習趙深同志在全縣責任主題教育活動動員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和《責任比能力更重要》一書。通過對《責任比能力更重要》一書的學習,最重要的是讓我對“責任提升能力”有了更深的體會,讓自己在責任的驅使下提升自己的能力,從而能讓自己勝任自己的崗位工作要求,成為一名合格大學生村官。
責任和能力的問題如影隨形,伴隨著人的整個成長過程,包括生活和工作等人的整個過程,值得探討,值得深思,探討責任和能力的問題也是為了分析責任和能力各自以及相互影響的作用,認清、認識責任和能力的意義和作用,從而來推動各自責任和能力的成長最為重要。
古人說過的:“在其位,謀其政;行其權,盡其責。”簡單的理解并結合我們的工作而言就是:在我們的工作中,首先你要在你的崗位上盡到責任,因為這個責任你要盡到,所以,你就會通過發揮各種資源力量,尋求各種解決的方法,最終完成崗位工作的要求。
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大學生村官,根據我對責任和能力的體會,談談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的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是努力改變自己存在的“我已經盡心盡責了”的膚淺認識,重新認識自己的崗位職責,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只有認識到位,并努力提高,才能真正做到“盡責”,實現“責任提升能力”,從而成為一名出色的有價值的人。
二是通過對“責任比能力更重要”的理解,以后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應該保持堅強、樂觀的心態。只有具備了這樣良好的心態,我們才能實現突破,尤其是在崗位層次相對更高的崗位,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態更重要,因為要面對的情況和要求會更急、更重要、更復雜…….只有保持堅強、樂觀的心態,逐步的學習、改進、完善,最終會實現自己的價值。
首先,進一步理解了責任與能力的問題——責任比能力更重要。
能力再大,沒有責任,不能成事;責任再大,沒有能力,也無法成事。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中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和一定的工作能力,所以責任與能力都很重要。但是,對于“責任比能力更重要”這一理念我非常贊同。在平時的工作中,我感悟到了責任比能力更重要的關系——做好工作,首先必須有高度的責任心。個人工作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責任在先,缺乏責任心,往往會誤事、甚至壞事。如果一個人有了強烈的責任心,就不會當心自己能力不夠,因為有責任心的人會努力地去學習,全力以赴地去工作。他會有一種使命感和奉獻精神,也會注意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一般來說,這樣的人工作肯定比較出色,對單位和社會的貢獻也會大一些。相反,如果一個人光有能力而毫無責任心,工作肯定是做不好的,同樣彰顯不了他的實力。一則故事講道:有一個老木匠年近退休,老板叫他再建最后一座房子,由于老木匠歸心似箭,心思全不在工作上,用料也不那么嚴格,作出的活也沒了往日的水準,老板看在眼里但卻什么也沒說,等房子蓋好后,老板把房子的鑰匙交給了老木匠,老板說:“這房子是送給你退休的禮物”,老木匠當時愣住了,悔恨與羞愧溢于滿面,他一生筑造了那么多豪庭住宅,最后卻給自己蓋了這樣一座粗制濫造的房子。這個故事值得深思:同樣一個人,可以蓋出華亭豪宅,也可以蓋出粗制濫造的房子,不是因為技藝減退,而僅僅是失去了責任感。如果一個人希望自己一直有杰出的表現,就必須在心中種下責任的種子。責任感不是與生俱來的東西,它需要個人對自我崗位的忠誠和熱愛,更需要個人的自覺意識去維護,這樣才能形成真正的責任行為。責任比能力更重要還在于:責任能夠讓一個人具有最佳的精神狀態,精力旺盛的投入工作,并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我們知道,在我們周圍有很多人,他們的能力并不是最大的,但是他們的成績是最出色的。然而是什么力量使他們工作更出色呢?我們知道是高度的責任心,他們憑著自己對工作的熱愛,在工作之余勤于鉆研、博覽群書,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內涵和工作能力,從而工作的更出色。我想,一個人不論社會地位高低,能力大小,這都沒關系,關鍵是看你有沒有強烈的責任心。
其次,工作意味著責任,我們必須認清自己的責任。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每個人的責任都不盡相同。我們只有認清自己的責任,才能知道該如何承擔自己的責任。也只有認清自己的責任,才能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承擔責任。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我們首先必須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也就是要知道自己應做些什么,這是履行責任的前提。正如一位成功學的大師說過:認清自己在做些什么,就已經完成了一半的責任。
再次,我們必須堅持責任,我們要讓責任成為習慣。
關鍵詞:知識 能力 責任 愛 微笑 沉默 威嚴 尊嚴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3)10-0108-01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組織者、設計者和執行者,是班級的靈魂。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它要求班主任不僅要有知識,有責任感,有威嚴,更要求管理的平等、民主、科學和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一、能力比知識更可貴
現實工作中往往有許多滿腹經綸的剛畢業的優秀大學生站在工作崗位上卻無法適從,講臺下的學生亂成一團,他在講臺上大聲地喊卻沒有學生聽他的話,或者辛辛苦苦的備課、上課,學生卻聽不明白,更不用談什么教學成績了;相反一些在學校成績并不突出的學生站在講臺上卻如魚得水。他的課堂總是笑聲不斷,下課了學生還喜歡圍著他轉,考試成績優秀,深得領導賞識。
所以知識并不等于能力。這就是任何企業單位都不會把一個剛畢業的高學歷學生聘任企業重要職務的原因。讀了很多書、有很高的學歷,那只是說明我們“知道”了一些知識,并不代表具備了把事情做好的能力?;蛘咧皇强梢哉f,受教育的程度相對越高,具備能力的程度相對高一些。要把“知道”變成“做到”,我們應該具備學習力,即把“知道”變成“做到”的能力。凡是不能把知識轉化為技能的人,即使有再多的知識,也只能僅僅停留在“知道”這個層面上。而“做到”,則是應用知識處理問題的能力。
班主任工作有自己獨特文化和管理模式,我們必須先學習和了解這些,然后正確運用知識處理現實問題。在處理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力,這樣才能不斷進步,才有能力擔當班主任工作。這是每一位初為人師者必須牢記在心的。
二、愛比責任更重要
愛是一切的原動力!愛比責任更重要,如果我們對一樣東西連興趣都沒有,即使我們每天都在強調責任是如何重要,也很難做到用我們所有精力去琢磨、研究,去做到最好。只有當我們愛上一樣東西的時候,才會調動一切積極的能量去做好它。愛,可以讓我們忘掉了吃飯;可以讓我們不厭其煩;讓我們全身心投入!在這一過程我們的精力是最集中的,我們會把所做的一切當作是一種享受,細細品味每一個過程!
“愛比責任更重要”。發自內心的愛比被動的職責更重要。只有用真心,動真情,做實事,走進學生的心,才能得到他們的認可。學生在被愛中才能學會愛。沒有被愛過的人怎么懂得去愛別人?班主任應該用對學生的愛的實際行動,教會學生如何去愛。心中沒有愛的人,怎么能夠擔負起服務他人、奉獻社會、建設祖國的責任呢?從心底里愛每一個學生,愛比責任更重要。愛心,應是我們教育者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
三、微笑比發怒更有效
有的班主任當學生出錯的時候,總喜歡嚴厲地批評,結果學生不高興,自己心里更難受。微笑教育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情緒和良好的心境;發怒、責備會使學生產生排斥、抵抗的心理。我們在課堂上以熱情的語氣肯定學生,以贊賞的眼光激勵學生,他們的心里會充滿幸福與喜悅,表現得很興奮;我們指責、挖苦、嘲諷學生,則無疑是給他們心靈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烏云。老師帶著真誠的微笑去鼓勵學生,使學生感到教師平易近人,對老師產生一種親切的信任感可以最大限度地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師生配合默契,從而形成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微笑的老師,不僅是指教師面帶微笑,更多的是指教師由從心底對學生的愛而發自內心的對學生的尊重、鼓勵、寬容……而學生,在教師的愛的滋潤下勃勃生長,自信、大膽、永遠微笑……
四、沉默比大聲呵斥更有殺生力
上帝之所以給每個人兩只眼睛、兩個耳朵,卻只有一張嘴就是為了讓人多看、多聽、多想,少說!沉默是金,表達了一種行為處事方式。
農村流行一句俗語:咬人的狗不叫。人也一樣,有理不在聲高。如果你走進一個吵鬧混亂的課堂,馬上大聲的呵斥批評學生,也許學生能安靜下來,但你轉身走后往往學生又會恢復吵鬧的狀態。最佳的辦法是你站在講臺上,嚴肅地默默地看著學生直到他們看到你的存在并慢慢安靜下來為止。在學校里你會發現有些班主任整天絮絮叨叨地厲聲批評學生,但學生批評接受過了照舊,班級管理越來越亂。而有些平時沉默謹言的老師卻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
沉默是金,很樸素的一句話,卻蘊含著極耐人尋味的真理。
沉默并不等于無言,它是一種積蓄、醞釀,以等猝發的過程。就如同拉弓蓄力,為的是箭發時能錚錚有力,直沖云霄。沉默無聲,是要觀察、思考與準備。雖不飛,飛必沖天;雖不鳴,鳴必驚人!
沉默并不是讓班主任緘口不語讓學生胡作非為,而是希望老師面對學生的錯誤能深思熟慮,三思而后說。讓我們的教育中多一些高質量的談話,少一些無目的和平庸的閑語。讓思考的火花在沉默中放出光彩,讓語言的藝術在思考中得到升華!
五、威嚴與尊嚴一樣重要
有些班主任總喜歡在學生面前表現出“高深莫測”、“凜然不可侵犯”的派頭,從中體驗著自己的 “尊嚴”。其實這不是尊嚴,只是威嚴。真正的尊嚴是敬重而非敬畏……
有些看起來很威嚴的老師學生見了他,沒有了一臉的天真爛漫,有的是,一聲嚴肅的“老師好”,然后匆匆擦肩而過。這樣的老師學生最怕也最不喜歡,不喜歡老師連他教的科目也提不起興趣。時間長了學生就會有逆反心理,違反紀律、頂撞老師的現象就會越來越多,甚至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試想,這樣的老師怎么能當好班主任?威嚴,不是萬能的。它不能讓學生從思想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發現自己的不足。威嚴能用得上一時,卻不能貫穿始終。這樣的教育,沒有愛,就象軀體沒有血沒有肉一樣 。
關鍵詞:人品;能力;職場
現代社會,有能力有才華的人到處都是,但才能卓越且人品過硬的人卻是鮮見,每個組織都是真正急需并努力尋找這樣的人。人品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著最后的結果。人品決定一切,人品成就未來。沒有人會愿意信任、重用一個人品欠佳的員工,好的人品是所有單位的首選,也成為現代人職業晉升的敬業標桿與成功人生的堅實根基。對企業來說,你的能力可以慢慢培養,在學習的過程中,你可以從普通變為優秀,從優秀走向卓越。但你的品德卻不可能花費漫長的時間來得到他人的認可。在工作中,領導可以遷就你能力的不足,但絕不會容忍你品德的缺陷。因此,作為員工,如果你有超強的能力,千萬別忽視自己的品德修養,要知道,小勝靠智,大勝靠德。如果你沒有優良的品德,是無法獲得大成功的。要想獲得成功,不僅要有能力,更要有品德,而且要認識到,品德比能力更重要。
針對能力重要,還是人品重要這一問題,我采訪了幾個不同行業的主管人員,94.3%的主管認為能力固然很重要,但人品比能力更重要。如果一個人沒有好的人品,領導也不會放心的把工作交給他們。只有5.7%的主管認為能力更重要,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把工作完成的很好,他們認為光有好的人品,而沒有好的工作能力,是無法給公司創造出好的效益。綜合來看,絕大部分人還是認為人品比能力更重要。品德比能力更重要,一個品德好、責任心強的人,遠勝過偷懶與應付了事的人。有責任心的人,會把每一件負責的事務做得專業、完美;而應付的人對于交辦的事,只要能夠對付過去就不會再多費一份心。一個有責任心的人,能夠發揮出全部的專業水平,創造出最佳的業績;而缺乏責任心的人是干不好工作的,因為他們沒有以一種正確的心態來對待工作,即使能力再高,也很難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人品是靈魂的深層體現,人品決定著工作的效果與成果。優秀的人品、高素質的團隊,是激發團隊競爭力的重要保證。要想提高自己的職業競爭力,修煉出一個好品德是最重要的。人品決定了人在職業生涯中的方向與地位。人品就像火車的方向、路軌,而才能就像發動機,如果方向、路軌偏了,發動機的功率越大,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微軟公司前副總裁李開復曾說:“我把人品排在人才所有素質的第一位,超過了智慧、創新、情商、激情等,我認為,一個人的人品如果有了問題,這個人就不值得一個公司去考慮雇用他?!昂芏嘀髽I在用人上都秉持這樣的原則:有德有才,破格使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觀察使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企業和組織最看中的是一個人的品德。能力可以培養,品德卻是無法培養的。一個在業務上、技術上是人才而品德上有問題的人,企業和組織是不會接納的。因此,很多企業和組織在招聘和提拔員工時首先把人品放在第一位。企業和組織最看中的是一個人的品德。能力可以培養,品德卻是無法培養的。一個在業務上、技術上是人才而品德上有問題的人,企業和組織是不會接納的。因此,很多企業和組織在招聘和提拔員工時首先把人品放在第一位。
俗話說:做事先做人。人性修煉,人格完善,是人一生中永恒的發展主題。人品,是人真正的最高學歷。是人的能力施展的基礎,是當今社會稀缺而珍貴的品質標簽。能力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掌握在品德高尚的人手中,它將會給團隊與社會創造出無限的價值;相反,如果掌握在品德低下的人手中,它將時刻有可能會成為組織與社會前進的羈絆。品德和能力相比,品德是能力的靈魂和向導,能力是人才飛翔的翅膀。一個人若失去了靈魂,能力就會變成黑夜中的魔鬼,讓人恐怖,無論走到哪里,都會遭到人們的唾棄。
人品重于能力,在平常的學習和工作中,要注重加強品德修養,在提高能力的同時,也要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做一個既有卓越能力又有高尚品質的高素質人才。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為自己贏得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參考文獻:
[1]張國興.潘岳其人與其文[J].文學遺產,1984,4.胡旭.潘岳若干問題研究[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997,(2)
[2]錢志熙.魏晉詩歌藝術原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3]廖國棟.試探潘岳《閑居賦》的內心世界[C].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第三輯.北京:文津出版社,1986
[4]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M].續修四庫全書:159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57.
[5]劉義慶.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政事[M].劉孝標,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167.
[6]蕭統.文選:上[C].李善,注.北京:中華書局,1977:146.
[7]穆克宏.策勛于鴻規,底績于流制―――劉勰論潘、陸賦[J].中國文學研究, 1988,(3)
[8]王瑤.中古文學史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192.
[9]畢庶春.潘岳行跡考[J].社會科學戰線,1996:(1)
[10]胡旭.潘岳隱逸思想初探[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5:5.
[11]張國星.潘岳其人與其文[J].文學遺產,1984,(4)
一、課前走進生活,為深入學文作鋪墊
1、開展“誠實與信任”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感悟誠實與信任的珍貴。
〔1〕首先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讓學生采訪自己的父母與自己敬仰的老師或長輩,問問他們對誠實和信任的理解,講講發生在他們身邊誠實與信任的故事。
〔2〕引導學生走進書刊,聽聽名人的故事。例如古代的君王以誠治國,諸侯以誠得士的故事。近代改天換地的偉人故事,現代真誠到永遠的海爾集團、世界富豪誠信故事等等。
〔3〕引導學生走進智者。收集并積累有關誠實與信任的名人名言。例如集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于一身的說:“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的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贝笞骷掖笾亳R認為信任是一種稀有的珍寶。高爾基強調誠實是人生永遠最美好的品格?!?/p>
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意識到:小誠實、小信任有小成就;大誠實、大信任有大成就;不誠實、不信任沒有成就,甚至淪為罪人。更感受到誠實和信任的威力,真的比金錢更重要。
2、聯系實際,感悟事故之小
為什么說撞壞汽車的反光鏡是件小事呢?緣于汽車的反光鏡本身只是汽車上一個小小的部件,緣于它只是購買汽車費用中的幾百分之幾。怎么讓學生了解呢?
〔1〕首先是讓學生留意身邊的小汽車,找出汽車的反光鏡,點出相對于龐大的車身,反光鏡真的很小。
〔2〕是讓學生走訪車主,了解汽車的價格等常識,算算反光鏡與汽車的價值比。
通過學生走訪許多車主,觀察了身邊常見的小汽車。從而知道文中的汽車就是我們常見的普桑,價值五到八萬左右,反光鏡大概二百元。反光鏡與汽車的價值比大約三百分之一。
二、課中走進文本,融入生活,展開想象,感悟兩位車主的彼此誠實與信任
文中“我”的誠實與信任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所以理解我的誠實和信任是理解小紅車車主語言的基石。如何讓學生理解“我”的“笨舉”呢?
1、展開假想,感悟我的誠實
《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目標中提出:“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边€提出推想能力是一種很重要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憑借自己的知識經驗對所讀的文章進行推測、猜想,無疑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
〔1〕學文時,我并沒有急著讓學生找出體現“我”誠實的語句來體會,而是讓學生假設我不誠實,讓學生找找“我”可以溜之大吉的機會。例如當他得知自己車子并無大礙,只是車子的反光鏡壞時,可以不往回走;當他環顧四周,還空無一人時,可以不留字條;即使留下字條,也不必壓在雨刷下;甚至三天后,小紅車車主來電時,還可以否認。從而引導學生思考“我”為何放棄一次次推卸責任的大好機會呢?緣于“我”要良心無愧,愿意承擔責任。
〔2〕再引導學生讀讀并體會表現我誠實的語句。例如理解“雖然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但是它畢竟是停著的,事故的責任應該在我?!边@句話時,先讓學生結合課文1、2兩節,說事故發生的原因,再想象事故發生后“我”當時的心理活動。有的學生就說:“我會想這件事為什么會發生在我的身上呢?經過我的反復觀察與思考,發現我有可能是車速過快導致的。因為當我聽到喀嚓一聲,就趕快停車的,可我還是往回走了五六十米路才遇到撞到的小紅車啊?!币灿械膶W生說;“我會想事故發生有天氣的原因,也小紅車車主的責任,但人家畢竟是停著的,責任主要還是在我啊?!弊詈罂偨Y到;遇到事情像文中的我學習;先在心里給自己打打分、找找責任。如果有失誤,就要及時承認。
〔3〕我之所以這么誠實,敢留下真實姓名和聯系方式,緣于我相信小紅車車主也是一位誠實和信任的人。
2、與文本對話,巧補空白,感悟小紅車車主的誠實和信任
文中只有小紅車車主的幾句話,沒有他的心理與行動描寫。所以我就引導學生結合文中“我”的所思所行及小紅車車主的語言展開想象。事故的第二天早晨,小紅車主--我看到了字條與破碎的反光鏡,我會想……于是我就這樣做……最后我拿起電話……
在學生暢所欲言的基礎上總結到看來,小紅車車主也和我一樣先從心里進行自我檢討,承認自己有錯,接著在行動上承擔責任,語言上誠心誠意向信任自己的人致謝。
3、回歸課題,深化主題
〔1〕文中的我當事故發生了,先從心里進行自我檢討,承認自己有錯,接著在行動上承擔責任,語言上誠心誠意道歉。言行和內心相一致的并相信小紅車車主也是一位誠實和信任的人。所以小紅車車主說;“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2〕緣于我的誠實和信任,小紅車車主被感動的同時,亦以誠實與信任相回報。所以他的話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薄?/p>
三、課后搭個舞臺給學生,引導學生將知識與美德延伸到生活中去。
很榮幸能參加今天的演講活動
當讀了《能力很重要,努力更重要》這本書后,感受很深。文章以八個章節精辟闡述了個人努力在成就人生事業中的極其重要性,提示了當能力與努力放在一個天平上時,努力往往比能力更重要。不管你的能力有多高有多強,也只有努力才能把工作做好。別以為你有能力,就放縱自己,那一樣會做不好工作。要想成為永遠的強者,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要想獲得更高的成就,只有加倍努力!
能力是努力的積累,努力讓能力升華。設定工作目標,制定完整的工作計劃,并不懈地去努力付諸實踐的人,在我們身邊大有人在,但有些人卻將別人的成功歸咎于“特有能力”,自己沒有成功是因為不具備很高的能力。能力是努力的積累,努力是能力的基礎,能力來源于努力,努力會增長能力,要學會善于積累,只有長期不懈地努力才能積累起很強的工作能力。要想不斷增長自己的能力,就需要獲取知識,需要不斷地努力,需要用我們的耳朵、眼睛、大腦去聽、去看、去想、去搏。未做任何努力就斷定自己做不到,找出各種借口為自己推脫責任的人,不會有成功的人生。
能力有限,努力無限。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東西,需要后天的養成。從這個意義上講,努力比能力更重要,人沒有生而知之,只有學而知之。人們要通過自我修養、自我覺悟、自我約束、自我完善,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力普通的人,若能清楚自己的弱點,并積極努力,表現一定會比資質過人卻不努力的人好。人是不同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努力、加倍地努力,并且是用心去做,能力的差距就會縮小,甚至超過那些所謂有能力的人。
我認為,不管在哪個崗位上,只要認真努力地工作,做工作上的有心人,就一定能做好。有能力的人也許只要花一個小時處理好的事情,可能我要花兩個小時的時間,也許是更多一點的時間,但只要積極去做,花時間用心去做,不恥下問,踏踏實實,兢兢業業,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一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我到臨沂銀雀山漢墓竹筒博物館工作,已經快一年的時間了,回想在這里工作的時間,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常常在我腦海里顯現,從剛開始對每個廳講解詞的整理、背誦到每個廳講解的考核,從漢墓竹筒出土紀念活動的接待和跟車服務到參與東方紅影城的主持和講解,從對銀雀山兵學文化系統深入的學習到參與兵學文化論文的寫作,從正式上崗講解到獲得講解方面的提高和突破等等,我想說XX年年是我人生收獲的一年,我不僅收獲了很多,而且還從中感悟和成長了很多,感覺自己從前沖動、魯莽的性格也隨著踏入工作崗位慢慢地走向成熟。我要感謝各位領導同事對我的培養和關懷。
XX年年對我又是人生轉折的一年,還記得XX年年8月16日,我有幸被博物館試用,開始了3個月的考核和培訓,在試用期間,雖然每天都在重復著背講解詞的工作,但我從來沒有把它當成一種壓力和負擔,反而無形中成為一種興趣,在興趣的推動下,我每天都會認真地精心策劃和整理講解詞,并從其他書籍中吸取知識養分添加到自己的講解詞里,運用到活靈活現的講解中。最后考核順利通過,我正式上崗工作。我漸漸發現自己在講解方面還存在很多的不足,而我經常問自己,為什么有的講解員講得生動悅耳有感染力。這個問題常常困擾著我,為了尋找答案,我有一段時間常跟在游客身后聽他們的講解,一邊學習他們的講解,一邊思考,再結合我在大學所學到的播音技巧,慢慢的磨合出自己的一套講解風格,甚至我會把某些講解詞改成具有自己特點的語言,更重要的是我從中摸索出講解方面的重要技巧。
新的一年,新的起點,我會在新年的每一個階段制定好自己奮斗的目標和計劃,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業務上不斷有新的突破。另外,我還會注意2點,一是責任,二是團結,我想現在的社會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但每個地方真正需要的是既有能力又有責任感的人,學做人比單純的學知識更重要。而自從來到博物館工作,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大家的團結,我認為要想團結,不需要志同道合,只要每個人都用真誠去面對這個集體,學會謙虛、學會冷靜、更重要的是,在必要時學會讓步,彼此互相幫助,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樣才能和諧上進,創造輝煌。
一、自身存在的問題:
1、學習高度、深度不夠,滿足于一般性的讀了、聽了、寫了,總是就學習而學習,潛心鉆研、融會貫通、聯系實際消化理解還不夠。
2、工作方法比較單調,習慣于憑經驗辦事,照搬上級文件,坐等領導指示,工作處于自成體系,自我封閉,上下不溝通、左右不聯絡,缺泛新思路,新舉措,新招術。
3、對待工作存在個人情緒,感受到組織的溫暖時,就拼命干,自己愿望沒有實現時,不滿情緒、懈怠工作的現象在自己身上時有發生。
二、存在問題的根源:
1、思想上認識不夠深刻,僅限于學習,沒能做到理解體會;沒有一套科學的理論學習方法,照搬書本、材料,不能系統對所學內容進行總結;平時忙于領導安排的工作,不能合理安排時間,花在學習上的時間不夠充足。
2、由于剛接手鎮里團委和婦聯上面的工作,對待相關工作不熟悉,缺乏相應經驗。對待工作,不知如何開展,只能等待領導指示安排。開展工作過程中,由于業務不熟悉,怕出錯,怕承擔責任,所以不敢放開手腳去做工作,更談不上創新開展工作了。
3、(來源:文秘站 )一是剛從學校畢業出來,年輕氣盛,做事情不沉穩干練,缺乏一定社會經驗。二是基層的工作,與想象中的不一樣,思想上存在一定偏差,從而產生一系列的情緒化,常常會在工作中表現出來。
三、整改措施:
1、加強思想認識,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責任主題教育活動的意義;增加與其他同事之間的交流學習,學習他們好的學習方法為自身所用;正確處理好工作和學習之間的矛盾,合理安排時間,做到每天自學時間不少于2個小時。
2、明確責任,認真學習掌握相關工作內容與方法,認真對待工作,不斷提高工作業務能力;多與領導溝通交流,工作方面不懂、不會的地方,多向領導請教,請求幫助,以便更好的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