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5:01:44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職高期中總結,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一、組織建設
為了能讓更多的先進青年加入到共青團的隊伍中來、為團組織輸送新鮮血液,同時為了能在廣大先進青年中形成積極創優的良好氛圍,本學期開展了第二次少年團校,在初二年級十八個班中各招入12名學員。經過為期一周的團知識學習,結合團校結業測試、民意投票結果以及老師的推薦,在每班新吸納5人,作為年下學期新進團員。在團員隊伍的不斷壯大的前提下,各班建立了團支部,選舉團支部的委員,以班為單位逐步建設完整的組織體系;并要求團支部每月召開兩次工作例會、一次團員大會,以給予優秀的團員更多的鍛煉機會;各團員在班級中都能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最終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在進行組織建設的過程中,團總支干部堅持自主完成,達到培養工作能力、調動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目的。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團總支的隊伍有所壯大,但還是有許多優秀的同學沒有加入到團的先進組織中,所以加大力度進行組織建設,是下學期團總支的重點工作目標。
二、思想建設
思想建設主要體現在每月召開的團員會議、及時對團員的先進行為作出指導和表彰等幾個方面。團總支要求每次的團支書會議,團支書都要有詳細的會議記錄;對于會議上所布置的內容,要盡快落實;會后要與支部內團員進行討論、學習;加強行為規范教育,以日常行為規范為基礎,大力開展《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守則》、《長郡中學學生守則》等教育活動,幫助團員提高認識,養成良好文明禮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11月份,各團支部還開展了弘揚民族文化的班會活動,組織團員積極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要求各班團支書定期對本班團員進行思想教育、進一步學習團的知識,以提高團員對團組織的認識。還要求團支部委員對本班團員的言行進行監督,發現不規范舉措要進行批評教育,情節較重的上報給團總支。
三、活動建設
【關鍵詞】歸納;總結;分析;結論
一、常現生物:
1.細菌:原核類:具細胞結構,但細胞內無核膜和核仁的分化,也無復雜的細胞器,包括:細菌(桿狀、球狀、螺旋狀)、放線菌、藍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氏體、螺旋體。
①細菌:三冊書中所涉及的所有細菌的種類:
乳酸菌、硝化細菌(代謝類型);
肺炎雙球菌S型、R型(遺傳的物質基礎);
結核桿菌和麻風桿菌(胞內寄生菌);
根瘤菌、圓褐固氮菌(固氮菌);
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土壤農桿菌(為基因工程提供運載體,也可作為基因工程的受體細胞);
蘇云金芽孢桿菌(為抗蟲棉提供抗蟲基因);
假單孢桿菌(分解石油的超級細菌);
甲基營養細菌、谷氨酸棒狀桿菌、黃色短桿菌(微生物的代謝);
鏈球菌(一般厭氧型);
產甲烷桿菌(嚴格厭氧型)等
②放線菌:是主要的抗生素產生菌。它們產生鏈霉素、慶大霉素、紅霉素、四環素、環絲氨酸、多氧霉素、環已酰胺、氯霉素和磷霉素等種類繁多的抗生素(85%)。繁殖方式為分生孢子繁殖。
③衣原體:砂眼衣原體。
2.病毒:病毒類:無細胞結構,主要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包括病毒和亞病毒(類病毒、擬病毒、朊病毒)① 動物病毒:RNA類(脊髓灰質炎病毒、狂犬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口蹄疫病毒、腦膜炎病毒、SARS病毒)DNA類(痘病毒、腺病毒、皰疹病毒、虹彩病毒、乙肝病毒)
②植物病毒:RNA類(煙草花葉病毒、馬鈴薯X病毒、黃瓜花葉病毒、大麥黃化病毒等)
③微生物病毒:噬菌體。
3.真核類:具有復雜的細胞器和成形的細胞核,包括:酵母菌、霉菌(絲狀真菌)、蕈菌(大型真菌)等真菌及單細胞藻類、原生動物(大草履蟲、小草履蟲、變形蟲、間日瘧原蟲等)等真核微生物。
① 霉菌:可用于發酵上工業,廣泛的用于生產酒精、檸檬酸、甘油、酶制劑(如蛋白酶、淀粉酶、纖維素酶等)、固醇、維生素等。在農業上可用于飼料發酵、生產植物生長素(如赤酶霉素)、殺蟲農藥(如白僵菌劑)、除草劑等。危害如可使食物霉變、產生毒素(如黃曲霉毒素具致癌作用、鐮孢菌毒素可能與克山病有關)。常見霉菌主要有毛霉、根霉、曲霉、青霉、赤霉菌、白僵菌、脈胞菌、木霉等。
4.微生物代謝類型:
① 光能自養:光合細菌、藍細菌(水作為氫供體)紫硫細菌、綠硫細菌(H2S作為氫供體,嚴格厭氧)2H2S+CO2 [CH2O]+H2O+2S
② 光能異養:以光為能源,以有機物(甲酸、乙酸、丁酸、甲醇、異丙醇、丙酮酸、和乳酸)為碳源與氫供體營光合生長。陽光細菌利用丙酮酸與乳酸用為唯一碳源光合生長。
③ 化能自養:硫細菌、鐵細菌、氫細菌、硝化細菌、產甲烷菌(厭氧化能自養細菌)CO2+4H2 CH4+2H2O
④ 化能異養:寄生、腐生細菌。
⑤ 好氧細菌:硝化細菌、谷氨酸棒狀桿菌、黃色短桿菌等
⑥ 厭氧細菌:乳酸菌、破傷風桿菌等
⑦ 中間類型:紅螺菌(光能自養、化能異養、厭氧[兼性光能營養型])、氫單胞菌(化能自養、化能異養[兼性自養])、酵母菌(需氧、厭氧[兼性厭氧型])
⑧ 固氮細菌:共生固氮微生物(根瘤菌等)、自生固氮微生物(圓褐固氮菌)
5.植物:C3和C4植物、陽生和陰生植物、豌豆、薺菜、玉米、水稻(2×12)、洋蔥(2×8)、香蕉(3n)、普通小麥(六倍體)、八倍體小黑麥、無籽西瓜(3n)、無籽番茄、抗蟲棉、豆科植物等。
6.動物:人(2×23)、果蠅(2×4)、馬(2×32)、驢(2×31)、騾子(63)等。
二、重要的觀點、結論: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細胞是一切動植物結構的基本單位。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新陳代謝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與非生物的最本質的區別。
3.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征,使各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定,又能不斷地進化。生物的遺傳特性,使生物物種保持相對穩定。生物的變異特性,使生物物種能夠產生新的性狀,以致形成新的物種,向前進化發展。
4.生物體具應激性,因而能適應周圍環境。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5.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 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一性。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和化合物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6.糖類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葡萄糖是細胞的重要能源物質。淀粉和糖元是植物、動物細胞內的儲能物質。蛋白質是一切生命活動的體現者。脂肪是生物體的儲能物質。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
7.組成生物體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夠單獨地完成某一種生命活動,只有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細胞就是這些物質最基本的結構形式。
8.細胞膜具一定的流動性這一結構特點,具選擇透過性這一功能特性。
9.細胞壁對植物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線粒體是活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葉綠體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場所。核糖體是細胞內將氨基酸合成為蛋白質的場所。染色質和染色體是細胞中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10.構成細胞的各部分結構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緊密聯系、協調一致的,一個細胞是 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細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夠正常地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11.原核細胞最主要的特點是沒有由核膜包圍的典型的細胞核。
12.細胞以分裂的方式進行增殖,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和遺傳的基礎。
13.細胞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特征),是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復制以后,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親代和子代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定性,對生物的遺傳具重要意義。
14.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著細胞全能性。
15.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值等條件。
面對現如今激烈的就業競爭壓力,當今職業高中學生就業的形勢越來越嚴峻。由于無法走出校園深入社會,親身實踐,積累經驗,許多職高生都在就業中屢屢受挫。為提高我系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及時了解就業動向,方便學生深入企業、了解社會,我系在2014年暑假派我系教師進入企業進行前期調研活動,下面就將本人這次調研的基本情況作一匯報:
本人調研的對象是東河鑫豪運電腦公司,企業性質為私營,負責人王先生,公司共有員工9人,主要經營業務有:電腦整機及配件銷售、局域網的安裝調試、計算機維護。
本人分配到的主要任務就是對企業目前的經營狀況以及目前這一領域對人才的需求狀況進行調研。通過調研本人了解到,由于計算機及網絡的普及,市場對計算機相關硬件的需求還是很旺盛的,但由于從事這一行的企業很多,市場的競爭也是很激勵的。對懂計算機的人才的需求也是很旺盛的。就拿我采訪的鑫豪運電腦公司來說,目前對人才的需求也是遠未飽和,對符合要求的大中專、職高學生都是有需求的。
這次調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采訪企業負責人:本人通過采訪的形式對企業負責人進行了問答,問題主要集中在IT這一行的市場前景如何,公司的經營狀況,對人才的需求以及對中職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議。全程錄相并有采訪照片。
二、對企業員工發放調研問卷:本人通過問卷的形式對企業員工進行了情況摸底調研。問卷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工人在企業的生活工作基本情況,對企業精神的理解,對市場的敏感度,對企業負責人的能力要求,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建議等。
三、對顧客的隨機采訪:通過對顧客的隨機采訪主要了解了顧客對目前IT產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以及對商家服務的建議和滿意程度等。
【關鍵詞】妊娠期高血壓綜合癥;拉貝洛爾;脈絡寧
患者在妊娠期并發高血壓,會產生全身性小動脈痙攣,嚴重時會導致胎死宮內或新生兒死亡,孕、產婦生命安全也受到一定威脅。硫酸鎂屬于解痙類藥物,可用來降低血壓,臨床上常以此作為治療妊娠期高血壓藥物,但效果有限。我院在臨床實踐中逐漸將中西藥結合起來治療妊娠期高血壓,并取得良好臨床效果。為進一步探討中西藥聯合應用效果,本文選擇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52例妊娠期高血壓綜合癥患者作為探討對象,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52例妊娠期高血壓綜合癥患者作為探討對象,孕婦年齡21~46歲,平均年齡(31.25±4.36),患者胎心率為120~160次/min ,懷孕35~42周。其中初產婦41例,經產婦11例;入選標準:連續2次血壓測量值>140/90mm Hg,24小時內患者尿蛋白>0.3g。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26例)和對照組(26例),兩組患者年齡、妊娠時間、妊娠次數以及臨床癥狀等方面具有可比性,但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對照組患者采取硫酸鎂進行解痙治療,并取患者側臥位,進行吸氧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基礎上給予西藥拉貝洛爾治療,將100mg拉貝洛爾融入5%葡萄糖注射液,1次/d靜脈滴注。同時給予觀察組患者中藥脈絡寧注射液,將14ml脈絡寧融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1次/d靜脈滴注。兩組患者均以7d作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對患者血壓、尿蛋白變化進行連續監控,后觀察用藥效果。
1.3統計學方法
將兩組實驗數據錄入到SPSS 17.0統計軟件中,并對數據進行分析,檢驗標準為α=0.05,當P
2.結果
2.1血壓變化比較
經過1周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壓降低率為65.4%,明顯優于對照組(34.6%),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尿蛋白變化比較
觀察組患者尿蛋白減少率(消失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相關疾病在臨床醫學中比較常見,其發病率常隨著孕、產婦懷孕次數增加而逐漸升高,其臨床體征主要包括三種,即血壓升高、尿蛋白增多以及水腫[1]。若產婦(或孕婦)血壓突然升高,會降低患者血管壁的通透性,機體內水分也將大量潴留在組織細胞中,因此會伴隨水腫現象,其中小腿是水腫比較明顯的部位。妊娠期高血壓能夠破壞患者體內紅細胞,進而產生貧血,尿蛋白也會相應增多。例如,24h尿蛋白≥0.3g,則表示為異常。主要治療目的為及時解痙、降壓,并對患者做相應鎮靜、利尿治療等。
硫酸鎂屬于抗驚厥藥,可在妊娠期發生高血壓綜合癥時作為降壓方法。但由于此藥用法用量尚無明確定論,用藥后很容易產生不良反應,因此治療效果受到一定限制[2];我院開展妊娠期高血壓臨床救治時,將中西藥結合作為治療方法,并取得良好臨床效果。中西藥結合是指利用現代醫學知識和技術手段,將中醫藥學知識不斷發展,在繼承基礎上進行更新,并與西醫逐漸融合,兩者互相補充,共同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雖然中醫和西醫在治療理念、臨床治療方法等方面具有很大差異,但是目前兩者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程度不斷加深,且兩者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依據均來自臨床實踐。本組患者主要應用的西藥為拉貝洛爾,而中藥則選用脈絡寧。拉貝洛爾是一種甲型、乙型腎上腺受體阻斷劑,能夠有效阻斷腎上腺素受體,并不斷減少外周血管的阻力,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高血壓疾病;脈絡寧由玄參、金銀花、牛膝、石斛等名貴中藥組成,并以聚山梨酯80作為輔助材料,具有清熱養陰、活血化瘀之功效[3]。
筆者認為,中醫主要強調對疾病進行宏觀調控,重點掌握疾病的本質,但不能通過實驗方法、化驗手段來對疾病病理特征進行論證。而西醫主要通過物理實驗和化學變化來揭示疾病內在規律,進而解釋產生人體發病機制原因,以此作為研究西藥的基礎。中藥和西藥各具特色,但不能互相取代。只有在臨床實踐中不斷使兩者取長補短,才能提升醫療水平。本文觀察組治療后,血壓、尿蛋白控制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說明將拉貝洛爾和脈絡寧聯用,能夠有效控制患者臨床癥狀,可將高血壓對產婦(孕婦)以及胎兒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秦偉.妊娠期高血壓藥物治療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10(14):103~104.
(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江陰 214433)
摘 要:中等專業學校作為為社會提供最多技術人才的資源庫,注重的是學員的實踐能力了,所以實訓基地的建設尤其重要。
關鍵詞 :計算機;基地建設;技能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TG659-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5)02-0196-02
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學校始建于1951年,是首批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首批江蘇省重點職業中學、首批江蘇省四星級中等職業學校和高水平示范性職業學校、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立項建設單位、江蘇省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立項建設單位。學校占地249畝,建筑面積12.9萬平方米,在校學生5 000多人,是一所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綜合性中等專業學校。
我校計算機應用專業是首批江蘇省示范專業、省品牌專業、無錫市重點專業和第三批國示范重點建設專業。計算機實訓基地曾被評為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2013年根據省教育廳、財政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學校高水平示范性實訓基地建設的通知》(蘇教職〔2012〕34號)要求,申報成為高水平示范性實訓建設基地。經過一年多的實訓基地的建設工作,我校在實訓基地的建設與管理過程中,學校銳意創新,多方借力,深化實訓基地內部管理與運行機制,從以下幾個方面凸顯基地特色,取得很好的成效。
一、立足現在,著眼未來,細化計算機專業方向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開設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學校越來越多,學校原有的以計算機應用為主的專業優勢得到削弱。因此,在“十二五”期間,學校堅持專業辦學的市場導向原則,結合本地實際,通過充分的調研論證,把計算機應用專業發展的重點轉到專業的“精細化”發展上。一方面對原有的計算機應用專業進行內涵的提升,突出“3+4”(3年中職+4年應用本科)一體化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積極開發新的社會緊缺的計算機類的應用型專業,2013年,新開設了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
2013年以來,學校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示范性學校建設過程中,計算機應用應用專業深化與江陰市信息化協會的合作,成立了由政府、企業工程師和學校計算機專業的骨干教師組成的校企合作委員會,利用資源共建共享、優勢互補的原則,在真實的工作崗位上開展計算機類專業實訓,教學成效顯著。
二、積極教育,厚德勵技,優化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上,學校堅持面向信息服務業,及時把握IT發展動態,優化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通過深入、廣泛的調查研究,學校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具有與本專業領域相適應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吃苦耐勞的工作態度、嚴謹規范的工作作風,掌握本專業領域的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終身學習發展能力,達到計算機應用類(辦公自動化、數字媒體制作、網絡技術應用等方向)中級工技能水平的具有項目主管潛質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基于以上人才培養目標,學校本著“積極德育塑人品、積極教學育人才、積極拓展繪人生”的原則,創新學生積極教育體系。具體做法如下所示。
1.堅持立德樹人、全面發展,完善“積極德育”工程
學校實施德育導師制,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學校聘請社會勞動模范、行業企業技術能手等人員擔任德育導師,通過講壇、授課、交流等形式,借助德育導師的模范與引領,培養學生的專業修養,創新德育課程教學。
2.剖析專業及課程,夯實“積極教學”工程
學校以“積極教學”為落腳點,通過專業剖析,厘清計算機專業相應的崗位職業活動,構建以職業能力為依據的課程體系。在專業技能課程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本著“生產合格產品,培養合格人才”的教學思路,以典型項目(服務)為載體設計教學活動,以職業技能鑒定為參照強化技能訓練。同時,學校聯合企業技術專家和課程專家,制訂課程教學標準,開發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專業技能課程特色教材。在專業細化、小班化教學、項目推進的實施下,學校創造條件讓學生進入好企業、有發展的崗位進行定崗實習,通過企業的培養使學生成長為優秀的員工,這樣才能使專業辦學出現良性循環。
3.開展“九個一”活動項目,做強“積極拓展”工程
學校在實施職業教育“雙證制”的前提下,每年舉辦計算機文化節,學生在學習之余,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并將課堂實踐教學模塊向課外拓展,以“九個一”項目為主線(做一名金手指、裝一臺電腦、組建一個局域網、設計一個網站、辦一份電子報刊、出一份海報、制作一分鐘宣傳片、獲取一張ATA證書、走進一家IT企業),分層遞進,鼓勵學生參加專業社團,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一專多能,考取多個職業資格證書。目前為止,我校計算機專業利用江蘇省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專項建設資金300萬元(江陰地方財政需配套350萬元),按照省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評審要求,第一年度到帳的200萬元,學校根據實訓基地申報書中的規劃,將新增和改造10個實訓室(具體見項目申報書)。學校將省財政計算機實訓基地專項撥款到帳的200萬元前期投入主要用于以下幾個計算機基地建設項目。
序號建設項目內容預算資金(萬元)
第一,改造第4、第5、第9、第11和第12機房,報廢五個實驗室計算機 216臺。添置一體化教學用計算機200臺。并將1、2機房改造成2個高級辦公自動化實訓室。將第4機房改造成1個印刷編輯排版綜合實訓室,第5機房改造成網頁設計與制作實訓室,第9機房改造成1個圖形圖像實訓室。 75.5
第二,改造和擴建1個計算機網絡技術實訓室。 44.5
第三,新建2個動畫設計與制作實訓室。 53.5
第四,計算機實訓基地的網絡改造。 22.5
第五,其它(學生創新工作室、各室投影設備等)。 4
合計 200
此外,企業對學校的實訓基地建設也給予極大的幫助與支持。學校現代圖文工作室,全部由江陰現代辦公設備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三、夯實基礎,銳意創新,完善實訓基地管理體制
學校圍繞高水平示范性實訓基地的建設目標,進一步強化實訓基地各項管理工作,建立起完善的基地管理體制。
1.實施“分線分塊”管理,構建基地日常管理體系
管理體系框架如下:
崗位名稱工作職責
實訓中心主任總體負責實訓基地的建設、運行和管理等各項工作;負責實訓教學安排、職業技能鑒定安排,實訓中心人員管理。
實訓指導教師負責學生計算機類實訓教學實施。
輔導員具體負責計算機專業實訓德育工作,指導實訓教師進行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教育。
對外培訓與校企服務110負責人具體負責對外培訓和企業技術服務,包括制定培訓計劃,實施培訓管理,承接對外項目開發等業務。
2.積極實施實訓基地日常巡查制度
為了及時了解實訓基地運行狀態,學校實施實訓基地安全巡查、教學巡查制度。重點查教師教學常規、學生學習常規,發現問題及時與教師溝通、與班主任溝通,并立即加以解決。
3.實施實訓基地晚自習值班制度
學校為了讓實訓設備物盡其用,最大限度增加計算機設備使用率,增強學生計算機專業動手能力,晚自習安排計算機系的學生在機房進行自習,讓學生合理利用這段時間,完成計算機專業課程學習任務,學有余力的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自主學習訓練計算機相關的專業技能。為此,學校實行晚自習值日制度,計算機專業教師晚自修都要輪流安排到機房輔助管理,避免夜間可能出現的管理不到位的情況,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拓展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青蘭高速連接線交叉工程;承臺混凝土;溫度控制;溫差;通水冷卻頭;熱工計算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hannel and high-speed connection concrete temperature control measures line crossing engineering platform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for reference.
Keywords: high-speed connection line crossing engineering; concrete; temperature control; temperature; water cooling; thermal calculation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1 工程概況
1.1簡述南水北調中線一期總干渠與青蘭高速連接線交叉工程位于邯鄲市南環路、西環路以及青蘭高速連接線互通立交橋處,總干渠樁號為42+912~42+986,總干渠采用渡槽型式跨越高速公路,是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上的大型交叉工程。槽身型式為分離式扶壁梯形渡槽,渡槽由下部基礎灌注樁工程、承臺及墩柱支撐結構、平板連續梁承載結構、槽身擋水結構組成。渡槽長63.0m,跨度為19m+25m+19m。過水斷面底寬22.5m,側墻高7.55m。
渡槽槽身段、連接段等主要建筑物級別均為1級建筑物。該渡槽設計流量為235m3/s,加大流量為265m3/s。
1.2承臺結構形式
承臺共4個,邊墩承臺、中墩承臺各2個,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平行四邊形形體布置,邊墩承臺尺寸為:67.255m×7.9m×2.5m,中墩承臺尺寸為:67.255m×12.8m×3m。
1.3承臺施工特點、難點
承臺具有結構斷面尺寸大、鋼筋密集、一次混凝土方量與澆筑強度大、施工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高等特點,屬于典型的大體積鋼筋混凝土。除了必須滿足強度、耐久性等要求以外,還必須進行溫度控制,避免產生貫穿性裂縫,因此溫度控制是本工程施工的一個重大課題,需要從材料選擇到施工過程控制等有關環節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保證承臺大體積砼順利施工。
2溫度控制措施
2.1混凝土成型前溫度控制措施
2.1.1骨料倉采取搭設遮陽篷、堆高骨料等措施以降低混凝土骨料溫度。高溫季節時采取噴灑冷水、噴水霧降溫(砂子除外)等措施降低混凝土骨料。
2.1.2對拌和用水箱、水管、液體外加劑容器等進行巖棉保溫或深埋處理防止拌和用水的溫度升高,當氣溫度超過28°C時采取制冷水、加冰屑等措施降低拌和水溫。
2.1.3采取增加靜置時間、對水泥罐頂噴淋以及水泥廠貯藏降溫后進場等措施控制水泥、粉煤灰的溫度。
2.1.4對拌和站的配料斗、升料斗采取遮陽措施防止骨料溫度再升高。
2.1.5對混凝土罐車采取隔熱保溫措施。
2.1.6入倉后及時平倉振搗,加快覆蓋速度,縮短混凝土曝曬時間。
2.1.7高溫時倉面設置噴霧設備,降低倉面溫度,營造濕潤小環境。
2.1.8混凝土澆筑盡量安排夜間。
2.2混凝土成型后溫度控制措施
2.2.1混凝土面覆蓋:澆筑過程中,當氣溫高于混凝土入倉溫度時,振搗完成后及時覆蓋隔熱保溫被,隔熱保溫被為2cm厚彩條布內夾保溫材料EPE聚乙烯。
2.2.2混凝土外部保溫:承臺外表面覆蓋EPE聚乙烯保溫被,模板外部鑲嵌5cm厚保溫苯板、模板與開挖邊坡之間用塑料薄膜覆蓋,低溫以及氣溫驟降時,推遲拆模時間。應防止在傍晚氣溫下降時拆模,拆模后立即回填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溫度。
2.2.3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及時覆蓋保溫濕潤養護,時時關注天氣變化情況,當日平均氣溫在未來2~3天內連續下降超過(含等于)6℃時,對28天齡期內砼表面加蓋保溫被。
2.2.4混凝土表面保溫原則:
1)控制混凝土表里溫差T≤20℃,表里溫差是指表面5CM處的表層溫度與中部最高溫度之差。
2)控制每天降溫速率T/t≤2℃/d。
3)表面覆蓋養護及拆模引起的混凝土表面瞬時降溫不宜超過15℃。
2.2.5通水冷卻措施
2.2.5.1冷卻水管采用φ32mm(內徑φ28mm)PEP塑料管或高密度聚氯乙烯塑料管,并應滿足下列表指標要求。
2.2.5.2冷卻水管采用蛇型布置,垂直及水平間距按照熱工計算結果布置,為0.5×1.0m,見下圖冷卻水管布置圖,必要時可以加密。
2.2.5.3冷卻水管布置在澆筑倉位,在澆筑混凝土之前進行通水試驗,檢查水管是否堵塞或漏水,如發現水管堵塞或漏水,應更換水管。
2.2.5.4在混凝土開始澆筑時即開始通水,通水溫度、通水速度、通水時間應根據實測混凝土的溫差確定。當混凝土內外溫差趨于一致時,即可終止通水。每套進水管前均設置一閥一表控制流速及流量,現場設置供水箱、回水箱(5m3)水池并做好保溫措施,可以通過采取抽取深井水、制冷水、回收循環水等措施控制水溫度。
2.2.5.5單根循環水管長度要求不大于200m,管中水流方向每24h調換一次,通過調節通水各項指標控制混凝土內部溫度每天降溫不超過2℃。
2.2.5.6初期通水溫度為應根據混凝土的實測溫度確定,一般為10℃,混凝土溫度與水溫之差,以不超過25℃為宜,當超過時,可采取先通天然地下水,再通制冷水的方式解決。
2.2.5.7混凝土的測溫,沿承臺長邊方向每7m布置一個測溫斷面,每個斷面布置3個測點(左、中、右),每個測點沿高程方向每間隔1m設一溫度傳感器,一個施工段共布置4個測溫斷面,48個測點(測點布置應避開冷卻水管)。初期一小時觀察一次,一天后每兩小時觀察一次溫度并記錄,氣溫和混凝土內部溫度變化大時應加大觀測密度。
2.2.5.8通水結束后采用水灰比1.35:1的水泥漿對冷卻水管進行灌漿封堵。封灌前應采用高壓風吹洗檢查,保證水管內不存水。
2.3熱工計算
2.3.1入倉溫度計算
混凝土配合比及相關參數如下:
邯鄲市各月平均氣溫表
以4月份平均最高氣溫為21.5℃為例,假定原材料溫度控制如下:
2.3.1.1利用拌和前混凝土原材料總熱量與拌和后流態混凝土總熱量相等的原理計算出機口溫度TO
混凝土自然出機口溫度拌和計算式如下:
TO= (式1)
式中:TO—混凝土出機口溫度,℃;
CS、Cg、Cc、Cw—分別為砂、石、水泥、和水的比熱,KJ/(㎏·℃);
qS、qg—分別為砂、石的含水量,%;
WS、Wg、Wc、Ww—分別為砂、石、水泥、和水的用量,㎏/m3;
TS、Tg、Tc、Tw—分別為砂、石、水泥、和水的溫度,℃;
Qj—混凝土拌合時產生的機械熱,小型拌合樓可忽略不計。
取 CS=Cg=Cc=0.837 KJ/(㎏·℃),Cw=4.19 KJ/(㎏·℃),代入得TO=24.0℃。
各種原材料中,對混凝土出機口溫度影響最大的是石子溫度,砂及水的溫度次之,水泥溫度影響較小,所以降低混凝土出機口溫度最有效的辦法是降低石子的溫度,石子溫度降低1℃,混凝土出機口溫度約可降低0.6℃。
2.3.1.2混凝土拌和物經運輸到澆筑時的溫度,計算式如下:
T1=T0-(αtt+0.032n)(T0-Ta) (式2)
式中:T1——混凝土拌合物經運輸到澆筑時溫度(℃);
TO—混凝土出機口溫度(℃);
tt——混凝土拌合物自運輸到澆筑時的時間(h);
n——混凝土拌合物轉運次數;
Ta——混凝土拌合物運輸時環境溫度(℃);
α——溫度損失系數(h-1):當用混凝土攪拌車輸送時,α=0.25。
運輸環境為22℃,采用混凝土攪拌車運輸α=0.25;泵送混凝土轉運2次,自運輸到澆筑時的時間為0.06h,則代入上式得T1=23.8℃。
2.3.1.3考慮模板和鋼筋的吸熱影響,混凝土澆筑成型完成時的溫度,計算式如下:
(式3)
式中: T2——考慮模板和鋼筋吸熱影響,混凝土成型完成時的溫度(℃);
Cc、Cf、——混凝土、鋼材的比熱容[kJ/(kg·℃)]:
混凝土取1kJ/(kg·℃);
鋼材取0.48kJ/(kg·℃);
mc——每立方米混凝土重量(kg);
mf——與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觸的模板、鋼筋重量(kg);
Tf、——模板、鋼筋的溫度,未預熱者可采用當時的環境氣溫(℃)。
計算如下:mc=2350kg,mf=1280kg,Tf=21.5℃,代入得T2 =23.3℃
2.3.1.4混凝土最終絕熱溫升計算公式如下:
(式4)
式中:Tt——混凝土在t齡期時絕熱溫度;
Q0——每千克水泥水化熱J/kg;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為377J/kg;
W——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實際用量kg/m3;
C——混凝土的比熱,取0.96×1000J/(kg.℃);
——混凝土的容重2350kg/m3;
t——水泥水化熱升溫齡期;
m——熱影響系數,其中普硅m=0.43+0.0018 Q0=1.024;
e-——負指數函數。
計算3天齡期的絕熱溫度:則=47.2℃
2.3.2一期通水冷卻計算
混凝土澆筑時同時進行通水冷卻,混凝土內部平均溫度計算式如下:
T(t)=Tw+( T0-Tw)Φ(t)+θ0Ψ(t) (式5)
式中: T(t) ——混凝土的平均溫度
Tw——進口水溫
T0——混凝土的入倉溫度
θ0——混凝土最大絕熱溫升℃,θ0=mcq/cρ=296*377/(0.96*2350)=49.5℃
Φ(t)=exp(-pts)(式6)
P= k1(α/D2)s(式7)
D=2b=2*√(1.07s1s2/π)=2*√(1.07*1.0*1.5/3.14)=1.43
α——混凝土導溫系數,α=0.0833㎡/d
к=λ1/(cln(c/r0))=1.66/(0.016ln(1.6/1.4))=777, λ/(кb)=8.37/(777*1.43)=0.015,
b/c=1.43/.016=44.68,查下表,得到α1b=0.74
非金屬水管冷卻問題特征根α1b
采用聚氯乙烯管時的等效等溫系數為:
α′=1.947*(α1b)2α=1.947*0.742*0.0833=0.089㎡/d
ξ=λL/CwρwQw=8.37*200/(4.19*1000*1.2)=0.333
k1=2.072-1.174ξ+0.256ξ2=1.71
s=0.971+0.1485ξ-0.0445ξ2=1.006
p=k1(α′/D2)s=1.71(0.089/1.432)1.006=0.073
Φ(t)=exp(-p ts)= exp(-0.073t1.006)
Ψ(t)=m/(m-p)(e-pt-e-mt) (式8)
k=2.09-1.35ξ+0.32ξ2=1.676
p=kα′/ D2=1.676*.089/1.432=0.073
Ψ(t)=m/(m-p)(e-pt-e-mt)=0.35/(0.35-0.073)(e-0.073t-e-0.35t)=1.264(e-0.073t-e-0.35t)
把上述Φ(t)、Ψ(t),Tw=10、T0=23.3、θ0=49.5代入(式5)得T(t)=49.1℃
2.3.3混凝土表層溫度計算:
2.3.3.1保溫材料厚度(彩條布內夾保溫材料EPE聚乙烯)
δ=0.5hλx (T2-Tq)kb/λ(Tmax-T2)
其中:h=4、λx=0.04、(T2-Tq)=15、kb=1.3、λ=2.33、(Tmax-T2) =25
δ=0.5hλx (T2-Tq)kb/λ(Tmax-T2)=0.5×3.5×0.04 ×15 ×1.3/(2.33×25)≈0.02m
2.3.3.2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溫層的傳熱系數
βq=23
β=1/[Σδi/λi+1/βq] =1/[0.02/0.04+.004/.17+1/23]=1.763
2.3.3.3混凝土虛厚度h'=kλ/β=2/3×2.33/1.763=0.88m
2.3.3.4混凝土計算厚度 H= 4+ 2h'=4+2×0.88=5.76m
2.3.3.5混凝土表層溫度 T2(t)= Tq+4 h'(H- h')[ T1(t)-Tq]/H2
混凝土溫度計算表
備注 Tq=21.5H=5.76m h'=0.88m
2.4結語
本工程承臺混凝土施工時間在4月份,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及澆筑完成后各項監測數據正常,未發現明顯裂縫,混凝土溫度控制達到了預期目的。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生理學;整體教學設計
生理學是研究生物體正常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是臨床醫學教學體系中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在基礎與臨床之間起到橋梁聯系的作用。教師在生理學教學中不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方法和技能,還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1]。本文將從課程定位、教學內容、教學實施方案、考核體系及改革思路五個方面探討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生理學》教學設計與實施。
1課程定位
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根據基層醫療崗位任職要求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核的需求,培養具備相應基本專業能力及崗位素質的應用型臨床執業助理醫師。因此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需要掌握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能處理基層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地方病及職業病,對重大傳染病、危重急癥能及時診斷并早期處理,能勝任農村衛生宣教、健康指導、預防保健等工作[2]。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在校學習知識的經歷是從形態到功能、從正常到異常、從基礎到臨床的一個循序漸進過程。基于結構決定功能的理念,生理學的基礎是解剖學、組織胚胎學、遺傳學等。而生理學又是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內科學等后續學科的基礎。由此可見,生理學在整個臨床專業教學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結合專業培養目標和《生理學》本身特性,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生理學教學主要需要達成以下課程目標:掌握生理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熟悉人體生命活動規律及相應機制;靈活運用生理學知識分析正常生命現象;熟練生理學基本實驗技能;形成醫學邏輯思維與職業道德。從心理狀態來看,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從層次能力角度來看,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同樣經歷過高考的洗禮,具有一定學習接受能力。但這些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相對本科生來說,他們的生物、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底子相對薄弱,因而分析能力較弱,而且學習的主動性及耐性也較本科生明顯差很多。因此主要的解決方法就是要將生理學當中的抽象知識形象化,使知識點易于理解,并想方設法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學內容
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緊緊圍繞培養目標,教學內容的選取需要突出臨床專業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構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融合的教學模塊。通過理論教學,精講經典的原理與概念,系統化知識結構,訓練臨床邏輯思維,滲透醫學人文素養。通過實踐教學,掌握動物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熟練使用實驗室常用儀器;更重要的通過實驗驗證,加深對重要知識點的理解,并鍛煉動手能力,培養嚴謹臨床工作作風。
3實施方案
以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生理學課程72學時為例,依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特點,遵循“三基”的原則,各章節課時分配情況為理論62學時,實踐10學時。為了確保各教學環節實施到位,每學期期初制定教學計劃、安排教學進度、學內容、確定教學模式;期中舉行3~4次教研教改會議,根據學生及督導反饋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期末系統考核,整理數據資料,總結經驗。都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安在得法”,因此教學模式的正確選取非常重要。高職高專臨床生理學理論教學主要使用傳統講授法和案例討論法,實踐教學分為驗證性實驗、虛擬實驗、創新性實驗三種。傳統講授法雖然不是完美的,但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它能系統講授知識,闡明基本概念與原理,突出重點,解析難點,輔導拓展閱讀,答疑解惑。授課方式以多媒體課件為主要載體,輔以板書,教學法以講授式、提問式、啟發式為主。其教學流程為:課前準備復習舊課提出目標講授新課課堂小結課堂練習評估反饋。為了使抽象知識形象化,提升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想方設法處理重點難點的講授。比如:使用動畫說明血型鑒定的原理、牽張反射的反射弧、顯示血壓測定的方法;使用視頻說明心肌的自律性等。這些方式可以使學生印象深刻,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作為傳統講授法的有力補充是案例討論法。案例討論法的主要流程為:教師課前發放案例材料,提出問題;學生分組檢索文獻,獲取相關信息,努力解決問題;課堂討論案例,小組代表發言,教師總結,達成共識;課后就案例撰寫總結性論文。這種教學方式將生理學知識與臨床實踐緊密聯系,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加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有利于醫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關于實踐教學,因為高職高專學生學制所限,實踐課時安排較少,考慮到臨床專業學生所需掌握的基本實驗技術和以后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常見疾病,精選三個實驗:動物實驗基本操作;影響呼吸、消化活動的因素;心血管及泌尿活動的調節。實踐課流程為課前預習報告;課堂教師示范,學生分組操作,課堂小結;課后實驗報告。這三個實驗主要為驗證性實驗,學生通過實驗,大致掌握動物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論聯系實際,深刻理解課本上的重點知識。對于部分學習能力富余的學生,一方面可以開放實驗室提供虛擬實驗,比如成都泰盟軟件有限公司的VBL-100虛擬實驗仿真軟件,涵蓋了40多個機能學實驗,結構完整,內容豐富,大大擴展了學生的視野,同時為學校節約了教學成本;另外一方面,可鼓勵學生申請大學生課題,進行創新性實驗,培養科學研究能力和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
4考核體系
考核系統分為考核學生“學”和考核教師“教”兩方面。學生學習評價由隨堂提問、實驗考核、平時作業、期末筆試四部分構成。隨堂提問占總成績的10%;實驗考核主要考核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學習態度與實驗報告的書寫,占總成績的20%;平時作業包括預習報告和案例分析總結論文,占總成績的10%;期末筆試由學校組織統考,占總成績的60%。通過這些方式全面合理評價學生知識、能力和職業素質水平。教師教學評價由督導反饋、學生評教構成。根據督導聽課后的反饋意見,可以橫向聯系各個學科,盡量減少知識的重復性教授,并向同行學習新的教學技能及教學方法。期中定期召開學習委員座談會,及時取得學生對課堂教學的需求信息,調整教學方式,因材施教。期末向學生發放的關于生理學教學的調查問卷,作為對下一階段教學的指導依據。
5改革思路
目前存在的問題就是教學改革的方向。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應使教學模式多元化;積極完善校園網絡平臺建設,讓學生課外學習資源的獲取更加自由與豐富;以考促學,以考促教,應細化考核體系,使之標準化,更加有效檢驗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唐標,胡方林.菲律賓圣托馬斯大學生理學教學簡介及教學實踐啟示〔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8):733-735.
1.過程性考核指標的設計原則
過程性考核強調對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整個過程進行考核,從學生學習該課程的第一天就同步開始考核。從哪些方面對學生進行考核?如何考核才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這都是設計過程性考核指標時需要考慮的問題。本文認為,在設計過程性考核指標時需要遵循全面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等原則。
1.1全面性原則
過程性考核指標應涉及學生學習某一門課程的方方面面,能夠全面地反映出學生在該課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及知識掌握情況。一般來說,學生的到課情況、課堂表現情況、考核任務參與情況、考核任務完成的質量情況、在團隊中的配合情況等都應納入考核指標,并將指標細化、量化,從而對學生做出全方位的、公正公平的評價。
1.2合理性原則
在設計過程性考核指標時還要遵循合理的原則,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實際水平。高職高專的學生相對于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說,基礎差一些,底子薄一些,故在設計考核指標時應結合高職高專的培養目標和職業技能人才需求設計,在保證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多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實踐動手能力。在考核內容的選取上也要考慮絕大部分學生的實際能力,避免出現"避重就輕〃的局面。
1.3可操作性原則
過程性考核的目的是為了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水平,因此所設計的考核指標不僅要全面、合理,還要具有可操作性,要能夠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每門課程所設計的考核指標必須能夠開展考核,并且能賦予合理的分值,而不是流于形式。比如,有些課程具有實訓條件,可以利用校外實訓基地或校內實訓基地開展實訓環節,那么這些課程在設計考核指標時就需要納入實訓環節的考核,將實訓步驟細化,將實訓目標具體化,并賦予具體的分值以量化。如果課程不具備實訓條件,那么在設計考核指標時要慎重考慮,不能簡單地采取讓學生自己去企業調查后寫一份調查報告來代替實訓環節。
2. 過程性考核指標的設計
2.1 過程性考核的考核方式
一般而言,過程性考核的考核方式是由教學期中的過程
性考核與教學期末的綜合能力考核兩部分組成。教學期中的過程性考核是在教學過程中按項目設計的考核環節,在總評成績中占比應達到70%左右。教學期末的綜合能力考核是在教學的最后一周以試卷或綜合實訓項目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該課程綜合能力的考核,在總評成績中占比為30%左右。綜合能力考核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若是試卷的形式考核,則題型應多樣,試題應靈活,不拘泥于教材中死記硬背的東西。若是綜合實訓項目的形式考核,則考核的內容應是一次完整的實訓項目,每個小組的學生都能分配到自己的實訓任務,并有詳細的計分標準。
鑒于教學期中的過程性考核占比高、時間長,且把握難度大,本文將主要針對這類考核指標的設計進行研究。
2.2 過程性考核的考核指標
在項目化教學中,過程性考核是按項目進行考核,即每完成一個項目就進行一次全方位的考核,具體考核指標包括考勤、理論考核、技能考核、綜合表現四部分構成。
2.2.1考勤
考勤反映了學生的到課情況,所占比重為30%。這里所指到課情況是指按時到達學習某課程的地方,這個〃地方〃可以是教室、校內實訓室、校外實訓基地、工作室等,也就是說只要在此地方所做事情跟所學課程相關,則都可以認定為到課。到課是學生有效開展課程學習的前提,只有人先到崗,才有可能開展后期的工作,因此考勤是過程性考核的基礎,所占比例不應太小,以免學生忽略其重要性。每個項目根據所耗用的時間折算學生的項目考勤成績,當學生缺勤超過50%時,該項目考勤成績記為0分。
2.2.2理論考核
理論考核主要考查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所占比重為20%。本文認為,雖然高職高專強調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但基本的理論知識也需掌握,這正是區分高職教育與中職教育的地方。高職課程在教學中應本著"理論夠用〃的原則,采取〃教師啟發引出問題、學生自學解決問題、教師總結完善問題〃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如何,則通過理論考核反映出來。理論考核可以通過作業、知識競賽等方式進行。
2.2.3技能考核技能考核主要考查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及相關職業能力,所占比重為30%。高職高專學生在掌握夠用理論的基礎上,更多的是要提升動手能力和職業能力。物流專業學生需要通過各專業課程的學習,掌握物流作業的作業流程、作業方法、作業技能,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和職業習慣,熟悉物流領域的各種設施、設備,為后期的實習、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技能考核的方式可以多樣化,如利用PPT進行成果展示、利用校內實訓室進行模擬實訓、利用校外實訓基地進行真實作業等。本文認為,技能考核應以團隊為單位開展。不論采取哪種形式進行技能考核,都必須從多個角度綜合考評每位學生,包括學生參與考核任務的積極程度及所分配考核任務的完成質量。學生參與考核任務的積極程度由團隊隊長從團隊合作意識、工作積極性、工作配合度等方面進行打分,學生完成分配任務的質量則由教師根據學生的成果進行打分。總之,要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團隊考核任務,避免出現一位或幾位學生代替團隊全部成員完成考核任務的情況。
2.2.4綜合表現
綜合表現主要是對課程教學過程中其他方面的考核,所占比重為20%。綜合表現可以在確定具體指標后,采取隨時計小分、累積算總分的方式進行,具體指標可包括學習的態度、與老師的互動情況、參與團隊討論的積極性、課堂筆記、理論考核及技能考核的完成情況等各個方面。另外,為了規范學生的課堂行為,綜合表現可以視情況計負分,比如學生課堂上做與學習或考核無關的其他事情可酌情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