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論文8篇

時間:2023-03-06 16:00:37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水產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水產論文

篇1

1.1養殖魚類質量降低

對任何行業來說,質量保證是行業發展的前提。但是,我國的漁業的質量卻沒有隨著市場的增長而增長,相反我國的魚類品質越來越差。雖然20世紀50年代末期,我國成功突破了4大家魚的人工培育方法,改變了我國4大家魚一直依靠人工捕撈魚苗的情況,推進了我國淡水養魚業的發展。我國還對外引進了白鯽魚、羅氏沼蝦、淡水白鯧、羅非魚等優質魚類品種,還開發了牙鲆、銀鯽、團頭筋等野生魚類,還對鯉魚的品種進行了選育。但是,相比魚類的巨大市場我國可人工培育的質量優異的淡水魚類品種還不多。我國魚類市場上出售的魚類大多是沒有經過人工改良的野生品種,而且隨著繁殖代數的增加,很多魚類品種都在退化,成熟期變短、生長速度變慢、抵抗各種疾病能力變弱、這些情況嚴重影響了我國漁業的發展。

1.2我國漁業的抗風險能力低下

隨著我國經濟和經營理念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漁業也經歷著從粗放型養殖模式向集約型養殖模式轉變。生產環境的不斷變化使得我國的水產養殖技術總是在創新-適應-報廢-接著再創新的怪圈中循環,造成我國的水產生產水平不穩定的局面。科研成果的滯后性使我國的水產生產水平總是達不到最高標準??蒲泄ぷ髡邔λa生產科學知識的普及力度也不夠,使得漁民完全沒有能力抵抗病害和人為災害。由于魚類市場化時間比較晚還沒有形成一定的抗病抗災系統,我國的科研工作者并不能準確地診斷出魚類的病原菌,不能實現魚類疾病的對癥治療,這也制約了我國水產業的發展。

1.2魚類飼料產業化水平低下

我國是水產養殖大國,我國的水產養殖總量占據世界養殖總量的70%以上,所以,我國水產飼料的消費和生產也處于世界之最。但是,由于我國漁業市場化起步較晚,政府對漁業的重視程度也不夠,相關領域的研究也較少,造成了我國的水產飼料生產工業和工藝較發達國家的飼料生產工業差距很大。我國已經開發出來的飼料大多針對半成魚或者成魚,能夠用來飼養幼魚的飼料很少。而且飼料直接關系著魚類的成長期和抵抗各種疾病的能力,飼料工業的落后也造成了我國水產養殖業的落后。我國的飼料生產量不能滿足我國水產業對飼料的需要量,造成了我國不得不從國外進口昂貴飼料的局面,增加了養殖成本,制約了我國水產業的發展。

2我國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為了滿足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對魚類食物的需要,也為了提高我國漁民的經濟水平,應該加快現代化漁業生產管理體制的建設,將漁業在社會中的重要性充分表現出來。

2.1漁業要以人為核心

漁業的領軍者要明確市場風向,使漁業結構和魚類品種與時俱進,帶動我國漁業朝著健康、高效的方向發展,努力增加漁業利潤。建設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漁業結構保障漁民的經濟來源,保持漁民養魚捕魚的積極性。漁業管理者還要努力為漁民建設減災防災體系,為大戶型漁民開設養魚保險,保證保障漁民生命財產安全,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

2.2保證魚類的質量

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是各個行業的生存法則。魚類養殖業也要樹立起牢固的質量安全意識,保證水產品的安全,全面推進水產健康養殖,健全水產品質量監控體系,加強水產品生產質量安全管理,大力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

2.3保證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為了使我國水產業具有長遠的發展前景,我國的漁民應該使用合理的養魚捕魚模式,在謀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時,開展好對魚類生長環境的保護工作,保護并恢復海洋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保護野生魚類的生長空間、保護好瀕危魚類,將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協調一致,全面推進資源保護和環境修復事業。

2.4走自主創新之路

篇2

可持續水產養殖是我國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方向?!胺N養結合”、“凈水漁業”是我國發展現代漁業的必由之路;水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在于對養殖水環境修復和保護。我國漁養殖業的發展關鍵問題是水體富營養化。水體富營養化的治理,最主要是削減污染源的排放,必須內源與外源同時治理。發展凈水漁業是治理內源污染的關鍵措施。一定要加大生物修復的投入,國家與民眾共同參與修復水環境。只有走凈水漁業之路,我國的水產養殖業才會可持續性發展。推廣凈水漁業養殖模式而需要各級政府部門在宏觀上加以控制,微觀上給予指導??刂朴行юB殖的面積。充分發揮政府職能,控制有效養殖面積,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要合理的規劃養殖面積及品種,建立漁業用藥限制、制定養殖廢水排放水質標準,一定要嚴格控制濫用漁藥現象,加強養殖水處理及廢水排放的管理,為發展凈水漁業提供充足的法律保障。只有走了凈水漁業之路,我國的水產養殖業才會可持續性發展。

二、水產生態健康養殖的探索

養殖業的健康發展,既要走對路子,也需要政府相關方面的保駕護航。

(一)必須搞好規劃

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就是各地人民政府在水域灘涂總體利用規劃中制定的用于水產養殖的水域灘涂規劃,這是漁業部門管理的用于水產養殖的法定地域范圍。

(二)必須嚴格執行養殖生產管理制度

各地人民政府要繼續推進漁民養殖的有效證明,做好核發工作,養殖證也是漁民開展養殖生產的基本依據。

(三)加強執法監督的體系建制

進一步加強病害防治、水產原良種,漁業主管部門一定要加大監督管理,加大對水域生態環境的監管力度等體系建制;加強養殖水域水質的監測、養殖生物疫病測報與防治工作,以提高從業人員崗位技術的培訓,從業人員素質和職業資格鑒定,提高和專業技術水平;加強安全、環保型、高效的飼料和水產藥物,實現技術推廣和服務隊伍建設的有效提高。

(四)加強管理

各地人民政府應加強環境監測,及時發現和處理漁業水域污染案件,保護養殖漁民的合法權益。而水產養殖業發展到今天,來之不易;將來向何處走,值得深思,努力建設現代水產養殖業,解決目前遇到的各種問題,使我國成為世界養殖強國,應該是我們為之努力奮斗的目標。而要實現這一目標,推進和發展生態健康養殖,是一條必由之路。

三、結語

篇3

1.1光譜噪聲去除由于實驗條件如光譜儀硬件和環境光等因素影響,采集的原始光譜數據會包含噪聲,需要采用光譜預處理的方法把這些噪聲去除,同時保留有用光譜信息。采用SG平滑算法,經驗模態分解(empiricalmodedecomposition,EMD)算法和小波分析(wavelettransform,WT)去噪算法等對光譜進行處理,并對三種去噪算法進行比較。

1.2潛在變量(LatentVariable,LV)在利用PLS方法建立模型時,非常關鍵的一點是所選取的對于建模最優的LV個數,LV和主成分分析中主成分類似,第一個LV貢獻率最大,第二個次之,以此類推。如果選取的LV個數偏少,則無法全面代表樣本的光譜特性,造成模型精度下降,影響模型的預測效果。而如果選取的LV個數過多,則會帶入模型的噪聲,干擾建模效果。

1.3建模分析方法用三種建模方法,分別是偏最小二乘回歸(partialleastsquares,PLS),BP神經網絡(backpropagationneuralnet-work,BPNN)和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機(leastsquaresupportvectormachine,LS-SVM)。采用PLS建模方法時,基于全譜作為模型輸入,使用BP神經網絡和LS-SVM建模時,把PLS回歸模型得到的LV作為輸入,進行對比分析。神經網絡由一個輸入層、一個或多個隱含層和一個輸出層構成。BP神經網絡是一種非線性的建模方法,廣泛應用于光譜建模分析中[12]。LS-SVM是在經典支持向量機算法基礎上作了進一步改進,能夠同時進行線性和非線性建模分析,是解決多元建模的一種快速方法。

1.4定量模型評價標準定量模型的評價指標主要有決定系數和均方根誤差(rootmeansquareerror,RMSE)。建模集決定系數用R2表示,預測集決定系數用r2表示。決定系數越接近于1,表示模型相關性越好,預測效果更好。一般來說,RMSE越小說明模型的誤差越小,模型精度越高。建模集均方根誤差用RMSEC表示,預測集均方根誤差RMSEP表示。

2結果和討論

2.1UV/Vis光譜圖及COD濃度的統計分析圖1為甲魚養殖水樣本的UV/Vis原始光譜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各個水樣的光譜曲線的趨勢相類似,沒有呈現顯著性差異,由于水體中硝酸鹽、有機酸、腐殖質等物質對紫外光的強烈吸收,在波段200~260nm區域的吸收度明顯高于其他區域。試驗水體樣本COD值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模型的建模集和預測集COD值覆蓋了較大范圍,有助于建立準確、穩定和具有代表性的模型。

2.2基于全波長的PLS模型為了更好的分析三種消噪算法檢測水體COD含量的性能,將對不同預處理方法獲取的評價指標相比較,基于全譜的PLS模型的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小波算法去除噪聲后的光譜PLS模型取得了最佳結果,建模集的R2為0.79,RMSEC為15.89mg•L-1,預測集的r2為0.78,RMSEP為15.92mg•L-1。SG平滑和EMD算法雖然部分去除了噪聲,但建模效果并沒有得到相應提高。故后面建模分析在WT分析基礎上進行。

2.3LV一般選取最優LV個數的標準觀察RMSEP值隨LV個數變化情況,如圖3所示,當LV個數較少時,RMSEP值較大,隨著LV個數的增加,RMSEP隨之減小,當LV個數增加到6時,RMSEP的值保持穩定,LV個數繼續增加,RM-SEP值也沒有隨著增加。取前6個LVs作為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積的輸入建立模型。從貢獻率角度解釋,PLS建模得到的6個LVs分別作為LS-SVM的輸入,之所以取前6個是因為這樣幾乎可以100%表達原始光譜有用信息,如表3所示,且降低了模型復雜度,提高模型運行速度和精度。

2.4BP神經網絡模型根據前文得到的結果,將表3中選出的LVs作為BP神經網絡模型輸入,BP神經網絡模型的計算結果如表4所示。分析表4可知,將6個LVs作為LS-SVM模型輸入的結果,其建模集的R2為0.82,RMSEC為15.77mg•L-1,預測集的r2為0.81,RMSEP為16.67mg•L-1。

2.5基于LVs輸入的LS-SVM模型LS-SVM模型預測結果如表5所示。采用LVs作為LSSVM模型輸入,得到的結果優于基于BP神經網絡模型。其建模集的R2為0.83,RMSEC為14.78mg•L-1,預測集的r2為0.82,RMSEP為14.82mg•L-1。

2.6PLS,BP神經網絡和LS-SVM模型比較PLS,BPNN和LS-SVM建模方法的結果比較如圖3所示,Cal表示模型的建模集(calibration),Pre表示模型的預測集(prediction)。不難發現,在LS-SVM模型和BP神經網絡模型中,基于LV作為模型輸入-建立的LS-SVM模型取得了最優的效果,BP神經網絡模型的預測效果較優,且LS-SVM模型和BP神經網絡模型都優于全波長的PLS模型結果。

3結語

篇4

水產養殖智能控制系統主要由臺達TP04P一體機、溶氧溫度傳感器(RS485接口)、工業級GPRSDTU模塊和智能監控管理系統等組成(圖1)。TP04P文本一體機的COM2為內建PLC的主站口,通過MODBUSRTU協議讀取溶氧溫度傳感器的溶氧值和溫度值;COM3口為內建PLC的從站口(需新測試版軟件的支持),用戶借助互聯網系統平臺和DTU模塊,通過COM3口遠程監測數據和控制設備。

2控制要求

用戶通過文本顯示器可以讀取當前水中的溶氧值和溫度值,并且將其顯示在首頁。用戶可以設定溶氧值的上下限,在旋鈕旋至自動模式時,水中溶氧值一旦低于設定的下限值,便自動啟動增氧機,水中溶氧值大于設定的上限值,便自動關閉增氧機。沖洗泵用于自動清洗傳感器,系統工作時,清洗15minh。用戶可以設定每天3個時間段強制增氧,當全設為0或錯設時不起作用;可以設定每天兩個時間點的自動投食,投食時長可以設定;可以設定萬年歷。用戶的網頁控制平臺可以通過GPRSDTU模塊實現遠程監控(讀取溶氧和溫度、設定1個啟動時間段、啟停投食、遠程控制增氧機的啟停等)。

3實現過程

3.1溶氧傳感器協議用戶的溶氧傳感器為MODBUSRTU協議,格式要求如下。①波特率:9600;②起始位:1;③數據位:8;④奇偶校驗位:無;⑤終止位:1。本協議參照Modbus消息幀,由地址域、功能域、數據域和錯誤檢測域4個域構成。①設備地址:1個字節,地址10為默認地址;②功能碼:長度為1個字節;③數據域;④CRC校驗。長度為2個字節,低字節在前,高字節在后。應答協議格式如表1所示。表1應答協議格式Tab.1Responseprotocolformat地址域功能碼字節數數據區(高字節在前低字節在后)CRC161004H08H8字節低字節高字節注:數據區=溫度電極電壓(2B)+溫度(2B)+溶解氧電極電壓(2B)+溶解氧(2B)舉例:發送:020400000008F1FF應答:020408102C290977179C279ED5

3.2臺達文本一體機PLC程序說明(1)PLC程序先進行COM2和COM3的通訊設置,COM2作為溶氧溫度傳感器的主站,通訊設置和溶氧溫度傳感器要求保持一致。COM3作為遠程平臺的從站,用于通過GPRSDTU與用戶平臺對接,通訊設置和遠程平臺一致(MODBUSRTU,9600,8,N,1)。(2)通過MODRD指令將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度和溶氧值讀至本地D1070~D1085寄存器中,因傳感器的溫度和溶氧是在一個功能碼里,而且是按8位存儲,這就要對所讀取數據進行左移8位作為高位,再與低8位合并成1個16位的數,這個數就是最終讀取的數據。這里將D1075通過ROL指令左移8位,再通過WOR指令與D1076邏輯或運算,得到的結果就是溫度值,同樣的方法對D1079和D1080進行處理即可得到實際溶氧值。(3)通過文本顯示輸入的溶氧上下限值與實際溶氧值進行比較,在自動模式下,當低于下限值,就自動啟動增氧機,當高于上限值就停止增氧機。(4)當增氧機啟動時,自動啟動定時器,累計達到50min后就立刻啟動清洗機來清洗傳感器,清洗機工作10min后自動復位停止,又進行累計50min再啟動,就這樣循環工作。

3.3臺達文本一體機文本軟件設置說明每個頁面均可進行功能鍵的設置,需要注意的是,如需快捷鍵實現對數據的依次輸入功能,可將該快捷鍵設定ON按鈕,讀寫選擇一體機PLC設置的M1195。因用戶的溶氧傳感器有兩款(一款國產,另一款為哈希傳感器),為方便用戶的使用,程序做兩個溶解氧通訊程序,文本顯示單獨做個按鈕M512來實現切換(切換后需斷電重啟)[1]。

3.4臺達文本一體機與GPRSDTU通信模塊及網頁平臺的對接GPRSDTU是將串口數據轉換為IP數據或將IP數據轉換為串口數據、通過GPRS通信網絡進行傳送的無線終端設備,使用的時候完全可以把它當作本地串口使用。本案例使用的是COMWAYDTU模塊(達創的DTU模塊使用更方便),將本地RS485口通過互聯網映射到平臺端(不需要公網IP和花生殼,硬件服務商的服務器自動進行兩端互聯),平臺端通過DTU的硬件ID自動識別用戶,通過DTU硬件商提供的虛擬串口軟件進行通信,使用的時候就好比本地的RS485口一樣,方便組態軟件及其他平臺軟件直接通訊[1]。

4結束語

篇5

1.1信息采集智能體設計信息采集智能體由信息采集模塊和CC2530芯片組成,兩者通過CC2530芯片的通用I/O口相連接,結構如圖2所示。其控制核心為CC2530芯片,該芯片內部集成有A/D轉換器、增強型8051處理器和ZigBee無線單元,負責對各類傳感器進行管理,實現環境因子信息的采集、預處理和發送。信息采集模塊中的溫度傳感器、溶解氧傳感器、pH傳感器等采集到的環境因子數據,通過調理電路,進行濾波和電壓整定,并通過I/O口送入A/D轉換器;增強型8051處理器讀取A/D轉換器數字化處理后的環境因子信息,最終送入ZigBee無線單元,該單元通過射頻信號將數據傳給該養殖池內的信息匯聚智能體。每個養殖池內可以在不同區域設有多個信息采集智能體,供信息匯聚智能體讀取數據,以保證采集數據的可信度。

1.2信息匯聚智能體設計信息匯聚智能體結構如圖3所示。該結構具有兩項功能:一方面起到環境因子數據的中轉作用,按現場監控智能體的要求,采用輪詢的方式讀取本池中各信息采集智能體發送來的數據,并發送給現場監控智能體;另一方面兼有圖像采集與發送功能,利用串口CMOS攝像頭進行養殖物圖像采集,攝像頭通過RS232與CC2530中的無線單元ZigBee相連,由無線單元ZigBee完成圖像向現場監控智能體的傳輸。

1.3環境調節智能體設計環境調節智能體由無線收發模塊和工控機組成,兩者通過RS485相連,如圖4所示。無線收發模塊負責接收現場監控智能體通過無線通信發送過來的環境因子數據,進行解調,最終上傳給工控機。工控機接收到數據后,首先根據其具備的知識對數據進行推理(推理模塊),并將推理結果(調節任務)交給決策模塊進行評價和決策。決策模塊利用已有的知識和各種狀態數據對推理結果進行評價和決策,如果具備執行該任務的能力,則交給控制模塊去執行,否則啟動通信模塊與現場監控智能體進行協商??刂颇K通過設備接口把任務交給執行機構去完成。決策模塊還能通過人機界面向操作員分發報警、決策請求等事件,并接收操作員的輸入信息。工控機強大的控制功能和可擴展性,使得一個環境調節智能體能夠對所有養殖池的環境參數進行調節。系統中的執行機構主要有電磁閥(溫度和pH調節)、水泵、增氧機、攪拌機等,用于調節養殖池中各環境因子,以提供養殖物生長的最佳環境。環境調節智能體對養殖環境的調節采取閉環控制,即執行機構在進行環境調節的同時,該智能體中的無線收發模塊實時讀取養殖池中的各項環境參數,并進行判斷,任一項參數達到調節要求即關閉相應的執行機構。

1.4現場監控智能體設計現場監控智能體由信息收發單元和監控計算機組成,兩者之間通過RS232/485總線連接,其功能結構與環境調節智能體基本相同。信息收發單元負責接收各養殖池中的IGA上傳來的信號,并傳送給監控計算機進行保存,監控計算機通過比較判斷,如需要對環境進行調節,則通過信息收發單元以無線方式通知環境調節智能體工作,實現對養殖環境的閉環控制。監控計算機的另一項任務,是通過信息匯聚智能體定期采集養殖物質體的圖像(此時信息采集智能體處于休眠狀態),并利用專用軟件對采集到的圖像進行處理與診斷,如發現有病變嫌疑則及時報警,避免重大損失的發生。

1.5各智能體間的協作基于多智能體的協同水產養殖監控系統,通過多智能體之間的相互協作,來增強系統的監控能力,系統具有更好的靈活性和魯棒性,便于適應多變的養殖環境,其協作模型如圖5所示。下級智能體接收到上級智能體的任務請求后,根據自身的能力描述和當前狀態,判斷任務是否可以接受:如果處于故障狀態或忙碌狀態,則對該請求進行回絕;如果能接受這項請求,則返回接受信號,對請求的任務進行評

2監控軟件設計

現場監控智能體的監控軟件采用C語言編制,具有參數配置、實時監控、歷史數據和系統說明4個模塊的功能。實時監控模塊用于對養殖水體的溶解氧、溫度、pH以及水位等關鍵因子進行自動監測。每臺計算機同時監測6個養殖池,分池、分監測點以數值的形式顯示關鍵因子,并通過算法綜合判斷,給出養殖環境狀態的提示。如圖6所示為1號池的實時監控界面。歷史數據模塊用于對歷史數據進行查詢。參數配置模塊用于對各養殖池的理想參數進行設置。系統說明模塊提供相關信息服務,并對軟件的使用提供幫助。

3現場試驗

試驗現場選在山東省日照市的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試驗魚池規格為6m×6m,水深0.5m。魚池中養殖大菱鲆,其適宜的養殖環境為:溫度10~20℃,溶解氧大于6mg/L,pH為7.6~8.2。據此,試驗魚池的初始環境因子參數設置為:溫度17℃,溶解氧7mg/L,pH為7.9。試驗以溫度值的變化為觀測點,以驗證環境調節智能體的工作性能。

(1)系統的測量精度滿足要求。

(2)通過人工措施在10:30的時候使水體溫度降低到15.7℃,此時環境調節智能體開始工作,起動加熱系統給水體加熱,11:21池中的測量溫度為16.6℃。試驗測得加熱時間約為56min42s,水溫達到設定溫度要求,加熱系統自動停止。系統工作效率高于一般的在線監測系統,滿足環境調節要求。

4結論與討論

篇6

乳酸菌是水產養殖中廣泛使用的菌。乳酸菌可以分解糖類產生乳酸,為革蘭氏陽性,厭氧或兼性厭氧生長,耐酸,在pH3.0~4.5時仍可生長,適應于胃腸的酸性環境。常用的是嗜乳酸桿菌,菌株為桿狀,兩端圓形。

乳酸菌是魚腸道中的正常菌群,能在魚腸道中定植,定植后能合成動物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B1、葉酸等;在動物體內通過拮抗降低pH,阻止致病菌的侵入和定植,維持腸道內的生態平衡;能阻止和抑制有害物質,抵抗革蘭氏陰性致病菌,增強抗感染能力;降解動物體內氨、糞臭素等有害物質;活菌體和代謝產物中的活性物質能增強機體腸黏膜的免疫調節活性,增強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增強機體調節活性,促進生長。

二、乳酸菌產品在水產上的應用

1.潑灑降pH值

乳酸菌制劑潑灑進入水體后,在適合的條件下繁殖,分泌乳酸等代謝產物降水體的pH值,具有持效的特點。乳酸菌因厭氧或兼性厭氧,在池底會長得好。使用:將乳酸菌產品用50倍以上池水稀釋后全池均勻潑灑,每畝水面(水深1米)使用乳酸菌制劑100克以上(1克活菌量≥50億個)。使用注意事項:①晴天上午使用,使用時及時有效增氧2小時以上,當晚注意有效增氧;②使用時配合紅糖溶解潑灑效果更佳;③避免與氧化劑、抗生素或消毒劑同時使用。

2.乳酸菌內服

乳酸菌是目前廣泛應用的一類益生菌,是溫血動物胃腸道中的優勢菌群。乳酸菌在飼料添加劑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美國FDA公布的42種微生物中有近30%是乳酸菌類。乳酸菌雖不是魚類腸道內的優勢菌群,但普遍認為乳酸菌是魚類腸道的正常菌群成員。在魚類養殖中,通過添加含乳酸菌的飼料可抵御致病菌侵襲、提高苗種成活率,有促進生長的作用。乳酸菌產生的代謝產物能降低日糧pH值,使胃內pH值下降,酶的活性提高;胃腸道微生物區系改善。有些有機酸是能量轉換過程中重要中間產物,可直接參與體內代謝,提高營養物質消化率。乳酸菌作為魚類益生菌,在腸道內具有較好的定植能力,而且在水產動物中,這種定植無明顯的宿主特異性。乳酸菌內服的缺陷性:該菌在生長過程中不形成芽孢,抗逆性差,易失活而難以保藏,在飼料中添加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3.乳酸菌發酵飼料

近年來,使用乳酸菌產品發酵水產飼料后再投喂,誘食、增食效果好,提高成活率明顯。尤其在南美白對蝦的養殖上,使用發酵飼料可以增加投喂量,縮短攝食時間、降低發病率,接受度頗高。

常見的蝦飼料發酵有兩種方式:①充分發酵,乳酸菌、飼料、水充分混合,密閉容器,放置于常溫下發酵培養5天以上,聞之有酸香味,pH在4.0左右表示培養成功;②快速發酵,發酵20小時左右。先把200克菌粉(1克活菌量≥50億)放入14千克水中溶解,加入20千克干餌料混勻,密閉容器(如果是濕餌料,加水到物料用手捏住有水快速滴下即可)。根據氣溫變化大概24~48小時發酵好,有一股酸香味,可投喂。發酵飼料的注意事項:①餌料中不要添加抗生素或消毒劑;②餌料發酵成熟再使用;③發酵時每40千克飼料添加500克紅糖效果更佳。

三、乳酸寶菌

篇7

一是具有比較性。這是“洼地效應”的核心特征,是開展經濟活動的基礎,更是抓好產業布局的關鍵,決策群體可以通過不同區域之間的區位、交通、資源、人才、技術、政策等因素的比較,根據需要做出適合產業發展的最佳組合。二是具有趨向性。趨向性即是一種形象性的概括,也是遵循市場規律的體現,市場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由于供需、成本、政策導向、資源開發等關系的作用下,引發資本流向發生改變,形成新興的產業集聚鄂爾多斯的羊絨、鏡泊湖旅游、深圳特區都是“洼地效應”的趨向性體現。三是具有周期性。洼地效應也是一個歷史發展過程,有其產生、發展、壯大、消亡的客觀規律,起始“洼地效應”不是那么,伴隨著“底層”設施建設、各項規章制度制定,“洼地效應”才會慢慢顯現出來,隨著資金、技術、勞動力的不間斷流入,市場開始飽和起來,對外依賴開始加大,競爭逐漸嚴重,“洼地效應”逐漸消失,也跟水流一樣,隨著位勢的降低速度不斷趨緩。

2.八五五農場創造“洼地效應”的比較優勢

前面我們從理論層面對“洼地效應”進行了簡要分析,在汲取科學發展要素的基礎上,下面我們以發展水產養殖業為重點,分析八五五農場產業發展的潛力和優勢。

2.1區位優勢

八五五農場,隸屬黑龍江農墾總局牡丹江管理局,位于密山市境西北部與寶清縣、七臺河市交界處。場部距密山市區60里路程。結合自然條件下的地理環境和發展乳肉禽蛋產業的區位要求,八五五農場具備了發展水產養殖的區位優勢。

2.2設施優勢

場區內有小的河流5條。北為撓力河水系的上、中游,南為穆陵河水系的上游金沙河、小裴德河,還有溝壑水線密布全場。總長度954千米,流域總面積760平方千米,流徑總量1.25億立方米,水域450公頃,占總面積的0.8%。場內已建數座水庫,一是金星水庫,庫容三百六十萬立方米,可以灌溉稻田200公頃;另一座是紅星水庫,庫容九百四十萬立方米,水面300~400公頃,可灌溉水田470公頃,有抽水站一座,可灌大田270公頃。另有育紅、金沙、青一、新西河水庫。形成了干、支、斗、農、毛配套齊全的立體化水利灌溉格局,輻射全場6個管理區,24個基層作業站,目前完善的灌渠設施系統是農場發展水產養殖的特有優勢。

2.3存續優勢

所說的存續是指農場區域內存在經營的水產養殖基地和廢棄續留的養殖基地,據畜牧水產部門統計,全場現有大小魚池52個,其中經營性魚池24個,續留性魚池28個,其中第二管理區的笨養活養魚基地占地5公頃,第四管理區的水汪汪水產泥鰍養殖基地占地4.7公頃,原東灌渠廢棄引渠待養殖水面達到7公頃,這些存續養殖場是農場重新規劃和打造水產養殖產業的基礎。

2.4市場機遇優勢

目前,農場水產養殖相比水產養殖先進地區仍處于相對落后階段,全場漁業年總產量36噸左右,僅占市場的16%以內。據調查牡丹江墾區漁業也處于起步階段,產量遠遠滿足不了人們消費需求。隨著經濟發展人們對水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特別是水庫地產魚類,近年來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興凱湖鯉魚價格從前幾年的每斤80元飆升到現在的每斤200元以上由此可見水產養殖的前景巨大。

3.發展水產養殖產業的定位思考

“洼地效應”是在基礎產業比較優勢凸顯的基礎上形成的資本集聚過程,對于八五五農場來說江水養殖產業尚處于初級開發階段,但是從比較優勢上分析,農場已經具備了創造洼地效應的環境和條件。

3.1發展網箱養魚

即利用境內河流沿線水流平緩、水質清新,使用網箱進行魚類飼養。

3.1.1可行性分析

一方面,主要由于水本身的流動再加上魚類的活動具有類似流水池的特性,箱內外的水質不斷更新推動溶氧和餌料持續得到補充,代謝物和殘餌時排出箱外,箱內水質始終能保持良好狀態。另一方面,網箱把魚類限制在有限的空間內,避免兇猛魚類、風浪的危害和侵襲,能量消耗低,營養積累增加,利于生長和育肥。容易控制兇猛魚類的危害和競爭者的威脅,存活率高;容易捕撈,商品率高,經濟效益好等特點。

3.1.2效益評估分析

我們在對密山市網箱養魚科技區多年的實踐看到:100平方米的網箱養魚產量,和25畝池塘養殖量相同,1個工人可以管理3-4個網箱正常生產運行,而一個20畝的池塘至少需要3個工人。從下面分析的數據來看,在在正常生產和正常銷售的情況下,每個網箱效益計算如下:在2014年1個網箱數產量達到2400千克,成本為3.1萬元,總產值為16.8萬元,純利潤就達13.7萬元。排除非可抗自然因素外,每個網箱的年利潤相當于種植16-18公頃水田,以八五五農場200個可扶持的低收入的家庭計算,人均1個網箱,可以實現3000萬/年的增產,數量變化可導致幾何數增長,網箱養江魚的前景非常可觀。

3.2發展泥鰍養殖

即充分利用閑置的沙坑、洼塘和稻田定向養殖。

3.2.1可行性分析

一是從需求角度上看,因為泥鰍的營養和藥用價值非常高,拒不完全統計,國內市場需求量每年達到30-40萬噸,主要消費國的韓國和日本每年需求量也在30萬噸以上,但目前國內市場供應量不到40%,出口量更是有限,由于污染、過度捕撈等因素加速了國內外對泥鰍的需要,據水產專家介紹,淡水養殖的泥鰍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二是從資源條件上看。八五五農場得天獨厚的水田優勢,適合發展稻田養殖和洼塘養殖,轄區內河流水里擁有大量的天然泥鰍,就可以得到免費的泥鰍魚苗,而且天然的魚苗適應能力強,成活率高,大大降低了養殖成本。

3.2.2效益評估分析

一是稻田養殖,據水利部門調查顯示:稻田養泥鰍病害少、省工省飼料,有利于管理,綜合效益高,水稻、泥鰍互生一舉兩得,每畝稻田可產泥鰍50斤左右,去掉成本,產值在200元/畝,以全場水田計算,每年直接增收近五千萬元。二是洼塘養殖,即采取專業化、規模化養殖的模式,據畜牧水產部門提供信息,全場現有適合定點養殖的洼塘50余處。

4.形成水產養殖

“洼地效應”的潛在要求前面我們綜合分析了八五五農場創造洼地效應的比較優勢和布局產業的客觀條件,但是能否形成這種效應使之達到最大化的效果,筆者認為還需在產業延伸配套上做好準備工作。

4.1完善的倉儲設施

這是水產養殖的必備條件之一,水產品具有流動性、保鮮性、季節性強的特點,所以具備“夏保鮮、冬冷藏”的庫藏設施能夠使經營者在開放的市場條件覓尋良機獲得最大收益。

4.2完善的運輸設備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視,餐飲市場對水產品的質量要求提高,保鮮運輸已經成為水產配送的重要環節,所以對于水產養殖產業具備與倉儲配套的配送運輸設備成為必要條件。

4.3完善的加工體系

篇8

首先,只重視養殖產量而不重視養殖水環境的保護,造成漁業水質環境日益惡化。在水產養殖過程中,養殖戶對水產質量和飼料的選擇都有著較為嚴格的質量要求,但是,則對養殖過程中水環境的重視程度較低,很多漁民認為自己養殖的時間有幾十年,經驗十分豐富,但是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卻不能培育一塘水,甚至在養殖過程中,水的質量越來越低,這種現象導致了水中的病菌滋生。隨著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病情一旦發生,會給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其次,無病不妨,病急亂投醫。目前,很多漁民在養殖過程中對疾病的預防工作不夠重視。引種時不對種苗進行檢疫,入箱(池)前對動物不進行徹底的消毒和疫苗注射。不勤于清洗網衣,甚至從一開始養殖到最后都沒有進行過一次清洗工作。此外,在養殖過程中也不針對發病的流行趨勢及時的做好防治工作,造成病害年年發生。而在養殖過程中一旦發現大量死魚,養殖戶就無應對之策,對各種藥物各種消毒劑胡亂使用,這種無病不防治,有病亂投醫的做法,不僅會導致病菌的耐藥性增加,還會導致給養殖對象造成藥源性的傷害,導致生物中毒,同時還會導致形成新的病害,嚴重危害到漁業的發展;最后,生態意識差,有害藥物使用十分普遍。在進行病害防治的過程中,由于人們對有害藥物的認識不足,無公害防治意識較差,一些高毒、對人體有害的藥物仍然在使用,最終將成為影響到人類生活環境,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一大危險因素。

二、防治措施

1.細菌性病害的防治對策

在防治過程中只要能夠掌握其發病規律,就可有效的避免此類疾病的發生。在防治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措施。網箱是設置在大水體中且魚群密度很高,因此預防不能照搬池塘養魚的方法,如不宜使用全箱潑灑等方法。首先,餌料配方要合理,投餌量要適當,防止因餌料配方不當引起魚的營養缺乏癥或因餌料不足使魚體消瘦,發生魚病。餌料加工杜絕使用霉爛、變質原料,混合各種添加劑時,要攪拌均勻,否則也是引起魚病的原因。其次,發現病魚、死魚及時撈出,要深埋不能亂丟,防止傳播病菌或敗壞水質。其次,種苗的消毒。種苗消毒可以采用復合型的二氧化氯或者高效的菌毒消毒劑進消毒處理,采用還需要此阿勇腸炎靈、鰓病靈、克血靈或者爛尾靈拌餌喂食。當魚苗處于發病季節前后,應該每隔半個月使用高氯精、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等藥物進行消毒。并使用大蒜素和克血靈拌餌投喂兩天,同時還可以在發病季節每隔兩周左右用新鮮生石灰化水潑灑一次,調節水的PH值。

2.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繼發性的感染細菌性疾病是水產感染病毒后死亡的主要原因,這些水產疾病主要包括河蟹抖抖病、蝦類肌肉白灼病以及病毒性的敗血癥等疾病。預防該種疾病的重點是要做好細菌性病害的防治工作,同時,還需要采用相應病毒的預防措施。首先,在對魚塘徹底清塘之后,在放養的前一周之內,采用精碘進行消毒一次,精碘對病毒病的預防有著優良的治療效果;其次,在發病季節來臨之前,應該加強對網箱(魚塘)進行消毒處理,以增加消毒的次數。在發病季節之前采用精碘消毒兩次;最后,對已經發病的魚應該積極的采用內服藥物進行防治,以防止病害的發生。

3.寄生蟲防治措施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在线六月综合 | 亚洲无线码在线高清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 中文字幕一区2区3区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