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0:43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英文期中考試總結,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1.1“框架”教學法的指導思想
“框架式”教學設計有其特定的理論背景,框架一詞是由閔斯基提出的,他的看法是“在一般情形下,當一個人遇到新情況時,會從他腦海中的記憶結構里去搜尋相關的信息”。在這里所說的這個記憶結構就是“框架”,是一種架構,而“框架”即是代表典型情況的資料結構。為了更大可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框架式教學法授課的基本原則是從整體把握,不在教學內容的“細節”上糾纏,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更多的自學機會。注重師生間的雙向交流,及時得到反饋信息以調控學生的思維角度和學習內容的深度、廣度。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內容,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將其分散,以降低課程難度。
1.2“框架式”教學法的優勢
知識框架的建立,使學生對醫學免疫學有了初步的整體概念,而且知識框架的建立對學生進一步學習和討論醫學免疫學知識有系統的指導作用。并且,有利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河北北方學院2010級兩個醫學本科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共83名學生,分為實驗班(43名)和對照班(40名)。
2.2研究方法
2.2.1教學方法
學前對兩個班進行免疫學基礎知識問卷調查。實驗班采取框架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對照班按傳統教學方式授課。兩個班理論授課內容和學時數相同,授課過程中進行兩次理論考試(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其內容、方式、時間均相同。最后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評價教學效果。
2.2.2“框架式”教學法的應用
首先對教學內容劃分模塊、重視教材中“免疫學簡介”章節的教學,引入框架式教學理念。比如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針對所有醫學免疫學內容搭建如圖1的基本框架,使學生從整體上領會醫學免疫學的教學內容和重點及學習的重要性;其次,按“最近發展區”的要求對具體章節搭建框架。教學中針對本章節的主題,確定教學目的,按照從總到分的原則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框架,為學生潛在能力的發展提供寬廣的空間。比如對“抗原”這一章:先要求學生掌握好抗原的概念及特異性相關知識。再引導學生舉例日常哪些物質可以成為抗原,這些物質又具有怎樣的共同特性,最后總結出抗原的概念及具備哪些特性就可以成為良好的抗原。再次,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其在基本框架搭建好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和學習以充實自身的框架,比如可以向學生提問抗原是怎樣被機體識別的?其特異性又表現在哪些方面?通過提供相關書籍讓學生自己查閱文獻資料、網絡搜索、互相討論解決問題,充實框架。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惜刪掉一些敘述性的內容,對于體液免疫應答、細胞免疫應答等過程中的細節之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學、討論,這樣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主動,易于理解和掌握,便于加強記憶。
2.3統計學處理
學生成績以x±s表示,數據分析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處理。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3.1學前免疫學基礎知識問卷調查結果調查問卷統計結果顯示,實驗班平均成績與對照班平均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得出,學生在學習醫學免疫學之前,具有同等水平的基礎知識。
3.2對照班和實驗班考試成績比較最后考試成績經統計學處理,對兩種教學效果進行比較,考試分數均呈正態分布、考試的可信度較高。兩個班學生期中考試成績見表1。經統計分析,實驗班與對照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班期中考試平均成績高于對照班。兩個班學生期末考試成績。經統計分析,實驗班期末考試平均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3學生對教學效果的問卷調查結果教學效果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對教學滿意程度實驗班明顯高于對照班;而激發學習興趣實驗班也高于對照班,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4討論
醫學免疫學是生命科學及醫學領域中的前沿學科,它與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以及生物化學等相互滲透、互相推動,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支撐學科之一。但是其理論內容深奧、抽象,概念多,各種概念相互解釋,并且以英文簡寫出現,使得學生感到紛亂復雜,難以把握。高等醫學院校免疫學授課還存在課時少,內容多并且不斷更新,學生班容積大等特點,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是教師在臺上“津津有味”地講,學生在臺下“昏昏欲睡”,學習興趣大大降低。因此要激發學生學習免疫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有必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為此本文對框架式教學法進行了探討??蚣苁浇虒W法是系統理論在教育理論中的應用,它強調知識整體性教學,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基本脈絡,從整體把握知識體系,對知識進行概括、歸納、總結和應用。最大可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行框架式教學法就要求:授課要精選精講而不是面面俱到;對整門課建立內容的框架結構同時強調其各部分內容的交叉和聯系;課后學生要自己豐富、充實框架所包含的內容。本研究隨機選取的兩個班級學生免疫學基礎知識水平基本相同。在教學中,實驗班采用框架式教學法授課,對照班仍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授課,經過處理,獲得了不同的教學效果。說明框架式教學法在醫學免疫學教學中是可行的。同時框架式教學法強調的是從整體把握,在教學過程中省去了大量細節知識的講授,節省了課時,適應了免疫學學時少的情況;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框架式教學法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給予了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構建本學科的新知識,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有獨到之處,也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和掌握。
5結論
恍惚間,八年級的上學期已經結束,這學期的學習和教學工作即將結束,2011年新年的鐘聲已經淡去。這是一個辭舊迎新的時刻,也是反思過去,展望未來的時刻,回望過去的半個學期,有諸多感受流至筆尖。
主要工作回顧:九月份以來我們進入新校區開始八年級學習生活,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無論是從學校的一日常規到班級課堂紀律,從參加學校各種活動到學生身心成長,我們八(3)都作出了優異成績。本學期我們全班六十四位同學在十一位老師和班主任我的引導下,快樂的學習,健康地成長。開學伊始,我們召開第一次主題為《再見,七年級》班會,這次班會上我們總結過去,繼往開來,對七年級的生活和學習進行全面總結,邀請了葉蕊,張陳,孔維維等同學發表自己的進步感言,接著我們有召開了第二次主題班會,即《班級文化建設大討論》,這次主題班會布置時間長,全體同學準備充分,每人都寫一份讀后感,班會的教育效果十分明顯,利用這次班會我們對全班同學進行自信,自律,自強,創新教育,對學生進行了立志和勵志教育,劉一鳴、楊儀帆、黃綠青、孔維維和金蔚然的報告精彩無限,劉陳宇寧的感想慷慨激昂,朱智超的發言引經據典,高秋男的發言感人深受,還有房祉驁,吳婷,黃綠青等同學的發言同樣很有意義。第三次主題班會是《犯錯了,怎么辦?——老師我想對你說》。學生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的心中所想,這對我們教師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恰當實施教育懲戒有很大的好處。學期中對學生進行了安全教育,讓學生時刻關注交通安全,安全教育警鐘長鳴。另外,專門召開《紀念七十三周年》主題班會,激發孩子們不忘國恥,愛國愛家,做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
本學期我們組織參加了學校的秋季運動會,雖然體育成績沒有收獲佳績,但是獲得了道德風尚獎。我們的道德風尚獎是貨真價實的,因為我們班級的班干和團員同學進行了三天的義務勞動,通過這次運動會,我們培養了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任勞任怨、不怕吃苦的精神,團結協作的合作精神,友誼第一的運動精神。這次運動會上,我們班的劉陳宇寧同學,吳蓉蓉同學還有高倩同學表現最佳,為班級獲得寶貴的幾分和難得的榮譽。他們是我們班級這次運動會上的功臣,同學們學習的榜樣。
本學期我們班級開展了感恩父母的閱讀活動,為下學期的主題班會《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做好準備。在這次閱讀過程中,全班同學積極響應,熱情高漲,全班大部分同學都走上講臺,無論成績好壞,表現怎樣,金蔚然同學安排的很好,像戴志鵬,陳凱,朱靖峰等平時不喜歡發言的同學紛紛走上講臺,記憶深刻的是陸雨婷同學,魯藝同學,高秋男,董雨軒等同學,他們選取的材料十分感人,有幾次我感到教室里的空氣幾乎要凝固了,甚至我感到有的同學要流淚了。(班主任工作 banzhuren.cn)尤其董雨軒同學朗讀的那個有關父親的故事,他的孩子被學校開除了,父親為了兒子甚至給政教主任下跪。他讀著讀著幾乎要哽咽。可伶天下父母心啊!孩子們都感動了,我也感動了!教育的目的達到!
本學期期中考試成績基本滿意,唯一遺憾的是沒有年級前十名,給我的下學期工作留下更多的期待,后半學期的工作我更加側重對前面的學生進行引導,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上進心,和恒心和毅力。給她們打氣鼓勁同時也們不放棄后面的同學,努力為他們創造更好的學習氛圍和競爭意識,同時也為他們營造危機感。本學期的期中考試家長會感覺不錯,可以說很圓滿。每一個家長都很認真,沒有缺席的,內容很豐富,讓家長觀看我們主題班會的視屏,家長發言,學生發言,教師發言以及我主題發言。
一日常規方面,本學期我班同學表現尤其突出,小紅旗幾乎沒有倒下,只有一次第五名,說明我們班級的學生行為習慣非常好,尤其勞動委員工作出色,張陳,唐逍藝和楊洋三個同學工作認真負責。無論檢查不檢查一個樣,學生們值日都很負責任,衛生區總是得到看護自行車人員的贊揚。我們七年級的習慣教育是很成功的。國慶節黑板報評選方面,第一次是全校第二,9.9分,第二次元旦節黑板報評選是第8名,都是很驕人的成績。
參與學?;顒臃矫妫覀儼耍?)班也做出不少成績。金蔚然和劉陳宇寧同學參加了合肥廣玉蘭杯經典古詩文朗誦比賽,我校獲得初中組一等獎,合肥市總體第三名,我們班級同學認真準備積極參與,做出應有的貢獻。學期即將結束我們班級做了八(3)班藝術展的展板。積極參與學校綠色校園評選,義務活動到和平廣場撿垃圾,部分同學到參加瑤海區運動會的彩旗方正。魯藝同學參加科技創新論文大賽,他們的工作為文明班級評選贏得加分項。還有多位孩子獲得地球小博士論文全國二等獎和三等獎。
主要成績匯總:本學期班級學習生活,德育工作開展順利,我們八(3)班在七年級第二學期再次獲得文明班級,同時,我輔導的學困生峰同學也獲得了優秀輔導獎,我班本學期的一日常規分數在年級前幾名(暫時沒有公布)。期中考試綜合排名全校同類班級第二名,兩名孩子參加合肥市經典誦讀獲得合肥市第二名,七名孩子獲得地球小博士論文全國二等獎和三等獎。圓滿召開家長會,協助孩子們舉行了元旦聯歡會,支持瑤海區運動會,在校園里布置八(3)班藝術展版,黑板報,大掃除得到良好成績,本人參加合肥市支持皖北教育班主任送課到霍邱活動。由于七年級英語考試我們的兩個八年級英語成績均為前三名,班級工作走在前列,獲得助教資金獎1000元,給學生買糖獎勵,并且買一臺CD機用與教學,給學生播放音樂,豐富孩子學習生活,尤其讓孩子們聽到華爾茲,教授孩子們兩首英文歌曲。同時我自費獎勵班級進步最為突出的兩個孩子以及家長幾張電影票,這一學期還給孩子們播放電影《東京審判》,召開5次主題班會,學習感恩美文約65篇,孩子們普遍得到教育。
主要教育感悟:
1.教育是一種修煉的藝術,一種享受的藝術,一種等待的慢藝術。
2.教師的工作需要細心的思考,精心的準備,愛心的呵護,真心的播種,開心的收獲。
考試檢討書200字范文【一】
敬愛的老師:
這學期選拔尖子生考試,我被老師很榮幸的選入考試。當時的心情真是歡天喜地高興極了。
語文考試了,同學們都在認真地做著試卷,我卻傻了眼愣住了。因為平時都不讀書,所以很多課外知識也不知道,做到最后竟然還有幾道題都沒做,真是讓我心急如焚。后悔莫及。心想完了!這次一定給考砸了。到了數學考試,我看了一下卷子,切!才一面也太簡單了。然后我很快的就做完了,隨便的看了一下,也不去仔細檢查。心里還想,數學是我的強項,題又這么簡單,我一定能考好
第二天老師開始念名單了:趙冬妮。劉文欣本以為我能考進,可是卻始終都沒聽到老師念我的名字。這時我的心像一塊美麗的雕塑一樣破碎了。放學回家,我一路上無精打采,像打了敗仗一樣特別難受。當媽媽問我考的怎么樣時,我慚愧的蔫著小聲回答:考砸了。媽媽大失所望的狠狠地批評我,說我平時都不聽她的話,這次的事過去就過去了,以后只有更加的努力。努力。再努力了。
俗話說的好: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就退。我心里狠狠的下了決心,從今以后我一定要認真努力學習,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粗心馬虎。自以為是,而應該學而不厭。
檢討人:
20xx.x.x
考試檢討書200字范文【二】
老師:
這次英語考試,我的成績很不理想,沒有考到老師要求的分數以內,我反省了許多,感到十分愧疚。這次沒達到老師的要求,我覺得主要是我的態度不好。在平時的學習中,我不太重視英語,覺得英語不是太重要,于是上課時沒有認真聽課,作業沒有好好做,考試前也沒有認真復習。于是,這次考試的成績自然就差了。其實,英語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不僅從小學到高中都是主科,在每次考試中都占很大比重,而且英語對我們未來的生活和發展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后如果要出國,說一口好的英語能讓自己更加方便。即使不出國,在國內英語也有許多要用的地方。
而且,其實老師要求的分數并不難達到,我沒有達到,只能是自己的錯。老師每天為我們批改作業,認真給我們備課,而我卻辜負了老師的期望,我感到十分羞愧。
在以后的英語學習中,我會認真聽課,認真預習、復習,做好老師布置的所有作業,多總結,有問題一定要弄懂,只有這樣,我才能在以后的英語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我已經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保證,在下一次英語考試中,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績,不讓老師失望。
檢討人:
20xx.x.x
考試檢討書200字范文【三】 親愛的老師、父母:
時光飛逝,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試有一次落下了帷幕。在這每一次的人生考驗中,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悲。然而不幸的是這一次我成為了后者。半載的辛苦和辛酸苦累換來了的卻是失落,讓我懷著失落的心情,帶著差強人意的成績,為這個學期畫下了一個敗筆。原因出在哪里,我做出了深刻思考和反省,經過了深思熟慮,特作出深刻的檢討,主要是兩個方面。
1、基本功的不扎實。平時的一個小小的東西都會影響到考試成績,這是不可否認的。一個字母的背記,每一次簡單的驗算,每一次刻苦的思考,都是很重要的,我就是沒有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導致考試成績的不理想。
2、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成自然,一個正確的學習習慣關系著一個人的一生。有的人喜歡給英文備注,其實這也不失為是一種好辦法,久而久之就形成習慣,一看到這個單詞就能想起自己的備注,這樣對于背記有很大的提高。還有人的驗算本比有的人的作業本都整潔,這都是好的學習習慣,就算題做錯了,回頭找找看看自己的驗算本,一目了然,知道哪里錯了。弄得亂七八糟,自己永遠不知道怎么回事。
總之,這次是給了我一個很大教訓,以后我會把這些不好的改掉,我想會有一個很大的進步,這次的檢討,可以說還不是太完善,希望老師能給我一些意見,謝謝老師!
檢討人:
20xx.x.x
考試檢討書200字范文【四】
親愛的老師、父母:
你們好,很遺憾地向你們遞交這份考試沒考好的檢討書。關于我此次的期中考試我未能取得預期的成績,我感到深深地自責。我絕對有些對不起父母的關心和老師的教導,特此遞交這份檢討書,表達我的歉意。
關于我此次期中考試的成績不理想,我總結了如下幾點原因:
第一,我的學習態度不好。在上半學期的學習當中,因為有時候上課不聽講,思想開小差常常錯過老師講到的知識點,也耽誤了學習。
第二,我在課后沒有及時復習,在上半學期的學習當中要說我上課不聽講還可以在課后通過寫練習題彌補過來,但因為總總原因我還是沒有去補習回來,因此對于不懂的知識點沒有深入分析和理解。
第三,是我的壓力過大,其實這份壓力不僅僅是父母施加的,父母對我的要求是對我的關心,是希望我有好的成績,將來能夠有出息。但我卻辜負了父母,以至于考試時候心情緊張,握筆的手都會因為做不出試題而瑟瑟發抖。
關于我此次成績不好的原因還有很多的,但歸根結底我此次未能考好期中考試的事實已經擺在眼前了,我在反省檢討錯誤的同時,我已經將目光投入在了期末考試。
在此遞上這份考試沒考好的檢討書,懇求父母和老師的原諒。下次一定會考好的,在給我一機會!
關鍵詞: 雙語教學; 遙感數字圖像處理; 遙感; 地理信息系統
中圖分類號:TN911.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6)10-73-03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bilingual teaching of remote sensing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Chen Fengrui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4, China)
Abstract: Remote sensing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is one of the key courses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specialty.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status of its bilingual teach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series of reform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abilities, including optimizing teaching contents,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ing examining evaluations etc. These will give references to others who also want to run bilingual teaching.
Key words: bilingual teaching; remote sensing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remote sen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0 引言
遙感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地球科學、測繪科學、空間科學、電子科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交叉滲透、相互融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綜合性對地觀測技術。隨著國內外一系列遙感衛星的成功發射,多種類型的遙感影像被獲得,這些數據已廣泛應用于農業、林業、氣象、水文、軍事、地質、海洋、環保等領域,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不斷改變著人類對世界的認知。目前國內已有140多所高校開設了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遙感數字圖像處理是該專業的核心課程,一些專家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已對該課程的教學改革和實踐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極大地提高了該課程的授課水平。
然而對遙感數字圖像處理雙語教學來說,其還處于探索階段,尚未引起足夠重視。雙語教學是指對教學大綱中設定的課程使用兩種語言授課,為了實現與世界一流大學的交流與合作,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復合型人才。2011年9月,國家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課程必須采用雙語教學。和其他雙語課程一樣,該課程目前同樣遭遇雙語教學內容、師生英語水平、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問題。本文旨在對這些問題進行初步的探索和討論,以增進學生對遙感科學問題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這對提升遙感數字圖像處理雙語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可為同類院校該雙語課程的開設提供一些參考。
1 教學內容優化
與傳統教學不同,雙語課程選擇教材要兼顧中英文內容。為了避免學生初次接觸雙語課程的不適,確保該課程由傳統教學模式平穩過渡到雙語教學,我們分別選擇了一本中文和一本英文的教材,以英文教材為主,中文教材為輔。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遙感數字圖像處理英文教材有:John R. Jensen的《 Introductor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1]、John A. Richards等的《Remote Sensing Digital Image Analysis》[2]、Robert A. Schowengerd的《Remote sensing: models and methods for image processing》[3]等。通過對這些教材進行詳細的內容對比和結構分析,并綜合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等因素,選擇John A. Richards的教程作為英文教材,該教材已重印到第5版,被國外高校廣泛采用。中文教材則在對比分析錢樂祥編著的《遙感數字影像處理與地理特征提取》[4]、韋玉春等的《遙感數字圖像處理教程》[5]和朱文泉等的《遙感數字圖像處理》[6]等教程基礎上,選擇韋玉春主編的教程作為中文教材;此外,針對這些教程注重理論算法,對算法引導相對不足的弱點,我們又借鑒了岡薩雷斯等的《數字圖像處理》[7],利用該教程翔實的實例,加快引導學生對遙感數字圖形處理算法的理解。通過對以上教材內容的消化吸收,理論課內容安排見表1,兼顧課程內容的完成性與邏輯性。在完整性方面,該課程涉及遙感影像的整個處理流程,包括預處理、增強、信息提取、以及信息應用等內容;依照處理流程順序來設置課程使內容之間更具邏輯性;為了便于學生學習,設置第四講遙感圖像變換,主要講授光譜域變化(主成份分析等)以及空間域變換(傅立葉變化、小波變化等)等內容,為接下來頻率域影像增強和遙感影像融合等內容的講解提供知識鋪墊。
遙感數字影像處理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驗環節同樣非常重要。實驗課中,在老師指導下,學生利用遙感圖像處理軟件完成遙感影像處理,從而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遙感圖像處理的原理和方法。目前,國際上主流的遙感圖像處理軟件有ENVI、ERDAS以及PCI等,每個軟件均有各自的特點。本課程采用ENVI作為實驗軟件,原因在于:①ENVI是基于IDL語言開發的,它允許用戶根據自己的特定需求對軟件的特性和功能進行擴展或自定義,這是其他遙感軟件難以比擬的;②自2007年開始,ITT Visual Information Solutions與ESRI公司開展全面戰略合同,所以ENVI完全支持ArcGIS的GeodataBase等數據格式;③IDL是一種專門針對圖形圖像處理與可視化的高級語言,選用IDL進行教學能快速提高學生的編程能力和對處理算法的理解力。鑒于實驗課時的限制,無法對所有內容逐一實驗,基于理論課安排,同時參照在《ENVI遙感圖像處理方法》[8]等教程基礎上,選擇遙感數字影像處理中最重要的實驗作為教學內容,以問題為導向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遙感數字圖像處理實驗課程設置為24個課時(表2),內容大體分為兩類:驗證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驗證性實驗加深和強化學生對遙感影像處理基本理論、方法的認識,如影像校正、影像分類等;綜合性實驗強化和升華驗證性內容,要求學生能夠綜合利用多種影像處理方法來解決某一問題,如利用遙感影像研究某區域土地利用變化,該實驗涉及影像預處理、增強以及分類等多種處理技術。
2 完善教學方法
2.1 教學方式
教與學相互促進,傳統授課模式以老師講解為主,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難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雙語教學要注重引導,以問題為導向,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研究式、互動式等授課方式,引導學生深層次、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社會關注的熱點以及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引出遙感所要解決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價值和重要性。例如通過確定耕地減少問題引出遙感影像分類和變化監測技術,接下來對這些技術進行詳細的講解和分析,讓學生明白利用這些技術對不同時像TM影像分析即可解決該問題;最后在實驗課上讓學生進行具體實踐,進一步增強他們對遙感數字圖像處理的理解和認識。在課堂結束時把一些相對簡單及次要的問題拋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課下查閱資料,上網等途徑提出解決方案,在接下去的課堂上討論,之后老師再做詳細的闡述,如此培養學生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
2.2 語言引導
雙語教學不僅要求教師精通專業知識,而且具有較高的英語口語水平,能夠熟練地用英語表達。遙感數字圖像處理雙語課程安排在第五學期,通過前四個學期大學英語的學習,大部分學生通過了國家英語4級或6級考試,具備學習雙語課程的語言基礎;然而中國學生英語聽、說、讀、寫四項能力中,聽和說的能力最弱,這將嚴重影響雙語課程的效果。英語聽力的提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但需要學生在課外多下工夫,教師的語言引導也至關重要。教師備課時一定要弄準相關單詞的讀音,確保課堂上正確發音,否則會誤導學生,同時引導學生從最基本的單詞開始,規范讀音,不斷練習,這樣方可聽懂課堂內容并提高聽力水平;其次,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課程內容,通過查字典等手段解決生詞,理清專業單詞的讀音及漢語意思,并逐句理解課文內容,逐漸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此外,鼓勵學生在課堂上使用英文來回答問題及討論問題,通過不斷的“說”來提高他們的口語能力。專業課雙語課程的學習是促進學生提高個人外語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為他們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英語基礎。
2.3 建立興趣小組
建立興趣小組,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研究。興趣小組的組建采用自由組合原則,每組5-6人;小組成員在實驗結束后發表自己的觀點,討論該實驗的重點、難點以及注意事項,并共同完成實驗報告。在綜合性實驗部分,老師不再統一設置實驗題目,每個小組根據其興趣愛好自行選擇題目,獨自收集實驗數據和資料,制定實驗方案,并最終完成實驗,而教師只在必要時及時地介入。通過組建興趣小組,培養學生參與科研的興趣以及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
3 考核方式
當前很多高校把期末考試成績作為學期考核結果,導致許多學生平時不努力,僅在考前突擊,難以反映其真實水平;而國外大學通常將考試分為若干次,每次考試的成績按相應比例計入最終成績,這樣做可有效避免上述問題。為此,環境與規劃學院從2015年開始引入期中考試,由期中、期末考試以及其他考核等共同決定最終的考核成績。
考核方式多樣化,除期中和期末考試外,還將平時考勤、實驗考核、實驗報告等內容納入最終的成績計算。我們采用如下考核形式:考勤占10%,實驗及實驗報告占20%,期中考試成績占30%,期末考試成績占40%。由于該課程是雙語教學,因此在考核中也應得到體現,例如期中和期末考試的部分試題以英文形式出現,要求學生同樣用英文作答。實驗考核從實驗內容中隨機選取,每個實驗均設置考核要點,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實驗操作,然后根據他們的完成情況評定成績。
4 結束語
遙感數字圖像處理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實踐證明:通過雙語課程的學習,學生不僅能系統地掌握遙感數字圖像處理的基礎知識和一系列處理方法,還能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這為他們走向工作崗位或繼續攻讀學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然而雙語教學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老師具有很強的理論水平,同時要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提高英語能力、完善教學技巧及方法,及時總結教學經驗,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利用遙感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逐步培養其獨立科研能力。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John. R. Jensen. Introductor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M].
NewYork: Prentice Hall,1996.
[2] John. A. Richards. Remote sensing digital image analysis[M].
Berlin: Springer,2012.
[3] Robert. A. Schowengerdt. Remote sensing: models and
methods for image processing[M]. NewYork: Academic press,2006.
[4] 錢樂祥.遙感數字影像處理與地理特征提取[M].科學出版社,
2004.
[5] 韋玉春.遙感數字圖像處理教程[M].科學出版社,2007.
[6] 朱文泉,林文鵬.遙感數字圖像處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7] R. C. Gonzalez. 岡薩雷斯.數字圖像處理[M].電子工業出版
[關鍵詞] 英語學習 初中生 學習策略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探索并總結積極、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是減輕學生負擔、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和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
一、英語學習策略研究的興起
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大腦是一個黑箱。在黑箱中人的學習思維活動是不可測的,它看不見、聽不出、摸不著,難以觀察、感知。有時,學生學習時會出現一些外顯學習行為。一方面,這些外顯行為并不能完全正確反映思維活動的內隱因素;另一方面,僅憑這些少量的外顯行為也難以揭示學習思維活動的內隱因素和本質特征。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隨著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產生,人們開始研究“不可測”的學生學習的思維活動和認知過程。由此,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逐步受到重視并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門課題之一。
二、學習策略的界定
1.學習者策略和學習策略
我們認為,不論是學習策略,還是學習者策略,都是指學生(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采用的總的對策、措施和方法,即為達到掌握外語為目的的學習思維活動的程序。因此,我們可以把兩者合起來統稱學習策略。原因之一,是學習策略的本質就是學習者(學生)使用的學習策略;其二,學習策略的目的就在于促進學生掌握語言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也就包括了交際策略和社交策略等各種因素,其實社交策略也屬于交際策略,是交際策略的一種策略,沒有并列的必要。
2.學習策略的界定
由于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掌握一定量的語言知識、技能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我們根據學習英語的目的、內容、過程和方法,可以界定學習策略是引起語言知識、技能、交際的能力、智力和情感因素持久變化的、有效的活動、途徑、措施和方法(思路和行為)的綜合體。
三、學習策略的構成因素
根據英語教學實驗的經驗,我們可以把學習策略歸納成三大策略:情意策略、認知策略和智力策略。
三大策略互相聯系,互相促進,它們又各含有自身多種策略。多層次的學習策略歸類的優點:一是有利于促進和保證英語學習目標的完成;二是充分體現了學習英語的認知過程和多層次的學習策略;三是使用的術語是英語課堂教學經常使用的,簡潔易懂,操作方便;四是基本上包括了各家分類的策略。
四、情意策略
1.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2.具有獨立自學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3.學會有效的學習方法;
4.了解學習過程,掌握學習規律;
5.激勵學習動機和興趣,創設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
6.積極主動參與有效的多種學習活動;
7.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勤反復;
8.良好的學習風格;
9.注意學習策略的探索
10.滿懷信心;
11.師生融洽,學生相互合作溝通;
12.積極投入相互協作的兩人交際活動、小組和集體交際活動;
13.積極提高學習目標的層次;
14.積極投入優化學校英語學習環境,活躍英語校園生活。
五、記憶單詞的學習策略
在中小學學生初學英語的一二百個單詞范圍內,就常能見到一個字母可以有6~7種不同的發音,一個音可以由4~5種不同的字母或字母組合來表示。為了解決英語音與形不一致的現象給學生學習帶來的困難,利用音標注音為拐棍,使英語音與形聯系起來。學生看到英語單詞的形,根據音標注音為中介,讀出英語的詞句。
1.記憶單詞的策略
(1)任務。教師布置學生記憶單詞的數量;(2)對象。甲組:直接拼音訓練組,按學習程度好、中、差各抽樣3名,共9名。乙組:用音標注音,好、中分別抽樣5名和4名。測試時間是在初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后。(3)結果。比較甲乙兩組測試成績。
結果分析:記憶單詞的能力,用直接拼音學習策略的甲組明顯強于用音標注音學習策略的乙組。默寫10個已學單詞,甲組比乙組平均多記一個詞,平均每人記憶時間少花2分19秒,默寫時間少花18秒;默寫5個新單詞,甲組比乙組多默出一倍,少花記憶時間1分35秒,少花默寫時間1分4秒。
2.聽寫單詞的策略
(1)任務。教師布置聽寫單詞數;(2)對象。初一學生,期中考試后。甲、乙兩組各抽好、中、差學生3入,每組9人。(3)結果。比較甲、乙兩組成績。
結果分析:聽寫單詞的能力,甲組聽寫能力明顯強于乙組,聽寫出的單詞幾乎是乙組的4倍。
3.聽寫單詞的策略和方法特點
甲組采用:聽詞,模仿主試的發音,讀出單詞的音;邊讀單詞的音,邊按字母、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寫出單詞,聽詞后能較快寫出單詞;聽第三遍核對時,邊聽邊看聽寫出的單詞,同時按字母、字母組合發音規律讀單詞,核對單詞的正確性。
乙組采用:聽詞,模仿主試的發音,讀出單詞的音;邊讀單詞的音,邊由讀音轉化成字母名稱后寫單詞,聽詞后常因讀音找不到相對應的字母名稱或在轉化過程中往往連讀音也產生遺忘,很慢才寫出單詞或寫不出單詞;聽第三遍核對時,邊聽邊看聽寫出的單詞,由讀音轉化成字母名稱,核對單詞的正確性;大多數學生聽音后找不到相應的字母名稱,無從核對。
4.建議
除在情景功能對話中運用、鞏固、記憶單詞外,關鍵是要培養學生掌握按字母、字母組合直接拼讀拼寫單詞的能力的策略以達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目的。
六、模仿對話的策略和對話的策略
1.任務
聽――模仿――表演對話。對話由8個話輪組成,基本無新知識內容。
2.對象
甲、乙兩組各抽好、中、差各兩對,共12對學生。
結果分析:甲組基本上能聽懂(無生詞和新語法現象,個別單詞根據上下文能猜出),乙組則有一點困難;模仿對話時甲組比乙組領說的次數少,語言和語音、語調較正確,速度較快、較熟練;甲組比乙組對話能力強,平均說出的句子幾乎多一倍。
3.聽、模仿和對話的學習策略(內容略)。
4.建議
(1)培養聽一遍句子后能整句模仿說出句子的能力;(2)培養根據上下文連貫意思能整體理解對話內容的能力;(3)培養根據意思、印象能靈活進行對話的能力。
七、調查的方法
1.面試調查法
單詞采用一個個學生面試,對話采用一對對面試:面試采用問答和當場記錄的方法。主試和被試一對一或一對二。
2.觀察法
觀察學生按發音規律或字母名稱拼讀單詞。有的學生只讀字母名稱,不讀出單詞的音;有的借助手指書空,用筆在紙上默寫。觀察學生聽單詞讀音后如何把詞寫下來的過程以及聽、模仿和表演對話的過程。
3.有聲思維法(think aloud)
請學生出聲拼讀,甲組按字母、字母組合發音規律拼出單詞讀音、記單詞,然后聽寫。乙組按字母名稱先后次序拼讀(大多不讀出單詞的音),然后聽寫。
4.有聲說話法(talk aloud)
學生說出記憶、聽寫和聽、模仿、對話的方法、順序和過程。
首先,我認為應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獨立思考是培養自學能力的前提,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課前預習。發現問題,在上每一節課前,我要求學生預習全課的生詞,短語,自己過一遍句型,碰到不懂的做個記號。
2、課堂上專心聽講。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踴躍發言,勇于提問,不可放過任何一個環節。
3、課后復習,總結歸納,加強記憶。課堂后的及時復習,是“咀嚼和消化”的過程。復習要及時,如同是在“加固建筑物”,復習方法可以多樣化,按照記憶規律要常復習,老師可以多給學生介紹幾種復習方法,還要求學生經常總結歸納,只有自己親自動腦總結,印象才會更加深刻,才不容易忘記所學知識。
4、平時要勤聽、勤說、勤寫。由于英語學科的特殊性,要求全方位訓練,平時要多聽磁帶錄音、多做寫英語聽力題,并讓學生掌握聽的技巧,英語既然是一種語言就要學以致用,不僅口頭要說,而且還要把所學知識變成書面語言,這就要求平時學生之間經常進行伙伴對話(work in pairs),舉辦英語角(English Corner),平時要多寫日記,學過課文后還要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全文大意即retell,以上這些都要求學生獨立進行,并養成良好的習慣。
其次,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實際由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方面組成的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學生要真正掌握知識,獲得能力,除了老師的指導外,還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即要注重教法,更要研究學生的學法,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使學生找到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等于獲得了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例如:我在指導學生預習課文時,讓學生采取以下幾個步驟:1、快速學習生詞、通讀課文。以初三人教版教材;Lesson34為例,先弄清ruch,through,parts,shop,step,narrow,touch,cut,metal,join,take a look等單詞、詞組的意思,然后通讀課文,培養自己快速的閱讀能力,通讀課文的重點是注意句子中的關鍵詞和課文中的關鍵句,切勿因糾纏個別細節而影響對全文的理解,通讀要達到快速把握課文意思的要求。2、精讀。通讀課文后,再對課文進行精讀,對課文的重點句段進行認真閱讀,讓學生畫出自己認為是重點、難點的內容,如:初三人教版Lesson42重點詞組有:send away, try out become(be)interestsd in,take…out of ,what…for,be not about;重點句子是:(1)His father saw him sitting on some eggs. (2)The teacher couldn`t answer all of them. (3)Even before he was ten he became very interested in science. (4)What do you want a science lab for? (5)I want to try out some of my ideas. 3、解決難點。對于較難的知識點,在預習時讓學生通過已有知識或借助詞典,課外輔導書籍及其它工具來解決,預習中不能解決的難題,可以留到課堂上解決,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聽課。4、聽錄音并朗讀。在精讀課文前后,應讓學生聽錄音,這樣做,即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訓練了自己的聽力。5、試組練習。在掃除了生詞的障礙后,可以通過自問自答或同桌互相問答的方式進行有關課文內容的問答,以達到進一步理解,掌握課文內容的目的,這樣,學生通過預習,就能及時掃除學習中的障礙,同時他們自己能力也大大提高。
再次,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素質教育的宗旨是面向全體學生,但是還要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根據學生的特點來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培養他們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這要求我們教師即要對學生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問題給予提幫助,又要注意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趣味性和多樣性,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平時我們可以教活潑有趣的英語歌曲,朗誦瑯瑯上口的英語小詩,聆聽聲情并茂的英美文章,介紹與他們學習有關的英語諺語,聽英語幽默故事或笑話,做英語游戲等,這不僅提高了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而且訓練了學生的聽力水平,增加了他們的詞匯量。在學生遇到困難挫折時,我就介紹一句英語諺語“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當學生有了良好的開端后,就鼓勵一句,”Will begin,half done.”在學生疲勞時,一則幽默的故事或笑話能掃除他們全身心的疲憊與困倦,學習閑暇,一首英文小詩能把學生帶入意境,去體味譯成漢語后小詩所沒有的那種韻味,有時碰到深奧難以理解的內容而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時,可以通過做英語游戲來調節一下課堂氣氛。
通過以上幾方面的不斷努力和實踐,我所教班級學生的自學能力都有所提高,而且都養成了提前預習的好習慣,在一次期中考試中,出現了短語“at the beginning of”,當時這個短語將在下一單元講到,但大部分學生都提前做了預習,所以都答對了。這次期中考試成績比上次平均高出4.5分。有位叫胡媛媛的學生,開始英語成績比較差,在班上屬于中下等,但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現在英語成績在年級名列前茅。另外還有許多學生英語成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想,這都歸結于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 管理學原理 教師的主體性 高職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7.01.012
Discussion on Teacher’s Subjectiv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and Foreign Cooperative Teaching
――Take the case of “Management Principles” for example
WANG Saifang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
Abstract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the dual subjects in teaching activitie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d teacher’s subjectivity in the delivery course of “Management Principles”. This subject is regarded as a systematic project. Teacher’s subjectivity embodies in making teaching plans, organizing, leading and controlling teaching activities.
Keywords management principles; teacher’s subjectivit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0 前言
“管理學原理”是經濟管理類的一門必修基礎課程,主要介紹西方的管理思想,包括組織管理活動中普遍存在的原理和理論。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對管理技能、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質的培養。
我校“管理學原理”課程的授課對象是中澳合作金融與證券專業的學生。目前為止,已經培養了3屆畢業生。學生培養模式是3+1,由澳方定教學計劃、教材及考核形式。學生使用全英文教材,用英文考試。這對高職學生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通常來講,高職學生自律性不強,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學習習慣有待改善。面對高職學生的特點,“管理學原理”的教學必須充分發揮教師及學生為教學“雙主體”的理念,將管理學原理課程看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順利完成課程的教學目標。
1 文獻回顧
在國內的文獻中,一些研究者分享了他們在管理學原理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探討了各種教學方法。岳柳青、蘭勇(2009)①的實踐教學法,吳價寶、任真禮、劉春梅(2015)②提倡在教學中采用的研究性教學方法,孟凡榮、張會忠(2013)③提出的拋錨式教學法。此外,一些學者針對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方法的問題,提出了很多改革的舉措。比如胡寧、周丹(2016)④為了提高學習遷移效果,建議對管理學原理課程進行全面的改革,現培養學生成為“知識人”、“能力人”、“素質人”三位一體的“全人”的教學目標。也有研究者針對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年齡特征調整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⑤⑥
綜上所述,國內一些從事管理學原理課程的教學研究者從不同的視角探討了該門課程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改革。這對致力于提高管理學管理課程的教學質量、實現該課程教學目標起到了一定指引作用,值得教師們及教研工作者借鑒。但同時,這些研究過分強調了案例教學、情景教學的重要性,從某種程度上忽略了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教師與學生均為教學活動主體。⑦教師在管理學原理教學的系統工程中的主體作用體現在對教學活動的計劃、領導、組織、引導等方面,決定著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而學生的主體作用則表現在積極、主動、自覺地參與教學活動,并最終體現在“身心的自我發展和變化”。 ⑧
因為文章篇幅的關系,本文只試圖以一線教師的身份,從教師的主體性視角來探索其在“管理學原理”教學中的作用。
2 教師在教學中的主體性
如果把管理學原理這門課程看作是一個工程的話,那么教師就是該工程的管理者。高校教師不管采用何種教學方法,其實質就是對課程進行管理的過程(宋敬敬,2015)。管理有四個功能: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教師在教學中的主體性也從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這四個功能中體現出來。
(1)計劃職能:計劃只能涉及到管理者制定組織目標,以及為了實現該目標所要完成的任務及所需的資源。在計劃職能中,教師的角色就是計劃的制定者。
教師在上課前要計劃該課程的課程目的與教學資源,比如:課程描述,包括教學目的、考核方式、教材、 上課教室(多媒體教室還是機房)、課時、教學進度表、教學PPT、案例、學生成績登記表等。因為我校該課程是中澳合作辦學國際金融與證券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因此課程描述(course descriptions)由澳方提供。考試方案由期中考試、一個案例分析和期末考試組成的形成性考核方式,三者所占比例分別為20%、30%、50%,其中學生必須在期末考試中及格才能通過這門課程的所有考試。教材由Samson.D &Daft. R編寫的英文教材。本課程的課時共66課時,一周6節課,11周上完。
在上第一節時,任課教師必須第一時間把課程描述發給同學們,讓他們了解該課程對他們的要求,他們的學習目的要與課程描述的要求保持一致。同時,鼓勵每一個同學做自己的管理者,管理好自己的資源,制定好自己這門課的學習目標,并計劃好如何有效地將之實現。
(2)組織職能:這里指的是教師對課堂的組織管理。為了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分組是個好的選項。教師將75位同學以3-5人為單位自愿分為一個溝通小組,直接與老師交流。老師會根據課時內容的多少與難易程度安排輔導課,同學們按小組與老師面對面地溝通問題。這樣的扁平化師生溝通結構能幫助學生及時地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老師也可以第一時間獲得學生關于教學效果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進度。
(3)領導職能:在管理學領域里,領導職能指的是利用管理者的影響力去激勵員工完成組織目標。前蘇聯教育家申比廖夫等(1955)指出,在教學各環節中,教師起作領導的作用。教師在領導這個管理功能的角色就是引領者、推動者、激勵者以及聆聽者。
在管理學原理的教學中,教師就是引領教學環節的人,使課堂教學從新課導入、重點與難點的講解以及最后作業的布置環環相扣,最終完成教學計劃。
激勵者的角色就是指任課老師在教學中用滿腔的熱情感染學生,用生動活潑的案例來吸引學生思考、并給學生的發言給予及時的肯定與表揚。比如在學完組織結構那章節的內容后,教師布置了一個作業,要求學生將寫好的案例分析發到教師的微信上。教師及時對學生的表現給予點評。這種及時的溝通激勵了每一位同學。
聆聽者的角色指的是教師一方面在學生課堂參與中認真聆聽學生的發言,另一方面也指在學生遇到對理論不理解或者如何用理論去分析案例等困難時的溝通模式,仔細聆聽他們的困難及原因所在,然后指導他們一步步解決問題。此外,教師還要基于學生的課堂提問進行挖掘性學習和探索性學習。⑨在擴大自己在管理學領域的知識面的同時,還能對管理學未來的發展進行預測與展望,提高教學質量。
(4)控制職能:控制職能的內涵是監督員工的各種活動,確保機構在朝實現組織目標的軌道上,并在必要的時候采取矯正措施。在管理學原理教學中,任課教師需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對教與學的監督。
課前的監督包括學生在準備上課時的精神狀態、出勤情況統計以及作業的完成情況。課程中的監督則包括課堂教學質量的控制,重點確保教學計劃的逐步完成。課后監督指的是對學生作業的輔導與檢查。每次上課內容結束后會留意到相關的思考題,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并將作業發到微信上,方便老師一對一的指導。
另外,課后監督還包括對學生每次考核后的評價與溝通。期中考試結束后,及時把成績告訴學生并進行總結。對考試成績出色的同學加以表揚,對不及格的同學要一對一、面對面地溝通。詢問他們目前學習上的困難,并加以切實指導,讓學生知道如何有效率地學習,并確保獲得學生努力學習的承諾,爭取在下一次考核中獲得好成績。通過對學生每一次考核后的評價與溝通,任課老師可以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狀態,幫助他們及時解決學習困難,是保證學生按要求完成學習目標的有力保證,使學生真正理解管理學的理論并掌握管理的基本技能,為他們將來繼續深造和職業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
3 總結
本文探索了在高職中外合作辦學中教師在“管理學原理”教學中的主體性。教師通過計劃、組織、引導、控制等職能發揮教學的主體性,從而激發高職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多年的“管理學原理”教學經驗表明,發揮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過程中的“雙主體性”,還要借助社交媒體(如微信、QQ)加強師生的溝通與交流來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注釋
① 岳柳青,蘭勇.《管理學原理》課程實踐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28):46.
② 羌郾Γ任真禮,劉春梅.高校工商管理類課程研究性教學方法探索――以“管理學原理”課程為例[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6):134-137.
③ 孟凡榮,張會忠.拋錨式教學法在“管理學原理”課程中的應用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3(15):155-156.
④ 胡寧,周丹.基于學習遷移效果提高的《管理學原理》教學改革研究[J].知識經濟,2016(13):135-136.
⑤ 楊秀平.基于學生心理需求的管理學原理課程改革[J].時代教育,2015(13):206-207.
⑥ 邱海燕.基于90后大學生特點的《管理學原理》教學設計[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5):138-139.
在高等教育資源日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雙語課程的教學改革刻不容緩,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和《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1],為了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國際人才以及與國際高等教育接軌,全國各地相繼開展了一系列的雙語課程改革工作,但是雙語教學在本質上很容易停留在“中譯英”式的教法,或是單純參照英文原版教材的照本宣科。面對中國學生普遍科技英語基本薄弱,教條思維缺乏學習主動性等問題,適用于高校學生高等教育又達到國際水平的專業基礎課雙語教學仍面臨巨大的挑戰。為此,國內從事雙語教學研究的專家和學者進行了不斷地深入研究,有從教材的選取進行探索[2],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分析[3],有從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探究[4],有從課程的整體設計進行思考[5],有從階段性教學過程進行討論[6],這些都為我國專業基礎課雙語教學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但是真正達到國際水平的雙語教育,即既能利用我國基礎教育的優勢為國際學生提供高等教育,又能利用國外先進教學理念服務我國高等教育學生的教學研究還比較少。國際化的雙語教學模式是中國高等學校能否為在未來大量培養國際人才以及在國際教育界占有一席之地的關鍵。
由美國能源部項目資助,筆者于2010年開始在美國懷俄明大學電子工程系進行了博士研究生的學習,近距離深刻體驗了美國高等教育的現代化教學方法。結合美國高等教育的特點,為提高我國數字電路專業基礎課國際化雙語教學質量,在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創新上進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開拓視野,完善國際化的課程建設
“數字電路”的教學在原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需要補充國外“數字電路”教學的最新成果以及國際上數字電路技術最新研究的應用實例,結合學院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以及國際化課程的建設要求,不斷創新完善教學理論,明確教學目標,建設達到國際水平的雙語課程。
1.推進電類專業英語先修課程,過“語言關”,優化教學結構
在教學大綱的指導下,完善“數字電路”雙語課程的課程體系??紤]“數字電路”作為電氣專業以及所有理工科學生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雙語教學的順利實施離不開學生對于“數字電路”相關專業英語的掌握。所以電類專業英語先修課程是非常必要的,建議可安排在大學一年級進行,理工科基礎知識(包括數學知識)的專業英語教學是國內學生非常需要的。前期的專業英語課程教學不僅關系到后續課程,如數字電路,模擬電路等一系列專業基礎課雙語教學的順利開展,還與學生的專業文獻閱讀以及科技論文寫作密切相關。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不少學生諸如微分,積分的英語表達都沒有完全掌握,專業英語基礎知識薄弱。在電類專業英語課程中,讓學生提前掌握相關的專業英語術語,英語句式表達以及專業課中所涉及的詞匯,使學生在學習“數字電路”雙語課程前真正過了“語言關”,為后續數字電路的雙語教學節省了大量的英語教學時間和精力,大大優化教學效果。同時,英語國家的國際留學生則無需選修此專業英語課程,直接進行“數字電路”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在整個教學大綱中,也無需為了區別對待中國學生和國際學生準備兩套“數字電路”的教學方案,優化了國際化的教學結構。
2.科學的“數字電路”雙語課程體系,理論聯系實際
“數字電路”課程所涉及的電子器件,電路原理較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較難全面,深入的掌握基礎知識。同時教學內容中內部電路分析的理論性強,不易理解,造成學生在不清楚基礎原理的情況下,對教學內容死記硬背,不僅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又使得教師的教學成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欠佳,所以建立一個科學完善的課程體系十分重要。
針對課程知識點多和技術應用性強的特點,在查閱、總結、歸納、吸收國內外數字電路專業基礎課相關教學資料和最新教學成果的基礎上,完善現有的教學大綱。在鞏固數字電路主要知識點的基礎上,引入能夠說明基礎原理的應用實例,通過對實例的分析,進一步鞏固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并通過實驗課和課程設計的具體實踐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形成應用說明理論,理論引導實踐,實踐又證明理論的課程體系,使得教學過程從應用中來,回應用中去。
3.美式+中式雙語教材建設,突出綜合性和前沿性
“數字電路”雙語課程的成功與否與教材的選用有著直接的聯系。一般的專業課雙語教材包括中譯英教材,英譯中教材和英文原版教材這三種。中譯英教材優點在于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中文教材的基礎理論知識精華,缺點在于不易翻譯,沒有在實質上造就這門課的英語環境,內容和方式上仍為中式教育;英譯中,即選用英文教材,但是用中文進行授課,這在一定程度上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但很容易在授課過程中偏離主題,將大量精力用于解釋英語專業詞匯和句型上。同時,學生在中文的環境中也難以養成用英文思考問題的習慣;英文原版教材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此類教材用于有語言背景的國際學生授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國內學生由于一直對英文教材接觸較少,一時之間難以適應,加之課程本身知識點多,原理較復雜等特點,學生在學習初期很容易喪失信心和學習興趣。因此以上的這些教材都沒法做到兼顧國際化又因地制宜。雙語課程教學的意義之一就在于學會用英文的視野看問題,用英文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因此,較為合適的雙語教學教材應該是以英文原版教材為基礎,結合中文教材補充內容和實際應用實例的自編教材,這種“美式+中式”的自編教材。這種綜合性的自編教材,在達到英文版教材的國際水平下,還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中文數字電路教材中的精華部分,同時也兼顧了實際應用的說明。另外,根據數電技術的發展,在教材改版中可以在應用實例部分很輕松地改編或是添最新沿應用實例,使得教材與時俱進,與國際的前沿技術發展接軌。
二、教學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1.課堂教學把握重點,啟發學生思考
“數字電路”課程具有知識更新快,教學內容多,學時有限,教學難度大等特點[7]。課程的雙語教育在教授學生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兼顧培養學生的英文思維習慣,所以教學任務是比較重的。在有限的學時內,需要改革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緊握教學重點,積極倡導啟發式教學與師生互動。在教學過程中,以生活實例或是最新科研實例作為知識點教學的切入點,幫助學生從實例中了解基本原理知識,再引入專業知識點的詳細講解,最后歸納總結知識點的應用性。做到學以致用,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啟發學生的自主思考,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下理解掌握晦澀難懂的知識點。例如,在講解時序邏輯電路內容時,先引入交通紅綠燈的實例,幫助學生了解十進制計數器,之后對于計數器和寄存器工作原理的進行詳細講解,最后留給學生思考如何利用74LS160實現八進制計數器等問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利用從應用到理論再到應用的教學方式,反復加深了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同時做到學以致用,鍛煉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
2.教學方式多樣化,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習慣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接受程度,認可程度和歡迎程度很大程度地影響了最終的教學效果。因此,“數字電路”雙語課程的教學需要增強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突破學生習慣被動接受知識的現狀,教師應當就某些原理,知識點進行提問,引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通過主動提問的方式來進行學習,通過提問環節促使大部分同學積極參與到課程知識的思考中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當學生慢慢接受了這種教學方式之后,就能自然而然養成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學習習慣。
3.課程考核多樣化,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中國式教學的特點還是以期末考核為主體,采取“一卷訂成績”的主體考核方式。要徹底改變學生只在考前臨時抱佛腳的學習情況就必須徹底改變我們的課程考核制度。借鑒美國理工科高等教育的專業課課程考核模式,“數字電路”雙語課程的考核標準如表1所示。此考核標準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1)覆蓋面廣,考核全面。考核包括家庭作業,期中/期末考試,實驗課,課程設計多項內容,并且每項內容都要占到總成績的一定比例。簡而言之,根據每項內容所占比例,這就意味著學生不能“偏科”,仿照以往的學習方式,如果放棄其他部分的學習,只偏重期中/期末考試是連及格水平也無法達到的。每項內容較為平均的配比方式使得學生必須重視每一項考核內容,特別增強了學生對于平時學習的投入程度。課程的兩次期中考試可以階段性的激勵學生即時鞏固基礎知識點,避免出現邊學邊忘的情況。
(2)理論與實踐并重,考核綜合學習情況。國內學生動手能力差,獨立思考能力薄弱一直是我國高等教育與國際先進高等教育的差距所在。歸根結底,傳統的考核制度偏重理論基礎知識的考察,沒有足夠重視對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表達能力與動手能力的考察。改革后的課程考核標準做到了理論考核與實踐并重,缺一不可。另外,課程設計與實驗課中的分組合作鍛煉了學生的團隊科研協作能力,課程設計中的分組匯報,也將考核中國學生最薄弱的口頭表達能力,激勵學生在個人演講能力上達到國際化水平。
表1 課程考核標準
考核次數 考核形式 所占比例
家庭作業 10 開卷 20%
期中考試 2 閉卷 10%
期末考試 1 閉卷 26%
實驗課 6 實驗報告 24%
課程設計 1 實驗設計+設計報告+分組匯報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