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10:12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征集志愿怎么填報,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志愿填報,要提前打準備仗的內容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了解與高考志愿相關的本地政策。稍有不慎,我們就可能由于對政策的不知或知之甚少讓志愿受傷。每年招生錄取中都會出現些失敗的“傷者”,這就是很好的證明。
在關注地方政策中,筆者覺得主要關注志愿填報模式、志愿填報時間、加降分條件等幾個大的方面。這里,就對這些值得關注的細節一—給廣大考生和家長做—梳理。
填報模式很關鍵
志愿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要取決于對不同的志愿填報模式,是否采用了不同的正確的志愿填報方法。在目前,高考志愿大致有以下幾種模式:一是傳統的順序志愿,即我們熟知的梯度志愿模式;二是完全意義上的平行志愿,即各個批次都實行平行志愿模式;三是不完全平行模式,即只在某一兩個批次采取平行模式,而其他批次采取順序志愿或順序志愿和平行志愿相結合的模式。
具體采取哪種模式,不同的省份可能不一樣。即使是同一種模式各省份也可能有細微的不同,如完全平行志愿的省份,在大學或專業志愿的設置數量上可能不一樣,有的平行志愿大學數有4個,有的有5個,有的甚至更多。這樣,考生在學校的選擇范圍和排序上就有不同的考慮辦法。
而對于那些實行不完全平行模式的省份,考生和家長就要特別小心了。2011年,某省在本科一批中實行平行志愿,但在本科二批實行一個第一志愿和四個平行的二志愿。但一考生家長在志愿填報時只注意到本省實行平行志愿,以為所有批次都是平行模式,于是在本科二批志愿填報中就完全按平行志愿“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方法報考了5所大學。本科二批錄取結束后,考生成績達到了本科二批中除第一志愿學校外幾所學校的分數,但卻沒被錄取。家長很不解,于是來到錄取現場組進行詢問。工作人員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對該考生的志愿和投檔軌跡進行了查詢,確如家長所說,考生檔案一直沒投出去。原因是考生成績未上本科二批第一志愿學校調檔線,雖然成績上了第二平行志愿4所學校的調檔線,但這幾所學校第一志愿已經錄取滿額,不再接收二志愿考生。“不是實行平行志愿嗎?成績上了調檔線怎么檔案投不出去?”家長還是沒明白。工作人員一聽,明白了,原來是家長把本科二批也當作完全平行志愿填報了!
這就是對當地志愿模式了解不深或不夠全面而導致的志愿失誤。所以,我們說,要報好我們的志愿,首先就要對志愿填報模式進行了解、熟悉,有時還要深入研究。這是志愿準備的最基礎工作,而這些信息各省份都要通過相關渠道對考生和家長進行宣傳。
填報時間很重要
說起志愿填報時間的重要性,相信很多考生和家長覺得不以為然,怎么可能不注意呢?但恰恰每年就有一部分考生錯過最后期限,而無法填報志愿。為什么這里要強調時間概念?這也像我們高考每科考試從幾點開始到幾點結束、結束后就不再作答一樣,我們的志愿填報時間各地也會有相應的限定,如果錯過了,一般就不再補報。特別是現在基本都實行網上志愿填報,一旦時間到,網頁就關閉,志愿也就無法再進行填報。
志愿填報時間有幾點需要考生留意。
一是是否各批次志愿填報時間相同。現在,除了部分省份實行本科和專科一次性填報外,更多省份實行本科和專科分段填報,就拿在考前填報志愿的北京和上海兩地來說,本科在考前填報,而專科的時間都安排在考后。有的雖然都在高考后,但批次不同,時間也不一樣,如安徽省2012年高考志愿填報日寸間分三個時間段:文理科提前批次、自主選拔錄取的院校和藝術、體育類院校為6月26~27日;文理科第一、二批本科院校為7月2~4日;文理科第三批本科、高職(專科)院校為7月29日至8月1日。有的省份則更多,幾乎每個批次填報時間都不同,如海南省2011年志愿填報時間從本科提前批、一本、二本、三本、專科提前批到專科批,共6個批次的志愿填報時間都不同。
二是相同省份不同地區考生的志愿填報時間也可能不一樣。2011年,某省對高考志愿填報時間這樣規定:高考志愿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績之后、6月30日前填報……具體時間由各市州招委確定并公布。還有省這樣表述:填報志愿的時間安排在文化高考結束后、通知高考成績之前進行,具體時間由各市招辦確定。從這兩省規定說明,考生志愿填報時間既要在本省(區、市)規定的時間內,又要在考生所在地市級招辦規定的時間之內完成。而各市級招辦志愿填報時間,由于考生人數多與少等原因,有的地方結束得早,有的地方結束得晚。而這些就要看考生所在地招辦的政策而定了。
三是征集志愿時間。由于一些學校在一些省(區、市)某批次錄取結束后,還未完成招生計劃,當地省級招辦一般會采取征集志愿的辦法來幫助這些院校錄取滿額。這之中,也會有一個志愿填報時間段。對那些上了某批次控制線而未被錄取的考生來說,這個時間顯得尤其重要,如果提前了解征集志愿的時間并做好志愿征集的準備,就有可能得到第二次的機會。
加分條件要讀透
加分,是近幾年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各地也逐漸對加分條件嚴格把控,而且對享受加分資格的考生也是層層審核。所以,對能享受加分的考生來說,機會何其珍貴。此時,對享受者來說就更應該好好珍惜,爭取用好屬于自己的每一分,千萬別因為對加分政策不了解或了解不透,而浪費自己的加分。
1
排隊準備進站
高考錄取車站:文科站,理科站。
兩個車站的停車場上都停了幾百輛汽車:每一輛車代表一個高校;每輛車的座位數量代表了該校在該省的招生計劃人數。
其中有的是中巴車,只有10個座位(該校在該省的招生計劃合計10人),有的是超級大巴車,有上百個座位(該校在該省的招生計劃合計100人)。
我們的文科考生和理科考生分別在各自的車站停車場排隊,怎么排呢?按照分數!同分怎么辦?按單科成績!
普通文理科類同分考生依次比對語文、數學、外語單科成績。
大家排好隊,每個人手里都有一張紙條,以本一批次為例,上面寫著有自己的5個平行志愿的學校名字(ABCDE)。
2
開始進站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文科和理科是分開進站錄取的,現在我們就以理科車站為例。
我們開始進站,第一名先進!然后入口關閉。
諾大的停車場,現在只有第一名一個人。他的A志愿是清華,于是走到清華的中巴車前,這個時候座位肯定是全空的,好了,請上車。上車后,手上的小紙條燒掉,后面的BCDE志愿沒有任何用處了。
接著第二名進場,停車場同樣只進來他一個人,第二名的A志愿北大,上車,燒紙條。
第100名同學進場,A志愿清華,來到清華中巴車前,啊,70個人的座位滿了,趕緊看第二志愿,廈門大學,還有座位,上車,燒紙條。
第1000名同學進場,A清華大學,滿員;B同濟大學,滿員;C武漢大學,滿員;D中央財經大學,滿員。
這位同學開始冒汗了,趕緊看最后一個E志愿中國傳媒大學,還好,還有很多空位,趕緊上車,燒紙條。
第5000名同學進場,A天大,B湖大,C川大,D山大,E吉大。5輛車全部都滿了,開始哭,看見旁邊還有空位的車想上去,可是小紙條上面沒有,哭也沒用,被沒收小紙條,趕出了停車場。
所以,同學們在志愿填報的時候雖然志愿是平行的,但是一定要注意院校合理梯度,設置保底院校,不然上車的機會都沒有了。
同學們繼續進場,大部分同學上車了,還有一部分學生和第5000名學生一樣,手上小紙條5個學校的車都滿了,被趕出了停車場。
該最后一個學生了,這個時候大多數汽車都坐滿了人,個別車還有空位子(因為前面有1000個不幸被趕出車站的同學),趕緊把紙條摸出來看:ABCD,全滿,E志愿天津科技大學,還有2個位置,感謝政府,感謝CCTV,感謝爺爺,感謝爸爸!上車走人。
3
發車,分配座位
好了,所有學生全部處理完畢,車站站長一聲令下,幾百輛汽車全部開出車站(所有高校是同時投檔的)。省考試院的工作暫時告一段落。
這個時候,每輛車最后一名上車的學生的分數就是最低票價了(最低投檔線)。
沒錯,大家發現了吧!高考錄取不是先劃投檔線再進行投檔,而是排隊上車以后最后一名上車學生的分數就是最低的投檔線!
但是最低投檔線可不一定就是最低錄取線,為什么呢?可能會有同學不同意安排座位(不同意專業調劑),這是怎么回事呢?
各個學生的大巴車上,工作人員開始給大家分配座位(選專業),各輛車分配座位的規則不同(各校分配專業的原則不同),有的是分數優先,有的是志愿優先,有的是分數級差等等。
如果沒分配到自己選的座位(每校可填6個專業志愿),又不同意售票員安排座位的(不同意專業調劑),那只好請你下車了(退檔)。
這些下車的同學只好回到汽車總站,和之前被趕出車站的1000多人站在一起,這個時候停車場上是空無一車的,哭。
所以平行志愿一般情況下都要選擇同意專業調劑,因為你不知道會上哪家的‘黑’車,上車再被趕下來可就完蛋了。
4
征集志愿
好了,過了兩天,有些當時沒有收滿人的車又開回來了(征集志愿開始了),1000個當初被趕出車站的,以及500個被工作人員趕下車的同學,大家重新排隊,重復之前的過程。
征集志愿又沒上車的同學怎么辦呢?只能等下一批次再填報志愿了。比如過本一線在本一批次沒被錄取的考生,只能去填報本二批次了。
平行志愿的四大誤區
(1)可以多次投檔 ×
在平行志愿投檔批次,雖然一個志愿可以填報多個院校,但投檔機會只有一次。考生的檔案如因某種原因被前面投檔的院校退檔,就不能再投檔到后面所報院校,只能參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錄取。
(2)可以一檔多投 ×
在錄取中,平行志愿是一個志愿多所高校,投檔時按一個志愿對待。也就是說,在某一批次錄取時,無論這個只有中有幾所高校符合投檔條件,只能投檔到志愿在前的一所院校;一旦投檔,其他志愿院校均失去效用,不再投檔。
(3)平行志愿沒有先后順序 ×
實際錄取中,平行志愿對考生個人來說是有先后順序的。投檔時,如果考生填報的平行志愿有多個符合投檔條件,只能投檔到排序在前的一所院校。
(4)實行平行志愿后就沒有了風險 ×
實行平行志愿后仍會有風險。因為平行志愿不是“靈丹妙藥”,在一定程度上只是降低了風險,但不能全部消除風險。
一是被退檔的風險。現行錄取體制規定,高校可以在國家政策規定的范圍內自主確定投檔比例,那么超出100%部分的考生就存在被退檔的危險。
這位考生所在省本一批次共有5個平行的院校志愿可以填報,但他只填報了西南財經大學這一所學校。也許這位考生自認為高考成績超過本一批次線34分,西南財經大學志在必得。很不幸,西南財經大學以超過本一批次線40分的調檔線,把這位考生擋在了門外。假設該考生填報了后續院校志愿,會有更多的機會。難道這位考生對西南財經大學情有獨鐘?可在本一批次公開征集志愿時,他卻“移情別戀”并“腳踏多只船”,將征集志愿可供填報的4個平行的院校志愿填得滿滿當當,且均服從所填4所院校的專業調劑。還算幸運,這位考生在本一批次征集志愿時被錄取。
如果說這位考生非西南財經大學不讀,這是他的選擇權,無可厚非。但從其整個高考志愿看,實際上該考生把更多的本屬于自己的院校選擇權拱手相讓了,而自己僅在其他考生“選剩”的少量高校中“大公無私”了一回。這位考生拱手相讓的選擇權不僅僅是院校,還有專業。他所在省專業志愿可以填報6個,但其所填西南財經大學的專業志愿中,第一志愿為市場營銷,第二志愿為英語,第三至第六志愿未填任何專業。從該生所在省當年的招生計劃看,西南財經大學理科有30多個專業可供選擇,但他只填報了2個專業。如果這位考生只希望讀所填報的2個專業也罷,可他偏偏又填了服從專業調劑。服從專業調劑,也就意味著任一專業均可接受。既然都可以接受,何不自己在已選2個專業的同時,再在其他可供選擇的30多個專業中,先圈定好自己更愿意接受的另外4個專業?在填滿6個專業志愿的基礎上服從專業調劑,不僅能增加被錄取的機會,且被自己填報的6個專業中任一專業錄取,起碼是自己篩選過的專業,更接近自己對專業的滿意度。萬一沒被所選專業錄取,再接受專業調劑也不遲。這不禁讓人對該考生產生疑問:“當初”填報志愿時,他真的準備好了嗎?
這位考生可以準備好,但他真的沒有準備好。否則,不至于本有5所院校可填卻只填一所院校,卻又在其后“慌不擇校”般地填滿4個院校志愿:也不至于本有30多個專業可選,而只填了2個專業,卻又服從專業調劑。
志愿可以準備好。你首先得問問自己:性格怎樣?興趣愛好如何?未來的職業取向是什么?心儀的院校心中有數了嗎?是否有中意的專業?相中的院校和專業是真正所愛,還是僅僅是一種感覺?梳理一下這些問題,是作好志愿準備的基礎。
志愿可以準備好。搜集院校和專業信息是必要的。試想,那么多的院校和專業。你憑什么進行取舍?因此,熟悉院校情況,了解專業內涵,會讓你意向中的院校或專業變得更明了。
關鍵詞: 志愿填報 平行志愿 相對分 排名分 梯度
有一種說法“考得好不如報得好”,將高考的博弈和風險一覽無遺。高考志愿的選擇決定了一個人的興趣愛好、接下來大學四年的學習內容、未來的就業方向等一系列問題。如何科學地填報高考平行志愿呢?下面筆者就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科學地對平行志愿的填報方式和過程進行分析,希望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
一、收集報考志愿所需信息
考生盡可能獲取大量與高考報考相關的招生信息,主要是關于解讀招生政策、查詢招生計劃、篩選目標學校、了解專業信息和找準自己定位等方面的內容。簡言之,考生可以借助網絡、報刊、雜志、書籍、電話等搜集到關于志愿填報的資料,建議考生一定要選擇比較權威的資料。
1.招生政策
招生部門一般都會按照教育部最新出臺的招生工作政策、規定出版適合本省的志愿指南和招生簡訊,考生查詢當年各大院校在本省的招生計劃和歷年院校錄取情況。
2.專業信息
了解近幾年來高校招生專業的冷熱程度,正確處理好“熱門”和“冷門”的關系,了解相關感興趣專業的就業方向。不要自始至終選擇一類學校、一個專業,這樣填報的志愿很容易落空。
3.查找相關院校并進行分析
了解感興趣院校的概況、辦學歷史、師資力量、學術成就、課程體系、培養目標、核心專業和辦學情況,還要了解該院校當年的招生政策和近兩三年的錄取情況。
二、合理定位
很多考生和家長在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會被同一個問題困擾:優先院校還是優先專業?筆者認為這個問題要因人而異,知名院校的“品牌”誘惑對于許多考生和家長來說都是難以抗拒的。重視院校品牌,因此把院校(主要是知名院校)選擇放在首位;重視專業學習內容,強調個人興趣愛好,因此把專業選擇放在首位;沒有明確的專業方向,可以將某類院校和專業視為選擇重點。
三、科學填報高考志愿
我們重點講解怎樣填報平行志愿,首先明確平行志愿的概念和平行志愿的投檔方式,參考各個省份在本省的招生簡章及招生政策。其次通過幾個步驟對志愿進行具體分析和定位。
1.分析——首先進行分數轉換
很多考生在得知自己高考成績的第一步就是將自己的成績轉換成歷年的成績,然后參考歷年的招生簡章資料對自己的志愿信息進行分析。考生可以采用以下兩個方法進行轉換,這樣可以提高志愿填報的命中率。
(1)可以將成績轉換成相對分
大部分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可能會參考相對分進行平行志愿的填報,這一填報方式的前提是做比較的兩年成績分布比較相近,成績也比較相近。
所謂“相對分”,即高校錄取分或考生分數高出“省控線”的分數,故又叫“分差”。如2011年寧夏一本省控線為486分,某考生成績550分,高校錄取分575分,高校錄取“相對分”為:575-490=85,考生成績“相對分”為:550-86=64。知道了相對分,考生可以將歷年的成績轉換成“相對分”進行參考。
(2)可以將成績按照排名進行轉換
一般來說,考生的報名人數和錄取人數是差不多的,所以不管成績怎么變,排名都是可以參考的。加上各省實行自主命題,試卷的難易分布存在不一致性等原因,每個省在高考分數的把握上并不具備科學性和一致性。
以寧夏為例,2011年寧夏高考報名人數60166人,2012年60470人,而理工科計劃人數二本以上(包含二本)2011年11334人,2012年11796人,報名人數和招生計劃數基本上是保持穩定的。分數線是按照計劃數進行畫線的,而比較這兩年的成績,成績變化比較大,2012年理工科一本線486分,二本線444分,2012年理工科一本線444分,二本線401分。分數線變化比較大,以“相對分”的成績進行志愿填報的風險就比較大,這時考生可以以“按照排名對分數進行換算”的方式進行志愿填報。
以考生理工科王某為例:她在2012年考了487分,可以按照排名情況在對應的年份將成績進行換算,換算成2011年的526~527分,可以參考招生簡章中2011年錄取結果中平均分為510~540的學校進行參考。
2.定位——選擇相應滿足自己成績的相應院校和專業
考生根據自己的定位,可以選擇“相對分”或“排名分”上下20~30分(相應層次可能之間的距離設定不一樣,考生可以在這個具體分值上進行斟酌)的學校進行研究。對這些學校和專業進行了解,對其招生計劃中的人數進行分析。
比如:考生李某在2012年高考中考了487分,在按照排名劃算后將自己的成績劃算成2011年的526分,參考2011年的院校成績分布情況,滿足他分數的院校一共有十幾所,按照自己興趣、院校所在地域、專業內容,他最終選擇了以下四所院校,如下表所示:
注:上表中的錄取人數、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來自于2011年已錄數據信息。
3.填報——合理設計相鄰志愿梯度
平行志愿中各個志愿的排列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平行志愿的投檔模式志愿之間也是有順序的,“平行志愿”填報,要避免“盲目崇高,沒有梯度”。通常狀況下,如果可以填報三個院校的平行志愿,就可以采用“A沖—B穩—C保”的模式,如果可以填報四個院校的志愿,最好選擇“A沖—BC穩—D保”的模式。所謂“沖”:估計是“跳一下”能“夠得著”的院校,可作為A志愿;所謂“穩”:與自己的實力比較“匹配”的院校,可作為B志愿;所謂“保”比較有把握的院校,可作為D志愿。
需要說明的是考生填報志愿的時候選擇“沖”并不代表可以大膽地亂沖,沖也要沖得穩妥、有目的性,不要浪費志愿。不管怎么填報,在考生的填報志愿中,都一定要有能“穩”和能“保”的學校,避免滑檔。
假定2012年寧夏某理工科考生總分487分,那么他2012年的相對分就是487-444=43分,如果換算成按照排名的成績就是2011年的526分,2011年相對分是526-487=39分,我們可以看出2011年相對分和2012年相對分是差不多的。按照2011年的招生簡章和錄取分布情況,考生可根據自己的定位方式參考以下圖表進行平行志愿填報。
如上圖所示,考生如果首選院校,只要能錄取就讀,就可以“院校最低錄取分”為參照分;如首選專業,最好以擬報專業的“專業最低錄取分”為參照分;即要院校差不多,專業也差不多的時候,這種情況就是一般情況,建議以“院校平均錄取分”為參照分。
考后出分平行志愿為考生增加了兩次機會,只要考生適當考慮所報考高校的錄取梯度,落榜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4.保證——認真選擇“服從”或“不服從”
“考后出分平行志愿”的特點是在平行志愿填報中,高校進檔考生的成績相差不大,呈現“扁平狀”,這樣,有的專業,特別是熱門專業和優勢專業,就可能出現“擁堵”。因此,平行志愿填報要求考生更加重視專業的冷熱搭配和鄭重選擇“服從專業調劑”,在專業的選擇上一定要留有余地。
對于在專業志愿中提出“不服從調劑”的學生來講,被退檔后其風險高于傳統填報方式,即只能進入征集志愿的行列,而根據這幾年寧夏高考平行志愿的錄取情況,有些院校的某些專業一旦被征集,錄取分數就比第一次批量投檔時還要高。
四、補漏——適時關注填報征集志愿信息
“平行志愿”錄取結束后,會有部分院校招生計劃沒有完成,同時,“平行志愿”錄取結束后,通過爭取一些區外院校的機動計劃,也有可能投放到我區。對這些計劃,如果正常批次還沒有錄取的考生,就要注意不要錯失機會,尤其不要放棄志愿補報,這些志愿補報對考生來說是踏入該批次院校錄取的最后機會,之后就是下一批次(分數線低一檔)院校的錄取了。
參考文獻:
[1]李鳳,甘犁,楊小玲.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和錄取機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0.10.
[2]鄭方賢.完善高考志愿填報方式的探討[J].探索與創新,2010.10.
[3]郝欣.淺談高考平行志愿[J].吉林:吉林教育綜合,2010.04.
高考已經結束一段時間了,高考成績時間自然就成為了廣大考生和家長所關注的點,那么2021年遼寧高考成績什么時候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21遼寧高考成績公布時間以及志愿填報安排,歡迎參閱。
2021遼寧高考成績公布時間遼寧高考成績時間預計在6月25日左右,目前遼寧招生考試之窗還沒有公布確切消息,但是綜合各省市地區的已公布成績時間來看,高考成績時間多集中在23-25日這個時間區間內,因此遼寧省高考成績時間也會與全國同步,預計25日左右。
遼寧高考志愿填報安排2020年遼寧省普通高考志愿實行網上填報(含“征集志愿”),高考志愿網報系統將于2020年7月19日開通,考生可根據今年的招生計劃提前進行高考志愿預報,高考成績后,再進行正式填報、調整和確認,志愿填報截止時間2020年7月30日下午16時。
從2020年7月19日開始到志愿填報截止,考生在遼寧省高考志愿網上填報系統中填報的志愿均有效。高考成績公布前,網報系統每天8:00—17:00開放,高考成績公布后(除志愿填報截止當天外),網報系統每天6:00—23:00開放。考生最終確認保存的志愿,或者網報截止后系統保存的志愿內容視為考生的最終高考志愿,不能再進行改動,將作為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唯一依據。考生未在規定時間內填報高考志愿,視為放棄高考錄取資格。
遼寧高考志愿安排2020年遼寧省普通高考志愿實行網上填報(含“征集志愿”),高考志愿網報系統將于2020年7月19日開通,考生可根據今年的招生計劃提前進行高考志愿預報,高考成績后,再進行正式填報、調整和確認,志愿填報截止時間2020年7月30日下午16時。
從2020年7月19日開始到志愿填報截止,考生在遼寧省高考志愿網上填報系統中填報的志愿均有效。高考成績公布前,網報系統每天8:00—17:00開放,高考成績公布后(除志愿填報截止當天外),網報系統每天6:00—23:00開放。考生最終確認保存的志愿,或者網報截止后系統保存的志愿內容視為考生的最終高考志愿,不能再進行改動,將作為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唯一依據。考生未在規定時間內填報高考志愿,視為放棄高考錄取資格。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和注意事項一、如何選學校?
1、看成績的省排名(位次)
往年有些同學,讓參考志愿,給了十幾個學校,問我怎么樣,然后我再看了一下他的分數,大部分填報的學校都是在浪費志愿,學校和分數不匹配,或者是沒有分數級差。那么如何選學校呢,最重的一個參考數據就是自己分數的省排名分數出來后會公布高考成績分段統計表,這個很重要)。
查今年的省排名,再用省排名,看一下最近兩三年這個排名的分數,然后再看這個分數上下二三十分范圍內能報哪些學校。舉個例子:2018年理科560,可以報哪些學校呢?560對應的省排名14000名左右,那么2017年14000名對應的分數是520,那么可以看535-505分錄取的都有哪些學校,可以用這個辦法看最近三年的,找規律,會有個別熱門學校分數是一年比一年高,這個分數段也是根據自身情況,也有些同學想沖一沖,想報535分以上的學校,但是個人建議如果985,211名校,不介意專業的可以沖,但是要正態分布,沖的學校一兩個,保底的留一兩個,中間的穩妥一點(需要注意分數級差)。如果分數不高,只能走普通學校,就沒有沖的意義了,以保專業為主。
2、看城市
如果說專業、學校、城市,做個排序的話,依分數而定,能上的(985學校),學校和城市在前,專業其次,非的,優先考慮城市和專業,那么根據上面的方法學校范圍確定后,發現全國各地的都有,內地的,沿海的,省會的,非省會的,北方的,南方的等等。
在這里個人建議如果本科畢業直接就業的話,能去沿海,不要去內地,能去省會不要去非省會城市,大學幾年,不同的城市帶給你的眼界和接觸到的信息大有不同(這里肯定會有人吐槽,難道內地就沒人去了嗎,當然還是要看分數,有分數才有選擇的權利,北上廣深、沿海分數要高很多,綜合考慮權衡利弊吧,比如有的同學分數夠本省的211學校的中等以上專業,如果報省外只能去非211高校,怎么選擇呢,如果將來還要深造或者在乎名頭,優先考慮211,雖然現在不叫211了,都叫雙一流了,但是在升學深造,求職過程中,不少單位還是看中名頭,另外985,211高校的考研推免名額更多,__教育資金投入更多,求職的時候,仍有不少單位寫明:985,211高校優先考慮,所以名頭很重要。當然發達地區的就業優勢是內地無法比的,也有很多非211高校就業極好)。
北上廣深等固然好,但是這里要提醒,如果畢業后打算留到所在城市就業要考慮所在城市的房價能否接受以及工作、生活的幸福指數。所以不少同學開始把眼光放到了工作和生活壓力不大的一、二線城市。
3、不要忽略那些專業性強的學校
有些學校雖然不是985或者211,但是專業性極強,就業率相當好,分數也不低,尤其是這些學校的優勢專業。比如:電力大學、郵電大學、財經大學、外國語大學等。
4、一本線附近的同學如何選學校?
其實一本線附近的同學就不用太在乎報的學校是一本還是二本了。每個學校在每個省的錄取批次不一樣,在山西省是二本,但是在別的省可能是一本。1A和1B也不用糾結,不少1B學校還不錯,分數也不高,如果1A走不了好學校,可以報好1B。如果1A和1B都危險,完全可以選一個不錯的二本學校和滿意的專業。
5、二本線附近的同學如何選學校?
個人建議能走本科不要走專科,條件允許的可以走2C,本科生的優勢很多,比如考公務員、求職、去學校應聘老師、去大城市落戶等等,本科生都是個門檻。另外本科不滿意,也可以從本科再深造讀研等。
二、如何選專業?
學校確定后如何選專業?其實這個問題應該在分數出來之前或者高中階段就應該有個小目標、小方向,等成績出來后只有幾天的時間去了解,略顯倉促。也有些同學是先確定專業,再選學校,比如就想考醫學,就想報師范,這樣就很好選了,因為自己成績段可以選的這類專業性學校比較少。
剛從高中畢業的學生,沒有社會經驗,大部分對專業和學校是很模糊的,好在現在網絡信息發達,可以接觸和查詢到信息很多,但是不少同學對專業的了解還停留在表面文字。舉個例子:“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公共事業管理”等專業,不少同學和家長覺得這些專業聽起來很不錯,畢業就可以當管理人員,其實不然,那些學的知識廣泛,但是不精的專業或者不用去大學學習誰都可以去做的專業一定要慎之又慎。
那么,如何了解一個專業呢,大家可以通過這個專業的就業方向去了解。包括做什么,就業單位都是哪些?這樣的話,會幫助自己做更好的判斷(大家可以在網上搜意向學校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這個基本上每個學校每年都會公布,對大家了解學校、專業、就業去向等都有很大的幫助)。
如何了解這個學校專業怎么樣?
看這個學校的__重點專業都有哪些?看有沒有碩士點、博士點。一般情況,如果這個專業是本校的__重點專業,或者有博士點,都不會差。
填報專業時需要注意什么?具體填報的時候,每個學校可以填幾個專業。這時一定要謹慎。自己想報的第一專業一定要放到最前面,根據喜好排序,專業也要有級差,不能全部報熱門,留一到兩個專業保底。網上也有歷年學校的專業分數線(大部分學校都能查到),報專業一定要看專業分數線,而不是覺得這個分數上這個學校沒問題,專業也沒問題,那就大錯特錯了,學校的最低分,一般都是不太好的專業的最低分,熱門專業超學校分數線幾十分都是有可能。另外保底的專業可以報自己可以接受或者和自己報的專業相近的、分數又不高的專業。
三、其他注意事項1、珍惜補錄機會:每個批次錄取完都會征集志愿,大家隨時關注山西招生考試網信息,不乏一些好的學校還不錯的專業可以撿漏。
2、注意所報學校的城市和校區:有些學校有分校或者或者有不同的校區。
正常情況下學校名字后面會備注城市或者學校最后面有一行小字會備注專業的辦學校區,一定要留意。
3、專業的特殊要求:有些野外作業或者礦業類等專業只限男性等。
還有些專業要求有美術基礎,對視力有要求等等。
4、有些專業名字很接近,但是培養方向不一樣,需留意:比如:應用化學、化學工程和工藝、材料化學;
自動化、機械設計與自動化、電氣工程與自動化;金融學和金融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等。
每年的高考成績公布時間都是不固定的,因此這也是讓大家摸不著的地方,那么為了方便大家,共同閱讀吧!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最新2021湖南高考成績公布時間,歡迎閱讀!
2021年湖南高考成績公布時間:6月25日左右公布成績,
并對考生開放高考成績查詢通道
屆時考生可查詢高考成績
2021高考低分如何填報志愿上好大學1低分怎么填報志愿
1、懂得分數線的“大小年”招生“大小年”就是某個院校不同年份的報考人數很不穩定,起伏很大,導致錄取分數忽高忽低,走勢無常。
“大小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錄取分數線所造成的。參考“大年”和“小年”其實對考生填報志愿有一定的幫助,一般而言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兩年交替出現的,但并不絕對的,只能作為一種填報志愿的參考。
2、選擇老牌行業院校正常的老牌行業院校投入早,辦學久,底子厚,基礎扎實,不僅在某個專業領域里有很強的實力,而且相關行業對其認可度非常高。
在這種大學才能真正學到一些東西。相比那些野雞大學和新興的二本院校,綜合實力和學習氛圍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最重要的是以后畢業后就業不難。很多都是1978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大學,比如西南政法大學,湘潭大學都是當年很有名的院校。這些高校因為辦學的歷史比較悠久,基礎好,實力還是非常強的,值得大家報考。
3、選擇985、211大學的分校和校區有的學生和家長很看中大學的名氣,很想要讀“985”,“211”這些很有名氣的大學,但是分數不夠,直接填報這些名牌大學,基本就是不可能被錄取。
對于部分的學生則可以考慮985或者211高校的分校或者分校區。比如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等。
4、選擇正在申請升格的學校部分學生分數線不高,填報名牌大學很有可能被退檔,只能報一些普通學院或者專科。
在這種情況下,則可以選擇一些正在升格的高校(比如學院改大學的,有的是專科升格為本科)。來增強自己未來的競爭力。一般來說,升格后學校的名氣自然而然變高,政府對學校的支持也是更多,對以后學生畢業后更有好處。隨著升格后名氣越來越大,報的學生就越多,分數也就變高了。
2平均分比最低分更有效
考生要清楚的是,在最低分和平均分這兩個分數中,平均分是反映高校錄取的整體水平,而最低分則是以該校在該地某個最低錄取分專業的分數為依據統計的。
如果單純要求能否上某學校的調檔線的話,參考學校的最低錄取分不是不可以。但我們知道,高考錄取時某高校的調檔線是受很多因素干擾和影響的,這樣就難免會出現調檔線在以前的分數線附近上下浮動,要是浮動很大的話,參考學校以前的最低分要么就超過調檔線很大部分,要么就遠遠低于學校調檔線。
要是出現前者情況,我們雖然比較幸運,但可能會給我們的專業填報帶來損失,因為本來你的成績可能進入到一個好的專業,而你正是按最低分來判斷,認為成績不占優勢,選擇了幾個很一般的專業。但這種情況只是在專業錄取上受到了影響,我們或許還可以接受,而要是出現后者情況的話,就很有可能落選。
所以,如果要想錄取把握更大些,最好是參考平均分。因為高校的平均分更能反映某學校在某地的整體生源結構情況,在每年招生計劃、生源等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一般波動不是很大。如果你的成績和當地同批次控制線的差值與學校當年錄取平均分和同批次控制線的差值基本相當的話,你被該校錄取的幾率就比較大了。
高校專項計劃怎樣報志愿1專項計劃志愿填報1.選擇院校
首先要選擇填報學校,然后選擇報名類型,再根據招生高校要求按順序填寫信息。(系統中有填寫說明文字提示,有疑問可咨詢志愿高校。)
檢查志愿信息無誤后,一定要點擊“確認志愿”才算提交成功,提交成功后,系統會提示“志愿確認成功”。
2.申請表
1.每個志愿對應一張申請表,考生下載申請表后,需要中學蓋章、本人簽字。
如果高校要求在報名階段交費,那么考生交費后才能下載申請表。
2.如果高校要求上傳申請表,則需要將申請表上傳到系統中;
若高校不要求在系統中上傳,則需看高校的招生簡章具體說明,線下提供。
3.建議考生盡量將所有信息填寫完整、檢查無誤后,再進行下載申請表、蓋章等后續操作。
同一志愿高校同一報考類型的申請表,版本號要保持一致。請注意檢查每一頁的版本號。
3.郵寄材料
考生需要根據高校要求郵寄紙質申請材料(部分高校不要求郵寄紙質申請材料,詳見系統提示)。
專項計劃填報志愿注意事項第一點:報考區域要求及條件不同(填報國家專項計劃志愿的考生須具有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具有當地戶籍、省實施區域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和當地高中連續3年學籍并實際就讀、符合當年統一高考報名條件。)
第二點:招生高校不同(國家專項計劃招生由中央部委屬高校“985”、“211”院校和地方本科一批招生為主的高校承擔;地方專項計劃則由在本科一批錄取的省屬高校承擔;高校專項計劃是由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試點高校承擔。)
第三點:成績要求不一樣(在填報專項計劃志愿中,考生不僅要具有報考專項計劃的資格,而且高考成績也要達到相應的要求。國家專項計劃征集志愿時,可能在本科第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下適當降分。
第四點:志愿批次和錄取安排不同(在國家專項計劃中,對有政審、面試、體檢等特殊招生要求的高校在本科提前批次填報志愿,地方專項計劃投檔時,省教育考試院在本科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上,根據考生投檔分數,結合各市(州)配額,從高分到低分向學校投檔,供學校審錄。)
第五點:征集志愿可能降分(在本科一批錄取結束后、本科二批錄取開始前,再次面向我省國家專項計劃實施區域內貧困縣的未錄取考生征集志愿。有可能會降分錄取學員)
志愿填報是考生本人升學意愿的真實表達,是投檔及錄取的重要依據。志愿一定要由考生本人填報,考生須對其所填報的志愿內容和填報操作負全責。
(一)考生填報志愿的流程及注意事項
1.填報志愿需要提前準備什么?
考生在填報志愿前,要充分了解招生政策、高校招生章程、招生計劃和體檢要求等相關信息,同時要利用好《2019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志愿草表》,按照批次、計劃性質、科類或資格類型等模擬志愿填報。
2.填報志愿流程是什么?
考生須使用IE8及以上版本瀏覽器(不支持手機等移動設備),在規定時間內,通過計算機網絡訪問“河北省教育考試院”網站hebeea.edu.cn或直接訪問gk.hebeea.edu.cn,登錄2019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報系統。進入系統后,考生應首先核對姓名等信息是否無誤,再填報志愿。
具體填報流程如下圖所示:
⑴考生須使用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系統,用戶名為考生本人的考生號或身份證號,密碼為考生高考報名時所設置的密碼。
⑵首次登錄時,考生須對《2019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報承諾書》進行承諾。
⑶考生在志愿填報規定時間內,點擊“填報”按鈕,進入“2019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報表”頁面。
⑷對首次登錄系統的考生須填入“接收錄取通知書信息”并保存。考生要認真填寫接收錄取通知書信息,此信息填寫不準確將會影響到錄取通知書的送達。
⑸對有“本人體檢結果填報志愿指導參考”的,考生要認真學習高校招生章程中對身體條件有特殊要求的描述,選擇填報適當的專業,避開不宜就讀的專業,具體情況可詳詢招生學校。
⑹點擊所要填報的批次,進入XXXX批次志愿填報頁面。
⑺首先選擇計劃性質、科類,填報特殊類型批非定向志愿的考生還需選擇獲得的資格類型,然后輸入4位院校代號、2位專業代號以及選擇是否“服從專業調劑”,最后點擊“保存”按鈕進行志愿保存,保存成功后系統提示“XXXX批次志愿保存成功!”,點擊“確定”按鈕后,返回到“2019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報表”頁面,所報志愿會在“所填志愿”欄中顯示出來。
特別提醒:志愿填報系統是“一個批次一保存”,而不是全部批次填報后統一保存。在志愿填報截止時間前,考生可多次登錄系統進入志愿的修改和保存,最終以其網上最后一次修改并保存成功的志愿為準。志愿填報時間截止后,考生可登錄系統查看所填報的志愿。
⑻考生須認真核對“2019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報表”頁面中“所填志愿”一欄所顯示的志愿信息,若需要修改,可在“批次入口選擇”欄中點擊相應批次名稱,進入志愿修改頁面,進行志愿修改,最終以其網上最后一次修改并保存成功的志愿為準。
⑼考生應增強自身信息安全意識,志愿核查無誤后,須點擊“安全退出”按鈕安全退出系統。
3.填報志愿注意事項是什么?
⑴對填報志愿中系統給出填報有誤提示,考生應從批次、計劃性質、科類、院校代號或專業代號和本人情況等幾方面逐一查找出錯原因。
⑵志愿填報頁面不支持非常規填報操作,例如平行志愿填報時,始終不填報“平行志愿A”,而跳過去填報“平行志愿B”的非常規填報,志愿填報系統不予支持。專業同樣不支持類似的非常規填報。
⑶考生每批次填報志愿后,必須點擊“保存”按鈕進行志愿保存,否則此批次志愿將不會保存。
⑷在本批次志愿填報截止時間前,考生可多次登錄志愿填報系統進行志愿修改和保存,最終以其網上最后一次修改并保存成功的志愿為準。
⑸逾期不報志愿或不保存,交由他人代填或不按規定操作的,一切后果考生自負。漏報志愿的考生只能在錄取階段相應批次征集志愿時填報有缺額計劃的院校志愿。
⑹為避免集中填報造成網絡“塞車”,請考生注意避開填報志愿高峰期,盡量減少連續在線時間。考生應盡早選定院校和專業志愿,并進行網上填報,避免因網絡擁堵錯過填報志愿的機會。
⑺多名考生使用同一臺計算機填報志愿時,每位考生填報志愿后一定要點擊“安全退出”按鈕,關閉所有顯示本人信息的填報頁面。禁止同時打開兩個或兩個以上填報頁面,以免發生錯誤。
4.填報志愿時考生忘記登錄密碼怎么辦?
遺忘密碼的考生可通過以下途徑進行密碼重置,重置后的密碼為考生身份證號后8位。
⑴到就近報名點重置密碼。考生攜帶本人身份證到任一報名點,通過讀取身份證、人臉識別完成密碼重置。
⑵考生使用能夠訪問互聯網并裝有攝像頭的計算機,通過人臉識別自助進行密碼重置。此方法需要安裝人臉認證組件,下載方式及使用說明請通過志愿填報或考生信息查詢系統考生登錄頁面右下角“密碼重置”鏈接進入查看。
⑶通用手機微信重置密碼。考生使用手機添加“河北省教育考試院”微信公眾號,進入密碼找回頁面,通過人臉識別自助進行密碼重置。
(二)考生填報志愿的具體依據是什么?
考生填報志愿的依據是經教育部安排下達、省教育考試院匯總編輯的《2019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劃》(理科、文科對口)。考生填寫的志愿表中的學校名稱、專業名稱、院校代號、專業代號等內容均以《2019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劃》(理科、文科對口)公布的為準。未經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招生高校和計劃,一律不安排在河北省招生。招生計劃分計劃性質按理工類、文史類、藝術類、體育類等類別編制,考生必須按照所報考的類別填報志愿,否則將不能投檔,高校也不予錄取。考生要特別注意報考高校、報考專業的科類及其所在的錄取批次,并填寫在志愿表規定的位置上。
(三)普通高校在河北省招生的批次是如何設置的?
2019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批次依次為:提前特殊類型批、本科提前批A、本科提前批B(對口本科批)、本一特殊類型批、本科一批、地方專項計劃、本一少數民族預科班、本二特殊類型批、本科二批、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本二少數民族預科班、專科提前批(對口專科批)、專科批。考生如被上一批次高校錄取,不能再參加下一批次高校的錄取;如未被上一批次高校錄取,其參加下一批次高校錄取的機會不受影響。
(四)填報志愿時間是如何安排的?
(五)填報志愿時考生如何對待優惠加分政策?
根據國家規定:對于同時符合多項國家加分條件的考生,取一項分值作為考生投檔附加分,不累計加分。同時具備國家和我省加分條件的考生,投檔時,省外院校使用國家加分的一項,省內院校使用國家加分與省內加分的一項。
院校錄取時是否承認優惠加分政策,按各院校的招生章程執行。由于部分院校不承認或部分承認優惠加分政策,因此,享有優惠加分政策的考生,有可能因實際文化分數較低而被院校退檔。請考生在填報志愿前,務必認真閱讀有關院校招生章程或向院校咨詢。
特別提醒:省內加分項目只適用于我省高校省內招生。
(六)關于平行志愿考生應了解的有關事項
1.平行志愿投檔是如何操作的?
平行志愿投檔的規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檔、不再補檔”。平行志愿投檔具有三個特點,一是每一批次每一階段院校錄取時,高考總分高的考生先于總分較低的考生投檔;二是每個考生的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順序的,計算機投檔時按考生填報的院校志愿順序依次進行檢索;三是平行志愿實行“多次模擬,一次投檔”,不補充投檔。
投檔時,計算機系統先對同一科類、相應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符合條件的考生按高考總分(含照顧政策加分)從高到低進行排序;然后從排序在第一位的考生開始,依次檢索每位考生填報的幾個院校志愿;若考生符合其中一所以上院校的投檔條件時,則將考生的電子檔案投到排序在前的院校;若考生只符合其中一所院校的投檔條件,則將投檔到該院校。
從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可以看出,考生在選擇院校志愿時,可以有多個選擇機會,但按照公平性原則,在某一批次或某一階段錄取過程中,只有一次被投檔的機會,考生電子檔案一旦被投出,計算機系統不再檢索該生的其他院校志愿。計算機系統一次性將所有院校的考生檔案投出以后,如考生因身體條件、所報專業等不符合院校錄取要求而被退檔時,該考生的電子檔案也不再投向本批次或本階段的其他平行志愿院校,即平行志愿不補充投檔。
2.填報平行志愿有哪些主要技巧?
在了解平行志愿投檔規則的基礎上,考生要認真選好院校志愿和專業志愿。
一要認真研究分析今年招生院校的基本情況。隨著平行志愿的實行,招生院校的基本位置變化波動較小。因此,考生要將擬報考院校近幾年的錄取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認真研究今年的招生計劃和相關要求,從而確定自己的填報志愿方案。
二要合理組合院校志愿。不宜全部填報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報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據自己高考成績、個人興趣愛好、身體條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錄取的院校范圍中,合理、有序組合院校志愿。
好地方:經濟比較發達、信息比較發達的城市,省會城市,沿海城市。
好大學:C9聯盟、985院校、211院校、行業特色類院校、有特點的學校。
好專業:適合考生興趣性格能力、考生心理能接受、喜歡、未來有發展空間、與家庭背景結合起來。
要填報一個好志愿考生和家長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 幫助孩子做好職業規劃;
2. 對考生準確定位;
3. 熟悉至少100所高校;
4. 熟悉至少100個專業;
5. 了解當地高考政策;
6. 了解志愿錄取規則――院校錄取規則、專業錄取規則;
7. 懂得一些基本志愿填報技巧;
8. 熟讀學校招生章程;
9. 能判斷學校價值;
10. 對學校錄取分數有充分了解。
志愿填報中,我們所期望的最終結果均是能去到好的地方;能上到一個好的學校;學到跟自己興趣、愛好相符合的專業,能發揮自己的所長;步入社會的時候我們能去到跟自己專業相匹配的崗位。在這些都要實現的情況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怎樣才能填報一個好的高考志愿。
在高考志愿當中,我們需要準備的知識有哪些?在填報志愿的基礎上我們需要了解的有高考政策,可填報的批次,每個批次的填報模式是什么樣的。
提前批是實現低分增值的一個重要批次。首先我們要了解提前批的志愿設置是怎樣的,采用的是哪種填報模式。提前批對我們是一個機會,但是提前批的院校和專業選擇我們要更加的慎重。如果抱著“不填白不填”的心理,或許失去后面批次選擇的機會。
在填報提前批中,我們要充分地了解提前批的院校構成,并不是所有的院校都會在提前批中招生,所以在填報之前我們要去充分地了解。在自己已有的分數上,去判斷院校的層次,利用提前批的規則,實現低分增值。若是在沒有做足工作的情況下,盲目地去填報,或許我們會失去后面所有的志愿機會。
第一志愿我應該要慎重地填報。第一志愿是考生挑選高校意愿最具傾向的表達,是高校錄取的首要依據。第一志愿有兩個層次:一是每個錄取批次都有一個第一院校志愿;二是每個院校的專業選擇中均有一個第一專業志愿。據不完全統計,各高校第一志愿錄取率達80%~85%,有的學校甚至高達100%。所以幾乎所有院校都很看重考生的第一志愿。因此在第一志愿的選擇中我們要慎重,以免讓自己后悔。如果在第一志愿中填報的學校層次比較低,那么在第一志愿中就可能被錄取,我們就會失去后面幾個志愿的機會。所以在填報第一志愿的時候要特別地注意,不能隨意地做決定。
在第一志愿當中我們還要注意一種情況,如果當批次實行的是平行志愿,如果你在第一志愿當中被提檔之后又被退檔,那么當批次剩下的志愿已經沒有被錄取的機會了,就只能進入征集志愿或者落入下一批次的志愿當中,甚至名落孫山。
在志愿填報中我們也不能完全地關注第一志愿,在第一志愿選擇的同時,也不能輕視第二、第三志愿。第二、第三志愿是考生除去第一志愿退而求其次最想去的院校之一。當在第一志愿當中沒有被錄取的時候,那么我們可能還會有第二、第三志愿的機會。所以在第二、第三志愿中不能馬虎,也要更多地研究和翻閱招生計劃。
當批次中的所有院校和專業都已經選擇了的時候,我們要確定一下是否有保底院校。有些考生的想法是,只要能去當批次的學校就很好。那么我們就需要有保底院校,避免在當批次落榜,或者只能去到下批次,或者重新復讀。大家都知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復讀再考如果能達到自己預期的理想固然好,但是再次失利的可能性也很大。所以在是否放棄保底院校之前一定要慎重地考慮。
在所有的院校都選擇好的時候,還有一個關鍵點,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在“服從專業調劑”這一欄當中,有時候會有更多的猶豫。如果選擇了專業調劑被調劑到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了怎么辦?如果不服從專業調劑,落榜了怎么辦?
從多年的錄取情況看,填“服從調劑”不失為一種上策。如果在志愿當中考生要選擇保專業的情況,可以將這個條件充分地考慮進去,如果只是盲目地選擇不服從調劑,很可能會被提檔導致落榜。
每個志愿之間要有一定的梯度,院校之間一定要有梯度,如果你上批次沒有上線或者被退檔,到下批次其實你已經在甚至中等以下水平了,如果“下一檔填高點”,豈不是又將面臨再度落選的悲慘結局。
綜上情況,如果我們要填報一個好志愿,就需要詳細地去了解高考政策,高考志愿模式,院校、專業、招生計劃、招生章程、批次錄取規則、專業錄取規則等信息。
延伸:
一本二本合并后,志愿怎么填?
錄取批次合并不會減少考生的錄取機會。對考生而言,由于同一批次院校數量大幅增加,考生可選擇的院校和專業也相應增加,一些個性化的需求將會得到滿足。一些民辦高校、獨立學院和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取得長足進步,這也是國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批次的原因所在。“分批次進行錄取,只是為便于錄取工作操作,與院校性質無關。”但是,差距縮小不代表差距小,不代表沒差距。這要求考生要仔細甄別院校性質,在可選擇的院校和專業相應增加的基礎上,既滿足個性化的需求,又不能高分低報,更不能高分上低校、差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