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0 06:51:01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五一巾幗標兵事跡材料,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滴滴汗水,誠滋桃李滿天下,點點心血,教育英才澤神州。她只是一名普通的農村教師,從民辦到轉正,**年心系教育,是她無悔的選擇。
她愿做一名普通的農村教師,用最淳樸的心教育最淳樸的孩子,情蔭鄉村是她終生的追求。她就是在工作中永不疲倦,樂觀頑強,唯有“奉獻”不變的**小學教師——**。
**,**年參加工作,成為了一名民辦教師。**年趕上黨的好政策順利成為了一名公辦教師。在過去的**年里,輾轉從教于幾所農村小學。可無論身處何處,無論是民辦還是公辦教師,無論生活經歷了怎樣的變故,不變的是她扎根農村小學的決心,不變的是她**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的母愛情懷以及一切以工作為重、學生為先的信念。
一路艱辛一路淚
**年,年僅**歲的她踏上了教書育人的道路,來到了**村小。說是村小,其實連一間像樣的校舍都沒有,孩子們上課的地點就在一戶農家廢棄的院子里。沒有黑板,沒有講臺,更別提各種教學設備了,連孩子的課桌都搖搖晃晃、破舊不堪。教孩子寫字有時都需要寫在地上,而且當時村里的孩子輟學現象也很嚴重。**老師接過二年級的一個班級時,該班本就不多的學生平均分僅有37.2分。艱苦的條件、對教育的不重視并沒有讓她放棄當老師的念頭,她憑著年輕人的熱情,從基礎做起,一步步帶領孩子們前進。
為勸說輟學的小洪剛返校,她五次進行家訪,終于打動了家長和孩子;為了照顧留守兒童小西,她數次墊錢給孩子買學習用品;為了打好學生的基礎,每個周末她都免費為學生輔導。兩年下來,學生四年級期末考試成績平均分達到了85.6分,在領導眼里他又創造了一個奇跡。還記得那是一個雷電交加的下午,大雨滂沱,她不放心學生們自己走泥濘的路,決定把學生們一個個送回家。當她送回了最后一個學生時,才想起幼小的女兒還一個人在家。顧不得多想,她急急忙忙趕回家:漆黑的屋內,沒有一點聲響,“孩子,你在哪?媽媽回來了!”她大叫。“媽媽……”炕角傳來女兒泣不成聲的呼叫——可憐的孩子,抱著枕頭,蜷縮在角落里瑟瑟發抖……
**年的民辦教師生涯,每天超強度的工作,每月微薄的工資,家里還有70歲高齡的患有高血壓的婆婆,老人均常年用藥,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顧。生活的重擔并沒有壓垮她,畢竟那是她的追求。**年,她順利轉為公辦教師,生活待遇的提高更加激勵了她投身教育的熱情,激勵著她為教育奉獻終身的決心。她主動買來教學書籍學習,不斷給自己充電,充實自己,用她的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光有一桶水也是不夠的,得有長流水,才能源源不斷的澆灌這些祖國的花朵,讓他們茁壯成長”。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為了不愧對學生,**老師自學了大專課程,這對于一名老民辦教師來說,是多么大的毅力和自我超越。在她的影響下,兩個孩子都很努力,也很懂事,學習上比學趕超,先后都考上了大學,一個現在大學已經畢業,另一個至今還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讀研究生。
當**老師把更多的精力奉獻給她所摯愛的學生的時候,家庭卻出現了變故。**年,丈夫不幸遭遇車禍,腿部截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這對于她無異于晴天霹靂,婆婆高血壓嚴重、丈夫身心受重創、父親臥床不起……所有的擔子都壓在了她這個柔弱女人的肩膀,心力交瘁的她忍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巨大壓力。學校領導實在不忍心看她日漸憔悴下去,特意準了她一個月的假期,讓她在醫院一心一意地照顧丈夫,幫助丈夫早日走出陰霾。然而,半個月不到,還沒等丈夫出院她就返校了,只因為班里的學生自發組織去醫院看望她,聽著孩子們那一句句“老師,我們都想你了,您什么時候回來?”看到學生們對老師崇拜的眼神,再看看兩個還正在上學未成年的孩子對媽媽依賴的目光,她擦干眼淚后下定決心,一定要重新振作起來!因為家庭需要她,學校的孩子們需要她,她要成為孩子的依靠,成為學生的支柱。
從此以后,她每天都在家庭和單位來回穿梭,白天上班,下班后洗衣、做飯、照顧老人和丈夫成了她的必修課,絞盡腦汁為老人調理飯菜、洗衣打理,為丈夫做康復訓練、平復心情。但面對孩子們求知的欲望和家長們望子成龍的心愿,她別無選擇。教學是她的責任,照顧親人是她的義務,手心手背都是肉,她都不能放下,唯一能對不起的就是自己。
一路汗水一路情
生活中的種種無奈,帶給她的,或許并沒有太多的“痛楚”。畢竟她的生活因為工作而太過緊湊,因為學生太過充實,沒有多少閑暇去體驗那份無奈。**年來,她始終堅守在教學第一線,除了一年擔任的是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外,其他時間都擔任的是主課,而且大都是低年級的語文。在教學中她從未因家庭而耽誤教學,影響工作,反而家庭的不幸更增強了她扎實工作的信心。憑著對工作的熱愛、責任感和對學生的愛心,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料理家務,然后再按時上學。**年來,她所教的學科在每次統考中及格率都是**%,優秀率都在**%以上,遠遠高出省標準,她不光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還受到了老師、家長和社會的好評。每年分班,很多家長都托關系要把孩子調到**老師的班級。
記得她還在村小任教時,每接手一個新的班級體,她都要在第一天的班會上向學生承諾,每天6:30之前一定到校。因為學校學生少,年齡小,她每天都是第一個到校打掃清潔區,等師生們到齊了,她早已經用整潔的環境高興地等在校門口,冬天下雪的時候她去的更早。在學校沒有暖氣那段時間,冬天取暖靠的是爐灶,因此,每天打掃衛生、生爐子成了**老師的工作常規。她說:孩子只有在溫暖的教室里學習才會感到溫馨,才會有家的感覺;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只有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看待,孩子才會喜歡你,才愿意跟你學。
驀然回首**年,為了學生的學習,有多少個夜晚挑燈夜戰,有多少個黎明冥思苦想,也已記不清給多少個學生無償補過課。起初,家長感到過意不去,給她送紅包,但一個個都被她謝絕了。于是他們便用農民特有的方式回報著她對孩子們的付出:冬天冷了,有人用塑料布把窗戶封好;哪家下來了新鮮的蔬菜,總會讓她第一個嘗鮮……而所有的這些,她都欣然接受,她盡情地享受著她所從事的職業給她的真誠的饋贈……
一路鮮花一路歌
白云奉獻給藍天,蔚藍奉獻給海洋,我拿什么奉獻給你——我的學生?是一絲不茍的做事態度,是積極樂觀的生活觀念,是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
作為老師,她明白,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將影響著學生。所以她時刻注意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大雨滂沱的早上,她總是早早到校,站在教室門前,迎接她的學生。她要用自己的言行告訴他們:不要因為天氣而遲到,甚至曠課當了逃兵,老師在早早地等你。若是冬天下雪,她也要早早地來校,她會用手中的掃把,掃出一條通向教室的小道,引領他們走向家的懷抱。而在她的言傳身教中,學生懂事、明理,許多個別生也都得以轉化。
——包裝公司五一巾幗標兵崗事跡材料
***包裝有限公司質檢部,共有20人,全部都是女性,主要負責公司生產所需的進廠原材料質量檢查、產品質量工藝和包裝上創新改良、半成品質量控制等分析工作。質檢部在公司的正確領導下,以技術為引領,以提高全員勞動技能和業務水平為主線,不斷加強員工隊伍的自身建設,努力提高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出色的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做到了產品質量好、安全生產好、員工技能好、業務能力好、部門建設好、思想政治工作好,自成立以來,在公司的領導支持下,立足崗位,嚴格管理,務實創新,銳意進取,熱心服務產品生產,充分展現了質檢部的巾幗風采,以優良的工作贏得了全公司的稱贊。
一、加強安全管理,積極推進標準化建設。
安全工作是質檢部的首要工作,按照安全標準化工作要求,質檢部制定了質檢標準,2008年4月為公司制訂和完善了質量管理方針和質量標準規范書。又結合公司各項安全要求,采取集中檢查和日常隨機檢查相結合的辦法,狠抓安全管理,對不符合項和隱患的責令當班班組進行整改,整改率達到了100%。并制定管控措施,對全公司九個車間的產品質量進行管控,采取各種形式對員工進行安全崗位技術培訓。有效提高了員工的安全素質,實現了質檢部全年零事故、零傷害、零風險的目標。
二、結合實際開展技能培訓,有效提高了員工技能水平。
為全面提升崗位人員在生產中的操作技能,質檢部對每一位新進員工進行進廠三天的崗前培訓:質量、安全、技能培訓,為使新進員工能快速地學會基本生產技能,每一位質檢員都會詳細耐心的將基本生產技能教會每一位新進員工。組織車間各班組開展勞動競賽活動,在日常生產中鼓勵員工大膽創新,提出合理化建議,提高了員工工作積極性,同時也為公司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2011年在產品工藝和包裝上創新改良,為公司節約了成本120萬,榮獲公司創新貢獻獎。學以致用,質檢部積極組織員工參與公司、園區開展的各項技能競賽,使員工參與生產、活動的積極性得到很好地調動。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包裝有限公司多次受到了夏云工業園區表彰。
三、加強質量監督檢查機制,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
按照質量檢查工作要求,質檢部不斷建立健全質量檢查工作管理體系。在保證檢查工作技術水平的同時,積極參與公司技術創新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對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公司領導反映,得到公司的表揚與肯定。紙品質檢員撒瑤由于平時工作的細心,摸索到紙杯碗一套實用簡單的發水流程,減輕了工人的工作量,也節約了成本,保證了質量。塑品質檢員工曹榮蘭為了能讓有更好的質量產品流入市場,每日冥思苦想怎樣更好的控制不良品入包裝,怎樣能降低成本而保證質量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利用多年的塑品工作經驗,改良全新提升了杯子的亮度和挺度,再次降低了成本。2009年一車幾十噸的次品原料進入了公司,我班組質檢員在第一時間就發現原料問題,經上報領導解決,給公司挽回了數十萬元的損失。2010年11月,班組所有人員在質量檢查工作中,檢查出一批質量不合格產品,及時與采購部門、生產車間、公司領導溝通解決,使公司產品在市場上的質量信譽度增強,得了各地客戶的優評,被評為公司“先進團體”。
四、互助互幫團結向上,關愛員工凝聚人心。
質檢部針對員工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廣泛的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注重通過個別談話等方式對員工進行心理疏導,著力解決員工思想壓力和心理困惑。尤其是在貫徹落實公司會議精神上,以談、學、講相結合的辦法,先后采取了多種形勢的方法和途徑,把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引向深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理順了員工情緒,贏得了員工的擁護和支持,促進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進行。全體員工能集中精力投入到質檢工作之中,心情舒暢的完成本職工作,自覺的遵守勞動紀律和各項規章制度,保持了整個隊伍的穩定,政治思想素質的提高,也影響著團體每一位員工,互助互幫團結向上,用實際行動幫助有困難的員工。2008年9月為公司困難或有災難同事捐助愛心款;2013年5月,公司其他部門員工家屬受傷,本團體人員積極主動的向該員工伸出幫助之手。她們更有愛心,汶川地震她們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拿出一部份捐給災區,望漠水災,她們再次伸出了援助之手。
就是這樣一支以監督質量為主的團隊,每天上班必須檢查機械的三種溫度,主熱溫度、粘合溫度、滾花溫度,然后,拿出相對規格的紙箱把紙先放在機器的下紙臺上,當碗成型出來時,至少檢查50---100只碗,看外觀是否臟,底是否滾花好,是否有破口,卷口要卷成360度,最后50只一袋入袋,放合格證扎口,一箱12提,裝滿后封箱平整,外箱寫上姓名、日期、編號、每件包裝堆放整”,她們每一天都在重復著,全廠九個車間都有她們忙碌的身影。質檢部從部長到員工,一直都在超負荷工作,加班加點是正常,趕時間加班到午夜也是常有的事。因為工作忙,年邁的父母沒時間孝敬;上學孩子不能照顧;自己生病也都帶病堅持工作,盡管這樣,部門上下沒有怨言。因為大家都明白,沒有大家的發展就沒有小家的幸福,只有我們這個大家好了,發展了,我們才能更好的孝敬父母,更好的照顧孩子,我們的小家也才能更幸福。因為我們努力了,所以我們才有了今天的成績,也正因為我們是一支凝聚力強的團隊,我們就沒有攻不破的難關、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實現不了的目標。我們這支團隊,在平凡的崗位上傾注著自己的熱忱和青春,每天重復著再重復,把簡單的工作能一如既往的堅持做好,激情飽滿,斗志昂揚的屹立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公司的美好未來繼續努力加油。我們有信心、更有責任把我們的團隊打造成一支過硬的團隊,我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我們的明天會更輝煌。
——***省人民醫院
***從事腎臟風濕內科醫療事業已20余年,作為我省大型綜合三甲醫院腎臟風濕內科、省內重點學科及***省慢性腎臟病科技創新人才團隊領銜人,始終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較高的學術造詣,在腎臟病學專業領域成績突出,得到了患者的贊譽、同事的好評、同行的認可和上級的肯定。
一、仁心仁術保患者,提供一流服務,造就黔貴第一腎科品牌
一是傾心傾情服務患者。從醫二十余年來,始終堅持“醫者父母心”的原則,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汶川抗震救災、平塘煤礦透水事件、抗擊危重癥“手足口病”、“禽流感”、“甲流”等重大醫療衛生突發事件中帶頭成立本學科的專家組,牽頭會診、靠前指揮。參與搶救我省首例危重癥甲型H1N1流感患者;成功救治3個月及以下的溶血尿毒癥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兒;救治我省首例抗GBM陽性患者等。
二是搭建平臺服務患者。2009年成功將腎臟風濕內科打造成為“中國腹膜透析衛星中心”、“***省腹膜透析培訓基地”;成立了省內大型的血液透析病房、腹膜透析室、結腸透析室、為省內1萬多名尿毒癥患者提供了救治的平臺。
2010年帶領腎臟風濕內科團隊與廣東省腎臟病研究所共同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培養了高水平的臨床型和科研型博士研究生。
2011年成功將腎臟風濕內科申請成為我省唯一的國家級“血液透析培訓基地”,和本專業“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為全省88個市、州、縣培養了400余名血透、腹透醫護人員。
2012年與泌尿外科共同組建了***省腎臟泌尿疾病研究所,并協助成立了中華醫學會***省血液凈化學分會。
2013年成功獲得***省慢性腎臟病科技創新人才團隊及***省重點學科稱號。血透、腹透、結腸透析每年達58000人次,較2009年增加6倍;病房床位數增至77張,出院病人3228人次,較2009年增加180%。
二、精益求精興醫術,創造一流業績,成就科研學術碩果累累
一是不斷學習新技術,提升臨床經驗。在繁重的工作任務中,仍然擠出時間不斷學習國內外的新知識、新技術,對腎臟風濕系統疾病和疑難病的診治研究有獨到見解。
二是不斷研究新領域,攻克腎科難題。多年來對慢性腎臟病抗腎纖維化的研究獲得2008年日本長崎醫學會獎;鋅指轉錄因子Snail-1和GF/IGF-1軸對腎小管上皮和間質的作用及調節機制的研究獲***省醫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慢性腎損害腎小管間質纖維化進展及干預措施的研究獲2012年度***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不同血液凈化模式對危重癥的救治獲2013年度國際血液凈化大會杰出論文獎。對多中心狹窄或閉塞的疑難Cuff管的置入、腹膜透析對3個月以下嬰幼兒危重癥的救治、雙重血漿置換療法等成為學科自身的醫療技術特色,在國內均處于先進水平。
三是不斷追趕學術前沿,占領學術高地。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部民生項目各1項;參與衛生部重大項目和科技部支撐項目2項;主持并參與國際合作項目2項,省部級課題15項,廳級課題8項,共擁有科研經費500余萬元。共發表專業論文75篇,其中SCI收錄3篇,核心期刊32篇。
三、至真至誠育團隊,培養專業人才,鑄就醫德仁術精英
一是打造一流腎科團隊。積極帶領團隊參加美國腎臟病年會、亞太風濕病學會及每年的全國年會等。近年來,帶隊參加國家級學習班56人次,全國性學術會議178人次,省級以上學術會議379人次。團隊骨干近年來在省級以上大會發言50多次;國家級大會發言10余次;國際大會發言3次。目前,學科團隊24名醫生中,高級職稱8人;博士3人、碩士17人。
二是培養一流學科科人才。作為貴陽醫學院附屬人民醫院診斷學教研室主任,內科學教研室副主任,高度重視臨床教學工作,帶領團隊每年承擔2000多學時的教學工作,共帶教600多名本科實習生,培養了46名進修生,11名碩士研究生,2名成長為博士研究生。為全省腎科專業培養了400多名醫護人員。榮獲2011年度“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工作優秀指導教師”。
三是積極開展務實合作。除發展腎臟風濕科各亞專業外,還與兒科ICU合作開展組合式體外多器官支持對小兒急性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礙的臨床療效研究,并成功救治3個月溶血尿毒癥患兒;與呼吸內科ICU聯合救治危重癥甲流、禽流感患者;與心內、心外ICU共同開展老年頑固性心衰及體外循環心臟大手術后CRRT介入治療等,提升了團隊的綜合實力。帶領團隊與日本長崎大學腎臟病研究所、香港大學瑪麗醫院腎科、北醫大腎臟病研究所等國內外知名醫科院校進行合作和學術交流,為團隊培養了3名博士研究生和11名碩士研究生;參與并承擔了國家級重大課題4項。
四、德藝雙馨重醫德,樹立一流形象,練就腎臟病健康衛士的醫者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