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8 08:40:47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膽結石手術,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方法:對我院130例實施膽結石手術的患者在圍術期給予精心護理。
結果:對膽結石患者術前術后進行護理,手術均得以順利進行,未發生并發癥及死亡病例。
結論:對膽結石手術的患者進行圍術期護理,能夠順利完成治療計劃,使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膽結石圍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4-0205-01
我院對130例膽結石患者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對患者術前心理護理和宣教指導以及術后的精心護理,患者未出現嚴重并發癥,臨床療效令人滿意。現將膽結石圍術期的護理體會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基本資料。選擇我院收治的膽結石患者130例,其中男76例,女54例;年齡14-76歲,平均年齡(47.64±3.26)歲;手術前經彩超及CT等影像確定為膽結石;病史15天-12年。手術均順利進行,住院時間為6-10天,平均為(6.64±0.3)天。
2患者術前護理
2.1患者術前檢查。患者術前應進行三大常規、胸透及心電圖檢查,對患者的全身情況及影響手術的潛在危險因素進行了解,若患者有異常狀況應及時對癥進行處理,待危險因素及由該危險因素造成的并發癥消除或是降低時可施行腹腔鏡手術。
2.2患者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入院會產生恐懼、焦慮、憤怒及抑郁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應,故護士應對患者耐心細致護理,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根據不同患者情況做好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的疑慮,保持良好心態接受治療。對于老年患者,對患者和家屬說明手術的重要性和安全性以及良好的效果,并應主動關心患者,樹立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及家屬得到信任,便于術后繼續配合治療。
2.3對患者術前進行宣教指導。術前3d將患者集中于同一病室,護士給予患者宣教指導。手術前3d提醒患者應停止吸煙,以便術后減少呼吸道分泌物,預防肺部感染。病房應保持空氣新鮮,患者應避免著涼。對患者說明術后深呼吸技巧,同時講明術后翻身、咳痰、肢體活動以及早期活動的意義。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膽結石手術;術前焦慮
膽結石手術是一種比較常用的用于膽結石治療的手術方式,在膽結石的治療工作占據著重要的位置[1]。在目前的膽結石手術的圍手術期護理中,尤其在術前的護理中,由于護理人員的疏忽,經常會出現患者因為對所患疾病相關知識的欠缺導致過度緊張和焦慮,加之一些護理人員在圍手術期護理時的方法不當和監察不仔細,經常會發生一些由于膽結石手術圍手術期護理欠妥當導致的醫療失誤。在護理中忽視了對患者正確心理的疏導以及科學的健康教育,會出現患者發生焦慮、恐懼、抑郁、不配合治療等問題[2]。人性化護理是近幾年提倡的一種以人為本的優質護理服務方式,效果頗佳[3]。因此,對于膽結石患者手術治療前的人性化護理是十分重要的,其可以有效緩解患者在手術前由于種種原因造成的心理問題。本文主要對2013年3月~2014年3月通過膽結石手術治療的100例患者進行了人性化護理服務,并以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對該種方式在患者中的滿意程度以及患者經過護理教育后對疾病的掌握程度進行調查,現將調查與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進行膽結石手術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這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58例,年齡20~80歲,平均年齡51.6歲。將這100例患者按照平均的原則,參照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及文化程度分為兩個組,即研究組和對照組,兩個組人數均為50例,男性患者均為21例,女性患者也均為29例。兩組患者在臨床資料的比較方面不存在著明顯差異。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膽結石術前的常規護理進行術前護理,同時,研究組患者還要執行我院設計的人性化術前護理方案,在術前,要讓患者熟悉病房的基本情況。在術前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調整患者的心態,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波動,給患者帶來心靈上的放松。
在術前護理時,還要進行健康教育結合術前護理干預的人性化護理原則。首先,在術前,可以組織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膽結石和膽結石手術科普知識的學習,講解內容主要以膽結石的發生原因、常見癥狀、預防措施、治療方法以及飲食注意細節等。其次,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對患者進行適宜的心理調整,讓患者了解治療的安全和可靠;可以定制一些宣傳冊,記錄膽結石疾病的有關常識發放給患者,并在宣傳冊上印上一些心理調整的常用方法,讓患者進行自我心理疏導。再次,在護理中,護理人員的工作要給予患者如沐春風般的親切感。護理操作中要做到人性化的護理,在各項護理操作中能夠做到舉止穩重、動作熟練、操作輕柔、反應敏捷,給予患者詳細、專業、人性的各種術前指導。
1.3調查方法 進行對兩組患者進行SCL-90評分,SCL-90是由焦慮、恐懼、抑郁、敵對和軀體化這5個因子組成。其評分結果可以間接反映出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其對治療的配合程度如何。同時,對研究組患者進行術前人性化護理后后的滿意度調查分析,滿意度調查表由我院自行設計,為三個標準,即"好"、"一般"和"不滿意"。這三個標準有患者不記名方式選擇,我院派專門人員對調查表進行整理、統計,滿意的計算方式為"好"和"一般"的總和。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l5.0程序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
2 結果
2.1滿意度調查結果 兩組患者進行術前護理后,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分析,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的滿意度要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SCL-90評分結果比較 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SCL-90評分結果可以看出,人性化護理后的研究組患者在焦慮等術前不良因素的控制方面要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在手術之前的患者屬于敏感群體,在進行手術之前會因為過度緊張而不知所措,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恐慌[4]。并且,一些患者由于自身的性格原因會產生焦慮與抑郁心態[5]。所以在護理時,護理人員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在手術前盡量讓患者保持愉悅的情緒接受手術[6]。
在本研究中,當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前,我們使用本院結合人性化護理理念設計的術前護理方案,對50例研究組患者進行人性化術前護理,經過了SCL-90評分和滿意度調查顯示,這種人性化護理服務不但降低了患者在術前出現心理問題的風險,而且也受到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肯定。在術前護理中,我們參照了人性化護理理念,對患者進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護理,包括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個性化護理服務等。同時,我們還對患者進行必要的身體檢查,避免了由于患者體質問題而造成的手術危險。并且,我們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與心理疏導,幫助患者對疾病有清晰的認識,在護理中,我們參照了人性化的心理護理方案,以患者為中心,設身處地的為患者著想。在緩解患者焦慮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從本研究結果中不難看出,使用人性化護理的患者焦慮改善情況良好。這些結果的獲得使得我們能夠相信人性化護理可以應用于膽結石手術的術前護理中。總之,人性化護理理念融入到膽結石手術術前護理中是正確且符合護理工作發展潮流的,將會為膽結石手術的護理工作帶來新的方向,并對保證護患關系的和諧奠定了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曉芬.人性化護理對膽結石手術患者術前焦慮的影響分析[J].長治醫學院學報,2012,26(1):67.
[2]古麗仙.阿布拉.對35例膽結石手術合并高血壓病患者的心理干預護理研究分析[J].新疆醫學,2009,14(9):86.
[3]倪祝宏.臨床護理路徑在膽結石手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2,9(7):160.
[4]陳鐵群.淺談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及體會[J].中華現代中醫雜志,2007,5(8):13-14.
方法:選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膽結石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74例;年齡為60-83歲,平均年齡為(66.2±7.2)歲。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8例患者,兩組一般資料沒有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給予對照組患者保守治療,治療組患者中有42例行擇期手術,26例行急癥手術。
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44.12%,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
結論:對老年膽結石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但是由于老年人群的特殊性,行關注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避免出現醫療事故。
關鍵詞:老年膽結石手術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2)11-0022-02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提高,臨床上老年膽結石的發病率也隨之而提升。但是因老年人群的敏感性較低、病情發展迅速、其膽結石的相關癥狀和體征都不明顯,加之老年人腹肌逐步出血萎縮、腹壁脂肪大量沉積,從而使其典型腹膜刺激癥狀受到了抑制[1]。為了對老年膽結石的治療進行分析和探討,筆者選取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膽結石患者,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膽結石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74例;年齡為60-83歲,平均年齡為(66.2±7.2)歲。上述患者中70例為單純膽囊結石,48例為肝內膽管結石,20例為膽囊結石合并急性膽囊炎。所有患者的上腹及劍突下部分都出現了連續性的隱痛、脹痛及陣發性痙攣性劇痛,并影響右肩背部位;患者存在惡心、噯氣、腹脹、食欲降低以及消化不良等癥狀,在食用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后癥狀加劇,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冷顫、高燒、黃疸等;部分患者的右上腹膽囊位置及劍突下有深壓痛、反跳痛及肌肉緊張等癥狀,莫菲征檢測結果顯示陽性,或出現阻塞性黃疸征。采用CT、B超等方式對上述病人進行那個診斷,存在高血壓、肺心功能障礙、呼吸及消化系統等并發疾病。隨機將上述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8例患者,比較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及并發癥等一般資料,沒有顯著差異(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保守治療,以4ml的劑量,為患者靜脈滴注頭孢西丁,并加500毫升葡萄糖溶液或生理鹽水,當患者相關癥狀出現了緩解,則以6片/次,3次/天的劑量口服消炎利膽片。
治療組患者中有42例行擇期手術,26例行急癥手術。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依據選擇全麻、硬膜外麻醉或局部浸潤麻醉。另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選擇膽總管探查、膽囊造瘺、T管引流、膽囊切除、經肝組織切開肝內膽管取石或膽腸吻合等手術方式。
1.3療效評估。若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及體征完全消除,所有結石都被排出,則視為治愈;若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及體征有了顯著的緩解,結石量有所降低或結石體積不足原有的50%,則視為顯效;若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減輕,結石減少或縮小到原有體積的1/2以內,則視為有效;若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及體征沒有變化甚至惡化,亦或是癥狀有所緩解但是膽結石的數量或體積沒有變化者,則視為無效[2]。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緩解率。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采用t檢驗法檢驗差異,當P
2結果
經治療,治療組中未見無效病例,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中,38例患者無效,總有效率為44.12%。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存在顯著差異(P
對照組患者中未見嚴重的并發癥出現,而治療組中2例患者出現T管引流不暢、4例患者出現切口感染,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上述癥狀全部消失。
3討論
相關文獻顯示,目前我國老年人的膽石形成率以超過20%,其中發病率最高的則是膽囊結石[3]。不良的飲食習慣是導致膽結石的一項重要原因,且該疾病的發病率和年齡成正相關。目前,老年膽結石患者的占比出現了顯著的提升,其發病和高膽固醇癥有著緊密的聯系。 膽結石患者最常見的癥狀是腹部脹痛,導致該情況的原因是患者進食后膽囊會收縮,從而分泌膽汁,而收縮時結石易出現位移,并相互產生摩擦,從而刺激膽囊內部,導致患者疼痛,該疼痛具體表現為上腹部的劇痛亦或是隱痛。當患者出現了劇烈的疼痛,往往會去醫院就診。然而,臨床上還是存在有大約10%的膽結石患者沒有典型無癥狀。
對于膽結石通常應以預防為主,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進行及時的治療,治療方式通常包括手術療法和常規保守療法兩種。常規治療主要以藥物為主,考慮到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齡患者的具體情況,為了避免并發癥的出現,可采取常規保守治療。但是通常常規治療的效果不如手術療法而老年膽結石患者接受外科手術的危險較高,故應完善各項保障措施,避免術后并發癥對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不利的影響。本研究中,治療組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44.12%,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對老年膽結石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但是由于老年人群的特殊性,應關注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避免出現醫療事故。
參考文獻
[1]趙勇剛.老年膽結石手術治療72 例臨床分析[J].臨床醫學,2011,11(11):119,121
膽結石是我國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在對這一疾病的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采用較多的一種治療方法為膽囊切除術,但是由于患者對手術存在恐懼而且耐受性較弱,通常會在手術前產生焦慮的情緒[1]。患者術前產生的焦慮直接影響著患者治療時的態度,同時部分患者還可能有抵觸的情緒,不能更好的配合醫生的治療,影響手術治療的效果,所以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緩解患者手術之前焦慮的情緒[2]。本文選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膽結石手術治療的患者84例為研究對象,對膽結石手術患者實施護理服務過程中優質護理對術前焦慮的影響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膽結石手術治療的患者84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38例,年齡在32~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8歲,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2例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基本情況上沒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護理服務,包括術前準備、護理禁食以及適當飲水等,同時向患者和其家屬交代病情,對手術的過程和內容等方面進行簡單的介紹,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服務,具體的護理方法和內容如下:
1.2.1入院前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患者辦理入院手續之前護理人員就應該主動與患者和其家屬溝通,建立良好的關系,協助患者和家屬辦理入院手術,妥善的對患者的病房進行安排,做好病房的基本衛生和布置工作,同時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安定下來之后采用焦慮量表評定患者的焦慮情況。
1.2.2入院后積極與患者溝通:護理人員應該在患者順利入院之后主動與患者和家屬溝通與交流,對手術的基本知識以及這一疾病的相應保養知識進行講解,同時教會患者如何正確的擺脫和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緒和心理狀態,要做好術前指導,向患者講述手術成功的病例,增強患者治愈的信心,改善患者手術治療之前的心理狀態。
1.2.3創造和諧、溫馨的環境:應該根據患者的實際需要設計病房、走廊等地方的環境,營造一種輕松、安全和值得信賴的住院氛圍,讓患者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沒有陌生感和距離感,緩解患者心理上的緊張和不安的情緒。
1.3觀察指標
分別在兩組患者入院時和手術前日兩個時間段對患者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進行焦慮水平的測評,調查之前要征得患者的同意,告知其調查的目的、方法和意義,SAS共包含20個條目,總得分大于40分為焦慮情緒,得分高說明焦慮的程度深,兩組患者的得分以總平均分的形勢表示。
1.4統計學分析
對數據庫的錄入及統計分析均通過 SPSS18.O 軟件實現。組間療效比較用等級資料的秩和檢驗分析,兩組均數比較用 t 檢驗,治療前后比較用配對 t 進行相關檢驗,將P
2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2例患者,兩組患者入院時焦慮評分情況沒有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手術前焦慮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患者入院時和手術前焦慮情況對比分析
3 討論
【關鍵詞】 膽結石手術;人性化護理;影響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975-02
膽囊結石多為結石在膽囊內異常聚集發生的膽囊系統疾病,發病率逐年遞增。由于患者對膽囊結石了解不多,術前極易出現抑郁、恐懼、焦慮等心理,影響膽結石手術效果,術后容易產生切口感染、尿路感染等并發癥。因此術前對患者采取人性化護理,緩解不良情緒,增加康復信心,對膽結石的手術治療比較重要。本文重點討論人性化護理對膽結石手術患者手術的影響,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膽囊結石患者231例,其中男146例,女17例;年齡33-71歲,平均47.1歲;病程1-10年,平均4.6年。均采用手術方式治療。以上患者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117例,其中男76例,女41例;年齡37-68歲,平均48.7歲;病程1-10年,平均4.2年;對照組116例,其中男70例,女46例;年齡38-70歲,平均47.3歲;病程1-9年,平均4.5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手術方法、病程、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具體包括:
1.2.1 術前心理護理 患者由于長期疾病的困擾以及對疾病和手術認知不足及盲目認知,患者極易產生恐懼及焦慮等不良情緒,必將影響后續手術的進程和效果,而且術后疼痛必然進一步加劇部分并發癥的發生。因此術前采用宣講的形式介紹病癥和手術情況,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或圖片介紹手術的注意事項以及可能發生的并發癥。給患者介紹主治醫師的資歷,幫助患者樹立信心。宣講中盡可能采用靈活的技巧和耐心,舒緩患者的焦慮的心理。術前適當的播放輕緩的音樂,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護理中要注意患者的情緒變化,隨時做好疏通準備。
1.2.2 創造人性化環境 醫護人員依據以人為本的核心服務原則,患者治療期間人性化布置病房,對走廊等環境調整,溫度維持在常溫,保持空氣流暢,給患者一種舒適、溫馨的家的感覺。
1.2.3 飲食人性化管理 術前和術后給予患者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通過交流減少嘔吐癥狀,便秘的患者可以開塞露幫助排便。
1.2.4 操作中人性化的護理 術中、術前、術后護理工作中,均要求具有扎實的基礎,要求言語禮貌,動作溫柔、熟練,反應迅敏,做到輕、準、快、穩。對患者的要求能靈活應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手術過程中盡量保證一次性成功。患者在麻醉過程中,應該給予患者關懷,握住患者的手、給予精神上的安慰并轉移注意力等,麻醉后插入胃管、尿管等時,對患者部位蓋好,預防受涼,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
1.2.5 術后心理護理 術后及時匯報術中情況和手術成功的信息,穩定患者的情緒,增強病人恢復信心,告知患者各種引流管作用和取出時間,并對患者的疑問及時解答,給患者被愛的感覺,觀察傷口情況,協助取半坐臥位,預防并發癥發生。
1.3 焦慮測評 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進行測評。采用四級評分法,包含20個條目,總得分>40分為焦慮情緒,得分越高越嚴重,得分總平均分表示[1]。
1.4 疼痛評估 視覺模擬量評分表(VAS),采用可滑動的疼痛評分刻度尺,一端為0,無痛;另一端為10,劇痛;中間為不同程度的疼痛[2]。
1.5 觀察指標 觀察切口感染、脂肪液化、腸粘連等并發癥發生率以及住院時間。
1.6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數據均數±標準差(χ±s)表示,組間比較t檢驗。計數資料百分比表示,比較χ2檢驗,P
2 結 果
2.1 SAS分值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入院時得分分別為64.9±3.8分和63.3±3.9分;臨術前得分分別為42.8±4.1和59.8±3.7分。心理護理后,觀察組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
2.2 術后疼痛評估 護理干預第二天和第三天,觀察組術后疼痛評估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
2.4 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住院天數(7.4±1.1)d,對照組(10.5±1.3)d,觀察組住院天數明顯低于對照組(P
3 討 論
膽結石患者術前缺乏對疾病和手術認識,容易產生情緒波動,擔心手術能否成功,出現焦慮情緒、抗拒、悲觀的心理,部分患者不愿意面對患病的事實,出現憤怒、冷漠心理。過度的心理活動容易導致身體僵硬,呼吸紊亂、血壓升高等,患者免疫力下降,代謝功能紊亂,影響手術效果和術后的并發癥的發生,因此采用人性化護理,改善患者情緒,激發和振奮患者的精神,消除緊張、焦慮、憂郁、恐怖等心理狀態,提高應激能力比較重要[3]。
本研究中,采用術前和術后心理護理,增加患者的信心,患者入院后給予患者舒緩的環境,通過宣講疾病、手術相關的知識,介紹主治醫師的資歷和手術情況,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自信心。本研究顯示,干預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明顯高于正常值,這也說明術前患者的不同程度的心理焦慮是存在的,并有可能影響到后續手術的結果。經過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患者的SAS得分明顯降低,而觀察組的患者的SAS得分仍然比較高,說明術前人性化護理是有效的,能緩解患者的心理焦慮、抑郁和恐怖,使病人更加信任和配合醫護人員。術后疼痛常見的并發癥,容易增加患者的心理應激,延緩術后康復,增加治療成本。通過交流緩解心理壓力,提高患者的認知能力,同時通過提供舒緩的環境,控制患者術前的應激反應,降低并發癥,對患者術后的疼痛影響明顯。本研究中,觀察組術后的VAS評分逐日降低,呈明顯時間效應,特別是在術后第二和第三天更加明顯,而對照變化不明顯。而且術后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人性化會能夠緩解患者術后疼痛,減少患者術前和術后心理應激,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同時通過合理的飲食控制,即可以提供營養,又可以術前、術中和術后做好鋪墊。患者通過上述的人性化護理后,手術進展順利,并發癥降低,減少了住院時間,節省了經濟,減輕疾病給病人帶來的痛苦。
總之,膽結石手術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可以增加患者的信心,保證手術順利的進行。降低并發癥,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慧娜.人性化護理對膽結石手術患者術前焦慮的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1):233-234.
2、吃早餐。
3、注意衛生。
4、不吃零食和甜食。
【關鍵詞】 膽結石手術護理;術前護理;術后護理;膽漏護理;治愈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活動選取了2010年2月份至2011年2月份來我院就診治療的膽結石患者的原始病例資料,共計52例。利用回顧分析法對患者的膽結石臨床癥狀觀察以及手術治療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分析。在這52例膽結石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的年齡在24歲至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2歲;患者的身體體重在49kg至85千克之間,平均身體體重在65.25kg左右。
1.2 門診觀察 根據對52例膽結石患者的入院門診表現癥狀進行分析和研究,患者感到右側下腹部具有疼痛感病史32日至11.6個月,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以下幾方面癥狀:21例患者感覺到腹部有劇痛感,疼痛位置一般在右下腹部,嚴重時,會出現大汗淋漓、休克或虛脫等,42例患者伴有惡心嘔吐感,13例患者伴有發熱癥狀,體溫溫度大于等于37.3攝氏度;大部分患者在腹部膽囊部位出現的疼痛,一般在2至5小時內疼痛得到有效的環節。
1.3 治療方法 對52例膽結石患者采用手術治療的方法為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腹腔鏡膽囊切除術(EST)以及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聯合治療的方式進行。
1.4 護理方法
1.4.1 術前護理 ①心理護理:在膽結石手術治療中微創腹腔鏡手術治療法是一種先進的新技術,患者對其了解甚微,因此護理人員要做好術前宣教工作,讓患者對手術的整個過程以及注意事項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從心理上解除了恐懼感,使其能夠更好的配合手術的治療。②檢測護理:通過對患者進行門診觀察分析,按照醫囑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身體檢測,檢測內容主要包括B超檢查,CT機掃描,X光線膽囊及膽道照射造影。在CT掃描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求患者口服濃度為百分之二的泛影普安500ml,以便充盈患者的胃腸道。通過上述檢測,發現患者結石中色素性結石22例,固醇性結石30例;據檢測結石大小在4.2cm,最小結石在0.45cm,單個結石患者31例,多個結石患者21例。伴有糖尿病患者15例,伴有闌尾炎患者4例等等。③術前準備:護理人員要求患者術前12小時禁止飲食,4小時內禁止飲水,同時要求手術前一天為患者制定進食計劃,以清淡為主,合理膳食。此外,向患者進一步明確手術注意事項。
1.4.2 術后護理 ①由于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后,患者均采用氣管插管方式,因此手術后護理人員應為患者采取去枕平臥的姿勢,把患者的頭部偏向另一側,保證呼吸的正常,每2小時仔細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②引流管護理:護理人員要保證術后1日內,患者引流管小于20ml,24小時候,引流管液體明顯下降或消失。48小時后,護理人員可以將引流管去除。③創傷護理:對于術后傷口的護理工作,要保證3日進行常規換藥,如果發現紅腫、感染或者滲液等現象,應馬上與主治醫生報告。④飲食護理:術后患者如果沒有惡心感,可以在8小時候進食,飲食以流食為主,以清淡為主,并且易于消化,同時兼顧高蛋白質、高熱量、高維生素,從而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⑤膽漏護理: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方法中膽漏的發生率要高于開腹傳統手術。膽漏的主要癥狀為術后腹痛、反跳痛、腹肌緊張等等癥狀。護理人員要及時匯報主治醫生,對患者膽汁進行充分引流,同時補充水與電解質,保證平衡。
2 結果與討論
通過對膽結石患者手術前后,采用全方位綜合護理方式,經過30日的跟蹤觀察,得出以下治療結果,52例患者,50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出現膽漏癥狀,通過護理康復出院,治愈率達96.15%,總有效率達100%。小兒肺炎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通過上述實驗護理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在膽結石手術過程中,采用全方位護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治愈的效果,很好的達到治療的目的,希望能夠在今后膽結石護理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麗峰,李晚明,劉敏.高原地區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護理[J].護理雜志,2009,26(2):38-39.
關鍵詞:優質護理;膽結石;手術;體會
膽結石在臨床治療中,主要選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但是由于患者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不了解,手術前很容易產生緊張、焦慮以及抵觸等不良情緒。如果手術后不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還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本文主要將我院收治的68例膽結石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回顧分析法,選擇優質的護理模式進行干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4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膽結石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回顧分析法,將其分為對照組(34例)與治療組(34例),對照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為27~65歲,平均年齡(40.5±3.3)歲,治療組中男24例,女10例,年齡29~66歲,平均年齡(42.7±4.6)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主要采用常規的護理模式,主要包括飲食指導、生活指導、飲水護理以及術后護理等。治療組主要采用優質的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即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生活護理、心理護理、健康宣教、飲食護理、術后護理等優質護理,具體如下所述:
1.2.1生活護理 由專業的護理人員對患者心理健康、生活習慣等方面進行評估,建立獨立的個人檔案,打造良好的病房環境,為患者制造整潔、舒適、安靜的環境,病室中的環境溫度、濕度都要嚴格控制,使患者感受到家的溫暖,從而緩解患者的抵觸心理[1]。
1.2.2心理護理 術后,護理人員要對患者以及家屬詳細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注意事項。由于患者經常會出現緊張、焦慮以及恐懼等心理,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治療。所以,護理人員要多與患者溝通、聊天,對他們進行關愛,并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鼓勵家屬給予患者支持,減少其不良心理情緒。同時,采用健康宣教來消除患者的顧慮,使其增強信心,有效的配合醫生治療。
1.2.3飲食護理 由于膽結石的發病和日常生活飲食有著密切的關系,術后,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從而使患者快速恢復健康[2]。
1.2.4疼痛護理 在手術后,患者會出現切口疼痛情況,必要的時候應給予患者使用鎮痛手段,從而降低患者的痛苦。同時護理人員要及時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如:多陪患者聊天,播放舒緩的音樂給患者聽等等;手術后第2d使患者保持相應的,這樣有利于患者降低疼痛感,對有嚴重疼痛的患者,應遵醫囑給予止痛劑[3]。
1.3評價標準 對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臨床效果、并發癥發生率等進行比較,焦慮評分主要采用SAS量表進行評分,50分以下說明無焦慮情況發生,50分以上的說明有焦慮情況發生,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焦慮越高。
1.4統計學分析 所有患者采用SPSS14.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采用統計學分析數據,采用(x±s)表示計量數據,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所有患者的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
2 結果
對照組的總有效率88.23%,并發癥發生率為8.65%,SAS量表焦慮評分(74.43±8.43)分,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7.05%,并發癥發生率為1.32%,SAS量表焦慮評分(40.56±3.43)分,通過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治療組的效果明顯要比對照組的效果顯著,兩組患者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在醫學臨床中,膽結石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主要是膽囊中的結石引起的,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率會不斷提升,尤其是老年女性特別容易產生。治療膽結石最好的方法是采用手術治療,因為手術治療不僅可以控制膽結石,還可以治愈膽結石[4]。但是,由于膽結石患者的年齡比較高,在進行手術前患者情緒起伏比較大,就會出現不配合的現象,使得手術的難度大大增加,膽結石在臨床治療中,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而且患者在術后會出現疼痛、難受等情況,影響手術的耐受性,術后護理的好壞也會影響患者術后康復效果[5]。所以患者在術后應當進行全面的優質護理,這樣才能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復環境,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幫助患者盡快達到治愈的效果[6]。
本研究主要將我院收治的68例膽結石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回顧分析法,選擇優質的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在臨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表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88.23%,并發癥發生率為8.65%,SAS量表焦慮評分值為(74.43±8.43)分,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7.05%,并發癥發生率為1.32%,SAS量表焦慮評分(40.56±3.43)分,通過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治療組的效果明顯要比對照組的效果顯著,兩組患者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對膽結石手術患者采用優質的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效果,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以及SAS量表焦慮評分,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巖映華,高寶珍,劉立蘋.膽結石手術患者術前焦慮護理中個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學,2015,08:121-123.
[2]劉紅霞.高齡膽結石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圍手術期優質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4,03:189-191.
[3]趙潔,劉娟,邱懷玉,等.全程優質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2,06:221-223.
[4]宋勝軍.圍手術期臨床護理路徑措施在膽結石患者中應用效果研究[C]//全國高血壓防治知識推廣培訓班暨健康血壓中國行海南海口會論文綜合刊.2015,04:389-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