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學習計劃8篇

時間:2022-06-06 13:23:20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大三學習計劃,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篇1

在一個班級中,如果全班同學都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那么沒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辦到的。同時,在這樣的氛圍中,也將更容易調動大家的學習積極性以及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的熱情。

鑒于此,我認為,班級工作應從集體凝聚力中入手。這一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所以,我這學期的工作目標是以下3點:

1、增強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增強集體凝聚力。

2、學生以學為本,力求班級整體成績更上一層樓;同時豐富課余文化生活。

3、在上一屆班委工作基礎之上,樹立班級形象、爭創院級、校級先進班級

具體工作計劃:

1、 積極開展文體活動。在本學期開展一至二次文體活動,比如說羽毛球比賽、男女混合的籃球比賽等,還有,在期中組織一次集體出游,以此達到增強同學間感情及鍛煉身體的目的。

2、 發揮班級集體的溫暖,向每一位需要幫助的班級成員伸出最無私的援助之手。計劃與青年志愿隊聯系,參與一次大型的公益活動,如慰問老人院等。

3、 實行班務公開。設立班務公開日(一月一次),是班級事務更加公開化、透明化,使班級里的同學人人都可以參與到集體事務中來。同時,廣泛采納同學們對班級事務的意見,集思廣益,爭取使班級工作更上一層樓。

4、 建立學習互助對子。讓學習成績較為落后的同學得到及時的幫助,同時也能培養同學們的互助精神,增強同學間的友誼。建立互助對子以自愿為原則,形成互助對子后通知班級便可,并根據兩人的學期期末成績在其綜合測評中做適當加分。

5、 在已建立班級群的基礎上,創建班級校友錄或主頁,在網絡上展現班級的風采。班級校友錄或主頁也可以作為同學們心與心交流的無限空間,讓大家更好地溶入到班級體這個大家庭中。還可以建設成為宣傳班級形象的陣地,提高班級影響力,方便今后組織交流及活動通知,并有利于先進班級的評定。還要建立個人檔案、個人簡介,向來訪者展示水政班每位同學的獨特魅力。可能的話,還將成為日后用人單位認識本班同學的窗口。

6、 在工作方面,班長、團支書及副班長、副團支書既要分工明確又要相互配合,堅持每周開班委會,針對班內出現的新問題制定新的對策。班委會由班長或團支書主持召開,應積極準備,保證開會效率。另外,對于班會負責人要做好紀錄,以便開展工作。

篇2

隨著大三的來臨,時間越來越緊迫了,回頭想想大學兩年浪費了多少時間,現在要把以前浪費的時間一點點的補回來,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方面都要有個合理的安排,充分利用時間。

我的計劃如下:

在學習方面,我會把重點放在英語學習上,英語是以后發展的需求也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能,我要利用學校這種環境好好把握學習英語,圖書館是個很強大的資源庫,環境也很好,非常適合早上去讀英語,或者安靜的學習。

其次,在專業方面,即將面臨畢業,工作與專業的關聯度不可忽視,專業知識的掌握與使用,各種相關軟件的使用,很有必要加強,爭取能夠獨立完成相關作業。活動策劃是我的弱項,相關案例分析需要多看看,增強自己的邏輯思維。

針對即將畢業時期,同時增強自我職業素養也很有必要,以及為人處事的方式需要更多的學習,為自己以后的工作提供更好的自身發展條件。

篇3

一、選擇題(40分,每小題2分)

1.甲烷的燃燒熱是-965.6kJ·mol-1,其相應熱化學方程式(

A:

C(g)+

4H(g)

=

CH4(g)

=

-965.6kJ·mol-1

B:

C(g)+

2H2(g)

=

CH4(g)

=

-965.6kJ·mol-1

C:

CH4(g)+

3/2O2(g)

=

CO(g)+2H2O(l)

=

-965.6kJ·mol-1

D:

CH4(g)+

2O2(g)

=

CO2(g)+2H2O(l)

=

-965.6kJ·mol-1

2.

對于基元反應:2NO

+

O2

=

2NO2,若將體系的壓力由原來的100kPa增大到200kPa,則正反應的速率為

原來的

A:2倍

B:

4倍

C:

6倍

D:8倍

3.

Ca3(PO4)2的溶度積的表示式為:(

A:

B:

C:

D:

4.

對于下列電極反應,,如果增大溶液的pH,則該電極的電極電勢

A:

增大

B:

減小

C:

不變

D:

不能判斷

5.

對于一個化學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越負,反應速率越快

B:

越負,反應速率越快

C:

活化能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D:

活化能越小,反應速率越快

6.

滿足下列哪組條件的反應可自發進行?(

A:

>0,>0,高溫。

B:>0,

>0,低溫。

C:

D:>0,

7.

下列何種物質不能起酸的作用

A:HSO4-

B:NH4+

C:H2O

D:CO32-

8.

下列各組溶液哪個不是緩沖溶液(

A:NaH2PO4

-

Na2HPO4

混合液。

B:0.2

mol·L-1NH4Cl與0.1

mol·L-1NaOH等體積混合液。

C:0.1

mol·L-1NaOH與

0.1

mol·L-1HAc等體積混合液。

D:NH4Cl

-

NH3

·H2O混合液。

9.

升高溫度能加快反應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能加快分子運動的速率,增加碰撞機會

B:能提高反應的活化能

C:能加快反應物的消耗

D: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率

10.

對于任意可逆反應,下列條件能改變平衡常數的是(

A:增加反應物濃度

B:增加生成物濃度

C:加入催化劑

D:改變反應溫度

11.[Ni(en)2]2+離子中鎳的配位數和氧化數分別是(

A:4,+2

B:2,+3

C:6,+2

D:2,+2

12.

若下列反應2A

+

2B

=

C

的速度方程式是,此反應的反應級數是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

13.

配制

FeCl3溶液,為防止水解,應加入(

)。

A:NaOH

B:NaCl

C:HCl

D:HNO3

14.

下列

值最大的是(

A:

B:

C:

D:

15.

在滴定分析測定中,屬偶然誤差的是(

A:試樣未經充分混勻

B:滴定時有液滴濺出

C:砝碼生銹

D: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讀不正確

16.

欲配制0.20

mol·L-1HCl溶液和0.20

mol·L-1H2SO4溶液,量取濃酸的合適的量器是

A:容量瓶

B:移液管

C:量筒

D:酸式或堿式滴定管

17.

用配位滴定法測定石灰石中CaO的含量,經四次平行測定,得=27.50%,若真實含量為27.30%,

則27.50%-27.30%=+0.2%,稱為

A:絕對偏差

B:絕對誤差

C:相對誤差

D:標準偏差

18.

某人在以鄰苯二甲酸氫鉀標定NaOH溶液時,下列記錄中正確的是

A

B

C

D

移取標準液(ml)

20.00

20.000

20.00

20.00

滴定管終讀數

47.30

24.08

23.5

24.10

滴定管初讀數

23.20

0.00

0.2

0.05

V(NaOH)ml

24.10

24.08

23.3

24.05

19.

用計算器算得,按有效數字運算(修約)規則,結果為(

A:12

B:12.0

C:12.00

D:12.004

20.

測定CaCO3的含量時,加入一定量過量的HCl標準溶液與其完全反應,過量部分HCl用NaOH溶液

滴定,此滴定方式屬(

A:直接滴定方式

B:返滴定方式

C:置換滴定方式

D:間接滴定方式

21.

用0.10

mol·L-1HCl

溶液滴定同濃度的NH3·H2O混合溶液,合適的指示劑是(

A:甲基橙(=

3.4)

B:溴甲酚蘭(

=

4.1)

C:甲基紅(

=5.0)

D:酚酞(=

9.1)

22.

下列反應中滴定曲線對稱的反應是(

A:

B:

C:

D:

23.

下列鹽中,哪種不能用強酸標準溶液直接滴定(

A:(的

=

4.2×10-7,

=

5.6×10-11)

B:Na2B4O7·10H2O(H3BO3的

=

5.8×10-10)

C:NaAc(HAc的=

1.8×10-5)

D:Na3PO4(H3PO4的=

7.5×10-3,=6.2×10-8,=

2.2×10-13)

24.

下列物質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標準溶液的是(

A:固體NaOH

B:固體Na2S2O3

C:固體硼砂

D:固體KMnO4

25.

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關酸效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A:酸效應系數越大,配合物越穩定

B:酸效應系數越小,配合物越穩定

C:酸效應系數越小,配合物越不穩定

D:酸效應系數的大小對配合物的穩定性無影響

二、計算題

(每題10分,共30分)

1.

計算濃度均為0.1

mol·L-1的NH3·H2O和NH4Cl混合液的pH(已知NH3·H2O的=

1.80×10-5),若

在一升該溶液中加入0.01mol

MgCl2(忽略體積變化),是否有沉淀生成?(Mg(OH)2的=1.2×10-11)

2.

將銅絲插入濃度為

1

mol·L-1

CuSO4溶液,銀絲插入濃度為

1

mol·L-1

的AgNO3溶液,組成原電池。

=

0.799V,

=

0.34V,=

4.8×1012

(1)用電池符號表示該原電池并計算其電池電動勢。

(2)若加氨氣于CuSO4溶液,使達平衡時氨的濃度為1

mol·L-1,計算的電池電動勢(忽略加氨后溶液體

積變化)。

3.

用鉻黑T作指示劑,于pH

=

10時,100.0

ml水用去0.01000

mol·L-1

EDTA

18.90

ml,同一水樣100.0ml,

調pH為12時,以鈣指示劑用同一EDTA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時需12.62ml,計算每升水中含鈣、

鎂多少mg

篇4

AABBCCDD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39.4種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9,W和X元素原子內質子數之比為1:2,X2+和Z-離子的電子數之差為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與W相鄰的同主族元素可制成重要的半導體材料BX單質不可能置換出W單質C元素原子半徑從大到小的順序是X、Y、ZDW、Y、Z元素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酸性的是HZO4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410.某種藥物合成中間體的結構簡式為:,有關該物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屬于芳香族化合物B能發生消去反應和酯化反應C能分別與金屬Na、NaHCO3溶液反應D1 mol該有機物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消耗5 mol NaOH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511.設NA為阿佛加德羅常數,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1L 1mol/L的鹽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氫分子數為NAB標準狀況下22.4 L H2 中含中子數為2NAC1L 1mol/L醋酸溶液中離子總數為2NAD1molMg與足量O2或N2反應生成MgO或Mg3N2均失去2NA個電子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612.25℃時,取濃度均為0.1 mol·L-1的醋酸溶液和氨水溶液各20 mL,分別用0.1 mol·L-1NaOH溶液、0.1 mol·L-1鹽酸進行中和滴定,滴定過程中pH隨滴加溶液的體積變化關系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曲線Ⅰ:滴加溶液到10 mL時:c(CH3COO-)>c(Na+)>c(H+)>c(OH-)B曲線Ⅰ:滴加溶液到20 mL時: c(Cl-)>c(NH4+)>c(OH-)>c(H+)C曲線Ⅱ:滴加溶液到10 mL時:c(CH3COO-)-c(CH3COOH)=2[c(H+)-c(OH-)]D曲線Ⅱ:滴加溶液在10 mL~20 mL之間存在:c(NH4+)=c(Cl-)>c(OH-)=c(H+)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713.氣體的自動化檢測中常常應用原電池原理的傳感器。下圖為電池的工作示意圖:氣體擴散進入傳感器,在敏感電極上發生反應,傳感器就會接收到電信號。下表列出了待測氣體及敏感電極上部分反應產物。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上述氣體檢測時,敏感電極均作電池正極B檢測H2S氣體時,對電極充入空氣,對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O2 + 2H2O+ 4e- = 4OH-C檢測Cl2氣體時,敏感電極的電極反應為:Cl2 + 2e-= 2Cl-D檢測H2S和CO體積分數相同的兩份空氣樣本時,傳感器上產生的電流大小相同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簡答題(綜合題) 本大題共73分。簡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8一氧化碳是一種用途相當廣泛的化工基礎原料。14.利用下列反應可以將粗鎳轉化為純度達99.9%的高純鎳。該反應的ΔH 0(選填“>”或“=”或“<”)。15.在高溫下一氧化碳可將二氧化硫還原為單質硫。已知:① C(s)+O2(g)=CO2(g);ΔH1=-393.5 kJ·mol-1② CO2(g)+C(s)=2CO(g);ΔH2=+172.5 kJ·mol-1③ S(s)+O2(g)=SO2(g);ΔH3=-296.0 kJ·mol-1則2CO(g)+SO2(g)=S(s)+2CO2(g) ΔH4= 。17.金屬氧化物被一氧化碳還原生成金屬單質和二氧化碳。下圖是四種金屬氧化物被一氧化碳還原時lg[c(CO)/c(CO2)]與溫度(t)的關系曲線圖。800℃時,其中最易被還原的金屬氧化物是 (填化學式),該反應的平衡常數數值(K)等于 。

分值: 14分 查看題目解析 >9高鐵酸鹽在能源、環保等方面有著廣泛的用途。濕法、干法制備高鐵酸鹽的原理如下表所示。

18.工業上用濕法制備高鐵酸鉀(K2FeO4)的流程如圖所示:①洗滌粗品時選用異丙醇而不用水的理由是: 。②反應II的離子方程式為 。③已知25℃時Fe(OH)3的Ksp = 4.0×10-38,反應II后的溶液中c(Fe3+)=4.0×10-5 mol/L,則需要調整pH= 時,開始生成Fe(OH)3(不考慮溶液體積的變化)。19.由流程圖可見,濕法制備高鐵酸鉀時,需先制得高鐵酸鈉,然后再向高鐵酸鈉中加入飽和KOH溶液,即可析出高鐵酸鉀。①加入飽和KOH溶液的目的是: 。②由以上信息可知:高鐵酸鉀的溶解度比高鐵酸鈉 (填“大”或“小”)。

20.干法制備K2FeO4的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21.高鐵電池是正在研制中的可充電干電池,高鐵電池具有工作電壓穩定, 放電時間長等優點,有人以高鐵酸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為原料,以硫酸鉀為電解質,用惰性電極設計成高溫下使用的電池,寫出該電池正極電極反應式: 。分值: 14分 查看題目解析 >10環己酮是重要化工原料,是制造尼龍、己內酰胺和己二酸的主要中間體。實驗 室常用鉻酸氧化環己醇制備,但鉻酸較貴且污染環境。某化學興趣嘗試用中學化學更常見的次氯酸鈉代替鉻酸制備環己酮。有關物質信息、實驗流程及實驗裝置如下:環己酮:無色或淺黃色透明液體,有強烈的刺激性臭味,密度(相對水=1):0.95,熔點:-45℃,沸點:155℃,溶解度(100mL H2O):2.4g (31℃)。

回答下列問題:22.在反應開始的5min,為了將體系溫度維持在30~35℃,除了用冰水浴冷卻外,采取的措施還有 。23.加入飽和NaHSO3溶液時發生的主要反應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確保加入的飽和NaHSO3溶液已經足量的實驗操作 。24.為將餾出液的pH調至中性,可以加入的試劑是 。A稀鹽酸B無水碳酸鈉C濃硫酸D氫氧化鈉固體25.調節pH后還需加入精制食鹽,其目的是 ,“取有機層”時使用的主要儀器是 。(填下圖對應的字母)。

26. 實驗條件的優化對實驗成敗至關重要,小組成員覺得有必要對NaClO溶液的濃度進行探究。他們配制了一系列不同濃度的NaClO溶液,并用滴定法標定。具體方法是:用移液管取10.00mL NaClO溶液于500mL容量瓶中定容,取25.00mL于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稀鹽酸和KI固體(足量),用0.1000mol/L 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劑),三次平行實驗平均消耗Na2S2O3標準溶液18.00mL,已知I2+2Na2S2O3==2NaI+Na2S4O6 。則該NaClO溶液的濃度是 。分值: 15分 查看題目解析 >11原子序數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種短周期元素X、Y、Z、W,四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和為32,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鄰,Z、W位于同主族。27.W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28.均由X、Y、Z三種元素組成的三種常見物質A、B、C分別屬于酸、堿、鹽,其化學式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測鹽中陰離子的空間構型為__________,其中心原子雜化方式為__________。29.Z、W兩種元素電負性的大小關系為_ ___;Y、Z兩種元素第一電離能的大小關系為 。30.CO的結構可表示為CO,元素Y的單質Y2的結構也可表示為YY。右表是兩者的鍵能數據(單位:kJ·mol-1):

①結合數據說明CO比Y2活潑的原因:_____。②意大利羅馬大學Fulvio Cacace等人獲得了極具研究意義的Y4分子,其結構如圖所示,請結合上表數據分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

AY4為一種新型化合物 (B)Y4與Y2互為同素異形體BY4的沸點比P4(白磷)高 (D) 1 mol Y4氣體轉變為Y2將放出954.6kJ熱量分值: 15分 查看題目解析 >12化合物G是一種醫藥中間體,常用于制備抗凝血藥。可以通過下圖所示的路線合成:

已知:RCOOHRCOCl;D與FeCl3溶液能發生顯色。請回答下列問題:31. BC的轉化所加的試劑可能是 ,C+EF的反應類型是 。32.有關G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屬于芳香烴B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C可以發生水解、加成、氧化、酯化等反應D1mol G最多可以跟4mol H2反應33.E的結構簡式為 。34.F與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5.寫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E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①發生水解反應②與FeCl3溶液能發生顯色反應③苯環上有兩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36.已知:酚羥基一般不易直接與羧酸酯化。而苯甲酸苯酚酯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試寫出以苯酚、甲苯為原料制取該化合物的合成路線流程圖(無機原料任用)。注:合成路線的書寫格式參照如下示例流程圖:12 第(1)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正確答案

[Ag(NH3)2]OH或銀氨溶液或新制Cu(OH)2堿性懸濁液等合理答案;取代反應。解析

根據題中各物轉化關系,結合信息RCOOH RCOCl,可知C為CH3COOH,由ABC的轉化條件可知,A被氧化成B,B再被氧化成C,所以B為CH3CHO,A為CH3CH2OH,根據F的結構可知E發生取代反應生成F,所以E為,根據D的分子式和E的結構可知,D與甲醇反應生成E,所以D的結構簡式為,BC的轉化是醛基氧化成羧基,所以所加的試劑可能是銀氨溶液或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根據上面的分析可知,C+EF的反應類型是取代反應。故答案為:[Ag(NH3)2]OH或銀氨溶液或新制Cu(OH)2堿性懸濁液等合理答案;取代反應考查方向

有機物的推斷解題思路

根據題中各物轉化關系,結合信息RCOOH RCOCl,可知C為CH3COOH,由ABC的轉化條件可知,A被氧化成B,B再被氧化成C,所以B為CH3CHO,A為CH3CH2OH,根據F的結構可知E發生取代反應生成F,所以E為,根據D的分子式和E的結構可知,D與甲醇反應生成E,所以D的結構簡式為,BC的轉化是醛基氧化成羧基,根據上面的分析可知,C+EF的反應類型是取代反應。易錯點

醛基的性質。12 第(2)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正確答案

C,D解析

根據G的結構簡式可知,G中有酯基、羥基、碳碳雙鍵、苯環,A.G中有氧元素,所以不屬于芳香烴,故A錯誤;B.G中沒有酚羥基,所以不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故B錯誤;C.G中有酯基、羥基、碳碳雙鍵,可以發生水解、加成、氧化、酯化等反應,故C正確;D.G中有苯環,一個苯環可以與三個H2加成,一個碳碳雙鍵可以與一個H2加成,所以1molG最多可以跟4molH2反應,故D正確。故答案為:CD考查方向

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解題思路

根據G的結構簡式可知,G中有酯基、羥基、碳碳雙鍵、苯環,(A)G中有氧元素,所以不屬于芳香烴;(B)G中沒有酚羥基,所以不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C)G中有酯基、羥基、碳碳雙鍵,可以發生水解、加成、氧化、酯化等反應;(D)G中有苯環,一個苯環可以與三個H2加成,一個碳碳雙鍵可以與一個H2加成,所以1molG最多可以跟4molH2反應。易錯點

有機化學反應。12 第(3)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正確答案

解析

根據上面的分析可知,E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考查方向

有機物的結構解題思路

根據上面的分析可知,E的結構簡式為。易錯點

有機物結構的推斷。12 第(4)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正確答案

+3NaOH +CH3COONa+CH3OH+H2O解析

F中有兩個酯基與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應生成酚羥基也與氫氧化鈉反應,所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NaOH +CH3COONa+CH3OH+H2O。故答案為:+3NaOH +CH3COONa+CH3OH+H2O考查方向

酯的水解解題思路

F中有兩個酯基與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應生成酚羥基也與氫氧化鈉反應,所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NaOH +CH3COONa+CH3OH+H2O。易錯點

酯的堿性水解。12 第(5)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正確答案

、、。解析

E為,E的同分異構體中同時滿足下列條件①能發生水解反應,說明有酯基,②與FeCl3溶液能發生顯色反應,有酚羥基,③苯環上有兩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說明有兩個基團處于苯環的對位,這樣的結構簡式有、、。故答案為:、、考查方向

同分異構體解題思路

E為,E的同分異構體中同時滿足下列條件①能發生水解反應,說明有酯基,②與FeCl3溶液能發生顯色反應,有酚羥基,③苯環上有兩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說明有兩個基團處于苯環的對位,這樣的結構簡式有、、。易錯點

同分異構體的書寫。12 第(6)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正確答案

解析

以苯酚、甲苯為原料制取可以先將甲苯氧化成苯甲酸,再通過信息把苯甲酸轉化為苯酰氯然后再和苯酚反應即可得到產品。所以該化合物的合成路線流程圖為考查方向

有機物的合成解題思路

篇5

復習的目的既要幫助學生整理知識,使知識條理化,形成體系,又要適當進行技能的訓練,以培養學生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標。在此過程中,重點是幫助學困生,查漏補缺,解決他們在知識與技能上的缺失。

二、復習目標:

1、計算:

(1)熟練進行整十、整百、整千數乘、除一位數的口算;

(2)正確進行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

(3)正確進行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

(4)能對乘、除法的結果進行適當的估算;

(5)能正確進行乘除法的兩步混合運算。

2、常用的量:

(1)對常用的質量單位:千克、克、噸,有正確的概念,并能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質量單位;

(2)能正確對千克、克和噸進行換算;

(3)能正確進行千克、克、噸之間簡單的計算;

(4)掌握年、月、日之間的關系,能正確判斷閏年、大月和小月。

(5)知道一年有四個季度及每個季度的天數;

(6)掌握24時計時法與12時計時法的區別,并能正確進行互換;

(7)能運用年、月、日的知識解決簡單生活問題。

3、空間與圖形

(1)觀察由三個(或更多的)正方體所搭成的圖形,能正確分辨不同角度所得的圖形;

(2)理解周長的含義,并能根據周長的含義求多邊形的周長;

(3)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并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解決問題。

4、統計與概率:能對事情發生與否作出合理的判斷,了解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

三、復習重點

1、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筆算;

2、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筆算;

3、運用乘除法知識解決相關兩步計算問題;

4、運用周長知識靈活解決簡單生活問題;

5、年、月、日之間的關系,如何判斷閏年、大月和小月、24時計時法與12時計時法的互換。

四、復習措施

1、錯例讓學生自己分析,設立錯題小冊子;

篇6

關鍵詞: 高三化學復習 支架式教學 元素化合物 記憶能力

一、引言

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提倡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創造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都是建立在對一定知識的熟練記憶的基礎上的,在沒有對基礎知識的記憶的基礎上的所謂研究和創新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學化學中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方面的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學中我們發現,高三學生在化學解題時出現的錯誤往往是因為知識本身沒記住,并不是不會分析。

例如:(2013浙江高考試題)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搖?搖)

A.實驗室從海帶提取單質碘的方法是:取樣灼燒溶解過濾萃取

B.用乙醇和濃H■SO■制備乙烯時,可用水浴加熱控制反應的溫度

C.氯離子存在時,鋁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壞,因此含鹽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鋁制容器中

D.將(NH■)■SO■、CuSO■溶液分別加入蛋白質溶液,都出現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質變性

A選項的分析是建立在知道海帶灰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是碘離子;B選項的分析是建立在知道該反應的加熱溫度要170攝氏度;C選項的分析是建立在知道氯離子可以破壞鋁表面的氧化膜;D選項的分析是建立在知道蛋白質的鹽析和變性的區別。記住了這些基礎知識,這道題分析起來十分容易,沒有這些做基礎,無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強,都是白費。

在高三復習階段,筆者發現學生對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記憶起來存在較大困難。這部分知識是在高一第一學期學的,特點是概念多,知識散,發散與收斂性較強。新課改后,高一化學課時明顯減少,蘇教版的教材中,淡化了原來教材中族的概念,而是強調物質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用途,雖然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知識的系統性不強,學的時候覺得很簡單,但是不容易記住。

二、巧搭支架,突破記憶難點

支架式教學(也稱為“腳手架式教學”或“支撐點式教學”)是一種教學模式,源自于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和最近發展區理論。可以用如圖1表示:

圖1

簡單地說,支架就是在學習者遇到學習困難時,教育者所提供的幫助,這個幫助可以是問題、例子、建議、圖表、框架或工具等。支架的建立可以為學生日后的獨立學習起到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使他們在必要的時候通過各種途徑尋找或構建支架支持自己的學習。

在高三復習階段,筆者采用了支架式的教學模式復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給學生搭建一個支架,引導學生根據支架自己建立元素知識網絡,這個支架的作用就是幫助學生記憶,這是提高復習效率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

元素化合物復習中支架的建構主要有兩條途徑:

1.以物質分類為支架。

在支架搭建過程中,物質分類的思想非常重要。分類思想是一種重要的數學邏輯方法,同時也是學習化學,特別是高三復習時梳理知識、形成知識網絡的一種重要思想方法,尤其是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復習中,十分有效。每個元素雖然不同,涉及的反應也不同,但是他們之間卻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根據物質分類的思想可以在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時建立這樣一個支架,如圖2。

圖2

按照以上支架,在復習整理某一元素的知識時,可以根據物質類別學習它的共性,只要強化記憶某些物質的特性,對于該元素就能輕松記憶。例如在鋁和鋁的化合物的復習:

知道研究鋁元素要研究哪些物質,又知道這些物質分別屬于什么類別,接下來的復習就水到渠成。鋁是活潑的金屬單質,具有金屬單質的通性,比如和酸反應置換氫氣,與非金屬單質反應,置換不活潑金屬等。氧化鋁是難溶于水的兩性氧化物,所以既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質,能與強堿溶液反應,又有堿性氧化物的性質,能與強酸反應,因為難溶于水所以不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水化物。同理氫氧化鋁既能酸反應又能與強堿溶液反應,另外熱穩定很差,受熱會分解,這是難溶性氫氧化物的通性。以上這些不同類別的物質所具有的通性,是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中非常熟悉的,只要分類正確,這些知識自然就會生成,無需多費精力。在復習某一元素時,重點是要強化記憶該元素的單質和化合物的特性,例如鋁單質的特性是鋁能與強堿溶液反應置換出氫氣,在常溫下遇濃硫酸、濃硝酸鈍化。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的特性是兩性。通過以上分析,學生在頭腦中構建的鋁元素的知識網絡圖十分清晰明白。

這種方式支架的建立是建立在學生熟練掌握物質的分類方式,并且對于不同類別的物質具有什么樣的十分清楚。通過分類思想可以把零散的化學知識系統化,有利于加強記憶。

2.以元素價態為支架。

化合價(英語:Valence)是一種元素的一個原子與其他元素的原子構成的化學鍵的數量。每個元素根據其電子的排布規律,常見的價態都有各自的規律,有些元素有多種化合價,特別是非金屬元素,在與其他元素形成共價鍵時往往可以顯示多種不同的化合價,例如氮的價態就有-3、+1、+2、+3、+4、+5價等多種價態。同種元素不同化合價的物質往往具有不同的化學性質,利用化合價為主線建立支架是有利于系統掌握元素尤其是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

我們可以建立這樣一個支架,見圖3:

圖3

例如硫元素的學習:原子結構示意圖

通過以上分析就十分清楚在復習硫元素的過程中要復習哪些物質,根據化合價的分析,關于該元素所涉及的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就很清晰,也會很容易就回憶起負二價硫是硫的最低價只有還原性,零價和正四價都是硫的中間價態,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正六價硫只有氧化性。在表現氧化性和還原性的過程中相鄰價態的相互轉化比較容易。這些都是學生原有的關于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特別要花時間鞏固記憶的就是負二價硫還原性非常強,單質硫的氧化性比較弱,與可變價金屬反應時生成低價態;正四價硫是強還原性弱氧化性;正六價的硫的強氧化性主要表現在濃硫酸中,溶液中的硫酸根一般不表現氧化性。關于幾種化合物的其他性質可以根據該物質的類別分析,比如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這種方式支架的建立是建立在學生對于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知識可以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只要通過化合價的分析整理出該物質所具有的氧化性和還原性,大多數氧化還原反應就自然生成,方程式無需花費大量的時間死記硬背。

三、反思

1.促進學生學會歸納總結。

有人說:“智慧不是別的,而是一種組織起來的強有力的知識體系。”通過歸納總結,我和學生發現高中階段所學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反應無非兩類。一類就是初中化學就接觸過的酸堿鹽及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之間的相互反應;另一種就是氧化還原反應。這兩大類的化學反應通過物質分類及化合價的分析,基本就可以比較全面系統地歸納出該物質的性質,原來零散的知識就變得非常有規律性,記憶起來也就沒那么困難,從中學生體會到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斷地歸納總結。

2.促進學生,不斷提升業務水平。

恰當地使用支架式教學模式能優化元素化合物的復習過程,增強復習課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逐步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學習方法。支架式教學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極高,教師不僅要從教學理論、綜合知識及學科專業知識上武裝自己,還要在教學實踐中摸索檢驗。這樣才能根據不同的知識、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困難搭建合適的支架。

參考文獻

[1]余清臣.研究性學習[M].北京:科學教育出版社,2003.6.

[2]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吳瓊.中學化學教學建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5.

篇7

【關鍵詞】獨立院校 大學生 心理特點 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6-0047-01

一 三本院校大學生的基本特征及問題分析

1.存在明顯的安于享受的思想

通過對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兩所三本學院的調查可以發現,三本院校的大學生對于人生理想的回答反映了當今大學生思想主流是重視個人成就、個人價值的實現。同樣在回答“你將來希望找一個什么樣的工作”時也反映出一部分同學進取心不強、安于現狀的保守思想。

2.就業壓力導致心理問題

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很嚴重的社會問題,三本院校的學生在面對就業市場時的挑戰更大,擇業心態容易畸形發展。有些同學急功近利導致了擇業過程中心態失衡,迫切地想找到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卻事與愿違,面臨鋪天蓋地的就業資訊卻眼高手低。承受不了就業道路上的挫折和挑戰,面對社會的嚴要求高標準,面對家庭的壓力和生存的壓力,不是在挫折中奮起就是在挑戰中消沉。大學生的情感豐富而強烈,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與內隱性,他們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情緒反應很容易被激發且難以控制。

二 三本院校大學生心理問題形成原因分析

1.學校教學工作存在疏漏

三本高校的心理工作者存在角色沖突。心理工作者既要從事行政工作又要擔任心理輔導者,兩種職業有截然不同的途徑、方法,前者著力于制度下的統一要求,而后者注重個性化的因材施教,這種角色沖突有時讓從業人員無所適從。課程設置不合理。心理健康教育類選修課上學生多達上百人,人數太多,各年級都有,效果不好。上課的教學內容應根據不同年級學生常出現的問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人數限定在一定范圍內,有利于開展團體心理訓練。

2.學生自身因素影響

三本院校的大學生有一部分因為家庭負擔了高昂的學費,所以入學后對自己的課業和自身表現提出很高的要求以期回報家長。一旦無法達到目標便不能接受,繼而感到更加的壓抑和自卑,諸多壓力無從排解。另一部分學生家庭條件優越,受長輩溺愛,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出發,一旦遇到他人看法、想法與自己不一致時,常常采取“以牙還牙”、自我封閉等方式予以解決。以上情緒若不能得到適當的引導和調節,這部分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幾率就有可能增高。

三 提高三本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策略分析

1.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明確三本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框架為:一是面向全體學生,開展預防性與發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在自我認識、承受挫折、適應環境以及學習、擇業、交友等方面獲得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增強其心理調適能力,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二是對少數心理障礙學生,進行必要的干預和有效的心理診治,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學會合作與競爭。三是重點抓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整體提高與個體心理健康的全面優化,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和敬業樂群的心理品質,提高其應對挫折、適應社會的能力,特別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進行教學、咨詢、輔導和幫助。

2.加強學生心理輔導,增加心理方面的師資隊伍建設

調查結果顯示,三本院校大學生整體心理健康水平較高,但也常有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敵對、精神病性、焦慮及偏執等心理癥狀,因此心理問題的預防工作不能放松。一方面,要為篩查出的心理健康問題學生建立心理檔案,積極開展個別心理咨詢與輔導,如果在咨詢中發現有重性精神病的學生要給予及時的轉介治療;另一方面,要對三本院校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擾進行大型團體心理輔導,通過學生們的主動體驗與參與,集中解決問題,促進其心理素質的提升,維護其心理健康。

3.開展大學生的職業與生涯規劃

三本院校大學生三年級時的心理健康問題最為突出,這與就業壓力密切相關。因此,開展大學生職業與生涯規劃講座就顯得尤為重要。此類講座從三本院校大學生一年級就開始,貫穿四年始終。講座可以打破“就業僅是高年級學生考慮的問題”這種滯后的傳統觀念,讓學生從一年級入學就開始思考自己的發展問題,瞄準就業市場,提早調整并確立職業目標,合理規劃大學四年的學習和生活,提早準備,減少到高年級時因就業壓力而產生的情緒困擾,增加成功就業的信心與勇氣。

4.強化校內外心理衛生資源,加強各方對應合作

三本院校主要是以文化課的教育為主,相對于一般高校,三本院校的專業多數偏向于應用型,一般不設有心理專業,其心理衛生資源相當有限。這就要求三本院校在遇到特殊心理問題或自殺危機等個案時,要及時整合校內外資源,如當地的精神病醫院,心理咨詢機構。校內外心理健康機構應積極保持聯系,隨時進行特殊個案的轉介與處理。

四 結束語

獨立院校大學生同樣是將來國家發展的棟梁之才,獨立院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我們積極關注和重視。當前獨立院校大學生在心理上存在一些特點,既有積極的一面,也存在一些消極特點。因此文章著重分析了這些特點及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幾點見解。筆者相信,通過社會、學校、家庭的努力,一定會為大學生的心理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通過大學生自己的努力改變,一定會成為心理素質非常優秀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 師范大學生 學習投入 調查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 on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Status

WU Fa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2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vestment conditions. Methods: Students' learning engagement scale testing. Results: Normal students' learning input level is at the middle level, the existence of gender differences grade differences,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professional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investment,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in parent-child and the family. Conclusion: Normal input level students learning in general, gender, grade, professional, family and other factors that affect learning input levels.

Key words normal students; learning input; survey

師范大學生的培養是高等教育序列中的重要一環,陶行知先生認為:“師范教育擔負改造國民的大責任,國家前途興衰,都在他們手掌之中。”特別是處于重大歷史機遇期,以科教興國、人才興國的當代中國,關注師范大學生的成長與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關注師范大學生的學習投入,就是關注他們的學習成就,更是關注“未來教師”的職業技能與素質的培養。于是,我們就師范大學生學習投入的現狀開展了調查研究,以期對現今師范生的學習投入狀況提供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從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生中選取樣本,共發放問卷700份,回收有效問卷634份。

1.2 研究方法

運用舒子吁編制的大學生學習投入量表對學生的學習投入狀況展開調查。量表包括五個方面的因子:學習態度、學習收益、自我要求、專注、學習計劃。總分越高,說明學習投入水平越高。①

經統計分析得出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系數)為0.857,分半信度為0.850。因子分析結果表明,五個維度的可解釋量為51.198%。總體來說,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2 結果與分析

2.1 學習投入在性別上的差異

在總分、自我要求、學習收益、專注四個方面,男女生不存在差異。在學習態度上男女生差異非常顯著(t = 3.172,P = 0.002),男生低于女生。這可能與師范院校的學校性質以及男女生本身的性格特征密切相關。

2.2 學習投入在年級上的差異

在學習態度方面,大一與大三學生(P = 0.026)、大二與大三學生(P = 0.002)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大一、大二學生高于大三學生,說明大三學生在學習上的態度不夠端正,這可能與大三學生逐漸適應高校教學,對學校教學產生倦怠有關。在學習計劃方面,大一與大二學生(P = 0.008)大二與大三學生(P = 0.038)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大二學生高于大一和大三學生,說明大二學生在學習規劃方面很有計劃性,這可能與大一學生還處在適應階段,而大三學生又有倦怠感,以及與大二階段的學習要求有關。這與段陸生和李永鑫的研究結果一致。②

2.3 學習投入在城鄉之間的差異

農村學生與城鎮學生在總分(t = 2.527,P = 0.012)、專注(t= 2.417,P = 0.016)和學習計劃(t = 2.465,P = 0.014)三個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農村學生均高于城鎮學生。說明農村學生在學習上較自覺,有計劃,學習較少受外界環境影響,對學習較投入。

2.4 學習投入在專業方面的差異

在總分、學習態度、自我要求、學習計劃四個方面各個專業存在顯著性差異,對存在顯著性差異的各個方面進一步進行多重比較,發現體育專業的學生在四個方面均低于其他專業(見表1)。表1表明,在總分方面,外語專業的學生分數較高,說明其在學習方面的總體投入情況良好。在學習態度方面,學前專業的學生表現較好,在學習計劃方面,心理學專業分數低于其他專業,這兩方面問題的出現可能都與專業定位、專業前景、職業規劃等方面問題有關。在學習計劃、自我要求方面,科教專業的分數也較低,這可能與科教專業作為理科專業,學習內容偏難,學習動機不夠強烈,以及科教課程在小學中屬于副課的專業定位等問題有關,而且該專業男生較多,男生對于小學教師職業認同感也較低。同為理科專業的應數專業在自我要求方面的分數較高,這主要是數學專業在小學中屬于主課,小學對于數學教師的需求量較大。而且相比較于科教專業,應數專業的主攻方向就是數學,而科教專業的小方向較多。

2.5 學習投入在獨生子女上的差異

在獨生子女問題上發現獨生子女在總分(t = 4.490,P =.000)、學習態度(t = 43.207,P =..001)、學習收益(t = 2.957,P =.003)、專注(t = 3.641,P =.000)、自我要求(t = 3.237,P =.001)和學習計劃(t = 2.655,P =.008)六個方面均低于非獨生子女,差異均非常顯著。這可能與家庭教育中獨生子女的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和要求有關。

2.6 學習投入在單親家庭上的差異

在單親家庭方面,發現單親家庭的子女在學習投入的總分(t = 2.5857,P = 0.01)和學習態度(t = 3.428,P = 0.001)兩個方面均低于非單親家庭子女。這可能與單親家庭的學生缺乏情感支持,缺乏自信,缺乏良性的家庭導向,上課走神、胡思亂想的學習常態和習慣等問題有關。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師范大學生學習投入的總體狀況處于中等水平;(2)師范大學生在學習投入的各個維度上存在性別差異、年級差異、城鄉差異和專業差異,在獨生子女、單親家庭方面也存在差異。

3.2 建議

(1)加強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在開展的各項校園文化活動中涉及到學習投入的內容較少,更多的是文體及思想教育活動,這種現狀會直接對學生的學習投入狀況產生導向作用,也使得大部分優秀的學生忙于各種行政事務,而忽視了自身的學習投入狀況。目前最重要的是轉變校園文化活動中的時尚、流行元素、增加校園文化活動的知識性、藝術性和高雅性,真正發揮高校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

(2)針對特定專業,開展專業定位、專業前景的宣傳教育。面對一些特定的專業,學生的專業定位面過窄,對于自身專業的前景不明確。我們的調查顯示心理學和科教專業的學生學習投入狀況較低,對于這樣的專業學校和系部非常有必要開展專業定位、專業前景的宣傳教育,使得這些專業的學生明確小學教師教育只是本專業發展方向中的一個方面,引導學生向多元方向發展,從思想上擺脫專業發展局限。

(3)開設學習投入的團體輔導短期實訓課程。現如今對于群體心理狀態的干預研究最有效和最成熟的方式就是團體輔導,而且采用團體輔導的方式幫助大學生擺脫心理困擾、適應環境、發展技能等研究已經非常成熟,這些都為改善大學生學習投入狀況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因此以課程為基礎采用團體輔導的干預方式對大學生的學習投入進行短期實訓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4)提升男生的教師職業認同感。在師范院校中,男生是校園內的弱勢群體。在學校開展的各類教育教學活動中也發現男生的參與性不夠。相關的研究也發現師范男生的教師職業認同感低于師范女生。③師范院校可向男生提供一些偏向男性化的課程,也可考慮在一定的范圍和專業內男生獨立編班。加強班主任的引導,發揮男生在班級內的積極主動性。對于社會總體評價機制認為男生從事教師職業是沒出息的表現,學校和系部應該加大對師范男生的宣傳引導,抵制社會偏頗的評價機制。可開展針對男生的講座,可邀請小學優秀男教師走進校園與男生互動,使得其感受到作為一名男教師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5)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系,促進家庭教育發揮積極作用。高校由于學生眾多,生源地廣泛,學校與家庭的聯系不多,但也應該采取措施加強與家庭的聯系。比如:開設網絡家長學校,傳授教育方法;通過郵件定期向家長匯報學生動向;期末發送成績情況通報(注重評價的全面性);利用假期對有意向的家長進行短期集中培訓;邀請家長參與教師的課堂教學;邀請家長傾聽學生的微型課教學等等。

資助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湖南第一師范學院2012年科研項目(XYS12Z05)

注釋

① 舒子吁.大學生學習投入問卷的初步編制及其應用[D].江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精品 | 激情综合五月天在线观看 | 亚洲福利院在线看AV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