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計劃8篇

時間:2022-09-11 10:20:14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學雷鋒計劃,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學雷鋒計劃

篇1

一、做好學雷鋒活動的動員工作,向全體學生發出倡議書。1、3月1日利用周一升旗儀式時間向全體師生講述雷鋒同志的生平事跡并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積極參加青年志愿者活動”的倡議書。2、各班團支書主持召開一次以學雷鋒活動為主要內容的主題班會,寫好本班活動計劃。3、確定本鎰活動的主題為“讓雷鋒的重任在我們身上延續,讓雷鋒的熱血在我們身上沸騰”。

二、積極開展學雷鋒活動,把此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1、把三月份作為我校學雷鋒活動月,第二周為活動周。2、開展“做文明市民”活動,3月20日組織初一學生到雙臺子區主要街道清理白色垃圾。3、開展“為社會獻愛心”活動,動員同學們為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捐款(每人2元),為老人們奉獻一點愛心。4、3月13日副食優秀學生干部和文藝骨干到陸家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并帶云慰問品和一聲精彩的文藝節目。5、要求每位同學至少為社會為學校做一件好事。

三、召開總結表彰大會,對活動期間涌現的好人好事進行總結和表彰。1、3月末各班把活動月期間出現的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材料上報到團委。2、4月初召開全校學雷鋒活動總結表彰大

篇2

雷鋒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四十四年來,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長,促進了社會文明的進步,社會風氣的好轉。校園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搖籃,提倡“以德育人”,雷鋒精神就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推動我校“學雷鋒”活動的深入持續開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引導廣大團員青年積極投身于學校的文明建設,為共建“和諧明達”做出新的貢獻,校團委決定積極響應校黨總支和上級團委的號召,于2007年3月集中開展紀念學習雷鋒活動四十四周年活動。

指導思想:進一步弘揚雷鋒精神,培養當代中學生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優良品質,加強我校精神文明建設。

活動主題:弘揚雷鋒精神,構建和諧明達

活動口號:學習雷鋒從身邊做起,從校園做起

活動時間:2009年3月

活動內容:

一、切實做好學雷鋒的宣傳發動工作

利用升旗儀式、“校園之聲”廣播電臺、“文化走廊”櫥窗及各班黑板報等宣傳陣地圍繞“學雷鋒”活動,加大宣傳力度,重點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在學生中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認真開展好學雷鋒的系列活動

⒈召開團支部書記和少先隊中隊長會議,部署制定各支部、各中隊學雷鋒活動計劃,活動期間有記錄(照片),活動后有總結,并在3月末將活動計劃和總結上交團委。

⒉利用升旗儀式宣讀學雷鋒活動倡議書,并開展雷鋒事跡系列宣講活動。

⒊各班出一期以“弘揚雷鋒精神,構建和諧明達”為主題的黑板報。校團委將于3月16日組織開展對黑板報檢查,檢查結果加入“雷鋒精神永恒——安全文明月”專項活動評比。

⒋各班團支書或中隊長主持召開一次“雷鋒精神永恒”主題班會,學習討論雷鋒格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宣傳發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此次活動中。會議內容要有記錄,材料于3月16日前上交校團委。

⒌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向“2008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學習活動,發揚自強自立精神,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不斷地去追尋雷鋒的足跡,感悟雷鋒的德行、體驗雷鋒的心靈,在奉獻中體現作為,在付出中提升境界,在實踐中傳播文明。

⒍立足校園、立足身邊,服務社會學雷鋒。

①開展“做文明學生”活動,為學校清理白色垃圾、衛生死角。

②立足學習開展“一幫一”活動,要樹立“敢為人先”的信心,“不甘落后”的決心,帶出互幫互助,你追我趕的濃厚學習氛圍,使每個同學的成績都有大的提高。

③繼續深入開展愛心助學活動。各年級、各班級要組織好本年級教師、本班級同學積極參與愛心助學活動,為我校的貧困學生捐獻“一日工資、一日零用錢”,為明達愛心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將明達人那份火熱的愛心傳遞到他們身上,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人生之路上能放下包袱,勇于前行。

④開展“為社會獻愛心”活動,為構建文明和諧鹽城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⑤實施“五個一”工程:每位同學至少為社會為學校做一件好事,遇見老師問一聲好,說一句文明禮貌用語,幫助一位困難同學,在家為父母做一件家務。

三、具體要求

⒈全校各班級團隊組織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精心組織。

⒉要立足基層,注重從實際出發,突出本班特色,因地制宜,解決實際問題,避免形式主義。

⒊各班在開展各項活動時,班主任要加強安全教育,增強安全意識,要有安全措施的要求。

四、做好學雷鋒的總結表彰

篇3

2012年“3.5學雷鋒志愿服務”主題活動計劃

 

團縣委:

為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不斷深化和發展學雷鋒活動精神,促進社會道德風尚,服務構建全縣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按照金青發[2006]4號文件要求,現將共青團***鎮委員會2006年“3.5學雷鋒志愿服務” 主題活動計劃報送如下:

一、活動主題:弘揚雷鋒精神  志愿服務社會

二、活動時間:2012年3月

三、活動內容

1、3月8日,由鎮團委聯合鎮婦聯、交通辦、電管站、片區農技站、事業服務中心、司法所、職介所等部門利用逢場天,在主街道開展主題為“弘揚雷鋒精神、志愿服務社會”大型宣傳、服務活動,為廣大群眾提供科技、法律知識、勞務就業信息、維權咨詢服務。

2、3月12日,組織團員、青年到***鎮三王廟村進行義務植樹活動。

3、在3月,利用標語、廣播、宣傳欄等,廣泛宣傳雷鋒精神,弘揚文明新風,促進鄉風文明。

4、組織志愿服務人員,廣泛開展助老、助殘、助弱、助困活動,深入到農村、敬老院進行服務;并與派出所一起,送法律知識到學校,開展綠色網吧活動,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共青團***鎮委員會

篇4

2·在家中和學校把舊、廢報紙雜志、空瓶子等回收,賣給垃圾站,所獲錢捐給福利院等慈善機構。

3·用自己的行動來演繹雷峰事跡。

4.朗誦雷鋒光輝事跡和精神。

5·看有關雷峰的書,如:《雷鋒日記》,《雷鋒的故事》,并寫出讀后感。

6·幫助我們班的唐澤方,張紀龍等。

7·把貼在公共場所的小廣告都撕掉。

8·開展以學習雷峰的主題班會。

9·學習雷鋒的自力更生。

10·做好事后開展一個班會,來討論最近做好事的感受,并寫出感受作文。

11·組織一些同學到附近的社區去義務勞動。

12·利用周末時間和節假日去看望,慰問空巢老人。

13·謙讓低年級的學弟學妹,如有發現隨意扔垃圾,打架等不良行為,應加以勸阻并對其進行教育。

14·好好學習,養成愛看書,看好事的習慣。

15·自己約束自己,犯錯了學會自我批評。

篇5

二、活動目的及意義:

1、弘揚雷鋒精神,送給貧困同學一份愛心;

2、宣傳本協會愛心互助的精神,使更多同學了解我們協會;

3、鍛煉協會干事的組織能力,培養下一代接班人;

4、與旅管專業共享資源,增強雙方的影響力,對外樹立協會的良好形象。

三、活動時間:*月14日——15日

四、活動地點:Xx科技大學南校區美食廣場前、北校區電信路口

五、活動主辦方:Xx助學協會、管理學院旅游管理專業

六、活動對象:Xx科技大學全體師生

七、活動流程:

1、前期準備

1)策劃部(南校)于3月8日之前寫好策劃書并交給副團支書Xx,由Xx交付校社聯審批;

2)3月12日之前由團支書Xx召開活動動員會議,由會長Xx講解關于與旅管合作的事宜,確定工作人員名單;

3)3月13日之前由組織部(南校)副部長Xx負責與愛心互助吧聯系;

4)3月14日之前由南北宣傳部各做兩張海報并自行張貼;(宣傳板由旅管負責)

5)3月14日之前由組織部(南校)副部長Xx負責后勤物品的準備。

2、活動期間:

1)中午

①10:30——10:50布置服務臺

②10:50——13:20正式開展活動,包括服務臺記錄整理捐贈物品、現場發傳單、募捐;期間輪流用餐

③13:20——13:40清點物品和捐款、收臺

2)下午

16:40——18:30

3、后期

15日下午由Xx和旅管負責人一起清點所有物品和現金并直接捐給愛心互助吧

八、負責人安排:

總負責人:Xx(團支書)

聯絡人:Xx(會長)負責與旅管專業的協作問題

南校第一負責人:Xx(組織副部長)負責南校服務臺管理

南校第二負責人:Xx(會長助理)負責南校后勤工作,同時協助第一負責人工作

北校第一負責人:Xx(外聯部長)負責北校服務臺管理

北校第二負責人:Xx(副團支書)負責北校后勤工作,同時協助第一負責人工作

協助者:Xx(南校策劃部長)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及協助各位負責人順利開展工作

九、經費預算:

工作餐………………………………12×5×4=240

宣傳單………………………………1000×0.1=100

橫幅…………………………………30×2=60

海報…………………………………4×4=16

不可預計費用………………………80

總計……………………………496.00

十、注意事項:

1、各負責人應加強溝通,協同工作;

2、提前查看天氣預報,如果有雨須提前一天借好太陽傘;

篇6

每年到3月5日時,我們總會想起一個不朽的名字——雷鋒!他的故事家喻戶曉,他的“釘子精神”尤其值得我們小學生學習。今天小編整理了2021學雷鋒紀念日話題作文五篇供大家參考,共同閱讀吧!

2021學雷鋒紀念日作文1不知為何,現在社會上發生的一些事越來越令人不可思議:摔倒的老人沒人扶,原因是怕被他們敲詐;街頭的流浪漢沒有人施舍,原因是怕被騙……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實在無法理解這些社會現象。

那是寒假的一天下午,我下樓玩,忽然看見一位老奶奶兩手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往家走。可能袋子太重了,被撐破了。里面的土豆、白菜掉了一地。老奶奶趕緊放下手里的東西,慢慢地蹲下,撿地上的菜。我見狀趕忙跑過去,幫助老奶奶撿起蔬菜,并跑回家,拿來一個新塑料袋子裝了蔬菜,老奶奶不住地道謝:“謝謝你、謝謝你!小同學,你真是一個小雷鋒啊!”我只不過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老奶奶竟給了我這么高的贊譽,居然被授予了小雷鋒的稱號,我感到無比榮耀。

其實,從報紙上看到的“最美媽媽”吳菊萍,徒手接住高樓墜落的女孩;洛陽“最美女孩”在大冬天里跳入冰冷刺骨的湖水里勇救落水的孩子。我認為她們才是名副其實的雷鋒,讓我們記住雷鋒這個名字,將雷鋒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2021學雷鋒紀念日作文2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聽到這首歌詞,我的腦海中就浮想出當年雷鋒為人民做過的事。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卻做了一火車。在沈陽換車的時候,一出站口,雷鋒看見一群人圍著一個背著孩子的中年婦女,原來是把車票丟了。只見那個中年婦女渾身上下翻了個遍,車票還是沒有找到。雷鋒不由得上前問道:“大嫂,你到哪兒去啊?怎么把車票弄丟了?”那位婦女著急地說:“俺從山東來,到吉林去看孩子他爸,不知什么時候把車票和錢都丟了,這可怎么辦啊?”雷鋒聽了,說:“大嫂!你跟我來吧!”雷鋒領著那位婦女來到售票處,用自己的津貼買了一張到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的手里。而他自己卻因此而沒能坐上火車一件細微小事,卻給我以諸多感慨。是想,一個事不關己的人,一件與自己毫無瓜葛的事,本來可以置之不理,可他卻沒有這么做,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敬佩么?雷鋒同志只是一位不起眼的小人物,他沒有多少錢,從小是個孤兒,自己的每一分錢都是憑力氣賺來的,可是在給別人幫助時,卻是那么的慷慨。

相比之下的我們,卻多么的幸福啊,有父母的疼愛,一家人的關心而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想想,自己便覺得羞愧!雷鋒是黨的好同志,是國家的好戰士,更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從現在開始,學習雷鋒同志的無私奉獻精神,學習雷鋒同志的釘子精神,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奉獻中!向雷鋒同志學習,向雷鋒同志致敬。

2021學雷鋒紀念日作文3我們學校開展了“我是雷鋒家鄉人,雷鋒精神伴我行”主題德育活動,我有幸成為了參觀了雷鋒紀念館的一份子。

懷著對雷鋒紀念館的向往,我們一路高歌《學習雷鋒好榜樣》到達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雷鋒高大的雕像,栩栩如生。雕像兩旁是雷鋒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仰望著這尊雕像,我仿佛看到了雷鋒幫助別人的情形,仿佛聽到了人們夸贊雷鋒的聲音。接著,我們了解了雷鋒艱苦的童年生活。當看到雷鋒破舊的衣服和打了十幾個補丁的襪子的時候,我不禁想:一個普通的戰士,寧愿自己生活這么清苦,卻想盡辦法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這需要多么偉大的奉獻精神啊!然后,我們通過電子屏觀看了雷鋒日記、雷鋒與二十多個戰友搶救水泥的事跡和雷鋒幫助別人的視頻資料。最后,老師還給每人發了一本《雷鋒日記》,我們才戀戀不舍地走出了雷鋒紀念館。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一個普通的戰士為什么能得到這么多人的尊敬?作為小學生,我們應該怎樣行動才能讓雷鋒精神在我們手中傳承?我想起了2月17日,我校舉行的“雷鋒精神伴我行,義務獻血展愛心”活動。當天上午,共有六十多名家長和老師參加了這次義務獻血活動。我想:這些老師的家長不就是學雷鋒的典范嗎?學雷鋒并沒有想像中的復雜,扶老太太過馬路,給辛苦了一天的爸爸媽媽倒一杯熱茶,幫鄰居倒垃圾、澆花……只要是做對別人有幫助的事情,就是生活中的活雷鋒。記得有一次,爸爸和我一起去理發,我比爸爸先理完,我想:反正還有多余的時間,我把理發電打掃一下吧。一邊想著,我便拿起笤帚把理發師剪下來的頭發打掃干凈了。理發店的阿姨直夸我是個好孩子,我心里也很高興。

我又唱起了這首歌:“學習雷鋒好榜樣……努力學習天天向上”,雷鋒這種樂于助人、甘心奉獻的精神不斷洗滌我的心靈,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2021學雷鋒紀念日作文4“雷鋒”,在中國已經不只是一個名字,而已經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成了中華兒女最崇高品質的結晶。

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時候,為自己碌碌無為而悔恨,為曾經虛度年華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鋒一樣,永遠的那么富有愛心,永遠的那么真誠善良,永遠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今日的世界由于經濟的高速發展表現出更為開闊的空間,然而,我們曾經火熱的心靈卻開始變得冷漠,有些本不該變的東西也在變:親情冷了,同居一樓,鄰里相見不相識;友誼餿了,與人方便與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證。曾經,我們幾十年來所景仰、崇拜和學習的榜樣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傻子。

在我眼中,雷鋒不僅是一個勤勞好學的人,也是一個為人忠誠純正,學習積極向上,常常以助人為快樂之本的人。而且,他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識地前進的,是沒有彷徨,沒有矛盾。我覺得如果雷鋒再次選擇他的人生的話,我想他仍然會走他已走過的道路。這是他的性格與品質。這樣擁有積極向上的精神的人不多,我們應該為雷鋒感到慶幸。從中,我們還要學習雷鋒的愛國、為國的精神。

比如說: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一位婦女懷里抱著小孩,手里還拉著小孩,身上還背著包袱,在嘩嘩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可自己淋得透濕,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她們母子送到家。

還有:一次,在火車站,雷鋒遇見一個老太太,不停的哭,雷鋒上前一問,原來老太太出門探親,剛到這里,錢給弄丟了,雷鋒什么也沒有說,把自己身上的錢都給了這位老太太,匆匆走了

這些故事足已讓我們去學習雷鋒,讓我們以雷鋒為榜樣學習他那種積極向上,樂于助人,勤勞好學的精神,我相信未來人們一定個個都和雷鋒一樣樂于助人,勤勞好學。世界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2021學雷鋒紀念日作文5“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這是雷鋒的生活目標。他在一場不幸的意外中奉獻出了自己年僅22歲的生命。

在我眼中,雷鋒的尸體離開了我們,但他的精神卻長久的留在我們心中。有人說過: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沒錯,但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火車站,一位婦女丟了車票。急得直跺腳,雷鋒看見了二話沒說,奉獻出了自己的火車票,那位婦女以為是自己的火車票,連忙問雷鋒的姓名,雷鋒說:“我是一名解放軍。”

在改革開放以來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今天“向雷鋒叔叔學習”的一直沒有停歇。

“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聲也一代一代的傳歌下去,可真正繼承和發揚雷鋒偉大精神的人現在又有多少呢?

我們要學習雷鋒叔叔不將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而做一個拾金不昧的人,不去嘲笑有困難的人,而一個樂于助人的人對不良行為不是不聞不問,而是挺身而出,上前制止保護我們共有的財產。

我們要學習雷鋒叔叔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人民的政治立場。學習他刻苦鉆研的釘子精神,學習他保持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學習他干一行鉆一行的螺絲釘精神。我們要以雷鋒叔叔為榜樣,踏著雷鋒叔叔走過的光明大道不斷前進。

篇7

【關鍵詞】葉貝斯分類 數據挖掘 個性化學習 學習風格

網絡環境下的個性化學習是以學生作為教育系統的中心與教育服務主體。在個性化的教育系統中我們在營造數字學習氛圍的同時要強調并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個性化學習,把它看作是一種探索式性、實踐性、創造性的學習。實現網絡個性化學習的關鍵在于根據學習者的信息數據分析提取個性化特征,進而實現對學習者的個性化推薦或教學指導。

本文針對目前網絡學習系統中存在的個性化單一與實現難度大的問題,利用葉貝斯分類算法解決學習風格分類問題,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學習模式與需求,實現真正自主式、個性化學習。

1 數據挖掘與分類

1995年,美國計算機學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簡稱ACM)組織提出了數據挖掘(Data Mining)概念。數據挖掘就是從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聲的、模糊的、隨機的數據中,提取隱含在其中的、人們事先未知的、但又是潛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識的過程。數據挖掘又稱為數據庫中知識挖掘(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知識提取(Knowledge Extraction)、數據采礦等。

數據挖掘是一個跨學科技術領域,它是數據庫技術、統計學、人工智能、數據可視化、信息提取、并行計算和分布式計算等多個學科結合的產物。發現潛在未知的規則,是數據挖掘的重要特征也是它的目標,它與數據分析的差別在于數據分析通常從一個假設出發,通過建立方程、模型來驗證假設是否成立,而數據挖掘則是直接挖掘信息之中隱藏的規律,發現新的知識。

分類是常用的數據挖掘手段之一。它是將一組組個體分門別類的歸入預先設定的幾個類中。分類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分類模型,該模型能把數據庫中的數據項映射到類別中的某一個類別。常用的分類方法有:決策樹分類方法、貝葉斯分類方法和規則歸納方法。

2 應用葉貝斯分類算法判定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是指學習者一貫持續的帶有個性特征的學習方式,它是學習傾向和學習策略的總和。學習風格是個體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受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文化的影響,通過個體自身長期的學習活動而形成,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心理學認為人有七種學習風格:Linguistic(語言)、Logical(邏輯)、Visual(視覺)、Musical(音樂)、Kinesthetic(動覺)、Intrapersonal(內省)與Interpersonal(人際)。使用葉貝斯分類算法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學習記錄,獲得學生的學習風格。 葉貝斯分類算法基于貝葉斯定理,應用于文本分類時,通過計算文本屬于每個類別的概率.將該文本歸為概率最大的一類中。

2.1 樸素貝葉斯分類和貝葉斯網絡

貝葉斯定理是關于隨機事件A和B的條件概率和邊緣概率的一則定理。

P(A|B) = P(A^B) / P(B) = P(A)*P(B|A) / P(B)

其中P(A|B)表示在B發生的情況下A發生的可能性。其中P(A)是A的先驗概率或邊緣概率。(A|B)是已知B發生后A的條件概率, P(B|A)是已知A發生后B的條件概率, P(B)是B的先驗概率或邊緣概率,也作標準化常量。由此,貝葉斯定理可表述為:

后驗概率 = (相似度*先驗概率)/標準化常量

由于,比例P(B|A)/P(B)也有時被稱作標準相似度,所以貝葉斯定理又可表述為:

后驗概率 = 標準相似度*先驗概率

貝葉斯分類方法是基于貝葉斯定理的,樸素貝葉斯(Naive Bayes)和貝葉斯網絡(Bayesian Networks)看作是兩種不同情形下的分類方法。

2.1.1 樸素貝葉斯分類

樸素貝葉斯分類方法是一個基于概率的分類方法,它通過計算后驗證概率的方法來確定所屬類別的概率。

Vj屬于V集合, 其中Vmap是給定一個example,得到的最可能的目標值。其中a1...an是這個example里面的屬性。這里面,Vmap目標值,就是后面計算得出的概率最大的一個.所以用max 來表示。

樸素貝葉斯分類默認基于一個簡單的假定:給定目標值時屬性之間相互條件獨立。因此,該假定說明給定實力的目標值情況下。觀察到聯合的a1,a2...an的概率正好是對每個通過概率計算,從待分類的樣本數據的屬性 a1,a2,...,an 中求出最可能的分類目標值,即計算各類 Vj∈ V對于這組屬性的條件概率 P(Vj|al,a2,...,an),其中j=1,2,...m(類別標識數),并輸出條件概率最大的類別標識作為該樣本數據的所屬類別。這個假設是樸素貝葉斯不同于貝葉斯網絡等其它貝葉斯分類算法的根本,也是樸素貝葉斯這個名稱的由來。

2.1.2 貝葉斯網絡

在實際應用中,大多數情況下不支持樸素貝葉斯的假設,即各特征并非彼此獨立,此情況下可以使用貝葉斯網絡進行分類。

貝葉斯網絡是根據變量之間的依賴關系,使用圖論方法表示變量集合的聯合概率分布的圖形模型,它引入了一個有向無環圖(Directed Acyclic Graph)和一個條件概率表集合。DAG的結點v包括隨機變量(類別和特征),有向連接E(A->B)表示結點A是結點B的parent,且B與A是有依賴關系的。同時引入了一個條件性獨立(conditional independence)概念:即圖中任意結點v在給定v的parent結點的情況下,與圖中其它結點都是獨立的,也就是說P(v|par(v),x1,x2...,xn) = P(v|par(v))。這里par(v)表示v的parent結點集,x1,x2,...,xn表示圖中其它結點。如果已知所有聯合概率值(joint distribution),那么就可以解決任何形式的概率問題。但現實中的特征集合數量過多(>10),幾乎無法通過統計得到。所以,這個問題要通過條件獨立的概念來對各條件概率值進行優化來解決。貝葉斯網絡的建模有兩個步驟:創建網格結構與估計每一個結點的概率表中的概率值。

2.2 貝葉斯分類過程

在本學習系統中,主要使用樸素貝葉斯分類方法對網絡學習某一體育課程的學習者的學習風格進行分類。

2.2.1 建立樣本數據

根據體育學科的學習特點,我們可以把學習者的學習風格簡要概括為視覺型(V)、語言型(L)和動覺型(K)。把每一個學習者看作一個矢量 S,學習者的每一次學習記錄作為屬性 Ai,學習者的風格(視覺型、聽覺型和動覺型)作為可能的類別 C,對于隨機分類向量S={a1,a2,…,an},由此知道 s對每個類別的概率P( Ci|S)分布,其中P( Ci|S) 由貝葉斯公式P( Ci|S)=P( S|Ci)P(Ci )/P(S ) 計算得到,概率最大的那個就是 s的預測類別。

當學生登入系統時,系統首先根據學號查看學習風格數據庫中是否有該生的學習風格類型記錄,如果有,系統則推薦學生適合其風格的學習內容,如果無,則系統將學習者這次學習的學習記錄保存在學生學習記錄庫的學習過程數據表中。

經過數據預處理,我們可以確保建模的數據是正確有效的。分析處理中我們需要得到分類模型需要的訓練樣本集的相關屬性,包括文本學習次數(T)、視頻學習次數(V)、活動次數(A)、文本學習平均成績(TS)、視頻學習平均成績(VS)、活動成績(AS)、學習風格類型(S)。當學生登錄次數達到某值時,系統自動將這些屬性值計算并存儲。在分析訓練樣本時我們把學習次數屬性值分為10 三個區間,將成績分為 A(90-100) 、B(75-89)、 C(60-74)、 D(< 60)。樸素貝葉斯分類法對于學習次數和學習成績這類連續屬性的類條件概率計算,一是把連續的屬性用相應的離散區間替換進而離散化,或是通過訓練數據估計分布的參數。

2.2.2 建立學習風格建模

根據貝葉斯的最大后驗準則,對任一未知樣本 s={a1,a2,…,an},確定后驗概率 P(Cj| a1,a2,…,an),把最大的類確定為該樣本的學習風格。具體步驟為:

(1)計算得到每一種學習風格類型的先驗概率P(Ci )。

(2)相對于每個類別的概率 P(aj|ci),訓練樣本集計算得出各屬性的所有取值。

(3)計算出未知樣本對三種類別的概率,選取概率最大的類別為學生的學習風格類型。

其中,建立學習風格分類模型最關鍵的步驟就是建立訓練樣本集。見表2-1。

2.2.3 建立算法

根據上述分析,設計算法如下:

初始化訓練集D;計算每個學習風格類型的先驗概率

由上述算法得出概率最大的類別為學生的學習風格類型。

3 結論

本文將葉貝斯算法應用在判定學習者的學習風格中,發現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興趣與學習風格之間的潛在聯系。經過實際應用發現當樸素貝葉斯分類的假定條件成立時,它是一種非常精確的分類方法。 使用貝葉斯分類對系統中的學習者的學習風格進行分類,其特點主要有:

(1)它結合了概率與貝葉斯網絡的分類方法,可以利用領域知識和其它先驗信息,計算假設概率。

(2)可以把所有的屬性都參與分類。

(3)針對離散屬性的對象進行分析。

(4)數據樣本可以增加也可以減少,這樣可以進行增量學習。

(5)利用有向圖的表示方式非常直觀,弧表示變量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田文詩.基于學習者行為的序列模式挖掘算法研究與實現[D].碩士學位論文,吉林:吉林大學,2011(05).

[2]鄧暉、徐梅林.網絡學習環境之個性化屬性調查及啟示[J].現代教育技術,2003.13(1):49-54.

[3]凌江榮.在e_Learning中建立自適應學習路徑的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湖南:湘潭大學,2007.

[4]田曉輝.基于Web的個性化學習系統在遠程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7.

[5]史春秀.基于數據挖掘的個性化學習系統的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天津:天津大學,2007.

[6]王志平.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個性化學習系統的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重慶:重慶大學,2007.

作者單位

篇8

關鍵詞:中華蜂;種群萎縮;文化生態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Q9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21X(2012)03-0002-06

中華蜂,又稱中華蜜蜂、中蜂、土蜂,是東方蜜蜂的一個亞種,也是我國土生土長的蜂種。在動物界的分類中中華蜂屬于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細腰亞目蜜蜂科蜜蜂屬東方蜜蜂種。其主要生物特性為:蜂群由工蜂、蜂王、雄蜂3種個體組成,其中絕大部分是工蜂,每群只有1個蜂王及少數雄蜂。中華蜂軀體較小,一般來說,工蜂體長1013mm,雄蜂體長約1113mm,蜂王體長1316mm。頭胸部黑色,腹部黃黑色,全身被黃褐色絨毛。工蜂在氣溫7℃左右就能進行采蜜采粉活動,因而屬于較為耐寒的蜂種,能夠在我國廣大寒冷的地帶正常生存,為植物承擔授粉作用。中華蜂的安全采蜜氣溫為65℃,在這一氣溫之上的環境采蜜不會導致個體傷亡,而意大利蜂的安全采蜜溫度為11℃以上[1],因而秋冬和初春開花的植物意大利蜂無法授粉,只能仰仗中華蜂授粉。總體而言,中華蜂耐寒、耐熱,因而在中國大地上正常采蜜期很長,長江以南每年的正常采蜜期300天以上,即使是寒冷的東北地區,可以正常采蜜的時間也長達200天左右。此外,中華蜂對養蜂業危害嚴重的蜂螨具有天然的抗異能力,選用中華蜂為飼養蜂種,一般不會招致蜂螨泛濫的危害。中華蜂采蜜時飛行敏捷、嗅覺靈敏,特別是對中國本土顯花植物的氣息極為敏感,無論是多么分散,花型多么不顯眼,中華蜂都能準確發現并能盡其可能采獲蜜源和粉源,這一生物屬性不僅能確保養蜂業的高產和豐產,還能為我國數萬種顯花植物的正常繁殖提供充分的保障。

一、中華蜂種群萎縮的歷史回顧

據地質考古提供的證據表明,蜜蜂在地球上的出現可以上溯到7000萬年以前,其主要依據是當時地球上已經出現了顯花植物,因而作為與顯花植物共生的蜜蜂,也應當在這個時候出現。1983年在山東省萊陽市北泊子與臨朐縣山旺2處的地質考古發掘中[2],都發現了中華蜂的化石,足以證實2000萬年前中國東部溫帶區域已經有中華蜂正常繁殖與生存。養蜂業在我國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產業,原始的養蜂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對野生中華蜂蜂蜜的采集。公元前1611世紀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蜜”字的記載,說明中國養蜂業至少已有3000多年歷史。中華民族將野生中華蜂逐步飼養為家養中華蜂,經歷了原始采集蜂蜜階段、采集整群中華蜂安置在居住區附近飼養階段,最后才發展成徹底飼養中華蜂的養蜂業的階段。最后一個階段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養蜂業。據記載,公元14世紀就已出現專門飼養中華蜂的專業人戶,標志著養蜂業從副業發展成獨立的產業。在漫長的歲月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逐漸形成了中華蜜蜂的傳統養殖規范,這樣的規范在中國各民族中雖然小有差異,但總體而言,都能較好的適應中華蜂的生物特點,同時又能為中國各民族提供高品質的營養食品和工業原料,如蜂蠟、蜂膠等。

我國自1896年開始引進西方蜜蜂的優良品種,如意大利蜂、喀尼阿蘭蜂等等,當時中國由于遭受帝國主義列強的欺凌,正在倡導,希望發展實業,拯救中華。鑒于中國養蜂專業水平不高,在國民經濟中所做的貢獻極為低下,僅僅考慮到歐洲養蜂業所用的蜂種個體大,采蜜能力強,而且可以通過半機械化操作采蜜取蜜,因而當時的學者熱衷于引進和推薦外來蜂種,希望借此推動中國養蜂業的專業化,提高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價值。這樣的考慮在那個時代具有積極意義,無可厚非[3]。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養蜂業獲利的同時,中國的生態安全卻蒙受了致命的打擊。在100多年的時間里,隨著意大利蜂等西方蜂群的無限膨脹,中華蜂因此蒙受了滅頂之災。

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全國飼養的中華蜂總量一直保持在200萬群以上,而且還建立了不少中華蜂生產區。但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西蜂養殖業發展迅速,在華北平原、江漢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乃至四川盆地等低海拔地區,中華蜂已基本上或者完全被意大利蜂取代。上述地區的森林中甚至是極偏遠的村落,當前也很難找到野生中華蜂的蜂群。據《北京科技報》報道,僅北京地區的中華蜂數量就從20世紀50年代的4萬多群,減少到了現在的不足40群。可見,中華蜂種群數量和分布區域不斷萎縮,已經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

二、中華蜂種群萎縮的原因

造成中華蜂瀕臨滅絕這一始料不及惡果的原因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1.發生在意大利蜂與中華蜂之間的盜蜂行為。蜜蜂各種類都具有在蜂群間互相盜蜜的行為,稱為盜蜂行為。在蜜源植物開花后期,二者為爭奪貯藏在各自蜂巢內的蜂蜜而進行激烈斗爭,因意大利蜂體型較大,在競爭中占優勢,中華蜂無法戰勝意大利蜂,結果往往是中華蜂蜂群“全軍”覆滅,從而導致在中華蜂與意大利蜂并行飼養的情況下,意大利蜂種群越來越大,而中華蜂種群越來越少,甚至因為盜蜂,中華蜂種群被活活餓死。

2.意大利蜂還干擾中華蜂蜂王與雄蜂的自然。因為不同的物種存在種間生殖隔離,不能跨種。意大利蜂和中華蜂分屬不同的蜂種,他們之間不能正常繁殖后代。然后,在季節,由于意大利雄蜂飛翔能力強,體力也強,中華蜂體力跟不上意大利蜂,因而一旦中華蜂蜂王出巢,意大利蜂趕上,強行與中華蜂,使中華蜂蜂王失敗,產出的后代蜜蜂不具備生存能力和生育能力,因而二者不能跨種正常繁育后代。并且,由于中華蜂蜂王一生只能一次,一旦后就不能再了,但這樣產出的蜂卵繁育都不正常,結果導致該中華蜂群徹底死絕。生物生殖的種間隔離,在意大利蜂與中華蜂并存的情況下,成了滅絕中華蜂的頭等殺手。當前中華蜂的急劇萎縮,這是最關鍵、危害最大、又無法直接保護的關鍵環節。

3.對意大利蜂的人為保護窒息了中華蜂的生機。對中國而言,包括意大利蜂在內的各種西方蜂種,都是外來蜂種,在野生狀況下,他們的成活能力本來很低,對中華蜂生存根本不構成威脅。但我們面臨的是經濟效益極高的養蜂業,專業養蜂業的意大利蜂由于受到人為的幫助,氣候的變遷、蜂螨的威脅、蜜源的采集,都得到了養蜂戶和國家的資助和扶持,從而使得我國的養蜂業向意大利蜂這一單項蜂種轉變。在這樣的情況下,中華蜂受到了人為的窒息,結果導致意大利蜂蜂群惡性膨脹。這樣一來,表面上看似不同物種之間的競爭,實質則是經濟利益和生態效益的競爭,中華蜂種群萎縮僅僅是個表象而已。

三、中華蜂種群的生存現狀

當前,中華蜂蜂群在我國大陸數量急劇減少。在未引進西方蜜蜂之前,山林中野生蜂群密集,并且到處可見農家傳統飼養的中華蜂群。此前,全國雖沒有確切的統計數字,但各地以蜜蜂為名的傳說、地名和集市很多,如蜂蜜營子、蜂蜜溝等,表明中華蜂種群眾多,分布遼闊,與中國各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經20世紀30年代和60年代2次大力引進和發展西方蜜蜂后,至1981年我國飼養的中華蜂已不足200萬群。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的中華蜂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絕跡,在西北黃土高原的半耕半牧區,現在也難覓中華蜂足跡,甘肅寧縣、鎮原、西峰等地及寧夏、陜西等農耕區20世紀末期中華蜂就已消亡了。目前,黃河以北地區,只有一些山區還有少量中華蜂,長白山區、太行山區、燕山山區、呂梁山區等,即使在這樣的地區,中華蜂也處于瀕危狀態,蜂群數量比20世紀初減少了95%以上。20世紀90年代長江流域的平原地區中華蜂已滅絕,周邊的丘陵山區中華蜂已經處于瀕臨滅絕狀態。遠在大山區的神農架山區、秦嶺、大別山區、武夷山區、浙江南部,湖南南部,江西東部、南部山區、南嶺山區,目前雖有少量中華蜂殘存,但生存狀況不佳,已經成為稀有狀態,蜂群數量與20世紀初相比,已經減少了60%以上。只有在云南怒江流域、四川西部、還有自然生存狀態的野生中華蜂[4]。目前,我國飼養的中華蜂僅有70100萬群,其分布極為零碎,正常繁育已經受到了致命威脅。與西方蜜蜂當前在我國(除自治區)的蜂群擁有量卻高達群數500萬群比較,100萬種群的中華蜂種群作為本土物種,在其間表現出來的劣勢已明顯可見,長此下去,不出20年,如果不加以積極搶救,中華蜂將進入滅絕物種的“紅皮書”。2006年6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第662號公告《國家級禽畜遺傳資源保護品種名錄》公布的138個禽畜品種里,中華蜂被列入第七類“其他品種”中。這一文件,以官方的名義,證實了中華蜂瀕臨滅絕這一可怕的事實。

與此同時,中華蜂分布區域也在全國范圍內迅速銳減。歷史上,對中華蜂的分布及范圍雖然沒有詳細的統計和記載,但傳統中醫藥材中都必須使用中華蜂產品。各地傳統飼養在木桶、竹簍和樹干等半野生狀態的中華蜂群與野生中華蜂群并存,互為蜂源,在全國呈呈現為成片集群分布狀況。但是,當前根據有關專家對全國中華蜂調查表明:中華蜂在新疆和大興安嶺地區已滅絕,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已很少有農民傳統飼養的中蜂,整個北方中蜂分布只限山區及部分半山區,長江流域的平原區飼養的中華蜂已蕩然無存,僅是在我國的西南山區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戶延續傳統辦法飼養中華蜂。

至于野生狀況的中華蜂更堪憂。我國廣大西北地區的草原,由于地廣人稀,生態安全的維護主要仰仗野生中華蜂這一關鍵環節,但正是在這一廣大地區,野生中華蜂也因為外來蜂種的干擾而完全絕跡。當前,我國政府出臺了各種政策,大力恢復西北地區受損的生態系統,但這些決策主要是關注技術層面、工程層面的對策,很少有人提到野生中華蜂的存滅對這一地區生態恢復的決定性作用。由于草原上的很多牧草、灌木和喬木只能靠中華蜂傳粉,野生中華蜂一旦缺位,人工飼養的蜂群又難以足夠量的進入草原,最終將是我們耗費巨資興建的治理工程以及成套的技術根本無法發揮效益。具體表現為撒下的草種不能夠繁殖,防護林不能自行擴大,在如此遼闊的干旱地區,靠人力去完成將是巨大的經濟負荷。

針對中華蜂的瀕危現狀,國內許多專家提倡建立中華蜂種群保護區,如北京市在房山區建立了中華蜂自然保護區,中國科學院在遼寧省營口市建立了一個國家級的中華蜂保種區,重慶市建立了一個中華蜂保種基地,吉首大學與貴州省農科院在貴州省麻山地區建立了一個中華蜂的保種基地,但保護區的數量還很少。這些保護基地的興建,從好的方面看,有助于搶救中華蜂種群,也可以通過這樣的形式,向舉國上下喚醒對中華蜂種群現狀的關注。不足之處在于,在如此遼闊的中國大陸建立的養蜂基地,卻如同鳳毛麟角,遠遠跟不上中華蜂保種的實際需要。更重要的是,建基地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特別是我國的經濟部門,處于短期經濟利益的考慮,至今尚未推出抑制外來蜂生物污染的政策,僅僅在小范圍內延續中華蜂種群,根本無助于中國生態危機的緩解。為此,必須向公眾澄清中華蜂存廢的生態價值,進一步推動相關政策的出臺,中國的生態安全才得到起碼的保障。

四、中華蜂的生態價值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一本久久α久久免费精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在线 | 日本高新在线亚洲视频观看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乳网址 | 午夜福利啪国产 | 看a在线先锋影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