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現在時練習題8篇

時間:2022-10-02 09:24:32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一般現在時練習題,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篇1

關鍵詞:合作;探究;學習小組;高中英語語法

語法教學一直被認為枯燥,復雜,許多學生都害怕語法,討厭語法。這跟我們很多教師的傳統英語語法教學有很大關系。傳統的語法教學一般采用滿堂灌的模式,教師一味地講理論、講規則,學生機械地背誦、記憶,枯燥無味,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基本上處于被動狀態。一堂課下來,老師和學生都累得夠嗆,實際效用無從得知。

一,自主預習是前提

斯臺維克(stevick)認為,學生需提前預習課本知識。古代軍事家孫子有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預習就是“知己知彼”的準備工作。在自主預習過程中,學生要邊看`邊想`邊寫,充分利用多種形式的感官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把預習筆記作為課堂筆記的基礎。以我們剛學過的外研版B1M1中的Grammar語法教學為例。

第一步,設定預習目標。如:

1.復習一般現在時的三種不同用法:a permanent(lasting forever)state of affairs,a habit,or something you do regularly,something which is always true(e.g.scientific facts)

2.現在進行時的兩種不同用法:something is taking place at this moment,something is taking place in this period of time。

3.使用這兩種現在時態來談論自己的新生活和新學校

一般現在時學生初中已學過,所以并不陌生。同學課后應自主預習,然后使用這兩種現在時態來談論自己的新生活和新學校,上課前先組內討論,大聲朗讀,互相糾錯并提出問題;

第二步,預習內容及指導:

親愛的同學們,請大家通過完成以下句子回憶,復習并歸納總結一般現在時和現在進行時的基本用法。

1.一般現在時

We always (care)for each other and (help)each other.

He (go)to school every day.

2.現在進行時

――What are you doing now?

――I (do)my homework.

第三步,預習體會及提出疑惑

Write down the problems you cannot settle after learning the text independently.

第四步,組內討論回答同學們所提出的疑惑并探究例句中所隱含的語法規則。(學習策略需注意:解決問題方法,善用工具書獨立預習,組內討論完善補充信息。)

二,課中小組合作探究是關鍵

實踐證明,在高中英語語法課上應用小組合作探究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和動機,滿足他們學習英語的成就感;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用英語思考、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和自學英語的能力。

1.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動性學習方式。

在我們學校普遍存在著班級人數多、學生個體差異大、時間緊、教材教學任務重等的問題,使教學不能真正的面向全體學生。很大一部分學生由于害怕自己在課堂上說得不好或者說錯,而遭同學笑話,往往在課堂不敢說,不愿說。英語課堂往往會被一些表現積極的學生壟斷。在分組的時候,班主任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性格,不同性別,不同學習水平,不同交際能力等,將他們打亂,重組,再合理的分組,這樣就給一些較自卑的學生一段緩沖的時間,避免了他們在課堂上當場答錯時的尷尬。

2.小組合作探究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在學生自主預習之后,我們應該注重課內合作與探究。新課標要求:英語教學要注重交際運用,突出語篇,利用語境使學生更好地開展語言實踐活動,培養他們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能把語法與語境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在語境中傳授語法知識,使語法具有應用性,實用性,使語法充滿生命,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以我們剛學過的外研版B1M1中的Grammar語法教學為例。

Give students some sentences from the text and ask them to decide which verbs are in the present simple tense and which verbs in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A)I live in Shijiazhuang,a city not far from Beijing.

B)We are using a new textbook.

The present simple tense can indicate:

A)a permanent(lasting forever)state of affairs

B)a habit,or something you do regularly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can indicate:

A)something is taking place at this moment(now).

B)something is taking place in this period of time

通過小組合作完成簡單判斷練習題,幫助學生形象地回想兩種現在時態基本形式,再大聲朗讀,使學生們可以從理論上充分理解本課語法知識,這也為后面對語言的操練提前做了準備工作,為后面的進一步復習作鋪墊。下面羅列一些簡單例句,讓學生集體合作探究,將句子用法做出判斷,即一一對應前一部分中兩種時態的不同用法,使抽象的理論形象化,簡單化。

Give some sentences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decide which uses they can show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She is learning English under Mr.Smith this year.

在學習閱讀課文后,學生見到許多一般現在時和現在進行時的句子來描述現狀。通過下面這個練習可以將語法知識的學習和實際語境練習起來。這個口頭練習主要是對剛才總結的語法規則的實際使用,大量的實際語言操練可以幫助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組內同學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將所學時態編成對話或短文,再到臺上來為大家展示,使語言知識提升到語言能力的過程。

最后,讓同學們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歸納總結今天所學的內容――一般現在時。組內成員可以分工進行,對于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主要負責歸納總結,而基礎較差的同學可以做筆錄,中等同學可以上臺展示本小組的討論成果。這樣就可以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使每一個同學都能有所收獲,使每一個同學都能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三,課后有效性評價很重要

在我校生本導學新課改中,每人一張評價表,從課堂表現,作業,默寫,訂正,錯題收集,課外提問,背誦,學習資料袋整理等多角度地對學生進行評價。通過學生自評,小組成員間的互評,教師對小組的評價教師對小組每個成員的評價和小組合作技能的評價等多種方式進行評價。在學期結束評選最佳學習小組和最佳學習個人時,不僅僅參照表格中的得分高低,還要參考小組成員間的合作效率、共處情況以及個人的合作態度、合作技能等。要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合作學習追求的一種境界,從而更好地開展小組學習活動,有效地促進學習進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延安實驗中學)

參考文獻:

[1] 閆石秀,高中英語語法情景化教學策略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09.(8):295

篇2

【關鍵詞】英語語法教學 中職學生 排序法

一、中職英語語法教學背景

(一) 大綱要求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要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基礎知識,培養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初步形成職場英語的應用能力;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教學要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建立融洽的師生互動關系,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和態度,激發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嘗試,勇于實踐,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心。在教學上要注重培養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語言,培養技能,積極實踐,提高語言綜合應用的能力。

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要尊重學生的差異,為其提供多種學習選擇。對于基礎較薄弱的學生要進行補償教學,對學有余力的學生要進行拓展教學,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使每個學生均學有所得。

這些陳述體現了能力本位的英語課程設計,是學生取向的,以學習者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與未來職業發展以及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使用能力和繼續學習的能力的理念。

(二)學生情況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英語基礎不好,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較差,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本人在教學過程當中發現,多年來,其實還是有相當部分的學生希望自己能學好英語,為的是以后有更好的就業前景,或者是能繼續升學,就讀于大專院校,取得大專或本科文憑。特別是在學生了解本校有升讀電大的直通車后,積極性就更高了。這部分學生不滿足職校的英語教材內容,會自己另外找一些升學輔導題來做。他們掌握的詞匯量不夠,對英語語法沒有較為系統的認識,不知怎樣去分析句子的結構,不清楚時態的運用等等,在做練習——尤其是在寫作文時,經常有無從下手的感覺,只能憑著感覺走,常常寫出類似“You’d better come to Guangzhou in spring is the best time of the year to come.” 的句子。

(三)中職學校英語語法教學的必要性

目前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普遍有“重交際,輕語法”的情況,無疑這對改變啞巴英語,提高交際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淡化語法教學,但是并不代表語法就可以不教,學生就可以不學。即使學生知道單詞,但不清楚句型、時態,在說和寫時,往往錯漏百出,影響交際和溝通;或是想說而說不出,不知從何著手。事實上,具備一定的語法能力可以更有效地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進而提高口頭表達能力。語法是交際能力中不可缺少的,語法能力是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和保證,同時交際能力又是語法能力的實踐和最終目的。語法教學的開展,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楚地認識英語的運用規則,并在語法的指導下,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因此,語法教學是中職英語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四)教材

采用的教材是《英語》(基礎模塊第一冊)。這本教材是在初中英語學習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

二、理論依據

排序(sequencing)是一門為教學活動制定邏輯計劃的藝術,它可以幫助學生以一種有組織的方式有效地掌握一系列的知識或規律。通過把知識排成一系列緊密相連的步驟來呈現知識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內容,而且可以提高他們處理信息的能力。

排序的基本原則

一般排序的基本原則有四個: 1. 從簡單的步驟開始。 2. 運用具體的例子。 3. 增加課程的難度。 4. 介紹抽象的概念。

排序可以讓教學更加有效,應該以反映課程不同部分之間的關系的方式將學習目標排序,就像“搭建橋梁”一樣。應該讓學生知道他們的學習目標,從而使他們能理解該學期整個課程的語法不同部分之間的關系。

運用排序進行語法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學習的邏輯進程,將零散的知識變成知識體系。它們是相互作用的,并不是機械地按照一二三四的步驟,而是經常需要重復以前的步驟來幫助解釋目前正在討論的問題。

三、排序和教學組織模式在語法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第一步要從簡單的步驟開始。以講解一般現在時為例。通過小學和初中的學習,大部分學生明白一般現在時的定義(表示現在經常反復發生的動作、存在的狀態或習慣性的動作的時態)。他們覺得困難的是系動詞和助動詞的用法,以及在表達時首先要考慮什么(其實就是不清楚句子的結構)。講到第一章的語法內容“be” 動詞時,就可以告訴學生:現在接觸到的時態是一般現在時,讓我們從最基本的句子結構開始——主-系結構。只學三個系動詞:am, are, is.同時幫助學生弄清楚主語中的“第三人稱”的概念原來是“除了I, we, you 之外的人稱和名詞”(很多學生認為“第三人稱”僅僅是指 “he, she, it”或“they”)。

從第一章到第二章,按照教材的安排,讓學生熟悉“主-系”結構。在學生做練習時,經常幫助他們重溫“第三人稱”這個概念。

從第三章到第四章,教材的語法內容出現了 “主-謂”結構。這個時候要讓學生明白:當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謂語動詞有變化;同時要幫助學生弄清楚“主-謂”和 “主-系”這兩個結構的區別和用法(有謂語動詞時,不能用系動詞),在舉例和練習中,時不時提及 “主-系”結構,以強化學生對這兩者的區分和理解。隨著課程的深入,學生要學習一般現在時的否定句和疑問句,出現了助動詞(do, does), 在學生通過操練熟悉助動詞的用法之后,適當增加難度,補充課外練習題,讓學生同時面對“主-謂”和“主-系”結構。

在講完第四章時,安排學生做一些一般現在時的翻譯題,內容盡量把他們自己的生活和之前所學的主題結合起來:自己/他人的日常作息,或者是自己/他人的購物習慣,也可以是父母的工作情況。

在學習一般現在時的過程中,學生面對習題時,仍有可能面臨不知從何著手的情況,老師有必要提點一下:句子的結構,或者謂語動詞的變化,讓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四、語法學習要注意的方面

(一)要與聽說教學結合起來

講授和練習有利于學生較系統地掌握語法規則,但是要做到形式與功能相結合,語法教學必須增加另一個環節——交際性活動。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提供必要的詞匯,可結合當時所學的語法內容和他們的學習、生活相關的話題,引導、激勵學生進行會話、造句和閱讀等交際活動,讓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這些話題可以是住宿、兼職、假期活動或者朋友,因為這些話題最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興趣和參與熱情。例如在講到第三章的clothes and colors的時候,讓一位同學描述自己的一位舍友平時在宿舍里的穿著,因為都是同學們熟悉的人,說得對不對大家一聽就知道,課堂氣氛就活躍起來了,聽的人饒有興趣,說的人認真準備,大家都復習鞏固了本章所學的詞匯和語法內容(一般現在時)。再比如講解第六章(housing 住房)的There be 句型時,事先要求學生提供一些照片,最好是關于自己家里的一個房間的,也可以是朋友房間,讓學生在臺上描述照片里有什么家具和擺設,鼓勵其他同學就照片內容提問,能把照片描述得清楚的同學都可以得到一件小禮品。同學們非常樂意參加這類的課堂活動,這讓他們感覺到成就感,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二)提高學生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影響學習的一個重要動機性因素,高自我效能感的學生,其內在學習傾向更強,低自我效能感的學生,其內在學習的傾向較弱。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常采取以下策略來提高學生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為學生設置明確、具體和可以達到的學習目標。

如果學生看不出可以用什么方法去完成學習任務,他會覺得要達到學習目標是超出了自己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很容易放棄。因此,在做習題或測驗時,都不會出現太難的題,學生可以在筆記或練習題中容易找到相似的例句,他們想一想,或替換一些單詞就可以做出來了。

(三)多表揚,不作橫向比較

經常運用贊美原則, 對學生取得的即使是一點點成績或進步, 都予以真誠的贊許,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教學中尤其是測驗后,不在學生面前作相互比較,盡量讓學生注意到自己的進步。

(四)給予學生鼓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中要多鼓勵,少否定。 在學生回答問題、開流出現失誤時,沒有必要逢錯必糾,可以通過手勢語、眼神或微笑等鼓勵他們,要樹立他們的信心, 祛除他們害怕或對抗的心理, 并形成良好的心理體驗。 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正面評價, 他的內在價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認, 學習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滿足, 感到一種自我實現的快慰,學習外語的興趣和積極性也就漸漸提高。

(五)及時提供反饋信息

如果學生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展情況,他很容易看到自己的進步,他可以切身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就會有進一步學習的愿望。最能了解學生當日的學習情況是作業,但現實情況是:不會做的同學面對作業的時候,首先就是去找別人的作業來抄,老師并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那么,我的做法是開卷測驗。根據實際情況,每兩周舉行一次小的語法測驗。題量控制在一堂課完成(40分鐘),難度不能大,絕大部分內容讓學生可以在書上或筆記中找到。為了讓學生 把注意力集中在語法知識的掌握上,出現的單詞是最近常接觸而且可以在書上找到的。改卷不能拖延,爭取在下次上課時就要把批改完的卷子發給學生,并有選擇地把學生的錯誤用幻燈片顯示出來。

五、效果和反思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這個班大部分的學生在造句和口頭表達時,能從句子的結構、時態的應用以及句型方面綜合考慮,口頭表達及寫出的句子更具整體效果,而不是像之前說或寫的句子,想到哪說/寫到哪,完全是單詞堆砌起來的“句子”。這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為他們以后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在教學中體會到:一、在實施的過程當中,教師有必要不斷地復習之前講過的內容來解釋學生當前面臨的問題,以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語法知識和句子結構。二、教無定法。排序法并不是萬能的,它不適用所有的語法教學(比如介詞的用法以及there be 句型),它對講解句型和時態有較明顯的效果。

結束語

學習語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語言,因此教師應把它滲透到聽、說、讀、寫教學中去。教師有必要根據教材的不同、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的不同、教學目的的不同等因素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或方法進行語法教學,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創造性地發揮或改進。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2009.

[2]趙雯,梁玫. 以能力為本位的《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基于文本的課程分析. 中國外語,2009(5).

篇3

關鍵詞:英語教學;問題;課堂練習;有效設計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英語課堂強調課堂的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而眾所周知課堂練習是檢驗課堂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它能對教學效果進行及時的檢測、評價與反饋,及時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并及時進行教學調整,最后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現在的英語課程教法和學法都發生了極大地改變,課堂練習如何有效設計,如何避免以往在設計中的弊端,突出新課程理念,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有效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是英語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下面就簡要談談英語課堂練習有效設計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以往英語課堂練習中存在的問題

課堂練習練習本來是用于檢驗課堂是否有效,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一種手段。但傳統的課堂練習由于內容設計的不合理,反而成為學生的負擔。以往英語課堂練習設計中的弊端主要有:

1.練習內容設計上的弊端

練習的內容設計上沒有新意,只一味地追求量大,認為只有通過大量的習題才能鞏固學生所學。很少注意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訓練缺乏設計的多樣性和趣味性。

2.練習質量設計上的弊端

練習不是高質量的練習,缺乏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沒有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忽視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方法、態度和情感,沒有形成有效的練習評價機制。

二、有效課堂練習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1.練習要注意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教師腦海中再好的練習,也只能是空中樓閣。所以,教師在課堂練習設計時不僅要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還要根據學生年齡、生理、心理特點,巧設練習,誘發興趣,創設一個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喚起學生內心強烈的學習需求,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主動、積極地投入學習中來,從而輕松愉快地達到獲取知識的目的。

如,在本課在學習完新目標八年級下冊“Unit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Section A”之后,檢查學生對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和一般將來時的用法及標志詞的歸納總結。在學生總結完之后,老師可引導學生編成Chant形式,讓學生朗朗上口、活潑易記。

如,一般現在時歌訣:

一般現在時態中,動詞一般用原形。表述事實講真理,習慣動作常發生。動詞詞尾加-s(es),只表單數三人稱。若變一般疑問句,得看句型是哪種。系表結構和there be,be放句首可完成;若遇實義動詞句,do或does莫忘用!

2.練習形式要具有多樣性

如果練習的設計只是單一的練習題,我想教師就是變著法把試題變成花,也只能還是習題。我們何不嘗試用報告、表演等形式來讓學生更多地體驗練習的多樣性呢?可以把多媒體,學案等練習形式結合起來,豐富教學資源,激活學生興趣,多措并舉。如,預習展示中“必答題”,可運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讓學生拼出單詞,形象生動。英語語法記憶歌訣以幻燈片出示,可節約時間。Group work中的視頻播放,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其他練習題,以學案的形式出現,有利于學生的筆頭落實。

3.練習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在英語教學中,練習包括聽、說、讀、寫的練習。無論哪種練習,都應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精心而有效的設計。課堂練習設計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如,在“Free talk”中我們可以結合開學伊始,運用以下句型進行詢問:“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term?What will you do in the future to achieve your dream?”詢問同學們在新學期的打算,暢談未來的理想。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自然過渡到一般將來時。當然,這一步只是起到導入作用,不必用時過多,可在課前布置談論的主題:Topic: My dream in the future,課上用兩三分鐘展示即可。接著學習一般將來時,并及時進行鞏固訓練。

4.練習要注意效率

教師在設計練習時要加強練習內容的復現性,不斷地反復才能加強記憶,幫助學生記住所學知識。同時,也利于學生加快學習的速度,提高學習的效果。

如,在最后的達標測評中,可以對前面練習過的重新進行變換練習,加強難度,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如,單詞考查可改為根據首字母填空的形式:

①I hope my r can help me with my housework.

②The air p is the most biggest problem of world today.

短語和時態可改為根據漢語提示完成句子,考查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①我想將會有更多高樓,更少汽車,更少污染。

I think there .

②也許在100年后人們將活到200歲。

people 200 years old 100 years.

5.練習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題能動性

學生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積極的信息加工者。英語教師應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樣,課堂練習的設計也是如此。只有學生感興趣并樂于參與的課堂練習,才能更加達到預期的效果。在設計練習時,教師應考慮練習的方式和形式是否符合學生的興趣,適合學生的能力,是否照顧到學生的層次,是否顧及學生的心理特征,是否有利于學生實際英語能力的提高。如:我們可以開展一些活動型練習,將練習融入表演課的形式等等。

6.練習要結合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英語課堂練習設計時,要注意結合學生的情感體驗,要為學生提供一些模擬情景,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貼近學生生活的真實教學情境,使學生有效地去理解所學內容,接受所學語言,并從中滿足其情感的體驗,英語課堂也是情感教育的基地。

教師在進行Group work 中,可先用視頻播放一下當前的有關城市存在的問題短片,如:天安門廣場上的垃圾、雅安地震中的災民和坍塌的房屋,“神舟十號”待發射場面等,然后再讓學生運用“I think there will be more... And... I will...”去討論。學生勢必會深有感觸,言無不盡。這樣的課堂練習不僅給學生融入情境去練習學習知識,更加有利于學生體驗社會、了解社會,給予愛國主義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英語課堂學習是學生通過同教師和課本及有效的練習相互作用的實踐過程,是逐步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英語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英語課堂練習設計要充分考慮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提高學生英語實際使用能力,而非考試能力。教師要明白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不是靠“題海戰術”取得的。英語課堂練習的設計,要考慮學生實際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實際人才。

英語課堂練習設計應該具有趣味性、多樣性,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具有目的性、針對性,發揮學生主管能動性,以提高學生實際的英語水平;并且注重學生的實際情感體驗,實現對課堂實效的檢測、評價與反饋。

參考文獻:

[1]王麗珍.初中英語課堂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2).

[2]汪四樓.提高英語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中小學教師培訓,2009(2).

篇4

PEP小學英語教材中閱讀教學主要是對話閱讀和短文閱讀兩種形式,其素材來源于生活常識。依據新課標要求,PEP教材編寫特點和我縣小學生實際,我建議閱讀課堂教學結構基本定位如下:第一步,文中詞匯教學的處理,需教師課前備出本課中學生須掌握的詞匯和短語,課中首先教讀這些詞匯和短語,要求學生達到會聽、說、認讀的目標;第二步,通過視聽法了解文章大意,回答簡單問題;第三步,細致默課文,掌握文中細節語言信息;第四步,語法和語言知識點問題的講解和處理,重在例句講解至學生會靈活運用,解決難點問題;第五步,課文熟煉朗讀環節,真正落實“好英語是讀出來的”;第六步,處理好閱讀拓展延伸問題,主要是處理好配套練習冊上的閱讀練習。小學英語閱讀課如能堅持按上面這一課堂教學結構有效去落實的話,我想效果應該是好的。請大家務必要糾正打開課文就翻譯講解的教學方法,這與新課標要求是違背的。

二、關于小學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導入的問題

一是情景導入法,通過動漫、短片反映短文基本大意的方法讓學生初步感知本課的學習內容反映生活常識的哪個方面;二是通過文中中心詞匯和主題句的教學導入,這樣學生可大膽猜想到本文的大意;三是通過談話導入法,根據課文大意,師生交流生活所見導入課文學習,這一方法多數是根據課文內容設計問題,通過師生問答的方式進行的。

三、關于文中語言知識點和語法教學的處理問題

小學段英語的語法教學雖說淡化,但不能過而不講,常見的基本語法知識,如名詞單復數,形容詞的比較級,常見介詞的用法,一般現在時態,一般將來時代,現在進行時態,一般過去時態等基本語法點是要求掌握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適時處理,常用的方法是歸納法,先要讓學生熟讀句篇,通過語感去感知,在學生多次接觸這一語法點后,教師再歸納例句講解,設計習題鞏固訓練,杜絕學生剛接觸到新語法就開始大講特講的做法。

四、關于閱讀課練習題設計的問題

一是堅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去設計課后練習題,文中詞匯短語,語法知識點均要兼顧;二是要突出語言工具的人文性和實踐性,課后一定要安排熟讀課文和聽力練習,可要求學生視聽課文2-3遍,朗讀課文數遍至能流利準確讀課文;三是閱讀課文后能用自己的語言簡述課文大意,這也是英文寫作的雛形訓練,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重要方法。

五、關于學生閱讀技巧指導的問題

一是要引導學生學會視聽課文,通過視聽法了解課文大意;二是指導學生學會流覽課文(即泛讀課文),抓住文中中心詞和主題句(一般在文首和段首),根據生活常識,大膽猜想課文旨意;三是指導學生學會精讀課文,捕捉文中細節語言信息,了解中英文化差異,德育滲透等教育因素;四是要突出一個“讀”字,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達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

篇5

第一階段是以課本為主的復習。這個階段按每課或每單元進行全面復習。但要突出和解決重點和難點。如:復習到第四冊第12課的語法“have(has)been”和“have(has)gone”的區別時,應當非凡講清楚它們之間的相似點和不同點。相似點:兩句都有去某個地方的意思。不同點:“have(has)been”是曾經到過某地,現在人已經回到說話的地方。如:IhavebeentoBeijing.(我曾經到過北京。)而“have(has)gone”是表示去某地方的人不在說話的地方,或是人已經向某地出發在于路上,或是人已經到達某處,或是人已經在返回的路上。如:HehasgonetoBeijing.(他已經去北京了。)

第二階段是進行專項復習。現以語音、詞匯、句型和動詞的時態的復習為例,分述于下:

一,語音的復習:語音的復了按《初中英語學習記憶手冊》(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分中的表格進行全面復習外,還要針對一些比較輕易混淆而又能用形象化記憶的單詞,編了順口溜。

二,詞匯的復習:詞匯的復習,采用下列幾種歸納比較的方法:

1、同音異形詞的歸納。例如:no-Know,father-farther,our-hour,write-right,etc.

2、詞義的歸納。

①一詞多義:如:stopv.停止,n.停車站。watchv.觀看,n.手表。

②一義多詞:如:say可歸納比較tell,speak,talk.

③同義詞:如:begin-start,rest-break,difficult-hard,etc.

④反義詞:如:above-below,open-clost,up-down,man-woman,etc.

3、詞類的歸納。例如:

①學習用品名稱:pen.pencil,pencil-box,knife,ruler,rubber,ink,sch

②月份名稱:January,February,March,April,May,June,July,August,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

③星期名稱: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

4、按構詞法歸納。例如:

①派生:把前后綴加在詞干上,構成新詞。如后輟er加在有些動詞后面,表示從事某種動作的人或物。如:build?builder,sing?singer,teach?teacher,work?worker,etc.如前綴un加在有些詞語前面,就將原詞義改變為另外的詞義。如:fair?unfair,known?unknown,able?unable,happy?unhappy,etc.

②合成:把幾個詞合成為一個新詞。如:news+paper=newspaper;black+board=blackboard;basket+ball=backetball,etc.

5、其他歸納比較的方法,不一一列舉。

三,句型的復習:句型的復習一般采取句型轉換或改寫句子的方式來進行操練和鞏固。例如:

1、…so…that…,…too…to和…enoughto…

Heissoyoungthathecan’tgotoschool.(復合句)

Heistooyoungtogotoschool.(簡單句)

Heisn’toldenoughtogotoschool.(簡單句)

2、both…and…和notonly…butalso…

Bothmyfatherandmymotherareteachers.(動詞用復數)

Notonlymyfatherbutalsomymotherisateacher.(動詞用單數)

3、neither…nor…和either…or…

Neithertheboynorthegirlknowstheanswer.(兩人都不懂得答案。)

Eithertheboyorthegirlknowstheanswers.(兩人中有一人懂得答案。)

4、Ittakessb.sometimetodosth.改寫為sb.spendssometime(in)doingsth.(某人花費多少時間做某事)

Ittookmetwohourstofinishmyhomework.

Ispenttwohours(in)finishingmyhomework.

另外,在這種專項的練習過程中,列表進行比較也是十分重要的,以下列舉兩表說明:

表一:連系動詞“be”與行為動詞的比較

由于學生對連系動詞“be”和行動詞的概念模糊,但他們對最早學到的“be”的印象比較深刻,因此,學生把有關“be”動詞的肯定句變為否定句時,都能在“be”動詞后加“not”,若變成一般疑問句時,也會將“be”動詞調到句首。但行為動詞的肯定句變為否定句或一般疑問句時,需要借用助動詞-do(does)或do(does)not。現列表比較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動詞連系動詞“be”行為動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句I’mastudent.Istudyhar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定句I’mnotastudent.Idon’tstudyhar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問句Areyouastudent?Doyoustudyhar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回答Yes,Iam.Yes,Id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定回答No,I’mnot.No,Ido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二:動詞“have”的非凡作用

由于“have”一詞本身的詞義是“有”,當它作為“有”解釋時,它可以當作助動詞作用,但是當它與一些名詞構成詞組時,就失去了“有”的意義,也就不能當作動詞作用。如:

havelunch,havelessons,haveagoodtime,etc.現將“have”可當作助動詞和不可當作助詞列表比較于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ave可當作助動詞不可當作助動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句Ihaveabook.Ihavelunchathom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定句Ihaven’tabook.Idon’thavelunchathom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問句Haveyouabook?Doyouhavelunchathom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肯定答句Yes,Ihave.Yes,Id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定答句No,Ihaven’t.No,Ido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動詞的時態復習:時態的復習以一般現在時為例,現列兩表比較于下:

表一:一般現在時的用法和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時態用法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表示經常的習慣性動主語

般作和經常性狀態。1、第一人稱動詞

現2、表示客觀事實或普遍第二人稱+原形

在真理。第三人稱復數

時3、在時間或條件狀語從2、第三人稱單數+

句中,主句用一般將來時,從動詞加“s”或加“es”

句則用一般現在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當變換句型時,需要借用助動詞do(does)或do(does)not.

表二:主語為第三人稱單數與其他人稱時所用的行為動詞的比較:(以he和we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語第三人稱單數其他人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肯定句Hestudieshard.Westudyhar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定句Hedoesn’tstudyhard.Wedon’tstudyhar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問句Doeshestudyhard?Doyoustudyhar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肯定答句Yes,hedoes.Yes,wed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定答句No,hedoesn’t.NO,wedo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階段是進行綜合練習和選用模擬考卷。綜合練習是一種通過全面的復習,使學生所把握的各種知識更加鞏固和扎實的手段。綜合練習的內容是根據中考試題的總設計,一般按語音、詞匯、語法(選擇填空、句型轉換、動詞填空)和綜合應用(補全對話,綜合填空,閱讀理解)等四個部分的題型和順序。教師編寫練習題時要將學生在平時做練習時出現的典型錯誤,尤其輕易混淆的詞語列出。如:

1、“say”與“says”的讀音應分別為[sei]和[sez]。

2、含有“…thananyotherone”和“…thananyoftheotherones”的句子應注重分別。例如:

①TheGreatPyramidisbiggerthananyotherpyramid.

②TheGreatPyramidisbiggerthananyoftheotherpyramids.

3、牽涉到短暫性動詞的句子:(以join為例)

LiMingjoinedthearmyin1991.

LiMinghasbeenasoldierforthreeyears.

LiMinghasbeeninthearmyforthreeyears.

篇6

關鍵詞:微課;初中英語;被動語態;應用

從近些年的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出,被動語態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屬于一個教學上的難點。很多學生在這被動語態部分知識進行學習時,很容易出現掌握,不夠精準或是不全面的問題。這種問題的發生,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效率變得很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往往因為對被動語態部分知識掌握不足,影響英語后續知識上的學習。微課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讓被動語態上的語法知識變得簡單起來。相信通過策略上的研究與方法革新,可以讓微課在被動語態教學過程中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1 注意微課堂活動的“實效性”

教師講解知識的時效性,是檢驗課堂效率的重要標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微課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是否成功。同樣講求時效性。許多教師在使用微課模式對知識進行設置時,往往流于表面,過于形式化,將大量的精力花費在課件的美觀制作上,對知識的時效性進行忽略。教師在開展被動語態部分知識的教學內容時,應該讓知識的重點功效進行最大效率的發揮,只有這樣,才是保證了課堂活動的實效性。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七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People and places部分知識內容時,可以對被動語態的一般現在時進行講解,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主動語態與被動語態之間的區別,可以分小組進行討論,讓學生先自己找出這些語句,并選出代表進行匯報,最后,再由教師行駛自己在課堂中的領導作用,利用課本上的句子進行深入性的講解。知識講解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使用微課上的優勢,對這些句子進行動態化的處理,不僅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讓課堂的實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探討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的區別。其次,在學生進行自主探討的基礎上,教師就被動語態的重要用法為學生進行精辟地講解。就初中階段而言,其重要的用法包括一般現在時的被動語態,一般過去式的被動語態以及一般將來時的被動語態。而對于其他時態的被動語態的用法,教師可以在之后的微課程中再進行涉略。再次,在教師講解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在微課程中設計一個學生提問的環節,通過這一環節,學生還可以將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及時向教師提問,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初中英語被動語態教學的有效性。

2 注意微課堂活動的“多樣性”

微課教學模式下的被動語態知識講解,授課過程中教師除了要注重課堂的實效性之外,也要積極把握活動過程中的多樣性。只有讓微課教學內容得到不斷的豐富,才可以有效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的學習過程中來。在微課教學模式中加入多樣性研究,可以有效保持課堂氣氛的活躍度,這可以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引開展課堂活動內容,因為英語語法知識講解本身就是一項較為枯燥的學習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因為這部分知識的索然無味,而無法保障堅持學下去的欲望。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微客教學模式上的平臺,研發出更多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參與進來。

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How to learn English 部分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上列出包含更多時態的句子,讓學生進行練習,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結合課本上的內容在課文中找出相應時態的正常語句,讓學生來進行修改,將主動語態改成被動語態,這些練習都可以讓學生在豐富多樣的語句練習中得到相應的鍛煉,不僅加深了學生頭腦中的印象,也讓課堂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保障了課堂氣氛的同時又能讓學生在微課模式下的被動語態練習過程中掌握被動語態的重點知識。

3 落微課堂中的練習環節或者測試環節

目前,很多教師運用微課程進行語法教學時往往只注重講解的環節,卻因為微課時間較短而忽略了課堂練習環節或者是課堂小測環節,其實,這樣的做法不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也起不到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作用。根據本文的研究,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在微課中落實好練習環節或者小測環節,以檢測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如果沒有掌握,便應該在之后的課堂中進行及時地彌補。就譯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語教材中的被動語態這一語法點而言,教師可以設置多種類型的練習題目或者小測題目,除了一般的單選題之外,教師還可以設置句子改錯題,看圖寫話題,選詞填空題,以及運用適當的形式來填空等等。比如,對于句子改錯題,教師可以就學生經常容易出錯的地方設置題目,如The classroom is cleaned by Mr.Li yesterday,通過該題目,便可以考察學生是否掌握了一般過去式被動語態的構成,是否能在句子中辨清一般現在時的被動語態和一般過去式的被動語態。

此時教師應該讓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得到相應的鍛煉與發揮,小組之間的合作不僅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也可以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鍛煉。學習是為了進步,沒有進步的學習是無效勞動。小組內“小老師”的教,“小學生”的學,對彼此都是一個促進,正所謂“教學相長”!為了進步的最大化,小組成員應該優勢互補。而實際上學生各有自己的優點,也各有個人的不足。合作學習過程中,優差生應該合理搭配,而不能相對集中,這樣便于學習活動更全面、深入地展開。

教師基于學生的情況,諸如興趣愛好、學習基礎、個性特點,遵循優勢互補的原則,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分組。然后,教師應指導各組成員設定小組的組長和制訂組規,以確保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以小組為中心,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組織,以實現教學的全面性和針對性。

結束語

通過以上的論述可以知道,教師開展被動語態的教學部分的知識時,應該努力剔除傳統教學模式上的弊端,使用新型的多媒體教學工具開展微客上的教學活動,這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讓課堂的氣氛變得更加活躍,也能讓難點知識變得通俗易懂,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注意把握課堂活動上的時效性以及多樣性。在教學過程中穿插更多的練習以及活動,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完成學習上的任務,不僅有效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也讓英語被動語態的教學難點得到了完美的解決。

參考文獻

[1]曾建雄.微課慕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融合[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6,4.

篇7

關鍵詞:總結;仿效加工;英語氛圍;優化課堂

調研我縣2013年中考,英語科在64分以下(不合格)有5000人之眾,不合格率達47.42%,觸目驚心!我們教師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將優化課堂教學落到實處,縮短教學所需時間,盡力引導學生達到聽、說、讀、寫的基本要求,努力向課堂要質量。

一、引導學生總結,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七年級學生本不會總結,更不善于總結。我們要引導學生學會總結、善于總結。

教學實錄1:

Teacher:上一節課,我們研究了動詞“be”的用法。我們現在看看哪個小組完成得快、準確無誤。(教師分發準備的練習題)(小組不要分得太大,可以五六人一小組)

Students:Finished the work(完成的效果不好,先糾正)

Teacher:Today,we will discuss the usage of verb “be”.我們知道,現代漢語中,我(們)、你(們)、他(們)、她(們)、它(們)是什么中的“是”不分人稱、不分數。而英語中,be分am,is,are三種形式,隨人稱和數而變化。為了不再犯錯誤,現在先小組總結,編寫自己的歌謠,越短越好,越快越好。(教師要精神飽滿,言語要賦予激勵性)

Group 1:(一會兒過去了)I連am,you連are,is連著他(he)她(she)它(it),其余人稱都用are。

Group 2:I 找am,you 找are,is 找準他((he)她(she)它(it),復數人稱全靠are。

Group 3:一單am二單are;三單is復數are.

Teacher:Whose is the shortest and easiest?

Students:一單am二單are;三單is復數are.

Teacher:Once more?

Students:一單am二單are;三單is復數are.

Teacher:好的。我們現在做第二批練習,看哪些同學最快最準。(這次不再分小組)

……

總結過程中,學生精力高度集中。他們各抒己見,充分將自己的成果展示給大家,爭先恐后地朗讀自己的歌謠。學生各自采用最容易記憶的歌謠,我誦給你聽,你讀給他聽;你教我,我教他;歌謠很快傳達到小組每一個成員。這個學生剛讀過,那個學生又開始了。有些甚至四五人一起,齊聲朗誦。活動始終,沒有一個人開小差。在他們看來,能總結一首簡短明快、說出來上口、聽起來悅耳、讓全班誦讀的歌謠,太有成就了。積極性空前高漲,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充分發揮。“通過這種信息加工,加強了語言信息的存儲意義,提高了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內部動機,提高了學習效率”。所以,在我看來,我們引導他們有一次總結的經驗,肯定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的探索總結。這樣,我們優化了課堂,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仿效再加工,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我們很多的學習,都是通過仿效而獲得知識。

教學實錄2:

為了學生準確掌握實義動詞的一般現在時,我在提前一個單元教給了學生幾句話:I know.I don’t know.Do you know?Yes,I do./No,I don’t.學生用很短的時間就記住了陳述句I know,否定句I don’t know,一般疑問句Do you know及其簡略肯定回答Yes,I do和簡略否定回答No,I don’t.教學一般現在時,我們的課堂教學很成功。

Teacher:Hello,class.Do you remember the sentences I taught you?(同學們好!還記得我教過的幾句話嗎?)

Students:Yes.We do.I know.I don’t know.Do you know?Yes,I do./No,I don’t.(很多人同時說了出來,聲音很大!)

Teacher:Once more,according to my requirements.(按我的要求再來一次)Statement...

Students:I know.

Teacher:Negative sentence...

Students:I don’t know.

Teacher:General question...

Students:Do you know?

Teacher:Quick affirmative...

Students:Yes,I do.

Teacher:Negative answer...

Students:No,I don’t.

Teacher:Very good.Can you use the word “like”?Use “like” to take the place of “know”.OK?

Students:Yes.

Student 1:I like.I don’t like.Do you like?Yes,I like./No,I don’t like.

Student 2:I like.I don’t like.Do you like?Yes,I like./(給不出簡略否定回答).

Student 3:I like.I don’t like.Do you like?Yes,I do./No,I don’t.

Teacher:OK,but two of them made small mistakes.One of them is right.Who made mistakes and who is right?

Student 3:I like.I don’t like.Do you like?Yes,I do./No,I don’t.我是對的。他們把do 也替換了。

Teacher:對,Very,very good.這里do是助動詞,不能替換。Now please write out the sentences according to my requirements.OK?Statement...

學生通過記憶背誦原有的句子,進而快速模仿變化,就是仿效學習。他們克服了學習英語的心理困難,打破了寫的瓶頸,敢于開口講英語了,初步培養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能力。

三、營造英語氛圍,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

在英語氛圍中學習英語,效果是顯而易見的。營造英語氛圍這種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在英語氛圍中學習英語。學生用英語的量很大,且完全避開了中文的干擾,學生完全進入了英語環境。他們在笑聲中,既復習了簡單的英語購物,又鞏固了新學會的食物名稱;糾正了錯誤,鞏固了新知,學習效果很好。

我認為,如果我們教師積極思考并合理安排課堂結構,努力營造英語氛圍,最大限度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想方設法優化自己的課堂,我們的英語教學一定會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篇8

作為一名多年擔任小學畢業班的英語老師, 我們都很清楚每一節復習課的重要性。我們都想方設法去上好它,但在一般老師和學生的眼里,復習課本身就是和單調,枯燥乏味聯系在一起的,意味著不停的題海戰術,很難喚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但是我覺得如果作為教師本身,如果有著真摯的情感,多變的教學手段,做一個有心人,復習課同樣也可以變得生動起來。因此,如何上好小學畢業班的英語復習課呢?

一、創造真實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本人曾針對pep六年級下冊話題“holidays”上了一堂復習三個時態(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和一般將來時)的復習課。

這個想法不是我原創,是在別人的文章中看到的,就設計了一節由“holidays”為主題的語法復習課。先從What’s your favourite holiday?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on/at…? 開始談論,自然引入與holiday有關的詞匯及其語音復習,和一般現在時的語法復習。再由 My favorite holiday is summer holiday. Last summer holiday, I went to Qindao. …自然引入一般過去時的語法復習。最后由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summer holiday? 引出一般將來時的語法復習。 最后配合一些相關練習題加以鞏固。

一堂課下來,三種時態通過課件的鮮明對比,學生的話語能力有較大提高。配合相應的練習鞏固,學生對三種時態的理解也有較大提升。

課件在這堂課上作用較大,因為引入了我去年暑假去大連的大量照片,加上是對六年級學生馬上要迎來的沒有作業的暑假的談論,所以學生的交談欲望比較強烈。這就應了美國著名的教育家杜威的主張:把活動作為教學的基本方法。他提出,學生要有真實的經驗的情境,在這個情境內部產生真實的問題。這個即將來臨的“暑假”就是他們最真實的情景。

這堂復習課是主要達到“溫故而知新”中的“新”的第一點“從不全面到全面,從不理解到理解,從單個的語言點的理解到多個語言點融會貫通”。

二、充分利用素材,精心設計教學任務

2012《義務教育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中的“倡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出:教師應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比如第三單元中我將Part A和Part B整合起來,復習了Unit2-4三個單元的主題――Seasons, Pen friend和plans。我用Pen friend Club作為大背景,引出三個筆友的介紹,并通過逐層深入的方式讓學生會運用信息表來對個人信息進行短文闡述――①Ann用短文完成信息表②Liu Yun據信息表補全短文,并對短文進行結構解析③Tom用信息表小組合作簡述短文。然后猜測誰是老師的pen friend引出聯系方式的復習,老師采用的是寫信的特殊方式引入一封信。這部分是對pen friend主題的復習。在信的內容中我復習了season話題,有第五單元New York的四季的交談復習,因為我選擇的筆友是Alice,而這個女孩來自紐約。也有本地的四季復習,這時我用了寫一寫的方式進行復習。在最后是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筆友,以信的格式談談自己的六?一計劃。這是對Plan的話題復習。

我在這堂課中用了比較多的“任務學習”。一堂復習單元的課,我所花的精力比一堂新授單元的課的精力還要多,但我覺得值得。學生在這些“任務”中思考、討論、交流和合作,學習并使用英語,這樣的過程訓練比學會幾個語言知識點要重要得多。

三、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奠定終身學習基礎

畢業班的學生,到了復習階段,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小學畢業考試。有一個清晰的學習目標后,我們做老師的要利用好這個目標,采用多種方式明確各種學習策略。

①制定復習計劃。我在復習時經常讓學生談論昨天復習了什么,今天我們可以復習什么,明天我們準備復習什么,讓學生參與制定復習計劃。我的愿望是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學會制定學習計劃,今后做一個有計劃,有準備的人。

②不斷反思錯誤、鉆研。對于學生常錯的題目,我要求學生辨明原因,分析自己的錯誤,加強正面知識的運用。對于學生在練習中是猜測對答案的,我要求學生要跟進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不可就此沾沾自喜。為了清楚了解學生的錯誤動向,我對于學生的練習題堅持自己全面批改。

③加強學生學習的正遷移能力。我始終覺得英語和數學的學習是相通的,數學有很多的公式,英語的語言也有很多公式,只要有一句話,我們就可以推出這一類的話語都是這樣說的。句子的結構就是如此。我嘗試在課堂上介紹簡單句式并讓學生歸類:

1、主語+謂語 例:I am swimming.

2、主語+謂語+賓語 例:She likes playing football.

3、主語+謂語+表語 例:It looks beautiful.

4、主語+謂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 例:Mr. Black gives Amy some

books.

5、主語+謂語+賓語+賓語補足語 例:She teaches us English.

這些就是句子的“公式”。這些句式我并沒有在復習課以前出示過,而是特意到畢業班復習課時才出示,原因是要學生在積累了一定的語言后再給出規律性的東西,加深他們對句子的理解,促進他們以后的英語學習正遷移能力。

四、關注學生情感,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人成视频 | 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字幕在线乱码 | 亚洲中文在线精品国产 |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 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