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農業》于1987年創辦,全刊信息多卻有條有理,堅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經驗共享的主流平臺,國內刊號為:11-4997/S,創刊多年來受到許多讀者的支持和喜愛。
《古今農業》以“弘揚傳承中華優秀農業文化、服務中國農業現代化”為宗旨,以促進“百家爭鳴”、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為指導思想,刊登有關農業歷史、農業考古、農業資源、農業經濟、農業博物館建設等方面的論文、調查報道。
Ⅰ、正文語言準確、簡明、生動;用書面語,不用口語;應樸實無華、具體、不空泛,對事物的表述不宜作渲染。一些已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不宜詳細敘述,應利用文獻標注的方式加以引用。
Ⅱ、摘要:論著類文章應附300字左右摘要,英文摘要必須與中文標題與摘要內容相對應。
Ⅲ、依照《著作權法》規定,本刊可以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刪節,必要時可以進行內容的修改。
Ⅳ、文獻按作者姓氏的第一個字母依A-Z順序分中、外文兩部分排列,中文文獻在前,外文文獻在后。
Ⅴ、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徐旺生 | 24 | 中國養豬;養豬業;特約專稿;養豬;農業 |
閔宗殿 | 23 | 明清時期;科技史;生態農業;農書;明朝 |
王思明 | 20 | 農業文化遺產;南瓜;引種;農業;動因 |
閔慶文 | 20 | 農業文化遺產;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 |
黃國勤 | 18 | 可持續發展;農業可持續發展;耕作制度;稻田;... |
李三謀 | 17 | 清代;明代;清朝;解鹽;《明史》 |
向安強 | 17 | 代耕農;珠三角;農業流動人口;科教興村;古栽... |
游修齡 | 16 | 稻作;稻文化;飲食文化;水稻;稻米 |
陶德臣 | 14 | 茶葉;茶葉貿易;茶業;茶葉市場;茶業經濟 |
吳建新 | 14 | 珠江三角洲;明清時期;明清;清代;嶺南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農業博物館 | 280 | 農業;博物;博物館;文化;農村 |
南京農業大學 | 134 | 農業;明清;明清時期;栽培;農業... |
華南農業大學 | 102 | 農業;明清;栽培;代耕;代耕農 |
中國科學院 | 87 | 農業;農業文化;農業文化遺產;文... |
中國農業大學 | 57 | 農業;中國農業;農民;農業技術;...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38 | 農業;農民;農業科技;戰國;中國... |
華中科技大學 | 34 | 農民;農村;道德;宅基;宅基地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31 | 農村;農業;三農;鄭芝龍;社會 |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 | 29 | 農業;青銅;青銅農具;經濟調整;... |
陜西師范大學 | 23 | 農業;明清;明清時期;水利;農業...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12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26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19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1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9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 |
7 | 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 |
6 | 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 |
5 | 廣東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
4 | 博士科研啟動基金 |
4 |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3BZS034)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BRk006)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BRK006) |
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skqy201215) |
2 | 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13LSB005) |
2 |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03104G06) |
2 | 廣東省軟科學研究計劃(2004B70102031)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BZS095)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CJL008)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AZD033) |
古今農業雜志訂閱
發行周期:季刊 全年訂價:¥140.00元
發貨說明:每月15日前付款成功,可以下月發貨。每月15日后訂購,下下個月發貨。發貨之前會短信通知,我們將按照起訂時間為您配送雜志,如需修改起訂時間請聯系客服。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北路16號,郵編:100026。
該雜志是部級期刊。收錄在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該雜志是一本具有雙刊號的期刊,該雜志的國內刊號是:11-4997/S,國際刊號是:1672-2787。
該雜志是季刊 ,全年訂價¥ 140.00元 ,郵發代號:80-129。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北路16號,郵編: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