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4 16:26:27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運用扶正祛邪法治療肺部結節經驗分析,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肺結節是指影像學上表現為≤3cm的局灶性、類圓形、肺部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陰影,可分為孤立性或者多發性[1]。隨著影像技術的發展,肺結節檢出率明顯提高。現代醫學對于肺結節的研究普遍認為,肺結節病因復雜且多樣,如感染、炎癥、結核、陳舊性病變、霉菌等均可引起肺部結節的發生。大多數肺部結節患者無明顯癥狀,故對于某些發病較為隱匿的早期惡性肺結節,容易錯過治療時機,等到后期病程迅速進展,預后差,影響患者生存質量,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是改善預后的關鍵。肺結節在西醫方面尚無有效治療方法,但在中醫方面于整體辨證思想的指導下,并堅持“未病先防”以及“既病防變”的中醫理念,對改善肺部結節患者臨床癥狀和緩解患者的焦慮,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嚴師為福建省名中醫,從事臨床50余載,對于呼吸病學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具有極為豐富的經驗。其擅長運用中醫藥辯證思維治療呼吸系統難治性疾病,對肺部結節的中醫藥治療有獨特的見解。筆者師從嚴師,耳濡目染、現將其經驗總結如下,與諸君共勉。
1中醫病因病機
1.1外邪侵襲
《靈樞·九針論》有云:“肺者,五臟六腑之蓋也”,肺居于五臟六腑之高處,素有“華蓋”之稱。經鼻竅與外界自然之氣相通,易受六淫之邪侵襲,故有肺為嬌臟之說。肺葉嬌嫩脆弱,不耐受外界各種邪氣的侵擾,易于感受邪氣而發病。嚴師認為,肺結節發病的誘因是以吸入邪毒之氣為主。主要原因可如下:①感受外邪,外邪入里犯肺,失治未治,導致機體氣血陰陽失司,津聚成痰瘀,而化生肺部結節。②現今環境濁邪彌漫相關,如汽車尾氣,灰塵彌漫,一些化學物質等,吸入穢濁粉塵等邪氣附著于人體皮毛,四肢,沉積于肺臟絡脈等,機體氣血津液運行失常。“肺主氣,司呼吸”,《素問·六節藏象論》言:“肺者,氣之本”,肺氣虧損,津液輸布失常,津液停聚而成痰濁,阻礙局部氣血的運行通達,凝結成瘀,加上濁氣之毒邪,三者膠結纏綿,積聚于肺絡,則化為肺部結節。
1.2飲食不當
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要作用是運化水谷精微和水濕痰飲等代謝廢物。由于現代食品藥物安全令人堪憂,食物中含有許多添加劑,防腐劑,激素,催熟劑等,此類產品皆屬于有毒的邪氣,頻繁地進食這些有毒的食材,會損傷人的脾胃功能。脾胃受損,后天之本失利,肺金失養,肺不固,防邪驅邪能力不足,患者容易因飲食環境等因素,反復感受外邪,津聚成痰。脾胃運化失常,易產生痰濁,痰濁久郁則易化成濕毒之邪。濕毒邪氣,阻于人體的某個臟腑,則可引起氣血運行障礙,引起肺結節甚至癥瘕癌腫等。《靈樞·百病始生》云:“凝血蘊里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痰濁、瘀血、濕毒等三者膠結,則會導致周圍臟腑氣血運行,津液布散失常,造成多臟腑臟器虛弱,功能失調。
1.3素體虧虛
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氣之所湊,其氣必虛”。如若人體正氣充盛,即使感邪,正氣盛者亦可將邪氣驅逐。然而,若素體正氣不足,加之肺臟嬌弱,極易受邪,邪之所湊于虛處,留而不去,痰瘀阻絡,則化生結節,甚至惡變為癌。
1.4其他因素
嚴師在臨床上發現,患者有風濕免疫系統疾病的患者易生結節,如中醫稱其尪痹,該病的病因多為風寒濕熱阻滯關節,若該邪入里,阻滯臟腑經絡,積聚肺部而化生結節。且情志因素亦可致結節的多發,特別是生活工作壓力大、情緒易焦慮緊張的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較為常見,肝失調達,疏泄失常,則氣機郁滯不暢,氣郁則濕不化,濕郁則生痰,致痰氣郁結。氣郁日久,影響全身臟腑氣血津液的運行,日久而致病理產物堆積,積聚成結。
2臨床經驗總結
2.1治療特色
嚴師認為在肺部結節多屬于本虛標實之證,病因病機主要是肺脾兩虛,痰瘀毒結聚而成,故主張以健脾益肺、清熱化痰,解毒活血散結為原則,自擬扶正散結方。嚴師認為在肺部結節治療上可分為以下幾方面:①若結節發現時間尚短,顏色較為淡,邊緣清晰,更傾向為炎性結節治療上以清熱解毒化瘀為主為先,益氣扶正為輔;②若為純磨玻璃結節,或結節內有不均勻顆粒,或邊緣尚不清晰,有略微毛刺狀,則扶正祛邪并重;③若年齡較大,體質方面較差,西醫方面建議短期觀察后手術治療,中醫方面予以扶正為主,排痰散結為輔,進行圍手術期治療。
2.2用藥經驗
2.2.1扶正祛邪,健脾益氣
《靈樞·營衛生會》有云:“人受氣于谷,谷入于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強調重視脾肺。嚴師多慣用大劑量的黃芪、黨參扶正為君藥。黃芪(又名:黃耆、膜莢黃芪)為豆科黃芪屬植物,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本草經集注》載黃芪“補丈夫虛損,五勞羸瘦”,在五行相生規律中,脾肺為母子關系,“母令子虛,子不養母”,故嚴師常用健脾益氣法補足母臟脾胃之氣來維持子臟肺的宣發肅降,在用量上可達30g以上。刺芒柄花素、黃芪多糖、黃芪素是從黃芪中分離出來的天然活性成分,根據現代藥理學研究成果表示其具有抗炎、腫瘤生長抑制、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靶向調控腫瘤微環境中細胞、抑制腫瘤微環境的炎癥反應,誘導腫瘤細胞凋亡[2]。黨參性甘、平,補氣之力較為平和,專于補益脾肺之氣。黨參的化學成分主要為多糖、生物堿、黃酮類及酸類,具有調節血糖、促進造血機能、抗疲勞、增強機體免疫力、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等多種藥理作用[3]。黃芪-黨參為嚴師常用藥物,相輔相成,協同作用,共奏扶正祛邪之效。
2.2.2清熱解毒,軟堅散結
嚴桂珍教授認為結節多為痰濁、瘀血、濕毒壅滯而成,在標本同治、健脾補肺的同時,須祛邪毒、散結節。嚴師清熱解毒類藥物藥常用:蒲公英、龍葵、白花蛇舌草、魚腥草、山慈菇、重樓等藥物。現代研究表明清熱解毒類藥物多有解熱、抗炎、抗過敏、影響機體免疫功能、抗腫瘤等作用[4]。嚴師常用穿心蓮、半邊蓮、魚腥草、龍葵、白花蛇舌草等清熱解毒類中藥,能夠有效地對抗癌癥細胞,涼藥不宜用多,故常用1-2種清熱解毒藥物交替使用,避免產生耐藥。山慈菇味甘,性微溫,軟堅散結,中醫認為肺部結節是由于氣滯、痰凝、血瘀加之邪毒之氣結于肺中而成,故用山慈菇可化其痰瘀散其結節。重樓又名七葉一枝花,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在《生草藥性備要》中提到其為“補血行氣,壯精益腎,能消百毒”,《本草求原》益記載著“益脾汁,升胃之清氣”的論述,都提示重樓皂苷的抗腫瘤應用與免疫治療具有廣泛的結合空間[5]。對于病程日久者,久病入絡,痰瘀毒邪膠結肺部,適當使用蟲類藥物剔邪搜絡,如蜈蚣解毒散結等。有研究表明蜈蚣中的提取物對人肺癌A549細胞具有濃度依賴性增殖抑制作用,可誘導細胞凋亡,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增長[6]。蜈蚣有毒,故嚴師常大量補益藥物中加之少量蜈蚣,達到解毒散結之效。
2.2.3臨證加減
臨床上除上述藥物外,隨證加減。如:咳嗽、咳痰明顯者,可加杏仁、白前、蜜紫菀宣肺止咳化痰;若伴有氣喘氣促者,加蜜麻黃、紫蘇子、地龍等宣肺降氣,解痙平喘;若咽癢,加蒺藜祛風止癢等。若口腔潰瘍,則加至黃連、蜂房清熱瀉火止痛等。
3驗案舉隅
患者女,76歲。2020年11月26日初診。主訴:體檢發現左肺結節1個月余。現病史:患者家屬代訴1個月前體檢行肺部CT檢查發現左肺結節,現今患者家屬考慮患者高齡,恐不耐受西醫相關有創操作,因擔心結節進一步發展,為求中醫治療,特來我科就診。刻癥見:偶有咳嗽,口干口渴,大便難排,納寐尚可。查體:舌暗紅,苔黃,脈細,雙肺呼吸音清。既往史: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病史,目前控制尚可。輔助檢查:胸部CT(見圖1):①左肺下葉隔上團塊影,約2.2x18cm,擬MT可疑,建議進一步檢查或積極抗炎治療后復查對比:雙肺散在少許慢性炎癥,左肺上葉尖后段陳舊性病灶。②主動脈及冠脈硬化。四診合參,辨證為:痰瘀阻肺,肺腎兩虛;治療上以補肺健脾益腎,活血化痰散結之法;另嚴師建議患者暫服中藥3月,若能消散結節最佳,若不能則亦可健脾補氣以增強體質。藥用:黨參30g,黃芪30g,麥冬9g,五味子9g,山桃仁9g,路路通10g,山慈菇10g,蜈蚣5g,制陳皮9g,枳殼9g,火麻仁15g,白術9g,蒲公英30g,苦杏仁9g,甘草3g,×4劑,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半小時后煎服并囑患者及其家屬放松心情。二診(11月30日),患者訴藥后癥狀好轉,大便改善,納食欠香,寐欠佳。于前方基礎上去掉火麻仁、枳殼,加之姜半夏9g,建曲10g,防風9g,酸棗仁20g。共6劑,水煎服,早晚飯后30分鐘溫服。三診(12月10日)患者訴食欲改善,仍感睡眠欠佳,近期口腔有潰破,二診方去建曲,加黃連3g,蜂房5,共7劑,水煎服,早晚飯后30分鐘溫服。患者從初診起堅持定期復診,守原方隨證加減,于2021年11月進行全身體檢并復查胸部CT(見圖2)示原左肺下葉膈上結節未見顯示。圖2(2021.11.12)按語:該患者為典型的肺結節患者,于體檢發現肺部小結節,臨床呼吸系統癥狀不明顯,僅表現為時有咳嗽,無其他肺部陽性體征。本例患者初診時肺部CT示左肺下葉結節大小可達2.2cm×1.8cm,考慮肺結節有惡性的可能。患者舌暗紅,脈沉細為瘀血阻滯之象,且患者既往患有慢性心力衰竭,血瘀貫穿于慢性心力衰竭發展的始終,患者高齡老年女性,形體素虛,五臟六腑失養,氣血津液輸布障礙,邪氣久稽,內舍于肺,氣血循行失暢,釀生痰濁、瘀血、濕毒,三者停聚肺絡;脾氣不足,運化失職,痰飲水濕等內生,痰飲內阻,氣血運行失調,瘀血內生,加之糟粕之物化生濕毒,三者膠結,上聚于肺,積聚成團,化生肺部結節。恩師嚴桂珍教授自擬散結方,隨證加減。患者高齡,五臟虧虛,功能減退,故以大劑量黃芪、黨參扶正祛邪,配以白術、陳皮健脾以益后天氣血生化之源,使肺脾功能正常,宣降協調,運化正常;患者既往有慢性心力衰竭病史,方中黨參、麥冬、五味子,共奏益氣養心之效。山慈菇性甘、涼,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的功效。加之少量蜈蚣加強攻毒散結的功效,路路通、桃仁通絡活血,配合蜈蚣入絡搜邪散結,因患者素體虧虛,肺與大腸相表里,肺氣虧虛則大腸無力傳運糟粕,加之火麻仁、枳殼潤腸通便,行氣導滯,蒲公英清熱解毒散結,甘草調和諸藥。標本兼治,臟腑得養。本案采用扶正祛邪之法,大劑量使用健脾補肺之品,配伍祛瘀化痰、解毒散結,加之少量蟲類藥共奏祛邪之效,有效抑制了肺結節進一步增大。
4體會
隨著社會發展及醫學影像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臨床上越來越多的肺結節被發現,因其具有一定的癌變可能,對患者造成過多的心理負擔。嚴師建議患者保持心情舒暢,生活規律,戒煙,適當鍛煉,多深呼吸運動鍛煉肺功能。嚴師認為在肺部結節多屬于本虛標實,認為該病病位在肺,與脾、肝、腎相關,痰濁、瘀血、濕毒是主要病理因素;主張以扶正散結為治療原則,治療上根據標本緩急對扶正及祛邪各有偏重,同時調整患者體質,予以補肺健脾益氣,清熱解毒,活血散結等治療,有效抑制肺部結節進一步增大、多發。嚴桂珍教授從醫五十余年,臨床經驗豐富,遵從訓詁,又不拘泥于古,臨證靈活變通,隨癥加減,值得我們認真領會學習。
參考文獻
[1]張曉菊,白莉,金發光,等.肺結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8年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8,41(10):763-771.
[2]姜茗文.黃芪有效成分刺芒柄花素抗腫瘤藥效學研究報告[D].延邊大學,2021.
[3]黃圓圓,張元,康利平,等.黨參屬植物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中草藥,2018,49(01):239-250.
[4]李冀,李想,高彥宇,等清熱解毒藥對腫瘤治療及其信號通路調節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9,25(24):188-195.
[5]張小力,劉芹,劉寶瑞.重樓皂苷抗腫瘤及調節腫瘤免疫微環境研究進展[J].陜西中醫,2021,42(11):1640-1643.
[6]陳園,艾小佳,王志琪,等.蜈蚣提取物抗肺癌活性的體內外實驗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6,23(05):61-63.
作者:陳桂婧 王春娥 嚴桂珍 單位: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