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意識形態的風險與防范研究

時間:2023-04-11 17:36:33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網絡意識形態的風險與防范研究,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網絡意識形態的風險與防范研究

1引言

近年來,我國網民規模發展迅速,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3.0%。這表明,互聯網在我國有著廣泛的受眾,而與此同時,作為互聯網精神領域的網絡主流意識形態工作也相應出現了潛在的一些風險并引起了大家的相關重視。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們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否則就要犯無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1]做好互聯網領域的意識形態工作是關乎整體國家意識形態工作的關鍵所在,故本文從新時代網絡視角出發,探討主流意識形態的風險防控問題。

2網絡主流意識形態概述

自古以來,對意識形態的爭論從未停歇。意識形態,英文名ideology,源于哲學術語,代指一切觀念的集合,它是一個人對周圍事物的看法、觀點、思想等的總體表述,受到階級、社會環境、文化、整體價值取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實際翻譯中也有學者音譯為“意底牢結”,強調意識形態對人看待問題和思考問題的深刻影響。從以特拉西為代表的早期意識形態觀念科學化到拿破侖時期及之后意識形態政治化,以人的思想為基礎的意識形態領域爭奪從未停止。當下,在論及意識形態時,人們習慣于將其表述為一種抽象化、高度概括化的概念,仿佛離人們的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實踐隔閡。其實不然,意識形態作為一種抽象的表達形式固然需要語言、思維等主觀建構,但實踐的途徑以及理論的實踐抽樣卻需要活生生的現實案例來進行具體化。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給人類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虛擬世界,帶來了科技的一次次騰飛,打破了地理位置差異所帶來的各國溝通的不便,而意識形態并未受此影響,反而以互聯網為平臺進行新場域的斗爭[2]。網絡主流意識形態作為主流意識形態的一個方面,其天然的與統治階級的思想存在廣泛契合度,是統治階級這個群體誕生后所持有的立場、觀點、思想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高度凝練。所以,可以說網絡主流意識形態需要做的是激發廣大群眾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知,將已經內嵌于人們意識之中的這種價值判斷對應上國家所需要的主流意識形態,抽象與具體的聯結也會讓群眾在現實生活中更好運用這桿標尺規范自己社會行為,使主流意識形態不再是人們束之高閣的理論詞匯,而是需要在社會中踐行的處于內心的嶄亮明燈。

3新時代網絡主流意識形態面臨的主要風險

3.1作品定位偏差

當前,互聯網端的意識形態高地已得到了主流意識形態的關注,傳統主流意識形態灌輸方式無形滲透于網絡主流意識形態的推送。以生產者態度自居的主體傳播往往未能以廣大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想要表達的思想,相關勞動產品也未能突破原有價值引領的固有方式,使意識形態教育工作的結果與目的出現一定程度的脫離。通過受眾對各種媒介下作品的反饋,主流意識形態工作應該明白當下意識形態工作應是一種潤物無聲以及服務文化消費群體的方式,在主流價值取向的內核中賦予時代性形式,從思想端打通作品定位上存在的偏差,重新定位價值傳遞方式、重新定位傳播主體角色、重新定位文化受眾的地位。

3.2飯圈文化失范

近年來,隨著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與互聯網虛擬技術的進步,在以共同興趣愛好為紐帶的圈層化現象基礎上,青年群體開始借助互聯網構建出屬于自己的飯圈文化。飯圈一詞來源英文“粉絲”,泛指對相關明星喜愛的一類群體,他們通過打榜、造話題、分享明星生活等途徑將各種圈層內的粉絲聯結在一起。在國內這種追星行為早已有之,但當下的飯圈中出現“撕黑無休、氪金無度、舉報無邊”的情況[3],倘若讓這種亞文化群體隨意發展,很有可能出現失控并脫離主流意識形態的情況。相關主流媒體意識到這類問題的發生并予以警示,但在具體處理這類問題時,相關治理主體卻缺乏應對這類現象的專業素養,如何解決使兩類主體有效應對這種挑戰并實現主流文化與亞文化的有效融合,對防范化解新時代主流意識形態潛在的一些風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3信息多元迷霧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近年來影響力巨大的熱點事件傳播都能在網絡中發現蹤跡,是主流媒介傳播的渠道也是廣大群眾了解熱點的重要途徑。而主流意識形態并不是具體的顯性表現,更多的是以一種抽象的形式內涵于這些事件之中,從中可以看到網民的主流意識形態狀況。這種技術的發展創新了主流媒體傳播的方式,可以更便捷高效的傳遞想要表達的信息,但不可否認這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以網絡為載體的各種短視頻、文章評述當下影響廣泛,自媒體背景下打破了對熱點事件由官方單向灌輸的局面,以個人為中心以及多方交互解構了傳播的傳統模式,多維視角下的解析反而有時會給網民沒有中心的錯覺。尤其是涉及意識形態領域的問題,很多時候立場觀點不同,結論也會因其而變,但傳播者往往會巧妙混淆立場定位,沖淡主流意識形態的主導作用,這在互聯網產生之前以及初期并沒有出現,能否應對多維言論的沖擊,對主流意識形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4算法繭房桎梏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推薦算法開始在虛擬世界得到廣泛運用。推薦算法是利用計算機和數學算法來進行個性化推薦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依據獲得的內容信息進行精準預判,改變了過去參考用戶評價意見的方式,以消費指向需求,減少了人為因素導致的預判不精準的問題。在引入實際生活過程中推薦算法得到實踐的支持,亞馬遜公司在對其用戶的瀏覽購買行為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在其網站進行算法推薦,使網站銷售額提升了35%,隨后推薦算法在互聯網領域有了更長足的發展。應該看到,算法推薦在帶來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算法無處不在,濫用問題不止,給隱私泄露、網絡詐騙、網絡主流意識形態安全等構成嚴峻挑戰[4]。對用戶而言,算法推薦的清晰感知就是信息、視頻推送的精準化以及由此帶來信息繭房,大量重復的信息推薦會自然強化人們的關注點以及價值選擇,這種方式表面看來算法推薦只是承擔信息數據的收集、整理以及反饋工作,但從深層次上說其實算法也決定了我們所能接觸到的信息,這樣發展的最終結果是網民淪為算法的工具,所產生的意識形態價值判斷完全是算法后的操縱者所希望我們產生的,使人喪失開闊的視野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當然,算法推薦本身并不應該背負網絡主流意識形態風險的罵名,它只是起到一個強化的作用。大量意識形態灌輸具有隱蔽性、間接性的特點,往往有著大量的形式外衣進行粉飾,例如為宣揚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而鼓勵利益至上的相關推送,以算法推薦進行反復強化,讓網民自然而然向往、模仿、追求這種理念,一旦根深蒂固,這種成熟的價值觀念將伴隨個人一生,主流意識形態再多的干預只能改其語而未改其心。此外,在敵對勢力的滲透下,借助技術的領先優勢和算法推薦的特點,對一些事實進行有意或者無意的改動、故意歪曲歷史事實、夸大國家的負面事例、宣揚自身意識形態等,給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帶來極大的沖擊,很多辨別能力不強、意志尚不堅定的人群受到獵奇心態、標新立異思想的影響,未加調查核實便信以為真、大肆宣傳,在網絡上逐漸形成態度相同的圈層化現象,這種無形的意識形態滲透是近年來國外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慣用的一種方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存在的一定“失位”問題,給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4新時代網絡主流意識形態風險的防范措施

面對當前網絡環境面臨的種種風險挑戰,再將網絡風險視為技術問題并與意識形態割裂已不適應當下的要求,如何實現主流意識形態在虛擬空間占據意識形態高地,是當下學者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4.1轉變網絡定位

網絡主流意識形態在對受眾進行價值傳導的過程中要在保持自身地位的基礎上積極轉變自身角色,憑借其權威性實力和主導性印象,主流意識形態為了達成目的可以通過強制干預的方式對其他意識形態進行規范化治理,但多年來的經驗表明一刀切式的治理方式并非最佳之策,對非涉及根本價值取向的事件,在公開透明的基礎上對公眾引導價值判斷比簡單的刪除、封鎖等更有利于強化主流意識形態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這就要求新時代下的主流意識形態采取更易接受的方式進行傳播,以結果為導向的方式啟發我們通過短視頻、漫畫、直播等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主流意識形態,變主導型媒介為服務型媒介,及時轉變其在網絡環境中的傳統位置。此外,互聯網的紛繁復雜使監管層難以面面俱到的使人們不受到任何違背主流價值的信息,在這種情況下,以全民素質教育和黨史黨性教育為依托,以發生在身邊的熱點事件為考驗,讓主流意識形態變說教式為啟發式,增強受眾的認同感,使主流意識形態不怒自威,使民眾真聽真信。

4.2主體意識培育

網絡層面的意識形態治理同樣需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多方協調,而意識形態工作屬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部分,說道底是做“人”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要在統籌好大局的基礎上,重點發揮好直接接觸者的作用。一方面,要對受意識形態教育的主體進行能力素養的提升,這些人群是網絡信息的直接感知人群,對他們可采取顯性主流文化熏陶和隱性無意識認同教育,在實踐中了解時代熱點和網民話語風格,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主流價值話語體系,增強網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使面對與主流意識形態相沖突的觀念時能堅守政治定力并自覺團結起來構筑主流意識形態的網絡防線。另一方面,要增強網絡意識形態治理主體的專業素養。這類治理主體就是在互聯網中承擔科學管理網絡信息、正確引導網絡輿論、全面服務用戶需要角色的網絡個體抑或群體活動者。近年來,“流量至上”觀念下出現了專門的評論“水軍”來進行造勢宣傳,同樣,一些網絡治理主體也可適度打造“網絡紅軍”,以本部門內部人員兼職的形式推動主流意識形態的推廣,形成群體的示范效應。在做好宣傳工作的同時更應增強風險預警及防范的能力,及時識別可疑價值觀念的輸入,重大輿情的疏導,熟練掌握網絡專業技術的同時也要緊跟時代熱點,便于遇到問題能快速接觸到核心問題,不做網絡問題的“門外漢”而做“領頭羊”。

4.3依托群體效應

諾依曼1974年在《傳播學刊》上正式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論,該理論基于大多數個人會力圖避免由于單獨持有某些態度和信念而產生的孤立的這樣的一種假設,在實踐中有著廣泛的適用群體。沉默的螺旋效應并不是互聯網時代的特定產物,在以人為主體的社會組織形式產生之后,這種理論就自己開始發揮作用,但網絡卻是將這種螺旋效應進行了數倍的放大,匿名性、互通性、去中心化等特征使一些“意見領袖”、“重要他人”、持有符合大多數人利益及價值判斷的人的觀點走向話題的中心,經過群體的放大,對話題的整體走向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定,各種與此類話題不同的聲音可以存在,但往往泯沒于群體之中或者受到一些激進人員的質疑。慢慢地會形成一種雄辯大于事實、情感主導理性、質疑多于共識等后真相秩序邏輯,以網絡作為日常生活主體的青少年是主流意識形態進行教育的主要人群,長期使這種潛在風險存留會淡化主流意識形態的主導作用,使其逐漸邊緣化,成為這類人群眼中可有可無的一種觀念形式[5]。當然,這種特點天然的具有雙刃劍的表征,這種依賴群體的心理驅使一旦被正確加以運用,會使主流意識形態在短時間內實現建構和凝固的作用,對非主流意識形態具有較強的應對和抵御能力。通過培植屬于主流意識形態的一些具有強烈影響力的人物,例如知名學者教授、明星、網絡紅人等“意見領袖”來對主流意識形態進行宣傳,這種間接過渡的方式能使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更自然和便于受眾接受,這就實現了群體效應由負轉正的良性轉化。在網絡主流意識形態風險挑戰加深的現狀下,傳播人員有效利用這種特點的優勢,去蕪存菁,會有利于風清氣正的互聯網生態的形成,也是主流意識形態工作題中應有之義。

4.4技術攻堅突破

意識形態領域問題雖然屬于精神范疇,但不可否認,這種精神世界的改造離不開一定的物質條件的支撐,“堅持科技創新,首先要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重大意義。縱觀國際大勢,大國之間的競爭,本質上是生產力之爭,其核心是科技創新能力之爭。”近年來,一些國家之所以能利用網絡將一些歪曲、非主流的意識形態傳遞到中國網民腦中,這與技術上的領先地位是分不開的。本國的數據保護失位、問題信息的傳播難以察覺,這使得我們在網絡中天然處于劣勢地位,想要做好主流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又談何容易。因此,一方面應抓緊突破一系列涉及網絡的卡脖子難題,注重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走在世界的前列,從底層解決意識形態所面臨的難題[6]。另一方面,可通過事前控制對風險進行處置。在事前階段,優先搶占意識形態的高地,把握話語權。我國意識形態的高地,主流意識形態不去占領就會讓其他意識形態甚至敵對勢力的意識形態所占領,所以作為主流媒體一定要先發制人,利用好在網絡環境中官方權威信服度的優勢,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將意識形態夾雜在每日的推送、熱點事件的評論、重大事件的宣傳中,讓廣大網民習以為常,在日常網絡瀏覽中增強意識形態的敏感度和辨識力。相關從事主流意識形態工作的人也要及時關注網民大眾時時刻刻的思想動態,通過一個個事件的評論、關注點、關注度,發現話語背后人們的價值判斷和選擇,正如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提到:“真正的歷史大動蕩,并不是那些以其宏大而暴烈的場面讓我們吃驚的事情。造成文明洗心革面的唯一重要的變化,是影響到思想、觀念和信仰的變化。令人難忘的歷史實踐,不過是人類思想不露痕跡的變化所造成的可見后果而已。”縱觀歷史上每一次關乎意識形態領域爆發的危機,都能在事前無數領域看到問題的影子,正所謂“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而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領域潛在風險也必定會依托網絡空間這個載體,在增強網民意識形態定力的前提下,提升主流意識形態傳播部門的預警發現能力,對做好主流意識形態風險防范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5結束語

本文研究了網絡主流意識形態在新時代背景下面臨的一些新的風險和挑戰,從思想政治教育學和傳播學的相關角度提出了應對各種非主流意識形態沖擊下網絡主流意識形態的防范對策。而想要進一步增強和維持主流意識形態在新時代互聯網領域的主導地位,在實踐中需要多方部門的協商和配合,在理論上則還需要學術界持續根據各種意識形態的最新態勢進行理論創新和指導。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2]姚元軍,朱贊瑤.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風險的防范與治理[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22(03):92-99.

[3]席志武,李華英.“飯圈文化”對網絡主流意識形態的潛在風險及治理對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50(02):78-85.

[4]彭均.祛魅與超越: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風險及其防范[J].理論導刊,2022(01):66-72+92.

[5]易鵬,寧友金.青年主流意識形態的網絡認同研究[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1(24):132-134.

[6]向曉梅,萬陸,曹佳斌.科技革命的治理邏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路徑[J].南方經濟,2021(09):1-10.

作者:趙國霖 單位: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推薦期刊
友情鏈接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日本中文字幕a∨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影视 | 在线免费观看二区三区 | 五月天婷婷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福利欧美午夜福利 | 日韩欧美有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日本免费高清AⅤ乱码专区 亚洲欧美日韩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