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7 15:42:13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放管服下地方醫學高校設備采購管理,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2016年,財政部出臺《關于完善中央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和中央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儀器設備采購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財庫〔2016〕194號),標志著高校科研儀器設備采購“放管服”政策的出臺。在采購項目逐年增多的形勢下,高校如何落實好設備采購“放管服”政策,更好地完成采購任務,成為高校工作的重要關注點。
一、高校設備采購中存在的問題
1.各職能部門溝通不緊密,采購主體人責任不明確
高校采購的種類多,且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其中包括科研設備、實驗設備和教學設備等。從購置申請、可行性論證到采購執行、簽定合同等環節,相關部門未做到有效溝通及配合,各部門主體責任不明確、業務流程規范不嚴格。
2.供貨渠道匱乏,采購周期長
科研實驗對設備精密度、準確率要求高,進口儀器設備的采購需求逐年增加,高端專用儀器設備往往“優質優價”,造成采購價格偏高,競爭不充分。采購過程中符合采購需求的儀器設備供貨相對匱乏,導致采購周期長,效率低下。
3.采購管理體系不完善
高校采購中除政府采購法律法規規定的項目外,還有大量限額以下的小額采購項目。這些采購項目如果照搬政府采購模式,勢必造成采購周期長、采購效率不高等問題。高校用于采購的經費來源多且資金使用權分散,管理也是多部門分層進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采購效率,影響了資金使用效益。
二、完善地方高校設備采購工作的建議
1.加強各職能部門溝通協調,強化采購人主體責任
以徐州醫科大學為例,學校采購管理工作實行分級歸口管理,采購領導機構、采購職能管理部門、采購歸口管理部門、使用部門(二級單位)共同組成學校采購管理體系。按照國家相關要求,學校成立了采購與招標投標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校領導任組長,成員由校辦、科技處、財務處、信息化處、后勤管理處、圖書館、學工處、等部門負責人組成,接受審計處、紀委監察辦公室監督。關鍵環節信息溝通,協同用戶單位、業務管理單位共同完成采購工作,有利于提升高校采購管理的規范性、提升配合度、提高采購效率。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采購前期可行性論證及采購后端的合同報審、設備驗收等組織工作。使用部門負責申報并落實采購經費、提出采購需求、撰寫采購申請等業務。學校合同管理部門(掛靠校長辦公室)負責對全校的合同進行合法合規性審定。學校從制度上明確各個業務管理部門在采購預算、采購需求、實施計劃、組織采購活動、履約驗收、監督檢查、投訴處理等重要環節的職責范圍,建立各環節互相制約的內部控制體系,為規范采購管理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
2.完善采購管理體系,保障科研
創新需要擴大二級單位科研活動自主權,滿足教師科研創新的基本設備需要。學校對原有的管理制度進行了修訂,簡化相關采購流程,增加了二級單位自主采購權限。為提高采購效率,規定預算金額5萬元以下的貨物類采購項目(辦公家具、辦公設備等由資產管理處統一配置項目除外),10萬元以下服務類采購項目,20萬元以下的工程類采購項目,納入校內分散采購范圍,原則上由各歸口管理部門組織采購或用戶單位分散采購,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采購到急需的設備。對于預算分散采購范圍內的項目,在二級單位黨政聯席會批準后,自主實施采購。具體做法是,二級單位須成立由3人以上采購小組,所詢價的供應商數量不低于3家,將采購結果書面記錄并自行備案。合同單價20萬元以下設備論證與驗收工作也由二級單位自行組織,采購管理部門不再直接參與。“高精尖”是科研儀器設備類項目最大的特點。對于這類技術復雜、價格高昂、競爭不充分的項目,根據實際采購需求合理選擇采購方式,對公開招標限額以上項目,因參加家數不足連續兩次公告失敗的項目,規定滿足必要條件的,可以直接轉為競爭性磋商、競爭性談判方式采購。
3.規避無序競爭,降低采購成本
金額較大或較復雜的采購項目,可委托有資質的招標代理機構進行采購。各二級單位的設備采購,一般是由使用部門資產管理人員兼職落實。這些管理人員非采購方面的專家,對采購政策和方向往往了解不多,加之教學、科研任務繁重,對采購項目的需求很難深入開展市場調研。有的甚至從立項開始,用戶就有意無意地加入一些主觀意愿,將一些帶有傾向性的采購需求和技術參數寫入招標采購文件。為了確保采購文件的公正、合法、合規,學校采購管理部門要與用戶部門進行反復溝通。在規避排他性參數方面,提前進行市場調研,邀請用戶部門與意向投標單位對采購參數進行修改,各方都無異議后,再予以發布。這種提前深入市場調研的方式,可以充分了解市場的真實情況,兼顧供應商和學校的合理利益,避免因參數設置不公正而造成的采購失敗和投訴行為發生。
4.加強采購專家庫建設,提高采購評審質量
通過加強宣傳、主動邀請、專家庫內成員介紹、招標代理機構推薦等方式,充分引進人才充實專家庫,保證政府采購專家庫高水平建設。建設一批具備較高專業水平、政策法規水平和評標素質的專家隊伍,不僅能夠提供采購項目強有力的人才保障,滿足各高校日益增長的采購需求,還能為營造“陽光采購、高效廉潔、規范有序、優質服務”的采購環境打下堅實基礎。
5.依托信息化采購平臺,提高采購效率
徐州醫科大學高度重視信息化平臺在采購工作中的運用,分步構建了招標采購管理服務一體化平臺。為提高采購管理工作規范化信息化水平,依托數字化校園,率先啟用教學科研實驗耗材采購與管理平臺。用戶通過學校OA門戶統一認證進入平臺,該平臺將供應商與學校各教學科研使用部門整合,實現了數據共享與互通,科研教師和供應商能夠通過電腦手機等信息化終端,隨時了解項目進展、獲取信息,保持了數據的可追溯性。該系統還與學校OA系統、人事系統、財務系統、信息門戶互聯,耗材的采購申報、到貨提醒、報賬結算等業務均以線上“申請+審批”模式完成,不再需要紙質材料流轉,實現“讓數據多跑路、師生少跑路”,提高了采購與服務質量和效益,促進了廉潔采購、陽光采購、高效采購。
6.加強自身業務學習,增強服務教學科研能力
采購人員的專業素養是采購工作的關鍵因素。地方高校和其他單位不同,采購專業性要求強,涉及范圍廣,采購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學科背景知識。高校要加強對采購人員的培訓,多層次、多角度講解《政府采購法》、地方采購政策法規及學校采購管理辦法等,將理論學習、案例討論、實戰鍛煉相結合,提高采購人員的職業素質。
參考文獻:
[1]陳曉梅.“放管服”條件下高校采購管理風險防控探究[J].工作研究,2019(08):69-70.
作者:徐芹 單位:徐州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