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5 08:41:18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農業節水灌溉技術運用及其措施,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1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應用的重要性
農業是耗水量較高的產業之一,而我國的淡水資源南北分布極其不均勻,淡水資源的供給十分緊張,農業要想實現長遠發展,就需要從節水灌溉角度入手,因此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通過積極應用節水灌溉技術,能夠更好地滿足農田灌溉需求。節水灌溉可以利用少量的水資源滿足農業生產需求,提升單位面積內的產量和品質,是一種先進的灌溉措施。節水灌溉技術就是借助科學的灌溉理念,減少水在運輸過程中的過度浪費,讓水能夠針對性的作用到農作物的根部,切實提升水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最近幾年,在農田水利工程規劃建造過程中雖然節水灌溉技術也在不斷的進行創新和普及,但在實際生產期間水資源的浪費情況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抑制,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業現代化發展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一定制約,在這種局面下就要求相關水利部門加強對節水灌溉技術的有效應用,充分分析當前節水灌溉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并進行適當的改造,借助合力的節水灌溉方法,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的有效建設,更好的保障農業的發展需求。
2會寧縣農田節水灌溉應用現狀
近年來,會寧縣緊緊按照“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網、旱能灌、澇能排”的標準,大力推進全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助推農業增產,農民增收。2022年,會寧縣堅持把高標準農田建設與提灌工程節水相結合,突出全方位配套,建設“長藤結瓜蓄”灌溉系統,依托會寧縣新莊塬現代絲路寒旱生態農業產業園供水工程、會寧縣河畔鎮鄉村振興智慧高效節水農業示范產業園(任半岔)上水工程,打造63.33km2高效節水高標準梯田;建設“圍追堵截攔”灌溉系統,發展高效節水灌溉農業,建設66.67km2高效節水農田;建設“智能用水節”灌溉系統,改造米峽水庫,實現水資源高效節約利用,建設6.67km2高效節水高標準農田,通過“旱變水”,將水澆地面積由200km2擴大至313.33km2,全面提高抗旱能力和農業效益。堅持與旱作節水等現代農業技術相結合,新建高標準農田100km2,提升耕地地力2000km2以上。加大高標準農田管護力度,在保持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逐步將高標準農田管護人員調整納入村級公益性崗位管理。
3當前農田水利工程常用到的節水灌溉技術
3.1渠道防滲技術
渠道灌溉是農田灌溉最常見的一種重要的灌水形式,傳統灌溉模式之下存在著渠道耗水量相對較高,水資源供給不足。傳統的渠道灌溉模式之下有50%~60%的水源得不到妥善有效的利用,因而,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溝道的滲流損耗是農業生產中最主要的損耗。在農業灌溉項目建設過程中,通過加快構建與水利工程相匹配的防滲渠道,可以在渠道運輸的時候大大降低滲漏所造成的輸水損失。渠道防滲漏措施的特征是減少了淡水資源輸送過程中的大量流失,保障資源供給更加針對,增強渠道的輸水能力。農田水利工程在修建過程中,應該結合當前的灌溉要求,對灌溉渠道進行有效的規劃設計,要保證每一條灌溉渠道都能夠抵達到各個種植地當中,并且要結合當地的土壤類型確定不同的防滲處理方式,可以對灌溉渠道進行鎮壓處理,夯實土壤,減少水分的過度喪失,也可以加入混凝土,或者選擇使用化學材料加固土壤,起到很好的防滲漏作用。
3.2低壓灌溉技術
低壓灌溉技術指的是一種以低壓管道取代觀看渠道進行灌溉的農業節水灌溉方式,在農田的灌溉中,因為在管道中的水壓比較低,所以對于管道的壓力也比較低,因此通常建議采用專用的低壓管道,能夠大大降低灌裝的損失率,降低造價成本。低壓灌溉節水技術應用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使用低壓灌溉節水技術,可以很好地防止水資源在運送的過程中,由于和外面的環境進行了多次的接觸導致了嚴重的損耗,可以有效地提升了水資源的使用效率,從而降低了無謂的經濟損失。與其它的灌溉模式相比,在同樣的水量下,這種灌溉方式可以極大地提升了土地的使用面積,減少了對農田的過度占用,實現了顯著的增產和增收。另外該種灌溉模式還能夠節省大量的電能,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對于井灌區域,通過推廣應用該項節水灌溉技術,能夠大大減少抽水量,節約20%~30%的用電量[1]。用低壓管道來代替普通的灌溉渠道可以減少2%~3%的渠道占地,為農業發展提供更多的用地,增加單位面積內的農作物產量。在淡水資源的配送速度方面,管道內部由于具有一定的壓力,能夠更好的促進水源的輸送,保障淡水資源快速達到灌溉地區,更好的增加單位面積內的經濟效益。
3.3滴灌節水技術
滴灌節水技術也叫滴水灌溉技術,它是利用預先設置好一個壓力管,將水源有目的地傳送到農田的支管、毛管中,再經過滴頭形成一滴滴的水珠,患慢且均勻的將水滴滴到作物的根部活躍的地區,讓作物的根部活躍地區的土地一直處于最佳的水分狀況。與常規的地表大水灌溉方式相比,滴灌技術具有獨特的優勢。該種灌溉模式之下,具有節水明顯的特征,同時還能夠滿足農作物在整個生長發育階段對水分養分的實際需求,是一種具有廣泛發展前途的局部灌溉技術。滴灌節水灌溉技術與渠道灌溉技術相比,能夠節約50%以上的用水量,與低壓管道灌溉相比能夠節省30%的運水量,節水效果顯著,90%以上的水資源都能夠被土壤充分的利用和吸收。另外在進行滴灌處理過程中,還可以利用管道系統向農作物根系直接的滴入可溶性的化肥,解決了傳統施肥模式之下化肥利用效率較低的問題,切實提升肥效,同時,這種灌水方式又不會對農田造成額外的占用,使農田的使用得以最大程度的提高,使農田的實際種植規模提高了8%左右,提高了糧食產量。滴灌節水灌溉技術可以適用于各種耕地,不受到地理環境的限制,從而降低了在澆灌工作中的維修、修葺費用,減輕了工作強度,節省了人力。在這種灌溉方式下,農民們可以進行其它的農活,增加額外經濟收益,提升經濟水平。由于節水滴灌種植模式具有良好的節水效果,能夠大大節約灌溉方面的成本和勞動力投入,減少了生產成本,也就間接的增加了農民群眾的經濟收益。通過將滴灌節水灌溉技術與農業機械化產業化、現代化有效結合,能夠實現農業生產模式的升級轉型,更好的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引導廣大農戶由傳統的農業生產向著現代化農業生產轉變。
4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措施
4.1強化統籌規劃
農田節水灌溉技術應用期間一定要對當前的農業生產現狀,農田的分布情況和農民群眾的生產習慣,進行全面的調查和分析,對影響節水灌溉技術應用的因素進行深入的探討,結合農民群眾的廣大切身利益,從實際出發構建完善且合理的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措施,制定完善的技術規范,防止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出現局限性,避免重視技術,輕視管理[2]。各個地區應該對水資源的應用進行科學有效的調控,結合節水灌溉措施對土壤特征進行有效的分析,根據當前主要農作物生長發育關鍵階段的蓄水情況,對產業結構做出有效的調整,完善相應的節水灌溉技術,從而保證淡水資源能夠高效供給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求,減少水分的過度浪費。通過構建示范基地,推廣應用節水灌溉技術,以點帶面提升經濟效益,確保節水灌溉技術能夠在廣大基層地區得以有效的推行。
4.2提升農民群眾的節水灌溉意識
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是一個系統且多樣化的工程,涉及到諸多方面。其中農民群眾是應用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的主力軍,只有農民群眾具備節水灌溉意識之后,才能夠更好的主動的應用節水灌溉技術。為此就要求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部門注重做好節水灌溉技術的有效宣傳,通過發放宣傳冊,或者開展手把手的技術指導技術宣傳,讓農民群眾能夠充分了解節水灌溉的現實意義,加強節水灌溉技術的有效學習,切實提升灌溉效率。管理部門還需要完善節水灌溉技術方案,進一步降低農業勞作強度,通過多樣化的宣傳和現實指導,切實提升農民群眾的節水意識。
4.3建立完善的節水灌溉系統
在開展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應用期間,要求相關管理部門完善監督機制,制定嚴格的獎懲機制制度,落實節水管理措施,注重水資源的科學利用。通過科學有效的監督,管理能夠規范農戶的用水行為,保障節水灌溉工程,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延長使用壽命。另外在節水灌溉工作開展期間,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資金投入,通過各類融資渠道,保障水利部門能夠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確保各項水利工程項目能夠及時建設,及時修復,將更多新的技術投入到農田水利工程當中,實現節水灌溉新技術的有效推廣[3]。
5農業水利工程中節水灌溉技術應用的注意事項
5.1節水灌溉技術的選用應該做到因地制宜
農業水利工程建造過程中,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會受到所在地區的降雨量以及供水情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區的地勢地形,以及所種植的農作物的種類存在較大差異些,不能夠保證所有地區都能夠統一應用同一種的節水灌溉技術,因此在開展節水灌溉過程中,一定要結合當前的農業種植結構,以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為出發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科學規劃建造為基礎支撐,因地制宜的選擇適用能力相對較強的節水灌溉技術,不要用統一的模式和方法看一下水利工程建設,一定要綜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地形、降雨量、作物等情況,綜合考慮適用性相對較強的節水灌溉技術。
5.2保證節水灌溉的性價比較高
近年來,隨著農業生產領域技術設備的不斷推廣和應用,農業產業結構得到了進一步的調整,所對應的節水灌溉技術也需要做出適當的調整。技術在不斷更新,在不斷的創新,節水灌溉手段也在不斷的更新發展,在不斷借助節水灌溉技術完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同時,也需要充分考量不同時期工程建設造價的價格差異。現階段滴灌節水灌溉技術所使用到的設備較為昂貴,同時節水效果最好,而步行式的節水灌溉設備所花費的資金相對較低,但是節水效果并不理想。但對于廣大農民群眾來講,最好最貴的技術并不是第一選擇,多數農民群眾往往會選擇成本相對較低的設備和技術,因此在對節水灌溉技術推廣應用過程中,應該對各種節水設備的造價進行綜合考量,研究人員和農戶都需要對設備的性價比進行綜合性的分析,保證設備投入使用之后更好的維護,更好的發揮其作用,確保節水灌溉技術的性價比。
5.3注重做好設備的及時維護
農業生產領域在推廣應用節水灌溉技術時,不要忽視對設備的針對性維護和保養,通過針對性的維護保養,能夠大大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和使用周期,從而更好的降低建設成本增加農民群眾的經濟收入,保障節水灌溉設備,始終處于較好的工作狀態,最大程度上的節約淡水資源。在節水灌溉技術應用期間,如若不注重做好各種設備的定期維修保養,就會造成灌溉渠道,或者疏水管道出現滲漏或者出現破損,不僅造成了水資源的嚴重浪費,有時還會引發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滲水漏水位置的土壤肥力也會大大降低,不能夠滿足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對實現農作物的高產穩產以及保障淡水資源的科學供給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5.4構建完善的節水灌溉制度
節水灌溉是一個系統性相對較長的工程,涉及到的環節十分多樣,單純的依靠農民,群眾的投入難以獲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這就需要加強對企業水灌溉技術和相關設備的有效幫扶,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引領幫扶作用,尤其是對于一些經濟較為落后經濟不發達的地區,要事先制定好節水灌溉各項制度,完善補貼制度,保障農戶能夠更好的參與到節水灌溉工作當中。而對于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可以借助金融機構為農民群眾設立節水灌溉購買貸款等優惠政策,讓農民群眾有充足的資金支持,更加積極高效的購買節水灌溉設備和應用節水灌溉技術。通過完善各方面的規章制度,能夠確保節水灌溉技術的不斷普及和應用。
6結束語
綜上所述,節水灌溉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能夠大大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同時還能夠減輕農業生產期間過度對淡水資源的消化,確保有效的淡水資源發揮其應有的價值。當前隨著社會經濟尤其是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淡水資源日益減少,水利部門應該依托農業生產現狀,加快生產方式的有效升級轉型,轉變傳統的灌溉模式,加快推進節水灌溉技術,并制定完善的體制和制度,規范淡水資源的使用,充分發揮節水灌溉工程應有的作用,進一步提升節水效果。
參考文獻
[1]沈岳飛,牛希華.農田水利工程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J].工程技術研究,2021,6(1):249-250.
[2]阿不都外力·艾乃吐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地下水,2020,42(1):102-103.
[3]李芳花,黃彥,鄭文生,等.黑龍江省高效節水技術研究應用十年回顧[J].水利科學與寒區工程,2018,1(6):79-84.
作者:閆志鴻 單位:甘肅省會寧縣河道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