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0:32:42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紅色文化如何融入思政課實踐教學,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廣州高職院校的生源大多來自嶺南地區,對嶺南文化有廣泛的認知度和天然的親切感。通過嶺南紅色文化融入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從而將嶺南紅色文化引入校園、帶到課堂上,有利于加深廣州高職院校大學生對嶺南紅色文化的認識,并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理論素養,外化成學生下意識的行為,從而打造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四有青年。
(一)嶺南紅色文化融入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實踐價值
新時代背景下,黨要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培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提升思政課的教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州蘊含著博大精深的嶺南文化資源,為實現“嶺南紅色文化”有效融入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當下高職教育的作用日益凸顯,但高職學生入學低門檻的現實使其“學困生”群體日益龐大,探索嶺南紅色文化如何融入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途徑,對于解決高職人才培養質量工程中的“短板”非常有益?!皫X南紅色文化”同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融合,對于提升學生對嶺南文化的價值認同、強化學生民族文化自信意識、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的實現有重要意義?;趲X南紅色文化優化完善思政課教學環境,傳承優秀嶺南文化,對于提升學生思想文化,引導學生增強“四個自信”,是激勵學生愛國奮斗有著關鍵作用。因此,探索實現嶺南紅色文化與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有機融合的有效途徑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二)嶺南紅色文化融入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理論價值
國內有很多學者已經進行過關于“嶺南文化”“思政課實踐教學”等方面的研究,出版和發行了相關的成果,國內學術界有關嶺南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包括《嶺南文庫》《嶺南文化知識書系》《廣東歷史文化名人叢書》《嶺南文化書系》《珠江文化叢書》《廣東地方文獻叢書》《廣東人精神叢書》《嶺南叢書》《嶺南學叢書》《廣州大典》《嶺南建筑經典叢書》《嶺南畫學叢書》《嶺南文叢》《珠海歷史文化書系》《潮汕文庫》《珠鞏巷叢書》等,國內學術界有關嶺南文化的代表性論文有李權時寫的《嶺南文化的本質特征和歷史地位》,這些都系統闡述了嶺南文化的發展情況。但把“嶺南紅色文化”與“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進行相融,可進一步從系統上、整體性上呈現嶺南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和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研究形態,推動構建嶺南紅色文化融入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運行機制,以提高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因此,研究如何將嶺南紅色文化與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進行有機融合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
二、嶺南紅色文化融入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體系構建
(一)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管理體系
教育部明確了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工作管理的四個方面要求,為構建高效的教學管理體系提供了根本遵循。首先,健全廣州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指導制度,建立學校領導、二級部門、同行三級實踐教學指導制度,實現實踐教學指導全覆蓋。其次,構建多維度評價機制對實踐教學質量開展綜合評估,優化完善教師、學生、同行、督導和社會共同參與的實踐教學質量綜合評價體系。再次,要進一步落實廣州高職院校實踐教學主體責任,學校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學校校長擔負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最后,強化地方統籌管理。廣州黨委教育部門加強對所屬地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工作的統籌管理,原則上應建立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指導委員會。另外,還要強化宏觀指導,思政課教學改革指導委員會應發揮好思政課實踐教學咨詢、研判、督查、評估、培訓、示范、指導、引領作用,組織專家搭好“全國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臺”,及時發布各門課程實踐教學建議。
(二)構建健全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新時代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在課程體系方面仍然不夠健全,出現實踐形式單一、實踐內容重復的現象,不但沒有好的實踐效果,而且消磨了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并且未實現教育部“整合實踐教學資源”的目標。因此,我們應緊密結合廣州高職院校各門思政課的特點和重點,高效整合各門思政課實踐教學資源,編制《嶺南紅色文化融入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大綱》,探索有效的實踐教學方法,打造集校內、校外、網絡和社會實踐于一體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可在校內外舉辦“嶺南革命故事分享交流會”“廣州改革開放前后變化討論會”等實踐教學活動,“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可安排在校內外開展“感動校園人物評比”“嶺南紅色文化主題演講比賽”“嶺南地區名人線上訪談”“嶺南紅色文化情景劇表演”等實踐教學活動。這種高效的實踐資源整合的方式對于實現思政課教學內容入腦、入心、入行的目標十分有益。
(三)構建完備的實踐基地建設體系
實踐基地是廣州高職院校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有效方式,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需要構建實踐體系。新時代,在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方面,最主要的任務是結合當地嶺南紅色文化特色拓寬學生實踐基地的建設范圍,不能僅僅局限在傳統的革命遺址、博物館等實踐場所,還要緊密結合嶺南紅色文化特色,探索建設校內外創新形式的實踐基地。一結合嶺南紅色文化組織專題實踐教學。組織學生前往廣州紅色教育基地研學,緬懷先輩們偉大艱辛的革命歷程,汲取信仰力量。廣州的紅色教育場所包括廣州起義紀念館、廣州市起義烈士陵園、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紀念館、黃花崗烈士陵園、黃埔軍校舊址和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等。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廣州“紅色公交”志愿者實踐活動,動員學生積極參加廣州市首個新時代“紅色公交”宣講站,為乘坐1路公交的乘客現場講解中共三大會議舊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農講所的黨史故事,進一步深入了解嶺南紅色文化,激發愛國愛黨的熱情,砥礪前行。組織學生乘坐“廣州紅”主題游船賞粵劇,通過新時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打卡的方式,讓大學生們感受嶺南紅色文化的魅力,推動思政課教學內容實現入腦、入心、入行的目標。二結合嶺南紅色文化優化完善思政課實踐網絡平臺的教育教學體系。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網絡平臺逐漸成為一種現代教學載體,具有信息共享功能和教學質量監督功能,基于網絡平臺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具有提高資源共享率、考核方式多樣化、打破時空限制、強化師生互動交流的優勢,作為新時代大學生的“00后”,作為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對于網絡始終充滿熱情,把網絡平臺與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進行融合,能有效提升學生實踐課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化思政課教學的效果,推動課程教學模式變革。結合嶺南紅色文化進一步改善思政課實踐網絡平臺的教育教學體系具體策略如下。第一,設計豐富的網絡實踐教學形式。一加強網絡平臺建設。網絡平臺包括教學資源、師生互動、學生成果展示三個模塊,構建理論與實踐貫通的資源共享平臺。二開展VR沉浸式教學。思政課教師借助VR智慧教室,將體現嶺南紅色文化的革命紀念基地、革命歷史博物館、展覽館、嶺南名人等按照一定的邏輯制作成視頻且能夠交互的動態情景,為學生開展思政教育,增強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交互感、體驗感,提升學生注意力,增強學生學習動力,增強學習效果。第二,整合嶺南紅色文化融入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資源,動員思政課教師、學生、學校、家長、社會一同加入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整合的過程,構建協同性、立體性、完整性的思維結構體系,包括教學資源開發專題、網絡實踐活動開展專題、師生互動交流專題和考核評價專題等內容。第三,實踐教學網絡平臺的理論內容和教學方式。網絡平臺既要包含理論教育部分,也要保證理論教育與現實貫通,達到通過網絡平臺深化理論教育的效果。實踐教學網絡平臺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理論傳輸、榜樣示范、自主實踐活動和交互協作等。
(四)構建科學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
科學、完善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對于確保教學的客觀性、公正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升實踐教學質量十分有益??茖W、完善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框架包含四個內容:第一,確立教師自我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師生互評的多元評價主體,從而推動多方面、客觀的教學評價活動。第二,制定實踐教學考核的評價目標,明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一體”的評價目標,進一步完善評價的診斷性和發展性,強調學生的終身發展。對知識與能力的目標考核主要看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是否掌握了《嶺南紅色文化融入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大綱》所要求的知識,以及學生是否可以把實踐教學中學習的內容轉變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針對過程和方法目標的考核評價以學生參加實踐教學的出勤率、活動過程的表現情況、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考核指標。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考核主要看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否真正了解嶺南紅色文化的內涵,能否真正用馬克思主義價值觀認識和分析社會問題,從而將思政課理論的內容內化于學生的頭腦和心靈,成為能夠擔負民族復興大任的人才。第三,明確定量和定性評價相互結合、過程和結果評價相互結合的評價體系。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基于多評價體系,把各種評價方式所取得的成績,按一定比例加以結合,最后給學生一個綜合的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成績,實現《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中提出的“更加重視加強和改進教學管理,更加注重提升教學質量,不斷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理念。該質性評價方法具有完整、客觀地再現評價對象的特點和優點,對學生作公正、合理評價十分有益。通過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快感,進而激發學生專注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培育出擔負民族復興大任的人才。第四,制定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量表,形成合理有效的評價指標和評價權重。評價主體、目標和方法明確后,需制定合理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量表,考核評價量表與《嶺南紅色文化融入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大綱》相輔相成,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嶺南紅色文化具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將嶺南紅色文化融入廣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科學設計實踐教學體系,有效強化思政課的吸引力和專業性,全方面實現思政課教學內容入腦入心入行的目標,堅定“四個自信”、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從而培育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作者:洪雅 單位: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