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在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

時間:2023-03-16 11:22:27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互聯網金融在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互聯網金融在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

小企業是我國創新的孵化器,中小企業經營領域的拓展,研發速度的加快,管理模式的創新,為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動力。但是,高昂的融資成本、狹窄的融資渠道是中小企業的發展阻礙。一方面,大部分的中小企業信用風險高,凈資產和凈利潤數額少,無法進行股權性的融資和債權性融資,融資依賴于銀行貸款。中小企業還存在規模不夠大,抵押品不夠多,信用質量欠佳,企業經營能力弱,容易遭受市場沖擊等諸多不足,以至于銀行不愿意把資金貸款給中小企業。另一方面,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不夠合理,拿著大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生搬硬套”“照搬照抄”,只有少部分中小企業能做到像大企業一樣合乎標準。如今,互聯網浪潮席卷,正在倒逼傳統金融機構的轉型升級。互聯網技術和金融行業相結合,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中小企業的日常經營信息和財務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并利用這些數據對中小企業進行信用評級,在贏得出資方信任后獲得融資,可解決中小企業因為信息披露不夠充足,擔保物缺乏而無法融資的難題。除此之外,大數據還可以精準地定位目標客戶,準確地為不同的中小企業提供不同類型的融資產品和服務。所以,在互聯網金融的背景下,研究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中小企業傳統融資的問題和成因

第一,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狹窄。中小企業規模小,凈資產數額少,難以符合公開發行債券的標準。再加上中小企業管理機制不夠完善,信用風險較大,即使公開發債也難以獲得高信用評級,自然無法吸引投資者來購買。在股票融資方面,中小企業容易遭受市場沖擊影響,利潤微薄,凈利潤和凈資產數額都達不到公開發行股票的標準,因此,企業上市對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主要依賴于向銀行借款。但是,中小企業的信息披露相較于大型企業而言不夠充足,這使得銀行對中小企業的償債能力不能做出準確的評估分析[1],銀行因為中小企業的信用問題而對中小企業惜貸。越是規模小的企業,或者越是新成立的企業,越容易遇到銀行拒絕為其提供貸款。由此可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狹窄單一,這對于中小企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第二,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這個壓力一方面來自提供信貸的金融機構。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比較低,生命期短,信用風險高[2],銀行在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時會收取更高的利息來補償自身承受的風險。另一方面來自擔保機構。中小企業為了獲得銀行的長期貸款或者更高的貸款額度,通常選擇與擔保機構合作來為自己增信。這需要給擔保公司一筆擔保費用,從而增加了企業信貸成本。造成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原因可分成兩個,一個是企業自身,另一個是金融機構。大多數中小企業沒有樹立起正確的財務管理意識,不重視財務工作和對專業財務人員的培養,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甚至存在做假賬等違法行為。大多數的中小企業管理漏洞多,更重視眼前利益,缺乏高瞻遠矚的目光,缺少深謀遠慮的企業管理戰略,這導致企業的經營風險加大,縮短了企業壽命。在金融機構方面,金融機構評價中小企業的信用體系與評價大型企業的體系是相同的。但現實情況是,小企業一般很難達到大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用大企業的信用評級標準來評價小企業是不合理的,不利于中小企業實現融資,進一步加劇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商業銀行貸款程序多,在對客戶發放每一筆貸款之前,都需要走完一個完整的企業審查流程。正是因為審核流程時間長,審核成本高,再加上一些中小企業信息披露不完全,調查難度大,進一步提高了審核成本。銀行考慮到貸款的利息收入可能還不能覆蓋貸款成本,因此拒絕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

二、互聯網金融為中小企業開拓新的融資途徑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和金融的結合為中小企業開拓出了新的融資途徑。依托大數據技術,資金的需求方和供給方可以更加快速地匹配,中小企業擺脫了對傳統融資途徑的依賴。中小企業運用互聯網融資的途徑主要有三種:銀行系統、電子商務系統和民間資本系統。商業銀行開設了集交易和金融于一體的網上商城。客戶在網上商城留下的交易信息都被大數據技術所收集和整理,為銀行等金融機構所用。另外,商業銀行可以和非金融機構的網絡交易平臺合作。銀行為網絡平臺提供資金,網絡平臺為銀行提供平臺的用戶數據信息[3],從而實現資金流和信息流的高效整合,解決了中小企業信息披露不足而難以獲得銀行信任的問題。除此之外,商業銀行還與其他網絡借貸平臺合作。網絡借貸平臺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數據進行搜集分析,并且把符合銀行信貸要求的中小企業推薦給銀行。這不僅能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還能降低銀行因信息不對稱而帶來的風險。電子商務系統互聯網融資,也就是電子商務企業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貸款,其背后依靠的是電子商務企業積累的龐大的用戶交易數據。電子商務企業利用中小企業在該平臺的交易行為來評價企業的信用,從而決定是否對其放貸,放貸的資金主要源于電商業務。電子商務企業既是資金的提供方,也是信息的提供方,如“京東貸”“蘇寧貸”。民間資本系統互聯網融資,最常見的形式之一就是眾籌。所謂眾籌,就是由多個投資者共同出資來幫助資金需求者。憑借互聯網技術,眾籌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眾籌的資金源于多個主體,大到企業小至個人都可以成為資金提供方,而傳統的銀行貸款的資金提供方僅有銀行本身。眾籌提供資金的動機和目的更多的是投資者主觀上對項目的喜愛,又或者是僅僅出于慈善原因,不同于銀行的目的是追求還本付息。互聯網金融融資不僅拓展了傳統的融資途徑,還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第一,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一方面,由于中小企業信息披露不完全,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了解有限,造成了銀行拒絕對中小企業放貸。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業對金融機構的了解也不充分,不知道自己符合哪種融資渠道的要求,花了大量時間搜集金融機構的信息,卻不一定能做出準確判斷,錯過了投資機會,限制了企業的發展。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信息的傳播更加透明且全面。中小企業可以在互聯網上搜集金融機構的信息,深入對比分析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金融機構也可以利用中小企業在互聯網上留下的信息,進行用戶畫像,對企業的信用做出評價,從而把資金提供給信用良好的企業。第二,降低融資成本。隨著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普及,中小企業可以更加高效地找到適合自己的融資方式,不需要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從而大大降低了融資成本。資金提供方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網絡渠道搜集中小企業的信息,對中小企業的信用狀況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因此不需要對中小企業收取更高的貸款利息。銀行大力發展網上信貸業務,研發出了多款App。借款企業只需要在App上填寫信息即可,不需要花費時間去線下排隊,填寫紙質資料,節省了銀行和企業的人力物力。第三,提高融資效率。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融資,銀行規模的擴張也離不開放貸。傳統的銀行信貸業務審核時間長,流程煩瑣,即便是中小企業申請小額貸款,也需要走完整個復雜的審核流程。這嚴重影響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速度,甚至使中小企業錯過了投資機遇,阻礙了企業的發展。利用互聯網金融可提升中小企業融資的效率,使其把握住投資時機,在眾多中小企業中脫穎而出。除此之外,互聯網融資平臺都是在線上走流程,節省了中小企業和金融機構員工的時間,而且機器的出錯率低,更加方便快捷。

三、互聯網金融下中小企業融資的風險及其應對

互聯網金融不僅給中小企業帶來了新的融資途徑,還給中小企業的融資帶來了風險。一是政策風險。自2018年P2P大量暴雷之后,我國政府開始高度警惕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風險,出臺了多項監管條例對互聯網融資平臺加以整治和規范。在各項嚴格的監管政策下,雖然對一些違法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達到了很好的整治效果,但也對合法的互聯網平臺的發展產生了束縛。這些合法的互聯網平臺生怕觸及政策紅線,對中小企業放款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放款額度也有更多限制,使得本就在信貸市場上處于弱勢地位的中小企業很難獲得融資。這不僅阻礙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還給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二是網絡信息安全風險。網絡安全是互聯網融資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互聯網平臺在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貸款時,云計算、大數據等計算機技術可以使資金供給方和需求方被迅速匹配,雙方的交易信息也被計算機記錄和分析。如果網絡信息安全出現問題,雙方的交易信息就會被泄露,從而給雙方的信息安全帶來威脅。近年來,互聯網用戶信息泄露事件層出不窮,中小企業惡意騙貸的事情也時有發生,這些事件都給互聯網金融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對網絡信息安全的維護和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信用風險。在傳統的融資方式下,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指標主要包括資產規模、資產流動性、償債能力等財務指標。金融機構對符合評價指標要求的中小企業進行放貸,所以能獲得貸款的中小企業在信用上可以說是良好的。在互聯網金融融資下,平臺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指標主要是平臺上的交易量和交易行為。相較于財務指標而言,平臺上的交易數據容易被偽造。在互聯網金融平臺融資的中小企業的信用良莠不齊,通過偽造數據而獲得融資的企業不僅會給企業信譽帶來損失,還會給融資平臺帶來信用風險。互聯網金融融資是目前中小企業較易獲得的融資,中小企業應高度重視信用問題。面對互聯網金融融資的政策風險,政府要推出并落實相應的扶持政策。近幾年,雖然一些違法違規的互聯網金融平臺給社會帶來了消極影響,但是不能否定互聯網金融平臺對中小企業做出的貢獻。在對違法違規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嚴格監管的同時,還要對正規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推出相應的扶持政策,推動其健康快速發展。目前,我國政府對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扶持尚有不足,可以為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一定的稅收減免和適當補貼。更為重要的是,要把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優惠政策落到實處。另外,政府要鼓勵互聯網金融平臺積極創新,設計新的金融產品,提高自身服務水平,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首先,網絡信息安全風險的防范,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互聯網金融平臺要加大對互聯網技術的研究與投入力度,保障互聯網用戶信息的安全。為此,互聯網金融企業應致力于研發出與自身平臺特點相適應的硬件或者軟件設備,而不是出于節省成本的考慮,使用通用型的硬件和軟件設備。其次,網絡信息安全風險的防范,離不開專業的計算機技術人員。因此,互聯網金融企業應注重培養IT人才。企業的IT員工不僅要能維護平臺的日常運行,還要能防止外部黑客攻擊系統,保障客戶信息不被泄露。除此之外,企業還可以考慮把計算機技術的研發工作外包給專業的團隊,這樣企業既可以減少研發失敗帶來的損失,又可以保證高質量的研發成果。中小企業在進行互聯網金融融融資時,要重視建設自身的信用體系。在互聯網時代,信息的傳播迅速且廣泛,中小企業利用虛假數據騙貸的事情一旦曝光,就會立馬喪失社會公信力。中小企業只有意識到誠信經營的重要性,樹立誠信的企業形象,才能有更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愿意放貸給中小企業,從而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

結語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融資途徑少、融資成本高是阻礙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大障礙。造成傳統融資難的原因一方面是企業的財務管理意識薄弱,信息披露不充分,不能贏得金融機構的信任,另一方面是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尚不完善,貸款流程煩瑣,貸款成本高,導致金融機構不愿意放貸給中小企業。互聯網金融的誕生,為中小企業融資開辟了新道路。互聯網金融融資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緩解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融資效率和降低融資成本方面,但是其帶來的風險也是不容忽視的。一是政策風險。政府在進一步完善互聯網金融平臺監管體系的同時,還要大力落實扶持政策。二是網絡信息安全風險。中小企業要加大研發投入,使用與自己平臺特點相符合的軟硬件設施,還要重視企業IT人才的培養,在做好日常系統運營的同時,還要能夠應對黑客的攻擊,保障好用戶的信息安全。三是中小企業的自身信用風險。與傳統融資相比,互聯網金融平臺對企業的信用要求較為寬松,中小企業能夠更容易地獲得融資。但是,也容易出現企業鉆空子,偽造數據的現象。因此,中小企業要樹立誠信經營的理念,完善企業誠信體系,防范企業信用風險。

參考文獻:

[1]李曉英.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緩解方法[J].中國中小企業,2022(6):174-176.

[2]柳晶晶.科技金融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26-28.

[3]陳娜.互聯網金融對中小微企業融資方式的影響[J].市場周刊,2019(7):103-105.

作者:王琦

推薦期刊
友情鏈接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无毒不卡 | 亚洲中精品级在线 | 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