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因傳承與聲樂教學融合的路徑

時間:2023-03-07 15:04:09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紅色基因傳承與聲樂教學融合的路徑,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紅色基因傳承與聲樂教學融合的路徑

一、研究背景

紅色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主色調[1]。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革命歷史的積淀,是中華民族流淌在血液里、銘刻在骨子里的精神財富,她匯聚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蘊含著豐富的精神教育資源。中小學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發展的儲備力量,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后備軍,肩負著民族復興和時代發展的重大責任[2]。在中小學教育教學中滲透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具有非常重要的時代意義。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3]。音樂是文藝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在黨的百年光輝歷史中,不同時期有不同主題的紅色音樂。這些紅色基因展示了中國共產黨救國救民、興國強國的偉大創舉,詮釋了中國人民堅定黨的領導、歌頌黨、追隨黨的歷史邏輯。

二、紅色基因傳承融入中職聲樂教學的時代意義

中職教育是國家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黨和國家的教育重任。將紅色基因傳承融入中職教育,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時代性。新時代賦予了音樂教育融合紅色基因傳承的全新內涵。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將紅色基因融入中職聲樂教學,對傳承紅色文化、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和提高聲樂教學質量,都有著重大的社會價值和時代意義。紅色基因傳承融入中職聲樂教學,是順應時代發展需要的。教師要重視紅色基因的有機融合,讓學生在掌握音樂知識的同時,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的信仰力量,領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理解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走上新生活的初心,樹立為黨和國家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砥礪前行、奉獻力量的理想信念。

三、紅色基因傳承與中職聲樂教學有機融合的策略

(一)結合學科特點,滲透紅色基因

中職音樂學科分為聲樂、鋼琴、樂視練、器樂、公共藝術等。不同學科各有特點,并不孤立,而是相輔相成。結合不同學科的特點,滲透紅色基因,不僅能讓學科緊密聯系起來,而且加深了學生的認識,開闊了他們的視野。

(二)增設本土紅歌,搭建紅色橋梁

歌曲是音樂教學的主要載體,歌曲的選擇直接關系到教學活動的開展與成效。本土紅色文化資源具有歷史見證、文明傳承和精神弘揚的重要現實價值[5]。本土紅歌是本土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地區人民在探尋出路、謀求發展和振興民族的奮斗過程中,留下來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在音樂教學實踐中,增設本土紅歌,能讓學生更近地觸摸到紅色文化、理解紅色文化,更容易激發他們的使命擔當和愛國情懷。(三)創新教學模式,提升紅色文化感染力時代的高速發展,極大擴展了知識本身容量以及獲取知識的途徑,傳統的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全面發展和素質提高的需要。相較于傳統教學課堂,在智慧課堂,教師可以依托更加豐富的網絡紅色教學資源,利用數據分析技術,制訂更合適的教學設計方案,使課堂內容更為飽滿,師生之間交流更便捷。創新教學模式,提升了紅色文化感染力,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索紅色基因的傳承路徑,直觀深入了解紅色文化,提升綜合能力,增強文化自信。

(四)建設校園文化,營造紅色氛圍

學校可通過開設校史課程、舉辦黨史展覽等,展示紅色革命精神;通過學校廣播站,廣播紅色故事,播放紅色歌曲;通過組織師生觀看紅色文化視頻,舉辦與紅色文化相關的班級板報比賽、紅歌比賽,以及開展黨史滲透教學設計比賽、“匠心向黨”主題文明風采展示、技能節黨史知識競賽活動等,建設校園文化,營造紅色氛圍。

(五)鼓勵自主創作,塑造紅色靈魂

自主創作包括教師自主創作和學生自主創作。教師要專業水平出色,能自主探索、勇于創新,能開展和幫助開展創新性紅色教科研活動。學生要基礎知識扎實,能動性強,基于教師引導,自主創建紅色學習資源,提升自我品質,帶動其他同學學習紅色文化。通過自主學習、自主革新,轉變師生的教育教學觀念和思維方式,調整和優化教育教學模式,優化紅色基因傳承,促進師生能力提升、思想升華。

四、實踐教學案例與分析

(一)案例背景分析

筆者所在學校坐落于東莞市中心,有較好的地理環境,為紅色基因的傳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學校依托“互聯網+”,建有紅色文化資源庫,教學場所配備教學一體機、音頻、希沃教學平臺等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創新教學模式提供支撐。紅色基因傳承與中職聲樂教學的主要教學對象為幼兒保育專業學生。

(二)案例實施教學目標

通過開發與利用“互聯網+”紅色資源、變更聲樂課堂教學模式、組織紅色聲樂社會實踐、充分利用智慧教學平臺等舉措,探索一條紅色基因傳承與中職聲樂教學有機融合的有效路徑,提高聲樂教學的效率。

(三)案例實施過程及創新點

第一,充分開發與利用“互聯網+”紅色資源,創新學習模式。通過教師與學生共研的學習模式,收集、利用和二次開發“互聯網+”紅色資源。學校利用多種信息化技術手段,實現紅色基因情景式滲透,并構建紅色基因視頻資源庫。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下載優質資源,在課前、課中、課后供學生觀賞;可以制作精美的視頻資源,使紅色歌曲、紅色故事、紅色精神更加直觀,并鼓勵學生自制歌曲簡介視頻。第二,構建高水平教師團隊,創新聲樂課堂教學模式。學校組建高水平教師教研團隊,鼓勵教師利用自身優勢,深入挖掘紅色基因滲透中職聲樂課程的相關內容,使所教授的歌曲系列化、系統化、主題化;在教學案例設計中,引導教師著重從歌曲簡介、歌曲背景、歌曲演唱和情感表達幾個方面,將紅色基因與聲樂課程有機融合。第三,組織紅色主題實踐活動,創新學生活動組織形式。學校以重點節日為契機,如五四青年節、建黨節、建軍節、國慶節及學校技能節、藝術節等,組織班級開展紅色歌曲比賽,舉辦紅色歌曲音樂會等,讓學生有主題地、系統地深入了解紅色精神,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表演能力和創編能力,使紅色文化得到更好的宣傳。第四,構建智慧課堂,創新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打破傳統聲樂教學模式,構建聲樂智慧課堂新模式。課前,教師利用微視頻等,引導學生進行線上學習,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課中,教師對重難點內容重點講解,尤其是學生課前遇到的共性問題;線下,教師引導學生查漏補缺,并布置相關的作業,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此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對線上線下教學效果進行評估。

(四)成效與反思

紅色基因的滲透,提高了學生的政治意識、理論素養和道德水平。學生自發向革命英雄學習,班級好人好事增多,班級凝聚力增強,師生班級幸福感增強。對在校生的調查問卷表明,超過98%的學生認同紅色基因傳承的作用與效果。學校基于學情,依托“互聯網+”紅色資源和教學平臺,解決了“因為學生無法充分了解紅歌背景,無法聲情并茂地演唱歌曲”的教學問題,整體提升了聲樂課堂教學效率,學生的考評成績大幅度提升(見圖1)。在學校的引導下,紅色基因融入了學生的生活,學生更加喜歡紅歌、愛唱紅歌,更加喜歡紅色文化、愛講紅色故事,更加崇拜革命英雄、愛國敬黨。而探索紅色基因傳承路徑,是長期的、與時俱進的,是多手段的、多角度的,仍需師生持續探究和深入學習。五、結語新時代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思想水平,關系著民族未來的發展方向。紅色基因是教育教學的精神營養,中職聲樂教學滲透紅色基因,是科學的、符合時代社會發展要求的。紅色基因傳承與中職聲樂教學的有機融合,提高了師生對紅色基因傳承的認識度和重視度,提高了師生紅色基因的“傳承率”,提升了師生的核心素養,可以為國家建設和發展輸送立場堅定、胸懷祖國的高品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嵐.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N].吉林日報,2021-03-17(7).

[2]張平.中小學黨史教育進課堂的區域實踐[J].現代教學,2022(6):36-39.

[3]郎捷,張國鏞.論十八大以來黨的文化建設理論的發展[J].寧夏黨校學報,2016(2):61-64.

[4]張利杰,宋偉.將黨史學習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2021(10):7-9.

[5]覃俊娥.本土紅色文化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以武漢市為例[D].武漢:武漢科技大學,2017.

作者:馮琦 單位:東莞市商業學校

推薦期刊
友情鏈接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日本视频观看无卡免费精品页码 | 色综合中文字幕不卡 | 香蕉伊大在线中字色中文 | 天堂日本美女在线播放 | 精品国产高清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三区四区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