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對策

時間:2023-03-07 10:22:41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對策,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對策

創作與社會生活的關系合作經營是全球化的經濟概念與活動。在1844年,為了反抗資本主義零售商的盤剝,由英格蘭羅虛代爾鎮二十八名紡織工人,共同創建了英格蘭羅虛代爾公平先鋒合作社,標志著世界上第一個聯合組織的誕生。中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從20世紀90年代出現至今已經歷二十余年的發展,在推動中國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都發揮了較大作用。目前,黨和政府都對解決“三農”問題、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高度重視,我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迎來了新一輪大發展的良機,同時,也要積極應對合作社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矛盾與問題,保障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一、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概況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誕生和發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由農戶自愿結合、民主管理的以農戶為主體的經營形式。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傳統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點到面,尤其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于2007年7月1日實施至今,中國農村專業合作發展得非常迅速,逐步成為農業管理體制創新的有效途徑,在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青島市為例,從《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施行至今,該市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總量持續增長,合作領域持續擴大,聯合層級也持續增加,已產生了土地股份合作、農民資本互助合作、農業生產加工協作企業聯合社等多個農業生產聯合形式,已形成了政府組織農業生產、公司發揮農業品牌競爭力加工、對接農業龍頭企業,進行農產品營銷活動的有效載體。據統計,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已注冊的農村專業合作社達到13695家,入社成員432607人,全市農民合作社經營收入達到29.52億元。同時,青島市深入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經營規?;?、管理規范化“四化”創建活動,到2020年年底,全市市級以上示范社達853家。這些農民專業合作社在運行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服務功能。農村專業合作社圍繞本地產業發展和優勢品牌的建設,基本完成了對林果、蔬菜、畜牧、漁業、優質糧油等農業特色生產的區域性合理布局,規范化生產和集約化經營的農業產業鏈條也基本形成。村合作組織還向全體農村勞動力提供了政策信息、市場信息、技術信息,還開展了農產品精深加工,通過農業產品開發,實現了加工增值。合作社機構通過舉辦展覽會、產品推介會等,推廣特色商品和產業品牌進行,進一步拓展了國內市場,提高了廣大農戶的收益。有的合作社還申報了重點農業工程,促進了農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部分地方還發揮了農村合作機構的引導功能,推進農村種植、養殖保險等。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形式和基本原則

1.組織形式(1)組織構成上:主要是以農民主體,包括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2)所有制結構上:合作社在不改變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基礎上,進行了勞動力和資金上的整合,并由此產生了新型的企業所有制結構。(4)管理機制上:農民合作組織按照農戶自主入社、自愿退出、民主選舉、民主決策的原則,形成了一種新型的民主管理機制。2.基本原則從農戶的經營角度來看,利益分配是中心環節,而“風險共擔”和“利益共享”是其運作的基礎。剩余的分配應視成員的出資情況和與合作社的交易量而定。所產生的經營盈余,按一定的股息比例進行分配,以體現合伙經營的原則。一部分按一定的交易量進行分配,以激發社員的積極性,加強合作社的管理。其中一部分按公益金的比例進行分配,以增加合作社的經營規模,彌補損失。合作社的組成主要以農戶為基礎,為會員服務是合作社的主要宗旨,追求全體會員利益的最大化。合作社成員可以自由選擇,自愿退出,無強制性要求,以追求對會員公平和民主管理。獲利部分,一般都是通過農民專業合作成員的交易額與收益的一定比率來返還,農民專業合作社必須依法登記注冊,并使之取得法人資格。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權接收、使用和處置其成員的捐款,包括公積金、國家直接援助和其他轉移資產。國家保護農民合作社每一成員的合法權益,任何人和單位不得侵犯。農民合作社的成員必須嚴格遵守規章制度,政府規章,恪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于2006年10月31日經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于2007年7月1日開始實施。2017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修訂通過。該法全文包括總則、設立和登記、成員、組織機構、財務管理、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扶持政策、法律責任、附則,共十章七十四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制定與施行,是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歷史上的一座重大里程碑,也標志著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步入了一個依法行政有著特殊歷史意義和重要歷史意義的重大發展階段。加強依法建設和發展壯大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制度,既能夠逐步完善和健全農村生產經營制度,進一步推動農村農業產業化經營,增加農戶進入市場能力和農產品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可以深入發掘農村內部的增收潛能,促進農村結構調整,提高農業市場的競爭能力,帶動廣大農戶共同增加收入;也可以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培育新型農戶,促進基層民主管理,建設社會主義鄉村和諧社會,實現中國農村的全面繁榮。

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要意義

近幾年,隨著國家對“三農”工作的扶持力度加大,農民專業合作社規模逐年擴大,對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城鄉經濟融合都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促進了農村的現代化發展。

(一)農民的經濟收入提高,使他們的生活條件得到改善

在生產成本上,通過統一的集中采購,可以有效地減少農戶的生產成本。在銷售上,農民可以集中少量的供應,形成規?;墓?,讓農民的商品賣得更好,而且還可以減少中間商的成本,加快市場的運行,減少交易成本,增加農民的收入。此外,合作社還可以通過組織農民參與各類農業保險,降低因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合作社成員互惠互利,使農戶的生活質量得到極大改善。

(二)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農業市場經濟的發展

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成為農村地區農產品銷售渠道,聯系農戶和市場的重要渠道。合作社利用各種市場信息、技術服務有效地提升了農業生產的響應能力、產品的品質,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大部分地區的合作社農產品都是零成本進入超市、超市直接配送到社區的新型營銷方式,極大地促進了農產品的流通,促進了鄉村經濟的蓬勃發展。

(三)切實推動我國農村的現代化發展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促進農業規?;?、標準化、一體化的重要力量。通過提供更可靠的服務和更具說服力的示范引領,引導廣大農戶主動轉方式、調結構,使農業生產規模達到了一定程度。通過建立統一的生產工藝,統一供應種苗,統一生產資料,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檢驗,統一包裝,統一組織銷售,加速標準化的進程。通過將合作社延伸到上下游,擴大產業鏈,促進了農業的融合。同時,各專業合作社還積極與農業科研機構、院校合作,通過科研、技術創新等方式,為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思想認識方面

第一,很多農民對合作社沒有正確的認識,不清楚農業合作社的性質,認為加入合作社只是“回歸堆”“合伙”,甚至是“回歸集體”時代,害怕失去生產和經營的獨立性。第二,合作社的管理者沒有明確的發展思路,缺乏協作意識,沒有按照合作社的制度運作,難以組織帶領社員及周邊農戶進行農業生產和市場營銷活動;甚至有部分農村小規模民營企業成立聯合組織的真正目的是為套取國家補貼金和政府專項投資資金。第三,鎮村干部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缺乏正確認識,對合作社的支持流于形式,缺乏實質性的政策措施來引導和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做大做強。

(二)運行機制方面

主要表現為缺乏規范的運行機制,內控形同虛設。一是很多農民專業合作社盡管成立時有嚴格的章程、明晰的內部分工和健全的管理制度,但執行過程中大都流于形式,停留在字面上。二是不少農民專業合作社因為受到了某些主客觀條件的中國集體經濟CHINACOLLECTIVEECONOMY約束,如受教育水平低、小農意識強、民主意識不強等,內部控制制度薄弱,導致了管理行為的隨意性和無序性。三是發展定位不準確,發展思路模糊,農產品加工技術和營銷觀念欠缺,沒有融入市場體系,不利于參與農產品市場競爭。

(三)融資貸款方面

主要表現為缺乏融資支持,發展動力不足。目前,我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雖然數量較多,但是普遍規模小,組織水平低,缺乏外部支持。很多地方政府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支持力度不夠,沒有實質性的政策扶持和融資貸款政策優惠,而商業銀行通常不愿放貸給農民專業合作社,使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常常遇到資金瓶頸,不能有效拓寬業務范圍,做大做強。

(四)人才支撐方面

主要表現為嚴重缺乏經營管理人才,缺乏核心競爭力。人才短缺導致大多數農民合作社管理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服務能力差。雖然大多數農民合作社骨干人員一般都有多年的實踐經驗,但他們缺乏理論知識和技術創新、服務創新的能力,合作社缺乏善于管理的專業人員,特別是缺乏能夠引領行業發展的產業發展人員。而且由于農民合作社的大部分組成都是小農戶,一般都是憑自身累積的經驗辦事,不知道如何將行業做大做強、開發合作社產品、創建合作社品牌,無法滿足現代農業規?;a的需要。

四、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水平的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工作宣傳,提高農民認識

大力推廣農村專業合作社法律法規和宣傳農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成果,進一步消除農民群眾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模糊認識,強化廣大農民新型合作的觀念和意識,使他們充分認識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要作用,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積極支持和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和監督。

(二)完善組織架構,明確權利義務

完善合作社制度,引導合作社健康合理發展。在完善的基礎上,要注重組織和運營工作。第一,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包括管理決策、財務管理、激勵制度等。處理服務/利潤比率、經營風險分攤比例與利潤分擔。第二,發展多樣化的合作社,進一步充分發揮農業中介、農村人才的作用,積極引導具有分銷途徑、成熟的產品生產加工技能和一定經營能力,以及具備一定市場開拓能力的人員牽頭聯系農戶成立合作社。第三,加強合作社的自我保護能力。各專業合作社應拓寬籌資渠道,增加自身資源,充分利用各級黨委、政府的相關扶持政策,依法協調民間資金的使用。

(三)創新投資機制,實現發展和增長

1.創新成員發展機制,提高生產者成員規模。成員聯合是合作社的一個自然特征:農民成員的數量與合作社的存在價值成正比,即農民成員越多,其存在價值越大,對社會的影響越大。將農民與合作社聯系起來是合作社發展的基本先決條件。以普通農民和大型專業家庭為重點,積極動員和吸納周邊生產的生產商、經營者和服務商擴大生產群體。為了確保新招募成員的質量和適應性,必須充分理解自愿加入的原則并將其應用于合作社,必須根據合作社的實際生產和活動確定加入章程的基本條件和程序。2.建立土地利用集聚機制,完善土地利用管理?!巴恋厥秦敻恢浮!睕]有一定程度的土地利用,就沒有發展和增長的基礎。努力打造核心基地,以成員自主經營土地為緊密聯系基地,以非成員自主經營土地為輻射帶動基地,努力創造一個更加多元化、規?;慕洜I模式。合作社鼓勵全體成員增加資金投入,增強合作社的歸屬感,支持骨干成員依法參股,擴大職工骨干成為合作社的精英力量和骨干管理者,促使他們努力擴大成員的資本貢獻。激活信貸融資機制,充分利用農業金融機構的政策支持,采取個人貸款、擔保貸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產權交易后實現市場化投資,增加農村信用社資產規模。

(四)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能力

1.做好產前準備服務主要包括租金、資本流動和農業原材料供應。加強農業物資采購合作,采取自籌資金等靈活方式,優化農藥、化肥、飼料、種子、苗木等農業物資的統一供應,確保及時分發給成員和農民。加強對成員的土地流轉服務,鼓勵和幫助成員擴大生產規模,同時安排所有員工的生產和經營計劃。加強成員間的信用合作,鼓勵成員合作社通過共同基金設立互助專項基金,并向成員發放短期營運資金,通過與成員的共同合作等提高成員開展生產活動和正常經營的能力。2.做好生產服務工作重點從會員企業、農產品經營的各個環節,全面了解專業服務。同時,針對部分合作產品的生產,因地制宜,發展育苗、機耕播種、施肥、植保、防病治病排灌、收獲機烘干等服務,靈活運用全套服務或菜單式的工作方法,注重形成一條龍服務,通過服務促進生產成員組織、合作與發展,結合產品生產的技術特點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的需要,在科研院所的幫助下,加強農業技術部門合作社等專業技術力量,加強對成員的技能培訓和推廣服務,確保生產過程達到技術標準。結合實踐,探索發展自主、外包、定點等多種農機維修服務方式。3.做好售后服務主要是為了實現服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建立和完善相關的購銷支持機制。為了確保貨物不在成員的手里積壓或變質,必須在成員交付貨物并在市場上完成銷售后及時支付購買款。充分利用合作、直銷市場、零售店、農業、超級對接、網絡營銷等優勢,努力開發和建立全方位的銷售渠道。采用市場細分、層次化、選擇性、集中化營銷的方式。

(五)加強文化建設,增強凝聚合力

不斷加強合作社的文化建設,使成員能夠不斷加強合作,形成團結、自治和民主的合作社文化。一是合作組織的經營管理者必須要有奉獻精神,真心誠意為社員服務,全體成員和全體管理人員才能團結在一起,形成合力。二是加強對社員的技術培訓,交流農業管理和市場營銷經驗,通過定期和不定期地舉辦農業技術培訓交流活動,以提升農民專業知識和技術。三是合作社可以組織所有成員參加新年慶祝、體育、競賽、藝術表演、視察和其他活動,提高社員的文化生活質量,營造和諧向上的良好氛圍。

五、新時代創新性發展

(一)建立農民合作社與消費者的信任關系

誠信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合作發展必須考慮誠信的作用。誠信是消費者與合作社之間的第一座橋梁。公平治理和發展是確保合作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和關鍵因素。只有誠信才能保證合作社產品在市場上得到認可。特別是一些綠色農產品質量高、價格高,如果消費者缺乏信心和支持,會直接影響綠色農產品銷售,因此,必須處理好消費者與合作社之間的關系,并為合作社建立良好信譽。保證農產品質量達到一定水平,實現合作社順利發展。一旦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質量控制不容忽視。農產品的生產必須有詳細的信息,即必須告知消費者生產時間、耐用性等。消費者可以通過標簽、二維碼等了解有關農產品信息。對于生產工藝問題,企業通過合作可以形成反饋渠道,或者可以直接邀請消費者監督,從而幫助企業維護正常的消費秩序和良好生產秩序,促進與合作伙伴的持續、深入合作。

(二)實施農民合作社品牌戰略

品牌效應來自人們對產品和服務的認可。它是人們對合作社的信任和支持,是公司的無形資產,合作旨在促進合作社的發展,需要品牌支持。合作社要維護市場價值平衡,改善農產品質量。資金、技術和規模品牌增加了對合作市場的認知度和對商品的認知度。同時合作社也應該進行商品創新工作,以適應消費者的個性化、新穎性消費需要。例如,在株洲的合作社就可積極引進大黃桃、文公枇杷、荊州楊梅等國際品牌。合作社應多參加展會,并利用攤位展示優勢型產品。合作社可定期采取具體措施提高市場知名度。合作社要做好品牌維護管理工作,提高品牌知識和理念,做好正面宣傳,防范商標侵權和商業侵害。

(三)利用互聯網創新農民合作社運營模式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網絡時代,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積極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在線技術提高服務水平、管理水平和生產能力,創新運營模式。1.生產精準化采用各種傳感器實現對溫度、濕度、土壤等指標的監測并傳輸到物聯網平臺,平臺系統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做出決策,并將指令傳輸到自動化操作系統,實現生產的精準化、自動化。2.服務平臺化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服務信息系統,合作社成員可以在管理平臺獲取業務信息、財務收支情況等資料,也可登記反饋各項工作,實現合作社各項工作的智能化管理。同時,將信息服務、培訓服務、宣傳推介、市場營銷、電子商務、信貸服務納入服務平臺,有針對性地服務合作社成員,解決社員們的難題。3.銷售多樣化近兩年來,短視頻平臺如快手、抖音等崛起非常迅速,很多人就依靠這些新媒體創造了一個個銷售奇跡。農民專業合作社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傳播優勢,在各類平臺建立多元化的營銷體系,提升經濟效益。

六、結語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國廣大農村地區迎來了新一輪經濟發展機遇。通過發揮合作社發展的內在動力,優化制度和人才供給,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將取得新的突破,迎來新的“黃金時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歷史定位,不僅是引導農民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主體,而且是發展壯大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的新主體,為我國社會主義集體經濟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動能。因此,我們必須充分發揮農民的創新精神,尊重實踐規律,協調各方,及時給予制度回應和政策指導,大力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使之成為社會主義農業經營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力量,早日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參考文獻:

[1]王洪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青島:青島大學,2011.

[2]趙國翔.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0.

[3]李志遠.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市場經營與管理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06):2.

[4]古麗江·依米提.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及管理問題研究[J].農家科技(上旬刊),2019(08):244.

[5]張文偉.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發展及其路徑———以建水縣面甸騰飛合作社為例[J].農民致富之友,2017(04):6.

[6]許亞芬.淺談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發展的對策及建議[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0(06):10-11.

[7]買買提·司馬義.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發展及其路徑研究[J].農技服務,2017,34(08):184.

[8]王美娜.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發展路徑[J].鄉村科技,2020(20):21-22.

[9]郝秀琴.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發展及其路徑[J].中國農業信息,2017(11):11-12.

[10]付興宇.在新形勢下如何促進合作社規范化發展[J].甘肅農業,2020(12):45-46.

作者:陳新 孫俊杰

推薦期刊
友情鏈接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一页 | 亚洲综合另类欧在线美 | 亚洲国产午夜站香蕉 | 天天看高清国产在线 |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