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探討

時間:2023-03-04 08:59:14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探討,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探討

一、新會計制度的內容分析

2019年1月1日起,政府新會計制度開始在全國范圍內的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施行。伴隨著國內市場體制的健全與改革深化,新會計制度作為市場體制完善的產物,被廣泛用于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中。新會計制度保留了原有制度的精華,同時對其中內容加以細化,且新會計制度著手于會計與稅收兩部分,以此為視角探究事業單位的財務問題,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改革與調整。新會計制度的實施對于行政事業單位來說意義重大,制度的實施對財務管理工作的改變主要體現于財務信息獲取、資產安全、公共服務提升幾方面。財務管理所需的財務報表、預算報告等信息,都能夠在新會計制度下得到完整性和準確性的保障。與此同時,新會計制度對資產分配與管理提出了詳細要求,有利于事業單位提高資金利用率,實現資產的優化配置。新制度對權責發生制予以規范,全方位保障了事業單位的資產安全,謹防不必要的資金浪費。同時,也使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和會計計量數據更加精準透明,財務管理強化了對成本、收入以及預算的控制,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體系更加完善。

二、新會計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新舊會計制度銜接方面

隨著新會計制度的改革與深入,行政事業單位會按照制度提出的要求執行統一會計標準,但由于新舊制度在內容上存在差異,所以制度的銜接會遇到問題。因新舊制度的會計基礎不同,會計報表的編制方式存在差異,沒有實施新制度時,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通常會采取收付實現制的核算方式。新制度實施以來,會計核算基礎改變,事業單位需要轉變工作觀念,保障核算結果的準確性。舊會計制度當中,對于報表的編制,所涉及到的內容主要包含會計報表與附注信息等,會計報表可以展示出單位收支情況與資金使用情況,揭露的信息主要為預算會計信息。相比之下,新會計制度中,事業單位在實施財務核算工作時,不僅要編制預算決算報表,也要完善財務報表。報表編制期間,所需數據應為單位運營發展提供數據,且這些數據必須能夠展現事業單位資產負債以及收入支出情況。會計核算內容的改變導致新舊制度的銜接受到影響,短時間內兩種制度無法有效銜接,給后續財務管理工作的落實帶來影響。

(二)資產管理方面

新會計制度實施以來,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活動面臨著新的要求,且資產難度有所提升。一方面,事業單位資產核算范疇擴大,為賬務處理帶來影響。與此同時,會計核算內容改變,增加了預算和負債等部分的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賬務處理的難度提高。新制度下,會計核算內容有所調整,增加了預計負債、受托代理等資產相關內容,同時新制度在資產折舊攤銷上提出了更加詳細且嚴格的標注,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工作變得更加規范化,也讓其資產使用情況直觀展示出來,對固定資產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會計制度在會計核算工作中提倡雙核算的方式,因固定資產核算的調整,事業單位將會采取獨立核算固定資產的管理方式,最終可能無法達到預期核算效果。

(三)平行記賬模式方面

新制度的發布對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活動提出更明確的要求,事業單位需按照新會計制度的相關內容,對現有的會計核算方法加以調整,創新平行記賬模式。財務人員與會計人員應加強對新制度內容的了解,根據新制度的實施范疇與制度要求,對財務處理采取“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兩種模式。但在實際操作中,會計人員對于核算基礎缺乏認識,無法保證平行計算結果的準確性。此外,新會計制度中增加了財務核算的內容,使核算復雜程度加深,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合理設計會計科目,同時增加財務報表,確保每個報表都能夠突出獨特性的特征。隨著日常工作量的增加,這對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與專業能力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財務管理人員將重點放在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兩方面,卻忽略了對平行記賬模式的優化與創新,從而導致實際工作效果受到影響。

(四)會計核算方式方面

受到傳統工作觀念的影響,行政事業單位在會計核算期間采取的核算方式單一,而新制度的實施對會計核算方式做出了改變,使該項工作朝著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平行記賬模式轉變,核算范疇擴大,這對政府會計體系的建設有著一定促進作用。例如,固定資產的會計科目中,新制度更重視會計核算,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值、累計折舊、凈值科目掌握固定資產的價值變化。新舊制度的改變在固定資產的增減上有所體現,從而反映出事業單位資產的計提折舊差異。固定資產核算方式的調整是新舊制度間的主要差別,事業單位購置固定資產之前,需要滿足業務活動要求,基于原有的核算方式,采購固定資產借記“行政支出”或“事業支出”科目,貸記為“財政撥款收入”或者“貨幣資金”科目,借記固定資產,貸記資產基金,這樣的賬務處理方式是事業單位常用到的。如果按月進行固定資產的折舊計提,那么無需再進行會計處理。新會計制度實施以來,固定資產采購發生變化,財務會計中借記“固定資產”與貸記“財政撥款收入”時,如果按月計提折舊,此外還需借記“活動費用”,同時貸記“資產累計折舊”。預算會計方面,事業單位需要借記“事業支出”科目,再貸記“資金結存”,固定資產的計提折舊時不需要完成進一步會計處理。

三、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創新策略

(一)規范財務管理活動依據新會計制度提出的要求,行政事業單位應進一步規范財務管理活動。對此,以下建議可供參考:

(1)完善財務管理制度。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應保障自身發展,依靠完善的制度幫助事業單位準確完成各項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從而提高財務管理效率。以制度為前提,加強對事業單位各項資產的有效管理,不斷優化核算方式,保障財務核算結果準確。新制度的實施促進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力度的加深與記賬方式的改進,要求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嚴格遵循相應要求,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做好財務工作的監督與檢查。

(2)搭建財務信息管理系統,隨著2019年新制度的實施,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方法轉變,其中一般經營業務會采取“權責發生制”,而多數業務沿用“收付實現制”。為了讓會計核算效率提升,還需建立財務信息系統,將財務部門每日產生的數據與信息加以整合,對數據統一處理,依靠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創建事業單位數據庫,存儲各類財務數據。憑借數字挖掘技術處理數據,尋找數據之間的潛在關系,降低財務人員工作壓力,減輕日常工作量,深入解讀數據,提高事業單位內部資源利用率,實現財務管理方式的創新。

(3)積極響應《新預算法》號召,創新預算管理方式,根據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重新制定預算內容,隨后再及時上交給審批機構,審核之后進行財務管理。合理編制各部門預算,確保財務支出和應用都能達到新制度要求,并按照相關規定使用資金,保障資金的周轉。加強專項資金管理,制定相應的使用與管理規則。

(二)加強內部控制建設

從某種程度來講,內部控制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良好的內部控制有利于促進各部門協作,實現財務與稅務部門的相互協調。加強對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強化內控意識,以財務人員為財務管理的主體,注重對相關人員的培訓。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及時發現財務風險,做好風險的評估分析,提出應對策略,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新會計制度下,創新內部資產管理方式,調整會計要素,完成資產劃分,保持權責一體,重視對事業單位內部的預算控制,將日常收支全部納入財務核算系統,再將數據完整錄入系統。優化會計工作流程,保證事業單位內收支賬目記錄的完整清晰。

(三)促進新舊制度有效銜接

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工作中應符合改革要求,優化記賬模式,調整記賬方式,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的專業性。建立財務信息化系統,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以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為目標,降低財務風險發生幾率。行政事業單位應加強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將“3+5”會計核算內容記錄于系統中,提高財務工作效率,謹防財務風險問題發生,促進新舊制度之間的有效銜接。加強資金管控,提高預算管理質量,促進新舊制度間的銜接。預算管理工作的實施對壓縮管理成本和控制“三公經費”支出意義重大,所以事業單位應加大對預算工作的重視,嚴格執行預算法,在財務報告體系中采取預算報告的方式,掌握預算執行的實際情況,遵循有計劃和有預算的原則落實資金費用的實際預算情況,不能隨意增加各項預算支出,完善財政管理制度,保持資金流動性。

(四)加強單位資產管控

事業單位在資產管理過程中應優化管理模式,促進新舊制度的銜接,制定詳細的資產管理工作計劃,創新會計工作方式。將以往的單體系調整為雙體系,再將雙基礎核算方式用于資產管控中。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方面,會計核算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根本,調查會計收支情況,形成一整套管理機制。加強固定資產使用績效評價機制建設,管理人員應梳理事業單位的資產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確保資產處理信息的有效性,充分應用資產,避免資產發生閑置。做好資產折舊管理,判斷固定資產的折舊要求,設置統一折舊標準,確定折舊時間,為后續會計核算工作的落實提供數據參考標準。以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為例,優化會計核算方法。事業單位處理固定資產時,以往的會計制度是通過資產清理科目來核算,新制度實施消除了這一科目,同時利用新增的科目完成費用處理,核算固定資產業務?!按龜傎M用”科目中,新制度融入了財務會計的理念,并要求財務管理人員在核算期間依據權責發生制來進行,同時在費用確認時判斷是否屬于“本期耗費”,而不是本期付款情況來確定。其中待攤費用具體指項目分期攤銷的費用,例如預付租金或者報刊訂閱費等。記錄會計科目時,應根據具體的攤銷數額,借記“業務活動費用”,貸記“待攤費用”。“財政撥款收入”科目中,以往的會計制度要求事業單位按照科目情況對財政預算資金加以核算處理,而事業單位通常會經過財政補助收入,對統一等級的財政部門獲得的撥款進行核算,并以預算隸屬關系為前提。新會計制度要求事業單位對兩類科目統一處理,以“財政撥款收入”科目完成財政撥款的會計核算工作。

(五)完善財務風險管控制度

增強風險意識,做好財務核算風險的防范。符合新會計制度提出的改革要求,強化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意識,完善財務風險管控制度,做好數據管理,提高資金效率。在風險管理期間,充分考慮財務、市場等風險,盡可能將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簡化投資核算程序,明確會計科目,加強對預提費用與折舊攤銷等賬務的妥善處理,依靠權責發生制完善風險管理體系,預防法律風險。行政事業單位應充分意識財務風險管理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工作,要求各部門相互協作,發揮管理者的職能作用,以有效的措施強化人員風險管控意識。以財務部門為主導,迎合新會計制度的要求,圍繞新制度分析新會計制度給財務管理工作帶來的影響,明確其中的風險問題,找出潛在風險,完成風險評估與精準識別,以針對性的舉措預防風險,建立風險預防機制,為后續財務管理工作的創新提供有利條件。有必要制定彈性預算制度,將項目目標和實際情況結合在一起,保障各部門正常運轉,為預算編制提供足夠的數據參考。

(六)優化平行記賬制度

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中,應以“雙基礎”“雙職責”為要點,落實平行會計核算模式,使會計核算內容更具體。實際工作中,要求會計人員科學劃分會計要求和會計標準,對于預算會計,需采取收付實現制;對于財務會計,需采取權責發生制,會計人員應加深對核算要求與核算標準的了解,為后續核算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會計核算期間,應加強對人員的專業化培訓,各部門內安排一位專業核算人員,主要負責該部門的會計核算工作,實現預算會計管理??茖W編制工作計劃,從事業單位角度入手,建立會計核算工作機制,確保平行記賬工作的高效落實。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會計制度的實施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產生了一系列影響,不管是財務人員,還是會計人員,都要以積極的心態應對新制度的改變,促進新舊制度間的有效銜接。創新財務管理理念,加強內部控制,對資金進行嚴格管控,按照會計制度提出的要求進行固定資產的有效核算,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推動事業單位的發展。

作者:楊景慧 李大鵬 單位: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青島市招生考試院

推薦期刊
友情鏈接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亚洲AB五月天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 亚洲成在人线久久综合 |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精品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