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高效課堂的打造策略3篇

時間:2023-01-29 11:50:42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英語高效課堂的打造策略3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英語高效課堂的打造策略3篇

英語高效課堂打造篇1

一、推行英語高效課堂的必要性

1.高效課堂是英語新課標的明確要求。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這正是高效課堂的體現。

2.農村生源狀況所需。農村初中生源差已是不爭的事實。由于接觸英語普遍較晚且基礎差,加上農村學校教學條件差、英語師資缺乏等原因,學生缺少興趣和動力,課堂教學無效或低效現象十分嚴重,因此,提高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是當務之急。

3.是課程改革在當前課堂教學層面所遇到的最大挑戰。新課程實施以來,課堂教學改革正朝著素質教育的方向穩步推進,并取得實質性進展。但由于對新課程理念理解領會不到位以及實施者缺乏必要的經驗和能力,課堂教學改革也出現了形式化、低效化現象。課堂低效問題成了課程改革在當前課堂教學層面所遇到的最大挑戰,提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是課程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英語高效課堂的特征

怎樣的英語課才是一堂高效的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認為,英語高效課堂應體現以下特征:

1.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生要有興趣,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努力提高單位時間里的教學效率。

2.體現英語的價值性。要注重語言實踐,在英語課中學生有語言的積累。該記住的東西就要讓其記住,讓學生在課堂內就體驗到成功,不要把這些任務留到課外,使英語教學走到高耗低效的老路上去。

3.體現方法的實用性。葉瀾教授指出,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是“常態性”,這種課是平時都能上的課,而不是很多人幫你準備,然后才能上的課。因此,高效的英語課堂應是原生態的,“簡簡單單教英語,扎扎實實提質量”才是英語高效課堂的改革方向。

三、打造英語高效課堂的策略

1.教師要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俗語說得好:“打鐵還需自身硬”。因此,筆者經常利用校內外培訓、參加國培以及利用網絡、報刊等各種形式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在學習中,主要從準確把握英語課程標準理念,掌握現代教育技術,自覺加強中外文化修養和探索高效教學方法等幾方面著手。

2.精心做好教學設計。要想達到英語課堂的高效性,就必須精心做好教學設計。在設計教學時盡量做到“以人為本、符合實際及靈活安排”。因為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對學習需求不同,在課堂上要努力為每個學生的主動參與提供最大的可能性。同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設計難度適中的教學環節及活動。(1)制定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及學生實際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并充分考慮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變化,盡可能做好充分的預案。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師生才會配合默契,課堂才會更加有效。(2)明確教學思路。思路清晰的教學,前后連貫、轉接自如,來龍去脈、清清楚楚,學生自然會獲得一個整體印象,學生的思路就得到一個清晰、連貫、由淺入深的良好訓練,這樣的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是不言而喻的。(3)選擇教學重點。在一節英語課內,要教的內容是不少的,因此必須學會選擇重點。圍繞重點,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設計有梯度、適宜容量的課堂訓練,使學生在訓練中掌握知識,提高應用能力。(4)設計流暢的教學流程。設計時,教學環節要環環相扣、銜接自如,同時把生活要素引入課堂,貼近學生生活,使英語課堂具有真實的言語交際性質,以培養學生合理運用英語的能力。

3.采用高效教學方法。(1)靈活運用教材。英語教材是學生學習最主要的材料,但在現行的英語教材中,并非所有的內容都適合農村初中的學生。因此,筆者在教學中,在不影響教材完整性和系統性的基礎上,根據所教班級學生的狀況,對教材進行適當取舍和補充,使教材內容更符合學生的需要和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2)在必要時恰當地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適當的時候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集音、形、圖為一體,經過學生的思維想象,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學內容。但筆者不過分推崇多媒體,如果過多使用多媒體教學,勢必會造成學生視覺、聽覺及思維的疲勞反而帶來負面影響,也勢必會走入為用而用、盲目“拿來”、以輔代主、忽視文本等種種誤區。(3)根據自身特長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根據自身能力采取各種教學方法,如游戲激趣法,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簡筆畫激趣法,寥寥數筆的簡筆畫,直觀形象,把問題層層遞進,令學生印象深刻,學習效率自然提高;情境激趣法,當節日來臨,在教室創設節日氛圍,從而引導學生了解更多的節日和與節日有關的風土人情、人文歷史知識,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也激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4)多表揚學生。給予學生成功的體驗是高效教學的重要一環。因此,對學生所表現的點滴成功與進步都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學生覺得“我能行”。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同時還以更大的熱情主動參與到英語教學中來,形成一個不斷進取的良性循環,這對教學效果無疑是極大的促進。

4.精選練習題,減輕學生負擔。練習是檢查教學效果的一個方法,也是學生鞏固已學知識的重要手段。針對浩如煙海的英語練習題,筆者是精心選題,針對所教學生的學習情況,從基礎知識題到能力題,設計有一定梯度的練習,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讓所有學生都能較輕松、高效地完成練習任務。

5.課后即時反思,更有助于英語高效課堂教學。“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這句話深刻說明了反思與教師成長的關系,也說明了反思對于任何一名教師來說都是促進自身成長的“助推器”。課后即時反思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1)寫教學體會。寫下自己的成功之處,或者有哪些敗筆之處,以便今后吸取教訓。(2)寫教學反饋。反思對自己的導入方式與設計的任務環節學生是否能接受,所運用的教學方法學生是否喜歡。反思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有沒有發展。(3)反思教材。教材是否適合學生,有哪些需要進行取舍或補充完善。(4)反思學生的作業和試卷。好的教學效果只有通過課堂作業與測試才能體現出來。課后針對學生在作業和試卷中出現的問題,即時反思原因,并尋求改進。

總之,追求英語高效課堂,歸根結底是在追求英語教學的效率、效益和效能,是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雖然農村初中有著許多影響英語高效課堂的因素,但只要精心設計教學、采取各種有效教學方法,就一定能達到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的目標。

作者:沈秋引 單位: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富陽鎮初級中學

英語高效課堂的打造篇2

一、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現狀

隨著信息時代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大家都意識到英語在當今社會的作用越來越大。從國家到社會,從城市到農村,英語這門學科受到了高度的重視。近幾年無論在師資,還是在教學輔助設備上農村英語教學均有較大的提高和改進。但是現狀仍不容樂觀:現狀1、英語教學起點低。農村初中的學生95%來自農村,部分學生上初中前沒有學過英語,有的小學即便開設了英語課,也不正規,甚至有的把英語當成副課,沒有引起重視。家長對子女的關心僅限于要會讀今天所學的單詞,社會對于小學英語的評價尚未完全建立。中小學英語就有了脫節現象,出現了一些銜接問題。現狀2、教學底子薄,教學觀念滯后。農村初中教學條件差,雖然現在有所改進,但教師教學觀念陳舊,很少有互相學習、集體備課研究等;教師一個人把持著課堂,教師講授的時間占課堂教學時間的90%;學生英語學習存在聽不懂、說不出,即“聾啞英語”的現象。現狀3、教師隊伍年輕化。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充實到英語教師的行列中。農村學校也分配了不少師范學校畢業的英語教師,他們不僅具有良好的專業基礎知識,而且精力旺盛,善于學習,善于鉆研,但教學經驗不足。現狀4、學生學習習慣和方法存在著問題。由于農村小學生上英語課不正規,學生步入中學后,普遍存在著發音不準、作業粗心馬虎、拼寫錯誤多、書寫不規范、語法概念不清、英語不會讀就用漢語來注音等現象。部分學生過分依賴老師,缺乏獨自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被動,上課沒有記筆記的習慣,更談不上課前預習了。

二、農村初中高效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面對這樣的現實,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是擺在我們英語教師面前的難題。針對農村初中的實際情況,在借鑒別人的先進經驗基礎上,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提倡“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對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提高教學質量很有意義。下面筆者就結合平時的教學談談對“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低起點”是提高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低起點”,就是要摸清學生相關準備知識基礎和能力的實際,把起點放在學生努力一下就可以達到的水平上。由于農村初中學生基礎普遍較差,如何為學生量體裁衣,研究學生可接受的達成過程,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因此筆者認為教學的起點必須低,從整體安排上,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以加強基礎知識的理解作為起點,并對教學要求、內容進行調整和刪減。例如:Goforit!七年級上冊Unit2Isthisyourpencil?的第一課時安排,筆者在授課時就跳過3,把4a和4b接在1a—2c后放入第一課時,因為1a是呈現新單詞(學生的文具)到2c學生通過學習詞到會運用句型Isthisyour/my/his/her...?Yes,itis/No,itisn't.聽與寫步驟完成之后,還要會運用。4a、4b是猜一猜的游戲,剛好要運用到Isthis/thatyour/his/her...句型。這一安排既增強了本堂課的趣味性,使課堂氣氛熱烈,又學會和鞏固了知識。我們都知道,Goforit!七年級上冊這套教材中沒有長對話,所以我們通常把聽力中的對話作為對話教學的一部分。但在Unit4中的SectionB2a—2b中的聽力過難,其中還有很多生詞,學生不要說聽,就連看著讀也很難,于是筆者就把聽力內容作了刪減,把要求過高的部分刪去了。這樣,經過刪減和改編的對話難度適中,學生很容易接受,使學生順利完成了又一項任務,增強了學習自信心。可見,在平時教學中,我們一方面要通過預測性考查(即診斷練習)了解學生學習的起點,另一方面更要花大力氣處理教材,將教材原有的內容降低到學生的起點上,然后再進行正常的教學。

(二)“小步子”使提高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具有可操作性

“低起點”教學原則強調低處著眼,我們可以從學生基礎相對薄弱的現狀出發,而“小步子”教學方法則強調細分學業任務和對學生每一點微小進步和成功的發現和肯定,開創小負擔、多肯定的激勵式教學方法,使提高教學質量具有可操作性。“小步子”就是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能達到的實際目標,教學的步子要小,把教學要求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分解成合理的層次,然后分層漸進,把產生挫折感的頻率減至最低程度。使學生層層有進展,處處有成功,時時處于積極學習的狀態,感到自己有能力進行學習,從而不斷增強學習的自信心,不斷強化學習動機。根據教學大綱和考試說明,初中階段英語教學過程可按三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對即將講授的單元化整為零,進行語言性講解,給學生以清晰正確的語言概念,同時圍繞要涉及的功能項目組織語言性練習。練習形式可采用問答、造句、連句、翻譯、填空等;還可以訓練學生某一單項語言能力為主,以語音、語調、詞形、句型、詞匯等基本語言單位為重點,這同以往傳統的教學基本相同。第二步,在語言練習的基礎上增加交際化言語練習,如圍繞某一話題,乃至某一詞匯、語法項目、口語句型等進行交際性對話;還可設置情景對話、自由對話、聽、說的閱讀復述等,使學生在語言教學過程中學到的語言知識能夠在連貫言語中得到鞏固和深化。第三步,教師可將文中所授的內容歸納為某種特定的交際功能情景,如問候、告別、道歉、寒暄、介紹、談論日期,談論健康、運動……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選擇得體、合適的語言形式進行交際功能言語能力的操作。通過類似反復的訓練,逐步使學生的連貫言語能力進一步上升為交際能力,為將來繼續深造打好堅實的基礎。筆者認為我們要舍得在基本點上下功夫,由于教學的步子小了,效果也就好了。

(三)“多活動”讓英語薄弱的學生更多、更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意注意時間相當短。因此,單調不變的教學模式極容易引起這些原來有意注意時間就很短的學生學習注意的抑制。“多活動”即針對學生有意注意時間短、記憶容量小、概括能力差的特點,改變教師大段講解的傾向,師生活動交替進行,創設情景,讓學生更多、更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使薄弱學生的能力發展通過逐步積累而得以實現。我們建議實際教學活動時間達到1/3到1/2,教師一次持續性講課時間均控制在十分鐘之內。多樣化的課堂活動形式有利于保持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時應充分考慮活動形式的多樣性,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以Goforit!七年級上冊Unit10Canyouplaytheguitar?為例。此單元的教學內容是情態動詞can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問句及其肯定與否定回答,以及特殊疑問句的構成和用法。此單元的話題是“加入俱樂部,談論自己的能力”。筆者在教學中設計了以下三個任務型活動:(1)個人才藝表演,學習情態動詞can的用法;(2)成立“個人俱樂部”,運用情態動詞can介紹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喜好和意愿;(3)復習并鞏固談論愛好和特長的表達法。通過學習情態動詞can的用法,學生能夠學會表達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才能;能談論自己的喜好和意愿;能為擬成立的樂隊制作海報,并編寫招聘廣告。通過談論彼此的特長和愛好,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合作意識,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欲望,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展示了學生的個性。最后,筆者設置了如下情景:學校將舉行音樂會,我們班要組建一支樂隊,請介紹一下樂隊的號手、鼓手、小提琴手、鋼琴手、吉他手和小歌手的情況。在這一活動中,筆者將全班學生分成8個組,其中4個組是應試組,其他4個組是招聘組。每個招聘組負責樂隊成員的招聘工作,如撰寫宣傳語、制作招聘海報和設計表格等。面試完成后,4個招聘組的代表根據表格內容分別匯報本組的招聘情況。這樣的學習任務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在活動中興致盎然,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快反饋”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由于長期以來受各種消極因素的影響,他們的英語學習不可能一次就達標,而需要多次反復才能掌握知識。因此快反饋、及時矯正、及時強化有著特別的意義。“快反饋”就是在每個層次的教學過程中,既有教師的講,也有學生的練,還有教師的查。這種快速的反饋既可以把學生取得的進步變成有形的事實,使之受到鼓勵,樂于接受下一個任務,又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矯正乃至調節教學的進度,從而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選編好每一節課、每一層次的反饋練習題,供學生校正強化。這些反饋練習可以出現在課前,對上一節內容進行回顧;也可以出現在上課中,對上課時所學部分知識點進行及時鞏固,成功強化;當然也可以在下課前幾分鐘呈現,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整體評價。反饋練習不在于多,而在精,但反饋練習的形式必須多樣,如文字、圖表、文字與圖表結合遞進呈現等。對于作業、練習、測驗中的問題,則采取集體、個別相結合,或將問題滲透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等手段進行反饋、矯正和強化。同時還根據反饋得到的信息,隨時調整英語教學要求、教學進度和教學手段。由于及時的反饋,避免了課后大面積的補課,提高了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反饋中,過去可能我們對學生學習中的錯誤往往是簡單地打個“×”。實際上有的學生雖然做錯了題,其中也會存在著不少正確的地方。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一概否定,會影響基礎薄弱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中,我們不要輕易地否定學生的學習,盡管有些解題結果錯了,但我們應充分地肯定他們解題過程中正確的地方,對這些知識的掌握給予表揚。這樣做就可以在每一層次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力、成功動機等成功心理。

“快反饋”還體現在平時的測驗中。我們現在考試試卷命題均要求事先做好雙向細目表,并進行預估難度和實測難度的對比,這就要求我們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切實把握其學習薄弱處,而不是通過提升試題的難度達到逼迫學生學習的目的。命題時,每份試卷一般常規題占60%、稍難題占20%、容易題占20%,所得分數計入總分。這樣一來,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積極性均大大提高。保證必須做得出的,鼓勵可能做得出的,放棄肯定做不出的。學生起點各異,但均能量力而行。因為難度的降低,使大部分學生都看到了成功的希望。這種舉措非常適合基礎普遍薄弱的農村初中的學生,可謂量身定制。每次測試后進行難度分析,對學生達不到要求的題目深入分析,總結規律,并迅速形成解決方案。我們的快速反饋使學生能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改正,而不是始終處在失分后的茫然與焦慮的情緒中。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制定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時時覺得獲得成功并不艱難,從而在愉悅中激發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容易培養學生健康樂觀、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以及努力爭取成功、善于獲取成功所必須具備的自信力、意志力和創造力。我們在“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的探索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使我校的英語教學質量有了不少的提升。因此,將“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教育寓于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當中,符合目前我們追求的“輕負、高質”的教學目標。

作者:陳泱紅 單位: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坦頭中學

英語高效課堂的打造篇3

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著硬件設施建設不齊全、師資力量不夠強大、對于英語學科不夠充分重視、教學時間安排不合理、學生基礎較差、缺少語言環境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長期困擾著農村教育,不利于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發展。我希望能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讓英語課堂發揮最大的效益。結合自己這幾年的教學實踐,對于怎樣提高農村英語課堂的效率,提幾點粗淺的意見。

一、合理安排教學

1.課前預習。由于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諸多弊端,僅僅靠課堂45分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課堂預習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會要求學生在早自習的過程中,利用字典等工具書自行預習,查出不會的生詞,同時將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標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于即將學習的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學習起來更加輕松,有利于在整體上提高課堂效率。

2.課堂教學。課堂45分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一般把課堂分成導入、教學、練習三個板塊。每節課開頭利用奇聞軼事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后抓住知識要點、難點,為學生總結出一定的規律方法,指導學生學會整節課內容。

3.課后鞏固。英語教學的成功與否在于學生是否能將所學內容充分理解,運用到解題當中去,為此,可針對課堂重點和中考要求設計一些課后題,讓學生運用課堂知識解決問題,從而達到鞏固效果。

二、豐富的教學內容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提高課堂效率,要使學生在英語課堂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如何將枯燥的課本知識以有趣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是每個初中英語教育者應該掌握的技巧。例如,我會將與這一課有關的英文歌曲找出來讓學生學唱,英文歌有助于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掌握英語節奏,利于學生口語的提高。另外,我將音標編成歌謠、畫成圖畫方便學生理解記憶,這些豐富的教學內容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

三、多樣的教學形式

在現代的英語教學中,老師說、學生聽已經不能滿足教學要求了。我們要改變這種單一的教學形式,將教學方式多樣化。例如,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己編英語對話,組織學生出演英語話劇,讓學生扮演小老師為大家講課。我在上課時常常將學生分成小組,一個優等生帶兩個中等生和一個后進生,做一些單詞游戲,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掌握詞匯,同時小組學習有利于學生間的互幫互助,同時也能提高成績。同時我也在班級設立英語角,讓學生只用英語交流,創造英語語境,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總而言之,如何在不利于英語學習的農村環境下打造農村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每一個英語教育工作者一生的事業。當代,課堂的主體學生替代了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但仍然發揮著教師的重要作用。我個人認為,一個稱職的優秀的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必須不斷充實自己,做到與時俱進。其次,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才能投其所好,做好農村初中英語的教學工作,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朱琰.農村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新課程,2013(11).

作者:張國芬 單位: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區琿春市哈達門鄉馬滴達學校

推薦期刊
友情鏈接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香蕉在线一本大道 |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美利坚 | 日本免费大黄在线观看 | 午夜理论片福利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永久视频 |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