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造林綠化技術要點分析3篇

時間:2023-01-18 11:33:17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荒山造林綠化技術要點分析3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荒山造林綠化技術要點分析3篇

荒山造林綠化技術要點篇1

改善生態環境的有效舉措之一是荒山造林,荒山造林能夠避免自然災害產生。甘肅省武威市山區林木植被稀少,生態環境較為脆弱,是具有代表性的生態資源約束型地區。該地區年降水量為380mm左右,干燥度不超過2,平均氣溫為5.57℃,最高氣溫是37℃,最低為-32℃,年均降水量是200mm,蒸發量達2800mm左右,因此進行荒山造林是很有必要的。而在進行荒山造林時需要使用先進的技術,促使荒山造林更為合理,不但能夠改善地區自然環境,增加綠色植被,同時還能夠使荒山更為美觀。

1荒山造林綠化技術應遵循的原則

1.1保護原有植被

一般而言,荒山上有一部分自然生長植被,這部分植被經過長期生長可以全面適應這里的環境,有著非常好的調整氣候與保持水土不被流失的功能,這樣一來可以有效保護荒山環境。進行荒山造林綠化的階段,應盡量避免荒山原有植被損壞,荒山原有植被能夠經過吸收水分等方法保持水土不流失,并且可以給移植到荒山的樹種提供合適的水分,如此就可提高植被存活率。

1.2提升蓄水能力

土壤里面的水分含量大小對于植被生長有重要影響。荒山土塘內水分含量不高,所以,必須要將荒山蓄水能力提升,這對于荒山造林綠化質量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要將荒山蓄水能力提升,需要恰當地在荒山上栽種灌木以及草叢等。

1.3適宜性

所謂適宜性就是在開展荒山造林綠化的過程中,依據本地區的氣候因素與生態環境等挑選適合本地區生長的樹木,保證挑選的樹木在荒山造林生長狀態甚佳,確保荒山造林得到一定的經濟與社會效益。適宜性規定荒山造林綠化技術工作者在進行實際造林工作以前,需要進一步了解造林地區氣候特征與選擇樹木的生長環境,并且需要思考樹種挑選和本地區已經栽種的樹木有沖突與否。針對條件較佳的荒山,需要挑選經濟價值高的樹種;反之,則需要挑選環境適應能力較強,同時經濟價值高的樹種。

2荒山造林綠化技術關鍵點問題

2.1準確把握時機

甘肅省武威市荒山造林是一項復雜且較大的工程,在開展造林工作時應精準把握栽種苗木的時機,按照荒山地質情況與環境,盡量將苗木存活率提高。荒山造林綠化技術工作者需要全面思考造林綠化項目設計方案,按照本地區環境特征,實地考察林區,對各方面因素開展進一步分析和探討,例如氣候變化與季節等因素。如此才能夠明確恰當的苗木種植時機,通常需要在每年春季,地區氣候相對穩定時期,把握時機迅速且有效地種植苗木,在短期內做好本期的工作量。再者,需要科學運用灌溉技術,確保苗木種植存活率。盡管荒山造林綠化技術有著較為廣泛的使用范圍,可是荒山造林基本條件缺乏,土地營養成分不高,所以需要思考到各方面因素。充分運用灌溉技術,將苗木存活率提高。在種植苗木的時候,盡可能防止采用大量灌溉法,不僅要確保灌溉量足夠,還需要確保灌溉效率,即需要注重水資源利用率。采用先進的灌溉技術,不單單可以確保苗木水量充分,還可以有效保護水資源不被浪費。

2.2運輸管理

荒山造林綠化必須要從其他地區引進很多苗木移植到荒山。所以,在工程進行階段需要妥善運輸與管理苗木。一般條件下,準備好苗木后,要加以包裝,挑選麻袋與尼龍袋,把苗木擺放好。要確保苗木根部水分充足。假設苗木體積大,需要在其根部包裹濕潤的稻草,如此不僅可以確保苗木根部安全,還可以提供足夠的水分。同時,在運輸階段中,也要盡可能挑選溫濕度合適的天氣運輸苗木,合理管理苗木,這樣可以提高苗木移植到荒山的存活率。因此,應增加對苗木運輸管理的關注力度。倘若荒山地區多風,需進行防風工作,且改善苗木栽種過程。要想避免苗木移植后可能會出現的病蟲災害,需要在運輸時經過處理包裝,讓其變得牢固,如此便可以抵抗外部環境的風和雨。噴灑合適的防止病蟲災害產生的藥物。如果苗木達到荒山后,需做好苗木栽種保護工作,松土與防蟲害等均需要放置于首要位置。當苗木運輸管理妥當時,才能夠保護好苗木。

2.3做好整地工作

嚴格整地能夠有效改善土壤結構,將苗木保墑能力提升,改善苗木栽種生長環境,促使苗木健康生長。使用魚鱗坑整地方式是甘肅省武威市地區使用較廣的一種方法,就是在陡坡梁峁地帶挖掘半圓形坑穴,讓相鄰上下兩行形成品字交叉排列,規格是長100cm、短60cm、深度40cm、埂寬是30cm,而坑穴的距離是150cm。荒山造林綠化技術工作者在挖坑的過程中,第一步需要先將表土堆于坑穴上部,將生土堆于坑的下部,根據要求挖好以后將熟土堆在坑穴內,在外邊部分使用生土圍成半環狀的土埂,與此同時在上部兩角斜開小溝,這樣做的目的是引蓄雨水。

2.4苗木栽種與撫育管理

首先,苗木栽種。需要將苗木根系保護好,避免根系枯萎,防止苗木水分不足。在荒山栽種過程中需要取一株栽種一株,防止苗木根系暴曬,尤其是干旱地區造林,可以把保水劑和細泥粉根據2:100的比例攪混以后放入坑穴,使用以后淋上足夠的水,如此益于苗木發芽。再者,栽種苗木應舒展其根系,適當地將其栽種于深坑之中,根據苗木根系層落結構分層填土。采用沙棘造林過程中,在土壤水分足夠的地段,需要使用深度栽種法,也就是先深栽后截掉地上部分,留出地面10cm左右。其次,撫育管理。開展封育管理和保護。在荒山造林地區應建立土石圍欄,擬定管理與養護制度,訂立相關合同,安排專業人士守護,嚴禁放牧。灌溉苗木應適當,在干旱少雨時期需要積極組織相關工作人員灌溉,確保苗木成活率。要積極除草和松土,避免雜草截取水分與營養成分。

3結束語

總的說來,荒山造林是改善生態環境最好的方式,對現代人們生活環境的改善是十分有利的。進行荒山造林綠化階段,應挑選合適的苗木栽種技術與運輸管理技術、做好苗木撫育管理等,應盡量確保苗木存活率,做好荒山綠化工作,提高農戶經濟收入,積極響應國家荒山造林綠化政策。

作者:裴翠香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平頂山林場

荒山造林綠化技術要點篇2

荒山造林綠化技術作為我國林業技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改善我國土地荒漠化的現狀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將該技術引入實際林業管理的過程中,還有助于增強林業管理的整體效果,在促進林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能為人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從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造有利的條件。因此,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相關技術管理人員必須要對荒山造林綠化技術的基本要點進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并充分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從而獲得理想的生態建設效果。

1荒山造林綠化技術的應用原則

任何一項技術的有效應用都必須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林業綠化技術也不例外。在實際工作中,技術管理人員只有切實遵循因地制宜、優化結構、保護原有植被等原則,才能將荒山造林綠化技術的有效價值發揮出來,從而獲得理想的技術應用效果。首先,技術管理人員必須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當地的氣候、地理條件和林業發展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科學的規劃方案,在增強綠化效果的同時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從而為獲得巨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提供可靠的保障。其次,技術管理人員還應堅持優化結構的原則,根據地理條件和土壤條件制定多樣性的種植計劃,最大限度地發揮地理優勢,在確保林木養分充足的同時充分發揮其改善土壤條件的功能,從而為優化空間結構和地理結構創造有利的條件。最后,技術管理人員還需要堅持保護原有植被的原則,原有的植被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苗木的適應性,一方面能夠減少惡劣天氣的不良影響,另一方面能夠增強土壤的養分供給性能,這對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是極其重要的[1]。

2荒山造林綠化技術的應用要點

2.1科學整地

整地作為應用荒山造林綠化技術的前提,對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具有重要的影響。為此,技術管理人員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整地方式,切實做好荒山造林的準備工作,從而為增強技術應用效果打下堅實的基礎。首先,工作人員需要做好地面的清理工作,將規劃區域內的雜草和雜物清除干凈,為植樹造林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好準備。其次,還要結合地理情況選擇合理的整地方式,就目前整地工作開展的現狀來看,魚鱗坑整地方式的應用范圍較廣,并且這種整地方式還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地理優勢,值得大力推廣。需要注意的是,為了增強地表的蓄水能力,整地時間最好選在4—5月份,這樣才能為苗木儲備豐富的水資源。

2.2苗木移植

苗木移植作為綠化技術應用的關鍵環節,其工作質量直接決定著荒山造林的整體效果,這就要求技術管理人員必須做好苗木移植工作,為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提供保障。具體來說,技術人員需要從以下兩方面入手:第一,選擇合適的移植時間。一般情況下,苗木移植的最佳時間為每年的3—5月份,這一時期的苗木尚未生根發芽,對于外界環境的應激性較低,因此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不良影響。第二,盡快種植苗木。當苗木被運送到指定種植區域之后,技術人員必須要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種植工作,同時根據苗木的生長特性和實際根幅有針對性地選擇種植方式,以便更好地滿足苗木的生長需要。

2.3苗木運輸

要想充分發揮荒山造林綠化技術的應用價值,技術管理人員還需要提高對運輸環節的重視程度。由于荒山造林是一項巨大的林業建設工程,對于苗木的需求量較大,因此許多苗木必須要從外地引進,而在運輸過程中,苗木一旦出現損傷或侵蝕問題,很容易降低其活性,不僅增加了栽培難度,也降低了苗木的成活率,難以發揮其綠化價值。為此,技術管理人員必須要做好運輸準備工作,利用干凈的包裝袋將苗木分開保存,以避免苗木發生折損,也可以運用濕潤的稻草將苗木的根部包裹好,避免苗木缺水。同時,為了縮短運輸時間,技術管理人員還需要做好氣象調查工作,最好選擇晴朗的天氣進行苗木運輸,防止刮風下雨給苗木帶來的不利影響。

2.4苗木栽培

完成上述工作后,就進入了荒山造林工作的核心階段———苗木栽培。在這一階段,要求技術管理人員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選擇合理的栽培時間,最好是春秋季節,這兩個季節的氣候適中、濕度適宜,能夠為苗木的栽培創造有利的自然條件;二是要選擇合理的栽培技術,根據苗木的實際特性進行合理的截干、育苗,在提高苗木成活率的同時,也能優化林業種植技術體系,從而為推動我國林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2.5苗木養護

除此之外,技術管理人員還必須要加強對苗木后期養護工作的重視,通過合理灌溉和科學養護等手段,為苗木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從而達到造林綠化的根本目的。一方面,技術管理人員需要采用合理的灌溉技術,爭取在滿足苗木生長需要的同時能避免水資源的浪費,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另一方面,為了確保苗木的良好生長,技術管理人員還要搭建固定支架,防止苗木在風沙天氣中發生折損,切實做好預防措施。此外,還需要大力推廣防治病蟲害的生物方式,不斷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從而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觀的基本要求。

綜上所述,在應用荒山造林綠化技術的過程中,廣大技術管理人員只有遵循科學的應用原則,掌握正確的技術要點,才能切實發揮出荒山造林綠化技術的有效價值,從而為解決我國的環境問題創造有利的條件。當然,荒山造林綠化技術的應用要點并不是一概而論的,相關技術人員必須要以當地的林業發展情況為根本依據,對荒山造林綠化技術進行優化調整,爭取在提高綠化工作針對性和有效性的同時,也能構建系統性的綠化技術體系,為推動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崔爽 單位:綏中縣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

荒山造林綠化技術篇要點3

受到荒山資源、環境和生態的限制,實施荒山造林綠化工程存在較大的實際困難,因此,必須遵循一定的技術原則,并合理運用綠化造林技術,才能保障荒山造林工程成效。

1做好荒山造林綠化工程前期準備的技術應用

1.1荒山造林綠化苗木栽植時機的把握

荒山造林綠化是一項復雜的工程,要準確而及時地把握荒山造林綠化苗木栽植的時機,這樣才能提升荒山造林綠化工程效率和質量。要考慮到荒山造林綠化的設計目標,以荒山造林綠化苗木習性作為基礎,綜合考慮林區和荒山的實際,平衡天氣、季節、環境的制約性因素,確定荒山造林綠化苗木栽植的實際。對于生長和萌動早的荒山造林綠化苗木,要在3、4月份就開始移植前的準備工作,當氣候達到穩定和回升的時節,迅速進行荒山造林綠化工程。對于生長和萌動晚的荒山造林綠化苗木,要在6月前進行栽植,要考慮到荒山土壤條件、水分條件和工程面積,設計荒山造林綠化苗木移植的時間范圍,在有利條件基本具備的情況下,迅速開始荒山造林綠化的苗木栽植工作。

1.2合理運用荒山造林綠化苗木的栽植技術

荒山造林綠化栽植過程中要靈活運用截干技術、定干技術、育苗技術和帶土坨移植等技術,這是保障苗木成活率的重要保障。對于常綠的闊葉苗,為了盡可能地減緩水分的蒸發速度,可將部分枝葉剪去。對于萌動性較強的闊葉樹,在休眠期時,可以采用截干、定干等方法移植。為了提升闊葉樹木成活率,可采用帶土坨移植的方式,土坨的大小應該充分考慮到樹木的高度、樹徑的大小等因素,對于起苗時不能完整地帶上土坨的苗木,應將泥土包裹在樹木裸露出來的根系上,以減少根系水分散失,保持苗木內部水分平衡,提升苗木的成活率。

2合理應用包裝和運輸的荒山造林綠化苗木技術

包裝和運輸荒山造林綠化苗木的技術要點在于水分的保持,荒山造林綠化苗木起苗后要迅速對土球進行包裝,可以選用有密閉功能的尼龍袋,也可以選用能滲入水分的草繩和草包,對苗木進行完整而扎實的包裹。要確保根系的完整和順暢,避免包裝過程中對根系的傷害,有條件的區域可以對包裝內部添加潤濕物,如稻草、秸稈等,控制包裝內部的水分散失速度。荒山造林綠化苗木運輸中要采用遮蔽和覆蓋的方法,預防高溫,做好防風工作,避免水分流失加速,進而影響荒山造林綠化苗木的成活。要選擇適宜的運輸方式,運輸條件不足的區域可以考慮應用人畜和農業機械進行苗木運輸。

3合理應用荒山造林綠化的苗木撫育技術與管理技術

撫育是荒山造林綠化苗木郁閉期前的一系列技術工作的總稱,進入到荒山造林綠化郁閉期后相關技術的重點轉化為管理環節和管理技術,總之撫育技術和管理技術是促進荒山造林綠化苗木成活,確保荒山造林綠化苗木健康生長,實現荒山造林綠化工程目標的基礎性工作。在撫育環節中要針對荒山的氣候特點,做好防風、抗旱、抗低溫等工作,為荒山造林綠化苗木搭設必要的遮陽棚、保護支架。在冬季要結合荒山朝向和氣候特點,對苗木進行綁扎和覆蓋,以此來避免荒山造林綠化苗木受到損害。在撫育和管理過程中要以防范病蟲害作為技術實踐和技術應用的重要環節,要以荒山造林綠化區域常見病蟲害和荒山造林綠化苗木易感染病蟲害作為技術防范病蟲害的基礎,引入病蟲害天敵,重建荒山造林綠化區域生態,優化荒山造林綠化區域環節,以內外結合的方法和技術實現對荒山造林綠化苗木科學、全面地撫育與管理。要設立荒山造林綠化苗木撫育期翻耕和松土的技術標準,荒山造林綠化苗木種植的第1年要松土3次,第2年為2次,第3年以后每年1次,松土和翻耕的深度要控制在5cm以下,這樣確保土壤的透氣性。同時深度要控制在15cm以上,避免松土和翻耕過程中對荒山造林綠化根系的傷害。要建立荒山造林綠化區域除草和割灌的技術標準,除草以荒山造林綠化苗木種植年份確定次數,第1年為3次,第2年為3次,第3年以后每年2次,苗木初步成林后,可以每年1次。最后,撫育和管理期要對荒山造林綠化區域進行嚴格的保護,盡量控制人員和牲畜的進入,減少人為因素和牲畜對荒山造林綠化苗木的破壞,建立起荒山造林綠化管理的體系,對盜伐、破壞荒山造林綠化苗木的行為堅決予以打擊,提高荒山造林綠化管理和撫育工作的剛性,提升荒山造林綠化管理與撫育工作的質量。

4合理使用荒山造林綠化的灌溉技術

荒山造林綠化過程中荒山多屬于未開發和林業基礎條件不足的類型,在貧瘠、干旱的荒山進行造林綠化存在成活率方面的隱患,因此,荒山造林綠化過程中要因地制宜,通過合理的灌溉應用技術,實現荒山造林綠化苗木成活率目標。要避免傳統荒山造林綠化過程中大水漫灌的方法,要將水資源作為確保荒山造林綠化目標達成的基礎,也要將水資源當成林業工作的基礎性資源,予以重視和保護。要應用新型灌溉技術,既做到對荒山造林綠化苗木生長水需要的滿足,同時也做到對水資源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范圍的節約。可以采用穴灌的技術,針對荒山造林綠化苗木進行樹穴灌溉,這一技術在荒山造林綠化苗木栽植后和緩苗期最為適用,是荒山造林綠化灌溉技術中最為常見、最為廣泛的技術種類。可以采用噴灌的技術,針對荒山造林綠化苗木生長的態勢和季節變化,及時對長勢旺盛、處于干旱狀態的苗木進行噴灌,利用大型機械設備和噴灌設備高效率為苗木補充水分,提高荒山造林綠化苗木生長的態勢,提升苗木成材量。

5結語

在荒山造林綠化過程中要繼續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使荒山造林綠化技術適用于林業與荒山的需要,保障荒山造林綠化在技術上和環節上得到規范、科學地執行,達到荒山造林綠化精品工程的建設,以提高荒山造林綠化苗木成活率、成材量為主要目標。實現林業工程建設的新突破,為荒山造林綠化任務完整、有效、系統地實現提供技術支持、管理保障和專業平臺。

參考文獻:

[1]魏賢玲.開展農村荒山綠化的必要性及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3,(03):168-170.

[2]謝廣鋒.園林綠化工程質量控制與關鍵技術探討[J].防護林科技,2009,(06):104-106.

[3]郭秀娟.大同市實施交通沿線荒山綠化工程的思路初探[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18):151-152.

[4]劉蘭杰,范海波.探析荒山造林的主要技術及新工藝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5,(18):125-126.

作者:徐景利 單位:遜克縣林業局道干林場

推薦期刊
友情鏈接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 | 亚洲熟女激情视频 |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 日韩欧美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午夜理论片福利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