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1 11:17:00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小學體育教學問題分析3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成功的本錢,健康是最重要的。沒有健康將一無所有,而體育課是學生鍛煉和增強體質的重要手段。溫總理多次強調我國是一個體育大國,而不是一個體育強國。我國絕大多數的人在農村,我們的學校在工作中大多是:只重視智育,而忽視體育。在體育教學中存在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們的學生體質在不斷下降,農村肥胖兒童急劇增多,學生的抗病能力較弱。在冷空氣過后患感冒等呼吸性疾病的小學生比較多。在許多農村醫院兒科正在成為醫院的主要陣地。有些學校班級在感冒頻發的時候,請假的孩子接連不斷。這些事例都說明我們的生活提高了,但孩子的身體素質在下降。由于體育事業的滯后,許多體育先天條件優秀的農村孩子得不到應有的訓練而被埋沒。農村學校在體育教學中存在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祖國創新性人才的培養,重視體育事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在農村小學存在以下急需解決的問題。
1大多數學校體育設施落后或不健全,體育設施得不到有效的運用
體育用具大都被冷落在體育室,長時間無人問津。只有在檢查時才被使用。很多球甚至還貼著商標,長時間沒打過氣,有些孩子分不清足球、籃球、排球。學生體育理論知識知之甚少。男女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學生對籃球、足球、排球知識一知半解;對雙杠、單杠、山羊、跳箱等體操器械更是生疏,學生體育素質呈明顯下降趨勢。孩子們課間的活動主要是追逐打鬧和跳繩。應試教育的陰影在我們許多農村小學校長的心里長時間的徘徊。我們應該重視體育教學,把我們現有的體育設施利用起來,讓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更有趣,讓更多的孩子體驗運動的激情。我們的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加大體育設施的投入,改善農村小學體育設施匱乏的現狀。限制了學生的活動空間及器材的有效使用。學校用于體育方面的經費嚴重不足制約著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開展。
2多數學校的運動場地不足,部分學校的操場被村民占有用
來存放柴草或建筑用料農村小學的運動場地嚴重不足,多數學校沒有規范的運動場地。并不是因為農村用于學校的土地緊缺。有規劃方面的原因,許多學校建起了教學樓、辦公樓等硬件設施。但在體育硬件方面的投資就很少,當初在規劃時沒有規劃足夠的運動場地。多數學校的校院就是操場。農村小學大多在村子周圍,寬廣的操場往往被村民用來存放建筑用料。許多學校的校長面對操場被占用而坐視不管。這些原因造成了體育教學的運動場地不足,學生不能進行科學合理的體育訓練。
3許多學校沒有專職的體育教師,體育教師師資嚴重不足
由于臨退休教師體育教學常常不能很好的完成。甚至在學期末或鄰近考試時,體育課被語文、數學課占用。體育課成了自習課,體育課成了語文課、數學課的“附屬課”。因此,在體育課上見不到孩子們運動的身影;而聽到的是朗朗的讀書聲,看到的是埋頭苦學的身影。由于兼職體育老師能力有限,體育課往往是“放羊式”的,讓學生放松心情成了體育課的唯一目的。有的體育教師雖然是專職的但原來學的不是體育專業,針對這一現狀我認為我們學校應該有專職的體育教師,進修學校等教師培訓部門應該每學期定期培訓指導學校的體育教師,使他們能適應體育課的教學工作。
4體育教師自身的業務能力較低,不能適應體育教學的要求
在農村學校體育專職教師真正從師范學校體育專業畢業的幾乎沒有,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令人擔憂,在工作中,他們很敬業,但由于沒有受過系統的體育技能訓練,體育專業知識匱乏。體育課內容單調乏味,形式簡單重復。高年級的學生甚至連三大球的比賽時間和比賽規則都不知道。孩子對競技體育的項目和比賽規則多不了解。這些問題都反映出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滯后。由于缺乏具有專業體育技能的教師,學生只能通過電視,廣播等媒體了解體育知識。這些問題反映出我們學校的體育課存在的現實問題,體育教師專業知識的不足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的效果。我們應該有一支體育技能達標的體育教師。教師培訓部門應該重視體育教師的培養,每年多次定期培訓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選一批業務扎實,技能豐富的老師來從事體育教學。
5“重智,輕體”的觀念在農村學校普遍存在,體育教師的地位低下,不受重視
教育主管部門,每年都會進行一次專業知識的練兵考試,主要是語文和數學,每年對學生進行知識測試也主要是語文和數學。考試從某種意義上就是指揮棒。上級的教學考核檢查絕大部分是關于語文和數學的。而對教師體育知識,體育教學方面的培訓就很少。在這種情況下,隨著體育教學的改革,教師自身又沒有及時“充電”。因此,多數體育教師沒有備課,沒有教學計劃,體育課只是為了使孩子的心情放松。甚至有些學校害怕學生出現安全隱患,體育課把學生關在教室里做作業,學生連放松一下的機會都沒有。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是孩子美好未來的保證。由于對體育教學的輕視,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未來。農村孩子的體育衛生問題引起了教育專家的重視。以上問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決不是在危言聳聽。我們應該重視學生全方位的發展。重智育,輕體育的觀念嚴重影響了農村體育教學的開展。我們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審視我們的問題,改變這種錯誤的觀念。重視體育事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作者:王獻玲 單位:江蘇省馬壩高級中學
小學體育教學問題篇2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課對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和開拓創新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課程要求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培養學生向終身體育發展,但是現在的農村中小學還存在許多問題待解決,現就其歸納為“四不夠”。
一、領導、家長、學生重視不夠
大多數領導都看重升學科目,以升學為主、健康要讓位的思想來對待學校的體育課,勞動占用體育課,開班會占用體育課等。把分數和升學作為學習的唯一目標,只有中考考好了,臉上才有光。還有大多數家長文化程度不高,對體育課的功能理解不正確,以為體育課就是玩,所以就給灌輸體育課沒有用的思想,考大學又不靠它,使體育課在學生的心目中大打折扣。學生也認為上也行,不上我還可以學點別的,這樣就嚴重地阻礙了體育課的開展。
二、體育師資和體育器材嚴重不夠
現在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嚴重不夠,一些村辦小學,人數一般在200人以上,但只有一名體育教師,上課得合著上,一節課100人左右,平均每個學生半分鐘不到,試問如何上好這節課,還有就是,課表上有體育課,但根本沒有體育教師,只能是班主任以活動課“放羊式”進行。學生根本不知道體育課是做什么的,就知道是一節玩的課。體育器材的不足也是農村中小學體育課不能正常進行的因素之一,不少的中小學有一個不大的高低不平的場地,一個比較陳舊的籃架,還有幾個能玩的球就算很好了,加上領導不夠重視,很難出資去購買體育器材,這就限制了學校的體育教學和課外活動的開展,限制了學生的活動空間。
三、體育教師具備的素質不夠
農村中小學一般沒有專職的體育教師,體育教師一般由其他教師兼職或不懂體育的教師來充當,大多數體育教師備課是形式,上課是自由式,就是大家所謂的一個口哨、兩個球,學生、教師都自由,這樣的體育課就可想而知了。要改變這種狀況,體育教師除了要不斷學習之外,還應把“熱愛學生,教書育人”及“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并與學生建立起亦師亦友的新型師生關系,作為學生的朋友,他們一定喜歡你,這對達到教學目標是非常有益的,同時也給對方帶來了樂趣。四、體育教師的自覺積極性不高體育教師在剛走到崗位上時積極性很高,想讓學生學點東西,上課認認真真上,備課認認真真備,隨著時間的推移,再加上主管領導受升學率的影響,對體育教師不夠重視,對體育教學存在偏見,體育學科是非考試科目,評職晉級選先進要往后排,加上許多體育教師常年處于滿負荷甚至超負荷工作,繁重的工作量在待遇上無法體現,權益得不到保障,嚴重影響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滿意度。
作者:楊林森
小學體育教學問題篇3
學校體育作為全面發展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理論與實踐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但是,由于歷史的、傳統的和主觀的原因,人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程度深淺不一,對學校體育的本質觀、目的觀、價值觀和質量觀的認識,目前仍還處在較低水平的社會意識層次上.近階段,如何在發展農村學校體育中進行改革是我國整個體育工作的戰略重點之一.
1農村學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農村學校體育教學內容、課堂組織形式、評價辦法等都直接反映了教育目標和培養目標,盡管多年來農村中小學體育課程結構、教學內容有所改革,但總的體系由于條件的限制并未有本性的突破,難以適應科學素質人才的發展,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不利于素質教育的推行.
1.1體育教學內容、體育教學組織、體育教學方法、體育教學角色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截止目前,國家共頒布了6套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都以競技體育項目為主要教學內容,以技術傳授為主要目的.這種以競技運動項目為主的學校體育教學內容,既不符合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目標,也不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激發不了學生參與興趣,學生始終處于一種機械的、被動的應付學習心態,從而不能挖掘學生自身的運動潛能去健身強體.同時我國的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一般以教學班為教學組織形式進行.在一個教學班中,學生雖然接受同樣的教育,但由于其體質狀況、運動能力、社會環境、心理素質、對體育的認識程度與態度等存在個性差異,而將他們在統一的組織形式下學習、練習,過分強調了共性而卻忽視了個性的要求.此外在我國的很多農村中小學在體育教學方法方面仍擺脫不了蘇式理論凝的陰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沉悶、呆板,始終拘泥于一些條條框框,過分強調統一性,課堂氣氛嚴肅,師生雙邊關系緊張,無法提高教學質量和完成預期效果.傳統體育教學仍以教師為中心構建的,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教學目標由教師指定,學生執行;組織教法由教師設計,學生機械仿效,每一步程序都是由學生按教師的指令運作的.學生完全于一種被動、順從的角色,從而抹殺了學生的個性,阻礙了學生的思維、創造.
1.2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理論研究滯后和體育觀念的落后
這一方面主要表現在對相關學科成果的引進、應用,對改革成果的理論總結、升華,對國外學校體育理論與方法聯系我國實際進行研究、檢驗以及對體育教學中重大問題開展實際研究不夠等方面.再者,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師資隊伍由于缺乏繼續教育,不能更好地適應和實施目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廣大城鎮和農村,因城鄉的差別,“望子成龍”心切,學生為考取高一級學校取得鐵飯碗為最終目標,對孩子參加體育活動不重視.這些陳舊的觀念影響著學校體育工作新觀念的形成與發展,影響著體育教學的改革.據調查了解,社會上很多家長,一方面崇拜象鄧亞萍這樣的體育明星,另一方面卻不讓孩子參加體育活動,認為搞體育“出息不大”或“沒出息”.由于受這種觀念的制約,給學校體育的決策、管理和發展帶來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難發揮學校體育的各種功能和作用.觀念的滯后,極大地阻礙了農村中小學學校體育教學的發展.
1.3各地區、各市縣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水平發展不平衡
改革成效顯著的、改革剛剛起步的和改革尚未進行的體育教學并存;甚至有的偏僻農村、山區未能開設體育課.尤其是,農村中小學的學校體育場地、器材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因此,只能根據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和學校特點加強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革.
1.4體育師資缺乏和體育器材嚴重不足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中學主要分布在縣城及鄉村學校,發展城鎮和農村學校體育是整個體育工作的重點.目前事實恰恰相反,我國廣大農村學校財力不足,體育教師奇缺,同時因受到商品經濟的沖擊和影響,專業思想不鞏固,從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的結構來看,業務素質普遍較低,專業畢業的體育教師極少,很多是兼職或代課教師,對制定各種體育計劃和如何上好體育課都有一定差距,更談不上改革創新.同時廣大農村學校財力不足,體育器材嚴重不足.很多學校沒有足夠的錢去購買器材,甚至有的學校領導也不重視,就是有錢也不會讓學校去買器材.
1.5學校體育管理制度不完善和體育成績考核不標準
農村學校體育工作的管理體系沒有形成,體育工作在整個教育工作規劃中沒有充分體現.組織機構流于形式,鄉鎮中學表現尤為突出,對于體育教師、課外體育活動、場地器材建設、體育教學等的要求仍處于目標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觀目標和微觀管理意識,農村學校體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學化還存在著許多問題.由于上述問題的存在,給農村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與發展帶來了阻力和消極因素.同時“應試教育”的考試結果是體育基礎好的學生總是得高分,而體育基礎差的學生雖已努力練習,但仍得分低,反而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這種評價方法,從形式上看似乎公平競技,但有一定的片面性,它沒有客觀地考慮學生努力程度和進步幅度,也反映不了學生體質發展狀況,這種評價方法是“應試教育”的產物,不符合全面素質教育的宗旨.
2解決現實問題的對策
2.1加強對體育價值的輿論宣傳
通過各種新聞媒介大張旗鼓宣傳,提高全社會公民體育意識使每個公民真正了解體育工作的重要意義.通過體育教學與訓練,促進人體結構和肌肉完美發展,增強體質,促進智力發展,培養學生崇高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觀念、培養學生情感、情操和審美觀念,從而培養社會的合格人才.學校和體育教師必須同社會各屆人士和家長密切聯系、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多側面不斷地宣傳體育的各種功能和體育的社會價值,加速推進體育社會化的進程,使全體公民有積極參與的意識.
2.2加強監督職能
(1)發揮新聞媒介的輿論監督作用,對學校體育工作的好壞要“曝光”.(2)群眾對領導重視體育的態度及落實的措施進行評價.(3)學校體育工作列入督導檢查重要內容,依據國家“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賞罰分明.
2.3體育工作列入學校全面工作的評估基本條件
克服單純以升學率評價學校的不良傾向,加強農村學校體育工作規章制度建設,使農村學校體育逐步實現規范化、科學化,不斷發現和培養縣、鄉、村體育工作的先進典型,樹立榜樣,使得學有方向、趕有目標,創造良好的體育環境.
2.4加強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
(1)動員鼓勵中學生積極報考體育院校,不斷充實教育隊伍,增加數量,提高質量,積蓄后備力量.(2)建立縣、鄉、村三級輔導站,定時定點輔導,建立鄉村聯系點制度,努力提高業務能力,不斷提高體育教師工作水平.(3)加強專職兼職體育教師們的培訓、函授、進修和觀摩學習等,提高思想覺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質,掌握體育專業理論及相鄰學科的基礎知識,如美學、音樂、語言文學等方面的知識.掌握熟練的技術、技能,建立知識的立體結構,就能從各個學科體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融化到體育工作的實踐中去,使教學和業余訓練不斷地創新和發展.(4)關心廣大農村體育教師生活,穩定教師隊伍,正確對待體育教師的待遇、地位、榮譽、使用等,尊重體育教師的勞動,調動體育教師的積極性,使他們安心工作.
2.5加強體育場地、器材設備的建設,注意增加體育經費的投入
具體措施是:(1)學校擠一點,上級撥一點,學生適當籌一點,爭取社會贊助一點,從幾個方面解決.(2)土法上馬,土洋結合,因陋就簡,因地制宜,自制為主,提供教學和業余訓練的必備條件.
參考文獻:
[1]冷旭光.農村體育課程改革的幾點嘗試[J].黑龍江教育,2003(7):90-92.
[2]吳聲光.試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農村體育的特征[J].體育科技,1999(3):89-91.
[3]胡奇志.關于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研究,2000(7):101-103.
[4]林翠娟.論中國農村體育的出路[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增刊),2005(1)78-79.
[5]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1.
[6]李慶杰.關于體育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體育教學,1999(4):30-32.
[7]王廣虎.體育教學改革必須走出四大誤區[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8(1):82-84.
[8]李晉裕.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探討[J].體育學刊,2001(1):46-48.
[9]劉元惠,馬庚東.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初探[J].涪陵師范學院報,2001(10):57-59.
作者:張文俊單位:宕昌教育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