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4 16:46:56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高三語文復習教學策略3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高三,學生一方面面臨高考大關,精神緊繃,壓力非常大;另一方面面臨繁重課業,身心疲憊,困難非常。不僅對于學生如此,對于教師來說,也是難如上青天。記得有一位老師在辦公室打趣時說過這樣一段話:“復習輔導,本以為是查漏補缺,誰知道是女媧補天,補著補著,竟是精衛填海。我的媽呀……”大家聽過,哈哈一笑,細細想來,如何才能把握好高三的有限的時間,上好復習課,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更好地備戰高考呢?以下是我在高三語文復習課堂教學過程中所進行的嘗試,拋磚引玉:
一、復習教學要依據教材
教材,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主要教學資源,同樣也是重點資源,其中匯集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經過編者精挑細選的,文本可謂是字字珠璣,意蘊深遠,是學生學習的經典之作。教師課堂的教學也多是對教材的組織應用和加工講解,即便途中引入了其他的教學資源,也多是為教材知識做補充和延伸。教材是課堂教學的根本,同樣,也是復習教學的基礎,因此,對于學生來說,理解并掌握教材上的基礎知識是學習的首位,同樣,鞏固基礎知識也是復習的第一位。俗話說得好“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堅實的基礎知識作為后盾,學生如何解決綜合應用問題,何談能力的提升,高樓也就變成了“空中樓閣”。高三階段的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但并不牢固,主要表現在缺乏知識系統性和完整性。各項知識都了解,但卻處在一個“四散”的狀態,需要應用的時候,又無法“凝結”,導致答題不全面甚至出錯,影響考試分數。在復習課中,教師絕不能好高騖遠,只求提升,而應該要堅持“鞏固基礎”的首要原則,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復習、鞏固、強化基礎知識,與此同時,注重歸納、總結,構建方法的教學,引導學生發現知識的內在聯系,打破界限,形成系統,進而達到能夠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
二、復習教學要精準定位
很多教師認為復習課內容繁多,時間緊迫,任務巨大,在復習教學中,經常會采用“公式化”的復習教學,先將知識捋一遍,講清楚,再挑選并布置各種具有代表性的訓練題讓學生練習,再批改,再講解,循環往復。這樣重復機械的復習教學,不僅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忙得也是昏天黑地。在茫茫題海中不知所云,可能兩篇不同的閱讀題因為問法相似就會出現混淆,高耗低效。針對這種現狀,教師要根據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在復習中,重新定位師生關系。我們教師既然在授新知的時候占據了主導,那么在復習課上,學生擁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教師完全可以放開手腳,充分引導并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多說、多想、多動,自主積極地進行復習活動,提升學習的效率。
三、復習教學要重點突出
在復習教學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如果還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就很容易造成課堂教學內容繁多,時間緊張,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與提升的機會。但是課堂上教師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所漏”不盡相同,生怕有一點知識沒幫某一位學生補充上,經常會像授新課一樣,只不過加快了腳步。針對這一點,教師在復習教學時,要把握好側重點,從大部分學生的現狀出發,重點突出的進行教學。在高中語文測試結果上不難看出,學生都普遍存在語言表達不清、詞不達意的現象,也有很多是思路不清,自己的想法都捋不通順等這些都是導致學生失分的因素,在復習教學中要著重注意。針對考試答題,語文試卷布局有一點的標準,題型也是較為固定,針對一種題型,也會有相應的答題規律可循,教師應該在復習教學中,認真分析并總結出答題的模式,教給學生,幫助他們建立體系,當每次遇到這類問題時,就能夠知道如何解答是合理的,答題技巧的應用也會很好地幫助學生提升分數。
四、復習教學要有的放矢
師生之間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教與學之后,不僅學生對教材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教師也對學生的掌握情況能做到心中有數,所以,復習課相比較與新授課來說,教師更容易制訂有的放矢的、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更好地提升復習課的教學效率。在復習教學計劃的設計上,第一輪復習應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把握教材主干和核心知識,幫助學生鞏固積累。第二輪復習就要注重重點知識的教學,尤其是對于考點知識,要多花些時間,重點復習,詳細講解。反之,一些不太重要的,可以選擇一筆帶過。語文學科成績的提高是需要“水滴石穿”的恒心與耐力的,在高中階段,相比較其他理科來說,學生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系統的復習和專項的訓練,提升語文成績。
作者:楊延玉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天祝一中
高三語文復習教學篇2
一、高三語文有效復習的原則
高三語文復習過程,能使學生對高中語文知識進行一次系統的復習和鞏固,有助于學生全面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素養。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復習課教學時,要認真解讀和深入理解《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創新教學理念,并在教學實踐中貫徹落實新課標理念。教師要明確復習目標,這樣在展開教學活動時,就能圍繞一個中心展開,使教學活動具有目的性。另外,在進行高中語文復習時,教師要掌握時間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和集中復習的原則,具體如下。第一,時間原則。在復習的時候,有些知識板塊會出現時間不足,導致低效復習。這時教師一定不要一味地花費太多時間在這些知識上,而占用了其他語文知識的復習時間,應通過積極改進教學方法等手段提高教學效率。而對于已經被學生掌握了或者可以掌握(例如辨析病句、閱讀小說和實用類文本、成語運用等)的語文知識,教師就沒有必要花費過多的時間,這樣我們就可以將復習時間縮短,把主要精力放在重點知識上。每個知識板塊的復習時間都要根據學生掌握的實際情況而定,不要急躁,也不能拖延。第二,循序漸進原則。每個知識板塊的復習都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復習效果。而那種有意或無意地出偏題、難題、怪題的方法,不但會降低復習效率,更會打擊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第三,集中復習原則。在每次考試后,都要總結分析得出學生存在的知識短板,樹立集中復習的觀點,避免顧此失彼、不分主次的現象。教師還要關注新課改的發展趨勢,把握好語文高考試題的命題趨勢,做好集中復習。
二、高三語文有效復習的方法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規定,要使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不斷獲得進步與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教師在選用復習方法時,應充分考慮高中語文的三維教學目標,使學生熟練掌握語文知識和方法技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首先,要制定科學的復習計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想使高三語文復習課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制訂科學的復習計劃。教師應根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和學生具體的學情,制訂出詳細具體和操作性強的復習計劃。復習計劃應涵蓋高中語文知識的各個模塊:語文基礎知識、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與綜合能力訓練等。這樣才能使學生系統掌握高中階段的語文知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次,各個階段的復習應各有側重。第一階段的復習涵蓋字、詞、句、修辭手法、文體知識等基礎知識。這一階段的復習側重積累、記憶和練習,花費的時間較長,也是后續復習展開的基礎。第二階段的復習主要包括對各種類型閱讀和寫作的復習,引導學生歸納和總結不同文體文章的閱讀和寫作方法。第三階段的復習側重于查漏補缺。通過各種測試和高考真題的訓練,使學生反思自己語文知識的薄弱環節,補齊語文知識的短板,不斷完善語文知識結構。最后,復習的過程要具有生成性。在高三語文復習過程中,教師應充分關注學生的學情和個體性差異,在預設復習目標的前提下,還要注重其生成性。在復習過程中對于學生難以掌握的知識,教師應詳細講解。例如,如果教師發現文言文閱讀和詩歌鑒賞部分,學生沒有充分掌握,教師應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加強對這部分知識的重視,幫助學生突破薄弱環節,提高復習效率。
三、重視復習結果的反饋
復習結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反饋復習目標的達成情況以及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語文復習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復習結果的重視。復習結果的反饋可以通過測試來實現,通過測試教師就能清楚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查漏補缺,調整復習計劃,提高復習效果。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這不僅包括結果評價,還包括過程評價。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還要重視學生的平時表現,對于進步較大的學生,教師應及時提出表揚,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只有通過教學反思,教師才能不斷思考和總結教學中的不足,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才能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才能促進高三語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總之,在高三語文復習課教學中,教師應掌握有效教學的原則和方法,并合理評價復習結果。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有效復習和鞏固高中語文知識,掌握學習語文的能力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王巖 單位: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山大附中實驗學校
高三語文復習教學篇3
高三語文因復習時間緊,復習知識點多,涉及面廣,且講究知識積淀,讓不少老師感到力不從心。總體來看,高三語文復習課是一堂“既辛苦又枯燥”的教學活動。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辛苦,對此如何在高三階段有效實施語文復習,將關系到學生的語文高考成績,對整個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有著重要影響。下面對此談談高三語文復習教學的策略。
一、善于鼓勵學生,讓學生充滿信心
信心比黃金還重要。高三學生處在人生的重要轉折點,應該說大多數學生主觀上都想追求進步,渴望自己考上理想的大學。然而在學習困難面前,許多學生又極易喪失自信心。成績差的學生常會因跟不上學習步伐而產生厭學情緒,進而破罐子破摔,自甘墮落;成績好的學生也時常因為某一次模擬考試成績不理想或名次后退而大受打擊,進而灰心喪氣,情緒低落,此時特別需要老師的安慰和鼓勵,幫助他們重拾信心,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緊張的備考當中去。作為語文老師雖然我們沒有辦法去選擇什么樣的學生,但是我們可以做到對每個學生都充滿期望和鼓勵,相信他們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擁有一個努力的方向,這樣可以有效地促進復習工作的進行。由于高三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人生的一個關鍵時刻,所以很多高三學生在這一時期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焦慮,他們害怕自己高考考不好,這段時期對于學生們來說特別是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是一個十分敏感時期。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教師一定要給予這些學生更高的期望和鼓勵。像每次進行完月考或模擬考試以后,我都會對他們的努力進行肯定,讓他們堅信只要肯努力,就一定會有進步。在實際的復習教學中,如果教師給學生的感覺是“你怎么這么笨呀,你根本就不是學習的料”等,這樣學生就會更加的認為自己不行,從而不去努力;反之,如果教師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很棒,通過努力自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對自己增加信心,學習起來就更加的有動力。所以,教師們要善于對學生們進行鼓勵,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期望,這樣會對學生們的學習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二、把握訓練尺度,有效實施講評
練習是高三語文復習不可或缺的環節,需要我們把握好訓練的度,并不是練得越多越好。“題海”戰術是不可取的,鋪天蓋地的習題占據了學生大量的時間,令學生不堪重負,面對海量的習題,有的學生變得麻木和無所謂,做習題時采取應付式態度。有的學生甚至把習題束之高閣,視而不見。我們要進行精練,所謂精練,就是要求我們精選習題,做到有優中選優,為學生量身訂做份量適度、分層達標、高質高效的練習題。為此,在選練習題時,自己先做一遍,選擇適合自己學校學生水平的習題,對于本校學生來說,太難的題就要舍棄,避免挫傷學生積極性。所謂細評,就是講評答案時不能局限于就題講題,而是以題引出知識點,啟迪解題思路,點撥解題技巧,探尋解題規律,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現在一些老師在講評答案時,一味低頭讀題、分析題目,學生埋頭聽講、疾筆記錄。這種做法,其實是老師代替了學生的思考,這與單純給學生提供標準答案沒什么區別,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正確的答案,非常不利于引導學生對答題規律的探究和思維方法的改進,使講評課失去其應有的意義。為此,我在講評時一般不著急公布答案,而是與學生分析出題意圖以及答題盲點,讓學生不僅知道是什么,還知道為什么。同時我還嘗試在原題的基礎上借題發揮,將答案要點進行拓展延伸,力求評一題,通一類。
三、有針對性復習,強化學生能力
著重強化學生的能力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在高三語文的復習階段,每一堂課老師都會講一些做題的方式方法,這就要求學生在聽課的時候要集中注意力,要從老師講的方法中總結經驗,做到靈活運用,這樣就能夠很好地增強復習的有效性。其次,在寫作文的時候老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讓學生注重素材的積累,多進行創作,這樣才能夠在寫作的時候有足夠的素材進行運用。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學生一定要注重基礎知識,高考中的語文基礎知識占有很高的比例,只有平時加重學生基礎知識能力的培養,才能夠保證基礎分不會丟失,這樣針對性的復習才是有效的復習。總而言之,教無定法,新課改倡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在高三這一學期開展復習時要充分尊重學生,同時還要善于激發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只有讓學生對學習語文充滿積極性和興趣,才能夠更好地掌握語文的知識點,在復習的過程中老師要不斷調整教學方案,使用情景教學的方案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生動的表達、幽默的語言,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的學習中很好地掌握語文的知識點,這樣在高三復習的時候就能夠省下不少的精力。
參考文獻
[1]徐松.高三語文復習教學的五大策略[J].語文建設,2012(5).
[2]蘇春紅.探究高三語文復習課教學[J].學周刊,2014(21).
[3]息曉莉.題海無岸輕裝上陣——論提高高三語文復習針對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4(34).
[4]呼宏偉.淺談高三語文復習課的有效性[J].亞太教育,2016(16).
作者:胡倩 單位:貴州省興義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