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30 11:19:26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分析3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高中政治教學中長期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這種教學模式制約了高中政治教學的發展。新課改對高中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致力于讓學生在政治學習中獲得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在“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如何讓高中政治教學課堂貼近生活成為當前教學模式改革發展的熱點。
一、高中政治生活化的必要性
1.1有利于推動教育改革的進程
在傳統高中政治教學中,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相分離,教學內容重理論輕實踐,難以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高中政治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讓高中政治教育貼近學生生活成為政治教育改革創新的趨勢。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深奧抽象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在學習政治知識的同時提升對社會和自我的認知。
1.2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高中政治教育注重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優化和完善教學模式。高中政治教學實踐立足于學生的切實需要與實際問題,讓學生以客觀科學的視角看待周圍的事物,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推動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1.3有利于實現理論與實踐完美融合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高中政治教學片面強調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教學內容局限于課本知識之中。政治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抽象性,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對理論知識一知半解,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嚴重打擊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嚴重影響了高中政治教學目標的實現。將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感受到政治教育的價值和意義。
二、高中政治生活化的教學舉措
1、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新課改的重要目標便是將現代化的教學理念科學合理地應用到教學實踐之中,轉變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是落實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第一步。教學設計、科學分析以及自主探討是生活化教學中需要重視的部分。教師需要優化對生活化教學方式的理解,明確生活化教學方式的利弊,將生活化教學方式科學合理地運用到教學實踐之中,有效規避生活化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弊端。
2、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為了提高高中政治教學質量,教師需要改變傳統枯燥呆板的教學方式,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另外,為了調節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引導學生針對實際生活熱點問題和時事新聞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3、充分利用實際生活案例
政治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學生在理解時具有一定的難度。為了深化高中政治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新高中政治教材中穿插了許多貼近現實生活的范例,讓抽象復雜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相關知識點。在生活化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合理選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案例進行適當的延伸和拓展,從而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另外,教師可以將時下的熱點話題和時事新聞與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4、注重理論與實踐向結合
高中政治并不是孤立的學科,它與其他學科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適當穿插其他學科的知識,從而增加課堂教學的豐富性。對于部分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利用社會實踐引導學生理解政治教學內容。政治經濟學一直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問題,教師在講解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這一知識點時,可以利用生活中物價的漲跌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另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設置合適的教學情景,給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增進師生以及生生自己的交流和溝通,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息和決心。
三、總結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方式是高中政治教育在新課改指引下的有力嘗試和探索,致力于幫助學生掌握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要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幫助學生應對生活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分析政治教學內容。
作者:楊端端 單位:山東省泰安第二中學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篇2
生活化教學對高中學生的政治學習有很大影響。通過生活化教學可以更好地將政治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為學生創設更真實的學習環境,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有助于學生更積極地參與特定的社會活動,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更注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而不是學生的情感體驗,導致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現在的課堂更加注重學生的長遠發展,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創設生活化情境時,必須讓學生有感受和思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生活現象,產生終身學習的意識。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創設生動的生活化教學情境
教師要有計劃地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在教學中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在一起。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對重點理論進行生活化講解,使學生了解生活是理論產生的根本。其次,教師要選取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與教學內容相聯系,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只有這樣,才有助于為學生創設生動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展示中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例如,在教學《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理解文化與政治、經濟的關系,筆者首先列舉了北京、南京、西安、杭州等具有濃厚人文色彩的城市,其經濟的發展不僅源于城市本身的重要地域功能,還離不開文化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此外,筆者還組織學生參觀當地博物館,使他們通過聆聽館內工作人員的耐心詳細講解,了解了一件件文物背后的故事,更好地發揮了政治的育人功能。
二、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
當前的高中政治教材與之前的教材相比,不僅增加了很多以生活為導向的內容,而且將政治知識置于特定的生活情境中。高中政治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應著眼于生活資源的開發。例如,《實現人生的價值》一課涉及“物的價值”與“人的價值”的概念。筆者首先展示生活中常見的火車、輪船、香蕉、饅頭、博物館、外套、房子、藥物等圖片,然后要求學生進行分類。學生將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分成衣、食、住、行四大類。在筆者的繼續引導下,學生得出“物的價值”在于滿足人的需要。在分析“人的價值”時,筆者以自身為例,提出“教師的價值是什么”這個問題。學生回答“進行學生的教育工作,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從事的教育工作從屬性上看屬于一種社會活動,教師通過社會活動來滿足他人與社會的需要,而這種需要是雙向的、積極的。所以,“人的價值”本質上就是“人”的活動對“人”的積極影響。筆者以自己的職業為例,讓學生通過分析教師這個職業,來了解“人的價值”的概念,從而更深入地理解人的價值評判標準,有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運用開放的教學方法
教師應將政治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為開放的學習空間,使學生接觸更多的事物,還能使學生在遇到某一知識點時自覺地與生活相聯系。例如,《把握世界的規律》一課的學習重點是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及矛盾的觀點。在教學中,筆者針對“整體與部分”進行教學時,首先以學生身處的班級為例。班級內每個學生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的,每個學生都是班級的一分子,班級內所有學生組成一個整體。在進行拔河比賽時,每個學生都是班級不可缺少的力量,從而深化學生對“部分對整體的影響”的認識,理解“整體離不開部分”。如果因為分班或開學,學生離開班級,就不再是這個班級的學生,他們就構不成整體。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形成生活的思維,以慣性思維的方式自覺地將知識與生活聯系在一起,打開了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大門,帶來政治教學的更多可能性。綜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將對教學活動和學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為了達到這種效果,教師要更好地設計相關活動,創設生動的生活化教學情境,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運用開放的教學方法。
作者:莊勛云 單位: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第五高級中學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篇3
當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已經成為教育教學的主要內容。高中政治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樹立學生正確的三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嚴重,過于注重知識的灌輸,教學也是以課本為主,忽視了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加上政治知識較為抽象,這就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了教學效果。而通過生活化教學的運用,加強了政治與生活之間的聯系,為學生構建了高效的課堂教學,不僅提升了政治教學的有效性,同時更好的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1.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1.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充分的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樹立了學生的主體性,加強了政治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政治知識變得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加強了對政治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進一步的提升學生的政治認同、法治意識、理性精神以及公共參與,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1]。同時,生活化政治教學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并且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實現了因材施教,提升了政治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2.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2.1更新教師理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教學理念較為陳舊,過于注重應試教育,教學方法十分的單一,過于注重對學生知識的灌輸,這就使得課堂教學氛圍十分沉悶,學生提不起對政治的學習興趣,嚴重的影響了教學的質量[2]。對此,高中政治教師需要及時的更新教學理念,充分的認識到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生活化教學觀,從而加強政治與生活之間的聯系,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政治教學的趣味性,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教學《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時,教師可結合實際生活引導學生對金錢進行探討,為學生收集生活中的實際案例,鼓勵學生大膽的提出自己的觀點,從而在討論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的對待金錢,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樣不僅加強了師生的互動,構建了良好的教學氛圍,還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2結合實際生活,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高中政治具有將強的抽象性,是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教師如果僅利用課本對學生進行知識講解,學生很難激發學習的興趣,并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對此,高中政治教師需要注重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對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為學生創設豐富的生活化教學情境,進而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感受政治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促使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3]。例如:在教學《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時,教師可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生活中換屆選舉的真實案例,如某村競選村長,競選人為了拉選票,不斷的四處活動,給村民送煙送酒送錢等等,村民欣然的接受了禮物并將選票投給此人。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探討,這種行為的后果給了我們哪些啟示?進而使學生認識到每個公民都擁有選舉權,并且要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然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即興演講,以“假如我是候選人”為題來發表自己的見解,進一步的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3開展實踐活動,加強校內外的聯系
高中政治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時,還需要加強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系,積極的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升自身的公共參與意識,更好的實現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小組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探究,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例如:在教學《文化對人的影響》時,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去收集實際生活中的各種文化,了解文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同時可對比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通過對各種資源的收集、整理和開展組內討論,學會分辨出積極和消極的文化,從而自主的接受良好的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數學正確的三觀。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到當地的文化館、烈士陵園、博物館等地進行參觀,并將自己觀看后的感悟與同學進行分享,從而實現課內外的聯系,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3.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需要認識到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將其靈活的運用到教學之中,將原本抽象的政治生動化、形象化,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同時,教師要積極的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將理論與實際充分的結合起來,從而促使教學質量的提升米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孫思敏,楊小霞.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生活化”[J].才智,2019(17):194-195
[2]韋卓奇.芻議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03):123-124
[3]凌世友.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對策[J].亞太教育,2016(27):37
作者:譫建中 單位:江西省上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