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8 14:27:23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廣場舞的社會影響研究3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一、廣場舞的定義
廣場舞是人民群眾在生活中自發地以健身為目的,在城市或鄉村空曠的場地、空間上所進行的具有一定節奏韻律的舞蹈。通常伴有高分貝、節奏感強的音樂伴奏,參與者多為中老年人,其中又以女性居多,是一種屬于普通大眾的舞蹈。因為民族、地域、群體的差異,所以廣場舞在舞蹈形式上也略有差異。
二、廣場舞的特征
(一)場地、時間、設備服裝靈活性
廣場舞相較于其他舞蹈形式,場地局限性低,不需要專業的舞蹈場地。在空曠的場地即可開展。諸如開放性體育場所或者商業性廣場等。在時間上也沒有嚴格的要求,目前大多數的廣場舞還是停留在群眾自發組織的層面上,沒有固定的安排,通常是從人們吃完晚飯開始,晚上10點前結束。隨時可以參與或者退出。音箱設備樣式多種多樣,多為拉桿充電便攜式。有些廣場舞群體也具有統一的服裝鞋帽等。
(二)參與靈活性
不受行業、年齡、身體條件的限制,所有人都可以參與,無論是中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可以輕松參與。不同于其他舞蹈對于動作的嚴格要求,廣場舞對于舞蹈動作專業性沒有要求,而參與者往往也都將其視為一種健身娛樂的方式,并沒有太多的舞蹈基礎。
(三)廣場舞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廣場舞參與人數多,參與人員來源廣泛,并在長期的群眾生活中被熟知,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廣場舞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流行藝術,傳統民俗等不同的元素,近年來類似《小蘋果》《最炫民族風》等“神曲”的突然流行顯示了廣場舞中的流行元素之多,也間接展示了廣場舞的受歡迎程度。另外,融入了更多的中國民族傳統或者當地民俗習慣與特性,擺脫了專業舞蹈嚴苛的束縛與條條框框。群眾的需求被充分地滿足,并伴隨著活力和多元,國民整體參與度非常高,也更易于被人民群眾接受。
三、廣場舞的積極社會影響
(一)情感功能
當代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趨于適應現代化社會,從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較為淡薄,這時舞蹈作為廣泛性傳播的藝術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通過富有節奏的動作與歡快音樂的相互作用來傳達人類情感,使人們的心情愉悅,從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和身體狀態,能夠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二)健身功能
社會調查中不難發現,群眾舞蹈的主要參與者是中老年人群,在這過程中,會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而且廣場舞一般都不會進行一些激烈的動作,都是比較柔和的動作,這樣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負荷,而導致身體受傷。適當的運動也會使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心肺功能都得到鍛煉,也能消除大腦疲勞,精神緊張,避免老年癡呆癥,延緩身體功能衰退。
(三)社會功能
廣場舞的長期流行,可以使得群眾從工作或學習中的壓力釋放出來,多了抒發的渠道,也能通過這種活動的交流,豐富日常的生活圈。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們的生活愿望,激發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創造出更加和諧交流的社會。群眾將自己的感情充分抒發出來,將生活當中那些美好的品質展現出來。許多生活內容融入廣場舞中,從單一到多樣,由簡單到復雜,不斷創造出各種各樣豐富的舞蹈形式。不僅將當代生活的內容體現出來,也推進了當代社會持續、健康的進步,建設和諧的社會文化氛圍,促進了群眾文化社會意義的實現。
(四)藝術功能
廣場舞不僅是一項強身健體的社會性活動,也是藝術性的一種表現形式,群眾通過了解舞蹈、認識舞蹈、熟知舞蹈并且運用到生活中,提高了群眾對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我國的物質生活發展水平得到極大的提高,可以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要求,但人們對于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在專業的舞蹈領域當中,節奏、動態、姿態和形態都是富有極強情感化,能夠表達生活和獨立個性的過程,這當中都是在完善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對于之后提高人們的舞蹈審美和鑒賞能力都有相當大的幫助,并加強在藝術修養和藝術水平上的能力。
四、廣場舞的消極社會影響
(一)噪聲擾民、場地限制
隨著廣場舞規模的擴大,廣場舞也引發了不少爭議和沖突。大分貝的音箱對于非廣場舞愛好者來說會干擾他們的學習和工作,影響他們的生活,過大的分貝甚至會引起情緒上的激動和抵觸情緒。許多城市的住宅區并沒有空曠的場地提供廣場舞活動,因此一些廣場舞愛好者在一些體育運動場所跳舞,擠占足球場、籃球場等情況并不鮮見,這會引起與體育愛好者的沖突。全國各地廣場舞因爭占場地甚至大打出手等事件層出不窮,引起輿論廣泛關注,這讓擁有雄厚群眾基礎的廣場舞面臨著矛盾的生存現狀。
(二)規范性低
大部分參與者只是因興趣或被周圍人影響,在空閑時間來參與,時間,人員較為松散,大多數的廣場舞設備都是廣場舞愛好者自發集資購買,是一個以興趣愛好為主的團體組織,人員流動性也很大,缺乏一定的組織紀律性。城市規范管理對于這一松散組織難以要求,一些政策倡導或貫徹的要求難以被城市管理人員落實,類似廣場舞聲音音量的要求,活動范圍場地的限制都很難有明確的落實。這對廣場舞的壯大發展有限制作用。
(三)城市化、互聯網的影響
城市人口的增加導致城市生活空間的壓縮,在城市生活區開展的廣場舞往往因為空間狹小而會對周圍人們的生活產生影響,例如擠占公共交通區域,從而影響人們出行,狹小空間也會因聲音太大而影響人們生活,這都是因為高度城市化帶來的影響;另外,由于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生活中互聯網占據了人們大量的時間,有些人甚至不出門依賴網絡生活。人們對于外出活動的減少,一定程度上對廣場舞這種戶外活動的發展也起著消極作用。
五、弘揚廣場舞的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
塑造積極正面形象,提高廣場舞在群眾心中的影響力。通過廣播、電視媒體等對舞蹈文化的宣傳,舉辦更多的表演形式比賽,這不僅可以激發群眾的熱情,也提高了人們的藝術欣賞水平。專職舞者本身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和豐富藝術鑒賞知識,可以對群眾舞蹈進行指導。對舞蹈業余愛好者進行適當的引導和規范,提高對舞蹈藝術的認識。
(二)完善場地管理
改善和建立活動場所是開展舞蹈活動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相當部分城市在管理該問題上都在出臺管理辦法,但是應積極引導人民在適宜的地方開展廣場舞活動。類似公園、文化體育場館戶外場地等地方需要大力提倡,積極劃歸相應地區允許人們開展廣場舞活動,街道兩側開闊地帶,小區內不建議開展大規模的廣場舞活動。“一引一限”達到協調、有序發展的效果。
(三)管理噪聲問題
可以通過政府規定通知各廣場舞團體或所在社區購買噪音測試儀,分配到每個廣場舞團體,形成一音箱一分貝儀“一箱一儀”的局面。要求廣場舞隊伍活動音量白天在60分貝以內,夜間在50分貝以內。音量超標根據次數給予相應處罰,從而在廣場舞參與者中形成良好的責任意識,使廣場舞隊伍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水平相應提升。
(四)健全管控系統
各地方政府可以切實關注人民群眾的實際要求,通過建場地、給經費等方式,積極創造條件,正確引導,滿足老百姓跳舞的需求。對于廣場舞活動中存在的不規范不文明現象,聯合公安、城管以及環保部門制定相關規定,并倡導文明公約,明確權利和義務,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形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意識。就是整合社區、協會力量,通過調查、走訪、充分利用網絡渠道,建議、引導居民通過協商正確處理相鄰關系,協商處理矛盾糾紛。
作者:李桂玲
廣場舞的社會影響篇2
當前,我國的物質文明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精神文明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眾文化建設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具有關鍵性的重要地位。隨著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發展和推進,群眾文化建設也逐漸獲得更多的關注和重視。廣場舞以其獨特的優勢,在群眾文化建設中脫穎而出,得到了較為廣泛的認可。基于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對廣場舞的作用和重要性進行評價以及發揮出其獨特的優勢值得探討。
一、廣場舞的概況
舞蹈作為藝術表現形式之一,在表達情感、鍛煉身體的協調性、獲得身心愉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廣場舞屬于舞蹈形式的一種,相較于專業的舞蹈而言,它更加簡單易學、難度較低,獲得了廣大群眾的青睞,具有強大的群眾基礎。廣場舞的整套舞蹈動作基本上全部由群眾自發完成,群眾參與度較高,輕松活潑的舞蹈形式成為度過空閑時間的極佳選擇。并且,舞蹈風格豐富多樣的廣場舞沒有年齡和舞蹈基礎的限制,對場地的要求也不高,便于開展。除此之外,信息網絡的快速發展,也為廣場舞的推廣帶來了契機,廣場舞的表現形式也更加多樣。正是由于這些“親民”的獨特優勢,廣場舞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成為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的文化娛樂項目。
二、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1.有利于加強群眾的精神文明建設
隨著我國物質文明建設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精神文明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我國社會進入快速發展和變革時期的今天,人民群眾保持良好、積極的精神風貌有利于促進和推動社會文化建設的展開,健康的精神狀態也更有利于群眾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社會生產中,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水平的全面提高,帶動國家建設的全面發展。廣場舞以其獨特的優勢獲得了廣泛人民群眾的認可,具有廣闊的群眾基礎,深受群眾的喜愛。并且,作為舞蹈形式的一種,廣場舞能夠帶給參與者身心的愉悅,人民群眾的審美趣味在潛移默化中也獲得了提升。在閑暇時間參與廣場舞之后,人們也能夠以更加飽滿、健康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新的一輪工作中。
2.有利于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形式
廣場舞的參與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退休職工或者農村留守的中老年人,大量的閑暇時間讓他們生活變得枯燥乏味,廣場舞為廣大閑暇人士提供了豐富的業余生活,并且由于不需要年齡和專業的過多限制,簡單易學,非常適合中老年人積極參與,豐富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設。除此之外,廣場舞的場所往往是在參與者住所附近的廣場或公園,團體性也較為隨意和自由,更加受到中老年人的追捧。由此,廣場舞對于緩解生活工作壓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具有重要作用。
3.有利于促進社區和鄉鎮文化的建設和發展
廣場舞的開展往往具有較強的自發性,其組織者多為某個社區、鄉鎮的居民,通過共同跳舞的方式將來自同一個社區、鄉鎮或附近不同社區、鄉鎮的居民自發地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流動性強、較為自由隨意的團體。隨著城鄉文明的快速發展,城鄉居民之間由于住房的地域限制以及工作的忙碌等原因,彼此之間的交流較少,人際交往大大縮減。廣場舞的開展為居民提供了更多參與人際交往的機會,消除了彼此之間的陌生感,自身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和交流的機會,有利于創造良好的社區和鄉鎮環境,推動社區和鄉鎮文化建設的發展。從長遠來看,對于社會的和諧發展具有更為深遠的影響。
4.有利于廣場文化的建設
通過廣場舞的建設,廣場不再僅僅是物質意義上的建設,更成為了群眾文化生活的載體。廣場承載了群眾較為相近的審美趣味,以共同的情感認識和審美體驗將不同層次、不同年齡的群眾聯系在一起,使得人民群眾獲得了更多的文化建設空間。廣場舞不僅能夠使人們強身健體,更在無形中提高了群眾的文化鑒賞能力,使他們獲得了情感的生活,陶冶了情操,精神生活獲得了顯著的提升。廣場作為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平臺,也是群眾精神文明風貌的重要展示。
5.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治理理念在社會治理中,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原則。人民群眾是社會的主體。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更是黨的根本宗旨。廣場舞作為被廣大人民群眾認可的文化娛樂活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因此,促進廣場舞的發展不僅對于群眾自身具有積極的影響,對于社會治理更加具有重要的作用。規范廣場舞的發展,使其成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進和推動大眾文化的發展,推動人民群眾的精神文明建設。
三、廣場舞的發展建議
1.促進廣場舞的規范發展
在廣場舞的開展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比如長期見諸報道的廣場舞擾民問題,甚至因為廣場舞也引發了許多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廣場舞由于團體的自由和分散,相應地也缺乏較為規范和集中的管理。當地的文化機構要積極發揮自身的職能,對廣場舞的發展制定相應的計劃和規范,對廣場舞進行有序的管理,讓廣場舞團體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不侵占他人正常的生活空間和正當權利。對于廣場舞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當地的文化機構可以進行集中培訓,增強廣場舞團體的規則意識,以便更好地開展廣場舞的管理工作。
2.豐富廣場舞的表現形式
廣場舞由于其自發性,缺乏較為專業人員的指導和開發,其在曲風選擇、編舞形式、表現形式等的創新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和局限。當地的文化機構可以聘請專業的舞蹈教師,開創符合大眾化特點同時新穎多樣的舞蹈形式,并對廣場舞的組織者或領舞進行培訓,為廣場舞的表現方式提供更為豐富多樣的借鑒。除此之外,在廣場舞曲風和舞風的選擇和開創上,要盡量考慮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性別群體的需求,使得廣場舞能夠調動更多群體的參與度和積極性。當地文化機構也要加強廣場舞的宣傳工作,可以定期舉行廣場舞大賽,調動人民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并對優秀的廣場舞團體及其作品進行宣傳,特別是借助網絡技術,使得優秀的舞蹈作品得以更加廣泛地流傳。
3.廣場舞與獨特的地域文化結合
現階段的廣場舞往往以流行音樂及舞蹈為主要表現形式,因此,雖然地域文化不同,但廣場舞往往具有相似或相同的表現形式,缺乏獨特性和顯著的地域特征。當地的文化機構可以對具有獨特地域特點的文化進行講解和宣傳,讓廣場舞與優秀的地域文化結合,創新廣場舞的表現形式,賦予廣場舞以豐富的文化內涵,使廣場舞由傳統意義上的單一舞蹈轉變為文化傳承和創新的載體,獲得更加長遠和可持續的發展。
四、結論
綜上所述,廣場舞在得到人民群眾廣泛認可的同時,也逐漸獲得了政府機構和社會的認可與普及。廣場舞不僅對于維持群眾的身心健康、促進心情愉悅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它更是維持社會穩定與和諧的重要方式,是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對我國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廣場舞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相關群體要積極尋求多樣的解決辦法,為廣場舞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使其能夠充分地發揮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作者:胡曉娜 單位:巨鹿縣文化館
廣場舞的社會影響篇3
一、引言
廣場舞作為一種群眾自發組織的追求精神文化娛樂項目,主豐富群眾的日常精神文化生活。現如今,我國國民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于精神娛樂提出了新要求。廣場舞的種類豐富多彩,并且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健身方式,推動了城市文明的建設。但是隨著廣場舞在各地的興起,不斷發揮當地文化而價值和特色的同時,也有諸多問題暴露了出來。從廣場舞的表現形式來看,群眾文化多種多樣,并且具有自娛自樂、傳播文化的特征,隨著人們的參與力度逐漸加強,業余生活呈現多彩多樣。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發揮其重要作用的同時,也需要對其進行持續的監控和管理,幫助其更好的發展。
二、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由于市民總是在城市廣場聚集跳舞,因此稱為廣場舞。廣場舞興起于社會并受到市民的廣泛關注,由于其本身就具備很強的文化價值,現在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人們的生活水平隨著我國的社會發展以及經濟進一步提升了許多,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之后就開始追求更好的精神文化生活,對其要求也逐漸增高。為了向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精神文化生活,就需要源源不斷的豐富廣場舞等文藝活動的形式。作為一種常見的文化形式,不同的年齡段都有著相應的適用性;并且,廣場舞對于環境的要求較小,這也是當下群眾文化中廣泛開展廣場舞的原因。
(一)強身健體
長久以來,我國的娛樂活動中,棋牌類是受到很多市民歡迎的,但是長期的坐立對于身體健康是有害無利的。因此,當群眾投身到城市廣場舞中,不僅能夠鍛煉身體,而且還能陶冶情操。通過廣場舞進行適當的鍛煉,在扭動身體的同時可以鍛煉各個部位,特別是一些老年人,通過適當的廣場舞可以得到舒筋活血、強身健體的作用。另外,由于現階段年輕人工作壓力大,頸椎、腰椎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通過一定強度的廣場舞訓練,還能夠幫助人體改變肢體協調能力,恢復頸椎和腰椎等產生的變形。舞蹈可改善癌癥患者心肌的收縮能力,增加血管的彈性,加速血液循環;還可以增加肺活量,改善肺的通氣能力;增加胃腸蠕動,減少腹脹、便秘等消化道不良反應,從而增強身體抵抗力,促進康復和減少癌癥復發的機會。全民參與的廣場舞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能夠達到全民健身的作用。
(二)提升幸福感
現階段我國的老齡化現象十分嚴重,隨著退休人群的增加,空巢老人孤獨感會不斷增加。但是,當中老年人共同參與到廣場舞中,不僅可以改善群眾的孤獨感,而且能夠調理身心,提升幸福感。現階段很多文化藝術作品都是通過文字或者影視作品的形式進行傳播,但是這一定程度上無法達成全民參與的效果。但是廣場舞作為一種舞蹈形式,可以對我國的人民群眾思想起到啟示作用。廣場舞提供認識新朋友和分享樂趣的機會,促進彼此間的交流,幫助癌癥患者走出自我的狹小空間,忘卻疾病,恢復生機與活力。而且,在跳舞時,運動糅于音樂之中,悠揚的舞曲伴您翩翩起舞。廣場舞可使癌癥患者感到心情舒暢、愉快,充滿活力,消除緊張的情緒和緩解壓力,恢復自信心,從而達到最佳的心理狀態,有助于身體的康復。
(三)打造和諧群眾文化
我國目前有很多廣場舞類型,其目的都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大眾。內容積極健康,風格鮮明活躍的廣場舞能夠調節群眾的情緒,有利于打造和諧自主的群眾文化。由于不同地區的風俗習慣不同,根據當地特色,自主改變的廣場舞更能夠滿足自身的文化需求。
三、城市廣場舞潛在的問題
(一)擾民嚴重
由于廣場舞參與的人數逐漸增加,需要占據的廣場面積就逐漸擴大,為了滿足廣場,就需要大功率的音箱,這會對其他的城市娛樂與居民休閑帶來不利影響。首先,由于參與者的素質參差不齊,部分老年人搶地盤的現象較為嚴重,這一定程度上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對廣場舞報以消極的態度。其次,很多廣場舞都是集中在鬧市區和居民區,在清晨或傍晚舉辦活動。即使對于舞蹈參與者來說,播放的音樂十分動聽,但是對于周圍的群眾來說,無異于噪音。
(二)治安問題
由于廣場舞有著眾多的參與人數,并且在進行活動時。廣場舞參與者都十分專注,很多人為了方便活動,直接把外衣和隨身物品放在周圍,這就為不法分子提供了作案機會。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廣場舞盜竊案出現,不僅影響了群眾的財產安全,也對社會治安帶來了消極影響。
(三)舞蹈基礎差
我國參與廣場舞的群眾打都沒有舞蹈基礎,屬于典型的業余愛好者,并且很多老年參與者學習能力較差,舞蹈基礎普遍不理想,很難體現廣場舞的美感。雖然較差的舞蹈基礎不會對參與者直接產生不利影響,但是由于不規范的動作,可能會產生一定的身體問題。
四、提升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作用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廣場舞活動管理模式
從當下廣場舞的開展實際情況來看,雖然部分老年人,家庭已經意識到了廣場舞在其鍛煉身體、開闊視野以及放松身心上的重要性,但由于老年人思維能力較弱,行動力放緩導致在學習一般廣場舞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困難。這些困難也是導致當下部分老年人不愿意積極融入廣場的原因。商務活動中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以后的廣場舞活動,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以老年人切實的身體情況以及心理需求為主要方向,通過建立自上而下由內而外的廣場舞活動管理模式,帶給老年人全新的廣場舞活動體驗,避免因為廣場舞內容或難度上的不合適,導致老年人廣場舞活動參與低下的問題的產生。因此,首先應當從廣場舞日常活動管理角度來看,應該從內容上帶給老年人,更加優質的廣場舞內容將難度放在次要位置,并將趣味性和互動性,放在首要位置,讓老年人在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與樂趣;其次,廣場舞活動管理應該不斷優化,廣場舞曲目和舞蹈種類的選擇,通過對老年人實際活動能力以及運動情況,選擇適合其身心發展的廣場舞舞種和曲目,讓老年人真正感受到廣場舞對其以日常生活的變化,從而全面促進老年人主動參與到廣場舞活動中來。
(二)注重城市廣場舞的音樂研究與開發工作
城市廣場舞之所以會擾民,很大原因是音量大。中老年受特有的審美理念影響,她們選擇的廣場舞音樂都是鼓點鮮明、節奏感強的音樂。雖然這些音樂廣受喜愛,但是播放期間肯定會對周邊群體帶來影響。為了及時處理好該問題,藝術工作者必須把目光放在廣場舞音樂研究與開發中,創新廣場舞伴奏編排,盡量設計出一些鼓點偏弱、節奏舒緩、聲音柔和的伴奏音樂,不僅能為城市廣場舞給予更加多樣的伴奏音樂,同時還能緩解擾民問題。
(三)對廣場舞傳播渠道進行創新
廣場舞發展到現在,具有較高的群眾流行度,但是除去大部分參與人員,很多不參與廣場舞的群眾對于廣場舞還有很多思想誤區。很多人不愿意去了解廣場舞,特別是一些年輕人,他們認為廣場舞是只屬于老年人的娛樂活動。并且由于大部分廣場舞參與者為女性,很多人都不清楚廣場舞的價值所在。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就需要借助廣場舞進行宣傳,創新傳播廣場舞的渠道健康的價值所在,讓群眾對于廣場舞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通過組織廣場舞大賽,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積極性。
(四)用現代技術手段推動廣場舞傳播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當下現代技術手段已經融入了各行各業,通過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可以極大地推動廣場舞的傳播及發展。因為從當下廣場舞傳播的特性來看,如果僅僅依靠傳統的廣場舞一傳一、一傳多的傳播途徑是很難在短時間內促進廣場舞的傳播及發展的。因此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應該合理應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通過網絡和新媒體,促進廣場舞的傳播,讓更多的受眾從手機電腦電視等終端上觀看到廣場舞的相關信息,并對其作出初步的理解和判斷,以此為前提,吸引老年人的喜愛,從而促進廣場舞的全面發展。比如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及廣場舞視頻的形式,像老年人簡單介紹廣場舞及其存在的意義,讓老年人對廣場舞有初步的了解,并以此為前提,附帶廣場舞活動地點及具體的學習技巧,以方便老年人接觸和學習廣場舞。針對年輕廣場舞群體要逐步。改變年輕人對廣場舞傳統單一的觀念,通過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合理優化舞蹈動作及種類,從而吸引年輕群體的喜愛。
五、結語
廣場舞作為當代城市生活的重要內容,能夠為群眾提供很好的服務,從而推動精神文明、城市建設和諧發展。廣場舞不止能愉悅身心,還能對提高舞蹈技能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黃虹棽.社區文化建設背景下廣場舞開展的反思[J].四川體育科學,2020,39(4):113-116.
[2]汪紅.淺析廣場舞在當代群眾音樂文化活動建設中的作用[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9):64-65.
[3]劉輝.文化治理的邏輯:廣場舞中的碰撞、文化鏈接與公共行動[J].民族藝術,2019(6):143-151.
[4]阿卜杜吾普爾·熱合曼.論新疆舞在廣場文化中的民族團結作用:以西安市廣場舞實踐為例[J].民族論壇,2019(3):40-43,52.
[5]鄭忠文.全民健身視域下皖北城鄉基層廣場舞文化服務保障體系建設[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9,36(10):6-7,10.
[6]李霜.廣場舞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不可小覷:一位基層文化工作者眼里的文化扶貧[J].影劇新作,2019(3):145-148.
[7]胡學榮,趙媛媛.公共文化服務視角下粵西廣場舞公共文化服務現狀及策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7):169-170,168.
[8]陶干臣,劉紅,劉宗彬.廣場舞促進社區體育文化建設的實證研究:以吉安市社區為例[J].體育科技,2018,39(5):84-85.
作者:吳駿 單位:邵陽學院音樂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