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舞蹈在社區建設中的作用研究3篇

時間:2022-12-28 11:26:18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群眾舞蹈在社區建設中的作用研究3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群眾舞蹈在社區建設中的作用研究3篇

群眾舞蹈社區建設中的作用篇1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舞蹈進行了充分的改革和創新,出現了群眾舞蹈的形式,這種類型的舞蹈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和影響,對于群眾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讓人們更加容易體會到舞蹈所獨有的審美情趣。除此之外,對于城市社區文化的建設來說,群眾舞蹈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能夠發揮推動的作用。

一、群眾舞蹈的特點

群眾舞蹈是相對專業舞蹈而言,有著自身的特點:(一)表演場地不局限。群眾舞蹈表演空間很廣闊,無論是工廠、機關,還是學校、社區,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群眾舞蹈。(二)存在歷史悠久。(三)表演人數眾多。群眾舞蹈的表演人群不限,有學生、老師,也有工人、軍人,有小孩、青年,也有中年、老年。(四)內容的豐富性。群眾舞蹈的內容十分豐富,有民間舞、現代舞等。(五)功能多種多樣。群眾舞蹈功能不僅僅限于健身和審美,還有諸多衍生的功能,如社交功能、聯誼功能、宗教功能、廣告功能、商業功能等等。

二、群眾舞蹈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所謂社區文化,是指一定社會的基層生活文化,特指一定區域內,聚居的人群的精神生活現象,包含著社區居民的文娛、社會教育等文教體衛活動。社區文化建設是關系社區的社會環境、提高社區建設品位的基礎工程。

(一)有利于社區居民身體健康。

舞蹈從產生伊始就有純粹的鍛煉性質,社區群眾舞蹈最基本的意義還是提高百姓的身心健康。

(二)群眾舞蹈可以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品位和文化素質。

舞蹈本身就具有審美和健身等多重功能,開展和普及社區舞蹈活動,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舞蹈、了解舞蹈,提高舞蹈審美能力和鑒賞水平,加強藝術修養,提升文化藝術水平,讓舞蹈走進人民生活,使生活更豐富多彩。

(三)在社會和諧方面,群眾舞蹈發揮著重要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社區的文化娛樂活動對于居民的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打造出和諧健康的社區精神風貌。所以,需要對群眾舞蹈的作用和影響的發揮做到足夠重視,將社區的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進行充分的結合和聯系,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中國現代化社區新文化景觀。

三、發展群眾舞蹈和社區文化建設的措施和方法

(一)目前,對活動場所進行了大面積的開發和利用,需要對其過程進行全面的改善。

從健身場地的角度來說,它是居民健身重要的物質基礎和基本的條件,如果對其不進行相應的完善,其質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證,那么,群眾的建設熱情也得不到激發,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不到有效調動,所以,相關的部門和人員需要重視這方面的問題。在進行城市規劃的過程中,需要和當地居民的健身特點進行充分結合和聯系,將其作為重要的依據和參照,保證住宅環境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二)目前,中老年舞蹈健身活動中能夠選擇的舞蹈種類是比較有限的,需要進行相應的拓展。

同時,具體的健身活動需要和人們的實際情況進行聯系,并且不斷完善健身內容、時間、形式等,使其更加多樣化。在此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進行舞蹈動作的編排和音樂的選擇等。對于年齡高的人來說,所選擇的舞蹈音樂的類型應該是比較緩慢的,節奏快的舞蹈音樂與年輕人是比較合適的。不同的人群應用不同的舞蹈音樂,與自身的實際狀況相結合,才能達到健身的效果。

(三)對中老年舞蹈比賽的組織加強力度。

要實現社區文化的發展,需要從提高社區居民健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入手,要實現此目標,舞蹈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對其進行充分的應用,相關的部門和人員可以承擔起定期組織健身內容輔導的責任,讓社區的居民對舞蹈的種類和特征等各方面的內容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并且積極組織居民的舞蹈比賽或者表演,也可以將家庭作為單位,開展相應的比賽活動,通過這種活動的組織和參與,提高人們舞蹈健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相關組織活動的部門和人員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證舞蹈比賽的趣味性。在舞蹈比賽的過程中,社區群眾良好的競爭和合作意識也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高,對于人們之間的情感和文化的交流與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們在精神和文化方面的需求越來越高,通過社區文化的建設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同時,群眾舞蹈這種新型的舞蹈形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社區文化的建設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

作者:張雯雯 單位:瀘州廣播電視大學

群眾舞蹈在社區建設中的作用篇2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生產力發展很快,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對文藝的審美心理和需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群眾舞蹈便是滿足這種需求的很好的文藝形式之一。

其一,是空間的廣闊性。同專業舞蹈只能在舞臺或電視晚會上演出不同,群眾舞蹈具有空間的極大廣闊性,工廠、礦山、機關、學校、軍營、社區有群眾舞蹈,舞臺、廣場、馬路邊、江畔、公園、海灘、火車上、輪船上也有群眾舞蹈,單位舞會、朋友聚會、家庭舞會還有群眾舞蹈,內地、邊疆、城市、鄉村、大森林、大草原、大油田、平原、高原同樣有群眾舞蹈;中國、外國更有群眾舞蹈。可以這樣說,凡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群眾舞蹈。

其二,是時間的恒久性。同專業舞蹈暫短的歷史相比,群眾舞蹈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先民們就在勞動中創造了群眾舞蹈:據《尚書·舜典》所載:“于,擊石拊石,百獸率舞。”那就是群眾性的狩獵舞;《呂氏春秋·古樂篇》又說:“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那也是歡慶勝利的群眾舞蹈;古希臘在祭祀酒神中的狂歡醉態的歌舞,也是群眾舞蹈。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素質的提高,舞蹈藝術越來越回歸到群眾之中,現在就已經顯露出這種趨勢。可以預見,未來社會,人民群眾將成為舞蹈的主人,而且只要有人存在,舞蹈就會存在并不斷發展,其時間的恒久性是無限的。群眾舞蹈時間的恒久性還表現在:與專業舞蹈只能演幾分鐘、十幾分鐘至多一兩個小時相比,群眾舞蹈表演的時間可要長得多:清晨、中午、傍晚有群眾舞蹈,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也有群眾舞蹈。可以這樣說,只要有時間存在,就有群眾舞蹈,其時間的恒久性,達到了無時不在的程度。

其三,是人數的眾多性。群眾舞蹈的參與者是廣大人民群眾,其人數之眾多,幾乎無法用數字來統計,專業舞蹈演員與之相比,真可謂九牛一毛、滄海一粟。幼兒、少年、青年、壯年、老年有群眾舞蹈;工人、農民、軍人、學生、個體勞動者、下崗職工也有群眾舞蹈;官員、公務員、職員、平民百姓還有群眾舞蹈;高級知識分子、文盲、男人、女人同樣有群眾舞蹈;漢族人、滿族人、蒙古族人、回族人、藏族人等等各少數民族人都有群眾舞蹈;中國人、美國人、俄國人等等各國人更有群眾舞蹈。可以這樣說,只要有人存在,就有群眾舞蹈,其人數的眾多性,達到了無人不在的程度。

其四,是內容的豐富性。群眾舞蹈的內容十分豐富,囊括世界上全部舞蹈,涵蓋無窮。民間舞、民族舞、現代舞有群眾舞蹈;中國舞、外國舞也有群眾舞蹈;單人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還有群眾舞蹈;舞蹈、舞劇、舞蹈詩同樣有群眾舞蹈。可以這樣說,凡有群眾的地方,就有各種舞蹈存在,其內容的豐富性,達到了無所不包的程度。

其五,是功能的齊全性。群眾舞蹈與專業舞蹈只以表演實現其審美功能相比,功能更加齊全:除了審美功能外,還有娛樂(自娛自樂與他娛他樂)功能、健身功能、助興功能、社交功能、聯誼功能、習俗功能、宗教功能、廣告功能、宣傳功能、商業功能等等。可以這樣說,在一切社會活動、政治活動、經濟活動、文化活動、生活活動中,群眾舞蹈均有充分的用武之地,其功能的齊全性,達到了無所不能的程度。

其六,是潛力的巨大性。人民群眾是文藝工作者的母親,群眾舞蹈是專業舞蹈的源泉。許多專業舞蹈精品,都從群眾舞蹈中汲取創作靈感與藝術營養,甚至以群眾舞蹈為基礎和雛形。如享譽中外的舞蹈精品———女子獨舞《雀之靈》(白族舞蹈家楊麗萍創作并表演),就以傣族女子群舞《孔雀舞》為素材,經過提煉、加工、創造,成為舞蹈杰作;又如男子獨舞《殘春》(朝鮮族舞蹈家孫龍奎創作,于小雪表演),就吸收了朝鮮族民族舞的許多語匯。必須指出:群眾舞蹈中也有許許多多藝術精品,如黑龍江省雞西市群眾藝術館崔猛創作的《老扌匯舞》(男子反串“女子獨舞”),就以典型的群眾舞蹈———東北大秧歌為原型再創造而成,此舞參加了黑龍江省第七屆“群星獎”舞蹈比賽并獲獎,堪稱群眾舞蹈中的藝術精品。可以這樣說:群眾舞蹈蘊藏豐厚,其潛力的巨大性,達到了不可估量的程度。

作者:郭大偉

群眾舞蹈在社區建設中的作用篇3

群眾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是舞蹈藝術事業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群眾舞蹈的這種直接、強烈的娛樂性,實際上就是舞蹈的群眾性,它揭示了群眾舞蹈的根本屬性和發展方向,它所承載的內容不僅僅局限于舞蹈本身,而是具有十分廣闊的文化內涵,具有美好的發展前景。對各地文化館而言,群眾舞蹈是本地區公共文化活動的重要形式,要進一步繁榮群眾文化事業,推進公共文化建設,必須加強對群眾舞蹈在公共文化建設重要作用的認識和把握。

一、舞蹈是傳承文化藝術的重要載體

舞蹈和音樂是最早產生的藝術,人類尚未產生語言的時候,就會用動作和聲音來表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由于動作的形象是具體可見的,更易于被人們所感知,所以比聲音更富于感染力,因此舞蹈和人們的關系就更加親密。從遠古時期的舞蹈圖騰開始,各民族,各地域的群眾舞蹈通過自身傳承和發展流傳下來,特別是在語言、文字還不發達的遠古時代,人類最早就是利用人體自身的動作來表達自己的理想、愿望和意志。也正因為如此,舞蹈才成為人類歷史最悠久的三大藝術之一。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舞蹈逐步成為社會娛樂和交往中一項高尚的文化活動。人們在業余時間或節假日中,隨著音樂旋律翩翩起舞,交流感情,活潑身心,消除疲勞,從而達到煥發精神、陶冶情操、健美體魄之目的。從某種意義說,群眾舞蹈真實記錄了群眾文化藝術產生、形成和發展過程,是群眾藝術智慧的結晶,所有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都是通過有形、無形的多種形式延續下來。反之,沒有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歷史就有可能被阻斷,從而不能得到有效的延續和傳承。充分認識群眾舞蹈這一重要文化載體的功能,對推動當前群眾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二、弘揚舞蹈藝術體現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從舞蹈的起源和發展的歷史來看,舞蹈是人類社會的產物。有什么樣的社會就產生什么樣的舞蹈,但反過來它又作用于社會,反映社會生活,它是社會文化發展史當中一個重要方面。從廣東省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群眾舞蹈發展的情況看,它與社會發展、時代進步有著密切聯系,它折射出人們積極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成為社會經濟文化繁榮發展的標志。我們從全省各地市了解的情況是參加活動及比賽的舞蹈代表隊有中老年人活動群體、有廣場健身隊員、有街道和社區的舞蹈愛好者、有婦聯和少年宮等群眾團體、有社會藝術培訓機構和中小學校等。而廣東省群眾音樂舞蹈花會、少兒藝術花會、流動演出等一些政府持續十多年扶持的群眾文化展示平臺,為她們從容奔放的舞姿,展示了歲月的風采和舞蹈的魅力;活潑孩子表演的歡快的少兒舞蹈,更是渲染了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美好;廣場健身隊員的歡歌熱舞,舞動出青春與快樂;街道和社區舞蹈隊的表演,更是歡慶喜相逢,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職業、不同的年齡和性別的選手,跳著歡快熱烈、豐富多彩的舞蹈,呈現出人民群眾充滿活力的新生活。

三、發掘符合大眾審美趣味的舞蹈藝術內涵

在文化館的各項文化藝術活動中,有大量群眾自編自演,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創造出的舞蹈節目。從廣東省第四屆音樂舞蹈花會的群眾舞蹈作品看,它們大多是以廣東民間民俗的題材,通過舞蹈藝術表現形式,再現了群眾所熟悉的生活和歷史留有的人文情感。以廣東客家民俗為題材的女子舞蹈《踏山走歌走》就是比較典型的代表。它一改傳統表現客家女的堅韌、毅力和勤勞的沉重,著力從內心刻畫客家女人的美,詩一般美的舞蹈構圖,編導正是利用了這一舞蹈的基本要素,透過女子舞蹈肢體的美,用極富創造性的形象思維雕琢出一幅幅不同尋常的舞蹈動態畫面,把觀眾引入無限的想象空間,抒發著淡淡委婉的情感。這些舞蹈都給我們留下深深的思索;而廣東清溪客家風情女子群舞《繡》是以客家女的靈秀與聰慧,獨具特色的舞蹈音樂節奏的準確烘托,帶出了舞者人物的情感依托,抓住繡花女不被常人了解的內心情感,讓她們鮮活起來、樂在其中,表現得異常傳神,紅紅的絲巾充分表達了繡花女向往生活是多么甜美,這一情愫的挖掘致使舞蹈作品拓寬了思考的深度,給在場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視聽感受。這些舞蹈作品的發掘,符合了民族審美趣味的內涵,正是采用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進行的再創造,因而能夠獲得好評。我以為,在如何發掘符合大眾審美趣味的舞蹈藝術內涵中我們發現保存的民間民俗藝術活動的信息資料,一定能為舞蹈藝術家提供進行藝術再創作的基礎,而舞蹈藝術家通過對民間民俗文化功能的發掘,也使民間民俗藝術無論從形式和內容都煥發出青春,充分發揮其在群眾文化藝術建設中的作用。

四、群眾舞蹈已經成為中國舞蹈文化健康發展的主流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舞蹈文化得到健康的發展,群眾舞蹈以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不斷呈現出改革開放三十年廣東各地的可喜變化,群眾舞蹈作品已經從展示生活過程到反映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題,并引起社會的共鳴。其中舞蹈《選村官》最近獲得廣東魯迅文學獎就是一個例證。該舞蹈展現了當代大學生學成返鄉造福一方百姓的良好意愿,舞蹈緊貼時代,與時俱進,體現了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在政治領域改革的探索。舞蹈者通過融合京劇中的快板,現代的舞蹈,表現了農村在選舉自己村官的熱鬧場景,演員表演非常樸實,用了別人不用的幽默手段,從塑造人物、劇情需要出發,通過夸張詼諧而不失認真的舞蹈肢體運用,達到了意想不到且非同一般舞蹈所達到的效果。演員在舞臺上笑,觀眾在臺下樂。道具的使用也很有創意,凳子上寫個“正”字,可以作為投票的依據,最后匯聚成一個大大的“正”字,讓我們在輕松和歡快中憧憬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美好的未來。舞蹈充分表達了農民渴望走上富裕的道路,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的良好愿望。我以為,舞蹈之所以是文化,就在于它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發展緊密結合,又同人類自身的發展密切相關,站在文化視角的高度發掘其中具有文化意韻,尤其是具有符合民族審美情趣的藝術內涵,或以之為素材、原型、背景、線索,或以之為方向、啟迪,進行轉化、進行創造,是今天人民群眾所歡迎的群眾舞蹈藝術作品。我以為,無論反映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漁民文化、本土文化還是體現少數民族風情,充滿鄉土氣息的群眾舞蹈,都是凝聚和反映著世世代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情感,是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質樸、善良、聰慧、勤勞的特質的藝術展現。也必然是中國舞蹈文化健康發展的主流和方向。

五、強化群眾舞蹈的文化功能,為保障大眾公共文化權益服務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對文化娛樂生活的需要和需求方式都發生了變化,舞蹈文化已經成為人民大眾精神文化方面的一種需求,人們對它的觀念也在悄然發生變化,一方面是量的增加和質的提高,另一方面已不再滿足過去的單純形式。從某種意義上說,群眾舞蹈有利于大眾身心健康,有利于大眾文化生活的豐富,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它體現了大眾的精神狀態,體現了大眾對生活高質量的要求。正如中國古典文藝理論所說:人的情感,動之于心;心里有情,就想抒發;婉約豪放,文章詩歌;詩歌不足,放聲歌唱;歌之不足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跳舞。由此可見,人類的抒情形式是階梯型逐步提高的,舞蹈藝術是人類最高的抒情形式。人民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不斷提高的,包括形式和質量上的不斷提高,當唱歌已經十分普及的今天,舞蹈文化正成為人民群眾精神文化活動一種新的追求。也就是說,人民大眾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愛的舞蹈文化,人民大眾也有能力創作自己喜愛的舞蹈文化。這種大眾舞蹈文化的新的理念,正在成為人民群眾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質量的主流,無疑對中國舞蹈文化的健康發展促成飛躍式的變革。

當下,全省各地文化館(站)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通過具體的工作滿足和保障人民群眾在公共文化中的權益,如何通過進一步拓寬、拓深群眾舞蹈培訓、舞蹈創作和舞蹈展示活動,充分發揮群眾舞蹈在公共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筆者認為,舞蹈藝術培訓,對于啟迪心智,陶冶情操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尤其是舞蹈,形式極容易被人群接受,既可增進人們之間的相互溝通,又能使人的精神面貌發生變化,舞蹈培訓的意義還體現在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它能讓人通過對美的感受從而產生巨大的身心愉悅。在這方面廣東省文化館近幾年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的實踐可以給予一些思考。省文化館以“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的意識,加強為群眾服務的意識,加強為基層館站服務的意識”為主導思想,強化公益性服務,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開展面向群眾和基層文化館站的免費藝術培訓活動,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開辦公益性免費舞蹈培訓班,它們采取“請進來”,即每上下半年每期均有四、五個班,有形體訓練、有民族民間舞蹈組合培訓、有現代舞元素培訓班、有舞蹈成品學習、有各舞蹈藝術種類知識講座。采取“走出去”,就是連續多年到群眾舞蹈相對貧乏的多個地區開展舞蹈基本功、民族民間舞蹈組合訓練、舞蹈節目輔導、成人舞蹈編導及少兒舞蹈編導班,對基層舞蹈愛好者進行問題的解答,充分滿足了基層對舞蹈文化的需求。我相信,在大力構建公共文化服務中,政府及文化部門,特別是文化館(站)一定能為群眾的各種舞蹈文化活動給予大力扶植,把美的舞蹈藝術傳遞給人們。這樣,群眾舞蹈的發展必然能成為創建和諧社會的一種創造性的文化,它不僅有利于中國舞蹈文化的健康發展,也能為人類文明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作者:胡志強 單位:廣東省文化館

友情鏈接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中出仑乱中文字幕在线 |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99国产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有效 | 亚洲成成熟女人专区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