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0 11:41:16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小學生安全教育現狀分析3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安全問題是人類生存的重要保障,它聯系著日常的生活以及學習,學校作為一個小學生接觸時間最長的教育平臺,對于學生的安全教育有很大的責任。最近一段時間,經常會出現由于安全教育不足而發生的小學生安全事故,這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成長十分不利。所以,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加強學校對安全教育知識的傳播,加強相關部門對安全教育實施的監督管理非常有必要。
一、我國小學安全教育的調查以及現狀分析
1.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清晰,安全教育主體不明確
安全教育不僅僅局限于學校,更多的是學校、家庭和社會三者之間的共同融合,從多個層次強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綜合性地進行小學生安全教育。綜合歷年的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家長對于自己孩子的安全教育意識還是十分強烈的,存在明確的安全教育思想,但是很少有家長會自己主動承擔起孩子的安全教育責任,更多地認為該項教育內容應該由學校進行整理、歸納、講解。家長認為,自己不能浪費過多的時間進行專門的孩子安全教育學習,而后再對孩子的安全意識進行引導,向孩子講授正確的安全教育內容。反而更傾向于學校主導安全教育學習,學校才是孩子接受安全教育的主要場所,是主要的教育承擔者、引導者,自己則可以在此基礎上加強對于孩子安全意識的強調,反復進行叮囑。其實則不然,家庭在小學生安全教育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安全問題是家庭以及外界環境因素綜合作用下的產物。家長對于自身的孩子安全教育主體不清晰,權責不明確,將過多的教育責任歸到了學校,混淆了安全教育的主體。
2.相關的安全教育法律法規有待完善
縱觀我國小學生教育中的各種法律法規,并沒有系統性的、強制性的有關學校對于小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也沒有更多的安全教育教學理念。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只是系統地認為應該加強小學生安全意識教育教學。根據系統的調查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將近三分之一的學校并沒有開設相關的安全教育教學課程,直接體現了學校對于小學生的安全教育方面重視度不足。只有較少部分學校正在系統地規劃小學生安全教育課程教學內容,絕大多數的學校只是階段性地規定學生不能參加的危險活動,還沒有實際性的教育教學行為。很多學校認為,安全教育相比于其他學科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并沒有納入應試教育教學體系中,學校對于此門課程的設置也只是一帶而過,并沒有系統的、細致的教育教學內容探究。我國小學生教育教學法律、法規中對于安全教育并沒有科學的判別依據。就目前的小學安全事故來看,主要的責任方判別依據就是,學生是否處于校園內,事故是否發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是否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有關系等,是不是可以歸納為校園傷害事故中。學校淡化了安全教育教學,更加側重于傳授知識、教書育人,忽視了對于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培養。
3.安全教育監督管理有待加強
相關的教育部門在對學校安全教育方面進行監督管理時,其管理力度還不夠,導致學校對于安全教育的意識不夠強,沒有準確落實到安全教育中,以至于學校經常出現打架斗毆、溺水等現象。比如,根據相關新聞報道,某學校的學生出現了集體食物中毒現象,經過相關調查研究,發現學校的食堂將發芽的土豆做給學生吃。但是這件事的發生并沒有引起教育部門的關注,未發生此事的其他學校也沒有在意,隔天,另一所學校發生了同樣的事故。由此可以看出,相關教育部門對學校的安全教育進行大力度的監督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一旦松懈,后果不堪設想。
4.安全教育實施不規范、保障不充足
現在的學校安全教育課程的設置極為不合理,課程設置得太過于稀疏,不夠規范、合理。還有一些學校不夠了解安全教育的內涵,在進行相關內容的實施方面還不夠規范,太過于隨性,以至于學生對于相關安全教育的內容也不太重視。除此之外,學校在對小學生進行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時,采取的教育方法太過于傳統老舊,不夠新穎,而且相關的安全教育的資料不夠充分,實施教育的時間也不夠,沒有專業的安全教育教師團隊,以至于形式化大幅度出現于安全教育的過程中,安全教育的效果也沒有明顯的改善,所以,相關的教育部門沒有完善的保障安全教育得以實施的體系,還需要加以改進。
二、加強小學生安全教育教學的優化策略
1.轉變固有的教學觀念,加強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培養力度
根據我國對于小學生教育教學的理念的不斷優化,就必須要轉變固有的教育教學理念,摒棄應試教育至上的思想,學校聯合學生家長,采取合理的教學措施進行整體性的安全教育改善,加強對于小學生安全預防技能措施的培訓工作,以及加大其相關意識的培養力度。如對于一年級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危險辨別意識,可以迅速地判斷事情的安全性,對于他們的安全教育內容就要側重于“遠離事故發生地”或者“迅速逃脫”,該項教育內容要結合家長共同進行,學校提供實際的、常見的安全事故,并進行適當的危險分析。而后,由家長作為主導者,對自己孩子進行安全逃脫技能指導。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可以充分認識到安全事故的危害性,以及對于自身的影響,對于他們的安全教育內容就要側重于“自我保護”,在事故發生之際,小學生必須要具備充足的自我保護意識,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他們自己具備基礎的安全意識以及自我保護意識,可以迅速地判別安全事故,并且及時、有針對性地采取對應的安全策略。對于他們的安全教育教學內容就要側重于“互助”“互救”,五、六年級的學生在明確自身安全的同時,要在自己能力允許的范圍內對處于危險中的同學伸出援手,提供一定的援助。對此,學校一定要反復強調,量力而為,不能夠為了向他們提供援助而再次將自己置身于危險中。學??梢远ㄆ诎才虐踩菥殻瑢τ趯W生們出現的安全性問題及時進行糾正。強調小學生要學會自我保護,具備基礎的自救、互助能力。這不僅需要學校做出對應的安全教育,還需要全社會以及學生家長的配合,共同開展安全教育教學,為小學生的人身安全再加一道保障。
2.建立健全的安全教育教學內容
要想更好地進行安全教育,就必須要明確小學生安全教育內容,搭建系統的知識教育體系,科學、合理地規定安全教育內容。主要內容如下,在家庭中,必須要強調用電安全,以及有一部分家庭中會存在天然氣、燃燒用火和煤炭的使用,也要注意對其的強調;在學校,要明確學生的穿著安全、游戲安全,在出現意外時,能夠自救,其他同學可以及時給予幫助,或者選擇向老師求救;在校園外面,就要注重防火,強調具備一定的交通安全意識,在外出游玩的時候遠離危險地區等。而后就是要歸納整體,著手建立完整的安全技能防御教育教學體系,包括基礎的安全知識學習,以及完整的安全事故實踐演練活動教學,內容涉及常發的安全事故,如溺水事故、交通事故、火災事故、校園傷害事故、踩踏事故等。
3.加強安全教育教學資金投入
面對社會中頻發的小學生安全事故,以及大自然中隱藏的各種危害,必須加強小學生的自我安全意識,讓其掌握基礎的安全技能,具備良好的安全思維。國家做出硬性要求,強制各個小學開設安全教育教學,根據地方性小學生事故頻發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安全教育內容的選擇。國家劃撥教育經費,加強區域小學的安全教育教學活動室的建設,提供良好的安全教育環境,有目的性地進行安全教育,從根本上向小學生表達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集中他們的學習注意力。在班級圖書角放置安全教育圖書、危險識別百科圖書等書籍,制定安全教育手冊,由學校統一印發,融入新穎的表達方式,吸引學生的觀看、學習興趣,以便教師可以更高效率地進行安全內容講解。學校還可以聘請當地的警察人員進行實踐指導,讓警察叔叔向學生們強調安全的重要性,與此同時,進行校園安全隱患的排查。學校安排合適的時間邀請學生家長進校參觀,從另一層面進行安全隱患的排查,適當地進行學生安全教育引導,讓家長從更多的方面了解到危險發生點,提升家庭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4.加強學校與家長的合力安全教育
父母是孩子生活安全常識的直接教育者,家庭是學生的基礎學習地,家長對于孩子的安全教育起著基礎性的決定做作用,是培養孩子具備更好的安全意識的基礎途徑之一。學校要充分結合家長,整合現有的安全教育思想、理念,讓家長加強孩子安全保護意識,讓家長理解學校的教育教學內容安排,明確家長的安全教育責任,加強對于孩子的安全管束,明確孩子的人身安全問題。聯合社會、學校、家長創建安全教育平臺,由學校及時提供學生的安全動向,規劃校園安全教育內容及相關體系,讓家長明確自己對孩子的監護權。學校可以適當地與家長達成安全教育協議,引導家長組建安全教育交流團隊,強調安全教育在家長認知中的重要性。搭建科學合理的系統安全教育體系,落實責任安全教育模式,學校提供優質的安全教育教師團隊以及基礎安全教學設備,明確安全教育的時間及內容。定期與其他學校進行安全教育溝通,拓寬本學校的教育層面。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處于基礎的成長階段,對各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但是對于外界事物的安全性辨別能力不足,所以,學校及家庭以及社會必須加強對小學生的安全素質教育,讓學生明白自身安全的重要性。系統性地提升有關安全技能防御的教育教學力度,搭建多樣化、全面化的安全教育體系,明確規定教育體系內的安全教育內容,為確保小學生安全、健康地成長提供基礎保障。
作者:張賽英
小學生安全教育現狀篇2
安全是人類社會的基本需求,與每個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作為培養年輕一代的專門機構,學校是學生開展安全教育的重要載體,擔負著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任務。近年來,校園內外經常發生安全事故,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因此,如何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已成為全社會的研究熱點和重點。小學生安全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其中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面。以下將針對問題的成因,提出有針對性和完善的對策,以促進小學生的安全教育。
一、小學安全教育的現狀和不足分析
1從安全教育的角度
盡管教師們都知道“安全大如天”“沒有安全,就沒有教育”,但學校的專職安全教育人員幾乎是空缺,基本上是由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兼任。究竟應該培養孩子們什么,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很多小學教師是把握不了的,所以出現了不敢讓學生徒步行軍、參加勞動、騎單車上學校等活動,一些對抗性強的項目如實驗、美工課等也被代替。
2安全教育體系不健全
目前,我們國家缺乏統一的安全課程標準,沒有統一的安全教育教材,只有一些安全知識輔助手冊。在應試教育的指揮下安全教育被視為細枝末節,只是在品德與社會等課程進行摻雜教育或者是假期前突擊學習。還有些時候,因為發生了一些事件突然掀起安全教育一陣風、走過場現象,可以說課程設置隨意。
3許多學校的安全教育形式化和模式化趨勢很明顯
學校的大多數安全教育是以形式化進行的,它太理論化了,不注重與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實踐相聯系,實踐訓練很多小學生看了也覺得沒有新奇感,很難入心,沒有內化為自己的經驗,必然也很難達到預期目的。
4從教育內容的角度來看,學校和家庭非常重視一般安全事件的安全風險
例如,它涉及交通事故,防洪,防盜,防人身傷害,防火等。其中許多對于學生來說可能是熟悉的,但很少涉及學生想知道的知識,例如當前的網絡安全。此外,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如突然喪失“自救”或“自助和自我保護”,也缺乏明確的方向。
5安全教育涉及知識的各個方面,需要動員整個社會
在傳統模式下,這通常是學校的單方面運作。家庭是一個薄弱的環節,安全教育很容易忽略它,家庭中發生許多安全事故。小學生的安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父母的慣常言行。當下的社區、街道和社會組織等社會領域的安全教育資源還沒有動員起來,如小學周邊都存在小型食品店、道路上流動攤販、小學生常去的娛樂場所等,對安全教育的配合度有待提高。
二、加強小學安全教育的策略建議
1要轉變觀念,提升學生的安全防范技能
需要加強學生和家長的安全預防措施和安全意識。例如,小學低年級(1年級和2年級)的學生已經能夠識別災難的危險,并且還可以傳達災難警告。在這一階段,安全教育的重點是使小學生在父母的指導下迅速正確地逃脫。小學中年級(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學生能夠理解災難的危險,安全教育的重點是讓小學生在災難期間采取適當的自我保護措施;高年級(5年級和6年級)的學生能夠理解各種災難中可能發生的情況并迅速采取行動。對于高年級學生,安全教育的重點是注意他人的安全,并在確保自己安全的同時以適當的方式幫助他人。同時,我們應該采取行動,培養小學生在緊急情況下保護自己、自救和互助的能力。安全防范技能的提高不能僅僅依靠單方面的努力,有學校責任,社會責任以及家庭和個人責任。有效的安全保障是學校,家長,社會和學生共同努力的結果。
2家長要為提升學生安全防范技能承擔責任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保持學生的健康成長對社會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父母應該承擔更多的教育責任。要把兒童安全放在首位,不斷提高自我安全水平,重視兒童安全教育,與學校和社會合作。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應真正承擔責任,父母應該改變觀念,加強學習為孩子樹立榜樣,并分擔學校和社會的安全教育責任。如何使孩子遠離危險并在安全的環境中成長是父母的責任和全社會的責任。
3學校應著力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和長效性
開展靈活多樣的安全教育。在學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安全知識,掌握安全有效的預防事故的方法和方式,以減少事故發生的機會和預防事故的技巧。學校應利用所有資源進行靈活多樣的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加大安全教育宣傳力度,開設和改進安全教育課,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生活實例,講解各種安全知識,以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和自我保護意識。
三、結語
總而言之,由于學生在小學階段仍不成熟,因此對外界充滿了好奇心和活力。因此,在學生的教育過程中,容易發生各種不可預測的安全事故。小學教育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學生的安全。在此基礎上,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必須重視安全,組織教師積極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并為促進學生的學習和健康成長做好計劃。
作者:秦開云 單位:重慶市黔江區城南中心小學校
小學生安全教育現狀篇3
作為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小學生安全教育承擔著重要的奠基作用,不僅致力于培養小學生形成安全意識、掌握基礎性安全知識,更注重引導小學生加強對校園暴力、違法犯罪、潛在安全隱患的辨別能力,使其養成健康的心理素質與正確的行為習慣,進一步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生安全教育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1.安全教育內容貧瘠
長期以來小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往往局限于教材這一唯一來源,相關教育內容被囊括在品德教育、科學教育與心理教育中,教育內容缺乏有效擴充與定期更新,在意外傷害、網絡信息安全、青少年心理健康等內容方面呈現出缺失問題,降低了學生接受知識的完整度與豐富性[1]。
2.安全教育形式單一
在教育形式層面,當前小學生安全教育主要體現為說教形式,由教師將相關理論內容直接灌輸給學生,其所占課時較短、授課頻率較低,僅有少數學校采用緊急疏散、防火演習等活動進行實踐操作演練,進一步導致教學缺乏生動形象的特點,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接受度與參與熱情。
3.缺乏配套教育條件
部分學校并未設立專門的安全教育課程,在安全教育資料方面尚未實現體系化、缺乏共享交流機制,而學校在安全教育的資金投入方面普遍較少,難以定期為教師提供安全教育培訓、完善校園安全設施等,進一步削弱了安全教育的實施效果。
二、優化小學生安全教育效果的具體策略
1.豐富安全教育內容,滲透社會熱點事件
在安全教育內容機制建設層面,教師應當清晰地認識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秉持著與時俱進的意識進行安全教育內容的擴充,充分運用互聯網與多媒體教學設備搜集有關安全教育的資源和素材,實現教育內容的動態更新。例如在學習“安全工作”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入“江西一男孩將身體探出車頂天窗,頭部與限高橫杠相撞死亡”這一社會熱點新聞,從中滲透交通安全教育,引導學生明確認識到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教師還可以借助“上海市6歲女孩被試衣鏡砸中,顱腦損傷不治身亡”這一新聞,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樹立人身安全保護意識,自覺遠離存在安全隱患的建筑設施。通過將教學內容與社會熱點事件結合,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換位思考,感知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與安全事故造成的嚴重后果,借助教育內容的豐富提升教學質量。
2.創設多元教育形式,豐富學生認知體驗
面對傳統安全教育“重口號”“重說教”等問題,教師應當切實樹立創新教育理念,運用多元化教育形式取代以往知識灌輸式教學,在課堂中充分展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習地位,立足于學生的興趣點進行教學知識的導入與滲透,避免學生產生厭煩、抵觸情緒,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與探索欲望,以此優化教學效果。以“學會安全自護”這一課題為例,對此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陌生人接小明放學這一故事情境,引導學生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將誘拐兒童場景進行再現,在此過程中關注不同學生的表現并引導其他學生進行評價,在全班共同探討、積極參與的過程中總結經驗,確保學生能夠樹立危險防范意識、形成自我保護能力,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認知體驗。
3.完善教育設備條件,健全科學評估體系
此外,學校應當調配一定教學資金進行教學設備條件的完善建設,引入豐富教學資源、教學設備器材為安全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創設完備前提,定期創設安全教育培訓活動,給予教師進修學習的機會,并借助問卷調查、緊急情況演習等方式考查安全教育的實施效果,實現對教學成效的有效評估。例如學??梢远ㄆ诎l放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交通規則、消防知識、青少年心理健康等項目,結合學生作答結果進行安全教育內容與側重點的調整,提高教學有效性;還可以借助實踐演練觀察學生是否掌握滅火器操作技巧、樹立正確的緊急逃生意識,進一步借助階段性、跟蹤性、常態化考核評價機制的創設,實現對安全教育實效性的監督,為學生安全意識與行為的養成打下良好的基礎。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普及安全健康、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節點,教師務必要牢固認識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借助信息網絡等豐富資源進行教育內容的擴充與豐富,引導小學生鞏固基本安全意識、掌握基礎性自我保護技能,以此踐行素質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明明.小學4-6年級學生社會安全教育現狀及改善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6.
[2]馬碧黛.淺談小學生安全現狀及教育策略[J].甘肅教育,2018,(10):21.
作者:李興棟 單位: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