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專業書證融通建設研究

時間:2022-12-05 14:45:20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智能網聯汽車專業書證融通建設研究,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智能網聯汽車專業書證融通建設研究

1引言

汽車產業正處于激烈變革時期,目前智能網聯汽車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無法培養出適合未來的新技術、技能型人才。2019年國家出臺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標志著“1+X”證書制度的正式誕生并開始運作。“1”既是基礎,又為主體,為學生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X”可以起到針對、引導作用,解決職業技能、職業素質基礎與拓展關系問題。從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層面看,“1+X”是互相補充、互相融合的。因此“1”和“X”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它們既是獨立的個體,本質上又是相互融通的,共同目標都是在于改革職業教育及創新人才培養方式。

2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現狀

智能網聯汽車生態產業生態圈大概有5萬多家在營公司,包括從上游的感知系統、決策規劃系統、控制執行系統、通信系統等20多個領域;到中游的自動駕駛系統解決方案、智能座艙系統解決方案、整車廠等10多個細分領域;再到下游汽車經銷商、共享出行服務、物流服務、第三方應用和服務、汽車后市場服務等近20個細分領域。其中適合高職和職業本科的新技術、新技能型人才缺口超50萬個。因此,智能網聯汽車的職業教育不僅僅是只給各大整車制造廠培養人才,更不只是為乘用車品牌制造廠培養人才,而是為整個行業從前市場到后市場培養人才。典型技術、技能型工作崗位及典型工作任務見表1。

3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發展現狀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還沒有發展為成熟產業,導致各院校把握不準產業發展崗位及崗位能力需求狀況,培養人才適合什么崗位定位不準,專業課程體系與培養目標不一致等各種問題,導致培養出來的人才質量及適合度不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3.1教學質量標準不統一,培養質量參差不齊

由于專業教學質量標準不統一,導致最終培養出來的人才質量參差不齊,院校與學校之間,甚至具體到班級與班級之間,都會因為授課教師水平及標準等不統一,而產生很大差異。

3.2課程內容設置與職業能力發展不匹配

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應該定位為適應產業發展的高素質、創新性技術技能人才,以支持產業持續快速發展。但因為人才培養目標制定的不切合實際,實踐教學與培養目標不協調,導致理論及實踐教學內容與評價不能準確對應崗位職業能力,培養出來的人才不能滿足整個產業的發展要求。

3.3實踐教學條件無法適應課程內容需求

職業教育中實踐教學是整個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是職業類院校有別于本科類院校的一大重要特色。但由于很多高職院校的實訓條件,無論在數量和質量無法滿足培養技能型人才需要,實訓設備更新慢,缺乏校企合作平臺,閉門造車,無法精準定位,導致培養出來的人才不符合企業的用人需求。

3.4職業能力與行業需求不一致

對整個行業具體有哪些崗位適合職業院校畢業生,各崗位所需要的職業能力也分析的不夠透徹,從而使得無法明確定位具體的工作崗位,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夠準確,培養出來的人才的職業能力何行業需求不一致。

4書證融通研究現狀

目前,“1+X”證書制度下的書證融通研究仍然只是處在理論探討摸索階段,還沒有真正成熟的實踐案例,所以目前非常需要開始理論聯系實際進行書證融通的教學實踐。“書證融通”是由我國在“1+X”證書制度的背景之下提出的概念。歐美等發達國家雖沒有直接提出書證融通概念,但是他們推行的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互認體系,無論是從形式上還是到內涵里都和書證融通概念基本相類似。國內許多專家學者在對“1+X”證書制度有不同的理解和側重點。其中:王興教授認為,“1+X”證書制度要在國家資歷框架和學分銀行的建設基礎上,滿足以產教融合、職普融通、終身學習、中高職貫通為核心要素和關鍵特征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發展要求[1]。覃川教授認為,實施“1+X”證書制度,“書證銜接和融通是精髓所在”,不僅可以倒逼職業院校辦學模式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進一步深化[2],更好實現畢業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之間的銜接與融通,而且可以加強校企良性互動與有效合作,將技能證書課程融入學歷證書課程體系,在辦學體制、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更好體現職業教育類型應有的本質特征[3]。韋莉莉教授認為,“1+X”證書制度的基本價值指向是適應和滿足職業教育內在結構、發展規律與發展需求;服務價值指向是增強和提高職業教育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能力與水平;社會價值指向是調動與激發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辦學的內在動力[4];建設價值指向是建構與塑造學習型社會與國家資歷框架制度。

5書證融通重構內涵

截止2020年9月,教育部頒布了四批“1+X”證書制度共472個職業技能等級證,其中在首批6個證書中,汽車專業領域共有兩個,分別是汽車運用與維修和智能新能源汽車,足見新能源智能汽車職業技能等級考核的重要性。職業技能證書應該符合市場需要、行業發展方向以及崗位職業標準,是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的直觀體現。在“1+X”證書制度的背景之下,運用書證融通理念,將證書相關標準、規范、內容融入智能網聯汽車專業核心課程體系中,同時結合專業建設基礎、當前產業發展方向和人才需求,對專業核心課程進行重構,持續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靈活性、適應性、針對性,是當前智能網聯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的當務之急,也是國家“雙高”專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要求。“1+X”證書制度是職業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也是一項重要的制度創新設計,它融合了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給職業教育發展及其人才培養模式、考評模式等帶來了重大革新,為書證融通研究的開展提供學術思想指導。“1+X”證書制度的書證融通是指學歷證書“1”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X”兩者之間的相互銜接、相互認可以及相互轉換。“1”與“X”具有共同的教育培訓對象,這是“1+X”證書制度書證融通的重要內在邏輯。對于職業院校而言“1+X”證書制度下的書證融通,是將企業所急需的崗位職業能力,融入到教學環節中,這就需要對原有的課程體系和內容進行優化以及重構,同時還要對目前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通過開發和實施“證書型”課程,實現學歷證書與技能證書相互融合,滿足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發展需求,以提高專業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同時還兼備了靈活性和適應性。通過書證融通思維方式,重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培育出符合行業急需的高素質專業技術、技能人才。目前,我國的“1+X”證書制度試點才剛剛開始,重構專業課程體系就是對原有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是具有一定的難度的。其難點就在于現行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課程體系各不相同(課程總體體系見表2),教材的內容標準各不相同,不符合“1+X”證書制度標準,所以需要對現行的教材內容進行優化與整合,并且重構教材。專業核心課程重構的推進,重點在深入研究“1+X”證書制度相關政策、文件,結合專業建設基礎、教學保障和原來課程內容等,在進行充分調研和分析論證的基礎上,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對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標準及要求,從智能網聯汽車專業技能等級證書要求下,重組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將重構專業核心課程名稱、理論與實踐具體教學內容、課時安排、選擇的思路等相關信息撰寫成專業課程開設報告,同時組織證書考評組織以及校內外相關專家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研討、溝通交流,為課程開設提供支持依據,最終,形成融入了書證融通理念的專業核心課程體系。

6書證融通研究主要內容

6.1結合1+X書證融通制度,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通過對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典型的工作崗位進行調研,深入研究智能網聯汽車崗位職業技能證書標準、專業教學標準、以及智能網聯汽車行業標準,將等級證書考核內容及要求融合進人才培養方案標準中,對核心課程體系進行重構,同時對課程內容優化,促進“1+X”相互融合和銜接,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與專業培養的方案應該要相一致,專業課程內容設置也要更加合理。

6.2結合1+X證書職業崗位能力標準,重構課程內容

①對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的理論實踐課程的標準及具體內容進行重新優化時,應該對行業崗位進行充分調研,細分崗位所需要的技術技能和職業素養,同時還要融入“1+X”證書標準。②重構專業理論和實踐課程體系。按照“1+X”證書標準要求,將在常規教學過程中沒有講述的知識、技能,而在證書中涉及到的內容,納入到正常教學過程之中。同時,基于校企合作平臺將企業新技術、新標準規范融入進教學體系中,保持教學內容能夠同步滿足行業企業的需求。③重新構建任務模塊,實訓內容和考核方法。基于“1+X”職業技能標準,結合專業現有的實訓教學設備和條件,開發出與職業技能相配套的實訓內容與考核方法。④開發“1+X”職業技能培訓教材。以“1+X”的職業技能標準為基準,同時依托學院校企合作企業,通過學校和企業共同開發專業核心教材,并豐富信息化教學資源。6.3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與改革,同時通過任務來驅動任務化教學改革,助推職業技能大賽取得優異成績①按照學校教學活動對接產業、企業的與生產實踐過程的原則,實施任務驅動項目化教學改革,同時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一批綜合能力優異的學生參加省級職業技能大賽、行業賽等,可取得優異成績。②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和方法,在網絡平臺上建立專業核心課程與技能競賽學習資源,豐富本校學生的學習途徑,實現“賽學研”一體化教學平臺,以滿足職業教育的發展需要。

6.4制定書證融通認證標準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同樣可以展現出學生的學習成果,應該可以和學歷證書相等同、轉換,可以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并通過制定課程和職業資格證書轉換規則,實現專業理論及實踐教學要求能夠和職業技能標準、職業鑒定方式與教學評價方式相互融通,提升“1”與“X”的融合與銜接。

7書證融通主要研究方

在智能網聯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中,關鍵是對專業核心理論及實踐課程進行重構。對專業核心理論及實踐課程進行重構,應該從兩個方面入手,包括國家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具體的實施操作思路和方法,同時還需要在書證融合思想指引下,并結合行業現狀及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專業已有的基礎來開展。

7.1《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作為改革實踐的綱領和方向

應該充分認識并理解職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創新性。“1+X”證書制度實施過程中,應該充分理解“職教20條”的內涵,深度融合書證融通理念,同時還應緊密結合國家資歷框架、“學分銀行”,教學標準、高職本科銜接等。

7.2《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作為改革實踐的指南和抓手

試點方案進一步明確了“1+X”證書試點的目標、任務及要求。如何提高職業院校智能網聯汽車專業人才的技術、技能、職業素養以及多重性,應該將書證融通理念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并嚴格按照教學標準和職業技能等級考核要求來實施。

7.3《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高等職業院校專業教學標準》作為改革實踐的標桿和參照

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根據,就業方向確定培養目標,明確主要職業能力,并由此形成能力標準與知識要求。能力標準與知識要求分別由工作領域、工作任務、職業技能、技能要求和知識要求等五個層面來界定和說明[5]。在對智能網聯汽車專業課程重構時,重點在于理論和實踐課程體系重構,同時深度融入書證融通理念。

8結語

在智能網聯時代,對汽車專業人才的技術、技能需求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更多地集中在車聯網、軟件開發、智能駕駛系統、系統集成和控制、算法和人工智能等新領域。要緩解智能汽車領域這種人才短缺的現象,高校要盡快調整人才培養方案,通過書證融通,將證書相關標準、規范以及內容融入進智能網聯汽車專業核心課程體系中,同時結合專業建設基礎和當前產業發展人才需求,對專業核心課程進行重構,從學科建設、專業設置等方面加快調整進度,以適應企業的用人要求。與此同時,企業和院校之間也應該更加積極的開展深度合作,在實踐中為行業輸送更多專業的、適合崗位需求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陳紅,譚起兵.“1+X”制度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析——以天津工業職業學院為例[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09):53-55.

[2]沈茗戈.“1+X”制度背景下的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20,17(19):130-131.

[3]覃川.1+X證書制度:促進類型教育內涵發展的重要保障[J].中國高教研究,2020,(01):104-108.

[4]李云飛,王國東,宋連喜.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的現實價值、關聯邏輯與實施路徑[J].職業教育,2019,18(10):3-8.

[5]凌旭,戴俊良,肖芝.“1+X”證書制度下高職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建設改革探索[J].模具工業,2021,47(06):80-85+94.

作者:王仁群 李清德 李海霞 單位:南京科技職業學院

推薦期刊
友情鏈接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自产精品视频 | 中国Av网站在线播放 | 日本少妇高潮正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中文伊人久久久 | 五月天AV女优在线观看 | 免费成人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