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7 17:23:43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金融支持農村產業發展路徑探析,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為廣大鄉村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使相關管理部門面臨嚴峻的挑戰,要想實現農村產業興旺這一目標,就需要大力發展農村產業。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金融是實現經濟發展的高效助推劑,如何實現金融對于農村產業發展的有效支持,如何結合地區的地理特點、經濟特點、人文特點,以國內外先進經驗為鑒,積極鼓勵與引導金融機構與金融組織主動投入到農村產業發展的時代洪流中去,為農村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目標的實現提供力所能及的助力,是各相關管理部門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1加強政策引導,加大銀行對于農村產業發展的投入力度
鄉村振興背景下,從普惠金融理論視角來看,如果農村地區的金融供給渠道通暢,那么該地區的產業產值的增長就會得到有效支持與保障,農村經濟社會大的發展就會得到極大推動。銀行是出現時間最早、發展歷史最長的金融機構,理應在農村產業發展方面發揮其應有的金融支持作用。但是銀行金融機構貸款作為間接融資的常見方式,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其融資成本一般情況下要高于直接融資,同時在市場化的環境下,銀行金融機構的經營也決定了其追求利潤的屬性,相關管理部門要制定相應對策,一方面積極引導、大力鼓勵銀行金融機構創造性地推出適應農村產業發展的相關金融產品,大力解決涉農貸款比例較低、過程困難等相關問題,另一方面則要注意保障銀行金融機構相應的利潤。
1.1加強公共管理部門和相關政策性銀行之間的積極合作
在我國政策性銀行有3類,與商業銀行相比,其最的不同體現在不以追逐利潤最大化為目的。雖然政策性銀行發放的貸款也要收取利息,但是其利率通常都要低于商業銀行。相關公共管理部門應該大力加強與政策性銀行之間的合作,充分發揮其利率低的優點,創新性地開發金融產品,投放到農村產業的發展中來,從而有效解決農村產業在發展過程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助力農村產業興旺發展。積極引導政策性銀行發揮其在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產業發展的幫扶作用,同時還應該將助力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到政策性銀行的幫扶范圍內,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局面。
1.2加強對商業銀行的引導,發揮其對農村產業的支持作用
市場經濟環境下,金融業務開展的主要力量是商業銀行,其主要目的則是實現利潤最大化。眾多商業銀行,尤其是國有的商業銀行借助于存款業務吸納了大量的社會閑散資金,其有實力且應該成為鄉村振興背景下助力農村產業發展的可靠力量,公共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其引導,有機地將正向激勵與負向懲罰結合起來,鼓勵其積極支持農村產業,為農村產業提供成本較低、期限較長的資金與服務支持。正向激勵要將榮譽激勵與利益激勵有機結合起來,從根本上提升這些金融機構的榮譽感以及群眾認可度;同時給予考核優秀的商業銀行相關的物質獎勵,例如通過財政資金向考核優秀銀行的傾斜,增加其存款儲蓄量,支持其進一步發展,對于考核結果較差的相關銀行,則采取減少財政方面資金在這些銀行的存管力度,促使其轉變態度,投入到鄉村振興的建設中去;從而實現從榮譽層面與物質層面激發商業銀行支持農村產業的積極性。
1.3正確引導農村中小銀行,發揮其在農村產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農村中小銀行的主要儲戶是農村地區的廣大居民,而這些銀行所吸納的存款則應該被主要用在農村地區建設與發展中去。公共管理部門需要從實際出發,結合鄉鎮、村的金融環境建設,對那些在鄉鎮設置營業網點的村鎮銀行給予財政資金存款方面的扶持,幫助這些網點在農村地區站穩腳跟;對于那些開設在村里面的營業網點,則在營業場所的選址、建設,以及存款宣傳等方面給予政策性的支持。通過財政貼息政策,從最大程度上去激發農商行的積極性,淋漓盡致地發揮其基層網點多、與農民聯系更為緊密的優勢,鼓勵、指導這些農商銀行開展除了存款、取款服務之外的其他金融服務項目,如代申請貸款、受理貸款等,更好地發揮其在農村產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2完善農業保險制度,降低農村產業風險
完善農業保險制度,能夠有效降低農村產業風險,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保障。
2.1充分發揮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作用,為農村產業提供有力保障
相關公共管理部門需要在繼續推進現有符合農村產業發展的政策性保險的前提下,實現農業保險產業的政策性創新,進一步開發出適合本地情況、與本地農村產業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相關政策性農業保險,同時還要加大對這些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宣傳力度,積極鼓勵、引導廣大農戶主動、自覺、自愿去參保,有效降低農村產業風險。
2.2充分發揮農業保險在農村產業中的聯動作用
保險機構在廣大農村地區設置服務站點,建立起由主管農業農村工作的相關管理部門牽頭的,由保險機構參與的工作小組。按照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來對農業相關保險水平做出動態評估與調整,在實現農業保險覆蓋農村產業物化成本損失的基礎上,借助于補貼等手段,積極鼓勵廣大農民對農副產品的價格、農作物產量等進行投保;同時鼓勵保險機構在市場化的時代背景下,勇于承擔其在鄉村振興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對農業生產相關機械、倉儲設備等開發新的保險產品,對其進行有效保障,進一步擴大農業保險的保障范圍,發揮農業保險在農村產業中的聯動作用。
2.3進一步完善農業保險的作用機制
相關公共管理部門要在整合農業、保險、財政、銀行等數據的基礎上,以政府為主導,多方參與的方式,建立起便捷的農業保險數據平臺,利用互聯網實現數據共享,進一步對農產品價格的采集機制、發布機制進行完善,嚴格監管投保人以及相關的承保主體,最大程度杜絕騙保與騙取政府補貼現象。
3突出體現財政對于金融支持農村產業發展所起的主導作用
3.1加大力度,實現基金管理公司對于被投資經營主體的有效監督
作為基金出資者的政府,其肩負著如下職責:監督基金管理公司,做好資金管理工作,切實做好對于受資的經營主體對于相關資金使用情況的有效監督,這一監督需要貫穿投前、投中、投后。在投前,基金管理公司需要根據經營主體的實際情況制定翔實的資金使用方案,切實保障資金用在了產業發展上;在投中,基金管理公司需要密切追蹤相關資金使用計劃的被執行狀況,深入了解經營主體相關投資項目的進展狀況,避免資金被挪用現象的出現;在投后,基金管理公司應持續追蹤、掌握所投項目經濟效益的相關狀況,避免資金回收無法得到保障現象的出現。
3.2加強平臺建設,提升財政基金合力
財政補貼是助力農村產業獲得資金支持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而基金投資則是另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公共管理部門要加強平臺建設,為實現金融對農村產業的支援創造條件,搭建集各級公共管理部門、金融機構、經營主體、廣大農戶于一體的平臺,明確各相關主體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在支援農村產業發展的工程中承擔的職能以及所扮演的角色,明確權責關系,使各方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做到相互協調合作。公共管理部門要擔負起與財政基金對接的職責,在深入了解、充分掌握當地產業發展狀況的基礎上,挖掘鄉村產業的優勢,發揮其特色,制定多元化的幫扶方案來規劃產業發展,實現基金順利助力農村產業發展;公共管理部門借助平臺,及時發現基金實施進程中出現的問題,協同各方主體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充分發揮財政基金所具備的資金撬動、杠桿帶動、吸引資本等方面的能力,達到助力農村產業發展的目的,給農民帶來實惠;經營主體要積極利用平臺,使自身得到充分展示,提升自身的認可度,吸引財政基金的投資;公共管理部門要借助平臺,掌握基金投放對象具體的經營活動狀況以及相關的資金動向情況,創建利益互聯機制,實現農民增收致富。
3.3提升對基礎設施投資的力度,有效降低金融下沉的成本
鄉村振興背景下,公共管理部門借助于投入財政資金,從整體上實現鄉村之間的平衡發展。概括來看,農村地區在很多方面得到了長足發展,比如農田基本建設、水利設施建設、電網改造和教育方面等。接下來,對農村基礎設施加大投資力度應該著重解決如何提升金融機構進入農村開展相關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問題,這有助于有效降低其管理成本、時間成本,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要實現農村產業發展,提升農村經濟,需要進一步解決水利建設方面的問題、道路建設方面的問題以及數字網絡建設的問題,繼續完善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以有效提升金融機構收集信息的效率,提升農產品流通的效率,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對于基礎設施的投資,雖然金額巨大、收益低,甚至無收益,但是公共管理部門要堅持基礎設施的建設,對于已建成的基礎設施要做好維護工作,同時還要結合本地區的特色與優勢,結合特色農業、產業,結合環境特點與資源特點,規劃好基礎設施的長期建設。
4結束語
作為人口大國的中國,農村人口眾多,只有真正實現鄉村振興,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才能從根本上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在現代的經濟社會環境下,各個產業的發展從根本上離不開金融行業的大力支持,較之于城市地區完備而發達的金融環境,鄉村地區存在著金融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產業風險可控性相對較低,在獲得金融支持方面存在諸多問題,農村產業很難獲得充足、優質與高效的金融支援,從而使得農村產業在其發展的起始階段出現資金緊張的局面。要想大力發展農村產業,創造出更多更優質的就業崗位,才能更好地吸引廣大農村勞動力植根農村、建設農村,推動農村產業的健康、有序、可持續性發展。而這一切目標的實現,則需要各地公共管理部門通過合理規劃、正確引導,充分發揮其管理、協調職能,實現金融對農業產業的高效助力,推動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為農業現代化目標的實現奠定良好而堅實的基礎,最終實現鄉村振興這一宏大戰略目標。
作者:李霞 單位:黃河交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