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網絡健康信息搜尋行為研究

時間:2022-11-11 14:52:27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老年人網絡健康信息搜尋行為研究,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老年人網絡健康信息搜尋行為研究

1引言

2022年2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43.2%,網上查找信息的比例可達46.2%[1]。同時2018年《中國老年人互聯網生活調查報告》指出,老年人在微信上最喜歡瀏覽的文章類型就是養生保健和生活常識類[2]。由此可知,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通過網絡獲取健康信息,老年群體中近一半可享受到信息化發展成果和更高效的健康信息服務。然而這與我國健康老齡化建設的理想狀態還有很大差距。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間斷的隔離和公共交通限制促使公眾的網絡健康信息需求急劇攀升,而老年人在搜尋網絡健康信息過程中存在著明顯劣勢,其健康衛生服務無法得到有力保障[3]。在此背景下,打破老年人網絡健康信息搜尋過程中存在的多方面“數字鴻溝”尤為重要。只有這樣才能使更多老年人獲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享受美好數字生活[4]。因此基于政府視角研究老年人網絡健康信息搜尋行為具有重大意義。本文通過運用文獻調研和網絡調查法,梳理出老年人的網絡健康信息搜尋行為和障礙,并從政府、用戶、社會主體三個角度出發,為提升老年群體網絡健康信息搜尋能力提出優化策略。

2相關研究

健康信息搜尋行為是指在一定場景或形勢下,用戶為解決特定健康問題,積極主動地搜尋健康信息以達到獲取、證實、澄清目的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行為[5]。網絡健康信息搜尋行為可認為是健康信息搜尋行為的衍生,只不過是對搜尋渠道、范圍進行了限定,強調利用互聯網來檢索相關健康信息,以滿足健康信息需求的一系列行為[6]。關于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的網絡健康信息搜尋行為(onlinehealthinformationseeking,OHIS)研究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討論,研究成果主要劃分為以下四種類型:(1)老年人搜尋網絡健康信息的類型和來源。W.Kong等把TikTok作為一種健康信息來源[7],并對上面發布的有關糖尿病的視頻信息進行了質量評估。張肖等對老年人網絡健康信息替代搜尋的內容與行為模式進行了總結分析[8]。(2)老年人OHIS面臨的障礙。國內學者李月琳等對健康信息搜尋行為的國外文獻進行了梳理[5],指出老年人搜尋網絡健康信息的動機以及面臨的困難。韓國學者J.Chung等選取91名老年人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訪談[9],采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老年人網上尋求健康信息的現狀和障礙進行了研究。(3)老年人OHIS的影響因素。劉嫣等基于扎根理論得出網絡環境、個體特征和認知、社會支持、移動終端五個因素是影響老年人在線健康信息搜尋的關鍵因素[10]。X.Sheng等證實了健康信息導向、電子健康素養和互聯網知識對老年人上網搜索健康信息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11]。(4)促進老年人OHIS的干預措施。B.Xie等提出面向老年人的公共圖書館計算機培訓計劃來幫助老年人獲取優質互聯網健康咨詢[12]。綜上所述,目前國內外研究形成了很多優秀理論成果,為幫助老年人融入網絡時代,有效獲取在線健康信息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但不足之處在于:首先在于如何將科研理論轉化為實踐,切實應用到老年群體中尚未取得學者們的廣泛研究和重視;其次國內針對該主題的研究文獻較少,且多是對現狀進行分析,忽視了現有問題的解決措施探究。故本文根據現存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策略,以便推進這一社會現象的改善。

3行為概述

3.1搜尋類型

老年人上網搜尋的健康信息類型多樣,包括癌癥、慢性病等特定疾病信息,以及藥物治療、醫療資源、養生保健、健康新聞、政策等。其中疾病預防控制、飲食養生等相關信息占比最多。研究表明,老年人上網查詢健康信息主要在于疾病預防和控制、改善生活質量、關愛照護家人等[13]。了解健康信息等健康促進行為與更好健康狀態之間的相關性已得到廣泛認可[14]。

3.2搜尋渠道

老年人比較偏向的健康信息源主要是電視節目、網絡媒體、組織和人際信息、書刊報紙等。雖然目前網絡不是老年人獲取健康信息的第一首選,但確是必不可少且日益重要的。相比于通過電視獲取健康信息,互聯網渠道的關注度已有所超越[15]。在國內,老年人網絡健康信息搜尋渠道十分多元化,不僅有以抖音、微博為代表的移動端,還有以搜索引擎為代表的PC端。但網絡虛假廣告、信息的層出不窮,導致了不少悲劇的發生。由此很多老年人認為尋求在線信息是混亂且具有挑戰性的。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做好監管職責,提高信息發布門檻和審核標準。國外學者對基于互聯網的健康信息渠道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分析,大體有健康網站、搜索引擎、社交媒體、患者門戶網站等。因方便易用的特點,搜索引擎類的信息查找方式有著天然優勢,例如谷歌不僅在美國廣受消費者喜歡,更被公認為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搜索引擎,非常適合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

4障礙分析

老年人在網絡健康信息搜尋過程中存在的障礙,并不僅歸咎于老年人自身的信息素養能力,也取決于社會包容和社會支持的程度。本文以疫情防控常態化為背景,從人、社會、信息技術三個層面對老年人網絡健康信息搜尋障礙進行剖析。

4.1自身因素

首先,老年人健康信息素養能力較差,且隨著年齡增長,自身的身體和生理機能降低,如視力、記憶力、認知能力等[16],導致其學習能力下降,學習和接受新事物較慢。其次,由于受教育水平的差異,老年人在面對網絡信息技術鴻溝時容易被“邊緣化”,對設備操作使用困難容易產生技術焦慮或避行為[17]。再次,老年人對自身消極的態度會影響自我效能感知,降低老年人的網絡健康信息服務使用意愿。另外,對互聯網的態度和一些技術的隱私擔憂,以及如宿命論這樣的錯誤健康信念也是形成網絡搜索障礙的重要因素[9]。這其中,功能衰退是不可逆的,而其他方面則可以通過培養、學習慢慢地得到提升。

4.2社會障礙

社會障礙包括社會污名和缺乏社會支持兩方面。研究表明,當涉及精神和性相關的健康問題時,除個體的心理因素外,社會上存在的輿論喧囂,會使老年人產生一種“病恥感”,從而不愿去搜索相關健康信息,害怕透露病情引起旁人的異樣眼光和不公平對待。譬如此次疫情帶來的恐懼,人們會不自覺孤立與其相關特征、地域的群體。此外,老年人的OHIS經常被提及缺乏社會支持,包括缺乏信息、組織、代際支持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老年人的健康信息搜尋意愿。

4.3信息技術

疫情的突發更凸顯了公民通過網絡獲取健康信息的便捷性,而信息技術是老年人網絡信息搜尋行為的一大阻礙,很多健康類軟件和網站在設計之初并未考慮到老年人的需求。受數字鴻溝影響的老年人很容易受設備操作困難、信息質量差、信息過載等因素的影響,且互聯網上的健康信息質量參差不齊,老年人難以識別出虛假信息。最后,諸多因素會導致老年人的線上健康信息搜尋用戶體驗感差,如系統交互性和導航性不理想、字體大小不合適、布局混亂等[5]。

5政府責任及應對策略

隨著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自然成為社會焦點,尤其是在此次疫情期間,基層社會治理運用了以信息技術為導向的管理模式,使得老年人在防疫期間感受到的不便愈發明顯。伴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和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如何幫助老年人提升健康信息搜尋能力,縮小老年人與數字時代的鴻溝是政府的責任。只有政府做好表率作用,出臺相關政策并監督落實,維護好老年人的健康信息知情權,才能為老年人提供更完善的健康信息服務。現從政府責任、用戶角度、與其他社會主體協作三個方面進行具體闡述。

5.1政府責任

5.1.1加強健康信息環境治理由于互聯網上的信息良莠不齊、真假難辨,老年人在篩選信息時面臨巨大挑戰。政府應當加強網絡健康信息環境的治理,為老年人營造一個良好的健康信息環境,提升老年人的獲取體驗。首先,政府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善于利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現偽健康信息并及時做出應對措施,力爭將權威信息發布在謠言之前,從而對健康信息進行及時有效的輿情監測跟蹤。其次,政府需建立健全網絡健康信息審核、發布、展示平臺等方面的法律監管和治理體系,加大辟謠平臺的投入,并鼓勵對虛假健康信息的監督和舉報,使網絡信息管理更加規范。最后,建立親民型政府和用戶相互監督的反饋機制,可以通過入駐各大社交媒體平臺增強與公眾的互動,同時采取措施激勵公民參與健康信息打假,進而形成完善的“互監督”投訴反饋機制。5.1.2健全健康保障體系為提供優質便捷的老年人健康信息醫療服務,頂層設計是極其重要的。政府部門應采取多種舉措健全老年人的健康制度保障體系,才能有效提升該群體的健康保障水平。首先,應對老齡化是我國的重要民生保障工程,建立健全老年服務體系、老年津貼保障制度、老年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以及各種適老化措施,對滿足老年人健康信息需求,破除搜尋過程中存在的障礙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政府在醫療保障制度建設過程中也應注重這一點,關注老年人的健康保障,例如建立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完善基層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機制,規范健全慢性病管理制度等,從而進一步提升老年人在基層醫療保障服務中的保障水平和便捷性。5.1.3重視健康信息普及健康知識普及行動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經濟有效的措施之一。政府應當針對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制定合理、特殊化的健康公共政策,帶頭重視和貫徹健康知識普及工作,使老年群體的整體健康素養得到重大提升。政府及醫療機構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堅持將醫療公衛服務做實做細做好,通過持續開展公益科普、愛心義診等活動,加強老年人健康防病的科普與宣教,幫助他們提升健康意識和疾病抵御能力。

5.2用戶角度

擁有一定健康知識儲備、文化程度較高的老年人會有更好的自我效能感,更有自信去面對網上海量、錯誤信息所造成的難以查找或分辨的挑戰。故提高老年人的網絡健康信息素養,有助于降低信息搜尋焦慮,提高老年人的偽健康信息甄別能力。政府可出臺政策來擴大老年大學、社區養老院等養老機構的辦學規模,采用社區教學、遠程教育等多種辦學形式,使更多老年人認識和熟悉網絡健康信息搜尋的便利,以及提升老年人對于手機等網絡設備的擁有率和使用率,從而逐漸消除因缺乏設備形成的網絡搜索物理障礙。

5.3社會主體

5.3.1改進公共機構老年教育公共圖書館、社區服務中心、老年大學和醫療機構等作為公共服務機構,在提升老年人健康信息素養、為老年人提供健康信息查找和咨詢服務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可以為老年人提供一個健康信息交流的理想空間[10]。目前這些機構開展的項目一般規模較小,且基于互聯網的項目很少,相互之間也尚未形成聯動,因此很難為眾多老年人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未來政府應注重加強各服務機構的聯系,大力投資更多以技術為媒介的網絡項目,打造智慧服務機構,優化公民的就醫和咨詢體驗。此外,要充分發揮各公共服務機構的功能,認真解決老年人的問題,不能含糊不清、胡亂收費等,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5.3.2完善各平臺適老化設計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人機交互的適老化設計。各種社交應用和智能設備的用戶體驗導向設計注重以老年人的需求和行為偏好為中心,以滿足他們的個性化要求。老齡化友好設計中的技術可視性也是促進老年人OHIS一個極具影響力的因素。將使用滿足理論與可視性視角相結合,可以更好地促進老年人應用新媒體平臺進行線上信息搜尋。在人工智能時代,老年人對多模態信息源可信度的感知和對基于算法的內容推薦的信任將繼續發生變化。因此,政府要不斷推進改善各媒體平臺的OHIS適齡設計,建立一個更適于老年人操作的模式。

6結語

在當今老齡化社會,滿足老年群體的健康信息搜尋需求是值得關注的健康信息學問題。本文通過文獻調研和網絡調查法,首先對老年人網絡健康信息搜尋行為的類型、渠道、障礙進行了一個總結歸納;然后從政府視角來探究這一現象,從政府自身、老年人用戶、其他社會主體三個方面給出一些改進建議,以期幫助老年人更好地獲取健康信息,適應老齡化。同時幫助老年人從身體上,心理上更好地應對疫情。

作者:楊婭梅 彭芊芊 于金源 單位: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友情鏈接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偷 | 亚洲午夜成人国产福利 | 在线看片日本高清 | 日本在线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最新国产v亚洲v欧美v专区 |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不卡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