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技術課程思政元素挖掘

時間:2022-11-04 17:42:43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蔬菜栽培技術課程思政元素挖掘,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蔬菜栽培技術課程思政元素挖掘

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如何在課程中有機融入思政元素是現在亟需解決的問題。蔬菜栽培技術課程是園藝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于2021年獲批貴州省職業教育興黔富民行動計劃精品開放課程立項。在課程建設中,課程團隊分析課程思政目標,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建設思政資源,合理設計課前、課中、課后教學環節,評價思政成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成為為“三農”服務的合格人才。

1深挖課程思政元素

《綱要》明確指出,農學類專業課程,要在課程教學中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大國三農”情懷,引導學生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樹立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意識和信念,增強學生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服務鄉村全面振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培養知農愛農創新人才。課程組教師根據《綱要》提出的具體要求,結合蔬菜栽培技術課程標準和課程內容,扎實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梳理了課程思政元素,見表1。

1.1加強生態文明教育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是全民生態文明教育的關鍵環節。當代大學生是未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在課程教學中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針對蔬菜栽培管理中出現的病蟲害問題,帶領學生采取綠色防控措施,保護生態環境,保障農產品安全

1.2培養“大國三農”情懷

我國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大國三農”情懷,對接區域辣椒等產業,向學生們介紹遵義辣椒的生產歷史和發展現狀,甘藍種質資源突破,增強服務“三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讓學生堅定信念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引領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指針。在教學中必須大力關注和引導學生,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在課程知識點和技能點的傳授中融入現代農業技術、蔬菜新品種和農業機械化等,讓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通過食品安全、特色蔬菜加工等,讓同學們明白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1.4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基礎,對于引導青年增強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在教學中通過師生共同分享和學習有關蔬菜的中國詩詞、設施栽培技術的悠久歷史等,讓學生了解蔬菜栽培歷史、名人故事等,培養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和理解。

1.5勞動教育和職業素質培養

勞動教育是德智體美勞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職業素質是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能力等與職業直接相關的基礎能力和綜合素質。每個勞動者,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必須具備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生理素質和心理素質。蔬菜栽培是一個漫長而精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不懼風雨、不怕日曬,體驗春種、夏管、秋收、冬藏,感受勞動帶來的偉大和幸福,也提升了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2思政元素融入教學

2.1課前任務

對部分思政內容,教師布置課前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自然融入思政元素。例如在課程導引部分,教師讓學生課前收集關于蔬菜的古詩詞,學生通過完成古詩詞的收集及展示,將傳統古詩詞融入學習中。在學習茄果類蔬菜栽培時,通過讓學生課前學習番茄的起源和發展史,讓學生明白只有不斷探索,才能不斷創新。

2.2課中學習

(1)案例引入。在課程導引部分,引入李天來院士大力發展設施蔬菜對我國蔬菜產業發展產生積極性推動作用的事例,讓學生在學習設施蔬菜知識的同時,也學習李天來院士為農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增強學生服務“三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學習蔥蒜類蔬菜生產內容時,引入“藍色香蔥”案例,讓同學們能夠科學合理使用農藥,保護好生態環境。(2)討論法。在學習蔥蒜類蔬菜生產部分,通過小組討論章丘大蔥產業發展歷程及發展現狀,對比遵義大蔥產業的發展歷程及發展現狀,分析得出遵義大蔥產業主要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措施。最后通過組間匯報交流,得出最優的助力遵義大蔥發展的措施,培養學生助力地方農業產業和經濟發展的責任感與使命感。(3)講授法。在綠葉菜類蔬菜生產部分,教師講授水肥一體化技術及用天然溫泉水加溫進行瓜類蔬菜栽培等技術,讓學生在學習知識、了解歷史的同時,引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豆類蔬菜生產部分,教師講授豇豆助力新疆和田脫貧的故事,讓學生知道蔬菜也能助力農民脫貧。在瓜類蔬菜生產部分,教師介紹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蔬菜嫁接項目的相關規程、評分標準,同時講解學校參加蔬菜嫁接項目技能比賽訓練的過程及參賽的經歷等,讓學生在學習新技術的同時,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精神。(4)參觀教學法。在課程實踐教學中,組織學生先后參觀了世界辣椒貿易中心———遵義蝦子辣椒市場等地方,通過參觀現代農業及遵義特色農業產業,讓學生了解地方產業的同時,激發學生服務現代農業的熱情和動力。

2.3課后拓展

在茄果類蔬菜部分,布置課后任務,讓學生調查遵義地區的辣椒品種,在調查過程中,學生掌握了調查方法,了解遵義地方辣椒品種及產業情況。通過完成課后任務,學生提升技能的同時,職業素養也不斷養成。

3思政內容評價指標

3.1評價主體多元化

評價主體包括專業課教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輔導員和企業兼職教師。圍繞專業課程思政設定的內容和相關標準,由各個主體獨立評價,評價后在協商的基礎上對形成的綜合性評價進行歸因分割。專業課教師及企業兼職教師,主要對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變化,對學科專業價值的認知、學科專業方面的職業素養進行評價。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則更為側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專業思想引導的評價。輔導員則注重學生學業行為的變化,如積極性、主動性及對專業相關活動的參與度、與專業相關的社會活動的參與度。

3.2評價方法多元化

評價注重定性評價而非定量評價,評價更注重過程而不唯結果,注重描述性評價而非區分性評價。在評價中關注學生縱向的自我發展,減少橫向比較。通過過程性評價、定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來綜合評價學生。

3.3評價內容多元化

評價內容,結合蔬菜生產崗位的職業素質要求,從學習態度、紀律、考勤、訓練表現、技能行為、團隊合作和溝通交流等方面綜合評價。

4結束語

課程思政是高校課程教學指導思想的一次飛躍[2-4],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接班人的重要指導思想[5-7]。通過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蔬菜栽培技術課程教學中,學生動手實踐的積極性不斷提升,對專業認同度不斷增強,綜合職業素養不斷提高。對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及實施要求教師不斷豐富知識,拓寬知識面,才能挖掘出豐富的思政元素,同時要求教師要不斷進行教法改革,才能做到思政元素的自然融入,這也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業務能力提升,從而更好地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作者:劉芬 吳娟 江秋菊 邱寧宏 單位:遵義職業技術學院

友情鏈接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婷婷精品人人爱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 日本免费最新高清不卡视频 | 中文字幕中出在线精品 | 欧美亚洲另类日韩在线网页 | 亚洲人成人欧美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