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4 15:29:34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培養中班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淺析,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一、分析中班幼兒的閱讀情況
在對幼兒園的中班幼兒進行簡單的問卷調查和面談詢問之后,發現很多幼兒好奇心很強,具體表現在喜歡聽睡前故事,或者對于童話故事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很多幼兒在家中經常會主動對有趣的課外讀本進行翻看。但是同時也發現了問題,不少幼兒無法獨自理解讀本上的內容,包括字認不全,故事情節不理解,出現聯想性問題等,會產生諸多疑惑。但并不是所有家長都能夠重視對于幼兒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很多父母抽不出時間陪孩子一起看書,也不能夠在孩子產生問題時及時解答,這不僅阻礙了幼兒的知識拓展,還打擊了幼兒的閱讀興趣,幼兒因為天性充滿好奇的緣故,每天會產生很多問題,在閱讀時,這些問題會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解答幼兒的疑惑,正是為幼兒做思想啟蒙,讓幼兒認世界的好方法。因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應該注重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讓幼兒能夠真正愛上閱讀,通過書籍去認識世界,學到知識,開闊視野,幼兒的內心世界越發豐富,其自主能力也會得到提高,變得獨立自強自信,很多美好的品質都可以從閱讀之中養成,比如沉穩、正直、善良、勇敢,堅韌等。選擇一些適合幼兒發展、對幼兒的思想品德建設和審美能力培養有益的書籍,能夠為幼兒的成長提供幫助。沒有優質的閱讀環境,幼兒的閱讀能力就無法得到的培養,因此,教師必須要正視對于幼兒閱讀環境的創設,努力為幼兒打造更適合發展的空間。
二、傳統閱讀區角的不足之處
很多幼兒園對于區角的創設仍處在剛起步的階段,具體表現為區角風格不明顯,缺乏個性化色彩;很多創設的方案要素浮于表面,特征模糊,難以和幼兒做到真正的磨合;或者內容主題不夠鮮明等,這些問題使得幼兒難以從中獲取真正的價值;也有部分幼兒園認為具備明確主題的區角只是可有可無的因素,從而忽視了環境熏陶對于幼兒成長的影響;部分幼兒園缺乏相關的區角創設經驗,還停留在淺層的模仿部分,導致其只能模仿出形狀,而無法對于整個活動的流程步驟等進行精準的把控,幼兒也難以從中獲取真正的快樂。環境創設呈現出了結構松散的問題,各個板塊或者區域之間缺乏關聯性,此種環境無法對幼兒產生連貫的影響,會導致幼兒的閱讀參與度不足;很多地區的幼兒園缺乏足夠的文學氣息,導致幼兒不愛讀書,不喜歡文字,這對幼兒發展十分不利;部分區角所配置的書籍過于枯燥,書籍的趣味性不強,幼兒獲得的娛樂性不高;或者教具書籍等長期得不到更新,幼兒對于一些故事書逐漸失去了新鮮感等,上述問題會導致區角設置失去它應有的價值,逐漸淪為形式化的存在。所以由此分析,幼兒園的區角主題必須鮮明,且需要具有核心凝聚力,讓師生共同進行區角建設,這是提高區角質量和利用率、將區角價值升到最大化的重要路徑。
三、分析培養幼兒閱讀能力的方向
幼兒閱讀時喜歡有人陪伴這一特點,是幼兒渴望受到關注、受到關愛的表現。幼兒喜歡在大人面前更好地表現自己、展示自己,若受到教師與家長的關注,幼兒便會更容易獲得良好的學習成果,尤其是對于讀故事這一活動來說,幼兒需要每天不斷堅持才能夠提高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接觸到更多的學習資源,這種需要長期堅持、日積月累的活動,若沒有人陪伴,幼兒便會感覺到孤單,甚至引發低落的情緒,從而影響其課堂狀態,致使幼兒學習效率低下,動力不強,做事很難堅持,甚至可能養成很多不良習慣,所以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閱讀水平,還能培養其堅持不懈的美好品質,為幼小銜接打好基礎。對于幼兒閱讀習慣的培養,僅依靠教師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閱讀指導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家長進行配合,在家園共育的背景之下進行親子共讀,讓父母或者孩子的監護人陪伴幼兒一同閱讀,這樣便能夠促進幼兒有更好的表現。當然,親子共讀活動不僅可以在家庭內進行,還可以在學校進行,充分地利用到場域的優勢,讓幼兒在兩個大環境之下培養出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也能夠提升與父母之間的親密度;除此之外,還有利于培養幼兒自信自強的品質,強化其自我服務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這些美好的品質能夠為即將步入小學的幼兒提供巨大的幫助,做到順利提高幼兒自主性,強化幼兒的自信心,為順利進行幼小銜接做好準備。
四、在優質區角下開展閱讀教學
(一)親子閱讀區角的開設
教師可以把傳統的家長會改成親子閱讀會,讓家長不定期地來到學校陪伴幼兒進行讀書。教師需要和家長做好溝通,把握好學校方便、家長有時間的時機,讓幼兒盡情地享受在家長陪伴之下的閱讀樂趣,教師務必要引導家長重視對于幼兒閱讀興趣的培養,使家長了解閱讀對幼兒發展產生的正面作用,挖掘出家長的自覺性,家長才能夠更加主動地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
(二)個性化優質讀本的推薦
并不是每一本幼兒讀物都適合所有的幼兒閱讀,教師應該根據中班幼兒的學習情況、接受能力,甚至是個人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為幼兒制訂專屬的“個性化書單”,這種讀本的選擇方式對于家長也同樣適用,可用在家庭之中,為幼兒做好家庭教育的閱讀訓練。熱愛是幼兒能夠踏實閱讀的基礎,也是提高幼兒積極性和參與感的最直觀方法,因此,讓幼兒自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并且保證這些書籍是健康有益的,有利于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此外,教師和家長要制訂符合幼兒不同成長階段的閱讀計劃,可以隨時根據幼兒的想法進行更新,教師可不定期對幼兒進行詢問,從而不斷了解幼兒的閱讀興趣。幼兒的成長每天都是日新月異的,有可能這一階段喜歡童話,下一個階段就開始喜歡有現實背景的故事,所以這些變化教師需要隨時掌握,這種方式有利于幼兒更明確自己的閱讀目標,找準自身定位,極大提高幼兒的閱讀效率,確保幼兒持續走在正確的發展道路上。家長可以每天鼓勵幼兒閱讀書籍,進行每日打卡,分享到朋友圈,或者育兒日記當中,家長每日的陪伴會讓幼兒更有信心和安全感,會意識到自己是受到父母關愛的,這會讓幼兒的內心充滿力量,能夠對自身的興趣愛好更為堅定,家長的陪伴也是幼兒能夠堅持閱讀的重要前行力量。
(三)互聯網與閱讀的緊密結合
隨著網絡的發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幼兒進行閱讀指導,同理,家長也可以利用手中的電腦、平板,甚至是電視節目,為幼兒設置諸多有趣的懸念。例如,家長可以先為幼兒播放有趣的動畫片,之后為幼兒提供動畫片相關的書籍,讓幼兒知道可以通過文字的形式去感受動畫;教師也可以和家長建立閱讀聯系群組,通過微信群等進行每日互動,家長可以將幼兒在家庭之中的閱讀情況及時反饋給教師,以便于教師進行后續的閱讀計劃安排。這種方式能夠讓教師和家長對幼兒的閱讀培養更加放心,幼兒遇到問題會及時得到解決,教師做出的教學計劃也會更加準確。
(四)趣味情境活動的設立
輕松活躍的環境能幫助幼兒放松自己,更快地投入到閱讀當中,提高專注力,所以教師可以多為幼兒設置一些趣味情境。例如可以設置“讀者劇場”,打造故事情境,通過邀請幼兒家長和幼兒之間進行合作,對于某個故事進行劇本編排和演繹,幼兒和父母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對故事之中人物的臺詞進行模仿,通過口語表達來強化幼兒對于故事的認知,能夠提高幼兒的反應能力和表現力。中班的幼兒喜歡故事,也喜歡角色扮演,將二者巧妙結合起來,一方面能夠幫助幼兒再次理解故事,深化閱讀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滿足幼兒的表現欲,通過趣味的游戲互動使幼兒盡情展示自己,使其更能體會到課堂的快樂。
(五)提高幼兒合作與配合的能力
要提高幼兒互相配合、協同合作的能力,需要注重幼兒在實際閱讀當中所出現的問題,并且及時進行解決。教師要隨時參與到幼兒的閱讀探索當中,例如在帶領幼兒進行“圍爐夜話”時,教師可以給幼兒講故事,也可以讓幼兒分享自己的故事,幼兒把故事分享給其他小伙伴時可以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其他幼兒在聆聽時也能提高專注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幼兒對于童話故事中的內容進行表演,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幼兒播放視頻,隨后鼓勵幼兒根據視頻,進行角色表演;除了童話故事,很多精彩的動畫片也可以和閱讀結合起來,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共同欣賞,比如《瘋狂動物城》《愛寵大機密》等都適合中班幼兒觀看。
(六)將閱讀與手工相結合
為幼兒的文學素養做好啟蒙,培養幼兒的文化傳承以及民族自豪感,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先去附近的博物館、紀念館等認識和了解一些歷史方面的內容,并且鼓勵幼兒將閱讀到的知識內容和實際操作相結合,很多的幼兒讀物里面都包含了許多文化元素,風俗習慣等,教師可以帶幼兒一起剪紙,貼窗花,做一些簡單有趣的手工等,既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夠讓幼兒更加喜歡閱讀,因為幼兒從閱讀之中可以讀到很多新鮮有趣的內容,甚至能夠自己親自動手把故事讀本里的東西呈現出來,制作出來,幼兒會對于閱讀更加期待,閱讀的價值也得到了體現,幼兒的閱讀能力也會進一步得到提升。同樣,教師也可以把幼兒制作出的手工作品發給家長一起欣賞,甚至可以發到抖音短視頻上讓更多的人點贊關注,幼兒能夠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會更加熱愛閱讀。
(七)閱讀中“家、園、社區”一體化建設的作用
閱讀區角的設置應該注重家長和幼兒之間的聯系,讓幼兒在家庭之中也能對書籍充滿喜愛,例如家庭中的其他成員可以共同參與進來,帶著孩子一起講故事,編故事,還可以培養幼兒的敘述能力,讓幼兒看完一段動畫片之后,用自己的語言把動畫片中的內容表達出來,既提高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更好地增進了親子關系。教師應該及時進行引導,幫助家長在幼兒的童年做好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能夠讓幼兒更加安心、健康、快樂的成長,使幼兒充滿安全感和幸福感;必要時教師和家長也應該聯合身邊的各成員對幼兒進行保護,共同為幼兒的成長和未來發展做出一定貢獻。例如社區可以舉辦“我愛書籍”的講座,舉辦家長座談會等,讓家長們共同分享自己的育兒知識以及家長們如何陪伴孩子閱讀,進行書單共享等,眾多家長齊心協力帶領孩子共同進步。
五、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并不難,但是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責任心,能夠真正尊重孩子的發展喜好,付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關注孩子。教師和家長應注意以幼兒興趣為主,讓幼兒盡情釋放天性,在“玩中學”“學中玩”,讓幼兒真正愛上閱讀,盡情享受每一次的區角活動。同時,教師也應該具備創新精神,能夠及時對區角的創設進行不同階段的更新,為中班幼兒及時提供嶄新的閱讀資源,同時教師和家長要了解啟蒙階段的閱讀對幼兒對提升幼兒閱讀能力的重要性,真正讓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健康又充滿正能量的書籍陪伴幼兒的童年。
參考文獻:
[1]喬鳳娟.談立美教育在教學活動中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0(12):23.
[2]毛光梅.應用幼兒園環境創設培養幼兒閱讀能力實踐研究[J].神州,2020(3):190.
[3]李娟,崔蕾,李洋.幼小銜接存在問題與解決策略的實踐研究——基于西安5所小學一年級學生入學適應現狀調查[J].中國校外教育,2017(3):47—48.
[4]謝樺.幼小銜接中存在的基本問題及對策——基于廈門市湖里區幼小銜接現狀開展的實踐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12):39—41+44.
作者:劉霞 單位:甘肅省永靖縣紅花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