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6 17:56:54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農業機械化在鄉村振興中作用,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1.1農業機械化實現了由傳統農民到新型農民的轉變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和應用把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不僅降低了用工成本,而且縮短了勞動時間。現在,農村的春播秋收工作基本都由農業機械來完成,農民由原來的體力勞動者逐步向腦力勞動者過渡。新型農民不僅有文化、有技術、有理想,而且愛農業、會管理、懂技術,將務農作為終身職業而且后繼有人。
1.2農業機械化加速我國邁進農業強國之列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消費國、進口國,雖然我國是農業生產大國,糧食產量連續10多年居全球第1位,但目前還沒有達到農業強國,農業生產規模小,競爭力弱,生產效率低,生產力和生產資料較為分散。如果要實現農業生產大國向強國的轉變,必須依靠農業機械化。我國要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必須走科技興農之路,農業生產投入依靠農業機械化,運用科學技術,實現高產、優質、綠色農業。同時,借鑒其他國家成功的經驗,取長補短,研發創新。
1.3農業機械對耕地的整理和優化
針對耕地日益減少、耕地質量差、人地矛盾突出的問題,利用農業機械可以進行耕地整理,有效擴大耕地面積和提高單位面積產能。總耕地面積和人均耕地面積是制約我國成為農業強國因素之一,這就要求我們在保護好現有耕地的基礎上,加快土地整理整治,通過農業機械開墾更多荒地,讓大量荒漠變成綠洲。一是通過農業機械可以把原來零散不規則、邊角地或荒坡荒地進行整理。具體操作是利用各種機械挖填土方、平整土地,使其變成良田,提高我國的土地利用率。二是平整土地有利于灌溉和排水,節約用水,增強抗旱能力。平整后的土地在灌溉時能打到水量均勻的效果。
1.4提升鄉村精神文明
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大大地減少了農民的田間勞作時間,使廣大農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業余文化生活,農村生活日趨豐富多彩,村容村貌干靜整潔,鄰里關系和諧,共同構建美好鄉村,農民生活幸福感得以提升。
2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現狀
隨著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尤其是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廣大農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實惠,農業機械擁有數量逐年遞增,適合農作物各階段生產的農機具不斷推陳出新。實踐證明,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勞動生產率,減輕了勞動強度,增加了農業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通過農機大戶、農機專用合作社的帶動,農業機械作業逐步向現代化、規模化發展。因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農機擁有數量也不平均,個別地區購置農業機械時沒有統籌規劃,為解決眼前生產需求,農機數量猛增,其周邊固有土地不能滿足農機作業,可能壓低農機作業價格,出現擾亂市場競爭,或直接導致農業機械閑置,貴買賤賣;而其他地區農業機械使用緊缺,特別是農忙時節出現多個農戶排隊等待同一臺農業機械的情況,操作手與機器不分晝夜連續工作,有的趁機哄抬農機作業價格。連續作業不僅使農業機械發生故障和事故,而且操作手過度疲勞也存在安全隱患,威脅著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3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策略
3.1培養農機專業人才
農用機械在我國農村的迅速普及,給農業生產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同時也出現了農業機械駕駛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日趨緊缺,田間操作、日常保養、售后維修等方面人才不能滿足現有生產需要的問題。為此,需要培養一批熱愛農業、扎根農村、為廣大農民服務的多元化技術人才。建議采取以下對策:一是政府協調各高校與農機合作社進行對接,根據雙方意愿和實際需要培養定向人才,簽訂用工合同,既使學生畢業后學有所用,也能解決農機合作社人才緊缺的問題。二是培養當地有文化基礎的新型農民成為農業機械化隊伍的主力軍,農機合作社可以通過邀請農機領域的專家學者為農民講解農機方面的知識和技術,定期培訓指導,提高農機合作社農民的專業素質。
3.2加大農機研發力度
目前,農業機械化已經滲透到我國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而且發展水平越來越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國自動化、智能化農業機械設備依舊不多。為此,我們要加大農機研發力度,研究適用于各種經濟作物土壤耕作、播種、施肥、采摘、排灌、運輸等機械,并實現自動化、智能化。
參考文獻
[1]陳旭.鄉村振興背景下吉林省農機需求影響因素與趨勢研究[J].吉林大學,2020(11):1701.
[2]王法萍.推動農業機械化與自動化對鄉村振興的作用探析[J].河北農機,2020(09):71-72.
[3]周子軍.北票市農機化推廣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0(08):22-23.
作者:潘洪豐 單位: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蔡家鎮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