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立法必要性及實踐路徑淺析

時間:2022-10-14 15:30:48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循環經濟立法必要性及實踐路徑淺析,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循環經濟立法必要性及實踐路徑淺析

農業作為一項基礎產業,是直接利用自然資源進行生產的,在這之中,人類會給資源發展帶來一定影響,且會對其產生強烈的依賴性,因此農業的可持續性勢必會給整個國家和地區的未來發展帶來影響。而將農業循環經濟引入進來,構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模式,則能促使農業從傳統粗放型轉為集約型,解決和資源環境之間的基本矛盾,實現資源的循環應用,降低成本,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但它作為一種新的農業發展模式,勢必會受到社會文化意識形態以及現有法律政策的影響,所以必須有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提供保障,使其實現真正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1農業循環經濟立法必要

1.1需要將法律作為必要調整手段

在社會關系調整過程中,法律與行政、道德、權利和習慣都是必要性手段,其中法律居于首位,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中,法治思想是主流,而我國也早在上世紀就明確了依法治國。因此,在實際推行農業循環經濟時也必須將法律直接作為必要的調整手段,始終在完善系統的法律框架當中實施。一方面,站在法律和經濟的關系角度上看,必須要將法律作為農業循環經濟的關鍵調整手段。在馬克思主義法學當中,法律是對經濟關系的表達,法律是把不斷重復進行的經濟實踐記錄下來,所以法律是基于經濟產生和完善的,經濟關系決定了法律規范。同時法律又會給經濟帶來影響,如法律規范與經濟規律相符合,就會給經濟發展帶來正向作用;如果相反,就會導致經濟發展受到限制。農業循環經濟本身是一種新型的經濟模式,需要有法律保障將其經濟生活記錄下來,由此形成行為規范,帶領人們在經濟交往當中保持正確的行為。同時,農業循環經濟本質上是給環境和資源引入市場機制,所以這就會產生實際的利益設定和責任擔負,也就是政府有關部門與企業應如何進行責任分擔。為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設定法律體系,以實現對各主體權利和義務的有效規定,使其能在法律約束之下貫徹落實。另一方面,站在法律和道德的關系角度上看,通過法律對農業循環經濟實施調整,能促使循環經濟法主體的觀念得到改變。當前,循環經濟已經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手段,而要全面實施循環經濟就必須由政府主導,企業和公眾共同參與,所以這就必須轉變社會道德觀念,例如節約水電資源、實施綠色消費等[1]。法律本身是對人的外部關系進行調整,而道德則能直接對人的內心進行約束控制,其中前者是他律,后者是自律。實際在立法過程中,往往也會把在社會中占有一定主導地位的道德觀念劃定成法律,以確保道德觀念,同時使整個社會的道德觀念趨近于主導道德觀念。而落實農業循環經濟立法,就是要把人和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觀融入法律體系中,并使其道德觀念產生一定變化,由此促進循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1.2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性選擇

可持續發展的出發點是為了人類的生存及發展,將社會經濟與生產活動和環保結合在一起,并基于持續性和動態化的原則對各項人類活動展開組織與規范。其中農業循環經濟注重再循環、再使用和減量。其中再循環就是產品在完成基本的使用功能之后,和其相伴產生的廢料能變成可以使用的資源;再使用則是產品本身以及包裝能夠實現多次利用,從而延長使用期限,降低淘汰度;減量則是盡可能使用最少的能量與原料去完成本身既定的生產任務以及消費目標。由此一來,就能有效降低經濟活動當中的資源需求量,給后世留下可用資源,實現代際平衡。當前國內經濟正處在高速發展階段,倘若不能及時使用強制性的法律手段減少能耗和污染,就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要求。為此,必須進一步落實農業循環經濟立法,提升全面立法意識,從而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環境效益的統一性。

1.3打破綠色貿易壁壘的必然方式

在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下,關稅壁壘在整個國際貿易當中的作用日漸減弱,因此某些國家為了對自身農業發展加以保護,則會直接采用綠色貿易壁壘。即在實際貿易當中,進口國主要基于資源控制、環境保護等制定限制進口措施,尤其是針對農產品所含化學成分、農藥殘留等都有十分嚴格的標準。而在實施農業循環經濟之下,重點實施清潔生產,全方位發展生態農業,能直接在優化資源環境的基礎上提升農產品本身的安全指數以及品質系數。而要想真正打破貿易壁壘,使自己的農產品在國際貿易當中達到環境安全標準,就必須落實農業循環經濟立法,從法律角度對農產品的生產環境加以優化和保障,同時把生產過程中應用無害化的技術與設備等都應用法律的形式確定出來,以使農產品品質與國際標準結合起來,降低國際貿易間摩擦,提升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實力[2]。

2農業循環經濟立法的實現路徑

2.1農業循環經濟立法定位

2.1.1價值層面。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立法就是基于相關價值標準,對人們利益關系中的主體、規則與方法等進行調整。將其具體到農業循環經濟立法當中,就必須先解決價值標準問題。實際落實過程中,必須基于當前國家農村發展現實,確定人們對于循環農業的相關需求,找到立法的價值標準。當前資源緊缺,生態建設以及環境保護形勢日益嚴峻,而循環經濟正好能實現物質資源的充分合理應用,使經濟活動給自然環境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共處。而如果承認循環農業經濟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基本方向,那么其中蘊含的價值觀念勢必要被立法接受,并成為立法價值平衡的前提條件。在目前的農業循環經濟立法當中,最典型的則是和諧價值,主要體現在:①通過和諧標準確定行為與利益的可保護性和正當性。對于不符合和諧標準的需要重新評判,有害于和諧的需要及時禁止,而有助于和諧的則應加以表揚。②和諧在立法眾多價值當中具有一定平衡性。實際進行立法時,往往會面對各種價值訴求,如效率、自由等,這些還可能具有一定矛盾性,而這時則要將和諧作為標準,實現價值取舍[3]。③和諧應該成為法律運行的最終評判標準。原先大眾對于法律運行的評判基本都是將效益和生產力作為基本標準,但在農業循環經濟立法當中,和諧則應該成為評價標準。④和諧是立法對于法律體系的價值重構。在立法之前已經有和社會發展、市場經濟等相關的法律內容,這些彼此之間,以及和農業循環經濟法之間往往有價值沖突,而對于這些沖突,和諧則正好能實現調和。2.1.2功能層面。對于循環經濟立法的功能而言,應該是立法者需要重點考量和反復論證的問題,不然就會導致最終制定出的法律難以達到預設目標,甚至出現不良影響。因此一般要先具備基本的規范和社會功能。其中規范功能包含了評價、指引、強制、教育和預測等;社會功能則包含了文化傳遞、社會整合等。對于農業循環經濟立法而言,則要綜合經濟、環境和社會,實現發展與環境之間的綜合決策,這也正好是立法的基本功能。這是由于立法需求主要來源較廣,如社會發展當中存在的資源、環境與社會等層面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往往相互聯系,較為復雜;同時傳統立法單向性較為顯著,不但導致可持續發展中的相關因素被分隔,還會使得和諧標準難以采用。為此,要真正實現循環農業,就必須對現行決策機制進行改革,開展綜合決策,而法律則要給其決策機制帶來充分保障。2.1.3制度層面。對于農業循環經濟立法而言,其制度生成并非是自發的,而是有意識地建立制度,以實現社會關系的重新構建。如此一來,不僅給制度選擇的價值判斷與功能預設提出了相關要求,還給制度外在形式進行了限定。所以,制度層面的定位需要滿足這幾項特征:①政策性。由于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所產生的新利益并非是要從根本上消解原本的法律利益,而是要對原先的利益實施重新排序,從法律層面著手對原先和新生的利益進行界定。為此立法上的制度形式則需要實現多元價值溝通,以實現各方利益訴求和價值取向的全面兼容與調和[4]。所以立法者則需要通過務實重效的作風,基于當下的法律問題以及相關法律政策,制定適合的規則以及解決方案。②協同性。受農業循環經濟法的和諧價值影響,決定了它并非只具備簡單的法律功能,而是要和各類相關法律進行整合,同時配合法律系統之外的規范措施,所以在制度層面就必須滿足協同性。一方面,要實現法律規范內部的協同性,即要與環境法、經濟法、行政法等相協同;另一方面,要和技術規范、道德規范、文化傳統等相協同。

2.2農業循環經濟立法主要原則

2.2.1尊重自然。即以生態規律和自然環境為基礎,利用法律調整,逐漸帶領全社會形成和農業循環經濟相適應的價值觀念。①在綜合自然因素的過程中,直接將其視為人類發展生存的重要基礎,以及需要投入維護的生態系統。②在綜合技術時,要注重其對于自然的開發能力,同時也要注重對生態系統的修復能力,使其能真正為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帶來促進作用。③在綜合人的自身發展時,除了要對人征服自然的能力進行權衡,還要特別強調人和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5]。所以當前,不但要對傳統落后的觀念作出轉變,還要調動主觀能動性,帶領更多人自主了解和掌握自然及生態規律,并將其應用在實踐當中,促進經濟活動發展。2.2.2公眾參與要全面推行農業循環經濟,本質上就是要實現社會變革,所以不但要對傳統的農業經濟觀念作出改變,還要建立新的發展形態。因此,社會公眾對于循環農業的認知與接受程度將會從根本上影響其發展。從法律層面來看,需要確保公眾在相關事務中的參與資格,并享有法律上規定的權利和義務。只有廣泛的公眾參與才能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因此必須在立法中對其進行重點體現。2.2.3政府主導。在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當中,公眾參與和政府引導分別為內因和外因,兩者共同促進循環農業發展。對于后者而言,在循環經濟轉型發展中,勢必要投入大量社會資本,但這些難以在社會層面形成;且要在社會上形成對應的環境生態觀、生產消費觀等,但在初期社會公眾往往會持反對意見。所以,這就必須由政府從中調和,進一步引導循環經濟形成,引入清潔性的生產技術和先進觀念,使全社會不管是觀念還是實踐都能真正適應農業循環經濟的具體發展要求。2.2.4科學規劃。科學規劃一般能有效克服經濟發展的片面性以及市場缺陷,確保環保能始終在社會經濟發展當中占有重要地位,且發揮出基本的指導和調控作用。對于農業循環經濟而言,科學規劃可以在整個社會中形成跨領域、跨企業的資源循環應用網絡,提升資源應用率,體現出生態環境的基本作用,進而降低人類發展給環境帶來的不良影響。2.2.5引導教育。對于農業循環經濟立法而言,整體應以引導鼓勵為主,但在一些個別環節上,則應有強制性的規定。對于引導鼓勵而言,實際開展時主要通過給農戶予以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以促使其嘗試應用全新的生產方式。對于強制規定而言,重點要對農戶的不良行為進行制裁,以使其從根本上建立循環經濟意識。

2.3農業循環經濟的法律制度

2.3.1建立全新的法律制度。一是清潔生產方面。①要求利用在生產與使用環節給環境帶來溫和效果的綠色產品,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技術,減少污染物。②通過收取排污費、加重環境稅收等手段,進一步提升環境成本的約束效力,實現環境成本內化。③建立合理的綠色技術標準、綠色補貼制度、綠色包裝制度等能實現清潔生產的法律規范。二是技術示范方面。要構建一套能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科研、宣傳和教育制度,鼓勵通過各種諸如農用物質技術、農業廢物資源開發利用技術、生態農業技術、綠色農產品生產技術等新興技術,并給予有關研究機構和產業創新開發充分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三是產品準入方面。①對農產品的規格、質量標準與包裝等進行統一,構建產品質量檢測標準和監督體系,進一步優化農產品安全性檢測,特別要加強整個產品生產過程的控制,降低農用化學品的使用,尤其是農藥和化肥。②規定各農產品質量檢測部門的職責和義務③構建市場準入對內與對外的協調制度。④對管理部門在市場準入上的監督方法和職責進行明確規定。四是綠色消費方面。①綠色產品消費制度。即規定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的物品,同時列舉具體的規格和用量。②層次消費制度。即利用法律引導人們對循環型的產品進行消費,使該類產品漸漸成為市場主流。③消費垃圾處理制度。即利用法律規定消費者需要義務處理掉垃圾且不能產生環境污染的情況,以促使整體消費漸漸向著循環經濟方向發展,由此帶動生產的綠色化。五是法律責任方面。具體應從義務主體的具體范圍和所承擔的基本責任進行規定,尤其要特別對政府管理機構、農村市場經濟主體等在循環農業建設中的具體權利和義務作出規定,明確違法之后需要承擔的責任。六是環境標志方面。一般指粘貼在農產品包裝上的環境品質宣傳等符號,具體要通過法律規定該標志應滿足農產品本身或其生產和使用當中與環境保護相符合的要求,以便消費者能夠選擇優質產品,并建立環保意識,同時還能使農產品生產方把環保完全貫穿到生產始終,確保其完全符合農業循環的相關要求。2.3.2完善現有的法律制度。一是在《憲法》當中增設循環農業發展的相關內容;二是在《環境保護法》當中增設循環經濟內容,并重點對農業資源回收、再利用、清潔生產等方面進行規定,使其被分解到資源和生態保護、污染防治等章則之中;三是對農業相關的法律進行修訂,使循環經濟理念完全融入其中;四是對《稅法》《政府采購法》等進行修訂,給其中融入有關農業循環經濟的政府扶持和經濟刺激等具體內容。

3結語

在當前農業發展中,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等問題已經比較突出,為此必須及時轉變經營模式,全面發展循環經濟。而要發展循環農業,則要求國家對其進行有效調控和保護,其中最關鍵的則是法律手段。因此,農業循環經濟立法已經勢在必行,這不僅是必要的調整手段,還是打破綠色壁壘,實現持續性發展的必然選擇。實際落實時,首先要從價值、功能和制度著手,明確具體的立法定位;其次掌握具體的立法原則;最后根據現有法律情況進行完善和新建。總之,立法是一項循序漸進的過程,必須要從中意識到它在促進農業持續發展、優化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等方面的作用,進而基于發展實際,給循環農業的發展創設優良的法律環境。

參考文獻:

[1]張琨.法治化視角下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困境與對策[J].農業經濟,2020(7):15-16.

[2]王火根,李娜,梁弋雯.農業循環經濟模型構建與政策優化[J].農業技術經濟,2018(2):64-76.

[3]彭峰.資源、廢物抑或產業推動:我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修訂路徑反思[J].政治與法律,2017(9):98-109.

[4]郭延軍.立法是促進循環經濟還是規范物質資源綜合利用:以修訂我國《循環經濟促進法》為視角[J].政治與法律,2017(8):130-141.

[5]宋成軍,趙學蘭,田宜水,等.中國農業循環經濟標準體系構建與對策[J].農業工程學報,2016(22):222-226.

作者:沈永敏 單位:福建江夏學院

推薦期刊
友情鏈接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最新一线 | 中文字幕视频专区999zyz | 日韩1区2区3区在线观看 |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 | 五月丁香六月婷婷视频播放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