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4 15:33:38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拓展生理學在留學生線上教學應用,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為適應線上教學的要求,各個院校均采取了多種措施來促進和保證留學生線上教學的質量[1]。我校生理學教學也結合釘釘教學和學校在線學習平臺,順利開展了留學生的線上教學。而作為醫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生理學理論知識的獲得和深入理解,離不開實驗研究。學生通過實驗研究,可以獲得對于生物體各項生命活動的直觀認識,并研究各種生理功能的發生機制、條件以及機體內外環境變化對功能的影響。因此,生理學實驗教學是生理學教學活動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實驗研究包括動物實驗和人體實驗。生理學的實驗課程可以幫助留學生在實驗中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鍛煉其動手能力,并且能讓留學生對醫學實驗有一個初步的理解和認知[2]。筆者承擔2022年春季學期留學生生理學線上理論及實驗教學,對于理論教學內容進行了重構,并設計了實驗教學內容和模式,完滿完成了留學生線上教學任務,現將2022年春季學期留學生線上教學特別是實驗教學情況進行總結。
1目前留學生生理學線上教學面臨的問題及應對
1.1留學生生理學線上教學面臨的問題
生理學是關于人體正常功能及其機制的學科,同時也是重要的基礎和銜接臨床課程的橋梁學科。生理學的理論知識主要來源于實驗,而對于機制的闡述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人體的各項功能的發生過程及其意義。因此,生理學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掌握及熟悉人體正常的功能,并在此基礎上適當引入病理生理相關內容,訓練學生臨床思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在實際教學中體現和實現這一理念,是教師必須要思考的問題。目前生理學的線上教學主要采用的是釘釘直播與學校在線教學平臺相結合的形式。根據以往線下教學的經驗,留學生很少帶教材,課堂上很大程度依賴于記筆記以及課后參考教師的教學課件。通過面對面的教學,教師可以直觀判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調整授課節奏,甚至可以當堂答疑解惑。但是在線上直播教學時,由于學生滯留本國,沒有統一的教材,教師無法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不能實時反饋不懂之處。因此,教師需要優化教學設計,精心組織教學內容,以幫助學生抓住重難點,特別是能從整體構架到細節填充,充分利用線上教學時間和多種教學資料及手段,以提高直播教學的效果。這就是重構教學內容及拓展性學習的立足點。
1.2重構教學內容及拓展性學習,助力線上理論課教學
重構指的是教師立足本校選用的留學生教材,參考中國學生用教材以及生理學原版英文教材,重新梳理教學內容,以基本的邏輯關聯為骨架,填充重點和難點,拓展機制研究的前沿性內容(通過推送某一知識點相關的最新研究論文實現),以加深學生對于生理功能的理解。同時,如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運用基礎知識分析臨床問題的能力?教師可布置拓展性的問題,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通過臨床相關練習題,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適應這一目標,教師就不能單純考查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更需要通過設置合適的練習題引導學生進行問題分析和解決。以血液這章內容為例,教師將容易理解的內容如血細胞的生成及調節,留給學生自學,并通過問卷星生成二維碼發放練習題及答案解析。這樣學生可以通過自學來完成該部分內容的學習,并通過練習題來進行學習效果的檢測。對于剩余的部分,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構,6學時即240min,分為12個20min的單元,每個單元一個主題,共12個主題,圍繞相應的主題確定重點、難點開展線上教學。一周兩次課,一次課3學時,2h分別進行6個topics。并且在全部內容結束后,教師發布一個小測驗,內容涵蓋了基本知識點及臨床相關練習題,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知識,培養其運用知識進行問題分析和解決的能力,并推送了關于嗜酸性細胞陽離子蛋白及紅細胞變形性有關的研究綜述,以促進學生對于前沿知識的了解及對于生理機制的深入理解。再例如尿生成的章節,一共9學時,3次課,教師根據內在邏輯關系進行教學內容的重構,每一次的線上教學都明確劃分重點、難點,參考原版外文教材進行相關內容的拓展,目的在于加深對于機制的理解,并在每一小部分內容之后發布對應的小測驗。測驗內容引自英文原版練習題,以相關知識的臨床應用為主,幫助學生學習如何運用知識分析病理生理相關問題。同時,教師推送以幫助學生梳理和掌握基本知識點為目的的課后作業,不要求提交,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復習以及抓住重難點;對于學生通過整合知識點才能回答的論述題,要求其提交,并及時給出反饋,將優秀作業分享至班群,針對共性問題進行集中解答。而在批閱這些作業的過程中,教師能及時掌握學生的理解程度,并有針對性地給出指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推送了關于足細胞、水通道蛋白、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的研究論文,以促進學生的拓展性學習。
2.1重構實驗教學理念及內容
生理學實驗是生理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當前學生未能返校,無法親自動手實踐。那么該如何吸引學生,進而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呢?與其他學校相似,我校留學生生理學實驗課也以牛蛙、家兔為主要研究對象。傳統教學方式為教師先在課堂上講述相關理論及詳細實驗步驟,然后演示部分實驗,最后由學生分組進行實驗[3]。我校留學生生理學實驗中操作比較復雜的實驗包括蛙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制備及刺激與反應的關系,蛙心起搏點觀察、期前收縮和代償間歇,哺乳動物急性手術操作及動脈血壓調節,而人體正常指標測定及紅細胞滲透脆性操作簡單。因此,在線上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實驗內容的特點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適應線上教學的特點。而實驗課線上教學最大的障礙就是學生無法操作,那么如何保證線上實驗課的質量,實現教學目標?這就需要教師重新思考和進行更加有效的教學設計。傳統實驗課側重點在于學生的動手操作,并在此過程中通過討論,加深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線上實驗課教學中,學生無法獲得充分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因此,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已經不能成為實驗課的重點,而應該側重于引導學生理解實驗設計的目的,使學生結合理論知識理解實驗設計的原理,再通過分析討論實驗結果,加深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而教師通過講解基本操作流程及一些實驗研究的方法、實驗操作注意事項,來深化學生對于實驗研究重要性的認識,并注重引導和訓練學生的科研思維。這是在實驗教學理念上重構的意義。傳統的實驗是通過學生操作獲取實驗結果,那么在學生不能動手完成的情況下,也需要提供典型的實驗結果,以供學生學習和討論。因此,教師需要對實驗教學內容進行重構,將典型的實驗結果通過圖片或視頻的形式進行展示,并引導學生進行結果的分析和討論,以加深對本次實驗涉及的理論知識的理解。
2.2采取多種手段助力留學生線上實驗教學
實驗課前,教師提前推送實驗課內容及實驗計劃,以關鍵詞的形式告知本次課程內容將涉及的相關知識點,督促學生復習;另外,通過拍攝和展示學校實驗室的照片、實驗所用器材實物等來促進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學生的體驗感。根據研究,課堂授課采用錄播+直播混合教學方式,能夠加強教師對學生的課堂管理,提高學生參與線上教學的積極性[4]。因此,對于缺乏教學視頻資料的部分,教師需提前完成教學視頻錄制。比如紅細胞滲透脆性實驗中,筆者在實驗室教師的協助下獲取兔血,并提前完成實驗,錄制關鍵操作步驟視頻,包括滴管使用方法、取和加兔血的操作要點,避免機械性破壞紅細胞,最后獲取典型的實驗結果圖片,并且做好前后實驗對照。這樣展示后,學生會更加有沉浸感和體驗感,并對實驗結果有直觀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師結合關鍵知識點,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分析。總之,整個實驗課的中心是從相關知識點切入,引導學生理解為何要進行這個實驗,然后從實驗現象切入,引導學生分析出現實驗現象和結果的理論原因,證明了什么問題,并思考如何進行有效的實驗設計,從而讓學生對于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有整體的認識,促進學生理解實驗對于生理學科的意義。而對于哺乳動物急性手術操作及動脈血壓調節的實驗,教師要重新進行教學設計。因為該實驗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家兔實驗的基本手術操作技術,包括捉拿、麻醉、固定、頸部手術及腹部手術,在此基礎上,進行家兔動脈血壓的調節實驗。線下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教學視頻及動手示教來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而線上的局限在于沒有實物進行操作,缺乏英文的教學示教視頻,且學生不能使用實驗室的設備進行家兔動脈血壓的調節實驗。面對這一問題,首先,教學目標要側重于讓學生對于整個手術操作過程有基本的了解,并明白手術操作的目的是為了后續進行的動脈血壓調節實驗。其次,教師分解教學內容,對于手術操作的部分,分解整個流程,并配以事先錄好的中文教學視頻進行操作重點和關鍵點的講解。例如,從捉拿開始,教師展示正確捉拿家兔的圖片和視頻片段,先無解說播放視頻,之后再解說操作關鍵點,之后是麻醉,在此過程中穿插介紹麻醉的方式、部位、注意事項以及判斷麻醉程度的指標。這樣,每一個重點的操作都有第一次的視頻播放(了解過程)和第二次的視頻播放(掌握操作要領),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課堂的參與度。再次,教師通過學校虛擬仿真教學平臺展示虛擬仿真實驗家兔動脈血壓的調節,在線帶領學生進行實驗的模擬操作,重新復習手術操作過程,重點展示給藥及各種干預,并展示對應的實驗結果,這樣就形成了完整的教學過程,也使學生理解家兔手術操作的目的和應用。最后,通過注意事項的小測驗以及實驗報告,教師了解學生對于實驗內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并及時進行反饋。教師的反饋非常重要,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教與學的良好互動。在留學生全面進行線上教學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線上教學的質量已成為每一位教師和每一所學校關注的問題。而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結合科學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手段,將會積累更多的經驗以推進留學生教學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秀華,孟濤.疫情下留學生理論課與實習課線上教學方式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21,39(11):77-80.
[2]沙莎,謝桂琴,李迎春,等.留學生機能實驗學全英文教學實踐與體會[J].基礎醫學教育,2018,20(12):1120-1122.
[3]邊慧,楊海龍,木麗仙,等.翻轉課堂在留學生生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繼續醫學教育,2018,32(10):71-73.
[4]夏婷,趙宇軒,康超艷,等.留學生線上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輕工教育,2022,25(1):75-80.
作者:羅彥 聶黎虹 胡淑婷 張琳娜 扈啟寬 彭濤 王銀 單位:寧夏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理學與神經生物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