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意義探討

時間:2022-10-08 16:01:38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培養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意義探討,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培養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意義探討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國家法治的發展方向、目標和要求,法治作為國家現代化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等法治思想的發展提供保障。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對我國社會主義國家的法治建設、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戰略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法律意識;素質教育

大學生法律意識,其基本內涵為:大學生在當前法律環境及各種社會現象中,其情感、心理所產生的基本評價、認知、信仰等體驗。[1]法治意識、權利意識、義務意識、社會責任意識、誠信意識、競爭意識、契約意識等是大學生法律意識包括的重要內容。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兩者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一方面,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要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加強和重視,另一方面,全面推進法治進程中需要貫徹落實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兩者相互支撐、相互促進。[2]本文以西安W學院在校大學生為調查研究對象,通過對2000多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收集整理數據后,分析了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有關問題。

一、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意義

人的法律信仰的樹立、法律意識的形成,無論對國家的富強或者是對民族的復興的意義都是極為深遠的。高校加強對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對于大學生良好法律意識的形成更是具有播撒“火種”的作用。大學生法律素養的提升、法治意識的增強,不僅對大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而且可以更好地推進全民法律意識的提升,對法治國家的建設有極為重要的應用價值。[3]開展增強大學生法律素養提升活動具體意義如下:

(一)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養,進而提高其綜合素養

未來,我國參與國際競爭,大學生是不可或缺的高素質人才;未來,國家經濟市場的建設,大學生也是主力軍。要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增強當代大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從而更好地承擔公民義務,實現公民權利,促進社會發展。[4]當代大學生法律素養的提升,有利于在社會帶頭學習法律、守法、用法,并可以在降低犯罪率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增強大學生在社會上的綜合競爭力,促進大學生就業

當今社會需要復合型、高素質人才,法律素質是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基本素質之一,因此大學生需要在增強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個人綜合素質,積極地去學習法律知識,提升自己的法律素養,并能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相關所學,提高各方面的綜合素質,以滿足社會的不同需要。

(三)有利于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戰略目標

全面推進法治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公民良好的法律素養作為其重要保障。大學生是青年精神的代表,是維護國家安定團結的主力軍。其法律素養是我國法治社會全面推進的直接影響要素。我國全體公民法律素養提升、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第一步就是大學生法律素養的提升。

二、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

本調查以西安W學院在校大學生為對象,調查以大學生基本法律知識的認知、法律知識的運用等幾個方面展開,共計發放問卷2154份,共回收1969份,回收率為91.4%,其中有效問卷為1955份,有效率為99.3%。對于“法律規定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進行調查時,對于這一問題的回答,“知道一些,不是很清楚”的答案占比最大,高達52.4%;選擇“知道并根據憲法來決定我的行為”這一選項的人占比33.3%;有6.0%的人選擇了“不犯法就行”;1.9%的人則選擇“不知道”,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眾所周知,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權威,所有公民、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企業事業組織、政黨、所有人民團體,均須以憲法為根本準則。然而,卻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了解相當匱乏。顯而易見,基本法律知識的掌握這方面當代大學生做得不理想。對于有關法律價值及重要性的考察,設計了法律重要性的調查問題。認為法律較重要的大學生44.6%,會嘗試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認為非常重要占32.9%,首選采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21.7%的人則認為一般重要,很少用法律途徑解決問題,除非實在找不到其他解決辦法;0.7%的大學生則認為根本沒用,從未考慮采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由此可見,大多數大學生認為法律是非常重要的,能解決其在日常生活出現的問題,也會主動自覺采用法律手段維護其合法權益,但仍有一部分大學生沒有正確認識法律的作用,不能用正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5]當被詢問高校中思修課程開設問題時,約65%的學生認為該課程有用,只有約30%的學生認為非常有用,認為其根本沒有用的約占5%;在問及“當自己的家人違法犯罪時,你會怎么辦”時,選擇“違背法律,保護家人”的學生達80%,僅有20%的學生選擇“遵守法律”;對“私自查看他人手機是否屬于違法?”這一問題,有11%的學生認為不是,而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這是無稽之談,根本談不上違法;對于“一個人為一元錢打官司”這一問題,有72%的學生認為得不償失,性價比太低,只有8%的學生贊成。這些都反映了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這一事實。

(二)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存在的問題

當代大學生整體法律認知水平較低、法治觀念淡薄,具備的法律意識和現代社會要求不匹配。近些年,大學生違法犯罪現象頻繁出現,如北京吳某宇殺母藏尸詐騙案、云南馬某爵特大殺人案、西安藥某鑫殺人案,這些案例表明: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缺乏法律的基本素養,法律知識相當匱乏,沒有正確認識到法律的作用,掌握程度以及運用能力更是無從談起。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已經成為無可爭辯的事實,提升大學生法律意識刻不容緩。

三、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的原因

(一)學校對法律教育重視不夠

當代大學生是一個缺乏法律意識啟蒙的青年群體。我國的教育體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培養法律意識的相關教育內容,各方面、各階段的教育都普遍存在這一現象,而所缺乏的這一部分教育內容恰恰對青少年法律意識的啟蒙和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中小學階段是培養法律意識、建立完善法律體系的重要階段,如果學生在這一階段缺乏相應知識的啟蒙,難免會對其自身的健康成長與發展形成阻礙,也對整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帶來了壓力;同樣,在大學教育階段也面臨了同樣的問題甚至更加嚴重,薄弱的基礎加之大學生現在普遍面對的升學壓力、就業壓力等現實狀況,以及學校并未將大學生的法律素養納入對大學生的考核范圍,使得法律意識的培養和形成面臨著層層阻礙。

(二)大學生日常功利化的學習

大學生大部分屬于成年人,有獨立的思想及行動能力,為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去努力。在被問到在校學習時,除正常上課時間之外,在沒有必須課程的學習時,有多少時間被用于培養自己的法律意識以及提升自己的法治素養時,大部分同學都選擇了1小時之內,而其他時間大部分學生則是選擇了考取相關證書,四、六級考試,復習專業課或者休閑娛樂。由于當前市場上嚴峻的就業形勢,以及考研、考公務員、考事業編制等壓力,大學生目前的學習不僅出于全面充實自己、提升自己,更多則是多了一些功利化的考慮,對自己認為有明顯的作用的事情才會去努力完成,目的性很強。[6]許多大學生在校期間熱衷于各種學生工作,比如班干部、學生會、社團聯合會等一系列組織,但有一些同學內心并不是想讓自己的工作能力在這些組織中得到提高,而是被權力所吸引。大部分學生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考證,四、六級考試上,學生評獎評優等也大都將學習成績以及相關證書等級等放在第一位,因此在校學生始終以成績作為首要目標,增強法律意識似乎未在大學生的考慮范圍內,甚至直接將其拋至腦后,這是造成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法治素養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途徑

(一)加大法制宣傳與教育力度

隨著近年互聯網的普及發展,所暴露出的大學生的違法犯罪案例與日俱增,各種案例中絕大部分反映出了此類大學生的法律素養的亟待提升和法律常識的嚴重匱乏。云南馬某爵特大殺人案、北京吳某宇殺母藏尸詐騙案、西安藥某鑫殺人案等近些年在社會上造成重大影響的案件說明,高學歷、高學識、高智商并不代表著法律知識、法律素養的普及和健全,大學生群體中相當一部分并未擁有基本的法律素養。因此,在一定的范圍內加大大學生的相關法律常識的教育,提升法律素養刻不容緩。高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不僅應該通過課堂向學生系統的介紹我國的法律法規,營造法律的學習氛圍和環境,還應該通過實際案例向大學生展示違反國家法律規定的相關行為會給大學生自身帶來的嚴重后果。

(二)高校法律教育要回歸重在素養的本位

教育部門、人事部門需破除就業至上的評價體制,科學定位就業與學業的關系,厘清知識與素養的關系,建立素養優先、知識與素養并舉的評價體系。高校作為高等教育的行政主體,必須堅持自主自我的教育理念,打造教育實體,避免教育泡沫,從高校法律教育入手,充分利用大學生在校學習的優良環境,作為提升素質教育的關鍵節點,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素質能力。作為針對大學生法律教育的內容上,必須切合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區別于大眾化教育手段和內容,注重與哲學、史學、教育學等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從正確的歷史觀教育大學生知法、守法、愛法,將法律教育滲透進大學生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從我國法律角度為大學生呈現出正確科學的法律教育體系,以此來為大學生解讀法的精神和法的準則。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前提下,將法律至上等原則貫徹于大學生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之中,展現出完整的法律框架和結構。

(三)營造良好法制環境

通過“線下實踐活動+線上信息傳播”相結合的方式,為大學生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營造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對在校大學生線下建立校園法律咨詢室提供法律援助、咨詢以及線上對法律意識、法律素養、法律知識儲備等方面展開調查。線下以咨詢室為核心,利用網紅法課及大學生實際遇到的法律問題,如校園貸、畢業生求職、在校生兼職等,向大學生提供法律知識援助、對其進行普法教育;線上利用微信公眾號的宣傳力,定期組織推送各類法律科普宣傳活動,吸引大學生群體對法律知識的關注。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下為主,線上為輔,全方面、多途徑幫助大學生了解法律知識,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提高大學生自身的法律素養進而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養。

五、結語

當代大學生應培養法治思維方式,增強法治意識,養成依法行事的習慣,依法思考和解決法律問題,在實踐中鍛煉和吸收法律知識。自覺學習、遵守、使用法律,尊重和維護法律權威,樹立社會主義法治思想和法治理念,依法履行法律義務,正確行使法律權利,成為知法、懂法、遵法的高素質社會主義接班人。

作者:白欣怡 李靜 單位:西安文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推薦期刊
友情鏈接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本综合久久 | 日本成人手机在线天天看片 | 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在线观看亚洲午夜天堂 | 偷拍亚洲第一成年网站 | 日韩精品亚洲伊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