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3 17:32:42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初中化學前置性作業的設計和實踐,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摘要: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學生綜合素養培養非常重要,尤其是當前倡導的前置性作業設計與實施,將有效激發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其自主探究精神。初中化學是初中階段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教師需要重視對前置性作業的合理設計和應用,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對課堂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進而逐步提升化學學科課堂教學效果,強化學生理解能力,提高化學學習水平。為此,初中化學教師需要就前置性作業的設計與實施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初中化學;前置性作業;設計;實施;思維
與傳統的課后作業相比,前置性作業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通過對新知識進行課前預習,不僅可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便于學生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并與教師展開積極的探究討論,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同時也將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便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此,作為化學學科教學的組織者與實施者,化學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合理布置前置性作業,從而實現化學學科教學目標,為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提供有力保障。
一、突出重點的習題作業,培養化學創新思維
前置性作業可以設計突出重點的習題作業,以便于學生在預習時有重點地預習新知識,從而在課堂學習時可以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并與教師就知識重點、難點進行討論,最終強化學習效果。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學習化學知識前,對化學的主要印象是背誦元素周期表,對其他化學知識了解不多,即使一部分學生對化學學科有較高的學習興趣,若沒有對化學知識進行預習,也將難以高質量地學習并理解課堂教學內容。為此,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設計突出重點的習題作為前置性作業,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探究,對其中理解較難的知識點做出重點標記,進而在課堂中進行重點學習,若有必要則利用課下時間與其他學生進一步討論,或者向教師單獨請教不懂的知識點。在這樣的前置性作業輔助教學下,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都將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燃燒與滅火”相關知識學習時,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布置這樣的前置性習題作業:地球上的石油儲備量非常大,有許多大油田分布在中東地區,因開采技術或者其他原因,油田發生大火,火勢蔓延到地下,從而使地殼內部逐漸聚集出現二氧化碳等氣體以及燃燒后形成的大量熱量。這些熱量、二氧化碳等氣體是否會引發地球爆炸?為什么?若想要快速將出現的大火撲滅,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處理方法?學生需要利用化學知識與化學反應原理分析問題,并回答問題。學生在完成習題作業過程中,會以化學問題為切入點對教材知識進行預習,并將新知識點與已經學習過的舊知識點進行聯系,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進而推理出問題答案。此外,因為學生已經在課前充分預習課堂教學知識,并且明確課堂需要學習的重點與難點知識,這時,教師可以更好地運用教學手段,豐富課堂學習內容,將教材知識有效拓展延伸,深化講解,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課堂學習體驗。
二、強調策略的實驗作業,培養化學邏輯思維
前置性作業可以設計強調策略的實驗作業,以便于有效培養學生的化學邏輯思維,這主要是因為化學學科主要由理論知識和實驗知識組合而成,理論知識要有相應的實驗知識進行驗證,實驗知識要有相應的理論知識做基礎。教師在制訂教學計劃時,需要結合教材內容,將課堂教學分為理論知識講解課程和實驗檢驗操作課程。通常情況下,理論知識教學完成后,教師需要安排相應的實驗檢驗操作課程,有效強化學生對化學反應等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每一節化學實驗課程時間有限,在實驗過程中還可能因不可預判事件而耽誤課程教學進度,為此,教師要對實驗教學提前做好預判,并以強調策略的實驗作業作為前置性作業,便于學生在課前完成實驗預習,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實驗效果,完成教學任務。例如,《二氧化碳的制取與性質》基礎實驗教學時,教師需要將與實驗相關的如實驗目的、實驗步驟、實驗器具、實驗操作方法、注意事項以及實驗標準等向學生交待清楚,推動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學習。為再一次為學生指明實驗作業完成內容,教師可以以問題設計為方法,指導學生完成作業。如:①與實驗相關的化學反應式是什么?請寫出。②應用文字,將化學實驗過程表述清楚。③結合上述內容,從經濟性、快捷性和安全性等多角度進行思考,當前實驗中最適合的實驗材料反應物是什么?④結合已經學習過的化學知識,設計當前實驗的制取裝置。為保障學生安全,提升實驗的可操作性,教師需要在布置前置性作業的同時,給予學生一定啟發,使其利用身邊資源,完成實驗作業。學生在完成實驗作業時,會獲得豐富的實驗經驗,同時也會發現在現實生活中,化學知識無處不在,這也將大大提升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化學邏輯思維,保障課堂化學實驗順利開展并獲得良好成效。
三、體現應用的實踐作業,提升化學核心素養
前置性作業可以設計成體現應用的實踐作業,有效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深度挖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應用潛力,便于學生發現化學知識學習重要性,從而全身心投入化學知識學習中。實踐作業可以是以一個知識點學習應用為練習對象,也可以是一個單元知識學習后的綜合運用為練習對象,主要的運用原則是,通過前置性作業,引導學生對化學知識應用提高重視,體現化學學科學習價值。例如,在“燃燒”相關知識學習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火災視頻,并且將視頻內容進行整理,向學生展示不同區域、不同火勢、不同著火點的火災視頻,當學生觀看后,教師向學生詢問:①火災出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②從化學原理角度對火災原因進行分析,從而找出切實可行的減少或避免火災的措施。③通過視頻分析,學生對化學學科知識學習有什么感悟?教師設計的幾個教學問題,將有效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探究興趣。這時,教師布置實踐作業,鼓勵學生對容易發生火災的區域、地點進行實地考察,并做好調查記錄,通過思考、分析,找出切實可行的防火方案,鼓勵學生利用學習的化學知識進行實際問題解決,在提升化學知識應用效果的同時,也有效增長學生化學見識,明確化學學科知識學習有效性與實用性。在學習《環境污染防治》《組成物質的化學元素》等相關化學知識時,教師都可以按照“燃燒”相關知識學習時設計的實踐作業標準,為學生設計合理的實踐作業,有效推動學生將學習目光從課本教材中轉出,進而投入現實生活中,發現生活中的化學,進而強化學生對化學學科的探究欲望,提升其化學成績。
四、強化理論知識的作業,夯實化學基礎
前置性作業可以設計為強化理論知識的作業,從而引導學生將參與化學實驗、化學實踐的積極學習態度轉移到理論知識學習與掌握中,有效夯實學生的化學基礎。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確,沒有化學理論基礎知識做基石,再簡單的化學實驗,學生也難以高質量完成;再容易完成的化學實踐作業,學生也將難以找出解決方向。化學學科需要學生掌握基礎概念、化學用語、化學元素周期表、化學反應方程式以及常見的化學反應規律等基礎知識,這些知識靈活掌握后,學生將會非常容易構建完整的初中化學知識體系,并在逐步完善知識內容時,順利培養化學核心素養。基于此,初中化學教師在設計理論知識前置性作業時,需要重視從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入手,在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動性的基礎上,推動學生開展自主性學習與探究,將死記硬背的學習觀念轉變為理解記憶,做到活學活用化學知識,明確知識脈絡,懂得化學原理。初中化學知識與學生以往學習的學科知識存在較大差異,并且化學學科本身存在一定的抽象性,這些都是教師在設計前置性作業時需要考慮的內容。例如,在《粉塵爆炸》知識學習時,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粉塵爆炸的原因,便于學生深入學習化學知識,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理論知識前置作業:①讓學生查找發生爆炸時存在的化學元素。②查找“粉塵爆炸”的觸發條件。③利用化學知識分析并找出避免發生“粉塵爆炸”的預防措施。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利用信息技術制作的化學反應動畫,以慢動作播放粉塵爆炸過程變化,向學生展示化學反應過程,進而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理解掌握化學知識。
五、前置性作業檢查,鍛煉學生探究能力
前置性作業布置后,教師還需要重視對學生完成作業內容進行檢查,鼓勵學生將自己完成的作業成果予以展示,一方面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師針對作業內容進行檢查,促進師生間有效溝通。當一名學生在展示作業成果時,其他學生觀看,還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化學思維,推動學生進行互相討論,積累豐富學習經驗,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前置性作業進行檢查,還可以快速發現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發現學生還存在哪些學習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學習方法,進而以此為依據,將課堂教學模式革新,將教學手段創新,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前置性作業的作用,推動初中化學教學質量提升、教學目標高質量完成。例如,《粉塵爆炸》的前置性作業完成后,教師邀請學生將作業內容進行充分展示,學生的作業內容包括:①查找容易發生爆炸時存在的化學元素主要存在有鋁粉、鋅粉、各種塑料粉末、鋁材加工研磨粉、小麥粉、糖、奶粉、茶葉粉末、煤塵、植物纖維素等。②查找“粉塵爆炸”發生的觸發條件可知,有五個必備條件:粉塵本身具有可燃性,或者具有爆炸性;粉塵必須是懸浮在空氣中,并且與空氣中的氧氣混合后達到了爆炸極限;出現足以引起粉塵爆炸的熱能源,比如點燃火源;粉塵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擴散性;粉塵爆炸一般在密閉的空間里,如制粒烘箱等。④通過利用化學知識,避免發生“粉塵爆炸”的預防措施主要有四種:遏制、泄放、抑制和隔離。其原理都是需要將粉塵爆炸必備的五個條件進行分離,使其達不到爆炸臨界點,最終有效防止粉塵爆炸。學生在展示完作業后,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展示內容進行檢查,并鼓勵班級學生一齊“糾錯”,在班級中營造良好的討論氛圍,助力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理解化學知識,也有效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
六、前置性作業評價,提高課堂教學成效
在初中化學教學階段,教師需要重視創新教學理念,重視突顯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從而在學生上交前置性作業后,積極檢查并給予充分的評價,從而將初中化學知識有效擴展延伸,幫助學生進一步細化化學知識,構建更完善的化學知識體系。教師在評價作業時,需要以公正的態度進行積極的正面評價,只針對作業本身質量進行評價,將學生的專注力放在知識本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上,從而有效改正,不斷完善。通過回顧以往的教學評價,我們可以發現,教學評價較為單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為此,教師需要重視創新化學作業教學評價方式,增加學生自評或者學生互評環節,便于學生積累豐富的學習經驗,助力作業展示者可以得到更全面的評價結果,最終有效改進作業中存在的不足。例如:《粉塵爆炸》這項前置性作業完成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展示,由學生和教師仔細傾聽后,進入評價模式。班級中每一名學生都完成了此項作業,對作業的完成內容也有不同的看法,一名學生針對作業展示的學生提出:第④點內容介紹不全面,還缺乏有效的具體解析,如“隔離”這個預防措施,是隔離人群與粉塵環境的接觸,還是隔離火源與粉塵的接觸,等等,具體講明會更明確中心思想。另一名學生提出:“我認為可以增加一些日常生活中容易發生的粉塵爆炸案例,進而便于我們知道在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生活細節。”班級中學生都在積極討論,作業展示者細心聆聽,并記錄他人提出的可靠性建議,并決定利用課下時間對此知識點進行補充說明,強化化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性。在這樣的評價氛圍中,學生的化學思維得到充分培養與提升,課堂教學成效也明顯提高。
七、總結
綜上所述,前置性作業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是積極而關鍵的,化學教師需要在明確前置性作業存在價值的基礎上,結合教材內容、班級學生學習特點以及想要達成的教學目標,合理設計前置性作業,如突出重點的習題作業,將培養學生的化學創新思維;強調策略的實驗作業,將培養學生的化學邏輯思維;體現應用的實踐作業,將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強化理論知識的作業,將夯實學生的化學基礎;最后要重視前置性作業的實施效果檢驗,將有效保障教學成效的提高,為學生綜合素養培養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安永正.初中化學前置性作業的設計及實施探討[J].新課程,2021(50):213.
[2]王萌.淺析初中化學前置性作業的設計及實施[J].學苑教育,2020(04):78.
[3]陳會敏.解析初中化學前置性作業的設計及實施[J].中華少年,2020(05):163-164.
作者:張文軍 單位:甘肅省靖遠縣第六中學